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的名词解释
移动性浊音的名词解释移动性浊音是指发音过程中声带振动较为频繁的元音。
在语音学中,声带在发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产生不同的振动频率和强度,从而形成不同的音色。
根据声带振动的特点,可以将元音分为浊音和清音两类。
移动性浊音是指声带在发音过程中频繁地振动。
在发表浊音时,声带会以较高的频率接触并振动,产生较高的声音频率。
移动性浊音常见于元音/[i]、/[u]、/[ə]及/d/、/ʤ/、/z/等辅音。
在这些音中,声带突然发生相对来说较为频繁的振动,并将这种振动传导到呼吸流中,形成声音。
移动性浊音的特点在于声带的振动程度较高,而且这种振动程度和频率会根据发音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在发/i/音时,声带振动非常频繁且充满张力,形成高频率的声音;而在发/z/音时,声带振动较为频繁且有一定的张力,也形成较高频率的声音。
因此,移动性浊音具有振动频率高、声音较清晰、音色明亮的特点。
移动性浊音的发音过程中,声带的振动要求较高,需要调整呼吸激发、声带的张力以及口腔的共振等多个要素。
这种振动的快速频率和较高的张力决定了移动性浊音在语音交流中的重要性。
例如,当我们发表辅音/z/时,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与气流相互作用,形成/z/的音色,以便清晰表达语意。
移动性浊音在不同语言中的发音也存在差异。
因为语言的音位系统不同,对浊音的使用也会有所区别。
在英语中,移动性浊音的使用较为广泛,例如/d/音和/z/音在很多单词中发音,与清音/t/音和/s/音构成对立的音对。
而在汉语中,移动性浊音的使用相对较少,常见于一些词汇的变化中。
例如,在某些动词的过去时和现在分词中,将清音/t/和/s/音变为移动性浊音的/d/和/z/音。
总之,移动性浊音是指声带在发音过程中频繁振动的浊音。
它具有振动频率高、声音清晰、音色明亮等特点,并在语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语言中移动性浊音的使用也有所差异,但都是语音交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消化内科
诊断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腹部膨隆2、腹部凹陷3、蠕动波4、揉面感5、板状腹6、液波震颤7、反跳痛8、移动性浊音9、肠鸣音二、填空题:1、全腹膨隆见于----、----和----。
2、胆囊压痛点亦称----,阑尾压痛点又称----。
3、板状腹见于----或----,揉面感见于----和----。
4、门静脉阻塞时血流方向是--------;下腔静脉阻塞时血流方向是---------;上腔静脉阻塞时血流方向是--------。
5、当腹内脏器炎症----时,可仅有压痛;当-----时,可有反跳痛。
6、左上腹巨大包块有切迹,应考虑为----,右上腹卵圆形包块应考虑为----,右下腹有压痛包块应考虑为----。
7、正常情况下,肝脏上界在锁骨中线上----,右腋中线上----,右肩胛线上----,肝浊音区上下径为----。
8、急性腹膜炎典型的腹部三联征是----、----和----。
9、正常情况下,肠鸣音约为每分钟----,若--------称为肠鸣音活跃,若--------称肠鸣音亢进。
10、肾脏和尿路有结石或炎症时,在前腹壁的压痛点有——、——和——;在后腰部的压痛点有——和——。
11、易与肿大的脾脏误诊的脏器有——、——和——。
12、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除——、——所在部位呈——或——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音。
13、腹腔内有大量腹水时,检查可有——,中等量腹水,检查可有——,微量腹水检查可有——。
14、——征见于肝瘀血,——征见于肝包虫病,——征见于肝周围炎。
15、肝浊音界扩大见于——、——、——或——;缩小见于——、——、——或——。
三、问答题:1、腹部视诊检查有哪些主要内容?2、全腹膨隆见于哪些情况,如何鉴别?3、腹部包块的触诊内容有哪些?4、脾肿大的分度及其临床意义如何?5、当检查触及肝脏时,应从哪几方面进行描述?6、如何描述肝脏的质地?试各举一例。
7、腹壁上的肿块和腹腔内的肿块如何鉴别?8、正常腹部触诊时有哪些可能触到的脏器?9、腹部触诊有哪些主要内容?10、试述腹壁静脉曲张的临床意义。
诊断学-腹部习题
诊断学:腹部思考题一、选择题1.关于腹式和胸式呼吸运动,下列说法哪项正确(D)A.妇女以腹式呼吸运动为主B.小儿以胸式呼吸为主C.急性腹痛腹式呼吸增强D.胃肠穿孔所致急性腹膜炎使腹式呼吸消失E.男性以胸式呼吸为主2.下列腹部的各种检查方法中,哪种方法最为重要?(C)A.视诊B.叩诊C.触诊D.听诊E.嗅诊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表情痛苦,为减轻腹痛常采取何种体位?(E)A.俯卧位,两下肢伸直B.侧卧位C.仰卧位,两下肢伸直D.头高脚低位E.仰卧位,两下肢屈曲4.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是(B)A.反射性恶心呕吐B.突发性上腹部持续性剧痛C.血压下降甚至休克D.发热与毒血症E.腹胀5.肝硬变晚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A.腹水B.黄疸目C.发热D.肝昏迷E.无尿6.大量腹水时,检查深部的脏器或肿物常用(C)A.钩指触诊法B.单手触诊法C.浮沉触诊法D.双手触诊法E.滑动触诊法7.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是(B)A.急性腹膜炎B.急性阑尾炎C.急性胆囊炎D.急性肠炎E.急性胃炎8.下列哪项可导致动力性肠梗阻?(C)A.肠套叠B.肠系膜血管栓塞C.腹部大手术后D.肠粘连E.蛔虫阻塞肠腔9、叩诊肝脏发现肝浊音界消失,见于(D)A.暴发性肝炎B.胃肠胀气C.肝硬变D.急性胃肠穿孔E.急性肝坏死10.触诊右侧腹部触到一实体性包块,且触到时患者感到酸痛或类似恶心的不适感,见于哪种脏器触诊?(B)A.脾脏B.肾脏C.肝脏D.胆囊E.胰腺11.李某为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检查其血流方向,可见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方向由上至下,应考虑为(C)A.上腔静脉阻塞B.下腔静脉阻塞C.门静脉阻塞D.髂外静脉阻塞E.肠系膜下静脉阻塞12.男性,有胃溃疡病史10余年,近一段时间来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酸腐食物,清晨空腹及餐后6-8小时存在清晰的振水音,提示本患者已出现(D)A.穿孔B.出血C.癌变D.幽门梗阻E.急性胃炎13.女性,28岁,转移性的右下腹痛3天,呕吐3次。
诊断名词解释
1.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2.体征: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3.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4.弛张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5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间歇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6.波状型: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7.回归热: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8.牵涉痛: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牵涉痛。
9.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10.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
11.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2.三凹征: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肌极度紧张,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
13.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夜间出现极度呼吸困难,气喘.紫绀.躁动不安.大汗淋漓.两肺哮鸣音.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称为“心源性哮喘”。
14.发绀: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而使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
15.肠源性紫绀:进食大量含有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产生的紫绀。
16.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
当心率加快时感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搏动有力。
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
发生的机制认为与心动过速.每次心搏出量大和心律失常有关。
诊断学试题与答案(带解析)
诊断学试题与答案一、A型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题<1分>体温在40℃以上,24小时波动<1℃,这种热型为A.弛热B.间歇热C.稽留热D.波状热E.回归热[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 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体温波动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与伤寒高热期。
弛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波动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与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l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第2题<1分>下列哪种物质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A.白细胞致热原B.细菌毒素C.抗原抗体复合物D.坏死物质E.细菌[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白细胞致热源属于源性致热原,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
可以通过血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B、C、D、E均为外源性致热源,不能通过血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
第3题<1分>一位发热患者,体温在39℃以上,未用任何退热降温措施,24小时体温波动达2℃以上,最低时体温仍高于正常。
移动性浊音名词解释
移动性浊音名词解释
移动性浊音是指发音时发声带开放,声带震动且声带之间有闭合部分向外移动,产生摩擦和共振,从而产生声音。
与此相对应,浊音是指发音时声带之间有闭合部分不动或微动,产生震动并产生声音。
因此,移动性浊音是一种在发声带打开的情况下发出的带有摩擦音的音素。
在国际音标中,移动性浊音主要包括/z/、/ʒ/和/ɣ/三个音素。
首先,/z/音是一种浊辅音,其发音特点是通过舌尖与牙龈的接触产生闭路,并且声带之间有震动。
舌尖与牙龈接触形成狭窄的通道,气流通过这个通道产生摩擦音,同时声带的震动也会加强这种音的声音强度。
例如,在英语单词"zebra"中的/z/音。
其次,/ʒ/音也是一种浊辅音,与/z/音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即上颚骨)接触形成闭路。
通过这个闭路,空气流过形成摩擦音,并且声带之间有震动。
/ʒ/音在英语中较为常见,例如,在单词"treasure"中的/ʒ/音。
最后,/ɣ/音是一种浊辅音,其发音特点是声门的后部和会厌之间的声带产生摩擦音,同时震动发声带。
具体发音时,声门的后部和会厌之间的黏膜形成狭窄的通道,而声带之间的空间则比较开放,从而产生空气流动的音效。
在中文中,/ɣ/音类似于汉语拼音中的"g"音,例如,在汉字"高"中的/g/音。
总的来说,移动性浊音是一种以发声带开放并有摩擦的声带震动为特点的音素。
在不同语言中,移动性浊音在发音时可能存
在细微差别,但其共同的特点是进行声带运动并通过摩擦和共振产生声音。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第三章三、名词解释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1、问诊包括哪些容: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检查法三、名词解释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
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
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2、正常人体叩诊可出现哪些叩诊音?各主要出现在何部位?出现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鼓音:正常时空腔脏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巨大空洞、气胸和气腹等;过清音:见于肺气肿;浊音:为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时间较短的叩诊音;实音正常情况下见于叩击无肺组织覆盖区域的心脏或肝脏,谓之心或肝脏的绝对浊音区。
名词解释移动性浊音
名词解释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是一种语音现象,也就是指把某一音改变了音位或音素,从而形成另一个新的语音。
按照特定的规律得出的结果,这种语音变化的过程被称为浊音变化或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在语言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描述语音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揭示语音变化的有趣规律,是语音变异演变和语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移动性浊音特别常见,它也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英语中的轻音/i:/、重音/i/,就是浊元音/i/发生移动性浊音变化而形成的。
或者在南方官话中,“三”字中的/s/,就来自元音/a/的移动性浊音变化。
除了英语和汉语以外,移动性浊音也出现在其它语言中,在语言演变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英语中的重音/e/,就源自法语中/e/发生了移动性浊音变化后形成的。
移动性浊音具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包括前移性浊音、后移性浊音、综合性浊音等。
比如,汉语的“雪”字中的/x/,就是从/s/发生综合性浊音变化而形成的。
而英语中的重音/i:/,就是前移性浊音变化而来的。
移动性浊音变化的结果比较多变,每种变化都有其特定的规律,而且有很多不同的变化类型。
当我们了解移动性浊音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之间的相互不断变化。
移动性浊音变化,是语言自然变异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语言演
变的重要手段。
它有助于人们了解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这种趋势实现语言变异和演变。
反跳痛和移动性浊音
仰卧位检查移动性浊音
临床上,下列情况常易误为腹水,应注意 鉴别
• 肠梗阻时,肠管内常有大量液体潴留并可随患者体位变动,出现 移动性浊音,但多为单侧移动性浊音,且有肠梗阻体征,如肠型、 蠕动波及肠鸣音的改变。 • 巨大卵巢囊肿,使腹部出现大面积浊音区,需要与大量腹水相鉴 别,即卵巢囊肿所致浊音于仰卧位时在腹中部,因含气肠管被卵 巢囊肿挤压至腹腔两侧为鼓音区;卵巢囊肿的浊音区不随体位变 动而移动。另外,卵巢囊肿尺压试验呈阳性,即患者取仰卧位, 以硬尺横置于腹壁上,医师双手用力将硬尺下压,卵巢囊肿可将 腹主动脉搏动传至硬尺,使硬尺产生节律性跳动,大量腹水不能 传到硬尺,无节律性跳动。
输卵管妊娠破裂
原因推测
反跳痛:由于宫外 孕,腹腔发生内出 血 移动性浊音:宫外 孕盆腔内病变引起 血性腹水,血液渗 入或漏入腹腔。
宫外孕破裂出血声像图
反跳痛和移动性浊音
反跳痛
当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 用并拢的2-3个手指压于原处 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 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 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 重,并常伴有痛苦表情或呻 吟,称为反跳痛。
反跳痛的意义
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当突 然抬手时腹膜被激而引起,是腹内脏器病变累 及邻近腹膜的标志。 腹膜炎患者常有腹肌紧 张、压痛与反跳痛,称腹膜刺激征。当腹内脏 器炎症尚未累及壁层腹膜时,可仅有压痛而无 反跳痛。
Hale Waihona Puke 移动性浊音• 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 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 1000ml以上时,即可查出移动性浊音。 临床意义为腹腔存在游离液体,且液体量 超过1000ml
• 检查时先让被检查者仰卧, • 由脐部开始向左侧叩诊, 直到出现浊音 • 叩诊板指不动,嘱被检查 者右侧卧,再次叩诊变为 鼓音即为移动性浊音阳性。 • 为避免腹腔内脏器或包块 移动造成移动性浊音的假 象,可在右侧卧位的情况 下,向右叩诊直至再次出 现浊音,然后嘱被检查者 左侧卧位,叩诊扳指不动, 再次叩诊该部位转为鼓音, 向右侧继续叩诊均呈鼓音, 则确定为移动性浊音阳性。
物理诊断名词解释
物理诊断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病理反射: 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如巴宾斯基征2.奔马律:在S2后出现的响亮额外心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来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称为奔马律3.潮式呼吸: 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加上变化的周期什呼吸.潮式呼吸周期可长达30秒至2分钟,暂停期可持续5~30秒,多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等4.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5.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6.杵状指:又称槌状指,是指远端指(趾)呈鼓槌样膨大,特点是末端指节软组织明显增厚增宽,指(趾)甲呈弧形隆起,指(趾)端背面皮肤与指(趾)甲盖构成的基底角大于180度。
临床上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7.端坐呼吸:平卧时加重,端坐时减轻,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8.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9.发绀:血液中还原性Hb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也称紫绀,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10.放射痛: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尚可感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位体表或深部组织疼痛11.反跳痛: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地稍停片刻,然后迅速将手抬起。
如病人感觉腹痛加重,并有痛苦表情,即为反跳痛。
表示腹膜壁层以受炎症累及12.腹泻:肠粘膜分泌旺盛或吸收障碍,肠蠕动过快,,致排便频率增加、粪质稀薄且含有异常成分,称为腹泻13.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14.肝-颈静脉回流征:按压右心功能不全病人肿大的肝脏时,颈静脉明显充盈,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15.干啰音:由气流通过狭窄的支气管时发生涡漩,或气流通过有粘稠分泌物的管腔时冲击粘稠分泌物引起的振荡所致16.黄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称为黄疸.总胆红素在17.1~34.2umol/L时,常无黄疸出现,叫隐性黄疸17.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18.奇脉: 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又称为吸停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压缩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19.巨脾: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20.间停呼吸:间停呼吸又称biots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为临终前危象21.肌张力: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其实质是一种牵张反射,即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反应,这种收缩是通过反射中枢控制的22.开辫音:又称二尖办开放拍击声,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0.07s,二尖瓣迅速开放后又突然受阻引起瓣叶振动所致的拍击音.其听诊特点为: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23.咯血:指喉部一下的呼吸气管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24.里急后重:即肛门坠胀感。
诊断学-腹部习题
诊断学:腹部思考题一、选择题1.关于腹式和胸式呼吸运动,下列说法哪项正确(D)A.妇女以腹式呼吸运动为主B.小儿以胸式呼吸为主C.急性腹痛腹式呼吸增强D.胃肠穿孔所致急性腹膜炎使腹式呼吸消失E.男性以胸式呼吸为主2.下列腹部的各种检查方法中,哪种方法最为重要?(C)A.视诊B.叩诊C.触诊D.听诊E.嗅诊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表情痛苦,为减轻腹痛常采取何种体位?(E)A.俯卧位,两下肢伸直B.侧卧位C.仰卧位,两下肢伸直D.头高脚低位E.仰卧位,两下肢屈曲4.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是(B)A.反射性恶心呕吐B.突发性上腹部持续性剧痛C.血压下降甚至休克D.发热与毒血症E.腹胀5.肝硬变晚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A.腹水B.黄疸目C.发热D.肝昏迷E.无尿6.大量腹水时,检查深部的脏器或肿物常用(C)A.钩指触诊法B.单手触诊法C.浮沉触诊法D.双手触诊法E.滑动触诊法7.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是(B)A.急性腹膜炎B.急性阑尾炎C.急性胆囊炎D.急性肠炎E.急性胃炎8.下列哪项可导致动力性肠梗阻?(C)A.肠套叠B.肠系膜血管栓塞C.腹部大手术后D.肠粘连E.蛔虫阻塞肠腔9、叩诊肝脏发现肝浊音界消失,见于(D)A.暴发性肝炎B.胃肠胀气C.肝硬变D.急性胃肠穿孔E.急性肝坏死10.触诊右侧腹部触到一实体性包块,且触到时患者感到酸痛或类似恶心的不适感,见于哪种脏器触诊?(B)A.脾脏B.肾脏C.肝脏D.胆囊E.胰腺11.李某为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检查其血流方向,可见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方向由上至下,应考虑为(C)A.上腔静脉阻塞B.下腔静脉阻塞C.门静脉阻塞D.髂外静脉阻塞E.肠系膜下静脉阻塞12.男性,有胃溃疡病史10余年,近一段时间来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酸腐食物,清晨空腹及餐后6-8小时存在清晰的振水音,提示本患者已出现(D)A.穿孔B.出血C.癌变D.幽门梗阻E.急性胃炎13.女性,28岁,转移性的右下腹痛3天,呕吐3次。
腹部移动性浊音操作守则与评分准则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结束未举手示意扣1分
终末
质量
标准
10分
1.操作熟练,手法正确:以腕关节活动为主,富有弹性
2.帮助患者整理衣物,致谢
3.报告体检结果
规定时间4分钟内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5
2
3
动作僵硬扣3分,肘关节或肩关节活动扣3分
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1.自脐部沿脐水平向对侧侧腹部进行叩诊,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2cm
2.叩诊部位呈浊音或叩诊至侧腹部外缘时,嘱患者向同侧转动体位
3.转动体位时左手不离开被叩部位,使被叩部位于最高处
4.再次进行叩诊,分辨叩诊音是否由浊音变为鼓音
5.由高处向同侧侧腹壁低处叩诊或嘱患者平卧,再次从脐部沿脐水平向同侧侧腹部进行叩诊,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2cm
腹部移动性浊音检查评价参照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
总分
考核内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分细则
准备
质量
标准
15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佩戴胸卡
2.规范洗手
3.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嘱患者腹部放松
4.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两下肢屈曲பைடு நூலகம்
5
3
5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75分
6.叩诊部位呈浊音或叩诊至侧腹部外缘时嘱患者向对侧转动体位
7.转动体位时左手不离开被叩部位,使被叩部位于最高处
8.再次进行叩诊,分辨叩诊音是否由浊音变为鼓音
物理诊断学名词解释
36.心尖搏动:主要由于心脏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形成心尖搏动.
37.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
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所致心脏顺钟向转位,而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
45.Graham-Steell杂音:二尖瓣狭窄患者肺动脉压增高,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时,肺动脉瓣听诊区出现柔和的吹风样舒张期返流性杂音,称Graham-Steell杂音.
46.心音分裂:左,右两侧心室活动较正常不同步时距明显加大,组成第一,二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间的时距延长,则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裂成两个心音的现象,称心音分裂.
6.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将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7.牵涉痛:指内脏性疼痛牵涉到远离该器官的身体体表部位,使该体表部位产生痛觉或痛觉过敏区;即内脏痛觉信号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因此,牵涉痛部位与患者内脏有一定的解剖相关性.
57.肋脊角:背部两侧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为检查肾脏叩痛位置.
58.反跳痛:当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用并拢的2-3个手指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常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反跳痛,是腹壁膜层已受炎症累计的征象.
59.Murphy征: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称Murphy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
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水量
移动性浊音是指由于身体不同部位引起的浊音区域的变化,是检查腹腔是否积水的重要方法。
在临床上经腹部触诊发现移动性浊音时,提示腹水量超过1000ml,此时,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腹部肿胀或青蛙状;并且当有大量腹水时,还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肚脐隆起形成脐疝。
当患者的活动声音呈阳性迹象时,应积极与医生合作以接受相应的常规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腹水通常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例如肝癌,肝硬化,腹腔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功能不全等,可能会引起腹水。
腹水转移发生在有腹水的患者中,尤其是在患有慢性肝病或恶性肿瘤的患者中。
肝癌会影响肝功能并导致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后期继发于肝病的门静脉高压症也会影响胃肠道静脉回流,甚至淋巴回流,继发腹水。
也有一些病人因肠梗阻,如肠管堵塞并坏死,也会在腹腔中引起渗出。
积极的移动浊音也是疾病加重的表现,如有必要,还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因此,有必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治疗。
由于腹水或腹腔出血很多,我们应该多注意休息,适当喝水,保持心情愉快,调整身体状态,定期生活,加强营养,科学合理地饮食,尽可能多的绿色蔬菜和水果,并确保充足的睡眠,熬夜,不累,注意寒冷和温暖以及避免受凉。
加强体育锻炼。
移动性浊音的概念
移动性浊音的概念移动性浊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喉头或声带作为声音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
与浊音相对应的是清音,它是通过没有声带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移动性浊音在语言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语言中的一个基本元素,不仅用于区分不同的音素,也用于构成词汇和语法结构。
移动性浊音的发声机制是通过喉咙和声带之间的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当空气通过喉头时,声带会靠近并开始振动,产生声音。
这种声音质量比清音要低沉,通常被描述为“有声”。
移动性浊音的具体发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声前期、发声时期和发声后期。
发声前期是指声带靠近喉咙并开始振动之前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声带可以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或部分闭合状态,取决于特定音素的要求。
当声带开始振动时,空气流通过喉咙造成了一个突然的气流抛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声源。
发声时期是指声带振动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声带以一种快速而规律的方式振动,产生持续且稳定的声音。
这种声音的特点是低频和低音量,通常需要通过喉头和口腔的共振来放大。
不同的移动性浊音在声音和共振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它们的发音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发声后期是指声带振动结束后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声带会开始分开,使空气重新流动。
这个过程称为抖音,它会产生一个尖锐的声音。
抖音是移动性浊音和其他浊音之间的根本区别,因为清音不涉及声带振动。
在语言学中,移动性浊音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语言中的一个基本元素,用于区分不同的音素。
例如,在英语中,/b/和/p/是两个不同的音素,前者是移动性浊音,后者是清音。
这种区别允许我们将单词“bit”和“pit”区分开来。
此外,移动性浊音还用于构建词汇和语法结构。
许多语言都使用浊音和清音的对立来改变词的意思。
例如,在汉语中,“爸”和“白”两个发音相近的词,一个使用了浊音,一个使用了清音,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
这种对立的存在使得语言中的词汇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在特定语言中,移动性浊音的发音规则可能会有所不同。
不同的语音环境和语音规则可能导致不同的发音方式。
温医专升本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Courvoisier(库瓦济埃)征:在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时,发生明显黄疸,且逐渐加深,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Courvoisier 征,又称胆总管渐进阻塞征。
多见于胰头癌,胆管下端癌Kussmaul 呼吸: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为排出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调整酸碱平衡,可出现深而快的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Louis(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夹角.巴彬斯基征:患者仰卧,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左手握踝上部固定小腿,右手持钝尖的金属棒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指根部,再转向拇趾侧。
正常出现足趾向跖面屈曲,如出现拇趾背屈,其余四趾成扇形分开,称巴彬斯基征阳性。
板状腹: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由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闭目难立征:嘱患者足跟并拢站立,闭目,双手向前平伸,若出现身体摇晃或倾斜则为阳性,提示小脑病变。
如睁眼时能站稳而闭眼时站立不稳,则为感觉性共济失调。
病程记录:指继住院病历或入院记录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病理解剖诊断:是以各系统器官功能的改变,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改变为基础的,检查病症的方法病理性Q波:在左室面导联中,Q 波正常时间不会超过 0.04s,电压不超过同导连的 R 波的四分之一,若 Q 波超过以上数值或出现粗钝,称.病历摘要: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病史要点,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的重要阳性和具重要鉴别意义的阴性结果,字数以不超过 300 字为宜。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由浅慢变深快,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每一周期持续30s至2min不等,其中暂停呼吸的时间为5~30s.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齿轮呼吸音:由于肺脏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引起断续性呼吸音,因伴短促的不规则间歇,又称齿轮呼吸音.常见于肺炎、肺结核等.但应与因寒冷、疼痛或精神紧张所致的断续性肌肉收缩时的附加音相鉴别,后者与呼吸运动无关.冲击触诊法:又称为浮沉触诊法,是一种常见的触诊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内有较多液体存留时(约1000ml以上),因重力液体积聚在腹腔低处,故此处叩诊呈浊音。
检查时先让患者仰卧,从中间向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不动,让患者右侧卧再叩诊,如果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
这种因体位改变而出现浊音区移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重要检查方法
移动性浊音(shifting dullness)为确诊腹腔有无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
叩诊机制为当腹腔积液病人取仰卧位时,液体因重力作用积聚于腹腔低处,含气的肠管漂浮其上,故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
病人取侧卧位时,液体积聚于下部,肠管上浮,下侧腹部转为浊音。
由脐部开始向左叩诊直到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咐被检查者右侧卧位,向右叩诊直至再次出现浊音,然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叩诊板指不动,再向左叩诊,(腹腔游离液体大于1000ml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