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合集下载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 保障和维护奴隶 《民法大全》内页
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主贵族的利益。
(一)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
公元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 西罗马帝国,东罗 马帝国版图如下:
13世纪初
西欧封建主组 建十字军东征, 占领了君士坦 丁堡和拜占庭 的大部分领土。
中古时代王权的振兴是在城市兴起之后。城市兴起和工商业 的发展使市民阶级逐渐强大起来,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国王 为了战胜封建贵族,取得了市民阶级的支持。王权与市民的联 盟才逐渐战胜了封建割据势力。13、14世纪英、法国王正是在 市民的支持下强化中央政权的。但是王权的强大尚未达到任意 号令天下的程度。所以在国家遇到困难时还得向僧侣、贵族、 市民等级寻求帮助。于是在国王领导下的等级代表会议应运而 生。当等级代表向国王妥协时,往往要求国王以改革和让步作 为回报。君主的权力实际上有一定的限制。
②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
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效忠礼
思考 :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比较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西周分封制
不同点
社会性质 维持形式 统治方式
封建社会 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维系 各级封建主不可越级统治
封君封 臣制度
保政 基经 障治 础济
庄园与农 奴制度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一)中古西欧的王权
初期: 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中后期: 王权加强,孕育统一力量。
名词解释:民族国家是指 欧洲近代以来,通过资产 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 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 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拜占庭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在文化上承袭古希腊,而它的政府结构则大致源于罗马。 ——美 •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拜占庭文明的特点: 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公元395年
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人占领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13世纪初
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卡诺莎之辱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以教皇不同意他与王后离婚为由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至尊法案》
提供稳定环境
工商业复兴
耕地面积增加
动力技术进步
人口增长
(二)经济:城市兴起与自治1.兴起原因2.兴起时间:10-11世纪3.自治原因:
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造成影响。
材料4: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世界上古史》
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庞大的经济实体,它拥有大量地产,向广大农民征收高额封建地租,甚至收苛捐,如赦罪费、法庭诉讼费,出卖赎罪券。 ——《世界文化简史》
【思想】基督教统治1.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表现①政治: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教权高于王权③思想: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人性的发展。
城市自治:由被封建主控制到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二)经济:城市兴起与自治1.兴起原因2.兴起时间3.自治原因:4.自治方式:①与封建主谈判;②以金钱赎买;③武装暴动

中古时期的欧洲ppt课件

中古时期的欧洲ppt课件
古希腊罗马古典时代
五代 十国
春 秋战国
古代欧洲
公元1500年左右
约BC21世纪
中古
上古
秦汉
隋唐
BC2070年
BC475- BC221
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日耳曼大迁徙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在2世纪尚能抵御周边部落和邻国入侵。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日渐衰败,日耳曼人逐渐渗入。5 世 纪后期,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这幅图反映的是2世纪时罗马人与日耳曼人冲突的情景。一 ·… 世纪末罗马帝国的磁界—-395年东西罗马帝国的分界线人民起义的主要地区→ 日耳曼人入侵路线
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 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 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必 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 [美]约翰 · 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第 一卷
上帝罗马教皇红衣主数大 取主教神发信徒
变化与发展·中古西欧:教会举足轻重、束缚人性
·······
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也教皇发生冲突后被迫向教 皇屈服,他专程前往阿尔卑斯山,静候前往奥格斯堡路经此地的 教皇,并在教皇暂住的卡诺莎城堡外(Canossa),隆冬之日赤足披 毡站立3天,表示悔过。此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卡诺莎觐见”。1294年,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 八世任罗马教皇,为支付战争 费用,腓力四世向素有免税特 权的法国神职人员征税。 卜尼 法斯八世开除腓力四世的教籍。 腓力四世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 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服从国 王,并派军强制罗马教皇迁至 法国阿维农,并受法王控制史称"阿维农之囚"。从此,罗 马教廷凌驾于世俗君王之上的 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⑴交纳地租,服劳役; (2)法律上自由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材料一: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 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 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 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 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2、基本内容

封君



+ 政治契约 +



封臣 忠
立誓效忠仪式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 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政治:封君封臣制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 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 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特点: ⑴经济上:领主所有;自给自足,相对封闭;剥削农奴 ⑵政治上:领主拥有法庭,统治管理, ⑶相对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早期 传统视角下的中古西欧——“黑暗时代” 中期 多元视角下的中古西欧——“黑中有光” 晚期 传承视角下的中古东欧—— 文明交融
一、西欧的封建社会基本特征
• 政治制度:封君封臣制度(封建等级制度)
1、原因
日耳曼人夺取罗马人的土地,并把大片 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和亲信,以及部分自 由的日耳曼农民。由于频繁的战争和兵役的 压迫,自由农民日益破产。国王为保证兵源, 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要求他们按照土地 规模提供相应数量的兵员。大封建主们也大 体依照这一模式,把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属下, 属下继续分封,直到骑士。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9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9张ppt)
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 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 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 惩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一、西欧封建社会
领主或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 的秩序。
一、西欧封建社会
(二)基本特征: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2)特点 ①经济上:相对封闭独立,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 ②政治上:统治管理,相对独立,维持社会 秩序(拥有司法权、征税权、政治统治权) ③是一种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 封建农奴经济模式
476年,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 帝国,并建立了多个王国,西 欧进入封建社会
日耳曼的一支法兰克人,逐渐建立起庞大 的法兰克王国(481-843)
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时期达到鼎盛,其死后 分裂,形成法、德、意三国的雏形
一、西欧封建社会
(一)建立:公元5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 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 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 封建制度。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一、西欧封建社会
(二)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1)原因:①社会动荡;②自然经济发展 ▲备注: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历史概念 中古时期:世界历史上的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 :分西欧和东欧。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 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 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 靠契约来维系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1.封君封臣制度
思:西周分封制和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有怎样的异同?
西欧封君封臣制
西周分封制
异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分封依据 无绝对血缘关系
奴隶社会 血缘关系
内在关系
从属关系只存在于封属 的领主和附庸之间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 的附庸”
从属关系贯穿整 个体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分封双方都具有权利和义务
基辅罗斯
“雷帝”伊凡四世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
本课小结
一、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庄园与农奴制度)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中后期)
(一)建立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
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1.背景:社会环境逐渐稳定,封建经济增长 2.时间:10——11世纪以后
(二)特征(封君封臣制、庄园与农奴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 ⑴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⑵内容:封君:授予土地者,
社会:推动了工商市民阶层的兴起。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古西欧谚语
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 ——马克思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中后期)
3、基本文化特征:基督教会
为什么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经济: 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从教皇到各级 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土地、保护
封君
效忠、兵役、金钱
封臣
二、西欧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 (采邑制)
封君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2)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2)

方式:与封建主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 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 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 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 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个新教国家。
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从卡诺莎之辱到《至尊法案》说明了什么?
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
2.中古西欧的城市
问题3: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时间是什么? 以法国琅城为例分析城市取得自治的方式?
(1)城市兴起的原因: 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2)时间: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人性的发展。
卡诺莎之辱
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和 教皇宣称“不
德皇亨利 德国和其 同时,德
四他国国世一家争些掀权贵起夺族反利宣亨称,利教,浪皇如潮在亨。学虔无诚术之是母信”仰,
利不得教皇宽恕,将不承认他君 强调知识服从
主地位。德皇被迫妥协,去向教 信仰,社会上
皇请罪。教皇故意不予理睬,去 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德皇 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
(3)特点:
①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②具有契约意识,双向权利义务 ③层级间相对独立,不可越级管理
材料一 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 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
(4)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成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 ②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课件5: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5: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
(基督教会)是一个统一而又遍及各国的
济实体,它拥有大量地产,向广大农民征
收高额封建地租,甚至收苛捐,如赦罪费、
法庭诉讼费,出卖赎罪券
——《世界文化简史》 欧洲所有的皇帝都由需要教皇加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尽管在政治上和 冕以得到上帝的认可,直到拿破
经 济 上 是 分 割 的 , 但 宗 教 却 是 统 一 的 。 仑时期,这一传统还在延续。
召集封建主和城市等方面的代表开会协商,或者寻求封建主的同意以征税,由
此产生了英国的议会和法国的三级会议。
议会和三级会议并不能真正限制王权,而是国王与教俗封建主、城市市民等寻
求合作以统治国家的平台。如:英国议会是因国王约翰胡作非为,大封建主西
门·德·孟弗尔为寻求其他封建主、骑士和市民的支持而召开的;法国三级会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
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
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三: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 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僧院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 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 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知识总结:封君封臣制
2.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
封君分封土地时,大多是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一道授予封建主。这些 封地形成规模不等的庄园。庄园内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 地,由自由农民或农奴耕种。农民从领主那里领取份地,每周要为 领主免费劳动若干天。领主自营地随庄园面积大小不等,由农奴耕 种,收成全部归于领主。不过为领主劳动时农奴可能获得领主提供 的饭食。农奴各自的份地面积大致相等,由农奴自己耕作,收成归 农奴。此外,庄园内还有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或池塘,供全体居 民使用。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38张ppt)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38张ppt)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是哪段时期? 5世纪---14-15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 亡(476年)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 代(14-15世纪)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 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 貌。
(二)课标分析 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 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 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 建国家的形成。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 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崛起。这一系列的 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相比之前显示出了新的 时代特色,而非一句“黑暗的中世纪”即可概括。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西欧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特征(封君封臣与庄园制 度); 2. 基督教会与城市在中世纪的地位与王权的相互关系; 3. 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与俄罗斯帝国伊凡四世的政 治举措
(二)教学难点 1.封君封臣与庄园制度的特点。 2.中世纪欧洲国家的历史变迁。
古罗马发展线索
材料一 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 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 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 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 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 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 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
(2)中后期: 王权加强:
①英格兰 ②法兰西 ③ 西班牙、葡萄牙

课件4: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4: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 (527-565年在位)
商品经济的发达,使社会经济生活与经济关系复杂化,对作为社会关系调整手段的法律提出了新的 要求,对法律产生了全方面的影响。由于法律发展的需要,立法活动大量增加,出现了多种法律渊 源并存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罗马法成为适应商品经济社会 的真正法律,它因商品经济而发展,反过来也为商品经济提供了法律条件。……公元前2纪,古希 腊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传入罗马,到罗马共和国时期末年、帝制前期,自然法思想对罗马的影 响增大,特别是通过西塞罗(前106—前43)的系统介绍,自然法思想得以在罗马为人所知,对罗 马法学家产生了影响,他们在学术研究与法律实践中将自然法思想通俗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罗 马法学。……在罗马法的古典时期,法学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 罗马法就是法学家创造的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王权强化
推动民族 国家形成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1)概况: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因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 拜占庭,又称为拜占庭帝国。6世 纪达到极盛,工商业繁荣。随后逐 步衰落,曾一度复兴,但未能恢复 全盛,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2)《罗马民法大全》 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会 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是罗马法成熟的标志,对后世立法 司法产生了极大影响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 分为自由民份地和农奴份地
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 序
庄园是农村组织的基本单位和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心,庄园构成 了中世纪农民的世界,由于庄园必须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生活 就意味着无休止的辛苦劳作。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古欧洲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欧洲近代史,西欧封建社会是西欧社会形态演进的重要阶段,对深入理解唯物史观和全面认识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具有重要作用;中古欧洲是中古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认识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意义重大。

本课教材正文部分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西欧封建社会”,讲述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第二子目是“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涉及10—11世纪起,西欧城市的兴起,王权的强化,以及基督教会的地位;第三子目是“拜占庭与俄罗斯”,内容为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包括《罗马民法大全》的简要介绍,以及俄罗斯的崛起。

三个子目的内在逻辑是,首先介绍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然后讲述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即城市兴起和王权强化,最后拜占庭和俄罗斯作为补充,较为完整地呈现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二、学情分析初中历史教材用一单元四课内容介绍了封建时代的欧洲,学生对中古欧洲史有了一些直观了解,需要在此基础上理性分析欧洲封建社会的特征,深入认识其发展变化,全面认知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同时,高一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强,世界古代史与学生生活间存在距离,需要设置富有趣味的情景,引导学生提升材料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进一步锻炼辩证思维、批判思维,进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第一层次是了解分析历史事物,通过对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王权、城市、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的学习,了解中古欧洲封建社会产生发展的基本史事,分析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层次是在史事了解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地图等学习资料,通过问题引导思考和认识封君封臣制度与庄园农奴制度的关系,城市发展与王权强化以及基督教会之间的关系。

第三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对中古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理解西欧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变化,认识中古欧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前476-1453)一、西欧封建社会(西罗马灭亡之后,从此欧洲社会进入中世纪,日耳曼在西欧建立许多王国,故称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实力最强大(国王:克洛维创立、查理曼全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封君封臣制。

)1.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政治)(1)背景:政治:社会动荡(帝国灭亡、蛮族入侵)经济:自然经济(生产有限,封建主无法利用全部土地)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2)内容:内涵: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权力:层层分封,占有土地,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3)特点:①等级森严,层层分封;②依次主臣关系(逐级保护和负责,隔级之间无效忠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③以契约为纽带;④地方领主相对独立,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国家权力具有分散性)(4)影响:使国王与各级封建主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领主,在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易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封君封臣制度与分封制的不同:联系纽带不同: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统治;而西欧则以契约、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统治;社会性质:西周:奴隶社会;西欧:封建社会;3. 庄园制度(经济)(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王国)(1)庄园制度含义:庄园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

(是中古西欧基本的经济组织。

)(2)耕地类型: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4)庄园制度特点:经济上:自给自足。

政治上:相对独立。

在各自的领地独立行使权利。

(主持庄园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4.、农奴制(经济)(1)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需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2)自由农民法律上自由,需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3)农奴和自由民还要向领主交纳地租;土地类型经营管理者权力和义务领主自营地领主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农民份地自由民自由农⑴交纳地租,服劳役;(2)法律上自由农奴农奴⑴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⑵交纳地租,自备工具服劳役⑶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封君:授予土地者封臣:领取土地者土地+保护军队+效忠二、中古时期的西欧王权、城市和教会1、中古西欧王权的加强(政治)(1)过程:①封建制初期,王权软弱。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24张)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24张)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 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 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 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1.3 思想:基督神权
政治 利用教阶制度,成为当时最大的有组织
的力量(教权>王权);
经济 拥有大量教会地产,并通过什一税的
征收获取巨额财富;
思想 基督徒从生到死都在教会的管理之下,
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人性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02 “世纪”之变
无论如何,中 世纪都不是一个沉 睡的、可怕的时代, 而是一个充满变化 的时代。
中国南北朝
中国明朝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
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
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
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
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中古时期:世界历史上的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 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 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 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1.2 经济:封建庄园
1.2 经济:封建庄园
土地类型
经营管理者 (居民构成)
权利及义务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解析版)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解析版)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本单元课标16.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要点学纲一、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一)封君封臣制度1.形成原因;2.基本特征;3.历史影响。

(二)封建庄园1.性质;2.庄园耕地的组成;3.庄园剥削方式;4.庄园法庭。

(三)农奴制度(略)(四)▲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政治、思想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一)▲王权强化与新兴王权集中国家1.王权强化背景;2.英、法、西、葡的王权强化(方式)及意义;3.《大宪章》和英国议会起源(第一次议会和“模范议会”、议会构成、议会在中古英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二)城市兴起与自治斗争1.西欧城市的兴起;2.△城市自治斗争:背景、方式、影响(三)基督教会(略)三、(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一)拜占庭1.▲拜占庭帝国的强大;2.拜占庭帝国走向衰亡。

(二)俄罗斯1.基辅罗斯;2.俄罗斯帝国:⑴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与统一;⑵▲伊凡四世改革;⑶16—17世纪沙俄的扩张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2.封君封臣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⑴封君与封臣结成主从关系;⑵层层分封,建立起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3.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早期的典型政治风貌。

它一方面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另一方面,使西欧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4.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

对农民和农奴份地,封建领主主要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

领主或其管家还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5.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

在经济上,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在政治上,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并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在思想上,它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② 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 意大利等地。 ③罗马法: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 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 罗马民法大全》。
(3)灭亡。 ①原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自身的资源;游牧部 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 ②过程:6世纪中期之后,帝国陷入混乱→7世纪中后期, 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一度复兴→奥 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
【情境在线】
上图是西欧中世纪的图片,从图中信息看,中世纪西欧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提 示 :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 (1)背景。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国王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概况。 ①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 大的王权。 ②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击败了各地封建主,基本 完成了 法兰西的统一。 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 西班牙和葡 萄牙。
提示:①统一的王权国家出现;②基督教会在西欧社会 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③兴起了众多城市,推动了国王 的统一事业。
( 2 ) 影 响 : 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 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 展。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 (2)强大。 ①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 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 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1. 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 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 会。 2.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3)影响: ①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兴办大学;促 思文 发 ③政治: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 促进了国王统一。
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国王更将商人视作重要的筹款工具,他们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甚至 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国王成为 城市和商人的长期盟友。——武寅主编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第226页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1.王权的加强
(1)背 景:
①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拥有高 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②11世纪后,社会渐稳,经济增长。 ③封建制逐渐衰溃 ④市民阶层支持
(2)表现:15世纪末,英格兰,法兰西, 西班牙,葡萄牙统一或形成国家
(3)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 形成奠基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什一税收缴图
婴儿接受洗礼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四)曙光(11世纪后)
卡诺莎之辱
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和
德皇亨利四世争权夺利,教皇
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掀起反亨利
浪潮。最终德皇被迫妥协,去
向教皇请罪。德皇在卡诺莎行
宫前站了三天三夜,教皇给予
其赦免。
这一变化说明什么?
《至尊法案》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以 教皇不同意他与王后离婚为由开始 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 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 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 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 国王是“英 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 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 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 国家。
中古西欧的“三种人”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 不是一个沉睡的、可 怕的时代,而是一个 充满变化的时代。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课件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史] 中古时期
►[拓] 罗马发展时间线索
►[史] 中世纪庄园
►[注] 王权与封君封臣制度
►[拓] 基督教的兴起 时间:1世纪。 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背景: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到来。 教义: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地位:罗马国教。 基督教兴起与传播的原因:苦难的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宗教,寻求精神解脱。统 治者的支持。
3.教会 (1)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 一税;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它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教会利用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2)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 通东西方的桥梁。 (3)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__统__、__完__整__ 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 《罗马民法大全》。 (4)6世纪中期之后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7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仅保有小亚细 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帝 国灭亡。
2.俄罗斯帝国 (1)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 (2)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中期,成为蒙古金帐汗国的臣属。 (3)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建立起以__莫__斯__科__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并向周围扩张。 (4)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5)到17世纪末,俄罗斯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3.封建庄园 (1)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 (2)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3)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 收。 (4)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 间的劳役。 (5)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6)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空观念]第3 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的等级制度(1) 形成: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 内涵: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3) 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4) 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2. 庄园与农奴制度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1) 庄园①历史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②土地类型:由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和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收入归领主所有自耕自收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份地和自由农份地)两部分组成。

(2) 农奴制度①农奴和自由农民: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二者均为领主的佃农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

是独立的小生产者,土地权利受法庭保护②领主: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 王权集中(1) 过程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但是国王作为名义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②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到15 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出现等级君主制国家。

等级君主制国家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15 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2) 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城市自治(1) 背景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②10—11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③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2) 方式: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斗争形式多种多样市民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反对封建特权而进行的斗争是13 世纪城市自治运动的主要内容(3) 意义: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

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3. 教会专权(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教皇基本实现了对教会的集权统治(3) 精神: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由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

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

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2)强盛: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3) 查士丁尼统治①对外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一度强大,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②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4) 衰落①原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

6 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②表现:7 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

(5) 灭亡:1453 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1) 基辅罗斯:9 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2) 莫斯科公国①兴起: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

②强盛: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③结果:到17 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15“学思之窗”:这段话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怎样的关系?提示: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和封臣形成了一定的契约关系。

2.阅读教材P17“思考点”: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通过斗争,城市由领主的统治变为自治,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掘教材·读一读1.阅读“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 (见教材P16)信息解读:庄园里有磨坊和烤面包坊手工作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

2.阅读“历史纵横”:英国议会的起源(见教材P17)信息解读:《大宪章》在原则上和实质上包含了后来发展起来的议会所具有的征税权,对王国政务放入国民参与权,监督权等因素,这说明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王权集中,但是新的因素(等级君主制)在孕育。

3. 阅读“中古西欧的‘三种人' (绘画作品)”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17)信息解读:城市兴起之初,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十分微弱,因而产生于10至11 世纪的职业人群划分并未将手工业者与商人包括在内,忽略了城市以及城市居民的存在,这成为城市自治兴起的重要因素。

4. 阅读“ 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见教材P18)信息解读:拜占庭帝国经过查士丁尼的扩张一度强大,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但7 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逐渐走向了衰落。

5. 阅读“史料阅读” (见教材P18)信息解读:一个国家所特有的,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叫市民法;出自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

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广阔,为维系帝国的统治,查士丁尼编撰了《罗马民法大全》6. 阅读“伊凡四世”图片及文字(见教材P19)信息解读: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探究一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史论史识1.封君封臣制度(1) 形成:8 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改革土地分配制度,由无条件赏赐变为有条件分封,统治阶级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形成保护和被保护的具有契约关系的封君封臣制度。

(2) 特点: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西周的天子是大宗,是分封制下各级小宗的共同大宗,而在西欧,封臣的封臣就不是他的封臣了。

土地是封君和封臣关系形成的纽带,西周分封关系的维系纽带是血缘。

2.欧洲中世纪庄园与古代中国田庄的区别(1)从存在的时间上看,中世纪欧洲庄园的起源要晚于中国,持续时间较中国短。

(2)从大地产形成的途径上看,欧洲庄园土地是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农民的土地;而中国古代的田庄土地则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的。

(3) 从庄园私有权程度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而中国古代的田庄主对其地产相对而言则具有完全的私有权。

(4) 从地租形态上看,虽然都存在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及货币地租三种形态,但西欧庄园对于劳动者的剥削以劳役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为辅;中国则以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

(5) 从庄园内的政治权力上看,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种法权;而中国古代田庄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

(6) 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而中国古代的田庄则没能摆脱帝国的渗透,具有保守、消极的特点。

命题探究探究1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君封臣制度史料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②。

——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提示:封君与封臣之间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保护与被保护的契约关系探究2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的封君封臣制度史料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①⋯⋯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②。

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③。

——严复译《原富》按语读史: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西周分封制,分析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之处提示: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以血缘为纽带,各等级之间存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共同形成拱卫王室的局面,有利于统一;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不利于统一。

探究二王权与教权史论史识此消彼长的王权与教权探究1 教会的显赫史料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一扫而光,幸存下来的只有基督宗教和一些残破不全的城市。

然而,在欧洲社会重建中,拥有高度文明进展的基督宗教对于当时尚处于文明低级阶段的蛮族进行了反征服②。

其结果,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③。

——王亚平《基督教的神秘主义》读史:提示:基督教为当时生活在蛮族统治下的西欧各族人民提供了共同的宗教信仰和人生信条,使得“占领者和被占领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推动了西欧社会秩序的重建。

探究2 王权的加强史料封建割据制约了商业的发展,领主之间的私战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①。

因此,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消除封建割据,在政治上实现国家的统一,(必须)建立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的政府②⋯⋯王权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推到了权力的中心③。

——《世界中世纪政治史》读史:设问:依据史料指出王权与教权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趋势:教权由盛转衰,依附于世俗政权,王权逐步加强。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稳定的需要探究三(核心素养)追逐自由的城市素养解读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影响因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封建主以提供土地、政治庇护、直接参与等形式参与推动城市复兴。

2.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城市复兴对西欧的历史意义(1)政治上: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

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

(2)经济上: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3) 思想上:在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的过程中,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人性解放、谋求人生幸福等思想观念得以张扬。

(4) 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命题探究探究1 推动城市复兴与自治的因素史料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纳税①⋯⋯则予亦将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②,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予之林肯城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