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论文10篇【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篇一《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教育领域一改沿袭千百年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那么何为素质呢?在我看来,所谓素质是指平日一点一滴养成的性格,在一定的规律下的行为习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潜能。
这种潜能包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
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矛盾,就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亦称习惯教育,或者称为习惯形成。
关键词: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02-02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
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小抓起,注重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人的素质结构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等,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一、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融入课堂教学(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新教材的选材,都是经过无数个教研工作者不断地研究、挑选出来的精品,更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美文。
因此,在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这些内容或是作者个人对自然感受的表露,或是个人智慧的结晶,或是爱国情怀的抒发,或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它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小学素质教育在学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的定义、意义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德、情感和创新精神等方面,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的人才。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小学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培养。
它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接触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素质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通过开展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了有效实施小学素质教育,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素质教育各个方面的内容得到均衡发展。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他们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倾听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实践项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小学素质教育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则小学素质教育的成功案例:某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学会了分辨不同的情绪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应对。
他们通过游戏和讨论的形式,了解到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在这门课程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抵抗力。
五、结论小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它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塑造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小学教育的论文
小学教育的论文小学教育的论文(精选24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育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育的论文篇1摘要:现今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育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国家对贫困生救助力度虽在逐年加大,但仍然不够;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留守儿童”和部分学生辍学等,这些都不利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本文着重于论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教育中资师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问题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1.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虽只有18条,但“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
第一,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硬件设施上,城乡学校的差距已进一步缩小。
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偏低,优秀人才不愿从教,城乡学校教师待遇差距仍然较大。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交通通讯等多种因素,一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
第二,现今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师资严重流失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
还有的优秀教师不愿意待在农村,千方百计寻找关系转到城市里教学,因为那里有他们所期望的待遇和他们期待的生活。
有的教师则是辞职外出打工或者进一步深造,因为这里的环境部好,压力还很大。
农村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就这样远走高飞了,怎能不令人感到凄凉。
第三,从2007年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两免一补”是指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提供教科书费,对农村初中家庭困难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XXXXXX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它需要我们去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共性,更要研究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各有所得,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研究”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夯实课堂教学这个基础。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研究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研究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要更好地实现它的素质教育,必须与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沟通和配合。
课堂教学着重在研究中研究、生活化活动。
语文课堂有效地延伸至生活,重短时效、重生活体验、重实践积累。
从成语推介,歇后语解析、谚语收集、名言故事,到话说新闻、评论时事、美文推荐、1佳作点评,还有学生们出格感兴趣的班级博客圈、班级日记联播、自写小说联播、当地文化介绍等等,通过多彩的形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生活感悟。
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本着生活的需要、课中能练的原则,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到生活中提炼语文,以课堂为基点,向四周辐射,这样课堂教学可得到充实,同时也高效。
另外,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动参与活动、积极自动探究、自动改进、自动进步。
语文活动形式多样,如典范美文诵读、钢笔字比赛、“做新时期的好少年”演讲活动,课本剧表演大赛、“错别字大搜捕”活动、想象作文大赛、“亲近母语”浏览大赛、古诗文诵读等。
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最新15篇)
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最新15篇)小学教育论文篇一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效率;重要性;问题;措施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师也在根据新的教学要求探索更多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以期改变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不高等情况,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新知识、新理念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导致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教学效率方面,应当重点解决当前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思维拓展不开等方面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增强师生互动,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加强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对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教育是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仅要学好数学,还要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将有效的学习方法拓展和延伸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进而提高整体素质。
小学数学能力水平,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效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教学成效,引导学生既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是当前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素质教育模式的全面推开,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依然面临严峻的教学形势,只有不断为学生减负,提高数学教育效率,教会学生更多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和技能。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面开发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教会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等,在潜移默化中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具体措施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还是简单地停留在教师主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同时由于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进行课程设计,才能提高教学的互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论素质教育的参考论文
论素质教育的参考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素质教育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素质教育的参考论文篇一《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永恒的主题。
素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实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要提高教师素质需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师德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参与教育科研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等。
关键词:教师素质构成待遇科研终身学习一、教师素质含义及其构成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应具有的稳定品质的总和。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能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呢?现代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本素质。
综合分析认为,教师素质在构成内容上,应至少应包括以下成分:思想政治素质、知识能力素质与身体心理素质。
(一) 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师素质中居主导地位,支配着教师的其他各项素质。
它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高的敬业精神。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之一,在提高民族素质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奠基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完成这些任务,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实的敬业精神和适应社会主义大业的价值观。
(二) 知识能力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可分为三个部分:文化科学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
低年级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精选26篇)
低年级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精选26篇)低年级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篇1一、细化素质评价,让学生从点滴中找到快乐。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采用等级评价方法,以‚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对学生每一学期各项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
第一、评价内容科学全面,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优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到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的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的事情上,达到他们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的成绩。
‛这段话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不同项目上表现或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当这某一方面取得成绩时,把握时机,充分肯定,只有这样,才能继续不断地引导,激励学生一项又一项的努力争创,直到取得更多的成功。
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学生乐观向上,积极参与。
综合评价从教师一元化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等都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评判的状况。
特别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评中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更懂得了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引以为骄傲,不断强化,使它成为自己稳定的良好品质。
同学互评,包括文化课学习、特长爱好、行为习惯及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在同学之间产生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促使自己进步的基点,找到自己的位臵,使教师、家长、社会能够全面了解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放大了学生的优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第三、评价形式等级化,有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
等级制的评定制度,把学生从分数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了较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综合素养小学教育论文(全文)
学生综合素养小学教育论文一、小学教师综合素养结构模型作为从幼儿教育到中学教育的过渡阶段,小学教育具有衔接性、综合性、养成性等特点。
因此,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关爱生命是其最重要的品质。
而从个体职业进展的整个轨迹来看,职业思想是推动个体猎取职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终身学习的原动力。
可见,在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构成中,教师处于核心位置(见上图)。
作为伦理的下位概念,道德更注重主体德行,教师道德既包括职业本身给予的教育信念、专业品质,又涵盖教师作为独立的社会人所反映的特定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而“师德为先”恰恰说明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转向,即对教师精神价值的重视。
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维度方面,原有的以学科教学法为核心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小学教育的需要,日趋明显的资源整合趋势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上,更需要教师具备整合的教育思想,并将专业技能与教育理念融为一体,恰当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之中,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能力,也是教师培养环节中最为外显的内容。
作为完整的人,教师的成长中不仅包含专业成长,更包括众多的“非专业”因素的影响,比如:世界观、个人修养、沟通技巧、反思能力等,诸如此类的“非专业”因素共同构成了教师个体的综合进展潜能,是教师职业进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
小学教师综合素养以教师为核心,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进展潜能围绕这个核心,构成同心圆,教师自内向外辐射其影响力,成为教师专业进展最为持久的精神动力。
从小学教师综合素养模型的建构中不难看出,现代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进展,同样也体现出对教师作为“整个人”的关照,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依据。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途径综合素养结构模型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在学生进展中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不仅体现在各维度内容之间的“拼图式”关系,更体现在各维度形成进展过程中的自然融合。
从纵一直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从横一直看,渗透在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学习活动与生活之中。
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
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书包范文为大家分享了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育的论文篇一摘要:多元智能理论着重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并引发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着重强调了在人类的认知构成中,人所具有的八种智能有一样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教育应该对每一种智能都平等的对待,不能以传统的观念来看低一些智能。
但它更深层的意义是强调每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自己智力优势的同时,将自己优势智能的力量输入到到弱势智能领域中,进而促进弱势智能的发展。
委员会《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也明确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与别人不一样的特殊才能。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一个初步而又关键的时期,把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教育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并进一步发展弱势智能,是现今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登纳于1983年提出的。
它包括以下八大技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视觉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肢体运动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每一种智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八种智能大体上可以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方面的整合。
每个人的智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
在加德纳看来,智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为核心的认识能力,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个体的智能结构具有多维性、开放性和个别差异性。
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
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篇一」启蒙阶段的科学学习是学生在探究自然科学道路上的必经阶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而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尤其是心理学实验对小学科学素质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公民要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独立运用科学方法来处理科学问题。
而科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年龄及心理成长息息相关,这也是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与心理学实验相结合是很必要的。
一、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拓展小学科学素质教育指的是在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端正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不断更新,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准确地掌握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思想,在日后的科技发展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具备科学技能,而不是简单地具备科学知识。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宏观的操控能力,整体把握“公民科学素质”的推进。
二、小学科学教育与心理学实验的结合实例分析小学科学的前身是自然课,对照《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是培养国民科学素质的学科。
注重科学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启蒙阶段,到成熟阶段,从接触植物、动物再到整个自然界的生物,发展的变化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而心理学中,结合年龄特点等,与科学学习接轨,辨别科学知识中的真伪科学是有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植物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对周围事物都能细心地观察,对掌握植物的特征保留已有的经验,所以,学习中能够唤起记忆,教育者应结合这一特征,应用经验心理学与经典心理学,大胆开拓学生的眼界,不拘泥于教材,为日后的植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科学素质教育与心理学实验结合的前景发展前瞻小学生对事物的喜好大多数取决于事物的表面,没有良好的科学规律性,学生虽然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但是在生活中能够不自觉地观察,生活中的注意力要比课堂上的注意力更春风化雨。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小学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旨在培养健全发展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素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重要性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
通过素质教育,小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通过鼓励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孩子的思维灵活度和创造力在这个阶段发展最为迅猛。
3.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有一定的学科素养,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素质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并参与到团队合作中。
方法和策略1. 注重个性发展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兴趣形成的关键时期。
素质教育应该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培养综合素质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如艺术、体育、科技等,让学生全面发展。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素质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项目、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学校应该提供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和行动。
5. 培养社交能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社交和团队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精选10篇)小学教育论文篇11.培养学生音乐趣味教学的理念音乐趣味教学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是音乐基本教学知识与学生兴趣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理念就是在哪里教,怎样教的问题,以独特的音乐趣味教学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开展的音乐趣味性教学,是我们在我们所讲授的音乐知识上进行的升华,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积极快乐、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去上好小学音乐课程。
小学音乐教师在通过课堂的合理设计来实现音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培养一种良好的音乐爱好,让他们在音乐鉴赏的大环境中逐渐的长大。
提高他们的艺术的美、表现力、创造力,要在趣味性教学中不断地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2.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在我们实施的音乐趣味性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教师主动地带领学生积极的去参与审美过程,主要是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要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方法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设计趣味性教学教案时候,在一些教案中融入写直观的审美元素。
小学音乐的教学趣味性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搭建起一个平台,与家长要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堂上的发音训练、节奏练习、乐理知识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那么,就需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采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潜力,从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比如学习《小小粉刷匠》时,如在学习《小小粉刷匠》。
在这堂课前,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外墙壁上都贴上了白颜色的纸,还准备了许多小刷子和报纸。
在歌曲新授后,《粉刷匠》这首歌曲的背景音乐渐渐响起,教师带领同学们用报纸折成帽子,带上小刷子来到教室外面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粉刷游戏。
此时,同学们都充分施展他们的装扮才艺,俨然一个个小小粉刷匠正在认真的工作着。
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不是靠老师单方面的行动,应是靠多方面的行动,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一《素质教育推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摘要:素质教育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求学生有健康的体魄。
本文从小学生体质现状及成因、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素质教育推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及锻炼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生;体育锻炼目前家长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知之甚少,根本无暇顾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少家长仍顾着送孩子上各类补习班怕输在起跑线上而忽视小学生的身体锻炼,学习成绩才是王道。
更有甚者认为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不如让孩子多做一道练习题。
事实果真如此吗?有关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考试更容易得高分。
下面笔者就学习和锻炼的问题从体育教学方面谈一下观点。
供参考。
一、小学生体质现状及成因据全国青少年体育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余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滑,小学阶段(7~12岁)少年儿童的体质令人担忧,集中表现为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逐年上升;“小胖墩”、“小眼镜”日渐成为常态,学生心肺功能的指标持续下降。
这说明加强孩子们的体育锻炼不但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但是由于受受整个社会经济及教育形势的影响,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物质上的要求,出于对孩子“爱”的角度,弱化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肥胖、近视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二、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运动心理学中心主管特伦特・皮特里和其他研究人员以得克萨斯州5所中学的1200多名学生为对象,探寻强健身体与考试高分之间的关联。
结果发现:孩子身体越强健,考试分数越高。
皮特里说,“我们虽然无法百分百确认强健体魄带来更好的学术表现,但我们能说的是,两者之间有着强烈、可预见性关联。
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
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第一篇: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导读: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进行素质教育而言,两者缺一不可。
课外活动决非可有可无,也不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延伸”,而是培养学生能...当前,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又一重大变革,课程改革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如何搞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
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
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
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
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
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
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
小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论文小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论文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生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当前社会对学生培养的需要。
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主题,和新课程改革的总的基调,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传统的中国小学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知识认知和记忆力培养、文章背诵、认字、识数、阅读、写作等基础文化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创新能力等的培养。
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
因此,要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自然知识等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这些能力的实现离不开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观察。
因此,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建立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体系,将素质教育全面渗透至小学教育中对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普遍好奇心强,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少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因此,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开放思维的闸门;课堂上通过创设矛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猜想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用创新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和面对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方式。
同时通过创造情境化的问题设置,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小学教育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革新传统的说教式课堂教育模式,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素质教育的培养改革实施论文
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素质教育思想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该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
当前,小学数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的培养。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数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数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面谈谈我个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素质教育思想的几点浅见。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
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入手,因为每一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每一个人素质的融合和升华。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我的认识有两点。
1.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数学。
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第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确保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切实转化低差学生。
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差生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采取一些切实的措施帮助差生、转化差生。
素质教育论文(最终五篇)
素质教育论文(最终五篇)第一篇:素质教育论文职业学校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职业学校学生作为学生的一个特定群体,他们在思想中一些新的道德观念正在逐步形成,其效益观念、支柱意识、务实精神、民主要求等在改善和充刺着原有的道德观念体系。
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部分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状况却令人担忧,存在着如价值取向中的迷茫、自我意识的夸张、责任意识的淡薄、审美情趣的错位、享乐观念的膨胀以及精神失落等现象。
社会大环境中一些不良现象在校园中的渗透和影响,产生了诸多矛盾,如学校传统美德的教育与社会上某些金钱至上、追逐实惠等不正之风的矛盾。
诚然,没有了日常良好行为做基础,就很难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对于学校,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规范学生道德意识和日常行为。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是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个重点。
影响中职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指学生的自身因素,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性格,这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本质因素;外因指学校在教学、管理上,教师在引导、管理上,家庭要求、教育等外在环境。
孔子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身修,就是指良好的品格和修养,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素质。
所以每一个职校学生,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素质。
当然,除了学生本人重视这个内因之外,学校在教学、管理上,教师在引导、管理上,家庭在要求、教育上也要充分重视,让内因在外因的督促催化下达到双重效果。
学生从自身因素上改善自己,从内因上提高本身,从而更好的结合外因,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生理想的实现。
1.在日常的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1.1学生要有理想、有抱负。
职校学生在学生阶段就必须要有理想、有抱负,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充分利用学生时期特有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认真地把握每一天,力求日有所新、月有所进、年有所长。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未来。
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快了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进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一浅谈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摘要: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不单单满足于教材本身的改革,更要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的改革,才能形成课内与课外,主体与主导,学生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一、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的关系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
从基础教育角度看,语文素质决定人才素质品格。
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
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
人才素质和语文素质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只是内涵和外延稍有不同。
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基本点是人的素质。
两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状态的,且两者的目标、任务相呼应。
人才素质目标照耀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
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几乎相等的两个概念。
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的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
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
素质教育的中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而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从基础教育角度看,语文素质决定人才素质品格。
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又有丰富的知识性。
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人才素质目标烛照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
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圆点接近、半径几乎相等的两个圆。
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10篇摘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对教学进行改革,在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还要改革考评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怎样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新的力量。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那些“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
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升。
所以,我们应加大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取得明显的效果。
下面就学实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1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每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质,掌握要领;通过试验,取得成效,然后组织推广。
其次,是讲究科学,坚持精讲巧导。
没有艺术的教学是低质乏味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而不讲科学的教学更是盲目粗劣的教学,是肯定要失败的。
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艺术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力求做到科学与艺术性的统一。
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绘画了“五岭”和“乌蒙山”的山势,巧导学生理解“逶迤”、“磅礴”,再通过填比喻句:()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看来像(),加深学生对上述两诗句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总是竭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迈出一步将会成为他们思维的情绪刺激的源泉。
”这里的帮助指的是启发点拨,使学生于疑惑处豁然开朗。
2利用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能力活动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语文活动课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为目的课程。
从这一理念出发,当前对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2.1要克服活动课“非语文化”现象。
自从我国新的课程计划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将“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以来,由于对这一新型课程的本质尚未了解,把“语文活动课”上成班队活动或竞赛活动,从计划、教学设计到活动实施都缺乏语文训练意识,严重偏离了语文活动课的轨道。
为此,要通过学习对语文活动课的本质属性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抓住语文中“言语交际性”这一重点,力求活动课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2.2加大语文活动的课外延伸。
形式有如下四种:一是吸收性语文活动。
以听、读为主要形式,如听广播、看电影、电视,读书报和摘抄、剪辑等。
二是输出性言语活动。
如普通话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书法、日记展览、演讲、语文学法经验交流、小记者采访、编写手抄报、作文比赛。
三是综合性的大型活动──举办读书节。
我校每年举办一届,已经持续十年了。
内容有:书签制作、书面设计、小报设计、书法、日记、周记、警句、格言、剪辑以及明信片设计展览;也有读书、诵书、演书、讲演、复述、讲故事、快速作文、钢笔、毛笔字的即席挥毫。
四是鼓励课外写作,出版学生习作选。
3完善评价机制改革考评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此,我校在原有的口试与笔试并举,开卷与闭卷结合的考评方法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等级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进一步加以改革、调整,全面实行“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取代传统单一的“成绩+评语”的评价方式。
我校语文科的考评有以下三个环节:3.1平时考评。
方法灵活多样,原则是重评不重考。
内容包括堂上练习、课外作业、单元目标测评、阅读延伸、实际操作展示,加上教师的作业评语、学科评语和即时评语等内容组成。
如阅读延伸,我们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两周或一月)内读多少课外书报,摘抄多少优美词、句、段;剪辑多少语文或其他的资料;中、高年级还加上能写多少读书日记等以展览、交流形式让学生互评。
3.2阶段考评。
原则是考评并重,内容是一学期语文科学习的听、说、读、写知识,加上教师等级评定及阶段性评语。
笔试,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命题一般分三大部分:拼音与课文内容;阅读与应用;作文练笔。
并注意逐步加大阅读能力的考查比重,可占全卷的40-50%。
题型多复合型,以便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闭卷考查,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口试,是口头语言能力的考查。
我们以朗诵、复述、自编自演课本剧、讲小故事、高年级设专题讲演等,考查学生口头创造能力,采用开卷形式,在总复习期间考查。
3.3评定等第。
结合平时及阶段性考评的成绩,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办法以“优、良、中、差”四个等次评定学生学期成绩。
综上所述,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全方位考虑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解决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问题。
参考文献[1]李金霞.小议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358-359.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开展思考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已被赋予新的使命。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对素质教育的实质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师生角色,充分凸显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改变课堂教学现状,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想因素;年龄特征在新时代下,“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转变教师已有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从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来说,开展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学习、成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被提出新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注重学生的感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埋下伏笔。
就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不仅是我们的母语,也是学生学好众多学科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而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主动学习学科知识,使他们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活动。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感会有所波动,如果是消极被动的情感波动,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情感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客观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更好地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1.挖掘语文教材蕴含的思想因素语文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思想素质元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
(1)借助情感目标来挖掘以“桂林山水”为例,整篇文章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秀丽多姿的画卷,充分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特别之处,从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愉快。
而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思想素质因素,比如,审美教育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的过程中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特别之处,它具有的独特美,并充分利用课文已有的思想性,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美的感染、熏陶,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挖掘儿童的认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渐提高的,在挖掘教材具有的思想素质时,需要全面考虑学生已有的接受能力。
就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挖掘已有的思想因素。
以“倔强的小红军”为例,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体会小红军具有的可贵精神,“自我牺牲、互相关爱”的精神,培养学生更多的优秀品质。
2.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把新课标中提出的各种新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比如,情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
以此为基础,要勇于突破,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优化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凸显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扮演好双重身份,即“引导者、参与者”等,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要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时间进行自学、读书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利用已有的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语文教学已有的现状,通过强化朗读训练、发展学生智能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不断推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刘兴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3):56.第三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思想研究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素质形成的最佳时期和基础阶段。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操作者,应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意义,有意识地开展素质教育。
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开发智力,已成为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