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绩效考核研究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研究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务员队伍作为国家治理的中坚力量,其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公务员绩效考核不仅关系到公务员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激励,更是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其优化路径,以期为推动我国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相关制度文件和政策规定,分析了制度变迁的背景和动因。
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考核指标设置不够科学、考核过程缺乏透明度、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充分等。
文章还借鉴了国内外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章提出了优化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望推动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进而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效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历史沿革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的绩效考核体系。
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在这一阶段,公务员绩效考核主要围绕职务晋升和奖励进行,考核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关注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完成情况。
考核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也进入了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考核内容逐渐丰富,开始关注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和工作实绩等方面。
同时,考核方法也开始向定量评价转变,引入了更多的量化指标和考核方法。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现状有什么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现状有什么绩效考核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员工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国内绩效考核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绩效考核的概念、现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绩效考核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系统评估和测定,量化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效果。
其目的是评估员工在岗位上的表现,为组织提供有关员工绩效水平的信息,并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和培训。
二、绩效考核的现状1.方法和指标:国内的绩效考核方法和指标有很大的差异。
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如主观评价、直观评价等。
近年来,随着绩效考核的研究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定量评价方法,如绩效评分、绩效比较等。
而指标方面,早期主要以工作成果为核心,近年来逐渐涵盖了更多的绩效指标,如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等。
2.影响因素:绩效考核的结果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如能力、工作经验)的影响,还受到组织因素(如组织文化、激励机制)的影响。
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个体因素上,对绩效评价的精确度和有效性进行探讨。
但是,组织因素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3.效果评估: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绩效,因此绩效考核的效果评估是衡量绩效考核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准。
目前,国内绩效考核的效果评估研究还比较薄弱,很少有研究将绩效考核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只有通过对绩效考核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绩效考核研究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员工的能力、工作经验、动机等。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多集中在个体因素上,通过对员工个体能力、行为特征等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其对绩效的影响。
2.组织因素:组织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文化、激励机制等。
组织文化对员工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组织文化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激励机制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员工的激励程度有直接影响。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环境、竞争环境等。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及历史演变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及历史演变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及历史演变1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绩效考核的思想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
《尚书·尧典》里有“纳于大麓,暴风骤雨而弗迷”,就是指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之前对其进行了绩效考核。
可见,我国绩效考核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
但是长久以来,国内的考核指标就是传统、单一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德、能、勤、绩、廉”标准。
然而这五个标准过于笼统模糊,表面上好像囊括了考察一个千部的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
但实际上,究竟什么是“德”?要具备那些“能”?怎样才算“勤”?要达到什么程度的“绩”?“廉”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长久以来并没有一个可量化的,直观的标准得以体现。
自西方绩效考核理论引入中国后,国内的研究方向就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要明确这些指标的标准。
使得考核干部的标准更科学合理,更直观公开透明。
大连理工大学架永斌在“企业中层领导干部素质及提高途径的研究”一文中对企业中层领导干部素质及提高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针对企业中层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和考核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干部素质的途径和评估千部素质的指标体系。
在设计评估指标时,首先把干部的素质分为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两部分,然后对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进行两极分解得到三层评估指标,最后对第三层每一个指标给出A、B、C、D四个具体量化等级标准,并分别赋予具体数值。
这种具体量化指标等级标准的方法应用较普遍,因为方便考核人员评分,但是指标的等级标准划分的科学性以及每一等级的语言描述的准确性不易把握。
徐州师范大学的谢中才,周国成在“试论企业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的正确使用”一文中以“品行,能力,工作业绩”为一级指标设计了指标体系用于企业管理干部队伍的考核,对每一个考核对象都可以计算出一个考核分数,但是他们认为如果绝对以考核分数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那未免太简单化了,事实上,考核过程中所反映的干部队伍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远不是一个分数所能概括了的,影响考核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很多,只有参照单项和综合的量化考核结果,针对干部队伍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到相对较为客观公正的结果。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研究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研究引言国有企业是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财富,其经营状况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国有企业,提高其绩效,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与民营企业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具有政治性质。
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其绩效考核往往是依据政府的指标和要求来进行的。
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不同政策下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注重社会效益。
国有企业往往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其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以经济指标为主,还会考虑到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比如就业、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方面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倾向于长期稳定。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经营环境和政策支持。
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一般更注重长期的投入产出比较,而不是短期的快速回报。
1.2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虽然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具有其特殊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
由于绩效考核标准受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导致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容易出现主观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的机制不够完善。
国有企业的薪酬一般以工龄和职务等因素为主,绩效考核只是作为辅助因素。
这就导致了绩效考核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的削弱,员工的绩效动力不足。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其绩效考核往往受到固定利益分配模式的影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不高。
2.1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特点国有企业的薪酬结构相对较为单一。
由于国有企业的薪酬一般以工龄和职务等因素为主,导致薪酬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员工的薪酬差距不大。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绩效考核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行为进行评估,以便于判断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质量和对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
绩效考核对于组织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组织评估、激励和提高员工的绩效,进而促进组织的发展。
因此,绩效考核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国内,绩效考核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积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就开始对绩效考核进行研究。
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组织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对企业的绩效考核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引进,国内对绩效考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研究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的概念和目标、绩效考核方法和工具的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考核过程的管理等。
国内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绩效考核的理论研究。
国内的绩效考核理论研究主要围绕绩效考核的定义、目标、原理和方法展开。
其中,绩效考核的目标是绩效考核研究的重点之一,包括激励目标、评价目标和改进目标等。
同时,还探讨了不同绩效考核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如基于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绩效考核、360度绩效考核、绩效排名等。
第二,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国内的绩效考核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实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例如,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三,绩效考核的应用研究。
国内的绩效考核应用研究主要关注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接受度、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的关系等。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特定领域的绩效考核问题,如科研绩效考核、政府绩效考核等。
在国外,绩效考核的研究同样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绩效考核的制度设计。
国企改革背景下绩效考核方法研究
国企改革背景下绩效考核方法研究在国企的背景下,绩效考核方法的研究尤为重要。
绩效考核是衡量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一种手段,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员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国企背景下绩效考核方法的研究展开,以期提出一种适合国企发展需要的绩效考核方法。
首先,国企背景下,由于国企的特殊性质,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国企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以“绩效排名”为核心内容,容易导致员工间的竞争和不合理的评价结果。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能够更好地反映员工工作实际情况和潜力的绩效考核方法。
其次,国企背景下,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关注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但在国企中,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绩效考核方法需要考虑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以确保考核结果与实际工作情况相匹配。
再次,国企背景下,绩效考核方法的研究还需要考虑员工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在国企中,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绩效考核方法需要能够有效地评估员工的贡献和价值,并为优秀员工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
最后,国企背景下,绩效考核方法的研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需求。
国企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因此绩效考核方法需要能够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匹配。
只有考核方法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相一致,才能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员工的工作行为。
综上所述,国企背景下绩效考核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考虑员工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员工激励和奖励机制以及企业的整体发展需求。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建立一种适合国企发展需要的绩效考核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绩效和企业的竞争力。
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一、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公司对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视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其纳入到公司的管理体系中。
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理想。
一些企业仍未能理解绩效考核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无法正确地执行绩效考核管理,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绩效考核系统始终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技术不足现在,很多公司仍在使用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即“毛刺制度”(即员工被发现做错了就给扣分)。
这种方式无法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很容易造成员工对企业的不满和抵触,甚至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
2.不适当的指标许多企业使用的绩效考核指标都是缺乏精确性和相关性的。
当指标无法反映员工实际工作表现时,绩效考核无法准确、公正地对员工进行评估。
3.评价标准缺乏灵活性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缺乏灵活性,无法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和工作特点来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这导致了绩效考核的不公正和不科学,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对策研究如何解决绩效考核的问题?以下是几个建议:1.完善技术手段企业应该通过引进新技术和培训员工的方式来提高绩效考核系统的技术水平。
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和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改善绩效考核指标企业应该选择正确的指标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确保指标具有精确性和相关性。
此外,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不同工作内容和个人特点来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构建灵活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企业应该构建灵活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以便根据员工不同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来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此外,对于不同的员工,应该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这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加强绩效管理的培训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绩效管理培训,让员工了解绩效考核与企业目标的关系,了解绩效考核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如何准确地执行绩效考核。
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个人价值观。
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有哪些
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有哪些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有哪些绩效考核在国内发展的如火如荼,然而绩效考核在国内的现象不是很好。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绩效考核国内现状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和咨询公司在研究绩效管理,并且不少专家和咨询公司也在为企业提供绩效管理建设的咨询服务,但总体上看,国内绩效管理理论绝大多数都是沿用的西方绩效管理理论。
对KPI、BSC、360度考核等考核方法和理论的探讨经常见诸报端,然而真正的创新却少之又少,能把西方绩效考核理论和中国的文化与人文实际结合起来的理论或探索更加少见。
盛宇华和潘勤对技能工资制与绩效工资制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国有企业在选择工资制度时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并综合考虑内外部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将这两种工资制度加以综合运用。
就企业实践而言,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很多本土企业已经意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为加强管理,提高业绩,有些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绩效考评体系,员工和企业的绩效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的来看,运转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并不多,大多只和目标及薪酬挂钩,却与晋升和员工发展脱节,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更无从谈及。
不少企业正在尝试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系统的知识,不知从何处着手。
改善企业绩效考核现状的方法正确理解绩效考核在公司里的作用考核可以成为管理者管理下属,实现管理意图的工具。
绩效考核管理是管理者不可缺失的工具之一,如果有其他方法能够实现管理者意图,公司里完全不需要绩效考核。
每一个实施考核的管理者都是绩效考核这一工具的直接应用者,每一个直线管理者都是考核实施的直接责任主体,人力资源部只不过是辅助执行者和组织者。
直线管理者要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只要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下级,给予下级的评价客观中肯,下级一般都会心悦诚服接受。
考核者的上级也要关心下属对间接下级的`考核评价,对于有违事实的考评结果要坚决纠正,维护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公正性。
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有哪些
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有哪些绩效考核是指通过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业绩进行评估和量化,以便为企业提供员工绩效管理、奖惩决策和薪酬分配等方面提供依据。
在国内,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绩效考核模型的研究绩效考核模型是指用来描述和解释绩效考核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国内的绩效考核模型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传统评价模型、现代绩效评价模型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绩效考核模型。
传统评价模型主要包括管理层评价模型、互评模型和自评模型。
现代绩效评价模型主要包括基于能力模型、关键绩效指标模型和绩效管理模型。
符合中国国情的绩效考核模型主要关注绩效目标的设置和员工行为的评价。
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衡量绩效的依据和标准。
国内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指标选择和指标权重分配。
指标选择是指从多个可能的指标中选择适合的指标来衡量绩效。
常用的指标有工作成果指标、工作方法指标、行为指标和能力指标。
指标权重分配是指确定各个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重要程度。
权重的分配可以通过专家评估、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来进行。
三、绩效考核技术与工具的研究绩效考核技术与工具是指用于收集和处理绩效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设问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直接观察法、360度绩效评价法、绩效平衡卡法等。
其中,360度绩效评价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多方面对员工进行评价,包括上级评价、下级评价、同事评价和自我评价,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员工的绩效。
四、绩效考核与实践的研究绩效考核与实践是指在实际组织中对绩效考核进行和应用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组织。
绩效考核与实践的研究主要涉及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标准的制定、绩效反馈的处理和绩效奖励制度的设计。
绩效考核与实践的研究不仅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还可以为相关组织提供实施绩效考核的参考和指导。
以上是国内绩效考核研究的主要现状。
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
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绩效评估是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
本文将对绩效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绩效指标的选择和构建研究者们关注如何选择和构建适合不同组织的绩效指标。
他们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综述等方法,提出了一些绩效指标的选择原则和构建方法,为实践中的绩效评估提供了参考。
2.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研究者们尝试提出适用于不同组织和环境的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
他们研究了传统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360度评估法等不同的评估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3.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者们探讨了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关系,研究了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绩效。
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模型和方法,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绩效评估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模型国外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模型,包括目标管理理论、绩效驱动理论和期望理论等。
这些理论与模型为绩效评估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2.绩效评估的跨文化研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价值观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国外研究者们关注绩效评估的跨文化研究。
他们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绩效评估实践,探索了文化因素对绩效评估的影响。
3.制度环境下的绩效评估国外研究者们还关注绩效评估在制度环境下的应用。
他们研究了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教育机构等不同制度环境下的绩效评估实践,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结论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管理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指标的选择和构建、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
国外的研究则更侧重于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模型、跨文化研究以及制度环境下的应用。
绩效评估的研究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和管理效能。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旳现实状况众所周知,企业管理旳关键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旳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旳关键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旳目旳在于增强组织旳运行效率、提高员工旳职业技能、推进组织旳良性发展,激发其工作热情,保证工作旳高效运行,最终是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
国外对绩效考核旳测评工作来源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人们就运用360°反馈旳评价模式来对组织绩效进行测评,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于领导能力旳测评,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测评措施日趋完善,成为企业人力测评和绩效评估旳重要措施。
在我国,伴随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旳不停发展,国外许多先进旳管理措施和管理理念旳不停进人,推进着越来越多旳企业重视测评技术旳研究和开发,但大多数企业在对高管人员旳测评过程中,重要采用一般测试、个性能力测评和情景模拟测评等措施(重要偏向于定性分析)。
这种状况阐明我国企业对高管人员旳测评措施还不够成熟,也可以说是处在初级阶段。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高对高管人员旳综合测评效果,追求评价措施旳科学性、评价内容旳全面性、评价成果旳精确性、评价组织旳高效性,本文在吸取国内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旳基础上,剖析国内外既有绩效考核成熟经验,为建立科学合理旳、规范旳考核指标体系,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旳、多维度旳综合测评提供参照根据。
一、国外对绩效考核研究旳现实状况(一)绩效考核旳引进在国外,罗伯特于19世纪采用绩效考核;美国军队引进该形式是在1823年,而该国政府是在29年之后才引入旳。
对于世界经济旳发展和时代旳进步,绩效考核已不能合用于目前旳组织。
最早提出绩效管理旳是美国学者奥布里,在这之后,各国学者开始对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性旳研究。
1965年,斯坦利.E.西肖尔最先对企业旳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曾在《密执安商务评论》这本月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章指出将所有对企业绩效进行考核旳原则以及这些原则之间旳关系当作一种金字塔构造。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事实上,对于近70年来国外相关学者对绩效考核制度的研究,某种意义上的说,现代绩效考核制度是由西方孕育而来的,并且对此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在实践中,他们已把绩效考核从理想带到现实,从方法论跳出实际,国外企业已经将这套考核制度作用于经营管理。
例如对于绩效考核的有效性探究中,学者Smith在《a review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中提出绩效考核是人们操作的一种工具,要保证它的有效性,要求考核者准确地观察员工的表现。
该理论直接指出了想要达到绩效考核制度的精确性的要求,就要看考核人员对被考核人员工作、学习等信息的判断,只要真实准确,绩效考核才能起到作用。
还有关于企业组织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学者Kate和Kahn在《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2]中提出了三维分类法。
将此分为①加入并留于组织②达到或者超过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标准③自行组织对员工规定之外的活动。
此外还有Robber S. Kaplan和David P Norton在《management account research》中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层面的绩效考核,将抽象的战略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员工行动。
该理论证实,通过这种具象的要求,员工可以更了解企业对其的要求,并且管理者更能有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对员工进行精准地考查。
在2000年,Nickels等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认为要废止绩效评估而进行绩效管理,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有赖于以下四个原则: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目标本身应该灵活,足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是指导者,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达到成功。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现状是什么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现状是什么国内绩效考核研究现状是什么在企业发展中,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有效考察员工的工作行为,所以有很多的企业都会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绩效考核研究现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现状(一)绩效考核标准缺乏合理性在很多的企业发展中,对于绩效考核的标准都缺乏合理的设计,主要表现在没有完整的考核标准、现有的考核标准不能很好的与工作相对应、考核标准缺乏客观性、操作性较弱、考核标准无法量化等多个方面。
企业实施绩效考核,如果没有设计合理的考核标准,很容易使考核评价流于主观形式,无法保证最终得到的考核结果的客观性。
具体来讲,不合理的绩效考核设计标准主要导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企业员工考核过程中,使用一些与员工工作无关的考核标准,这样就使得考核结果缺乏公正性、完整性。
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应该与员工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考核结果的片面性。
二是很多企业在设计考核标准时夹杂了强烈的'主观感受,考核标准过于单一,最终使得考核工作无法得到全面的落实,员工对于考核标准也不能产生清晰的认识。
三是在考核的过程中,评价标准缺乏对比,导致员工对考核结果缺乏信服度。
(二)绩效考核评价存在问题在绩效考核的评价阶段,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评价者存在唯一性,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者都是员工的上级领导,这就产生了评价信息的不对称性。
只有上级领导,是不能完全了解下级每一位员工信息的,这样就使得评价结果过于主观。
另一方面是评价者缺乏明确分工。
一些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设立了多个评价者,每一位评价者都能够修改员工的考核评语,而由于各个评价者处于不同的领导地位,其掌握的员工信息也就大不一样,这样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就会发生考核意见不统一的情况。
而且,员工如果不满考核结果,可能会把这种不满转嫁到领导身上,长久下去,很有可能使员工丧失对领导人的信任。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主要的参考点是未来。
绩效考核研究综述及典型案例应用分析
绩效考核研究综述及典型案例应用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总体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但我国企业数量却不断增长,可想而知,企业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随着有形要素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企业的隐形资产譬如人力资源,受到了当下企业强烈的关注。
而绩效考核对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人力资源价值起到了直接积极作用.这也正是尽管绩效考核作为"世界级管理难题",仍受到了国内外企业热烈追捧的重要原因。
然而我国企业在运用绩效考核这项管理工具时却并不得也应手,甚至是屡屡碰壁。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存在治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水平偏低等先天性问题,从而对绩效考核缺乏系统牲认识,尚未能够建立起适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考核体系。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绩效考核理论的综述,总结归纳出各种理论的特点,进而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指出当下我国中小企业对绩效考核工具运用的欠缺,旨在提醒中小企业注意研究绩效考核的内在规律,把握绩效考核工具的特性,从而更好、更熟练、更有效的使用绩效考核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绩效考核案例分析理论综述绩效考核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受到了热烈的追捧,绩效考核理念也不断的成熟.2000年,美国能源局提出,在如今的知识时代,不管是政府部口还是私营企业,都必须依赖绩效考核来提升组织的经营绩效.过去20年里,关于绩效考核的文献层出不穷,学者们广泛的讨论了绩效考核概念、原则、目的以及方法等。
一、国内外绩效考核理论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1、大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正如管理学大师Dmck所说,不能考核也就不能管理。
工业革命之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一些企业集团的相继出现,传统的简单财务指标考核也不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一大批适用于大型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型应运而生。
概括来说,大型企业绩效考核实践研究可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及价值模式。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激励效果研究》范文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激励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公务员是我国政府机关、公共机构、事业单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他们负责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执行,保障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逐渐加强,特别是在绩效考核和激励方面。
绩效考核作为提高公务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其激励效果直接影响着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激励效果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概述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是指对公务员在岗位上的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
这种考核通常包括德、能、勤、绩、廉等多个方面,其中绩效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激励公务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为政府选拔和任用优秀人才提供依据。
三、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激励效果的现状目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激励效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通过绩效考核,激发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也为政府选拔和任用优秀人才提供了依据,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的考核流于形式、标准不明确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激励效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 考核方式不够科学:部分地区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性内容,导致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公务员的工作表现。
2. 考核标准不明确:部分地区的考核标准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考核结果的主观性较大。
3. 激励措施不够完善:部分地区的激励措施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充分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改进措施针对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激励效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下为改进措施:五、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完善考核体系:应建立科学、全面、可操作的考核体系,包括德、能、勤、绩、廉等多个方面,并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以全面反映公务员的工作表现。
绩效考核的现状研究有哪些
绩效考核的现状研究有哪些绩效考核是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和组织中。
它是通过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完成的任务,以确定其工作绩效的有效方式。
绩效考核不仅能够帮助组织进行员工管理,还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热情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
本文将对绩效考核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实施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量评价是通过量化指标来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例如销售额、工作完成率、客户满意度等。
定性评价则是通过主观评价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例如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大部分组织都采用这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以综合考核员工的各方面能力。
绩效考核的内容也因组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有些组织主要关注员工的工作业绩,例如销售额、利润、目标完成情况等;而有些组织则更加注重员工的行为和能力,例如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不同的考核内容对于员工的要求和期望也不同,因此组织在制定考核指标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权衡和选择。
然而,在实施绩效考核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考核标准的制定和评估方式的选择并不一致。
由于不同的管理层对于绩效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导致对于员工的评估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的问题。
其次,存在评估内容过于片面的情况。
很多组织只关注员工的业绩,而忽视了员工的行为和能力方面的综合评估。
这可能导致一些员工只注重完成任务,而忽视了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再次,绩效考核往往强调过多的竞争和结果导向,忽略了员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这可能使得员工感到压力过大,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首先,组织需要明确考核的目的和标准,并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
这需要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每个人对于绩效的理解和期望一致。
其次,绩效考核应该全面评估员工的能力和表现,不仅仅关注业绩方面的指标。
特别是对于一些知识型和创新型工作,更应该注重员工的行为和能力方面的考察。
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是什么
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是什么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是什么绩效考核是很多企业管理者的内容,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都会研究绩效考核。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绩效考核国内研究现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绩效考核研究现状我国绩效考核的发展起步较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了经济建设方面,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考核的标准和收入的分配没有建立科学的匹配关系,在实践和理论上,企业管理工作都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
毕竟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对绩效考核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不少的研究成果也只是局限于国外经验的介绍和国内企业绩效考核的初步研究,其任重而道远。
在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开始制定较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综合考察员工的多个方面,存在指标还不够明确,尺度难以把握,重点也不突出等问题。
90年代中期,企业开始用目标管理进行绩效考核。
这种方法强调采用客观、量化的指标进行业绩考核,用预定标准与员工实际工作绩效比较,找出差异,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员工业绩和组织绩效。
不足之处在于目标如果设置不合理,会导致员工个人业绩和公司绩效相脱节现象。
西方绩效考核理论引入中国后,国内的研究方向就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明确各种考核指标的标准,使得考核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多种绩效考核方法和技术的运用,形成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考核国外研究现状国外企业绩效考核有着悠久的历史,美国军方于1813年开始采用绩效考核,到1842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
绩效内涵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同并赞赏的主要是Campbell等人提出的观点:绩效是员工控制自身与组织目标相关的行为。
对考核指标进行明确地研究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
C.E.Schneier,R.IN.Beatly,C.S.Baired(1987)等人在论述“如何建构成功的绩效考核系统”时强调指出:最重要的是把握工作的本质,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减少评价时的'主观性所产生的偏差。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研究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与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方面往往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对于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的研究和探讨变得尤为重要。
一、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和考核,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的绩效。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绩效考核可能会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
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较为庞大的组织机构和复杂的管理体系,这就给绩效考核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如何科学地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平衡各级员工的绩效评价,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往往受到政策和利益的影响较大,这就给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带来了挑战。
很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可能会受到政府政策、上级部门的干预,甚至是领导的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国有企业中的员工往往具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和较高的工作安全感,这就可能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
针对以上问题,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需要更加注重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加强对绩效考核过程的监督和审查,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客观。
国有企业还需要引入更加现代化的绩效考核方法,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二、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薪酬是员工的劳动所得,是企业对员工劳动支付的一种形式。
薪酬管理既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国有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同样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挑战。
由于国有企业在薪酬设置和调整方面受到政府政策和管理部门的影响,导致薪酬管理存在较大的僵化性和不灵活性。
薪酬的设置和调整可能会受到政策的限制,不够灵活,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往往较为庞大和复杂,这就给薪酬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何科学地设计薪酬体系,合理分配薪酬,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绩效考核的国外研究现状相当丰富。
事实上,现代绩效考核制度是由西方孕育而来的,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国外企业已经将这套考核制度应用于经营管理。
例如,学者XXX在《绩效测量综述》中提出绩效考核是人们操作的一种工具,要保证其有效性,考核者必须准确地观察员工的表现。
这个理论指出,要想达到绩效考核制度的精确性要求,就要看考核人员对被考核人员工作、研究等信息的判断,只有真实准确,绩效考核才能起到作用。
关于企业组织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学者XXX和XXX在《绩效测量与绩效管理》中提出了三维分类法:①加入并留于组织②达到或者超过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标准③自行组织对员工规定之外的活动。
此外,XXX和XXX XXX在《管理会计研究》中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研究与成长等四个层面的绩效考核,将抽象的战略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员工行动。
该理论证实,通过这种具象的要求,员工可以更了解企业对其的要求,并且管理者更能有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对员工进行精准地考查。
在2000年,XXX等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认为要废止绩效评估而进行绩效管理。
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有赖于以下四个原则: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目标本身应该灵活,足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是指导者,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达到成功。
该理论通过更为人性化的方式,使员工由原先的工作被评估,到之后的工作获得指导获得转变,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帮助人们应对复杂决策结构的技术。
该理论可以帮助管理结构相对复杂或管理问题相对严重的企业解决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人们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种考核制度并不特别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绩效考核研究篇一:国内外员工绩效研究现状国内外员工绩效研究现状篇二:中国绩效考核的发展绩效考核的发展问题探讨所谓绩效,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员工几个人工作成绩的表现,团队运作效率或总体业绩效益的总称,从组织层次来看,企业绩效可分为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和总体绩效三个层次。
绩效考核体系的内容设计有:准确界定考核内容,考虑组织文化、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选择适当的考核方法,取决于组织考核文化和组织管理的特征;确定适当的考核者。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员工采取恰当的行动。
绩效考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而不是仅仅对结果的考核。
它是将中长期的目标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不断督促员工实现、完成的过程,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帮助企业达成目标。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进行提升,最后达到双赢。
绩效考核的应用重点在薪酬和绩效的结合上。
薪酬与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
在设定薪酬时,一般已将薪酬分解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正是通过绩效予以体现,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也必须要表现在薪酬上,否则绩效和薪酬都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绩效考核重点把握区分不同的劳动特点区别对待:1、若一个劳动的过程是可见的,劳动结果是容易评估的时候,控制就比激励重要。
2、若一个劳动过程是看不见的,劳动结果不容易评估的时候,激励就比控制重要。
3.、因此,对体力劳动的管理,偏好控制,即标准化作业;而对脑力劳动的管理,更偏好于激励其主动性,使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
绩效考核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
通过定期考核,也可以使员工自己了解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
绩效考核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机会,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
绩效考核还是奖励的合理依据。
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在考核的过程中没有规范做法,从而没有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甚至走向其对立面。
因此,对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1.考核的目的不明确,不清楚考核的目的所在企业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未能充分地了解绩效考核,认为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的原则混乱、自相矛盾,在考核内容、项目设定及权重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随意性,常常仅仅体现长官意志,使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使政策的连续性遭到破坏。
2.考核方式简单,标准不科学,影响考核效果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对下级考核,只采用上级对下属进行考核的形式,考核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司,其和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好等非客观因素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
单一的人员考核往往由于考核者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机会了解员工的行为,同时考核者本身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做出细致的评估,这样会导致考核信息的欠缺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核意见,使考核结果不客观,甚至会引发上下级关系的紧张。
目前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表现为标准欠缺,难以量化,极易引致不全面、非客观公正的判断,模糊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信服。
3.考核结果无回馈考核结果无回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回馈给被考核者,考核行为成为一种暗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第二种绩效考核无回馈形式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回馈给被考核者。
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进行回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4.对考核者缺乏监督机制不受监督的权力注定有滥用的倾向。
由于员工不参与评估过程,不了解考核结果,公司上层也不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一切由部门领导说了算,因此造成了部门领导对下属的考核全凭主观印象和个人好恶来进行。
同时也因为考核投诉管道不畅通,员工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无处诉冤,导致部门领导在考核中随意滥用权力。
5.暗箱操作,考核过程形式化许多企业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完备的绩效考核,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不能落实。
仅仅是年终部门领导组成考核小组对部门成员进行考核,并且考核过程不公开。
没有人真正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方面得到切实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提高绩效考核效果,提出以下对策:1.明确绩效考核目的及原则。
绩效考核主要目的应包括:了解工作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实施性,为知人、选人、聘人、用人、评人、育人、留人、激励人提供依据;完善组织工作,为职位变迁提供依据;为分配体系落实提供依据;为组织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和经营提供信息;为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监督检查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进程、成效。
绩效考核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科学;真实、准确;民主与集中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方法要科学、可行;考核周期要适当;考核等级或计分要合理;考核结果要回馈;考核人员要合格、到位;考核要规范化、制度化。
2.制定客观、明确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是绩效考核的基础,应由专业人员及业务人员结合不同企业、不同部门及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共同研究制定。
在绩效考核中,要尽量采用客观性的、与工作密切相关的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要明确,即含义清楚、不能随意解释,考核者对同一类被考核者使用的考核方法一致。
绩效考核要客观。
3.选择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的方法直接影响考核标准的成效和考核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要根据考核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并且考核方法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评价结果必须相当可靠,即对同一员工多次测评结果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效度是指考核能达到所期望目标的程度,即考核方法与考核目标之间要有较高的关联度。
一个好的考核方法还应具有普遍性,可以鉴别出员工的行为差异,使考核者以最客观的意见作考核。
4.澄清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模糊认识。
绩效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的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有所改进、提高。
绩效考核要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它虽是按行政职能结构形成的一种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但它也应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考核者必须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赢得广大员工的支持,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形成一个良好的考核环境。
同时还能借助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在企业中形成价值创造的传导和放大机制。
5.让评价体系成为价值创造分配体系的中介。
企业管理的关键是要在管理中形成管理回路,形成企业成长的正向机制。
价值评价作用的有效性,或者说价值评价要真正能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发挥牵引和激发作用,必须要发挥好价值分配杠杆作用,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要不断创造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并交给有创造性、进取精神较强的高绩效员工,给他们创造更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
考核评价要真正成为企业组织内部成员价值分配的客观、合理的依据。
6.公开化和及时回馈的原则。
企业的绩效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评估责任的设置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吸引员工参加,并向全体员工公开,而且在评估中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做到整个评估过程的透明。
这样才能使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信任感受,对考核结果持理解、接受的态度。
7.考核主体多样化。
考核主体不应只限于被考核者上级,还应该多样化,可包括被考核者自己、被考核者的下属、被考核者的同事以及客户等,实行三百六十度度全方位考核。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被考核者对自己评价过高、同事之间利害攸关、下属对上级不太了解、客户有其自身的利益等原因,考核质量不高。
因此在考核时,可将上级对下级的考核结果赋予较高的权重,以提高考核的精确性。
8.建立考核申诉制度。
考核申诉产生的原因,一是考核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或认为考核者在评价标准的掌握上不公正;二是员工认为对考核标准的运用不当、有失公平。
因此,要建立一定的程序,以从制度上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合理化,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应有作用。
处理考核申诉,一般是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
在处理考核申诉时要注意尊重员工个人,认真分析员工所提出的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
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社会效益以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与其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
其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但同时,绩效管理也是企业界公认的“软肋”,正确运用绩效考核的手段,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需要规则、需要技巧,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一步步探索。
篇三:绩效考核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经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绩效考核研究(以下各项居中列,宋体小四号)姓名:学号:专业:指导老师:论文提交日期:摘要绩效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道难题。
原因在于当前绩效管理方法基于绩效信息对称的假设和系统的不完善。
实际上,不对称绩效信息充斥在绩效管理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