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小石潭记》知识点分析1. 作者简介《小石潭记》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篇散文,其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杜甫在游玩时发现一个小石潭,引人深思。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诗人、思想家,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并被后世誉为“诗圣”,其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人性关怀。

2. 文本背景《小石潭记》是唐代杜甫所撰的散文,其选自《杜诗选》的分册之一,《风雅颂》卷中的《水槚记》中。

此文的创作时间比较靠后,大约是杜甫晚年的产物。

文中富有感人肺腑的叙述,体现了杜甫的思想沉郁情感,具有较高的价值和艺术魅力。

3. 文本分析(1)思想内涵作品从自然环境中发掘文学的价值,叙述了一个在游玩中发现小石潭的故事。

讲述了小石潭的美景、人们的生活地点等信息,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和批判。

全文描写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是深刻探讨自然和人类关系的优秀篇章。

(2)语言运用作品的语言风格简练明了,文字充满感情,形象地描绘了小石潭的美景,使人留连忘返。

杜甫运用了大量散文手法,如描写、描摹、描写环境、事物等,展示了杜甫的文学才华和渊博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1. 思路设计(1)分析《小石潭记》的背景、作者及作品内涵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杜甫及其时代的社会情况。

(2)通过阅读文本,展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从中感受哲理的厚重和诗情的典雅。

(3)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小石潭记》的作者及其代表作,让学生学习杜甫的著作并了解其思想及文化价值。

(2)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小石潭记》,思考作者的意图,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文本的隐含意义和哲理。

(3)交流分组讨论学生关于文章的感受、理解和思考,让学生分享各组讨论的结果。

《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

《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

《小石潭记》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石潭记》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小石潭记》全文;2.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 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写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2. 文中意境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柳宗元及其写作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文本韵味;(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2)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2)分析文本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6.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意境的理解。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小石潭记》全文;2. 整理并总结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小石潭记》全文的情况;2. 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3. 学生对作者柳宗元及其写作背景的掌握;4. 学生对文本结构的分析能力;5. 学生对文中意境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公开课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公开课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古文。

文章通过描绘小石潭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诗意。

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但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感悟的情感体验还不够丰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培养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大意。

2.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大意。

2.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

3.朗读背诵: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记忆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要预习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之前学过哪些古文?它们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引入本课《小石潭记》。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跟随课文描述,想象小石潭的美景。

同时,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背诵原文,能按要求默写句子。

2.积累闻、可、居、许文言字词。

3.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过程与方法1.自主与合作。

2.讲解与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2.提高学生鉴赏古文语言美的能力。

点评:“知识与技能目标”可操作、可检测性强。

【教学重点】1.背诵原文,能按要求默写句子。

2.积累闻、可、居、许文言字词。

3.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难点】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复习并背诵原文。

2.尽可能地找出“闻、可、居、许”出现的句子,并解释。

3.结合笔记理解课文内容。

点评:“课前预习”可独立设置,而不应该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项内容。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转入复习课内文言文。

现在,老师问你们:“根据上学期的几次模拟考,你认为课内文言文应该围绕那几个方面来复习?。

1.课文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

2.翻译(注意词类的活用)。

3.文言字词(一词多义)。

4.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

点评:总体回顾文言文的学习范围,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复习重点的记忆。

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围绕以上几个方面来完成以下的几个任务。

课堂目标:1.背诵原文,能按要求默写句子。

2.积累文言字词:闻、可、居、许(一词多义)。

3.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点评:展示课堂目标,师生共同明确教学任务,好!三、讲解新课1.课文默写。

(出示练习)①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②从正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水尤清洌)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 石 潭 记》 正式教案 2.doc附反思

《小 石 潭 记》 正式教案 2.doc附反思

《小石潭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作家、作品及游记的一般特点,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

2. 学习本文用特写镜头状物绘景的手法。

3. 体会借写景物的幽静,抒发自己凄清忧伤之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1. 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2. 感受作者谪居后,抑郁忧伤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法:讨论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督促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着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简介作者、背景柳宗元(773~819)唐代着名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

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着有《柳河东集》。

着名的有《捕蛇者说》、《三戒》等。

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

三、通读课文1、自读:默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然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本下注释,自行解决。

2、听读:欣赏《小石潭记》的朗读录音,轻声跟读。

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3、伴读:伴随着音乐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4、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

5、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A、看看作者都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水、石、树、鱼、源、岸、环境)B、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小石潭,并以“小石潭真——!”为题,说说你对小石潭的印象。

(静、清、绿、美……)五、结合注释,讨论探究。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八年级下语文《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八年级下语文《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小石潭记》全文。

2.感受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之美,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的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小石潭记》,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文本中的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小石潭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3.课堂讲解(1)小石潭的位置和环境;(2)小石潭的水质和游鱼;(3)小石潭周围的景物和氛围;(4)作者的情感表达。

4.课堂讨论(1)作者为什么选择小石潭作为写作对象?(2)作者在小石潭中感受到了哪些美好事物?(3)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5.背诵课文学生集体背诵课文,教师进行指导。

6.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小石潭记》;四、课后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并背诵《小石潭记》,对作者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学生反馈学生反映本节课生动有趣,课堂讨论环节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3.教学改进(1)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思考和表达;(2)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背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小石潭记》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课堂导入利用图片展示小石潭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对小石潭的印象。

二、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三、课堂讲解1.小石潭的位置和环境讲解小石潭的位置和环境,引导学生感受小石潭的幽静之美。

2.小石潭的水质和游鱼讲解小石潭的水质和游鱼,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小石潭记教学实践反思(3篇)

小石潭记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所见所感。

本文以《小石潭记》为例,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实践过程1. 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首先通过展示小石潭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背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小石潭的描写。

2. 课文讲解在课文讲解环节,我按照作者的游览路线,引导学生分段学习。

首先,讲解作者对潭水的描写,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潭水的赞美之情。

接着,讲解作者对潭周围景物的描写,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讲解作者对游人的描写,让学生了解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3. 课堂活动在课堂活动环节,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让学生扮演作者,模拟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体会作者的心情。

(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3)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描绘小石潭的画作。

4. 总结与作业在总结与作业环节,我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以下作业:(1)背诵《小石潭记》。

(2)写一篇关于小石潭的游记。

三、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

通过图片、音乐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学习。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课堂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小石潭记》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不足与改进(1)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讲解不够透彻,需要加强备课,提高讲解质量。

(2)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提高课堂互动性。

小石潭记教案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石潭记教案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石潭记教案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依据:本教学设计的《小石潭记》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所用版本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7月第3版。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二、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在七年级学习了十多篇文言诗文,在八年级又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到第四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时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思想: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因此本课的设计以趣味为导入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点、难点的突破。

4、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朗读竞赛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点、难点的突破,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不断发展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最终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

方法与途径目标: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进行朗读竞赛扫清字词障碍,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重点、难点。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六、教学准备:2、指导学生课前预习:(2)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

《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

《小石潭记》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小石潭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阅读散文的习惯。

教学内容:1. 简介作者柳宗元及《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2. 分析《小石潭记》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作者柳宗元及其生平。

2. 讲解《小石潭记》的创作背景。

3. 分析《小石潭记》的艺术特色,如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

4.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朗读习惯。

第二章:文学常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小石潭记》中的重点词语。

2.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散文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内容:1. 解析《小石潭记》中的重点词语。

2. 分析古代散文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步骤:1. 讲解《小石潭记》中的重点词语,如“寓形宇内复几时”、“乘化以归尽”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散文的分类,如叙事散文、议论散文、抒情散文等。

3. 分析古代散文的特点,如语言优美、表达含蓄等。

第三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石潭记》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分析《小石潭记》的篇章结构。

教学内容:1. 解析《小石潭记》的主题思想。

2. 分析《小石潭记》的篇章结构。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小石潭记》中的主题思想,如生命短暂、珍惜时光等。

2. 分析《小石潭记》的篇章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

第四章:朗读与感悟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引导学生感悟《小石潭记》中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朗读《小石潭记》中的重点段落。

2.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步骤:1. 选择《小石潭记》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朗读。

2.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表达,如忧伤、无奈等。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内容: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小石潭记》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等。

2. 推荐与《小石潭记》相似的散文作品。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背景资料.2、品味语言,积累文言词语。

3、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4、理解作者悲凉凄苦的心境.学习重点:掌握重点实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寓情于景的写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一. 导入:1、由学生简介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2、教师导入: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烦闷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访山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洞纷至沓来,美不胜收,看于茂林修竹之中,谭清泉又呈现于眼前了.二.整体把握1.朗读: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2.翻译:(1)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自己翻译,不懂得划出.(2)提出不懂得问题,全班同学和教师解答,指名翻译.3.梳理文脉:作者描绘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溪岸)--潭中气氛(按游览顺序)。

4.讨论交流:你认为这些景物笼罩着什么气氛?(幽深冷寂)三.作业:1、积累文言词语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内容:品味语言,探究主题,学习写法。

四.品味语言(分组讨论,班级展示)1.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2.品味最美的一个画面,用得最妙的修辞,用得最妙的词语.五.探究主题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小石潭的风光.2.游览了小石潭的风光,你觉得那里的环境怎么样,你的心情如何?3.同是小石潭,为什么柳宗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柳宗元参改革,失贬被贬,这幽深冷寂的环境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这种写法叫寓情于景.五.拓展练习"一切景物皆情语"的确,景如果没有情绪加入,景是死景,情如不借景抒发,情又太直白,景物与心情相结合,就会出现一种境界.描写一段景物,融入自己的感情(喜悦,沉闷或痛苦等)。

教学反思:本文作者从多角度,多层次描绘了小石潭景色的清幽秀丽,渲染了一种幽深冷寂的氛围。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

在教学这篇课文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成功之处1. 注重朗读指导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我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个别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朗读指导中,我注重字音、节奏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预习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分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本文的一大特色是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变化。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分析小石潭的景物特点,如潭水的清澈、石头的奇特、树木的葱郁、鱼儿的活泼等,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的描写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等。

同时,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心乐之”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学生理解作者被贬后的孤独、凄凉和忧伤之情。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4. 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忆其他描写山水的文言文,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引导学生比较它们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这样的拓展延伸,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二、不足之处1. 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一些问题的讨论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拓展延伸环节时间不够,没有充分发挥拓展延伸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上,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够全面。

小石潭记教案和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案和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案标题:《小石潭记》教案和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小石潭记》,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

教学准备:1. 《小石潭记》的文本材料。

2. 多媒体设备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个人或小组阅读材料的复印件。

4. 针对教学内容的相关课件或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小石潭记》的猜测和思考。

2. 利用问题启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猜测,例如:“你认为《小石潭记》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阅读理解:1. 学生个人或小组阅读《小石潭记》的文本材料,并标记关键词和重要句子。

2. 学生阅读完毕后,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分享对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例如: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内容和情节发展。

4.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他们理解文章中的生词或难句,并解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文学鉴赏:1.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石潭记》的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以及该作品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石潭记》的文学特点,例如:描写手法、意象、修辞手法等。

3. 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文学鉴赏活动,例如: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或背诵,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让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2. 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提升学习效果。

3. 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出改进。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比较,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小故事或小品文,以《小石潭记》为参考,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对《小石潭记》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优秀9篇)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优秀9篇)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优秀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优秀9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大家应该都接触过很多的文言文翻译吧,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整理的9篇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小石潭记的写作思路。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18篇)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18篇)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18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篇1文言文教学一直就是一个难点,学生听的很枯燥,而且谈古色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它重点在“语言”上,这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特殊明显,第四单元首篇就是《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此文时我尝试着进展了情境教学。

《小石潭记》是一篇布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并且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我认为像这样语言美丽,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于是我打算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发觉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巡游小石潭。

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件,让学生分组观看。

课堂上我激情满怀,联系的身世遭受大谈乐和忧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大胆的去谈,谈的时候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投入。

我还细心设计了拓展延长练习:当地政府要把小石潭所在地开发成旅游盛景区,假如请你作为设计师来设计景点,你会怎样设计?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亮了:“幽竹阁”、“玉佩泉”、“翠蔓廊”、“观鱼台”、“望溪亭”……争先恐后的发言,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是一班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突出。

可是其次天早读,却发觉同学们断句不准,朗读尚成问题,更不用说背诵了。

对一些字词理解也有误,虽然进展了补救,但教学效果很不抱负。

反思良久,明白了我的失误在于: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动身,他们究竟只是初二的学生,文言文根底也是比拟薄弱的,且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其次、无视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根本环节,导致学生根底学问把握不牢和根本力量训练方面缺失,丢掉了最根本的“抓手”。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无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需重视培育语感,增加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力量。

小石潭记课堂反思(四篇)

小石潭记课堂反思(四篇)

小石潭记课堂反思1、《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

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一“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2、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件,让学生分组观看。

课堂上我激情满怀,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乐和忧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津津乐道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

讲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语感。

但个别学生朗读不够充分,语感较差。

因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

小石潭记课堂反思(二)一、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形成诵读能力。

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深入感受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

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当堂背诵。

二、学生掌握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但当堂没有写完,不能展示。

这是因为本节的容量太大,没有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

三、方法(原创)带动效果教学设计中的“红色字体”体现我的教学思路:“充分地读——自由地说——勇敢地问——大胆地写”。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适时点拨和引导学生学习是关键,要做到点拨有力,引导有方,教师自己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

___年___月,在邯郸市组织的初中语文讲课比赛中,我尝试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

《小石潭记》公开课教案

《小石潭记》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石潭记》。

2. 能够理解《小石潭记》的文言文内容,把握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小石潭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1. 介绍《小石潭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2. 解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描写、对比、寓言等。

2.2 课堂活动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和写作手法。

3. 探究学习: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3. 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能力的培养。

3.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和写作实践。

4.2 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和相关资料。

2. 黑板: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子。

3. 视频:播放相关影视作品,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小石潭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和写作手法。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官后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

在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在教学设计上,我以引导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变化为主线。

通过朗读、翻译、赏析等环节,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在课堂导入部分,我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山水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从而顺利地引入了课文。

在朗读环节,我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自己朗读,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

在翻译环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决文中的疑难字词和句子。

然后,我进行了重点的讲解和点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的意思。

在赏析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写景的角度、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

例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通过描写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

同时,我也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蕴含的情感,如“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所传达出的孤寂、凄凉之感。

二、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来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并且能够赏析文中的写景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积极,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能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思维得到了一定的拓展。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不足之处1、朗读指导不够细致虽然让学生进行了多次朗读,但在朗读的指导上还不够细致。

没有针对不同的句子和段落,给予具体的朗读技巧和情感把握的指导,导致部分学生的朗读缺乏感情。

2、对学生个体关注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了整体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表现,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

没有及时发现那些理解困难或者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和鼓励。

小石潭记教案反思优质

小石潭记教案反思优质

小石潭记教案反思优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石潭记》。

b.理解并分析文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c.学习并运用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方法。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b.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a.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b.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小石潭记》的朗读与背诵。

b.文中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分析。

2.教学难点:a.文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和词义。

b.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教师简要介绍《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及创作背景。

b.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柳宗元和《小石潭记》的信息。

2.朗读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僻字的读音。

b.教师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分析课文a.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绘和情感表达。

4.课堂讨论a.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课堂小结b.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a.背诵《小石潭记》。

b.写一篇关于小石潭的短文,描述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1.优点a.学生对《小石潭记》的朗读和背诵较为熟练,能够感受到文章的美感。

b.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c.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2.不足a.部分学生对生僻字的读音和词义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辅导。

b.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提高表达能力。

3.改进措施a.加强对生僻字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后多读多背。

b.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表达能力。

c.多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浓厚,但还需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教学设计文本 •、解释下列词语。

(5*6) 卷石底以出 ( ) 往来翕忽
) 以其境过清 ( )
犬牙差互 ) 凄神寒骨 ( )
悄怆幽邃 ( ) 二、翻译句
子。

(20*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三、加点词意思相同的对不同的对“X”。

(5*6)
(
( ) ) 1、 2A 、全石以为底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B 、为垠为屿
B 、明灭可见
( ) 3、 A 、水尤清冽 B 、以其境过清
( ) 4、 A 、如鸣IW 环 B 、四面竹树环合 ( ) 5、 A 、不可久居 B 、居庙堂之高 ( ) 6、 A 、及记之而去
B 、去国怀乡
一、 导入新课直接导入 二、 理解分析课文 1 .讨论“小石潭”这个名字是否贴切。

(分析小石潭”石”的特点.)
•直接表明“小石漂”外形特点是句子是:
•间接暗示“小石潭”全石构成的特点的依据是:
•小结:写景应突出景物特征,前后呼应。

2、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突出小石潭偏僻的特点。


3. 游鱼和漂水有什么特点?
• 讨论两组关系:
游鱼与潭水
游鱼与游人
比较阅读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吴均)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课题 小石潭记
计划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 巩固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 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情感
3. 了解文中写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者分析
教学资源与策略
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授课时间:2011 年6月10 日星期无 累计课时(
课堂检测(学
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同清倒影。

——《三峡》(郦道元)
•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柳宗元)
提醒:从景物的特点,写作手法,或写作目的上进行比较共同点与不同点。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漂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介绍写作背景。

5、.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漂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乂写“悄怆幽邃”,一乐-•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辩论三:快乐or忧伤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 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简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乂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三、拓展
江雪唐•柳宗兀
讨论《江雪》中蕴含作者的心情。

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柳宗元)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
课后反思
后附
教学反思:
1、《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凌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打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

于是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2、其次,采用比较或辩论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思考的平台,让学生充分讨论或辩论过程中,理解作者构思中的魅力。

如“发现小石潭VS寻找小石潭” “写游鱼VS写潭水”等, 既能激起讨论氛围,乂能在讨论中,明确作者的写作手法,或为后文理解作者悲凉感情作铺垫。

3, 比较阅读的应用,促使学生去思考。

同样写山水,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心情,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不同的,反射的作者感情也不同。

通过比较,提升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4、拓展阅读。

本次安排的拓展阅读立足点是同一背景下同一作家的不同体裁的作品。

形式不
同,但感情相同,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不足:
1、本次教学以文本分析为主,重视写法分析,重视比较阅读,重视背景分析,但是,却放弃了
朗诵。

虽然在上课前,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背诵,但作为课堂教学,这方面还是不能抛弃的。

2、巩固练习没有跟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