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课程标准150413新
3DMAX基础建模课程标准
![3DMAX基础建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541b35f02d276a201292e54.png)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3DMAX基础建模》课程标准《3DsMAX基础建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制定依据本标准依据《计算机类国家职业标准》及《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3DMAX基础建模》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数字媒体专业开设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造型基础后的专业课程。
在于培养学生的3DMAX基础建模创造力和3DMAX基础建模的搭配能力,使其掌握3DMAX基础建模创意设计的方式与方法,熟练地运用3DMAX基础建模表现主题,拓展3DMAX基础建模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计算机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本课程标准以前,学生应具有设计素描的绘画能力、装饰3DMAX基础建模的绘画能力、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该学习平面3DMAX基础建模综合练习、图形创意、Photoshop CS等技能,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顶岗实习,还应获得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证书,为今后从事岗位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的思路由于本课程的学习较为偏重于抽象的理性思辨,较少涉及到具体的专业设计项目或课题。
所以,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强应用实例的分析讲解。
通过实用的、有趣的、对不同专业课程有较强针对性的多种应用实例,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DMAX基础建模的学习重点在于3DMAX基础建模的搭配和3DMAX基础建模的调和运用,它不是技术的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造型的过程中,主动地根据所限制的条件,有意义地去组织与创造,在反复的练习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开发。
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理实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序化与课程内容的取向问题。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课程标准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4beddbeefdc8d377ee3259.png)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机械产品三维建模》是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主要针对数控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造型和CAM数控编程能力,为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制图员、产品设计员和高级数控编程员等岗位要求而开设。
(二)先修后续课程通过先修课程《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计算机绘图AutoCAD》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图及绘图和零件的表达能力。
为后续课程《数控铣床CAM实训》的学习打下建模基础,是本课程的拓展和提高。
(三)本课程与中职、本科、培训班同类课程的区别。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UGNX进行产品建模、初步工业造型设计、产品装配、工程图样生成等工作。
后续课程《数控铣床CAM实训》是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的软件也是UGNX,需要本课程为其提供CAD/CAM技术和软件操作的相关基础知识,学生具有熟练建模并对模型进行编辑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素质目标:1.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2.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熟悉UGNX用户界面,资源条及图标工具条,常用下拉式菜单,各种参数预设置;2.了解UG设计流程,熟练掌握曲线,草图,特征建模,自由形式特征建模,装配,制图等功能;3.熟练掌握草图、建模、装配与制图的相关知识。
(四)能力目标:1.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典型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2.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装配体的“Top-Down”或“Bottom-Up”设计;3.能熟练使用UG软件创建及编辑各种视图,标注各种尺寸及符号,生成完整的工程图纸。
四、课程内容五、实训项目设计45六、课程实施计划七、课程考核考核内容:1、完成一中等复杂产品的建模、装配与工程图(大作业,平时完成);2、完成机械零件的建模与工程图(上机考试)。
《三维模型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三维模型设计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2905f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9.png)
《三维模型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VR方向)的一门必修课程。
2.课程作用结合本专业方向讲解3ds Max软件的使用和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三维建模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模型的材质与贴图设计、灯光与摄像机控制及有效的渲染出图技术。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知三维模型设计的基本技术、基本流程和常用技能方法,培养从事普通建模、游戏建模、室内建模设计制作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课程目标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模拟设计公司的设计岗位的工作,通过完成不同的项目及其子任务,辅助大量案例实训,运用3ds Max软件平台,熟练掌握3ds Max软件的基本操作、二维及三维建模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常用编辑修改器的功能和应用方法,材质类型及设计应用、贴图设计及应用,渲染输出技术等。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掌握设计三维模型的基本流程、常用造型编辑技术、模型质感表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知识目标(1)三维坐标系统的相关知识;(2)对象的选择、组合、模型的导入/导出及场景、文件的管理;(3)二维样条线的编辑处理知识;(4)三维模型的产生、建立方法;三维模型的编辑修改方法;(5)编辑多边形、FFD、涡轮平滑、壳、挤出、车削、放样等修改器知识;(6)材质类型、明暗器类型、贴图类型、贴图通道等知识,应用材质或贴图的方法和技术;调整质感表现的方法;(7)基本灯光知识、摄像机知识和渲染知识;2.能力目标(1)三维场景环境设置(2)三维基本模型的建立方法(3)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模型(4)三维复杂模型的建立及修改方法(5)调整模型的材质与贴图(6)对场景中的灯光与摄像机的调整(7)渲染设置及渲染输出3.素质目标具有一定的沟通、团队合作、语言表达、自我学习等职业综合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及有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3DS MAX》课程标准
![《3DS MAX》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cb2bfbf705cc175527091b.png)
《3DS MAX》课程标准开课系部:艺术系课程编号:编制日期:2011年10月27日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DS MAX》课程标准课程名称:3DS MAX课程代码:适用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时:96 学分:开设学期:第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编写执笔人:陶万样编写日期:2011-10-27审定负责人:审定日期:一、前言这门课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需要一些必备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学习AutoCAD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AutoCAD具有CAD/CAM技术特色,具有强大的定位精确、易学易用的特点,集二维图形设计,三维曲面与实体造型,是公认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
该课程是在方案课程里进一步应用,也为学生将来从事室内设计打下基础。
学习该软件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强室内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
与传统的手工绘图对比,提高绘图效率,加强三维空间的想象力,通过演示、练习、设计等环节,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AutoCAD课程实践性很强,通过布置一定课外任务,让学生将计算机用途从“上网”到“学习型”转化,同时也克服了课时少的特点,有利激发了学习热情。
二、课程定位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AutoCAD》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AutoCAD基本命令和灵活运用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分析与表达能力;培养使用计算机设备与AutoCAD软件绘制图形的能力;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计算机基础》、《室内设计原理》、《人体工程学》后续课程:《餐饮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设置依据,以达到国家计算机辅助绘图员为培养目标,根据国家计算机绘图员及行(企)业对计算机绘图员的基本要求设置课程的内容,按照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编排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示例,体现工学结合,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学生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维建模课程标准
![三维建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45902cc58fafab069dc02ec.png)
《计算机三维建模》课程标准1课程信息课程代码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合作开发企业开设学期适用专业编制人第五学期产品艺术设计林文渊2课程性质与定位《计算机三维建模》是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熟练运用3DMAX软件制作各种工业设计模型、室内外场景、道具的简模和高模的建模能力,掌握各种工业现行的产品结构、人机工程产品场景比例的基础知识。
其前导课程是《产品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为3DMAX建模奠定造型设计基础,后续课程是《顶岗实习》,将3DMAX建模能力用于实践并提升建模技能。
课程性质:专业理论课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理论课。
产品造型设计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产品造型设计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简单制图能力。
并能学习、贯彻产品造型设计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产品造型设计师。
前续课程:素描、色彩等。
后续课程:展示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家居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毕业设计等。
3课程目标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职业行动领域)基于工作过程确立课程标准,按项目组织整合课程内容;将产品造型设计设计与计算机绘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学时,少讲多练,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进行零件设计与加工的能力。
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能够通过产品设计图纸进行产品的模型制作、完成产品效果图序列制作方法,产品材质处理、产品效果图灯光布局处理、产品后期渲染效果图处理。
2、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3DSMAX软件的各种绘图命令知识和操作命令知识,掌握3Dmax的基于特征的产品外观设计多边形的建模方法,掌握二维、三维、修改器、材质编辑器应用、灯光摄像机及后期渲染处理效果的综合运用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完本课程,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具有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
《三维模型制作技术》课程标准
![《三维模型制作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954fd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9.png)
《三维模型制作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系统讲授含Maya建模、ZBrush建模等在内的多种三维模型制作方法,共计144学时。
课程内容涵盖软件操作命令讲解、模型结构讲解及配套项目案例等,从简单的道具建模依次进阶到复杂的角色建模,完整地讲授三维模型的制作流程及方法。
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标准,本课程还包含三维动画制作后续模块的材质、绑定等相关拓展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三维模型的行业制作规范以及三维后续制作环节对模型制作环节的要求,掌握行业制作的流程及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化动漫制作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包括:曲面建模技术、多边形建模技术、三维雕刻技术等,让学生能完成从简单场景道具到复杂角色的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包括:基础型分析、结构素描、结构块面分析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为其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理解MAYA建模工作原理和ZBrush雕刻动作原理。
(2)知道三维模型的需求标准,知道动画模型和静帧模型的应用范围。
(3)知道三维建模的基本规则及手法,并能将三维模型需求与建模手法相对应。
(4)理解三维建模和数码雕刻结合的工作流程。
(5)知道场景道具模型的整理规范。
(6)知道角色模型的布线要求,了解骨骼绑定和表情制作的工作原理。
(7)知道造型块面划分的依据及基础大型塑造的流程。
(二)能力目标(1)能够按找模型需求,选定建模方法,建立建模流程。
(2)掌握三维建模中曲面建模和多边形建模及数码雕刻的操作方法、各环节统筹。
(3)掌握模型文件整理和优化的流程化操作。
(4)掌握模型布线的方法,能够进行游戏模型和影视动画模型的布线排布。
(5)掌握模型格式之间的转化操作。
(6)掌握模型造型分析比对的方法。
(7)掌握模型格造型块面分析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1)培养掌握流程化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精耕细作、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44f3c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1.png)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课程标准《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是工业机器人方向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工程设计、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使用广泛的重要工具。
主要培养学生在零件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运动仿真、产品优化以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前序课程应掌握《机械制图》、《机电工程技术基础》、课程。
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等课程。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机械CAD/CAM/CAE方面的相关知识;2)了解当前主流设计软件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掌握CAD、CAM、PLM方面的数据转换的方式方法;4)掌握参数化零件的设计方法;5)掌握装配的设计方法;6)掌握运动仿真的方法;7)掌握工业机器人产品工程图纸的生成方法。
8)掌握系统建模技术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造型方法完成工业机器人零件设计;2)能够熟练地创建工业机器人装配模型;3)能够熟练地创建工业机器人模型工程图;4)能够完成对工业机器人模型的设计变更;5)能与其他软件工具实现数据的交换;6)能构建和管理模型库。
3.素质目标1)具有空间形象思维;2)把实际工程转化为设计模型;3)设计信息的查询(包括查阅标准和规范、设计手册、图册等技术性资料、文献);4)工作严谨细致的职业习惯;5)责任意识和担当。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本门课程是运用通用软件教学平台,系统学习三维模型创建、装配、仿真和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基于应用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基础性课程,运用“学、教、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由难到易,由单一到综合的布局安排,涵盖的内容包括CAD/CAM应用、草图基础、零件建模、曲面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运动仿真。
整个课程覆盖了测量、外部数据的输入输出、建模等的基础模块,适应机器人应用技术方向学生学习。
基于工作过程的连贯性,课程的训练项目的内容应具有递进的方式但又相互关联;将机械设计、装配、机构仿真、优化计算、工程图纸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学时,少讲多练,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进行产品设计与应用的能力。
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 课程标准
![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 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9c7e8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7.png)
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标题:探索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1. 课程背景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三维模型设计已逐渐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其中,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至关重要。
2. 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三维建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能够获得多种三维设计软件的操作经验,了解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是未来从事三维模型设计工作所必需的核心技能。
3. 课程设计的深度和广度针对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我们应该着重考虑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课程应该包含从基础到高级的内容,逐渐深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三维模型设计相关知识。
在课程内容方面,应该涵盖建模、材质、灯光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实训,以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 课程标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维模型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我们可以考虑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以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同时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使课程内容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备全面技能的三维模型设计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6. 总结与回顾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稳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课程标准,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培训。
通过对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为我们的教育和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3DMAX课程标准
![3DMAX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076ac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9.png)
摄像机设置的方法和摄像机与人的视觉的关系;
模型的导入
28
灯光、摄像机、渲染
掌握各种真实材质参数的设置方法。
熟悉3DMAX各种灯光的特性;
掌握3DMAX各种灯光参数的设置以及设置后出现的效果;
学会在室内外空间场景中设置灯光;
掌握灯光与渲染的关系;
熟悉渲染的设置与多重放样的方法;
熟练运用extrude(拉伸),bevel(倒角),lathe(旋转),bevel profile(轮廓倒角)修改与生成新的三维物体模型。
23
室内效果
理解室内空间模型的特点;
掌握室内空间场景的建模方法与步骤;
摄像机设置的方法和摄像机与人的视觉的关系;
模型的导入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主干课程
《3DMAX》课程标准
能力模块
课程标准
时数
考核方法
3DMAX基本操作
对3D效果图有一个前提理解,建立3DMAX制作意识;
熟悉3DMAX的操作界面
学会设置绘图单位,设置捕捉以及定制用户界面;
4
案例效果、创意效果综合随堂打分
创建和编辑模型
掌握3DMAX各种简单的建模和方法;
掌握edit spline (编辑样条曲线)命令的使用方法和对物体子对象顶点,线段,样条曲线的编辑方法;
28
环境与特效
学会从cad导入3dMAX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从整体上把握在已导入的DWG文件上如何建立模型;
如何把握能渲染出日光效果灯光的设置;
如何渲染出真实日光效果
理解对模型优化的作用;
如何把握能渲染出夜光效果灯光的设置;
如何渲染出真实夜光效果。
27
《3DMAX建模》课标
![《3DMAX建模》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6e1902cb25c52cc58ad6be02.png)
xxxx学院《3DMAX建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二)课程作用:本课程是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而设置。
表1 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关系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必填)表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三、课程目标(必填)本课程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高专的特点设置,并顺应实践领域对学生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和用3DS MAX制作效果图的方法与技巧,学会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模型的建立,材质的设置,灯光的创作及效果图的渲染出图,并进行后期渲染制作,最终创作出理想的方案效果图。
(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完成室内外效果图的绘制和推敲设计方案的能力,学会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模型的建立,材质的设置,灯光的创作及效果图的渲染出图,并进行后期渲染制作,最终创作出理想的方案效果图。
(二)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1)能根据CAD施工图纸和实际需要,进行各类三维造型的模型空间创建;(2)能根据已有3D模型,模拟实际场景进行材质贴图创建;(3)能根据3D场景模型,模拟真实灯光创建;(4)能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方案的需要,渲染输出建筑室内外效果图;(5)能根据设计需要,具有研究空间造型、推敲设计方案的能力;(6)有自觉接受新技术并能运用于工作中的创新能力。
2、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3DMAX软件的发展与应用方向;(2)掌握3DMAX软件建筑模型的建设方法;(3)较熟练掌握3DMAX软件自带材质编辑器的使用方法;(4)较熟练掌握3DMAX渲染插件VRAY渲染器的材质编辑方法;(5)掌握3DMAX灯光运用;3、素质目标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分析;主动求知、知难而进、敢于思考、不断创新的精神。
培养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和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能力。
3D课程标准
![3D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5394f3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7a.png)
《3DMax效果图制作》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三维设计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学习三维建模、三维编辑、动画制作和渲染等技术和方法,可从事制作角色动画、室内外效果图、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三维设计领域的工作。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维建模、材质、灯光、镜头、动画和渲染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对于基本操作、建模、模型修改、材质赋予、灯光相机、渲染、特效、动画制作等各个方面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操作,并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室内效果图制作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的出现与兴起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用于制作室内效果图的软件很多,最流行的当属3d max软件。
《3d max》是一门实践性强、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也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主干专业课程.目前在国内,3ds max软件被广泛应用在效果图设计中,涉及到室内外效果图、公共环境设计、产品模型、园林景观设计等,其中效果图表现的制作涉及到建模、材质、灯光和渲染等多项3d max应用技术。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3ds max软件的特性及功能性,熟练其操作技法,并能高效率独立完成完整的室内效果图。
从课程结构来看,本课程属于一门重要的含有实训内容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利用3d max软件进行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项目为课程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独立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的能力。
本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图像图形处理能力培养,以及在后面的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中打下了深厚的专业基础。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计算机辅助绘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独立产业,它被广泛地应用到影视特技、广告、包装、医疗、教育、娱乐等行业中。
而作为主流产品的3DS MAX 深入人心,软件功能强大,定位准确,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根据室内专业学生的学习课程,3DS MAX软件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完成室内装潢设计、结构设计、色彩设计、形体设计的仿真效果图并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设计成本.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阶段性考核(40%)+期末考试(40%)(1)平时成绩(20%):到课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2)阶段性考核(40%):每节课上传所有课程练习;(3)期末考试(40%):独立操作能力的测试考核。
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 课程标准
![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 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54a5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d.png)
《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深度评估与探讨一、概述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三维模型设计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建筑设计、游戏开发、医学影像等。
为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许多教育机构开设了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
本文将对《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评估与探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课程概述1. 课程目标《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在三维模型设计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通过实践和项目驱动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三维建模、材质贴图、灯光渲染等技术,并能够独立完成项目设计和制作过程。
2. 课程内容课程将包括三维建模基础、三维动画设计、虚拟场景制作、三维打印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并掌握各种专业软件的操作技巧,如Maya、3ds Max、Blender等,同时还将深入了解实际项目的需求和解决方案。
3. 课程评估课程将采用综合实训和项目驱动的评估方式,学生将通过实际项目的完成情况和作品展示来评估其学习成果。
这种评估方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课程重要性与意义《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维模型设计已经成为了许多行业的重要工具,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实践和项目驱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课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项目经验,为日后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门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三维模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是一门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各种专业技能和知识,还可以通过实践项目来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我认为这种项目驱动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能够更快速地成长和发展。
这门课程还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使他们更容易地融入社会和行业。
《3dsmax》课程标准 (2)
![《3dsmax》课程标准 (2)](https://img.taocdn.com/s3/m/84e98ed7240c844769eaee94.png)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学院《3Dsmax》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定位本课程详细阐述3dsmax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3dsmax中三维空间模型的创建与制作、材质与贴图的技术、灯光与环境、渲染输出与打印的相关知识。
随着三维软件的不断更新,不同版本的三维软件应用的领域也是越来越广泛,其新功能也在不断增加,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能够更新、更快、更好的掌握软件的发展形式。
二、学习领域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①掌握三维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②熟悉3dsmax基本工具的操作,参数设置等;③熟练掌握3dsmax中在效果图设计中的基本渲染设置;④能够掌握3dsmax中输入、输出效果图;(2)社会能力目标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②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③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3)方法能力目标①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②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③具有查找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具有较好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学习情境设计1、1、学习情境设计思想:《3DSMAX》依据3dsmax设计师岗位的真实工作过程,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设计,构建学习载体,共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排列顺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考核方式采用阶段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阶段考核按平时作业和实训单元进行综合,课程最后一周选择一个课程设计项目进行综合考核。
课程明确了学生每个技能训练项目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
实训单元结束后应该按标准对学生进行相应考核,最终考核成绩是课程结束后结合单元考核以及综合考核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阶段考核:按照平时作业和实训单元技能训练要求在实训过程中进行,采用现场操作和答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采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时“应知+应会”的方式,应知考查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闭卷作答,成绩占本单元总成绩比例的50%;应会考查学生具备的职业技能,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占本教学情境总成绩的50%。
《SolidWorks三维建模》课程标准
![《SolidWorks三维建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c0363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a.png)
《SolidWorks三维建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掌握三维数字化设计的重要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是培养机械行业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学习以SolidWorks软件应用为主,掌握创建简单及复杂的草图,会使用基本建模命令完成三维实体建模,能够完成中等难度装配体设计,了解工程图设计流程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工艺。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和较好的创新创造能力。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近机电类专业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入门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字化设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三维造型理论和常用技巧;掌握相关的造型方法与命令;掌握常见产品的造型方法与技巧;掌握常见的装配建模方法;掌握工程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辅助制造的基本工艺;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如地进行一般产品的三维造型;能在生产设计中熟练运用三维造型基本知识:含实体建模、自由曲面等、装配建模、工程图等;能够进行简单形体的数控编程;素质目标: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课程设计思路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吸收行业企业标准,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少讲多练,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练”一体化教学。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一)各周学习任务内容与参考学习建议(二)教学方法本课程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设计上突出实践操作,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亲自动手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当助教的角色,授课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在课程考核上强调上机操作;增加三维建模综合实践环节,突出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应用教学,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三维建模 课程标准
![三维建模 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6b781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d.png)
三维建模的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课程定位:三维建模是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根本的三维软件造型理论和建模方法,为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产品造型设计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识图、读图,甚至具备简单制图的能力。
同时,学生应能学习、贯彻产品造型设计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产品造型设计师。
课程内容:课程以项目组织整合内容,将产品造型设计与计算机绘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实践教学环节应加强,以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进行零件设计与加工的能力。
课程实施:课程的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确立课程标准,按项目组织整合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同学校的三维建模课程标准可能有所不同,请以具体课程的相关规定为准。
《三维建模模块》课程标准
![《三维建模模块》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91dea4203d8ce2f006623d1.png)
《三维建模模块》课程标准一、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数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属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任务学习UG软件中二维曲线的绘制与编辑、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工程制图、装配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掌握CAD/CAM的基础知识,具有CAD/CAM 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UG软件进行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设计与制造,为适应机械产品三维设计及加工等岗位作准备。
(二)设计思路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以及典型零件的实际工作项目活动,使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培养学生具备产品设计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先对照各个项目任务或案例,分析解决该项目所要学的知识点,然后讲授知识点,再由学生完成该任务,教师最后进行讲评、分析并总结。
内容安排祥见内容标准部分。
三维建模模块的课程考试,可全部在计算机机房,用一些联系实际的案例进行,真正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获取信息:能够从较复杂的任务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熟练地应用先进手段获得解决任务地信息。
(2)自主学习: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3)分析判断:能够较好的分析和解决实际操作或者工作现场出现的突发情况,快速找到问题根源。
(4)解决问题:具备整体与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自主正确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社会能力目标(1)负责耐劳:具有决策、规划能力,能够从工作岗位获取新的知识,胜任工作岗位,并在一定目标下,负责、踏实、稳定、注重质量地完成比较脏累的工作任务。
(2)人际沟通:具有较复杂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3)团队合作:具有合作精神和管理协调能力,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3、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地使用UG软件完成典型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工作,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2)能够熟练地使用UG软件完成装配体三维装配设计工作,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3)能够熟练地使用UG软件完成由三维模型生成工程图纸工作,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UGNX10.0边学边练实例教程》第4版朱光力周建安洪建明周旭光编著 ISBN:978-7-115-41443-4(二)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每个项目教学内容以模型构建过程和加工过程为导向,各个项目之间在难度方面逐渐增加。
(完整版)三维建模标准
![(完整版)三维建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de7675770bf78a6429548d.png)
三维建模规范1.1. 建筑物三维建模标准1.1.1.模型1、建筑物模型平面精度在30cm以内,高程精度在17cm以内。
2、统一采用MAX,CREATOR建模,在MAX软件中单位设置为Meter,在CREATOR中单位为Inch。
3、模型不存在共面和相距太近的面。
当两个目标共面时,将小面模型的共面面片删除。
两个平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m,如果小于1m则删除模型内部冗余的面。
4、删除冗余的点、线、面,以及重合线、重叠面,并焊接相近或重合的点,保证模型无裂缝。
5、凸出建筑物墙面1米以内的目标不必实际建模,贴图即可,但欧式建筑、风貌保护区、文物保护建筑,以及临街的重要建筑物需要精细建模,凸出建筑物墙面0.6m的目标实际建模。
建筑物临街部分基本按实际建模,尤其台阶全部表示,非临街部分简略表示,采用贴图表现即可。
但标志性建物、重要公建(政府、学校、医院等)、高层建筑物(大于15层)无论临街与非临街部分均精细建模。
6、不要制作近于白色的纹理进行贴图,否则看上去似乎该面未贴图。
7、在MAX中分离每个房屋并进行附加操作,保证在CREATOR中每个房屋为一个单独的OBJECT。
在CREATOR中建立合理的层级结构,GROUP下面是OBJECT,不要再建GROUP,层级结构命名合理。
8、模型不缺面,所有面必须贴图,可以统一检查是否存在未贴图的面。
9、不存在闪烁重叠的面,不允许存在变形的凹面。
10、为降低数据量,烘培后需在CREATOR中合并面。
11、平面屋顶通常有女儿墙(参考DOM影像),有女儿墙的必须实际建模,女儿墙尺寸通常为宽0.4米,高0.6米,但一些特殊的女儿墙按实际的宽度和高度建模。
12、为减少数据量,在基本达到相同视觉效果的情况下,能够采用透明纹理的则尽量采用透明纹理,而不必实际建模。
13、围墙、栅栏根据地形图和外业数据按实际位置、尺寸建模,栅栏贴透明纹理。
14、复杂屋顶架子(方柱状或圆柱形)需要实际建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建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三维建模
二、适用专业
本课程既可以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还可以适用于高职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就是中高职衔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职学段的专业核心课程,也就是一门项目课程。
旨在使本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三维软件造型理论与建模方法,学会操作三维软件完成实体建模、自由曲面建模与装配建模,并绘制零件的工程图。
四、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项目为依托,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解构原有学科知识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
教学中通过引入企业的典型设计案例,借助常用的三维设计软件演示讲解,运用多媒体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将职业道德、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技能培养过程中,逐步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
五、课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 掌握基本的三维软件造型理论与常用技巧;
(2) 掌握相尖的造型方法与命令;
(3) 掌握常见产品的建模方法与技巧;
(4) 掌握常见的装配建模方法;
(5) 掌握工程图的绘制方法。
2・能力目标
(1) 能够熟练运用三维建模基本知识与建模方法;
(2) 能够操作三维软件完成实体建模、曲面建模与装配建模;
(3) 能够操作三维软件处理工程图;
(4) 能够进行一般产品的三维建模,并绘制其工程图。
3. 情感目标
(1) 具有良好的信息保密意识、成本意识、奉献意识等职业意识。
(2) 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自我约束的控制能力等社会能力。
(3) 具有再学习能力、查找资料能力、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策略能力等方法能力。
六、参考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96
学分:6
七、课程结构
八、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编写与使用
1教材应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方式
来组织内容,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实际操作
2、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要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教材中的案例要具有可操作性。
4、建议根据课程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结合学习任务的项目设置编写教材。
(二)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利用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与顶岗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尖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教学内容的调整。
积极利用电子期刊、电子书籍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使学生知识与能力拓展成为可能。
九、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主要运用于讲解各学习任务的相尖知识。
2、任务驱动法:主要在各学习任务中引入项目,明确学习内容。
3、示范教学法:主要运用于各项目建模环节的操作演示。
4、讨论法:主要运用于案例分析环节。
(二)教学条件
CAD/CA实训室:电脑50台(安装三维建模软件(NX))
十、教学评价
本课程就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就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
之一,综合考虑课程特点,课程考核主要采取过程考核方式。
具体考核项目如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