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景别的拍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劳动教育活动10《体验微视频拍摄乐趣》第一课时

七年级劳动教育活动10《体验微视频拍摄乐趣》第一课时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体验微视频拍摄乐趣》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学习校园微视频拍摄,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二)学情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机通信更加方便快捷,使用手机拍摄精彩的微视频,成为当下影像记录的新形式,也是当代初中生热衷的一种娱乐方式。

七年级的学生对使用手机拍摄非常熟悉,而且对于信息技术十分感兴趣,接受能力强,本次劳动课程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校园微视频拍摄,感受劳动之美,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七年级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对话问答、互动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微视频拍摄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

环节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操,力求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三、教学目标(一)了解微视频的基础知识,掌握校园微视频的拍摄技能。

(二)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微视频拍摄的乐趣,增强合作与思辨能力。

(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在实践中体会劳动之美,感受劳动的光荣与伟大。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在小组合作中,体会为视频拍摄的乐趣,增强合作与思辨能力。

(二)教学难点:了解微视频的基础知识,掌握校园微视频的拍摄技能。

五、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情境教学策略、发现策略、师生互动策略六、课时分配一课时, 15分钟七、教学过程(一)讲解说明,明确劳动意义与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机让通信更加方便快捷,它的多种功能更是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使用手机拍摄精彩的微视频,发布分享,成为当下影像记录的新形式。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拍摄一段校园微视频,用精彩的画面向大家展示同学们的青春风采吧!(二)淬炼操作,明确劳动要求。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拍摄前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劳动准备。

劳动准备:①智能手机,主要用来拍摄。

②手机三脚架,也就是用来稳定我们设备的支撑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能稳定设备,提供某种效果的摄影状态。

③手机云台。

手机云台不仅是固定手机的支撑设备,还会在外部,对镜头抖动进行控制和弥补,同时还可以控制手机全方位角度,以方便不同角度的拍摄。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 镜头画面分类 镜头景距 景别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 镜头画面分类 镜头景距 景别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教学课题】第四章画面特性第一节镜头画面的分类——镜头景距的变化【课程类型】理论课【课时】1学时(45min)【教学目的】1.掌握镜头画面中以景距变化形成的分类及区别。

2.理解景别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五种景别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将五种景别的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在能够实际拍摄当中应用的实践性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提问:画面的构成部分(1.主体;2.陪体;3.前景;4.后景;5.留白)二、新课导入情境设置(拍摄同学聚会时的照片)——讨论(不同照片所传递的不同信息)——设置悬念(镜头画面有哪些分类)三、讲授新课(一)镜头景距的变化——景别1.含义:根据镜头景距变化对镜头画面的分类即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寻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外形上:画框包容景物的大小与范围,或者说画面主体(主要对象)占据画面空间的大小。

创作角度:是一种表现手段。

拍摄者角度:是拍摄者主观决定受众的接受内容、接受方式以及对画面内容接受程度的一种有效造型手段。

表达效果:①观看景物的视距的变化;②代表人眼视线分散和集中的反映;③景别是创作人员对观众视觉心理的限定;④景别的变化可以使作品形成不同的节奏;⑤参与和解说功能。

2.景别的划分的方法:(1)根据主要被摄对象(画面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来划分;(2)是以人物在画面中占据比例的大小来划分。

我国影视画面景别多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二)、景别的划分1、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可以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

(1)远景的特点①对场景整体、宏观的表现;②人物视觉形象弱化。

(2)远景的作用①表现环境和气氛;②将人物与环境结合产生特殊情绪效果;③获得被摄主体的活动范围和运动轨迹,联系周围环境得出新的信息;④远景的景别特征会在受众的心理上表现出一种过渡感和退出感。

拍风景照的教学设计方案

拍风景照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风景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掌握风景摄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 学习如何运用摄影技术表现风景的美感。

2. 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相机的基本功能拍摄风景照片。

- 学会构图、光线、色彩等摄影要素的运用。

- 能够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拍摄参数,如曝光、焦距等。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

- 激发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景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摄影器材的选择与使用。

3. 风景摄影的构图技巧。

4. 光线与色彩在风景摄影中的应用。

5. 风景摄影的实际操作与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展示优秀的风景摄影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风景摄影的特点和技巧。

2. 讲授新知- 讲解风景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构图、光线、色彩等。

- 介绍摄影器材的选择与使用,包括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 讲解风景摄影的构图技巧,如三分法、对称法、黄金分割等。

- 分析光线与色彩在风景摄影中的应用,如逆光、侧光、色彩搭配等。

3.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拍摄,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拍摄风景照片。

-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拍摄心得和技巧。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风景摄影作品,互相评价。

-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风景摄影的重要性和技巧。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摄影水平。

- 介绍一些著名的风景摄影家和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地拍摄中的表现,如构图、光线、色彩等运用。

3.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风景摄影作品,如创意、技术、美感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拍摄景别实验报告(3篇)

拍摄景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景别是摄影和电影制作中一个重要的构图元素,它通过改变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大小和范围,来传达不同的视觉信息和情感。

为了深入理解景别在摄影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本次拍摄景别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不同景别的拍摄技巧和方法。

2. 理解景别在摄影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提高摄影构图能力,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三、实验器材1. 数码相机2. 三脚架3. 滤镜4. 遥控快门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围绕以下五种景别展开: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1. 远景远景是指从较远的距离拍摄,画面中包含较广阔的景物范围。

在拍摄远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使画面具有层次感。

(2)注意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布局,使画面富有空间感。

(3)运用大光圈和低ISO值,保证画面清晰。

2. 全景全景是指表现被摄物体全貌的景别。

在拍摄全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占据主体地位。

(2)注意前景、背景与主体之间的协调关系。

(3)运用适当的焦距和光圈,使画面层次分明。

3. 中景中景是介于全景和近景之间的景别,适用于表现人物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在拍摄中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被摄对象的主要特征,突出画面重点。

(2)注意人物的表情、姿态和动作,展现人物情感。

(3)运用合适的焦距和光圈,使画面具有层次感。

4. 近景近景是指着重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和细节的景别。

在拍摄近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聚焦于被摄对象的关键部位,如眼睛、嘴唇等。

(2)注意光线、色彩和构图,使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

(3)运用小光圈和低ISO值,保证画面清晰。

5. 特写特写是指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局部特征的景别。

在拍摄特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聚焦于被摄对象的局部,如手、脸等。

(2)注意光线、色彩和构图,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运用小光圈和低ISO值,保证画面清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景别的拍摄技巧和方法。

景别教案

景别教案

景别教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非常感谢给我这次表现自己的机会!首先我做一下自我介绍,姓名孔睿,出生于孔子而立之年做官的地方--鲁国中都,就是今天的山东汶上。

我的研究生毕业毕业院校是北京服装学院,专业方向是新媒体与动画专业。

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景别这一小节的课程。

首先介绍一下视听语言这门课程的概况,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分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初级的游戏发展为一种迷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拥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流派、自己的大师,并且从一种儿童文化、小众文化演变为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

那么学习动画电影的独特语言方式就成为动画专业从业者必修的课程。

动画电影艺术是一种画面语言,他有自己的单词,修辞手法和语法结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部分,就是它的主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具体内容又是那些哪?1、景别概述: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摄对象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景别会给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为了塑造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

景别越大,环境因素就越多。

景别越小强调因素就越多。

远镜头传达给关总的情感是放松的,近镜头是观众感情上更接近人物。

●在电影创作中具体选择哪一种景别,是由导演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来决定的,目的在于更鲜明地表达主题内容,更生动地表现对象特征,更完美地创造新颖的构图形式。

完成叙事。

●景别的选用并非是导演的兴致所至,想要怎么拍就怎么拍,而是根据影片的内容来决定的。

景别运用是否恰当,体现出动画导演对电影主题思想把握得是否明确,创作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对景物各部分的表现力的理解是否深刻。

2、景别的常规划分景别划分主要是以被摄主体呈现在画面中的大小为基本依据的。

摄影风光拍摄技巧教案

摄影风光拍摄技巧教案

摄影风光拍摄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风光摄影的拍摄技巧:1、理解光线在风光摄影中的重要性,并能根据不同光线条件进行拍摄。

2、熟练掌握构图原则,运用合适的构图方法拍摄出吸引人的风光作品。

3、学会调整相机参数,以获得清晰、色彩鲜艳的照片。

4、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光线的运用和构图方法的实践。

不同场景下相机参数的调整。

2、难点如何在复杂的光线环境中做出准确判断和合理拍摄。

将构图原则灵活运用,创造出具有独特视角和美感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展示优秀的风光摄影作品,讲解其中的拍摄技巧和要点。

2、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地拍摄,在实践中掌握所学技巧。

3、互动交流,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拍摄作品,互相评价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展示一些令人惊叹的风光摄影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印象,引导学生思考风光摄影的魅力所在。

2、光线的运用讲解光线的类型,如直射光、散射光、逆光等,并分析它们对景物的影响。

强调黄金时刻(日出日落前后)和蓝色时刻(日落后或日出前的短暂时间)的光线特点和拍摄机会。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光线突出景物的轮廓、质感和色彩。

3、构图原则介绍常见的构图方法,如三分法、对称构图、引导线构图、框架构图等。

分析每种构图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通过实例图片进行直观展示。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运用所学构图方法进行构思。

4、相机参数调整讲解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等参数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光线条件,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参数组合。

强调拍摄清晰照片的关键参数设置,如快门速度的选择以避免手抖造成的模糊。

5、实践拍摄带领学生到户外选定的拍摄地点,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拍摄。

在学生拍摄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和提供建议。

6、作品分享与评价学生将拍摄的作品带回教室,互相分享和交流。

《摄影角度景别》课件

《摄影角度景别》课件

角度
俯拍
仰拍
视角
通过从上往下的角度拍摄, 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从下往上的角度拍摄, 制造出震撼或英雄主义的氛 围。
通过选择与被摄对象平行的 角度,展现真实的视觉感受。
鸟瞰角
虫瞰角
从上方向下拍摄,展现大局观和空间感。
从下方向上拍摄,突出被摄对象的个性和力量感。
景别
建筑景别
展示建筑物的特点和结构,捕捉 独特的线条和形态。
风景景别
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展现山水之 间的和谐与宁静。
人像景别
突出被摄者的特点、表情和情感, 展现人物的生动性。
实战演练
使用不同角度和景别 进行拍摄
通过实际拍摄,探索不同角度 和景别的效果。
分析不同拍摄效果
对不同角度和景别下的照片进 行剖析和评估,了解其优缺点。
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教 训
总结实战经验,分享拍摄过程 中的教训和收获。
结论
摄影角度景别在拍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景别能够让照片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同 时,摄影师需要具备技术和判断力,才能运用不同的角度和景别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杂志
包括《摄影艺术大师》、《摄影技巧指南》等。
具有权威性的网站和文章
如国际摄影联盟官方网站、摄影师博客等。
《摄影角度景别》PPT课 件
摄影角度景别是指根据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景别来创造丰富多样的照片效果。 本课件将介绍摄影中常见的角度和景别,并分享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摄影角度景别
摄影角度景别是指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选择不同的景别来创造独特的照片效 果。它能够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让照片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Hale Waihona Puke

远景拍摄教学设计方案

远景拍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远景拍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远景拍摄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熟悉不同远景拍摄场景的运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摄影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3)锻炼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追求;(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远景拍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远景拍摄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不同远景拍摄场景的运用4. 实践操作与作品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优秀的远景摄影作品,引发学生兴趣;(2)讲解远景拍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远景拍摄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构图技巧:介绍前景、中景、背景的运用,讲解黄金分割、三分法等构图方法;(2)曝光技巧:讲解光圈、快门、ISO等参数的调整,使学生了解如何控制画面亮度;(3)焦距运用:讲解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使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焦距的方法。

3. 讲解不同远景拍摄场景的运用(1)自然风光:讲解如何捕捉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山川、湖泊、森林等;(2)城市风光:讲解如何表现城市建筑、街道、夜景等;(3)人文景观:讲解如何拍摄人物、建筑、文化遗迹等。

4. 实践操作与作品分析(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拍摄中运用所学技巧;(2)组织作品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3)教师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远景拍摄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摄影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互动交流等;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拍摄中的技巧运用和作品质量;3. 作品分析:分析学生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了解学生在审美和创作方面的提升;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实验三 固定拍摄、景别

实验三 固定拍摄、景别

实验三固定拍摄、景别一、实验目的1.熟悉不同景别的构图。

2.学会景别变化的方法。

3.掌握同一景别、不同焦距的构图。

4.掌握各种景别的拍摄技巧。

二、实验要求实验分组进行,每3人一组。

实验结束后,按照实验内容交出3分钟左右的拍摄内容,并附有文字说明。

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器材1.专业摄像机每组一台2.录像磁带每组一盒3.录像机每组一台4.彩色监视器每组一台5.三脚架每组一个四、实验地点钟秀校区主教学楼902或该校区校园内五、相关知识点与实验安排1、相关知识点摄像距离是指摄像机到被摄物的距离。

距离的远近,决定了画面上景物范围的大小。

用定焦距镜头,选择不同的拍摄距离,可产生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构图变化,如图一所示;然而,在同一拍摄距离上还可以用变焦距镜头,改变摄像机的视角而产生景别变化,如图二所示。

用不同焦距镜头拍摄同一景别画面时,改变的仍然是拍摄距离;短焦距镜头,要近拍;长焦距镜头,要远拍。

图二中定焦距摄像机比变焦距摄像机的焦距短、视角大,拍摄距离要近些。

用不同焦距、不同距离,拍摄同一景别的画面是不同的。

图三(a)的短焦近拍镜头:背景范围大,景深大,前后景拉开,纵深感强。

图三(b)的长焦远拍镜头:背景范围小,景深小,背景拉大,放大,空间压缩,纵深感弱。

短焦距镜头视角大,故称广角镜头,可在近距离或无法后退的环境拍摄场景;长焦距镜头视角小,能将远距离的景物放大,故称摄远镜头,望远镜头,可在远距离或无法接近的环境拍摄景物的局部。

在电视教材中,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用和要求,实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去把握。

(一)远景。

图四是拍摄远距离景物的镜头,也是视距最远的镜头。

远景视野广阔、景深悠远,主要是用来表现自然环境,某种气氛;人物周围广阔的空间、地点、自然景观或大场景的群众活动场面。

远景的选用制约着镜头的长度。

因为必须给观众留有足够的时间去看清画面的内容。

(二)全景。

图五是表现人物全身和周围环境的镜头。

短视频制作培训第3课时——视频拍摄基础知识之景别

短视频制作培训第3课时——视频拍摄基础知识之景别

视频拍摄基础知识——景别教学目标:1. 学习影视拍摄中景别;2. 能根据不能景别的作用在视频拍摄中运用正确的景别。

教学重点:学习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五种景别的定义、作用和使用场景。

教学难点:1. 理解各种景别之间的关系;2. 理解各个景别的作用;3. 学会运用各种景别拍摄视频。

教学过程:1. 景别定义:景别是指由于在焦距一定时,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录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2. 远景:远景是指拍摄远距离人物和景物,表现广阔深远景象的画面。

远景重在渲染气氛,常用于介绍环境、显示人物的处境,或者表达一定的意境。

3. 全景:全景是指拍摄人物全身形象或者场景全貌的画面,体现场景和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多用于塑造人物形象和交代场景。

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

人的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

4. 中景:中景是指拍摄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者局部环境的画面。

中景既表现了人物的表情,又展示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是叙事功能较强的一种景别。

5. 近景:近景是指拍摄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的画面,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性格较有力的景别。

6. 特写:特写是指拍摄人物脸部或者放大物体某个局部的画面。

特写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具有强调和呈现人物心理变化的作用。

一些特写还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象征意义,从视觉效果上体现出被摄物体的重要性。

7. 作业:根据所学景别相关知识,拍摄三段不同景别的视频,上传至班级群。

《各种景别的拍摄》教学设计

《各种景别的拍摄》教学设计

各种景别的拍摄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各种景别的特点,分析各种景别的不同;熟悉和掌握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

重点:各种景别的比较难点: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教具:照相机、多媒体教学程序:画面景别,是指被摄主体画面形象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照相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摄影镜头的焦距长短。

也就是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变化的关系。

拍摄距离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

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接近则影像放大,景别变小;反之,则景别变大。

另一方面,在照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利用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规律是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反之,画面景别越大。

景别的划分:在理论上,景别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它只表达一个概念。

其原因就是衡量画面景别的标准不一致。

有的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标准,凡表现主体全貌的即为全景;有的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整体即为全景,也有以成年人的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中表现出的截取人体部位某一范围来划分景别。

目前,多数人同意用成年人的身体作为划分景别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把景别分为五级,即远景、全景、中近、近景、特写。

不同的拍摄景别用于表现不同的效果和主题,不同的景别的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不一样。

一、中景的拍摄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

中景画面的特点:景别小、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

这种画面主要表现的是被摄体的细部层次、表面质感,色彩还原,以及神情的表达。

但是对于整个画面环境表现的并不多,这种画面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2016影视艺术赏析(高教版)授课教案:影视构成的基本单位

2016影视艺术赏析(高教版)授课教案:影视构成的基本单位

影视艺术赏析(高教版)授课教案第二章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影视构成的基本单位电影和电视中各种景和镜头,就好比文章中的字和词,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一样,是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基本构成单位。

因此,认识了解和把握景和镜头的基本含义、造型功能、拍摄方式以及各种组接方式,对一个试图了解和掌握影视艺术的人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是影视入门的最基本的知识。

一、景和镜头的基本含义“景”,就是指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瞬间的空间呈现。

不同的画面叫“景别”,即摄影机和摄像机各种不同的视距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时,所获得的各种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

所以,景和景别都是一种空间概念,即一种空间上的瞬息呈现。

而“镜头”则不同,它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

一个镜头就是摄影机或摄像机从开拍到停止所拍下的全部影像。

所以,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景,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景。

一个镜头,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写,也可以由特写或近景、中景全景乃至远景。

但镜头有长短之分,这个长短,主要是一个镜头使用的时间的多少来划分的。

过去有一种不成法规的说法:如果拍摄一个镜头花去了一分钟左右,就叫长镜头。

所以长镜头,不管怎么说,就是在拍摄中耗费了较长时间的镜头。

这种说法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拍摄的时间较长或至少在半分钟以上;二是长镜头一定是单镜头(即不是经过剪辑组织的镜头)。

五十年代以前,人们强调蒙太奇的外部组织,不大使用长镜头,因此,一部影片使用的镜头常常在五、六百个以上。

据介绍《战舰波将金号》,使用了1340个镜头。

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电影界强调对生活作原原本本的反映,反对进行过多的艺术加工,主张大量使用长镜头,据介绍,希区柯克于1976年拍摄的影片《绳索》只使用了10个镜头。

一部影片所使用的镜头数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一是与影片的长短有关,规模大,放映时间长的影片,镜头的数量当然会要多一些;二是与片种样式有关,戏曲片、生活纪录片、打斗片、惊险片,镜头数量就多;三是与导演的美学追求和影片的艺术风格有关,如导演崇尚长镜头和纪实美学,那镜头用的就少。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镜头画面分类-拍摄深度-景别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镜头画面分类-拍摄深度-景别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镜头画面分类-拍摄深度-景别1. 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影视摄影中镜头画面分类的一部分——拍摄深度和景别。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如何运用不同的拍摄深度和景别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影视画面。

2. 镜头画面分类在拍摄影视作品时,摄影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拍摄深度和景别来表达故事情节、营造氛围和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

下面是常见的镜头画面分类:2.1 拍摄深度拍摄深度是指相机所看到的镜头前后的景物清晰程度。

实现不同拍摄深度的主要手段有焦距调节、光圈调节和摄像机位置变换。

- 大景深:在大景深的画面中,前景、中景和背景都能够清晰呈现。

这种拍摄深度常用于展示广阔场景或将多个角色或物体安排在画面中的同时保持清晰度。

- 小景深:小景深的画面中,只有有限范围内的景物能够清晰呈现,其他部分则模糊不清。

小景深的拍摄能够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中的某一个特定部分。

2.2 景别景别是指摄影师选择拍摄的场景类型,进而影响观众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情感的产生。

- 近景:近景是指摄影师选择将镜头对准近距离的对象或人物进行拍摄。

通过拍摄近景,可以突出人物表情、细节以及人物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亲近。

- 中景:中景是指拍摄距离稍远的场景,能够显示出人物或对象的整体形象,并结合周围环境。

中景常用于展示人物和场景的关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 远景:远景则将摄像机对准远距离的景物或风景进行拍摄。

远景能够给人一种开阔感,并营造出宏大的气氛。

3. 教学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拍摄深度和景别的运用,以下是几个教学活动的建议:-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影视作品进行观影。

观看完毕后,让学生讨论影片中的拍摄深度和景别,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理解。

- 实践拍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拍摄,让他们在拍摄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拍摄深度和景别。

鼓励学生根据拍摄对象和场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拍摄深度和景别。

4.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拍摄深度和景别在影视摄影中的重要性。

拍摄景别的使用方法

拍摄景别的使用方法

拍摄景别的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在拍摄景别之前,要选好拍摄位置。

优秀的拍摄位置能够帮助你捕捉到最佳的景观元素,并为你的作品增添深度和层次感。

考虑到光线、角度和背景等因素,选择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展示景物美感的角度和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充分利用自然光景别摄影中,自然光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不同时间的光线会为景物带来不同的色彩和质感。

清晨和黄昏时分的柔和光线常常被摄影师视为最佳的拍摄时机,因为它们能够为景物增添温暖和柔和的色调,同时避免了正午时分强烈光线带来的过曝或阴影问题。

选择适当的景深景别摄影通常需要在保证景物清晰的能够有效地表现出景物的远近关系和空间感。

选择适当的景深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较小的光圈(较大的光圈值,例如f/8到f/16)能够提供更大的景深范围,适合于需要表现广阔场景的景别摄影作品。

合理构图和选取视角构图和视角的选择对于景别摄影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如前景引导、主体对称等,能够有效地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和表现力。

选取合适的拍摄视角也是成功拍摄景别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视角能够为作品带来不同的观感和情感表达。

注重细节和整体在进行景别摄影时,不仅要注重整体的景观和场景表现,还要关注细节的捕捉和表现。

例如,在拍摄城市建筑时,可以通过捕捉建筑的细节和纹理来丰富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拍摄自然风景时,可以通过捕捉植物的细微变化和自然元素的对比来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后期处理和调整景别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和调整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后期处理,如色彩调整、对比度增强、去除杂质等,能够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后期处理应该尽可能保持自然真实的风格和色彩,避免过度处理导致作品失去原本的自然美感。

表达个人情感和视觉语言景别摄影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创作过程,摄影师应该努力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觉语言。

无论是追求宁静与恬淡的自然风光,还是追求现代城市的繁华与生活节奏,都应该通过作品展示出来,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摄影师的创作初衷和情感表达。

《照相》教案设计——如何利用不同的镜头拍摄不同场景

《照相》教案设计——如何利用不同的镜头拍摄不同场景

《照相》教案设计——如何利用不同的镜头拍摄不同场景如何利用不同的镜头拍摄不同场景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镜头的功能和特点,能够正确地选择不同镜头拍摄不同场景。

2.掌握镜头的运用技巧,能够灵活运用镜头拍摄不同风格的照片。

3.增强学生的摄影技巧和美感,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镜头的种类和特点2.不同镜头拍摄不同场景的技巧3.镜头的运用和构图技巧三、教学过程1.导入(1) 准备几张不同镜头拍摄的图片,让学生来判断使用了哪种镜头,有什么特点。

(2) 引入不同镜头拍摄不同场景的话题,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镜头拍摄照片的不同效果。

2.知识点讲解(1) 镜头种类: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

(2) 镜头特点:①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大场景,可以拍出较大的景深尺寸,但会产生较大的畸变和失真。

② 标准镜头:适合日常拍摄,画面比例正常,没有畸变。

③ 长焦镜头:适合远距离拍摄,会压缩景深,但容易抖动。

④ 微距镜头:适合拍摄小物件,可以获取细节,但需要有较高的技巧水平。

3.技巧训练(1) 人物拍摄技巧: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人物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人像,使用长焦镜头可以让人物更突出。

(2) 风景拍摄技巧:使用广角镜头可以获得大地宽广的视觉效果,使用长焦镜头可以突出某个景点。

(3) 夜景拍摄技巧:使用大光圈镜头会让照片更亮,使用三脚架可以保持照片稳定。

(4) 色彩拍摄技巧:使用偏振镜可以增强色彩的对比度,使用可变镜头可以更好地控制色彩的饱和度。

4.技巧实践(1) 带领学生现场拍摄不同场景、不同镜头的照片。

(2) 带领学生在电脑上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

5.总结反思(1)对刚才拍摄的照片进行评析,让学生总结拍摄时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总结不同镜头的拍摄技巧和运用,让学生记忆镜头的功能和特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不同镜头的功能和特点,掌握不同镜头拍摄的技巧,增强美感和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拍摄和后期处理进行评估,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摄影技巧和美感。

《影视制作概论》实验讲义12级

《影视制作概论》实验讲义12级

《影视制作概论》实验讲义《影视制作概论》是数字媒体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

开设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电视构图的基本原理、电视摄像的基本技艺、电视节目编辑的基本技巧和相关艺术基础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基本具备影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理论和一般技能。

【实验1】高清摄像机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松下A VCCAM系列SD卡高清摄像机AG-AC90主要功能调整、基本性能及拍摄操作。

二、实验原理1.主要性能指标●镜头:29.8mm广角,12x 变焦。

●3MOS 高灵敏度成像器。

●视频压缩:MPEG-4 AVC/H.264,简称AVC(Advanced Video Coding)●存储媒体:SDXC/SDHC/SD卡,SD卡的速度等级要达到4级以上。

2. 变焦镜头的三个调节环三个调节环均有自动、手动两种工作方式3. 主要控制功能IRIS A/M:光圈自动/手动FOCUS A/M:聚焦自动/手动FOCUS ASSIST:聚焦辅助WB(White Balance):白平衡。

可在ATW(自动白平衡跟踪)、3200K、5600K 以及两个手动设置(A/B).之间选择。

OIS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光学稳定器DRS (Dynamic Range Stretch):动态范围拉伸iA Mode: 自动模式。

通过检测拍摄条件,然后自动切换到肖像、风景、高光、低照、常规等拍摄状态。

MANU:手动BARS:显示彩条图案DISP/MODE CHK:显示/模式检查ZEBRA:显示斑马纹,协助曝光控制更多功能通过菜单(MENU)调整。

三、实验要求重点练习手动聚焦、手动曝光、白平衡调整及记录模式和伽玛曲线切换等。

【实验2】固定镜头的拍摄一、实验目的学习固定镜头的拍摄要领,清楚固定镜头的优势与局限性。

二、实验原理摄像机机位不变、镜头光轴不变、焦距不变的镜头叫做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是指摄像机镜头视点、视距的固定不变,但并不排除画面内人与事物的运动。

景别教案

景别教案

教案课题:景别的特征与运用教师:马景雯上课班级:12 动画设计与制作(2)班上课地点:丹青楼 407教研室:艺术设计系动漫设计教研室教学目标:1、首先在教师的分析中明确了解镜头的含义以及镜头与影片的关系。

2、其次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习景别并且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景别练习。

教学重点:1、设计镜头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景别的划分以及分别有哪些相应的特征。

教学难点:1、景别种类的划分。

2、五种景别的深入了解及运用。

教学准备:教材、教辅、教案、课件、多媒体教学资源、动画短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二)复旧导新:通过回忆的方式带动学生一起以回忆前几次课程为基础推述出本节课内容。

“认识分镜头——动画分镜头的不同种类——分镜头的准备工作——新课内容”(三)新课内容:一、镜头是电影语言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包含多种信息的具体单位时间。

一个镜头是指摄影机以不同焦距、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时间连续不间断的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

二、景别的特征与运用景别可具体划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总体概括:远景出气氛,特写出情绪,中景是表现人物交流特别好的景别,近景是侧重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景别,全景是表现力很强的景别。

景别的分类:1、远景:远景是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一般是展示环境全貌。

能充分表现人物及周围大的空间环境,是作为气氛性和情绪性的渲染,也是大环境的介绍。

2.全景:全景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景别。

能充分表现人与环境以及人物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场景的全貌和人物角色的全身,这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常用景别。

3.中景:中景是表现人物角色一个或几个在膝盖以上大半个身体的画面景别。

既可以表现人物的动作,也能够表现人物角色的表情。

是在动画片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景别,4.近景:近景是表现人物角色胸部以上或者物体的局部的画面景别。

拍摄手法及其作用教案

拍摄手法及其作用教案

拍摄手法及其作用教案教案标题:拍摄手法及其作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不同的拍摄手法及其在电影、电视和摄影中的作用;2. 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几张由不同拍摄手法拍摄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拍摄手法的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图片给他们的感觉以及可能的拍摄手法。

二、介绍拍摄手法(10分钟)1. 介绍常见的拍摄手法,如特写、中景、远景、鸟瞰、低角度、高角度、跟随等;2. 解释每种拍摄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如特写可以突出细节和情感,鸟瞰可以展示场景的整体等。

三、分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拍摄手法;2. 要求学生在教室或校园内进行拍摄,运用所选手法拍摄一组照片;3. 学生讨论并选择一个主题,如友谊、自然、活动等,用所选的拍摄手法来表达主题。

四、展示和分析(1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拍摄的照片,并解释他们选择该手法的原因和表达的意图;2. 学生观看和分析其他小组的作品,讨论不同拍摄手法对表达的影响。

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不同拍摄手法的作用和效果;2. 学生回顾自己的拍摄作品,评价自己是否成功地运用了所选的拍摄手法来表达主题;3. 学生讨论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案延伸活动:1. 观看电影或电视剧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使用的拍摄手法并解释其作用;2. 学生自行拍摄一个小短片,运用多种拍摄手法来表达一个故事情节;3. 鼓励学生研究和了解更多的拍摄手法,并尝试在实践中运用。

教案评估:1. 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拍摄作品和解释;2. 学生对其他小组作品的观察和分析;3. 学生对拍摄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景别的拍摄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各种景别的特点,分析各种景别的不同;熟悉和掌握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

重点:各种景别的比较难点: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教具:照相机、多媒体教学程序:画面景别,是指被摄主体画面形象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照相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摄影镜头的焦距长短。

也就是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变化的关系。

拍摄距离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

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接近则影像放大,景别变小;反之,则景别变大。

另一方面,在照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利用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规律是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反之,画面景别越大。

景别的划分:在理论上,景别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它只表达一个概念。

其原因就是衡量画面景别的标准不一致。

有的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标准,凡表现主体全貌的即为全景;有的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整体即为全景,也有以成年人的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中表现出的截取人体部位某一范围来划分景别。

目前,多数人同意用成年人的身体作为划分景别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把景别分为五级,即远景、全景、中近、近景、特写。

不同的拍摄景别用于表现不同的效果和主题,不同的景别的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不一样。

一、中景的拍摄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

中景画面的特点:景别小、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

这种画面主要表现的是被摄体的细部层次、表面质感,色彩还原,以及神情的表达。

但是对于整个画面环境表现的并不多,这种画面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中景主要是用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

如用中景拍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

1、拍摄距离的确定中景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如人民大会堂的中景,可能是突出正门的一排有气势的廊柱。

中景人物中,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由于中景的景别比较小,所拍摄的物体比较大,所以照相机距离被摄体的距离不能太远,如果距离太远就会因拍摄到过大的背景影响到主体,而如果过近也同样会影响到主体。

拍摄中景时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一般以3~5m为宜。

2、焦距的确定由于中景所拍摄的被摄体一般比较大,根据焦距与物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就不然看出,拍摄中景时不会用到短焦距镜头,一般采用标准镜头或中焦镜头,也就是焦距在50~100mm之间的镜头。

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摄时就更加自如了。

3、曝光的方法由于中景画面中除了主体外还有一定的背景,如果使用平均测光,肯定会因为背景的存在影响到测光的准确性,所以在拍摄中景的时候一般采用“近测法”,也就是靠近主体进行测光,这样,主体的绝大部分就可以充满画面,避免了背景对主体的影响。

当然,在测光完毕后还要退回原来的拍摄位置上,按照刚刚近测的数据进行曝光。

这种方法在拍摄中景人像的时候最为常见,一般近测的距离在10~30cm 之间。

4、主题与背景的关系中景景别的背景一般都会有烘托主体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但过于杂乱的背景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弱化主体的表现力,而过于简单的背景又达不到烘托主体的作用。

所以在拍摄中景画面的时候要注意背景的选择和安排,如图所示。

二、近景的拍摄近景是指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它与中景相比,画面表现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内容也更趋单一。

它主要是用来表现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

如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做作业、做实验;老师讲课、写板书、做演示实验等。

这是课堂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景别。

1、拍摄距离的确定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

“近取其神”、“近取其质”都说明了近景表现的特点。

人物近景,面部表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眼睛成了画面的中心部分,所以近景要处理好眼神光,以眼传神。

近景拍摄物体时要运用好光线,表现好物体的纹理、质地。

由于近景的景别比中景的景别还要小,而拍摄的物体比中景更大,所以在选择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距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恰到好处,一般在1~3mm之间为宜。

2、焦距的确定近景画面所强调的就是主体,近景的主体要比中景更大,所以在拍摄近景的时候同样不会选择短焦距镜头。

一般使用中焦镜头比较多,以70~100mm的镜头比较常见。

3、曝光的方法由于近景所突出的是主体本身,背景的地位就变得次要了。

很多采用近景画面的照片都弱化了背景从而突出了主体,所以在近景的拍摄中,曝光的时候使用“平均测光”法就可以了。

4、防止畸变近景画面一般距离被摄体比较近,但如果距离被摄体过近,拍摄出来的效果会产生一种畸变,如果使用短焦距镜头拍摄这种畸变就会更加明显,在拍摄的时候应该注意。

三、特写的拍摄特写是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加深记忆。

如板书内容、实验现象、师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等。

1、拍摄距离的确定特写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

较之近景,特写更重视揭示内在的动感,通过细微之处看本质。

拍摄特写,成功的关键在于独具慧眼的观察力,能抓取一些值得特写的局部,以打开观众窥见事物内在的窗户。

比如人物的眼睛常常是特写的内容,因为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通过人的眼睛,可以窥见人物的内心感情。

其次特写人的手,手是一个人行为和动作的焦点,能看出人的职业、年龄等特征。

手还有丰富的“表情”,戏曲行话中说:“指能语”,日常生活中人们就常常运用各种手势来帮助表达感情。

特写雪枝下的一朵小迎春花,春天的一株小草芽,夏日的一朵荷花,秋天的一片红叶,都能给人以生命的欢悦,比其他的景别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心弦。

所以,特写常常富有寓意性和抒情性,较为含蓄,能启发人们的想像力.由于特写表现的主要是被摄体是某一部分的局部特征,所以在拍摄的时候要离被摄体尽量的近,如上图所示。

但是由于照相机的镜头受最近调焦范围的限制,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会无法调焦。

如照相机的最近调焦距离是0.8m,一旦近于这个距离,照相机就会无法清楚调焦,所以对于拍摄特写画面来说,拍摄距离应以照相机的最近调焦距离为标准。

2、焦距的选择拍摄特写画面都会选用中长焦距镜头,一般采用135~300mm以上焦距的镜头,300mm以上的镜头也可以拍摄出特写画面,但是考虑到300mm以上焦距的镜头一般都比较笨重,在拍摄的时候容易抖动而影响画面质量,故一般不推荐使用。

3、器材的选择克服最近调焦距离的限制,在拍摄特写画面的时候,最好使用专门拍摄近距物体的微距镜头来拍摄。

有些镜头带有近摄功能,在拍摄特写画面的时候也可以使用。

带有近摄功能的镜头上都会标有“M”或者“MACRO”的字样。

4、曝光的方法由于特写画面主要是突出主体,主体上任何一点曝光失误都会非常明显。

所以拍摄时一定要注意,一般在拍摄的时候采用点测光,这样可以保证所拍摄出来的物体曝光合适。

四、远、全景的拍摄远景、全景画面的特点:远景是各类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是拍摄时在距离被摄对象远处拍摄,它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

古代画论说“远取其势”。

远景总是以自然的气势取胜,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山川形势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环境氛围等。

因此,结构远景画面,要从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气势,处理好大自然本身的线条,如山岳的起伏、河流的走向、田野的图案、沙漠和海洋所特有的色调和线条等,并且要善于运用各种流动的因素,比如大气的状况,云彩的变幻,风雨阴晴,它们都是远景画面中动人的因素。

全景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

全景用来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及主体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与远景比较,全景有较明确的内容中心。

全景范围的大小总是与主体对象有关,是与主体对象的大小相对而确定的。

比如人和所处的室内的全景,自然要比人民大会堂的全景范围小得多,但它对主体事物来说都是以全景来称呼。

结构全景画面,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的某种关联,注意主体整体的固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整。

但是此类景别对于景物细节和质感的表现不如中近景,如上图所示。

1、拍摄位置的选择一般拍摄远、全景别的照片都是要表现整个画面恢弘的气势和氛围。

所以在拍摄的时候,选择拍摄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拍摄远、全景的时候,如果采用平视拍摄,拍摄出来的照片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可能很一般,如果换一下拍摄位置,将拍摄点升高,采用俯拍,通常得到的效果要比平视拍摄好的多。

2、焦距的确定远、全景主要表现的是画面的整体感,这就要求照相机镜头有足够大的视角,所以在选择镜头的时候中、长焦的镜头就不太适用了。

一般拍摄远、全景的画面效果使用短焦距镜头和标准镜头来拍摄。

一般以24~50mm的镜头为宜。

3、曝光的方法由于远、全景画面中包含的景物较多,所以对曝光量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所拍摄景物之间亮度分布得比较均匀,可以采用“平均测光法”来确定曝光值。

如果所拍摄景物的亮度区别比较大,有很明显的明暗对比,就需要改变测光方法,应在平均测光的基础上,进一步测量局部的亮部,将两种测光的结果综合考虑以确定合适的曝光。

4、画面景深的控制为了增强远、全景画面的深度感,在拍摄的时候应利用线条透视和空气透视规律,尽量地采用侧光、侧逆光或者逆光来拍摄,同时减少顺光和顶光。

小结1、中景一般的拍摄距离为3~5m,镜头焦距在50~100mm之间,采用近测法。

2、近景一般的拍摄距离为1~3m,镜头焦距在70~100mm之间,采用平均测光法。

3、特写的拍摄距离为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采用点测光。

思考题1、远景和全景的拍摄有哪些方面的区别?2、用文字的形式描绘出用特写方式拍摄荷花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