最新第二节气体交换教案演示教学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
•教学方法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2 课时•课前准备软尺、多媒体、模拟实验模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学生:(猜测并假设)(1)当肺变大时外界空气就进去了;当肺变小时,肺内气体就排出。
(2)当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动画片)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 次。
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学生:(让学生看肺的动画: 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同时仔细体会感觉,研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当深深地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案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
2、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教学难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学过程提问:你可憋气多长时间呢?引出本节内容你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与外界环境发生着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实验:测量胸围差目的要求:1、练习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了解自己的胸围差。
材料用具:软尺方法步骤:1、3-4人一组(男女分开),测量前,脱去外衣,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
2、测量需要2人,一名测量者面对着受测者,胸前软尺的下边缘与乳头上缘齐平,另一名测量者在受测者背后,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
注意软尺不要有转折。
3、先让受测者尽力吸气,记录下吸气时的胸围长度。
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呼气时的胸围长度。
计算两次胸围长度的差。
测量三次(应在同一位置测量),取最大值,即为胸围差。
讨论:你的胸围差明显么?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么?如果有差别,会是什么原因呢?演示实验:阅读课本P49页,展示“DIY一个肺的模型”动画讨论: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肿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小结:1、肺的概况:位于胸腔内,左(两叶)、右(三叶)两个2、胸腔:(骨)胸骨、肋骨和一段胸椎(胸廓)。
(肌肉)肋间肌、膈肌。
3、肋间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大→吸气肺内压减小肋间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缩小→呼气膈肌肺内压增大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资料分析:观察课本P50实验讨论:1、甲、乙瓶中的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2、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总结分析:空气中的氧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 初中生物公开课PPT课件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 气体交换(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吸气、呼气时胸廓的变化 2.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重、难点: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 交换过程
肺的位置与结构
胸廓
一起感受胸廓的运动
深深吸气
深深呼气
肋骨向上 向外运动
胸廓扩大
肋骨向下 向内运动
胸廓缩小
呼吸时胸廓的容积真的发生变化 了吗?我们感觉准不准确呢? 测量胸围差
胸围差 =深吸气终了时胸围的长度 -深呼气终了时胸围的长度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肋间肌收缩
肋骨向上 向外运动
胸廓变大
肋间肌舒张
化有
看
呢什
清
?么 影 响
楚 了
胸
吗
廓
的
?
膈肌收缩
胸廓扩大
肺 扩 张
膈肌舒张
胸廓缩小
肺 收 缩
呼吸过程
肋间外肌收舒缩张 膈肌收舒缩张
胸廓扩缩大小 肺扩收张缩
肺内气压下升降高 气体进排入出肺肺((吸即气呼)气)
链接中考:
(2017年江西中考)4.人体吸气时, 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
压的变化分别是 (D )。
A.收缩、缩小、降低 B.舒张、缩小、增大 C.舒张、扩大、增大 D.收缩、扩大、降低
链接中考:2017年江西中考15题
D
沉肺断案:
如果该婴出生时是活的,肺应该浮 在水面上.因为进行过呼吸的肺,无 论怎样用力呼气,肺内仍然留有较 多的气体,因而密度较小,会浮在水 面上.该女婴的肺沉在水底,说明该 肺没有进行过肺的通气,即出生时 就是死亡的,而不是这对夫妇溺杀 致死的.
3.2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生物教案
验,引导、理解 的变化对于气体压 生理解所学知识
肺与外界的气体 强的影响。气体性
交换过程
质是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描述肺与
外界气体的交换过
程
二、肺泡与 血液的气体交换
进 入 肺 的 气 思考 体去哪里?
通 过 生 活 实 了解气体会从浓度 生活实际了解气体 例:未进厨房先 高的地方扩散。 交换的原理 闻到饭香,了解 气体性质。
组成,呼吸道的
作用?
出 示 想 一 思考,分析
激发兴趣
想,议一议,分
析表格数据,引
出课题
一、肺与外
界的气体交换
1. 出 示 肺
图片,了解肺。 体验,感受、描述
通过体验,理解 肋骨、胸廓变化。
胸廓变化的特
点。
展 示 膈 肌 的 了解膈肌运动与胸
运动图。
廓变化、呼吸的关
系
2. 模 拟 实 直观感受容积大小 通过实验,引导学
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 难点:学习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通过自身感受,找出 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课件
教学时间 1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备注
复习旧知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呼 吸 系 统 的 回忆、思考、回答 复习旧知
出 示 肺 泡 与 观察,了解肺泡结 血液之间的气体 构、气体交换过程。 交换示意图,引 导学生解释交换 原理
三技能训练 学习测量胸围并计 学 会 自 己 测 算自己肺活量。
算肺活量 练习:
思考、回答问题
作业安排 练习册相关习题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体交换 教案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通过资料分析,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与资料分析,使学生得到相应能力的获得。
教学重点: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肺是怎样实现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知: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师: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内的?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生: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
让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
师:你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师:感觉不一定准确,引出测量胸围差的必要。
(1)测量胸围差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达成共识,请学生示范操作后,三人一组做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表格内。
测量后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提出的讨论题。
学生:通过感知和测量,知道吸气时,胸廓扩大了;呼气时,胸廓缩小了,吸气和呼气都与胸廓变化有关。
(2①教师演示肋骨运动的模型。
说明所代表的脊柱,肋骨,胸骨,肋间外肌。
提醒学生注意胸廓前后、左右径有何变化。
学生观察后填写表格。
②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让学生观察教材49页中的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学生讨论:①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别代表什么?②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③橡皮膜回缩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④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的容积扩大?教师:做演示实验:一手握住瓶颈,一手向下拉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收缩。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肺的位置与结构”的图片能说出肺的位置及其结构。
(2)通过膈肌运动的小组实验,针管打气的实验,能概述肺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的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学会用简单的模拟实验理解复杂的生理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实验的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情分析学生由于先前已经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可以引入本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宜理解,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模拟实验,能更形象的帮助学生掌握本节的重难点。
学生没有学习过气体压力的知识,在教学中,运用了注射器,让学生体验压力与容积的关系。
初一学生表现欲望强,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1.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难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涉及气体体积变化、压力等物理学问题,学生缺少有关的知识储备,因此,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展示呼吸系统组成图片,请同学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
引入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第一部分内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活动2【活动】展示学习目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肺的位置与结构”的图片能说出肺的位置及其结构。
(2)通过膈肌运动的小组实验,针管打气的实验,能概述肺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的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学会用简单的模拟实验理解复杂的生理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实验的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生齐声朗读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目标。
教师板书学习重难点:吸气呼气。
活动3【活动】自学看书一、展示肺的图片,学生看书、看图自学肺的知识并展示所学内容。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3.掌握肺内气体交换的相关概念,如肺泡通气量、肺泡换气量等。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肺内气体交换的相关术语。
-学生能够通过计算,估算正常呼吸过程中的肺泡通气量和肺泡换气量。
-引导学生通过数据记录和分析,总结肺内气体交换的规律,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
3.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4.情感教育,价值引导:
-结合教学内容,讨论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肺泡与气体交换之间的关系,掌握肺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图示,深入理解肺泡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气体在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扩散过程。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并将其与肺泡的实际结构联系起来。
2.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能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了解环境污染对肺内气体交换的影响。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理பைடு நூலகம்。
-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对呼吸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学生能够倡导节能减排,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保持好奇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肺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完整版)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教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授课设计2021-2021第一学期黄丽婷一、授课目的1.知识目标:经过学习,归纳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能力目标:(1). 经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着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2). 经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解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授课重难点1.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难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三、授课准备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塑料袋。
四、授课过程授课内容情景导入肺的地址、结构教师活动你知道婴儿的第一声呜咽包含什么科学道理吗?你们还记得呼吸系统的组成吗?那么人体是怎样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的呢?让我们今天来揭穿其中的神奇。
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观察图片确定肺的地址、知道胸廓的组成。
2、“左二右三〞表示什么意思?3、宁静状态下,你的呼吸频率为多少?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生积极参加思考提出看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依照图片说出肺的地址,经过教师培养学生的的解说认识胸廓的观察能力及组成,知道宁静状态表达能力下的呼吸频率。
过渡:呼吸时,胸廓有什么变化呢?活动一:体验胸廓的变化亲身体验: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感觉肋骨、胸廓的变化。
教师小结:吸气时,胸廓变大;呼气时,胸廓变小。
肺与外界过渡:胸廓是怎样实现扩大和减小的气呢?体交自我体验屈肘和伸肘时,感觉肌肉换的缩短和舒张状态教师解说:胸廓的扩大和减小,是肋骨间的肌肉即肋间肌缩短和舒张的结果。
我们已经感觉到了胸廓的扩大,可是这种感觉经常会有误差,我们可经过测量胸围差来考据。
过渡: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不过是由肋间肌的缩短和舒张引起的吗?播放呼吸运动动画师生小结:胸廓容积的变化是肋间肌与膈肌共同缩短、舒张的结果。
学生体验呼吸运动并描述胸廓的变化学生体验屈肘和伸肘运动,并描述肱二头肌的状态。
三个同学为一组测量胸围差,并计算平均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4单元第3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2.分配任务,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协作、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对生命现象的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认识到生物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集体主义精神。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2.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补充和完善学生的认识。
3.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强调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及应用。
5.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高山滑雪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呼吸困难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气体交换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2.创设模拟高原环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气体交换的挑战。
3.通过展示患者由于呼吸道疾病导致呼吸困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气体交换障碍的同情与关注。
2.问题导向:通过设计一系列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互换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互换教学目标(一)知识1.概述肺内的气体互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互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互换。
2.通过测量胸围差,论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转变。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转变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份的转变,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
(二)能力通过探讨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培育学生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度析同窗之间胸围差的不同,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互换。
教学预备教师:新鲜的猪肺、多媒体课件、模拟隔肌运动的模型。
澄清的石灰水,干净的玻璃管,烧杯,香水,广口瓶。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得出结论: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吸气和呼气。
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
学生实验、观察:四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按课本实验的图示吹气。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回忆做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也见到了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由于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得浑浊。
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学生从图中分析出: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
学生观察课文中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探究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由肺泡进入血液。
球还是排出?③橡皮膜回缩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④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的容积扩大?4、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演示模拟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第二课时引言: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的结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进行交换了,而血液又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进行交换才是呼吸的实质。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_、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二节。
包括两部分: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
本节课安排学习呼吸道对空气处理之后,仅凭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本课有挑战性。
另本节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2.三维目标2. 1知识与能力(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2.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 1教学重点(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 2教学难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二.学情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看,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总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山于先前已经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但是形不成逻辑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本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法与学法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应该"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具体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各种方法相结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U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说课稿课程标准: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一、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人体内的细胞是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探究空气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概述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以及肺部通过呼吸运动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了解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防治大气污染的活动。
本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测量、取样和测算等基本方法,这些都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应当学会的。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方法:分析法、综合法教学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挂图教学过程:课堂练习:1.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咽 C 喉D食道2.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A有“C”形的软骨支架B肌肉较松弛C气管比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3.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 ③⑤⑥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①④⑤4.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_______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_______,引起剧烈咳嗽A软腭B会厌软骨 C 气管D食道5.平常所说得痰来自() A 鼻B咽C喉D气管支气管6.北欧人的鼻子较大,其作用是A使人漂亮B使鼻孔较大C使鼻腔较长D 使鼻毛较大7.小英和平平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沙尘暴,小英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没有带,请问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比较,结果为()A 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B 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清洁C 到达小英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D无法确定谁肺部的气体清洁9.呼吸系统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后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__的场所;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主要作用是将吸入的空气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对肺的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教师:演示喷洒香水的实验, 。 学生:领会气体交换的原理: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为止。学生讨论之后, 每四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按课本实验的图示吹气。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师: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忆做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也见到了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 的原因:由于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得浑浊。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的 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从图中分析出: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 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 二氧化碳增多的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 师:文中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探究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师:播放课件:演示肺泡的结构和肺泡。 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肺泡结构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特点。 师:演示动画: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师生探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学生:明确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由肺泡进入血液的道理。 师:为什么在肺部,静脉血中的氧不向肺泡扩散,肺泡中的二氧化碳不向血液扩散? 师生讨论得出:这是因为在吸入肺泡内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 中的少。因此,氧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由静脉血扩散到肺泡中。这完全符合气体扩散的原理。 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就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教师讲解: 氧进入血液后, 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 师:演示动画: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引导学生思考: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为什么? 学生明确:动脉血中的氧向组织细胞扩散;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向血液扩散。其原因是:组织细胞里的 氧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的缘故。 师生总结归纳呼吸的全过程: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小结本节内容。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 、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 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 、通过资料分析,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与资料分析,使学生得到相应能力的获得。 教学重点 :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 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提出问题:肺是怎样实现与 外界的气体交换的?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知: 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师: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内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生: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 让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 师:你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师:感觉不一定准确,引出测量胸围差的必要。 ( 1 )测量胸围差 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达成共识,请学生示范操作后,三人一组做实验,将 实验数据填在表格内。测量后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提出的讨论题。 学生:通过感知和测量,知道吸气时,胸廓扩大了;呼气时,胸廓缩小了,吸气和呼气都与胸廓变化有关。 ( 2
①教师演示肋骨运动的模型。说明所代表的脊柱,肋骨,胸骨,肋间外肌。提醒学生注意胸廓前后、左右 径有何变化。 学生观察后填写表格。 ②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让学生观察教材 49 页中的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①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别代表什么? ②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③橡皮膜回缩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④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的容积扩大? 教师:做演示实验:一手握住瓶颈,一手向下拉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收缩。此时,请同学们观察 “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然后,一手放开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舒张。提醒学生观 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 师:当“膈”运动时,“胸廓”的上下径和“肺”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析讨论并归纳出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通过上述实验引导学生得出: ① 肋骨和膈运动的结果,使胸廓扩大或缩小。 ②肋骨和胸骨的运动,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的前后、左右 径和上下径增大,这时候胸廓扩大。反之,缩小。 ③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演示模拟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 将气球口套住吸耳球口并绑紧,捏吸耳球时,气球胀大,松开吸耳球时,气球缩小。之后引导学生分析, 使学生了解在特定的条件下,容器变小时气体压力增大,容器内气体被压出去;容积变大时,气体压力变 小,外界气体被“吸”进来。 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 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 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师: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的结束, 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进行交换了,而血液又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进行交 换才是呼吸的实质。那么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肺内 气体发生的变化。 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 教师:吸气和呼气这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呼吸运动。那么,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对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作出假设。 教师:做曲肘、伸肘动作,启发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假设: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 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