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影像浅见

合集下载

肺不张的胸片和CT - 副本

肺不张的胸片和CT - 副本
较轻。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纵隔移位 根据气管和纵隔的位置来认识,正常时气管
位于胸腔中线或稍偏右,纵隔的1/5~2/1位于 中线之右侧。 下叶不张或上叶的慢性纤维性容积减少使 纵隔移位程度最大。 急性上叶不张使纵隔轻度移位。 中叶不张不产生纵隔移位。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代偿性过度充气 邻近肺叶的代偿性过度充气表现为血管分散,
示示和左 下为不上 叶肿张叶 有瘤也不 代所难张 偿致以: 行。区肺 过纵别癌 度隔,所 充向但致 气左血。 。移管即
位大使 ,分在 左支增 肺的强 密受 度压上 减,肿 低提瘤 ,
CT
右中叶不张
严重的中叶不张的体积小,致密影在 正位胸片上非常小,对肺门和支气管、 血管的影响也很小,可漏诊,但右心缘 常不清可提示诊断。
左上叶支气管癌阻塞了左上叶支气管,形成左上叶不张。
大叶不张
直接表现
叶间裂、肺血管和大支气管移位
是最可靠和最易认识的征象
但在主支气管阻塞导致的全肺不张
中是个例外。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 肺密度增加 不张叶内支气管扩张和空气支气管征 膈肌抬高 纵隔移位 代偿性过度充气 肺门移位 胸壁向内移动
再进一步发展时,肺尖部全由过度充气的 下叶背段占据,而使致密影的上缘模糊,内缘 清晰;上纵隔缘和左膈影再现。
左上叶不张
过度膨胀的左下叶使: 左肺门上移, 左下叶动脉外移, 左主支气管呈水平走行, 左下叶支气管垂直。
在后前位上,表现为自左肺门向外的模糊致密影,向上达肺尖, 下缘和外缘逐渐不清。
组织取代,肺容积不缩小,有时反而增大。
分类
1,阻塞性(吸收性)肺不张 2,压迫性或回缩性(被动性)肺不张 3,疤痕性肺不张/支气管扩张 4,粘连性肺不张

肺不张(肺不张病,肺膨胀不全,肺陷落)

肺不张(肺不张病,肺膨胀不全,肺陷落)

肺不张(肺不张病,肺膨胀不全,肺陷落)【病因】(一)发病原因根据累及的范围肺不张可分为段、小叶、叶或整个肺的不张,亦可根据其发生机制分为阻塞性(吸收性)和非阻塞性,后者包括粘连性、被动性、压迫性、瘢痕性和坠积性肺不张。

大多数肺不张由叶或段的支气管内源性或外源性的阻塞所致。

阻塞远端的肺段或肺叶内的气体吸收,使肺组织皱缩,在胸片上表现为不透光区域,一般无支气管空气征,又称吸收性肺不张。

若为多发性或周边的阻塞,可出现支气管空气征。

非阻塞性肺不张通常由瘢痕或粘连所致,表现为肺容量的下降,多有透光度降低,一般有支气管空气征。

瘢痕性(挛缩性)肺不张来自慢性炎症,常伴有肺实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此种肺不张通常继发于支气管扩张、结核、真菌感染或机化性肺炎。

粘连性肺不张有周围气道与肺泡的塌陷,可为弥漫性(如透明膜病)、多灶性(如手术后以及膈肌运动障碍所致的微小肺不张与亚段肺不张)或叶、段肺不张如肺栓塞,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缺乏表面活性物质有关。

压迫性肺不张系因肺组织受邻近的扩张性病变的推压所致,如肿瘤、肺气囊、肺大泡,而松弛性(被动性)肺不张由胸腔内积气、积液所致,常表现为圆形肺不张。

盘状肺不张较为少见,其发生与横膈运动减弱(常见于腹腔积液时)或呼吸动度减弱有关。

1.支气管阻塞(bronchial obstruction) 叶、段支气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可引起多种放射学改变,其中之一为肺不张。

阻塞的后果与阻塞的程度、病变的可变性、是否有侧支气体交通等因素有关。

引起阻塞的病变可在管腔内、外或管壁内。

当气道发生阻塞后,受累部分肺组织中的血管床开始吸收空气,使肺泡逐渐萎陷。

在既往健康的肺脏,阻塞后24h空气将完全吸收。

因为氧气的弥散速率远远高于氮气,吸入100%纯氧的患者在阻塞后1h即可发生肺不张。

空气吸收使胸腔内负压增高,促使毛细血管渗漏,液体潴留于不张肺的间质与肺泡中,此种情况类似“淹溺肺”。

但支气管的阻塞并非一定引起肺不张。

肺不张诊断标准

肺不张诊断标准

肺不张诊断标准
肺不张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患侧可有明显疼痛,突然呼吸困难、发绀、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发热、偶可引起休克。

而缓慢形成的肺不张可以是无症状的,也可以只是轻微的。

2. 放射学检查:叶片或节段性肺不张的存在和位置可以通过常规的胸部平片来识别。

肺不张的放射学表现差异很大,通常是不典型的。

可以通过CT进行检测,因为CT的诊断结果可信度更高。

3. 实验室检查:阻塞远端继发感染时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

慢性感染和淋巴瘤多有贫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准确内容,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帮助。

胸部病变基本征象-肺不张的病理特点、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

胸部病变基本征象-肺不张的病理特点、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

胸部病变基本征象-肺不张的病理特点、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肺不张肺不张肺不张(atelectasis)是指肺体积缩小、含气减少,也称肺萎陷,但后者一般指局部肺完全不含气。

影像学表现包括叶间裂移位、血管与支气管集中、膈肌上抬、肺门向病变处移位、纵隔向患侧移位等。

根据累及范围,表现为一侧肺、肺叶、肺段、亚段或更小范围的局限性密度增高,MRI呈T1WI稍低或等信号及T2WI高信号。

根据发病机制,肺不张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吸收性肺不张:最常见,为气道内气流阻断所致,常为肿瘤、分泌物、异物、血块等阻塞,气体逐渐吸收,分泌物滞留于阻塞以远的支气管内。

慢性阻塞时合并阻塞性肺炎。

如图1,百草枯中毒患者分泌物堵塞所致一侧性肺不张。

X线胸片显示左侧胸腔一致性致密及纵隔气管左移,左侧膈面及肋膈角被掩盖。

图2,小细胞肺癌致左下叶肺不张,左下叶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结节,左下叶呈折扇状缩小、致密(箭),其肺门处相对隆起(无尾箭头)。

图1图2②盘状肺不张:也称线状肺不张,常见于肺底,为肺底积液、膈下病变(脓肿、炎症、肿瘤、上腹部术后等)所致,影像学表现为中下肺(肺底多见)横行或斜行扁平条状影及下肺血管纹理聚拢,一般厚度仅1〜3mm,长度则达4〜10cm。

如图3,急性胆囊炎致盘状肺不张,后前位X线胸片显示右膈抬高,右下肺横行索条影(箭)。

图3③圆形肺不张:也称球形肺不张或折叠肺,见于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石棉肺,影像学表现为圆形或球形、楔形密度增高影,也可形态不规则,大小为2.5〜5.0cm。

CT显示支气管及血管向病变处弯曲、集中,呈彗星尾状,多方位重组对此征象显示更佳。

病变肺门侧边缘较模糊,邻近肺血管稀疏及密度相对减低。

如图4,左侧胸膜增厚继发球形肺不张,CT平扫显示左下叶后基底段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近肺门侧多发血管影(箭)向病变集中。

图4④压迫性肺不张:病因为胸腔内占位性病变,如大量胸腔积液、胸膜肿块、巨型肺大泡、肺囊肿、巨大肺肿瘤等,也可由于纵隔与肺门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压迫主支气管或肺叶、肺段支气管所致。

肺不张:发生机制和原因、X线和CT表现

肺不张:发生机制和原因、X线和CT表现

肺不张:发生机制和原因、X线和CT表现肺不张Pulmonary Lobar Collapse肺不张(collapse)和膨胀不全(atelectasis)是两个含义相同的专业术语,常用于描述肺体积的缩小。

在北美,肺不张常特指整个肺叶或全肺的体积缩小;肺膨胀不全则根据程度的不同,用于对线性、盘状、亚段、亚叶及肺叶不张的描述,或用于潜在的病因学所引起的压缩或被动肺不张(如胸腔积液、气胸或肺大疱)和阻塞性或狭窄后继发不张。

盘状肺不张(Rounded atelectasis)为亚叶性不张的特殊类型,与既往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常为血性) 有关,如开胸术后、创伤及石棉接触。

常伴有邻近的脏层胸膜增厚,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

一、肺不张的发生机制和原因概括地说,肺不张的原因可以分为支气管阻塞性和非阻塞性,前者可分为内源性或外源性阻塞。

肺不张病因总结见表,成人和儿童略有不同。

成人内源性阻塞常见病因为肿瘤和黏液栓。

临床上,中老年吸烟者肺不张病因应该首先考虑支气管肺癌,除非证实是其他原因引起。

所有细胞类型的支气管肺癌均可能导致内源性的大气道阻塞,并引起肺段、肺叶甚至全肺不张(图1)。

图1 左侧全肺不张,支气管肺癌引起肺不张。

胸部正位片(A)示左侧主支气管截然中断,右肺向左侧显著移位,超过中线(箭)。

侧位片(B)示前部肺野透亮度明显增高。

异物、支气管结石和炎症或外伤引起的局限性支气管狭窄则相对罕见;而在儿童,异物吸入或黏液栓等为常见原因(图2),肿瘤则非常罕见。

图2 新生儿右侧全肺不张患儿因呼吸窘迫综合征接受机械通气,引起全肺不张的原因为黏液栓。

ニ、X线诊断要点肺不张的主要X线表现为受累肺叶的密度增加和体积变小,后者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征象推断。

体积缩小的直接征象指的是叶间裂、肺血管和支气管的移位,而间接征象包括了邻近结构的代偿性移位,如其他肺叶的过度充气。

不张的肺叶胸片显示为高密度影,这是肺叶内分泌物和液体的潴留及气体的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液体潴留占主导作用,导致了不完全肺不张。

胸部影像诊断图例丨肺不张(各肺叶不张的X线和CT表现)~

胸部影像诊断图例丨肺不张(各肺叶不张的X线和CT表现)~

胸部影像诊断图例丨肺不张(各肺叶不张的X线和CT表现)~肺不张及容积减少Atelectasis and Volume Loss(左)进行性右肺上叶肺不张。

正位示意图可见水平裂抬高、内移,侧位示意图上可见斜裂和水平裂上移。

塌陷肺叶的密度增高,体积逐渐减少。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与上述一致的表现,最后证实为阻塞性右肺上叶肺癌。

(左)进行性右肺中叶肺不张,斜裂下部前移和水平裂下移,在侧位示意图上形成三角形阴影,逐渐变细至右肺门。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心脏右侧边界模糊,侧位片显示不张的中叶呈三角形阴影。

(左)进行性右肺下叶肺不张,正位示意图上斜裂向内侧移位,形成三角形阴影,水平裂下移。

下肺的密度增高,投影至下胸椎上,相邻的右半膈顶模糊。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右肺下叶肺不张,并见移位的斜裂(弯箭)和水平裂(直箭)。

(左)进行性右肺中、下叶肺不张,通常由中间支气管阻塞引起。

正侧位示意图显示沿肺底部的条带状阴影。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右肺底部的高密度影,右肺门下移,因中间支气管类癌引起。

(左)进行性左肺上叶肺不张,肺门周围和胸骨后区域密度增高,侧位示意图显示斜裂向前移位。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左肺上叶肺不张。

移位的斜裂沿不张的左肺上叶后缘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

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肺癌。

(左)进行性左肺下叶肺不张,正位示意图(PA)示斜裂向内侧移位,形成三角形阴影。

侧位示意图显示下肺的密度增高,投影于下胸椎处。

(右)正侧位胸片显示左侧膈顶内侧抬高、模糊,下胸椎投影区密度增高。

右肺上叶肺不张右肺上叶肺不张。

气管右移(黑箭),水平裂上移(白直箭),右肺门增大上移(白弯箭),这一系列表现被称为金S征(反S征),是由中心肿块引起的右肺上叶肺不张。

同一患者的侧位胸片显示右肺上叶肺不张伴斜裂前移,密度增高。

同一患者,轴向NECT显示右肺上叶肺不张,呈三角形等密度,内部无空气支气管征,提示中央阻塞性病变。

注意水平裂向前和向内侧旋转。

右肺上叶支气管狭窄和闭塞。

肺不张的临床表现

肺不张的临床表现

肺不张的临床表现1.症状短期内形成的阻塞伴大面积的肺脏萎陷,特别是合并感染时,患侧可有明显的疼痛、突发呼吸困难、发绀,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发热,偶可引起休克。

缓慢形成的肺不张可以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症状。

中叶综合征多无症状,但常有剧烈的刺激性干咳。

一些临床状况可提示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的可能性。

某些哮喘患儿若持续发作喘息,可发生肺不张,此时如有发热,则提示诊断。

变应性曲霉菌病伴黏液嵌塞主要见于哮喘患者。

外科手术后48h出现发热和心动过速手术后肺炎常由肺不张引起。

心脏手术后最易发生左下叶不张。

胸壁疾病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咳嗽,是肺不张的易患因素,这种患者一旦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应考虑到肺不张的可能性。

单根或多根肋骨骨折均可发生肺不张,特别是存在有慢性支气管炎时。

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时均应想到异物吸入的可能,特别是病史中有说话呛咳、窒息或咳嗽。

患者常不能主动提供这类资料,需要通过有目的的询问加以排除。

应注意到在异物吸入之后有一个长短不一的无症状期。

成年人常可提供明确的异物吸入史,但迟钝或神志不清者例外。

继发于支气管肺癌的肺不张主要见于有吸烟史的中年或老年男性,常有慢性咳嗽史。

这类情况常伴发感染,患者常有发热、寒战、胸痛及咳脓痰,反复少量咯血较具特征性。

肿瘤向胸腔外转移时可出现明显的症状。

支气管腺瘤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较支气管肺癌小。

呼吸道症状均无特异性,但多有咯血。

偶尔患者可表现为类癌综合征,提示有肿瘤的广泛转移。

若病史中有肺结核、肺真菌感染、异物吸入或慢性哮喘,应注意有无支气管狭窄。

以前有胸部创伤史应注意排除有无未发现的支气管裂伤和支气管狭窄。

继发于支气管结石的肺不张患者约有50%有咳出钙化物质的历史,患者常常未加以注意,需要医生的提示。

有的患者以为医生不相信会咳出“石头”,所以有意遗漏这段病史。

支气管结石的其他常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喘息、反复咯血及反复的肺部感染。

此外,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也易发生肺不张。

肺不张的诊断的X线表现分析

肺不张的诊断的X线表现分析

肺不张的诊断的X线表现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58-01【关键词】肺不张诊断 X线肺不张指肺内充气减少,容积缩小;可为部分性或完全无气,范围不定。

导致肺不张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呼吸无力、支气管阻塞、肺外受压、呼吸局部受压制。

其中以阻塞性肺不张最为重要。

假如肺组织尚未完全萎陷,则称之为肺膨胀不全。

肺不张的诊断主要靠胸部X线所见,病因,诊断需结合病史。

由于痰栓或手术后排痰困难所导致的肺不张,在临床密切观察下即可发现。

1 资料与方法肺不张患者26例,其中男19例。

女7例。

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62岁。

胸闷、胸痛、痰咳不出、呼吸困难、缺氧、发热等。

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或消失。

过大的心脏或动脉瘤压迫引起的肺不张往往听到血管杂音。

“肺不张”形成时间较长时,不张的肺体积缩小,余肺代偿性膨胀,因此叩诊不一定为浊音,有时可为“过清音”,呼吸音也不一定减弱。

全部经X线摄片与CT检查确诊为肺不张。

2 X线表现肺不张的X线表现有直接X线征象和间接X线征象两种。

2.1 肺不张的直接X线征象不张的肺组织透亮度降低,呈均匀致密的毛玻璃样。

若肺叶不完全塌陷,尚有部分气体充盈其内时,其影像可能正常,或仅有密度增高。

在肺不张的恢复期或伴有支气管扩张时,X线影像欠均匀;肺不张时可见到相应的肺叶体积缩小;叶段肺不张一般呈钝三角形,宽而钝的面朝向肋膈肌胸膜面,尖端指向肺门,有扇形,三角形、带形、圆形等。

2.2肺不张的间接X线征象叶间裂向不张的肺一侧移位;由于肺体积缩小,病变区的支气管与血管纹理聚拢,而邻近肺代偿性膨胀,指使血管纹理稀疏,并向不张的肺叶弓形移位;肺门影缩小和消失,向不张的病侧移位,或与肺不张的致密影像融合;纵隔、心脏、气管向患侧移位,有时健侧肺疝移向患侧,而出现纵隔疝;横膈升高,胸廓缩小,肋间隙变窄。

2.3不同类型肺不张的X线表现2.3.1一侧全肺不张由主支气管阻塞引起的一侧全肺不张,一侧肺野密度均匀增高,体积缩小移至肺门。

[呼吸影像] “肺不张”的类型特点、诊断误区及解决方案~~~

[呼吸影像] “肺不张”的类型特点、诊断误区及解决方案~~~

[呼吸影像] “肺不张”的类型特点、诊断误区及解决方案~~~肺不张的类型■亚段肺不张(也称盘状肺不张)(图1)。

●亚段肺不张通常可见平行于膈肌的不同厚度的线样密度影,常发生于肺基底部。

·肺体积的减小不足以造成胸腔可移动结构的移位。

●它最常发生于“夹板固定”的患者,即无法深呼吸,如术后患者或胸膜炎性胸痛的患者。

●亚段肺不张不是由于支气管阻塞。

·它最常与表面活性剂失活有关,导致气腔塌陷并呈非肺段或非肺叶分布。

●一项未与之前的检查做对照的单中心研究,亚段性肺不张与慢性、线样瘢痕表现相同。

亚段肺不张通常在重新开始正常深呼吸后数天之内消失,瘢痕仍存在。

图1亚段肺不张。

肺基底放大视图显示一些线样高密度影跨过下叶的所有肺段,平行于膈肌(黑色实线箭头)。

这是一个典型的亚段肺不张的特征表现,有时也称作盘状肺不张。

这位患者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无法深呼吸。

术后几天肺不张消失■压迫性肺不张。

●由于肺组织被动压迫造成肺组织体积减小的原因:·基底部位由于吸气不足可见被动肺组织不张(图2)。

·胸腔大量积液、大片肺炎或者气腔占位病变(如肺内大肿块)。

●当吸气不足时,被动肺不张可类似于基底部位的气腔疾病。

图2压迫性(被动)肺不张。

被动肺压缩可发生于吸气不足(A),显示为肺基底段密度增高(白色实线箭头)或继发于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B)。

胸部CT横断面可见仅左侧胸部(B)显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黑色实线箭头)。

左肺下叶压迫性肺不张(黑色虚线箭头),周围可见胸腔积液诊断误区:如果患者吸气时肺下界位于第8肋以上要怀疑有压迫性肺不张的可能。

解决方案:侧位投照时确认基底段是否存在真正的气道疾病。

●当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时,压迫性肺不张引起的肺体积缩小可抵消液体(胸腔积液)或气体(气胸)引起的体积增加。

●成人患者一侧胸腔密度增高,无支气管气相,胸腔内可移动结构没有或较少移动,要重点怀疑阻塞性支气管来源的肺癌,可能转移至胸膜(图3)。

不同部位肺不张的影像特点

不同部位肺不张的影像特点
位于横裂和斜裂交界处,两侧边缘较直稍内凹,似三角形。
④右肺下叶不张
正位片示右肺下部,心缘旁呈尖端指向肺门的三角 形阴影。心脏移向病侧,有时不张的下叶隐于其后。 侧位片可见右侧横膈后部闭锁消失,有一模糊的三 角形楔状影,前缘为后移的向后凸的斜裂,可与向 前凸的包裹性积液鉴别。
⑤左肺上叶不张
正位片显示左肺上野内中带密度增高,而上肺野 外带和下肺野相对较为透亮,左心缘模糊不清, 左肺门上移。侧位片上可见整个斜裂向前移位。
定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肺组织不含气或含气量减少,以至肺组织 萎陷,体积缩小,称作肺不张(Atelectasis)。若肺组织
尚未完全萎陷,则称为肺膨胀不全。
总体上讲,肺不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 先天性肺不张是指胎儿出生时肺泡内无气体充盈, 多见于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肺组织发育不成 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等原因所致。后天获得 性肺不张是指在生命的不同时期由于各种不同原 因引起的肺萎陷,肺泡内无气体填充而形成肺不 张。这里主要论述后天获得性肺不张。
②右肺上叶不张
右肺上叶密度增高,体积缩小,收缩向肺门,呈扇形阴影,水平裂 向上移位。如右上肺完全萎陷,则成带状影紧贴于纵隔旁。中下肺 叶可有代偿性过度膨胀,血管纹理分散,肺动脉影由下斜位变成横
位。由肺癌所致的右肺上叶不张,可见横“S”征。
③右肺中叶使该处右心缘轮廓模糊。中叶 肺不张右侧位片显示最清楚,自肺门区向前下斜行的带状致密影, 上缘为向下移位的横裂,下缘为向前向上移位的斜裂下部,其尖端
⑥左肺下叶不张
左肺下叶不张的三角形影可与心缘重叠,使心影密度增高, 左心缘的正常凹面消失,心脏左缘呈平直状。侧位见斜裂
向后下方移位,心后三角区密度增高,边缘略凹。
⑦盘状肺不张(plate atelectasis)

肺不张

肺不张

肺不张百科名片肺不张肺不张指全肺或部分肺呈收缩和无气状态。

肺不张可能为急性或慢性,在慢性肺不张病变部位往往合并存在肺无气,感染,支气管扩张,组织破坏和纤维化。

成人急性或慢性肺不张的主要原因是支气管腔内阻塞,常见原因为粘稠支气管分泌液形成粘液栓,肿瘤,肉芽肿或异物。

肺不张亦可由于支气管狭窄或扭曲,或由于肿大的淋巴结,肿瘤或血管瘤等外源性压迫支气管,或液体和气体(如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外源性压迫肺组织而引起目录编辑本段(正位) 左上肺不张 (正位) 右上肺不张 (侧位) 右上肺不张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磷脂脂蛋白混合物,覆盖于肺泡表面,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的作用。

产生表面活性物质的肺泡细胞的损伤,血浆蛋白渗出,炎症介质的存在以及表面活性物质混有聚合纤维蛋白(见于透明膜形成过程中)等均可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和作用。

上述因素在氧中毒,肺水肿,成人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全身麻醉或机械通气等情况下促使肺不张发生。

急性大面积肺不张常为手术后并发症,发生于上腹部手术,肺切除,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与低温和静脉内心脏麻痹剂造成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大剂量阿片或镇静剂,以及麻醉期间高浓度氧吸入,敷料包扎过紧,腹胀以及身体不活动,使胸廓呼吸活动受限,横膈抬高,支气管粘稠分泌物积聚以及抑制咳嗽反射亦有利于肺不张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疾病,胸廓异常,疼痛和肌肉痉挛和神经肌肉疾病可引起呼吸变浅,从而影响咳嗽和排痰,导致肺不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的血液高渗性亦为致病因素,可能与气道分泌物粘稠增加,导致粘液嵌塞有关。

中叶综合征系一种慢性肺不张类型,往往系由于中叶支气管受周围淋巴结压迫或支气管内阻塞所引起。

可发生急性肺炎且消退缓慢而不完全,但中叶综合征的支气管镜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肺不张的原因可用右中叶支气管狭长以及侧支通气无效来解释。

支气管部分阻塞伴感染则导致慢性肺不张,并因分泌物引流不畅,最终导致慢性肺部炎症。

肺不张影像形态学探讨

肺不张影像形态学探讨

22 X线 片 与 C . T表现
① 右上 叶肺不 张 :上 叶体 积缩
小 , 门升高 , 怖 右中下 叶膨胀 代偿 , 大多数 中叶 向上 向外代偿 。 右下 叶代偿 至不 张上 叶的后方 , 偶可 伸展 至其 内侧 。如右 中叶 的顺应性 良好 , 则右下 叶绝 不会 伸展至不张上 叶的外侧 。正确 诊 断右 上叶完全 不张的要点为 : 在正 位片上显示为折扇或三 角 形致 密影贴 于纵 隔旁 , 其尖端指向肺 门 , 基底部与胸壁接触 。 右 肺 门上 升 、 变小 , 右侧余肺透亮度加大 , 中肺 血管稀少 。C 其 T表 现 为右肺上 叶支气 管层 面以上可 见缩小 的肺 叶呈右侧 纵隔 旁 的I 角形或窄带状 阴影 , I 尖端指 向肺 门, 边缘清楚 。 ②左 上叶肺
验结果相互认可也是医疗 机构 间将来 的发展趋势 。 如何解决好
【 关键词 】肺不张
影像形 态学 x 线片 C T
肺不 张病理上 系不 同原 因引起 的肺 泡内含气量减 少或完 全无气 , 导致肺泡 不能完全张开 , 积缩小 。 肺体 可分先天性和获 得性肺不张两种 , 获得性肺不张根据病因又分气道型 、 型、 外压
意识 。
参考文献
加快也导致体液 的分布发生了改变。 检验人员应向患者做必要
的检验 准备 解释 ,患者要坚持 早餐或进食 1 2h后空腹静脉 采
血 , 且要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紧张 并 。门诊患者应休息 1 n 5mi 以坐姿抽血检查 。 32 标本采集 时间 . 标本采集过 程前 、后及送 检前均应 仔 细核对检 验单 , 以防止发生差错 。 标本检验的时间选 择上 , 更 应该 注意最具诊 断价值 的时间 , 比如选择最具 “ 代表性 ” 阳性检 出率 的时间 , 血液培养应尽可能在菌血期 ( 体温升高期 ) 。对疑 似伤寒患者, l 第 周宜采血液培养 , 2 第 周宜采粪 、 尿培养 , 3周 第 宜采血做肥达反应试验 , 伤寒全程可采骨髓培养 。标本采集顺 序颠倒 , 临床诊断价值下降 。 则 33 标 本的运送与实验 室检 查 _ 在临床检 验中许多检测

【影像基础】肺不张的分型及机制

【影像基础】肺不张的分型及机制

【影像基础】肺不张的分型及机制肺不张分为五型:阻塞性(再吸收性)肺不张、被动性肺不张、压缩性肺不张、粘连性肺不张、瘢痕性肺不张。

一、阻塞性(再吸收性)肺不张:为气管阻塞后相应区域的气流中断,氧气被吸收后肺泡体积缩小,而压力仍然是大气压,相对于毛细血管内血液,肺泡内的二氧化碳及氮气分压上升,以上两种气体扩散到血液中以维持平衡,因此肺泡容积进一步减小,肺泡--毛细血管血样分压梯度随之上升,循环往复,直至肺泡内气体完全吸收,最终结果是受累肺组织完全塌陷。

而实际情况经常伴发阻塞远端肺炎,阻塞性肺炎引起的实变对肺体积的缩小有一定影响。

二、被动性肺不张:指气胸存在时肺回缩引起的容积减少,肺萎缩是自然趋势,当肺位于胸腔内密闭空间时,萎陷趋势被胸腔内负压对抗,达到平衡。

当发生气胸时,肺回缩,体积减小,如果胸膜腔游离(如无粘连等情况),肺内任何部位不张都与邻近胸膜腔内气体呈正比。

虽然气胸的邻近肺组织体积缩小,密度不会明显增加,除非几乎完全萎陷。

(可能由于肺体积缩小和血容量减小存在大致的平衡,这也解释了少量到中等量气胸辨别肺边缘困难的原因)三、压缩性肺不张:由于被邻近占位性病变压迫引起肺组织不含气所致。

胸腔内任何占位性病变如支气管囊肿、肺大泡、肿瘤、胸腔积液和大骨赘压迫都可导致。

特殊类型有坠积性肺不张。

四、粘连性肺不张:用来描述肺不张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积和体积减小时可减小肺泡的表面张力,因此,在体积和扩张压较低时,产生肺泡的临界关闭压,有效的保护肺泡不至于塌陷。

成人粘连性肺不张产生的原因包括放射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和肺血栓栓塞、心脏术后等。

五、瘢痕性肺不张:从完整性考虑,将肺纤维化引起的肺容积减少纳入肺不张,但术语肺不张在这种情况下很少使用。

基本病理过程为纤维化,纤维化组织在成熟过程中收缩,并导致受累肺组织容积减少,纤维化可以为局灶性,最有代表的是长期存在的结核和放射性纤维化,也可弥漫性,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不张影像浅见共60页

肺不张影像浅见共60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肺不张影像浅见ຫໍສະໝຸດ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
48
49
50
• 左下叶肺不张:左下叶支气管受压或阻塞
• X线:左下肺野见以膈肌为底、肺门为尖三角形密度增高影,附 近纹理弓形移位,左上肺及右肺透亮度增高,斜裂呈凸面向后弧 形,左肺门向后下移位或与肺不张致密影融合,纵膈向患侧移位。
• CT:部分征象同上,见后胸壁为底、肺门为尖片状密度增高影, 贴近纵膈左侧,左下叶支气管闭塞或狭窄。
51
52
53
54
• 阻塞性肺不张(异物肺不张):气管管腔内异物阻塞
• X线:阻塞气管侧肺野见片状密度增高影,透亮度增高,叶间裂 移位,纵膈移位,膈肌移位等征象。
43
44
45
46
• 左上叶肺不张:左上叶支气管阻塞或者受压
• X线:左中上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下缘模糊,右肺透亮度 增高,侧位见以胸前壁为底、肺门为尖片状密度增高影,斜裂呈 凸面向上弧形,左肺门向上移位或与肺不张致密影融合,纵膈向 左侧移位,
• CT:部分征象同上,左上肺见以胸前壁为底、肺门为尖片状密度 增高影,贴近纵膈左侧,左上叶支气管闭塞或狭窄。
盘状肺不张 纤维化不张:结核,肺间质性病变等 压缩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不张 球状肺不张:胸腔积液致肺不张,消退后——胸膜形成球状肿块——
支气管血管束向球形肺不张聚集(彗星尾征)
16
盘状不张
17
• 盘状肺不张:表面活性物质失去活性——
肺泡壁塌陷(非支气管阻塞引起),手术、肝癌、肝硬化、腹部 肿瘤、心脏病等。 • X线:横形索条状密度增高影,约26cm,位于横膈上方,随呼吸上下移动。
肺不张?
1
2
口诀
独眼双上肺,左留一点背。 • 对眼前后背,双眼前和背。
• 基底干中舌余下肺。 •
3
• “独眼双上肺,左下一点背”: • 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下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

4
“对眼前后背”“双眼前和背” • 支气管分叉层面(T4以下)看两肺上叶前、后段及两肺下叶背段 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近,“两眼”远,此时
39
40
41
42
• 右下叶肺不张:右下叶支气管受压或阻塞
• X线:右下肺野见以膈肌为底,肺门为尖三角形密度增高影,附 近纹理弓形移位,右上肺及左肺野透亮度增高,斜裂呈凸面向后 弧形,右肺门向后下移位或与肺不张致密影融合,纵膈向右侧移 位。
• CT:部分征象同上,右下叶见后胸壁为底、肺门为尖片状密度增 高影,贴近纵膈右侧,右下叶支气管闭塞或狭窄。
断面图像上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
5
• 基底干中舌余下肺。 • 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观察中叶,舌叶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
6
7
8
9
肺不张
先天性 后天性
10
•先天性肺不张
• • 胎儿出生时肺泡内无气体充盈
11
先天性
1、肺透明膜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吸气性肺泡萎陷——纤维蛋 白沉着肺泡表面——肺透明膜——呻吟、紫绀、吸气三凹征。72h逐渐好 转。
• CT表现:胸腔内病变— 肺组织受压成团状致密影,压缩至肺门区,纵膈偏向健侧。
23
•阻塞性肺不张
• 支气管管腔内阻塞后引起肺完全或部分无气,不能膨胀—— 肺体积缩小。原因支气管异物、血块、痰栓、支气管肺癌、炎性 肉芽肿、支气管内膜结核等。支气管管腔外压性阻塞,如肺门肿 瘤、肿大淋巴结。
• 一侧肺不张 • 右上叶肺不张 • 右中叶肺不张 • 右下叶肺不张 • 左上叶肺不张 • 左下叶肺不张
34
35
36
37
38
• 右中叶肺不张:右中叶支气管受压或阻塞
• X线:右肺野中内带见以肺门及外带为尖三角形状密度增高影, 外缘不清,中叶附近纹理弓形移位,侧位见中叶变窄条状;水平 裂呈凸面向下弧形,斜裂呈凸面向前上弧形,右肺门向下移位或 与肺不张致密影融合,右心缘不清。
• CT:部分征近纵膈右侧,右中叶支气管闭塞或狭窄。
• X线:右上肺野见以肺尖为底、肺门为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周 边纹理弓形移位,右下肺及左肺透亮度增高,侧位可为扇形、三 角形,水平裂呈凸面向上弧形,斜裂凸面向上,右肺门向上移位 或与肺不张致密影融合,上纵膈向右侧移位,
• CT:部分征象同上,右肺上叶见片状密度增高影,贴近纵膈右侧, 右上叶支气管闭塞或狭窄。
2、原发性肺膨胀不全:只有残留支气管形成的盲端,无供应的血管和肺 实质。无支气管气像。治疗后48h可复张。
12
肺透明膜病 III期
13
白 肺
14
• X线表现: • 肺透亮度减低 • 细颗粒样密度增高影 • 磨玻璃样改变 • 心缘、膈面不清。 • 支气管气像(空气支气管征)
15
后天性(获得性)
18
• 大片状密度增高影 • 肺组织压缩致肺门 • 患侧胸廓体积增大 • 肋间隙增宽 • 纵膈向健侧移位 • 患侧心缘及膈面不清
19
20
• 大片状无纹理区 • 肺组织压缩致肺门 • 胸廓体积增大 • 肋间隙增宽 • 纵膈向健侧移位 • 患侧膈肌下移。
21
22
压缩性肺不张:肺被压缩致肺体积减少。
原因:胸腔积液和大量气胸、液气胸、大肿物(肺内肺外)、膈肌 抬高(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块)、胸廓塌陷等。
【肺叶变白,但气管及胸腔未见移位,考虑胸膜病变(胸膜转移) 】。
• X线表现:胸腔内病变— 肺组织受压至肺门区,胸廓不对称,体积增大,纵膈偏向健侧,
膈肌下移。

腹腔内病变—
膈肌上抬,下肺野见片状密度增高影。
24
25
26
27
28
• 一侧肺不张:主支气管阻塞或者受压
• X线:患侧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体积 缩小,纵膈向患侧移位,膈肌升高。
• CT:主支气管闭塞或狭窄,患侧肺萎缩,体积缩小,胸廓塌陷, 肋间隙变窄,纵膈向患侧移位,膈肌升高。
29
30
31
32
33
• 右上叶肺不张:右上叶支气管阻塞或者受压
见于:早产儿、糖尿病孕妇、剖腹产、产前产后缺氧窒息新生儿等。 I,双肺充气稍差,透亮度稍低,颗粒样密度增高影。 II,透亮度进一步减低,磨玻璃样改变,双肺布满颗粒影,支气管气 像征,心膈面清晰。 III,透亮度明显减低,颗粒融合,支气管气象更明显,心膈面模糊。 IV,“白肺”,心膈面消失。 白肺: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IV)、重度肺炎、湿肺(I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