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育学:以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2. 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其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
3.教育作品及教育家思想。
(一)古代中国。
孔子:A. 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因材施教。
D.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二)古代西方
苏格拉底“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社会本位论)
(三)近现代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教育要适应自然。
b.洛克《教育漫话>培养绅士……(社会本位论)
c.卢梭《爱弥儿》----(个人本位论)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师中心论”---传统教育学派。
--(社会本位论)
e.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儿童中心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f.陶行知《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社会职能
1.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演变简史A. 萌芽。
最早的高等教育的构思见之于《理想国》(柏拉图)
B 大学的诞生大约在12-13世纪之间,主要职能是教学。
C 近现代大学的诞生。
1810年,德国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主张“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
2. 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仅限于大学教育,分学科的专业教育机构---“文、神、法、医”,文科是基础科。
3.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里尔法案》,“赠地学院”
4. 现代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培养人才---根本使命,发展科学----重要职能,服务社会---职能延伸
5.现代高校社会服务形式: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
6. 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一)中世纪大学:是分学科的专业教育机构,分为文神法医四科,文科是基础科,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高等教育概念可用大学教育代替。
(二)二战后高教的发展: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层次多样化,在大学学院之下,派生出了专科学校、社区学院、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等层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在正规大学之外,还出现了“非正规”大学。
7. 结合实际分析高教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社会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中心,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来开展;(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效的重要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
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等学校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服务的形式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
(4)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只能体系。
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任何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
1.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
2.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3.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
4.我国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
《高等教育法》1998年。
6.教育目的: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7.我国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
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高等教育目的---抽象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具体。
8. 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划分为三个层次:高等学校培养目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
9、如何实现高校培养目标?
目标要实现层次化。
作为高度概括化抽象化的高等教育目的, 要能全面指导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 必须使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即三个层次: 高等学校培养目的,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
10. 制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几个关系:德与才的关系, 身与心的关系, 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11.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表示高等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他们应具备的层次, 类型和规格.
高等教育目的:表示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他在本质上与教育目的是一致的.
专业培养目标: 是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表示专门人才的专业规格.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要素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2)人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 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 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 并提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主义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是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 他们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这些组成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其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 智育是全面发展的核心, 体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 它们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 科学研究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
其中, 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 是实施德智体的基本途径;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 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1、社会本位论即从社会的发展需要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
基本观点①个人是教育加工的原料②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
代表人物:柏拉图《理想国》、洛克《教育漫话》、赫尔巴特
2、个人本位论即从个人要求、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
基本观点①强调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②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代表人物: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
3、对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评价①应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来揭示其本质②两种观点合理与局限共存③寻求适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背景及其教育背景状况的抉择与整合的思路。
4、通才教育:又称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特点①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②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③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④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5、专才教育: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特点:①专才教育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②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③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④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
6、为什么当代大学要实现通才和专才的融合?
①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高度结合
③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
7、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
8、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发展速度要适度。
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认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要为表面现象和短期行为所迷惑,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或因办学条件跟不上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社会效益。
(2)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
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学校尽量达到合理规模。
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使资源优化配置,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可使学校资源集中共享。
(3)建立多元化筹资体系。
目前我国政府的税收还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资体系。
我国除了政府拨款,各社会团体、企业的捐资助学外,个人分摊高教的成本也成为必然趋势。
在公立大学里创建民办机制的学院,实行成本收费,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
(4)发展终身教育。
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在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在生活的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非正规教育形式。
第四章高等学校学制
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学生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
2、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学校教育制度的制定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1)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3)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或专门学院以及研究生院是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三个基本层次.
3、弹性学制: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学习年限有一定伸缩性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
4、弹性学制的特征:选择性、灵活性、多样性、主体性。
5、弹性学制要求强化的教育理念
(1)培养目标的多样性;(2)尊重学生的主体性(3)管理工作的灵活性(4)刚性与弹性的兼顾性。
第五章高等学校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1、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突出以下特点:
(1)实行党委领导,明确了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它通过实行民主集中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个人专断,造成决策失误的情况;
(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长期以来难以落实的权利一定程度上得到法律的保障,权力和责任分离的状况有所改善;
(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有效地克服了多少年来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倾向;同时党在高校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相应的加强。
2、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基本方向:
(1)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结构,适当实行权力重心的下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
(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
(3)人事制度的改革,包括职称评定、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和考核等方面;
(4)高校办社会的现状必须得到根本的改善,特别是后勤的社会化问题。
第六章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与运行机制
1、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联系方式,这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2、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
3、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该层次结构的特点是独立性、层次性、中介性。
4、世界教育结构改革的两种基本趋势:一体化模式、多样化模式。
5、世界教育结构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若干启示:世界教育结构改革的两种基本趋势为一体化模式和多样化模式,对我国教育结构改革的启示包括:1)各种类型的机构要保持自己的特色;2)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3)建立相应的转学机制。
6、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学术的因素、利益的因素、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综合国力不足的因素。
7、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了解)
1)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2)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3)确立新的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实施不同要求的管理。
4)确定各层次的比例和重点。
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1.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3.高校教师的特点:123
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4.高校教师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1)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2)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
5. 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师素养?德、才、能、范即职业道德、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教师风范。
6.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7.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形式及制约因素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形式分为教育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1)在学校教育关系中,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2)高校师生的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之上。
制约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师生角色特点、师生相互期待作用、师生个性因素、教师领导作风(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8.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9.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加强师生关系的相互理解和沟通;2)重视审视教师的权威;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个性、独立人格、有理智有情感的能动主体,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10. 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第八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其中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教学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
3.高校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4.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高校的教学过程具有双边性、目的性、中介性。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引导性、间接性、发展性三方面。
6.教学过程的四大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内容由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转化的规律。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相统一,又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主的规律。
(3)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注重教学中理论的先导性、社会定向性与自主选择性的规律。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规律。
7.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构成的。
8.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①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②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③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教学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这一特殊地位是因其具有效率高,系统性强并能综合完成多方面的任务等特点决定的.
9.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看,大学教学过程是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创造性逐步增强的过程。
10.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规律,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11.常见的教学原则:言传身教原则,启发诱导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原则。
12.大学的教学原则包括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尽可能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成果;思想性是指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
与思想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教师应该做到:第一,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第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第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①重视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的教学②在课堂教授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③教学方法学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④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
试述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的内涵及运用要求。
知识是人们后天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属性和联系。
能力是个体完成某项活动时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密切联系。
知识积累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发展又是知识积累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运用要求:①在讲课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活动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地状态,教学内容可带点探索性,要留下让学生自己思考的余地。
②在讲授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可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穿插讲解一些科学方法论知识,这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③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地形成科学地评价他人的工作能力。
④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注意考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试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的内涵及运用要求。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发挥的,学生主动性除了以积极、能动地学习这一形式表现外,主要是通过独立地、自主地及带有探索性的学习得到实现。
教师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
①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地加以引导,进行有效地组织。
②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的才智能得到中分发挥。
③要激励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的发展水平,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则要求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坚持
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要把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统一起来。
①教学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自由发挥。
②教学中坚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不随意迁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不任意增加课程的深度和难度。
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都有收获。
④充分利用选修课程。
⑤不歧视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①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
②要注意把各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使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以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①教学于自身的科研相结合②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③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13.试述高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高校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或者说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体现教学相长性规律(揭示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学过程具有引导性。
(1)教师教起主导或指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能力决定了能起主导作用。
(2)学生要有主动性。
学习主体;内因与外因关系。
二、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体现教学间接性规律(揭示学习书本知识与学生实践的关系)。
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
学生的学习认识,一般地说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就人类总体来说是已知的已被时间证明了的。
三、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知识本身含有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当学生接受所传授的知识时,也同时接受了种种思想观念,而教师的信念、态度、作风、行为等等无时不在起熏陶作用。
另外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构成。
体现教学发展性规律(揭示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能力的基础。
(2)发展智力、能力会影响知识的掌握。
主要影响数量、速度和质量。
(3)二者同步发展的条件:掌握有结构的知识;教学过程具有智慧成分;活用知识。
体现教学教育性规律(揭示掌握知识与培养品德的关系)。
知识本身和教师教学过程具有教育作用;品德水平会影响知识掌握,如学习态度和动机。
第九章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课程狭义: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广义:指高等教育对实现教育目的所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经验、活动。
2、课程的分类
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从分科型或综合性的观点,将课程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
根据课程是否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的性质及其目的分类,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3、高校课程体系建构的理念
○1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2以(培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4、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有开放性、灵活性、整体性、可测性。
所谓的开放性指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信息与外界的信息之间能够顺利地交流,即高校课程体系对社会需求的开放性;灵活性是开放性的延伸,没有开放性,灵活性就没有意义,它指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应具备自我调节机制,能够对不断变动的社会需要随时做出反应;整体性特征包含三个含义:第一,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各环节的整体性;第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整体性;第三,课程体系中有关要素的整体性。
可测性: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可视为一个系统,应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测性,否则课程体系的运行情况就不得而知。
5、高校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6、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
教学计划的组成: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学年编制
7、整个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三大板块构成。
8、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9、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明确的目的性、前沿性、理想性、启迪性、教学适用性
10、课程建设的意义包括○1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2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它工作的相互联系;○3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4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11、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应遵循的基本策略
①按照科学体系结构,完善课程内容;②把握科学机制,加强大学课程与生产技术的联系;③确立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并举、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的课程模式。
12、课程建设的要求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教材要适应所处时代发展的需要;教材资料要完整;考核手段要科学;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13、高校专业和课程改革的趋势①课程内容的综合化;②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③课程性质的职业化;④课程方向的人文化。
第十章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
1、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就是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时间、空间、人员组合等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形式。
即在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
换句话说,教学组织形式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结构。
2、教学组织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的形式有个别教学和班级授课制。
个别教学就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与指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古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私塾、书院。
个别教学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教学效率往往较低;
班级授课制又称为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照一定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课程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在我国,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1905年在(清朝)班级授课制得到普遍推行。
3、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班级授课制不但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同学之间结成互助的集体。
不足:过于强调统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因材施教。
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和趋势是(教学组织形式出现了多样化)。
5、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的教学、实习、科研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6、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和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环节。
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需要做好几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