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2)-课件

合集下载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1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1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则函数y = f x − 2x的零点是(
−2x + 1, x ≤ 0,
A.1
1
4
B.
[解析] 当x > 0时,由f x − 2x =
1
4
C.1,
1
0,得
x
A
)
D.1,−1
= x,即x 2 = 1,解得x = −1(舍去)
1
4
或x = 1;当x ≤ 0时,由f x − 2x = 0,得4x = 1,解得x = (舍去).所以函
a = 5.故选B.
课堂评价
−∞, 1
4.若函数y = x 2 − 2x + a有2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得 = 4 − 4a > 0,所以a < 1,故a的取值范围是 −∞, 1 .
课堂评价
5.函数f
x = x2 − x −
1
− ,0
a有4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根,即函数f x 有2个零点.
课中探究
∣ x + 1 ∣, x ≤ 3,
变式 已知函数f x = −x 2 + 6x − 5, x > 3, 若函数g x = f x − a有3个不同
的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
A. 0,4
B. 0, +∞
C. 0,3
D. 3,4
[解析] 作出f x 的图象,并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直线y = a,如图所示.由图知当
α 为函数y = f x 的零点.
课前预习
【诊断分析】
(1)函数的“零点”是一个点吗?
解:不是,函数的“零点”是一个数,实际上是函数y = f x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2)-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2)-课件
即(0 )f(0 ) <0 ,零点位于区间[a0 , b0 ] 中.
(2)取区间[0 ,0 ]的中点,则此中点对应的坐标为
0 = 0 +
1
2
0 − 0 =
1
(0
2
+ 0 ) 计算f(0 )和f(0 ),并判断:
①如果f(0 )=0,则0 就是f(x)的零点,计算终止;
[1.3125, 1.375]
1.34175
f(1.34375)>0
[1.3125, 1.34375]
∵1.3125 ≈ 1.3, 1.34375 ≈ 1.3, 即两端精确到0.1时的近似
值相等了,
∴ 结束,且知: 近似解为1.3.
3. 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1)在D内取一个闭区间 [a0 , b0 ] D, 使 f (a 0 )与 f (b0 ) 异号,
1
故判别式 1 4a 0, a ,
4
1
综上,当a 0或 a 时,函数f(x)仅有一个零点.
4
例4. 若二次函数f(x)=x2 − 2x+m在区间(0,4)上存在零
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 m= − x2+2x在(0,4)上有解,
又− x2+2x= −(x − 1)2+1,
B. [2, 3]和[3, 4]
C. [2, 3],[3,4]和[4, 5]
D. 以上均有可能
答案: D
5
-52.488
6
-232.064
(一)二分法
1. 二分法的概念
对于在区间 [a, b] 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课件(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课件(2)
根x1=x2
实根
没有实数根
b
(a>0)的根
x1,x2

2a
(x1<x2)
ax2+bx+c>0
(a>0)的解集
ax2+bx+c<0
(a>0)的解集
{x|x<x
_______1
或x>x2} {x|x≠x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1} {x|x∈R}
{x|x1
_______
______
数. (若二次项系数带参数,考虑参数等于零、不等于零)
2、解决恒成立问题,一定要搞清谁是主元,谁是参数,一
般地,知道谁的范围,谁就是主元,求谁的范围,谁就是参
数.
[跟踪训练二]
1.
已知不等式 x 2 x a 0 的解集为 x|x 3 或 x 2 ,
则实数 a __________.
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2.逻辑推理: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3.数学运算: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4.数据分析: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5.数学建模: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逐步渗透一元二
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联
系。
自主预习,回答问题
• 阅读课本50-52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 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
(3) − 2 + 4 − 4 < 0
1
(4) 2 − + 4 ≤ 0
答案:(1) | < −, 或 >
(3) | ≠
(2) | ≤ −, 或 ≥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时)高一数学课件(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时)高一数学课件(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有零点的区间,函数在端点
处的函数值异号,那么这两
者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吗?
思考2:已知、都是函数 = ()图象上的点,而且函数图
象是连接, 两点的连续Biblioteka 断的线,作出3种 = ()的可能的
图象并判断函数是否一定存在零点.
y
y
函数()在区间(, )
中一定存在零点,但
不能确定零点个数
>0
2
2
2
8
−2 − 3ൗ2
7
7
9
=−
2
4 (− 4) = 64 > 0
−2 − 7ൗ4
15 取− 15为零点近似值
=−
8
2
8
1
1
2
1
4
1
8
二分法的定义:
前提条件
对于在区间[,]上_________且()
∙ () < 0的函数 =
连续不断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_________,使区
即(2 − )( + 2) < 0,解得 < −2或 > 2.
1

二分法
定义
求函数零点近
三种思想
逼近思想 函数思想
似值的步骤


定区间,找中点,中值计算两边看.
同号去,异号算,零点落在异号间.
周而复始怎么办? 精确度上来判断.
1
.
8
(−) >
(−) <
−2
E
D
−1
取中点
() >
0
参考维修工人的维修
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追问1:如果在区间(−2,0)中任取一个数作为0

新教材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2课时提升版 课件(12张)

新教材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2课时提升版   课件(12张)

• 要点归纳:
在函数图像连续的前提下, f (a) f (b) 0 ,能判断出在区间(a,b) 内有零点,但不一定只
有一个;而 f (a) f (b) 0 ,却不能判断在区间(a,b) 内无零点。
• 变式训练:
函数 y x2 8x 16 在区间3,5上( )
A.没有零点
B.有一个零点
C.有两个零点
• (1)函数图像在零点附近连续不断;
• (2)在该零点左右的函数值异号。

变式训练
用二分法求方程
2
x
3x
7
0
在区间(1,3)内的根,取区间的中点为
x0
2
,那么下一个
有根的区间是
.
题型三: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
例 3.用二分法求函数 f (x) x3 x 2 的一个正实数零点(精确度小于 0.1).
D.有一无数个零点
题型二:二分法的概念 例 2.(1)下列函数中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近似值的是( )
A. f (x) 3x 1 B. f (x) x3 C. f (x) x D. f (x) x2 2x
( 2 ) 用 二 分 法 求 函 数 f (x) 4x2 8x 1 的 零 点 时 , 第 一 次 计 算 得
解: 因为 f (1) 2 0, f (2) 4 0
我们可以将区间[1,2]作为计算的初始区间.
用二分法逐步计算,具体如表所示.
端点或中点横坐标
计算端点或中点的函数值
a0 1, b0 2
f (1) 2, f (2) 4
x0
1 2 2
1.5
1.5 2 x1 2 1.75
x2
1.5
• 要点归纳
• 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的步骤往往比较繁琐,一般借助 表格,利用表格可以清晰地表示逐步缩小到零点所在区间的过 程;有时也利用数轴来表示这一过程。

3-2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关系 第2课时(教学课件)-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关系 第2课时(教学课件)-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则方程的根所在区间为
√A.(1.5,2)
B.(1,1.5)
C.(2,3)
D.不能确定
解析 由题意知f(1.5)·f(2)<0, 所以方程的根在区间(1.5,2)内.
123
3.若函数f(x)=x3+x2-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计算,参考数据 如下:
f(1)=-2 f(1.375)=-0.260
A [设函数 f(x)=7x2-(m+13)x-m-2,则由 题意可画出函数 f(x)的草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
f0=-m-2>0,
f1=-2m-8<0, f2=-3m>0,
解得-4<m<-2.
故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4,-2).]
C [对于 A 选项,可能存在,如 y=x2;对于 B 选项,必存在但 不一定唯一,选项 D 一定存在.]
类型 2 对二分法概念的理解 【例 2】 下列图像与 x 轴均有交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 零点的是( )
B [利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必须满足零点两侧函数值异号,在 选项 B 中,不满足零点两侧函数值异号,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由 于 A、C、D 中零点的两侧函数值异号,故可采用二分法求零点.]
[跟进训练] 1.若函数 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为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f(a)f(b)>0,则不存在实数 c∈(a,b)使得 f(c)=0 B.若 f(a)f(b)<0,则存在且只存在一个实数 c∈(a,b)使得 f(c)=0 C.若 f(a)f(b)>0,则有可能存在实数 c∈(a,b)使得 f(c)=0 D.若 f(a)f(b)<0,则有可能不存在实数 c∈(a,b)使得 f(c)=0
第三章 函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套PPT课件
[解析] , ,又 , ,即 .又 , ,即 .故 , .
【变式探究】
已知 且 ,求 的取值范围.
[解析] 令 , ,则 , .由 解得 ,又 , , , .
方法总结 不等式具有可加性(需同向)与可乘性(需同正),但不能相减或相除,应用时要充分利用所给条件进行适当变形来求范围,注意等价变形.
方法总结 应用基本不等式时,注意下列常见变形中等号成立的条件: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学习目标
1.会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数学建模)
2.会运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或式子的大小.(数学运算)
3.梳理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或解决范围问题.(逻辑推理)
自主预习·悟新知
合作探究·提素养
(2)已知 , .求证: .

[解析] (1)对于①,若 , , , ,则 ,①错误;对于②,对于正数 , , ,若 ,则 ,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②正确.综上,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②.(2)因为 ,所以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即 ,所以 .
探究2 重要不等式
设 , ,记 , , 分别为 , 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古希腊数学家帕波斯于公元4世纪在其名著《数学汇编》中研究过 时, , , 的大小关系.
问题1:.你能探究 , , 的大小关系吗?
[答案] 能,因为 , , ,所以 ,即 ; ,即 .所以 .所以 , , 中最大的为 ,最小的为 .
问题1:.小明的说法正确吗?用什么性质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 不正确,用等式的性质.当 时, 一定成立,反过来,当 时,不能推出 ,如当 时, 成立, 不成立.故“ 是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错误的.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一B版《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函数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一B版《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函数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2)求出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 零点 ;
(3)画出二次函数的 图像 ;
(4)结合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解集 .
栏目导航
1.函数 y=1+1的零点是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 课件
栏目导航
1.方程 f(x)=g(x)的根是函数 f(x)与 g(x)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也
课件
课件
是函数 y=f(x)-g(x)的图像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2.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1)ax2+bx+c=0(a≠0)的解是函数 f(x)=ax2+bx+c 的零点.
课件
课件
(2)试比较 f(-4)·f(-1),f(0)·f(2)与 0 的大小关系.
[解] (1)由图像可知,函数 f(x)的两个零点分别是-3,1. (2)根据图像可知,f(-4)·f(-1)<0,f(0)·f(2)<0.
栏目导航
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3∪23,+∞.
栏目导航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2课时)高一数学同步精讲课件(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2课时)高一数学同步精讲课件(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二分法.
试求函数f(x) = x 2 − 2x + 2在区间(−2,0)内的近似零点x1 ,使
|x1 − x0 | <
1
.
8
(−) >
(−) <
−2
E
D
−1
取中点
() >
0
参考维修工人的维修
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追问1:如果在区间(−2,0)中任取一个数作为0
{−5, −3, −1,2,4,6}
() > 0的解集为
(−5, −3) ∪ (2,4) ∪ (4,6)
() ≤ 0的解集为
[−6, −5] ∪ [−3,2] ∪ {4,6}
因此,解不等式() > 0,
可以先解对应方程 () = 0 ,
再根据函数性质得到解集.
例2 (课本例5)求函数() = ( + 2)( + 1)( − 1)的零点,并
的近似值,那么误差小于多少? 误差小于2
追问2:如果取区间(−2,0)的中点作为0 的近似
值,那么误差小于多少? 误差小于1
怎样才能不断缩小误差?
误差小于区间长度
通过计算区间中点函数值,从而不断缩小零点所在的区间
【解析】列表如下:
零点所在区间
(−2,0)
(−2, −1)
3
(−2, − )
2
7
(−2, − )
x1
0
y
y
x2
x
(x1,0),(x2,0)
0
x1
(x1,0)
x
0
没有交点
x
例3 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2 − − 6 < 0;

人教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 《基本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PPT(第二课时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人教高中数学A版必修一 《基本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PPT(第二课时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第三页,共十九页。
在本例条件下,求证:1a+1b+1c≥9. 证明:因为 a,b,c∈(0,+∞),且 a+b+c=1, 所以1a+1b+1c =a+ab+c+a+bb+c+a+cb+c =3+ba+ab+ac+ac+bc+bc ≥3+2+2+2=9. 当且仅当 a=b=c=13时,等号成立.
第四页,共十九页。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应用问题的关键是构建模型,一般来说, 都是从具体的几何图形,通过相关的关系建立关系式.在解题 过程中尽量向模型 ax+bx≥2 ab(a>0,b>0,x>0)上靠拢.
第十页,共十九页。
1.某公司购买一批机器投入生产,据市场分析,每台机器生产 的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 y(单位:万元)与机器运转时间 x(单位: 年)的关系为 y=-x2+18x-25(x∈N*),则当每台机器运转 ________年时,年平均利润最大,最大值是________万元. 解析:每台机器运转 x 年的年平均利润为xy=18-x+2x5,且 x>0,故xy≤18-2 25=8,当且仅当 x=5 时等号成立,此时年 平均利润最大,最大值为 8 万元. 答案:5 8
a>0,所以4xy+ayx≥2 4xy·ayx=4 a,当且仅当4xy=ayx时取等 号.由已知可得 4+a+4 a≥16,即 a+4 a-12≥0,解得 a≥ 2 或 a≤-6(舍去),所以 a≥4,即 a 的最小值为 4.
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1.若 a,b∈R,判断大小关系:a2+b2________2|ab|.( )
第二页,共十九页。
【证明】 因为 a,b,c∈(0,+∞),a+b+c=1, 所以1a-1=1-a a=b+a c≥2 abc, 同理1b-1≥2 bac,1c-1≥2 cab. 上述三个不等式两边均为正,分别相乘, 得1a-11b-11c-1≥2 abc·2 bac·2 cab=8. 当且仅当 a=b=c=13时,等号成立.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2课时)【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2课时)【课件】

③当a<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2)x-2a<0.
∵2a<2,∴2a<x<2.
综上,当a=0时,原不等式解集为{x|x<2};
当0<a<1时,原不等式解集为x|
x<2或x>2a;
当a≥1时,原不等式解集为x|
x<2a或x>2;
当a<0时,原不等式解集为x|
2 a<x<2.
(2)Δ=m2+12m=m(m+12).
②若a≠±1,则当
Δ=(a-1)2+4(a2-1)<0,
a2-1<0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R,解得-35<a<1.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35<a≤1.
题型三 实际应用题 例3 某摩托车生产企业,上年度生产车的投入成本为1万元/辆,出厂价为 1.2万元/辆,年销售量为1 000辆,本年度为适应市场需要,计划提高产品档次, 适度增加投入成本,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x(0<x<1),则出厂价相应提 高的比例为0.75x,同时预计年销量增加的比例为0.6x,已知年利润=(出厂价- 投入成本)×年销售量. (1)写出本年度预计的年利润y与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之间的关系 式; (2)为使本年度的利润比上年度有所增加,则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应 在什么范围内?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2课时)
题型一 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1 (1)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2(a+1)x+4>0. (2)解关于x的不等式3x2-mx-m>0. 【解析】 (1)原不等式可化为(x-2)(ax-2)>0, ①当a=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2<0,∴x<2. ②当a>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2)x-2a>0. 若0<a<1,则2<2a,∴x<2或x>2a. 若a≥1,则2≥2a,∴x<2a或x>2.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2课时)课件(人教B版)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2课时)课件(人教B版)
2
f
a+b 2
f(b)<0,将a+b的值赋给
2
a,回到第一步.
新知探索 知识点二:二分法
注意:(1)二分法只能求函数的变号零点(函数图像通过零点时穿过 x 轴,这样的零点为
变号零点)的近似值.
(2)二分法的解题原理是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它是一种求近似解的具体方法,是考查“极
端”“无限分割”“化整为零”“无限逼近”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
-2,-1 2
,-12,1
,1,52

5,4 2
.故选
AC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堂练习
【训练 4】(多选)若 a<b<c,则函数 f(x)=(x-a)·(x-b)+(x-b)(x-c)+(x-c)(x-a)的 零点所在区间为( ) A.(-∞,a) B.(a,b) C.(b,c) D.(c,+∞)
【 解 析 】 ∵f(x)=(x-a)(x-b)+(x-b)·(x-c)+(x-c)·(x-a), ∴f(a)=(a-b)(a-c),f(b)=(b-c)(b-a), f(c)=(c-a)(c-b),∵a<b<c,∴f(a)>0,f(b)<0,f(c)>0, ∴f(x)的两个零点分别位于区间(a,b)和(b,c)内.故选 BC.
课堂总结
第一步 检查|b-a|≤2ε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取
x1=a+2 b,计算结束;如果不成立,
转到第二步.
第二步
计算区间(a,b)的中点a+b对应的函数值,若
2
f
a+b 2
=0,取
x1=a+2 b,计算结束;

f
a+b 2
≠0,转到第三步.
第三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