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肺癌的转移途径
肺癌的转移途径肺癌是指肺部组织内恶性肿瘤的生长,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肺癌的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部位经血管、淋巴管或直接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过程。
肺癌的转移途径对于治疗和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肺癌的转移途径进行详细介绍。
1. 淋巴转移途径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系统侵入淋巴结,形成淋巴结转移。
肺部与气管、支气管、肺门淋巴结等淋巴结相邻,因此肺癌通过淋巴转移的途径比较多。
分为纵隔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转移。
纵隔淋巴结转移是最常见的淋巴道,而颈部淋巴结转移则会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
淋巴转移在肺癌的早期就可能发生,一旦淋巴结转移,病情通常属于晚期。
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发现对于肺癌的治疗非常重要。
2. 血行转移途径肺癌的血行转移主要通过肺静脉系统进入全身循环,最终到达其他器官。
肺癌最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包括肝脏、骨骼、脑部和肾上腺等。
肺癌转移到肝脏的比率最高,而血行转移到骨骼也较为常见。
一旦肺癌发生血行转移,病情往往处于晚期,治疗难度也会加大。
预防和及早发现血行转移对于肺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3. 直接蔓延途径肺癌还可能通过直接蔓延的途径转移到周围组织和器官。
肺癌位于肺胸膜表面时,肿瘤细胞可以直接侵入胸腔壁、心脏、纵隔等部位;而位于肺门的肺癌可以直接侵犯心脏或大血管。
肺癌还有可能直接侵袭邻近的肺叶、肋骨、食管等结构。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并干预肺癌的直接蔓延非常重要。
4. 胸腔转移途径肺癌的胸腔转移通常是指肺内肿瘤直接扩张侵犯到胸膜腔,形成脊柱、肋骨和胸膜的转移灶。
肺癌胸腔转移通常会导致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腔炎症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胸腔转移会使病情加重,治疗和护理上也需要更加细致的关注。
5. 其他途径除了上述几种途径外,肺癌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转移。
淋巴管外蔓延、肺内肿瘤向周围淋巴结蔓延、支气管内下方蔓延等。
这些途径的转移对于肺癌的治疗和预后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肺癌的转移途径,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干预呢?对于肺癌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吸烟者和职业暴露者,应该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和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肺癌病灶。
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_李玉
鳞
T2 ( 109 例)
0/ 2 3/ 16 5/ 48 10/ 71 9/ 84 5/ 19 3/ 38 7/ 78 2/ 42 7/ 54 5/ 68 3/ 63 1/ 57 1/ 38
61/ 678
癌
T3 ( 44 例)
1/ 4 4/ 7 0/ 16 6/ 28 7/ 34 2/ 25 2/ 14 3/ 31 1/ 13 8/ 26 7/ 28 6/ 28 1/ 17 2/ 17
50/ 288
T4 (5 例)
0/ 1 1/ 2 1/ 2 3/ 5 1/ 4 1/ 3 0/ 2 1/ 5 0/ 3 0/ 3 2/ 6 1/ 6 0/ 5 0/ 4
11/ 51
T1 ( 15 例)
0/ 0 0/ 0 0/ 5 1/ 11 3/ 13 0/ 10 1/ 6 3/ 12 0/ 5 0/ 3 2/ 9 0/ 10 1/ 7 1/ 6
# 10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0 年 2 月第 16 卷第 1 期 Chin J Thormac Cardiovasc Surg, February 2000, Vol . 16 No. 1
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肺外科#
李玉 李厚文 胡永校 殷洪年 赵惠儒 陈东义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范围 及特点, 为广泛廓清 提供依据。方 法 按 Naruke 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 386 例肺癌病人施行了手术切除及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 结廓清术。 结果 清除淋巴结 2 603 组。N1 淋巴结转移率 20. 1% , N2 淋巴结 转移率 16. 2% 。T 1、T2、T 3 间淋巴结 转 移率差异非常显著( P < 0. 01) 。T1 鳞癌无 N2 转 移。N2 转移 率在鳞 癌、腺 癌、小细胞 癌及大 细胞癌分 别 为 30. 1% 、44. 1% 、48. 0% 及 50. 0% 。64. 2% 鳞癌 N2 转 移为某 一组 淋巴 结, 腺 癌有 3 组以 上转 移者 占 461 2% 。跳跃式转移占 N2 转移的 53. 7% 。N2 阳性上叶肺癌下纵隔转移占 15. 1% , 下叶肺癌上纵隔转移 占 53. 1% 。结 论 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多发性。瘤体增大及外侵淋 巴结转移频度增加, 腺 癌比 鳞癌转移频度高。任何部位的肺癌均可跨 区域纵隔 转移。除 T1 鳞 癌外, 只有广 泛清除 肺内、同侧纵 隔 淋巴结才能达到根治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分析
维普资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0 ・ 6
C n rl hn e i l o r a 。0 6 Vo. 0 N . e t iaM dc u n l2 0 , 1 , o 5 aC aJ 3
T1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分析
1 1 于 T a 期 时 未 发 现 纵 隔 淋 巴 结 转 移 ,T B 期 高 分 化 鳞 癌 患 者 也 未 发 现 纵 隔 淋 巴 结 转 移 。 高 、中 、低 分 化 癌 患 者 纵 隔 淋 巴 结 转 移
率 分 别 为 1 0 . 1 0 % 、2 5 . 4 9 % 、2 9 . 3 3 % ,纵 隔 淋 巴 结 转 移 率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〇 !2 = 1 0 . 1 4 ,; < 0 . 0 5 ) 。 结 论 9 期 周 围 型 肺 癌 纵 隔 淋 巴 结 转 移 与 肿 瘤 的 大 小 及 分 化 程 度 相 关 ,大 多 遵 循 区 域 性 转 移 的 规 律 ,跨 区 域 淋 巴 结 转 移 发 生 率 较 低 。 9 / 期 肺 癌 和 T 1 B 期 高 分 化 鳞 癌 患 者 纵 隔 淋 巴 结 转 移 率 较 低 。 根 据 纵 隔 淋 巴 结 的 转 移 规 律 ,术 中 可 适 当 放 宽 淋 巴 结 的 清 扫 。 关 键 词 :癌 ,非 小 细 胞 肺 '淋 巴 转 移 ;纵 隔 ; 淋 巴 结 切 除 术 doi :10. 3969/j. issn. 1009 - 6469. 2018.07.034
肺癌转移的途径
肺癌转移的途径一、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扩散途径。
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
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穿插转移。
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二、局部直接蔓延:癌组织沿支气管及肺泡孔向同侧附近或对侧肺直接蔓延,以肺泡细胞癌多见。
也可向四周,如纵隔、心包、横膈、胸膜和肺侵犯,时常由近向远处扩散,以肺鳞癌、腺癌多见。
三、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
小细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见。
通常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
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
四、局部种植:常见于手术切口处或胸腔穿刺针孔处。
肺癌转移的防治肺部由于淋巴组织分布广泛,血流运行丰富,因此肺癌病人更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远处病灶转移,甚至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发现了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病症,才去就医并确诊为肺癌的,这确实给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而不少经过了详细检查,被确认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可能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几个月或一两年后,会发生远处转移。
其实这些转移病灶早已存在,只是手术之前很小,经过一段时间,它们渐渐长大,才能被影像学或临床检查发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是原来非常微小的转移灶,随着癌细胞继续增殖,病灶日益开展,同样可致人死命。
针对这局部病人,应考虑手术切除肺癌病灶后,再给予全身的综合疗,以求早期控制。
由于肺癌的转移速度非常迅速,因此那些早期首先发现有肺部原发病灶的患者,在被确诊为肺癌之后,就必须立即做骨扫描、脑CT或磁共振检查是否有远处病灶的转移。
就算没有,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情况随时到门诊进展复查,以期将远处病灶转移的可能降到最低。
肺癌的淋巴清扫范围
肺癌治疗过程中,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淋巴清扫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是因为,在肺癌的转移方式中,淋巴结转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转移途径,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一般先近后远,即先转移到肺段及叶支气管淋巴结,再向肺门及隆突下淋巴结,以后是纵隔淋巴结及气管旁淋巴结,最后是锁骨上及须部淋巴结,当然也可能出现跳跃性转移。
在肺癌TNM分期中,N就代表了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具体代表的意义如下: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或同侧肺门淋巴家,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
N2,转移至同侧纵隔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策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所以肺癌切除手术一般也包含了淋巴清扫术,清扫淋巴结的主要目的,一是防止肺癌淋巴结转移,清除转移的淋巴结,手术更彻底,二是将淋巴结送病理检查,以证实是否有转移。
对于估计预后、确定术后进一步治疗的方式很有意义。
肺癌手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要尽量与淋巴结转移的范围一致,在手术前,要根据胸部CT判断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一般大于1cm的淋巴结为转移,但这不一定准确,而PET-CT能发现直接大于
4mm的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专转移标准
颈部淋巴结专转移标准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灶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区域。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标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淋巴结大小,一般来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标准之一是淋巴结的大小。
通常认为直径大于1厘米的淋巴结可能是病理性的。
然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癌症,这个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淋巴结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标准还包括淋巴结的数量。
如果在颈部CT或MRI检查中发现多个淋巴结受累,医生可能会考虑这是转移的标志。
3. 形态特征,转移淋巴结的形态特征也是评估的重要标准。
转移淋巴结通常呈现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甚至可能出现坏死等特征。
4. PET-CT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评估淋巴结转移。
PET-CT可以通过检测代谢活跃度来发现潜在的淋巴结转移灶。
5. 病理学检查,最终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淋巴结活检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淋巴结内是否存在癌细胞转移。
总的来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来综合判断。
如果怀疑颈部淋巴结转移,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检查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06例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
306例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匡裕康;曾来铎;吴九发;林群;王东升;阴兵林;王兆阁;黄建;何枝生【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03(006)001【摘要】目的探讨可切除性肺癌的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从1992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306例肺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和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分别记录各区淋巴结的数量、大小、颜色和质地,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全组共清扫胸内2456个区的4614个淋巴结,平均每例15.1个.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521个区的954个淋巴结存在转移癌.胸内淋巴结的转移率高达61.8%,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率高达43.5%.围绕肺门或肺根部的11、10、7、5和4区淋巴结的转移频度比远离肺根部的9、6、3、2、1区淋巴结高.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P<0.01).淋巴结转移率与淋巴结的大小、颜色和质地均有密切关系(P<0.001,P<0.001,P<0.001).结论多数肺癌的淋巴结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自下而上、由肺内经肺门再向纵隔的顺序转移规律,少数纵隔淋巴结转移呈"跳跃式".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总页数】4页(P59-62)【作者】匡裕康;曾来铎;吴九发;林群;王东升;阴兵林;王兆阁;黄建;何枝生【作者单位】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30029,南昌,江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T1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分析 [J], 宋祥华;胡德宏2.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肺癌系统纵隔淋巴结廓清术 [J], 李玉;王润智3.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清扫临床研究 [J], 张万飞4.术前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 [J], 王作培;胡宝利;张锋;张海峰5.同时性多原发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J], 沈涛;卢珠明;段楚骁;张东熙;叶敏;林志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
• 王长利 尤健 孙承军报道: • 术前胸部CT扫描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中,术 后病理报告阳性者占48.2%;CT扫描淋巴结阴 性者中,术后病理报告阳性者占22.1%。术前 胸部CT的结果不能作为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 结论上叶肺癌应常规清扫肺门、隆凸下及上纵隔 淋巴结,如果无隆凸下淋巴结转移可不清扫8、9 区; • 下叶及右中叶肺癌,无论有无肺门或隆凸下淋巴 结转移,均应广泛清扫上、下纵隔淋巴结。
跳跃式纵隔转移。
• 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转移,称为跳跃组;伴有肺门淋巴结转 移,称为非跳跃组。 • 文献报道王思愚 吴一龙 等 将纵隔淋巴结分为3个区域, 分析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范围及其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在跳跃组中,有49例(92.5%)纵隔淋巴结转移局限于1个 区域(L1),而在非跳跃组中有45例(36.6%),纵隔淋 巴结转移扩至2或3个区域L2或L3),跳跃组的5年生存率 为29.3%,高于非跳跃组(12.2%,P=0.038),且在同一L1 上,跳跃组5年生存率(32.1%)亦高于非跳跃组 (15.3%,P=0.042)。结论 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跳跃性 转移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中独特的一个亚群。 • 其中上叶肺癌仅出现上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下叶肺癌 及右中叶肺癌则可出现上、下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PET显示第八区淋巴结FDG摄取,对应的CT图像淋巴结未见增大(蓝箭),由 于PET对非增大淋巴结转移的摄取特异性高于增大淋巴结。
9区.肺韧带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下肺静脉后壁及下方淋巴结。 肺韧带是纵隔胸膜在肺门部反折向下延伸所致。
临床淋巴结分区
• 10区.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 巴结及纵隔胸膜反折,在右侧临近中间段 支气管。10-14区淋巴结不位于纵隔内,因 此均为N1期淋巴结。 • 在肺癌中,如10-14区有淋巴结转移属N1, 如1-9区淋巴结有转移属N2,当有对侧或锁 骨上淋巴结转移时为N3淋巴结。
肺癌 淋巴结 转移 诊断标准
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可能会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到其他部位,其中包括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对
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标准:
1. 影像学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X射线、CT扫描、MRI和PET
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观察淋巴结是否受到侵犯。
淋巴结转移通常会
在这些检查中显示异常增大或异常代谢活跃。
2. 淋巴结活检,淋巴结转移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
包括穿刺活检、内窥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淋巴结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淋巴结内是否存在癌细胞转移。
3. 分期系统,淋巴结转移对于肺癌的分期非常重要。
医生会根
据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和范围,结合肿瘤的大小和扩散情况,使用
TNM分期系统来确定肺癌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4. 临床症状,淋巴结转移可能会导致一些临床症状,包括呼吸
困难、咳嗽、胸痛、体重减轻等。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来进行诊断。
5. 分子生物学检测,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发现一些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这些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突变检测、蛋白质表达检测等。
总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淋巴结活检、分期系统、临床症状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手段,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对于每位患者来说,早期发现淋巴结转移并及时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非小细胞肺癌13组、14组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
非小细胞肺癌13组、14组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张磊;布仁吉雅;王宇飞;韩巴特尔;郭占林【摘要】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肺癌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atastasis,TNM)分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手术中,13组、14组淋巴结因其隐藏于肺叶的深部而忽视做病理检测,影响术后病理分期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13组、14组淋巴结在NSCLC术中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对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00例NSCLC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剖取胸内2组-12组、第13、14组淋巴结行病理检测,分析肿瘤的大小、部位、病理类型等因素与胸内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胸内淋巴结转移率为47.0%,10组-12组、N2淋巴结、13组、l4组淋巴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S);不同T分期13组、14组淋巴结漏检率有统计学差异(P<0.0S);周围型与中央型NSCLC的N1期漏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之间N1期漏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发现有12例患者存在非肿瘤所在叶、段支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结论临床上检测NSCLC13组、14组与非肿瘤所在叶支气管旁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十分必要,有利于获取术后准确的TNM分期,对于指导术后治疗意义重大.%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tumornode-matastasis (TNM) staging of lung cancer.In patients with surgery, 13 groups and 14 groups of lymph nodes ignored because of the deep hidden in the lung.In this paper,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13 groups and the 14 groups of lymph nod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d their effects on pathological stage were studied.Methods 100 cases of NSCLC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cut out the intrathoracic 2-12 group,13,14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relationship factor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ize of primary tumor,location,pathological type and lymph node.Result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thorac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was 47.0%,with the 10-12 groups lymph node,N2 lymph nodes,13,14 groups lymph node positive rat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T stage 13,14 groups of lymph node detection rate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peripheral and central NSCLC stage N1 undetected rat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various pathological types of tumors between N1 missed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In addition,12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non-tumor-derived lobe lymph nodemetastasis.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the metastatic lymph nodes of 13,14 group and non-tumor-derived lobe in NSCLC.It is helpful to obtain accurate TNM staging and to guide postoperative treatment.【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7(020)004【总页数】5页(P248-252)【关键词】肺肿瘤;淋巴结;转移【作者】张磊;布仁吉雅;王宇飞;韩巴特尔;郭占林【作者单位】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4.4%[2]。
淋巴结转移癌
淋巴结转移癌的发展:
1。局部淋巴结受累:淋巴结边缘窦(输入淋巴管首先
通入,此时淋巴结多不肿大,肉眼无改变)——淋巴结皮质及髓 质(淋巴结体积增大、质地硬、切面可见灰白小区或全呈灰白)
2。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失去活动性。 3。形成多数远隔的淋巴结转移癌或到达
非所属淋巴结内。 4。血源性转移。
淋巴结转移有一定规律。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胃肠系统
右锁骨上
——肺癌、胸腔癌瘤
颈上部深处
——鼻咽癌
颈部
——甲状腺癌
图片
上图为何种癌之淋巴结转移?
由图可见黏液聚集在癌细胞内,将核挤 向一侧,使该细胞呈印戒状,故称为 印戒细胞。所以上图为印戒细胞癌之 淋巴结转移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淋巴结转移癌
癌:上皮组织源性恶性肿瘤。
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 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
淋巴结组成:
1.皮质 2. 髓质 3.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淋巴结转移癌的两种形式:
癌细胞——淋巴管——淋巴液——他处淋 巴结
癌细胞——淋巴管壁——淋巴结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
《中国癌症杂志》2012年第22卷第5期CHINA ONCOLOGY 2012 Vol.22 No.5385 CHINA ONCOLOGY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田界勇 魏大中 马冬春 徐美青 康宁宁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影响分期和预后,胸内淋巴结(包括肺门和纵隔)转移是影响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研究旨在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淋巴结转移特点进行分析,为手术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205例NSCLC手术病例,比较胸内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肿瘤原发部位和肿瘤组织类型两方面比较各分组之间淋巴结转移率及跳跃性转移率的差异。
结果:205例NSCLC术中共清扫胸内淋巴结977组共3 577枚,平均每例17.4枚。
其中220组共508个淋巴结存在转移,有胸内淋巴结转移病例98例,转移率为47.8%。
发生跳跃性转移35例,转移率为17.1%。
第4、5、7、10、11组淋巴结转移频度较高。
肺上叶癌比肺下(中)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性转移。
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鳞癌。
结论:NSCLC的淋巴结转移多数是按肺内淋巴结到肺门淋巴结再到纵隔淋巴结的顺序进行逐级转移,纵隔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比较常见。
NSCLC的淋巴结转移特点与肿瘤的原发部位、肿瘤组织类型有密切关系。
手术应根据淋巴结转移规律对胸内淋巴结进行系统性清扫,特别注意转移频率较高的第4、5、7、10、11组淋巴结。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 DOI:10.3969/j.issn.1007-3969.2012.05.013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2)05-0385-04Analysis in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IAN Jie-yong, WEI Da-zhong, MA Dong-chun, XU Mei-qing, KANG Ning-ning(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Provincial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01, China)Correspondence to:WEI Da-zhong E-mail:ahslyywdz@ [Abstract] Background and purpose:Lung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the most common metastatic pathways that affect staging and prognosis. Intrathorac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cluding hilus and mediastinum is one of important prognosis factors of lung cancer.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etermining the range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Methods:Two hundred and fi ve NSCLC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were enrolled. Intrathoracic lymph nodes were compared in each group the frequency. Besides from the primary tumor site and pathological type point of view,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s and skip metastasis rates differences were compared. Results:Two hundred and fi ve NSCLC patients with intrathorac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977 lymph node groups, a total number of 3 577 lymph nodes, with an average of 17.4. Metastasis occurred in 220 groups, 508 lymph nodes, and were all confi rmed by pathological methods. Intrathorac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occurred in 98 patients, the transfer rate was 47.8%. Skip metastasis occurred in 35 cases, the transfer rate was 17.1%. The 4, 5, 7, 10, 11 groups had a higher frequency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Compared with the next (middle) lobe , skip metastases occurred more likely in upper lobe lung cancer.In adenocarcinoma,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onclusion:The major mediastinal transfer of NSCLC is metastasizing between pulmonary lymph nodes and then to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in sequential order, which was usually occured to mediastinal lymph node directly. The transf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imary tumor site and type. The lymph node disse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ule of intrathorac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Docto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4, 5, 7, 10, 11 group lymph nodes which are transferred frequently. [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通信作者:魏大中 E-mail:ahslyywdz@386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也无明显改善。
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PET显示第八区淋巴结FDG摄取,对应的CT图像淋巴结未见增大(蓝箭),由 于PET对非增大淋巴结转移的摄取特异性高于增大淋巴结。
9区.肺韧带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下肺静脉后壁及下方淋巴结。 肺韧带是纵隔胸膜在肺门部反折向下延伸所致。
临床淋巴结分区
• 10区.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 巴结及纵隔胸膜反折,在右侧临近中间段 支气管。10-14区淋巴结不位于纵隔内,因 此均为N1期淋巴结。
右上肺癌,未见7组及对侧肺门淋巴 结转移
左下肺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腹膜 后淋巴结转移
左上肺癌,对侧淋巴结转移不可靠
• 结果:①肺癌 N_2转移极为活跃,可呈现单组、多组多发、甚至跳跃式 转移,分别占41.2%, 58.8%与29.3%。②N_2转移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 各型或各叶肺癌 N_2分布最密集的部位是第7组淋巴结,占48.8%,其次 是第4、3、5组淋巴结,分别占45.6%,31.3%与25.6%。③N_2转移分 布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就鳞癌与腺癌而言, 肿瘤长径在1cm 以内者均无 N_2转移,长径>1cm 者,N_2转移串随长 径增加而增加,尤以腺癌为突出;而且低分化腺癌 N_2转移率明显高于 高分化者(P<0.01)。④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的平均长径分别为 15.3mm 与9.1mm。⑤转移淋巴结对主支气管壁的侵袭是 N_2转移的 又一特点。结论:对肺癌淋巴结的清除,切勿仅凭手触摸或靠肉眼观察 淋巴结大小盲目估计其是否转移。除 T1、肿瘤长径<1mm 者外,淋巴 结系统清除的范围原则上必须包括同侧胸腔的肺门及上、下纵隔各组 淋巴结,尤其要重视转移分布较密集区域的淋巴结,即右侧的# 2、# 3、 #4、#7与左侧的#4、#5、#6、#7。还应重视转移淋巴结对主支气管 璧的侵袭性。
448例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及意义
肺下 叶癌易发 生上 、 隔淋 巴结转移 ( 00 ) 下纵 P< .5 。结论
关键 词 : 肺肿瘤 ; 肺癌 ; 巴结转移 淋 中图分类 号 : 74 2 R 3 . 文献标志码 : B
肺癌 淋 巴结转 移与其 T 期 、 理类型 、 分 病 肿瘤 原发部位
及所在肺 叶有 关。纵隔淋巴结转移多呈跳跃式 。为术中行淋 巴结廓清和放疗靶 区设 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
细支气管肺泡 癌患者的淋 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4 . % 、1 9 、4 8 、8 8 , 2 9 4 . % 3 .% 1 . % 细支气 管肺泡癌 患者 的淋 巴结转 移
率最低 ( P均 < . 5 。 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 癌患者 的淋巴结转 移率分别 为 4 . % 和 3 . % ( 0 0 ) 00 ) 59 4 9 P< . 5 。右肺 叶癌 患者 的淋 巴结转移率 比左肺叶癌患者 的淋 巴结转移率 略高 ( 0 0 ) P> .5 。肺 上叶癌易发生 上纵 隔淋 巴结 转移 ,
文章编号 :0 226 2 1 )60 7 -3 10 -6 X(0 1 2 - 20 0
淋 巴结 转移 是 肺 癌 最 常 见 的转 移 途 径 , 与肺 它
癌 的发 展 和治疗 后转 归 密切相 关 。了解 肺癌 淋 巴结 转移规 律可 以 为术 中行 淋 巴结 廓 清 以及 放疗靶 区设
率见 表 1 。第 1 、0 754 3组 淋 巴结 转 移率 相 对 11 、、 、、 较 高(> 0 ) 第 98 6 2 1组淋 巴结 转移 率 相 对 2 % , 、 、、 、 较低 (< 0 )P< .5 2 % , 00 。
2 、 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高分化黏液癌各 1 。 例
基金项 目: 阳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 目( 0 16 --0 。 沈 18 2990 ) ・ 讯 作者 通
肺癌评判进展标准
肺癌评判进展标准
肺癌的评判进展标准主要基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以及远处器官的转移情况。
具体如下:
1. 肿瘤的大小:肺内肿瘤的直径可以用来评估肺癌的进展情况。
比如,如果肿瘤的直径≤3cm,通常被认为是早期肺癌,也就是Ⅰ期肺癌;而如果肿瘤
的直径超过3cm但≤5cm,可能属于中期肺癌,即Ⅱ期肺癌;如果肿瘤直
径超过5cm但≤7cm,或者仅有N1淋巴结转移,则属于Ⅱ期肺癌;如果肿瘤伴有N1、N2或者N3淋巴结转移,那么属于Ⅲ期的肺癌;如果肿瘤出现了远处器官的转移,无论肺部病灶的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都属于Ⅳ期的肺癌。
2.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也是评估肺癌进展的重要指标。
Ⅰ期肺癌通常没有淋巴结转移,而Ⅱ期肺癌可能仅有肺门附近淋巴结的转移。
到了Ⅲ期肺癌,肿瘤可能伴有N1、N2或者N3淋巴结转移。
而到了Ⅳ期肺癌,可能出现远处器官的转移。
3. 远处器官的转移:远处器官的转移是判断肺癌进展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无论肺部病灶的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只要出现了远处器官的转移,就属于Ⅳ期的肺癌。
总的来说,判断肺癌的进展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的情况。
如有任何关于肺癌评判进展的问题或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然 试 验 组 的优 良率 高 于 对 照 组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长 但
期 随访 的结 果 说 明 F S B S的 原 因很 多 , 单 纯 由 神 经 根 粘 不 连所引起 , 由于 病 例 的 数 量 及 观 察 的 时 间 等 原 因 无 法 证 实
s e od ,h a u o ia ea d l c la e t e i i h a ld b c u — t r is y l r n d s n o a n sh tc n t e f i a k s r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背 根 神 经节 注 射 对 神 经 根 粘 连 的长 期 预 防效 果 。
s r e y:a tt d s o r t f n a in s t o t p r tv ug r tiu e f wa d s a fa d p te t o p s o e a i e
a a g sa An e t e i n le i. a s h sa,1 9 9 4,4 7 5 7 8 9: 5 — 5 .
胸 内淋 巴结 ( 括 肺 门 和 纵 隔 ) 移 是 影 响 非 小 细 胞 肺 包 转
将 锁 骨 上 和胸 骨 上 窝 淋 巴 结 规 定 为第 1组 , 原 第 1 ( 而 组 最 上纵 隔 组 ) 并 入 第 2组 。因 我 们 所 选 资 料 中 并 未 清 除 锁 则 骨上 和胸 骨 上 窝 淋 巴结 , 不 讨 论 第 1 淋 巴结 。 故 组 13 统 计 学 处 理 : . 统计 软 件 为 S S 1. , 用 。 验 , P S70应 检 以
[] 陈 伯华 , 玉军 , 秉 文 , .腰 骶 神 经 节 的 应 用 解 剖 及 临 床 3 夏 周 等
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的 , 倡 纵 隔 和肺 门淋 巴结 系 统 清 扫 。 提
关 键 词 : 癌 ; 巴结 ; 移 规 律 肺 淋 转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R 3 3 ; 3 . R7 4 2 7 — 7 R7 3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 5 5 ( 0 7 1 — 2 50 1 0 — 5 1 2 0 ) 11 7 — 2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考试:2021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相关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1)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考试:2021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相关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1)1、放疗摆位中铅挡块与体表野(E线)的允许精度()。
(单选题)A. ±0.4cmB. ±0.1cmC. ±0.3cmD. ±0.2cmE. ±0.5cm试题答案:E2、适形放疗要求各野到达靶区内P点的剂量率和照射时间的乘积之和为一常数,调整各野照射P点的剂量率的方法包括()。
(单选题)A. 笔形束电磁扫描调强B. 组织补偿器C. 多叶准直器静态扫描调强D. 多叶准直器动态扫描调强E. 独立准直器动态扫描试题答案:B3、肿瘤临床灶和转移的淋巴结及其他转移病灶()。
(单选题)A.B.C.D.E.试题答案:B4、用于常规放射治疗的直线加速器的等中心精度±为()。
(单选题)A.B.C.D.E.试题答案:A5、经典的适形放疗需要确定的射野参数除外()。
(单选题)A. 楔形板角度B. 照射方向C. 射野机器单位D. 射线能量E. 射野权重试题答案:C6、直线加速器为基础的X线SRT使用的射野大小为()。
(单选题)A. 直径≤18mmB. 直径≤50mmC. 直径≥50mmD. 直径=50mmE. 直径≥18mm试题答案:B7、基准剂量仪的反应时间允许精度()。
(单选题)A. <1.5SB. <0.1SC. <1SD. <0.5SE. <2S试题答案:A8、常规分割时,鼻咽癌放疗的根治剂量一般为()。
(单选题)A. 6600~7000cGyB. 6000~6600cGyC. 7500~8500cGyD. 7000~8000cGyE. 8000~9000cGy试题答案:A9、目前,调强放射治疗的定位主要使用下列哪种影像设备?()(单选题)A. B超B. PETC. CTD. MRIE. SPECT试题答案:C10、为帮助诊断首先考虑要做的检查是()。
(单选题)A. 静脉尿路造影B. 膀胱镜C. 腹部CTD. 泌尿系统彩超E. PET试题答案:D11、下列有关齿龈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N2-NSCLC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范围探讨
都集 中在 7 ;左肺下 叶跳跃 式N 在4 组 ;右肺上 叶跳跃式N 集 中 组 2 、5 2
在7 ;右肺 下叶在4 。 组 组 3讨 论
跃式”纵隔转移指没有区域N 只有非区域N 淋 巴结转移 。 2 2
1 .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 S 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检验水准 o= . 。 P S6 0 【 O 5 0
床资料 ,以总结N c cN 淋 巴结转移的规律和分布特点 ,确定合理的 s L 2 手术中淋 巴结清扫范围 , 为倡导肺癌 手术淋 巴结系统清扫提供依据。 1对 象与 方法
I . I对象
表1 原 发部位 与N 的关 系 2
本组26 4例肺癌患者 , 17 , 8例 ,年龄1 ̄2 ,平 均5. 男 5例 女 9 78岁 5 8
行肺癌 肺叶切除 、袖状切除时 ,术 中以N rk等[ 肺癌淋 巴结分 aue 1 ] 布 图作 为淋 巴结清 除标 志 ( 为第 1~ 4 ,N 第 19 ),清 除的 N1 0 1组 2  ̄组
淋 巴结 分别 标记后送病理 检查 。同时按Wa nb 分类 将纵 隔淋 巴结 t ae a 以支气管 隆凸为界 ,分上 、下两部分 ,如肿 瘤位于上叶 ,则上纵 隔转 移淋 巴结称作 区域 N ,下纵 隔称非 区域N ;如 肿瘤位于 中或下 叶, 2 2 下纵 隔转移淋 巴结 称作 区域N ,上纵 隔称非 区域N 。右侧 上纵 隔第 2 2 14 ,下纵 隔第 79 ;左侧上纵隔第 16 ,下纵隔第79 “  ̄组 -组  ̄组 - 组。 跳
岁 。其 中鳞 癌13 ;腺 癌 19 ;大细胞 癌8 ;其他 6 。肿瘤 部 1例 1例 例 例 位 :左 肺上叶3例 ;左肺 下叶1例 ;右肺上 叶3 例 ;右肺 中叶4 ; 8 8 4 例 右肺下叶2例 。中心型肺癌 18 ,周围性 肺癌 l 例 。 4 2例 1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3
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
• 王长利 尤健 孙承军报道: • 术前胸部CT扫描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中,术
后病理报告阳性者占48.2%;CT扫描淋巴结阴 性者中,术后病理报告阳性者占22.1%。术前 胸部CT的结果不能作为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 结论上叶肺癌应常规清扫肺门、隆凸下及上纵隔 淋巴结,如果无隆凸下淋巴结转移可不清扫8、9 区; • 下叶及右中叶肺癌,无论有无肺门或隆凸下淋巴 结转移,均应广泛清扫上、下纵隔淋巴结。
a
14
右上肺癌,未见7组及对侧肺门淋巴 结转移
a
15
a
16
a
17
左下肺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腹膜 后淋巴结转移
a
18
a
19
a
20
a
21
a
22
左上肺癌,对侧淋巴结转移不可靠
a
23
a
24
a
25
a
26
总结
• 1、淋巴结转移腺癌比鳞癌活跃,小细胞肺癌最活跃,且随着T分期增 加而增加;肺癌可跨区域纵隔转移;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的平均长 径分别为15.3mm 与9.1mm。
• 其中上叶肺癌仅出现上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下叶肺癌 及右中叶肺癌则可出现上、下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a
12
• 结果:①肺癌 N_2转移极为活跃,可呈现单组、多组多发、甚至跳跃式 转 各 是移型第,4或分、各别3叶、占肺54组1癌.2淋%N巴_, 25结分8,.分8布%别最与占密249集5.3.的6%%部。,3位②1是.N3%_第2与7转组2移5淋.分6巴%布结。范,③占围N4也_82.十8转%分移,其广分次泛, 布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就鳞癌与腺癌而言, 肿瘤长径在1cm 以内者均无 N_2转移,长径>1cm 者,N_2转移串随长 径增加而增加,尤以腺癌为突出;而且低分化腺癌 N_2转移率明显高于 高 1又5分一.3m化特m者点与(。P9<结.10论m.0:m对1。)肺。⑤癌④转鳞淋移癌巴淋、结巴腺的结癌清对转除主移,切支淋勿气巴仅管结凭壁的手的平触侵均摸袭长或是径靠N分肉_别2眼转为观移察的 淋巴结大小盲目估计其是否转移。除 T1、肿瘤长径<1mm 者外,淋巴 结系统清除的范围原则上必须包括同侧胸腔的肺门及上、下纵隔各组 淋巴结,尤其要重视转移分布较密集区域的淋巴结,即右侧的# 2、# 3、 #璧4的、侵#7袭与性左。侧的#4、#5、#6、#7。还应重视转移淋巴结对主支气管
• 文献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韩立波 李进东 胡永校等报 道
• 3689组淋巴结N1转移率23.4%,N2转移率16.5%。 Tis期肺癌无淋巴结转移;T1期以后各期肺癌N1、N2均可 见转移;除T1期鳞癌不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亦有可能达 到根治目的外,其余类型肺癌均应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
• 结论:淋巴结转移腺癌比鳞癌活跃,小细胞肺癌最活跃, 且随着T分期增加而增加;肺癌可跨区域纵隔转移;
• 10区.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 巴结及纵隔胸膜反折,在右侧临近中间段 支气管。10-14区淋巴结不位于纵隔内,因 此均为N1期淋巴结。
• 在肺癌中,如10-14区有淋巴结转移属N1, 如1-9区淋巴结有转移属N2,当有对侧或锁 骨上淋巴结转移时为N3淋巴结。
a
10
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及特点, 为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
分析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范围及其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在跳跃组中,有49例(92.5%)纵隔淋巴结转移局限于1个 区域(L1),而在非跳跃组中有45例(36.6%),纵隔淋 巴结转移扩至2或3个区域L2或L3),跳跃组的5年生存率 为29.3%,高于非跳跃组(12.2%,P=0.038),且在同一L1 上,跳跃组5年生存率(32.1%)亦高于非跳跃组 (15.3%,P=0.042)。结论 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跳跃性 转移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中独特的一个亚群。
a
4
a
5
a
6
a
7
PET显示第八区淋巴结FDG摄取,对应的CT图像淋巴结未见增大(蓝箭),由 于PET对非增大淋巴结转移的摄取特异性高于增大淋巴结。
a
8
9区.肺韧带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下肺静脉后壁及下方淋巴结。 肺韧带是纵隔胸膜在肺门部反折向下延伸所致。
a
9
临床淋巴结分区
• T1期、T2期鳞癌和腺癌N2转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淋 巴结转移频度与T分期直线相关。肺下叶癌较肺上叶癌更 容易转移至纵隔。肺上叶癌较肺下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式 纵隔转移。
a
11
跳跃式纵隔转移。
• 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转移,称为跳跃组;伴有肺门淋巴结转 移,称为非跳跃组。
• 文献报道王思愚 吴一龙 等 将纵隔淋巴结分为3个区域,
• 2容、易肺发下生叶跳癌跃较式肺纵上隔叶转癌移更。容易转移至纵隔。肺上叶癌较肺下叶癌更 • 3、跳跃组的5年生存率为29.3%,通常局限一个区域,高于非跳跃组 • 4、了解手术清除淋巴结范围:上叶肺癌应常规清扫肺门、隆凸下及
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a
1
淋巴结分布示意图
a
2
a
3
• 1下区颈:部锁、骨锁上骨淋上巴与结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自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胸骨柄上缘。气管中线是1L与 1R的分界线。 2-4区:上纵隔淋巴结。 2R.上气管旁2R淋巴结向气管左外侧缘延伸。自胸骨柄上界至无名静脉足侧与气管交汇处。 2L.上气管旁,胸骨柄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2L淋巴结位于气管左侧缘的左侧。 334APR...椎血下前管气淋前管巴,旁结这,,些自位淋无于巴名食结静管同脉之与2区后气淋椎管巴体交结之界一前区样。至不奇靠静近脉气下管界,。位4于R淋血巴管结前自方右。侧至气管左侧缘。 4L.下气管旁,自主动脉弓上缘至左侧主肺动脉上缘。 5-6区:主动脉淋巴结。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不是位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主干之间,而是位于主肺动脉窗肺动脉韧带外侧。 6位区于:升主主动动脉脉旁与淋主巴动结脉。弓前方与外侧。 7-9区:下纵隔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 8区:隆突以下食管旁淋巴结。 9区: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区。 10-14区:肺巴结,包括临近主支气管与肺门血管淋巴结。在右侧自奇静脉下缘至叶间区域,左侧 自肺动脉上缘至叶间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