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

合集下载

20世纪新格律诗的发展及新月派诗风分析

20世纪新格律诗的发展及新月派诗风分析

20世纪新格律诗的发展及新月派诗风分析文学院09级汉语言文学2班郭冉200900110240(一)新格律诗的发展历程:田汉给诗歌的定义是“诗歌者以音律的形式写出来而诉之情绪的文学”。

他进一步解释“这个‘有音律’和‘诉之情绪’两件事情,是诗歌定义中不可缺的要件。

诗歌之目的纯在有情绪,诗歌的形式不可无音律。

有此二者谓之诗歌,无此二者自为别物。

”(注:田汉:《诗人与劳动》,见《少年中国》1卷8期。

)应当说,当以胡适为代表的新诗的前驱在以猛烈的炮火向旧诗营垒轰击的时候,“少年中国”的诗人们就已经在建构新诗理论的大厦了。

朱自清回顾这阶段诗歌发展时说:“第一个有意实验种种体制,想创新格律,是陆志韦氏。

”(注: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第6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陆志韦是早期白话诗人,他在《我的诗的躯壳》一文中针对当时白话诗的不足,阐述了他的诗歌观。

陆志韦认为口语与诗的语言并非处于同一层面,口语的天籁并非都有诗的价值,有节奏的天籁才算是诗。

自由诗有一极大的危险,便是丧失节奏的美。

因而他呼吁:节奏千万不可少,押韵不是可怕的罪恶。

陆志韦的主张表明他是创建格律体新诗的前驱。

稍后,刘大白写出《中国诗的声调问题》、《新律声运动和五七言》等论文,专门探讨新诗的格律问题。

他这样阐述自己的立场:“我是主张诗体解放的,并不主张诗篇非受外形律底束缚不可,说没有外形律便不成为诗。

但是同时也承认诗篇并不能完全脱离律声,并不主张诗篇中绝对不许用外形律。

所以有些人觉得诗篇中有时要相当地采用一点外形律,我并不反对。

并且我自己的作品,因为吃了中途放脚的亏,常常不自觉地把旧式外形律的姿态露出来;所以我虽然主张诗体解放,却对于外形律能增加诗篇的美丽的功用,是相对地承认的”(注:刘大白:《新律声运动利五七言》,见刘大白《旧诗新话》,开明书店1929年版)。

应当说,刘大白的肯定诗体解放,同时又适当地肯定外形律的看法,不仅在新诗创建初期的“放脚诗人”中有代表性,而且后来也有不少拥护者。

新月派

新月派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64年 前期新月派“ 闻一多(1899-1964年)前期新月派“领导 文学潮流”的代表诗人。他留学美国, 文学潮流”的代表诗人。他留学美国,热情地 学习西方文化, 学习西方文化,又强烈地感到民族与文化的压 写下了被称为“爱国主义”的诗篇, 迫,写下了被称为“爱国主义”的诗篇,写尽 了这位植根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现代知 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痛苦( 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痛苦(闻一多的一 沉郁的风格,与一“ “冲”→沉郁的风格,与一“压”→在新诗发 展的第一个十年其他诗人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 与贡献) 与贡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月派的主张
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 桥梁; 将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 “白话”转向“诗”自身,使新诗成为 诗,由此中国的新诗创作进入了一个 “自觉”的时期。
新月派的刊物
《晨刊》(前期新月派以此为基本阵地) 《现代评论》 《新月》
新月派的诗人
闻一多、徐志摩、朱湘、 饶孟侃、杨世恩、 孙大雨、刘梦苇、于赓虞等
——闻一多、 ——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 闻一多 的前期新月派
新月派
新月派的产生 新月派的主张 新月派的特点 新月派的刊物 新月派的诗人 新月派的影响 新月派的局限性
新月派的产生
五四后,迫切需要出现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 和统一,可供学习、足资范例的新诗作品,确立 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使新诗走向“规范化” 道路。所以,新月派顺势而生。
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 徐志摩(1896-1931) 贯穿新月派前后期 的重镇→艺术风格→飞动飘逸→诗的特点→执 的重镇→艺术风格→飞动飘逸→诗的特点→ 着地追寻“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 着地追寻“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在诗里真 诚地表现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与独特的个性, 诚地表现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与独特的个性, 并外射于客观物象。追求主、 并外射于客观物象。追求主、客体内在神韵及 处在形态之间的契合。在诗的外在形式方面, 处在形态之间的契合。在诗的外在形式方面, 他总是能抓住每一首诗特有的“诗感”、“原 他总是能抓住每一首诗特有的“诗感” 动的诗意” 寻找相应的诗律。( 。(其在新诗史 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其在新诗史 上的独特贡献: 上的独特贡献:在不拘一格的不断试验与创造 中追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中追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以其美的 艺术珍品提高读者的审美力) 艺术珍品提高读者的审美力)

[考试]中国文学鉴赏试卷二十一

[考试]中国文学鉴赏试卷二十一

《中国文学鉴赏》试卷二十一一、(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4)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二、(1)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2)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3)对《阿Q 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

(4)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5)就《野草》中某一篇散文诗,写一篇鉴赏短文。

(6)鲁迅杂文(连同鲁迅)历来多遭受否定以致辱骂,从当年的“刀笔吏”(“现代评论派的君子”语)、“睚眦必报”(“创造社的才子”语)、“不满于现状的批评家”(“新月派的绅土”语),到当今“鲁迅好骂人”之类,从未停息。

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结合对鲁迅杂文批判性、异质性的评析,说明你的看法。

(7)试评鲁迅杂文“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特征。

(8)试评鲁迅《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

三、(1)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脉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与文体方面的创新。

(2)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

(3)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4)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析20 年代乡土小说的流派特征。

四、(1)以初期白话诗、郭沫若等的自由诗、前期新月派以及早期象征诗派为主要的“点”,大致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间的承传关系。

(2)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

(3)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习题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习题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习题说明:1.本习题由三部分构成:①各章课后习题②题库③部分国内高校研究生入学试题各章课后习题:第2-3章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4.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第4章1.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2.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3.对《阿Q 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

4.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5.就《野草》中某一篇散文诗,写一篇鉴赏短文。

第5章1.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脉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与文体方面的创新。

2.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

3.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4.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析20 年代乡土小说的流派特征。

第6章1鲁迅在30 年代曾这样评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试借用鲁迅的评价,并结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说明“五四”散文格外发达的状况及其原因。

2.试评周作人的散文观,及其小品文创作的主要特色。

3.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

第7章1.以初期白话诗、郭沫若等的自由诗、前期新月派以及早期象征诗派为主要的“点”,大致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间的承传关系。

2.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

3.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

新诗规范化与前期新月派的创作

新诗规范化与前期新月派的创作

新诗规范化与前期新月派的创作1、新月诗派新月诗派是在新月派的基础上,以《晨报副刊诗刊》为阵地,于1926年创立的一个诗歌流派。

新月诗派在20年代现代诗坛有着重要影响和地位。

新月诗派主要人物: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刘梦苇、胡也频、朱湘、卞之琳等人。

新月诗派的诗歌主张①反对感伤,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

着意于主观情绪的客观化。

②要求艺术的和谐与均齐,强调诗人带着镣铐跳舞追求诗歌的格律。

③形式上主张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④进行多种形式的实验:尝试现代叙事诗、戏剧独白体、无韵体、十四行等多种体式,完成了为新诗赋形的历史使命。

新月诗派以理性节制情感的理论和三美主张,在诗歌界掀起了一场新格律诗运动。

新月诗人闻一多生平简介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1920年开始写新诗,清华文学社成员。

1922年7月赴美留学,专攻西洋画。

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

1926年加盟新月派,1927年到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即国民党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任外语系主任,讲授西洋文学、英美诗歌、散文、戏剧等。

1928年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

1930年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文学系主任。

抗战爆发后参加西南联大,辗转于西南各地。

1946年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的三美诗歌理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美理论,是闻一多诗论的核心,它是针对五四以来诗歌过分直、露、随意的弊病而提出。

(教材92-93页)(1)音乐美:主要是指诗句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要求诗句的音节、音尺(顿、音步)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从而使诗在变化中保持整齐的形式,参差错落,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富于节奏感、韵律感,具有音乐美。

(2)绘画美:主要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死水》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都是具有鲜艳色彩感的物象,使诗具有了绘画般的美感。

(3)建筑美:指诗的整体外形上应具有整齐规范之美,要求节与节、行与行之间要基本均匀整齐,虽不一定每行字数一样,但各行不可相差太大,以求视觉上整齐美观,即所谓建筑美。

艾青、新月派理论主张

艾青、新月派理论主张

一、谈新格律诗派的诗美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也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出新,即新中有旧。

新诗格律化理论上的积极建设者是闻一多,他以“诗歌三美”的主张进行建设,即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是对新诗发展的规范,是形式上的要求。

闻一多对推进新诗格律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月社在新诗格律化的创作实践中也有创作,闻一多的第二部诗集《死水》即是严格按照“三美”主张创作的,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化的样子,起到了示范作用。

徐志摩更是以积极的创作对新诗格律化进行探索,在结构的完美、音韵的动听、节奏感的明显方面有完整的实践,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化更好的局面。

闻一多严谨有余,鲜活不足;徐志摩轻飘有余,严谨不够。

新月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新诗的规范化,对新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要求提出明确的积极的看法,这对中国现代新诗健康发展是重要和必要的。

“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除此之外,诗作采用的生动的口语,新颖的比喻,古诗中常用的顶针修辞法,丰富了新格律诗的内蕴。

徐志摩抒情诗的艺术成就和独特贡献:抒写性灵的率真、纯挚;追求意象的新颖、美妙;讲究和谐的音节、韵律;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意象美、音乐美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提高了“五四”新诗的美学品位和读者的欣赏水平。

二、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历史上所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的任务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历史上所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的任务。

艾青把现实主义精神当做自己诗歌创作的原则,同时也不拒绝其他文学潮流中的艺术精华。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艾青在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创造性综合的过程中,以兼具理想精神的革命现实主义为底色,而在感受和表现方式上,则较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从而形成了一种可称为现代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达到了现实性、理想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新月派简介

新月派简介

新月派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其中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情节。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它可以说是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他们回到自我内心世界,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作,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由此也就形成了新月派诗歌,新月派诗歌以闻一多与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试图为新诗的“规范化”确立美学原则。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深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新月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学流派。

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其命名者原来竟是天津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

1919年6月,张彭春到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1922年4月,他的论文《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通过了教育学博士学位。

现代文学史复习题

现代文学史复习题

一、填空题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_新青年_),新文化运动即此以为肇始。

2.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3.为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和刘半农演了一出著名的“双簧戏。

4.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5.语丝社成立于年。

6.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有、、。

7.______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8.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作家是_____。

9.1926年冯沅君出版____,是由五十封信构成的书信体小说。

10.许地山早期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

11.朱自清的抒情诗____曾轰动诗坛。

12.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____。

13.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指出:“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_________ 文学”。

14.1922年汪静之的个人诗集《___》出版。

15.冰心的《繁星》、《春水》于____年出版。

16.前期新月派是1927年以前,以北京晨报“”为基本阵地的诗人群。

17.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__、__、__。

18.诗集《夏天》、《草莽集》的作者是__。

19.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设立“___”栏目,专门刊发___。

20.“语丝”派以___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

21.丁西林戏剧主要代表作是____。

22.“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这是文学革命先驱者_____提出的主张。

23、新文学运动之初,提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

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的宗旨的社团是。

24、在1923年发表了《地方与文艺》和《旧梦》等文章,提倡“乡土艺术”。

25、“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的戏剧形式,被称为“”。

文秘专业现当代文学鉴赏 之新月派创作

文秘专业现当代文学鉴赏 之新月派创作

1915与张幼仪结婚
一直追求的林徽因
有名的才女,在五四时期 也是比较著名的女性作家。 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 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 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 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 建筑学家梁思成。从此林 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 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 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有很深 的感情。林徽因拣拾了一 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 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 奖金”鼓励文学青年
后徐志摩又把感情转向陆小 曼。陆小曼当时是北京社交 场中有名的美女、才女。能 诗能画,会唱歌,会演戏, 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说一口 流利的英语,行为举止落落 大方,彬彬有礼。当时,陆 小曼已经结婚。后离婚二人 结合。陆小曼生活奢侈,挥 金如土,迫使徐志摩拼命地 赚钱,创办新月书店,同时, 在三所大学兼职,当时,徐 志摩的月收入最少五、六百 大羊,但是,仍然入不敷出。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 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 行之间均齐。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 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 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 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炼 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 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
新月派明确提出了以“和谐” 和“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 审美特征。而作为依据的, 正是中国的诗歌传统。 闻一多提出的“三美”即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 美”。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 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 组合要有规律。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 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 形象和直观性。
诗集《死水》
1922年赴美留学,深切感受到中国人在 异国所受的种种歧视,1925年回国,看 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 败、经济凋敝的惨境,他心中的报国之 梦破灭了,他失望、他痛心、他大声地 呼喊:“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 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 期望,作者面对路边的一沟臭水写成了 这首诗。

新月派诗歌

新月派诗歌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他的创作以1927年为界:“一个曾经单纯信仰 的,流入怀疑的颓废” (徐志摩《〈猛虎集〉自 序》) 前期:《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后期:《猛虎集》和《云游》

贯穿徐志摩诗歌的是爱、美、自由。他的诗是 “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是“古典理想的现代 重构”。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新月诗派”的发端标志: 1926年4月1日《晨 报副刊· 诗镌》在北京创刊。(同年6月10日终刊) 上海时期:《新月》和《诗刊》 主要诗人:徐志摩、闻一多、饶梦侃、刘梦苇、 朱湘、陈梦家、邵洵美、方玮德、卞之琳、孙大 雨、梁实秋、胡适、林徽因、方令孺等。

新月诗派的特征
其一,在诗歌内容方面,侧重于表现个人 的世界,抒发个人的情绪和性灵。 其二,在审美方式方面,擅长于,注重诗 歌意象和意境的营造。 其三,在诗歌形式方面,提倡新格律诗。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
1923年初“新月社”成立,终于1933年《新月》 的停刊。 以1927年新月派活动基地的南移为界,大致分为 北京、上海两个时期。 上海时期新月派的社团活动,是北京新月派活动 的南移和重振。它以1927年春“新月书店”的筹 办拉开序幕,继之以《新月》月刊和《诗刊》的 刊行,最终以1933年新月书店的盘出和两个刊物 的停刊,而结束了其长达十年的社团活动历史。

第四节 新月派格律

第四节 新月派格律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妨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三、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1、生平与创作: 三个阶段: 清华读书期间(1920—1922) 留美期间(1922—1925) 收入《红烛》集,有“孤雁篇”,“红豆 篇”, 回国之后(1925—1928), 收入《死水》集,有《死水》《发现》。 爱国主义是其诗魂。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c、表达同情下层劳动者的人道主义感情,对 黑暗的不满。 3、诗歌艺术特点: 胡适:“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 由,一个是美。” 方令孺:“志摩是人人的朋友。” 朱自清:徐志摩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 道生命水。” 徐志摩,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天真、热 情、活泼、爱幻想,同时又思想杂、感情浮、 脆弱激动;潇洒空灵、才华横溢的人。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第六章 “新月诗派”及其诗歌创作

第六章    “新月诗派”及其诗歌创作

小诗:
受到周作人译介的日本的短歌、俳句和郑振铎 所译介的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一到四 行的新诗形式。 主要诗人:朱自清、刘半农、冰心等。
3、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开始于1926年4月1日的《晨报副 刊· 诗刊》,早期的创作者有徐志摩、闻一多、 饶孟侃、孙大雨等。新月诗派主张节制和理性, 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追求诗歌的格律, 被朱自清称为格律诗派。 朱湘是前期比较重要的诗人。
《教我如何不想她 》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甜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游,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三、从情感色彩来看。这是一首表白炎黄子孙爱 国拳拳之心的诗作,其情感基调是庄重、严肃 的。但诗人并未板起面孔说话,而是运用生活 化的语言,作形象化的表达,亲切生动,感人 至深。
这首新格律诗分两节,每节的前6行都是9个字 一行,后两行用词和句式相同,节与节,行与 行,对称工稳,结构整饬,并且有民歌式的复 沓效果;就音节而言,两节诗的前六句音尺大 体相同,节奏谐调;而且在韵式上全诗都押一 个“波”韵,显得一气呵成,明朗晓畅,富有 力度和气势。
第二节 徐志摩与朱湘等诗人的创作
(一)徐志摩(1897~1931)原名章垿,浙江 海宁人。出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因其是独子, 自小养成任性而为的性格。他日后放弃了父亲 要他成为金融实业家、走实业救国的人生之路, 而成为他们家族中自永乐年间以降,唯一的一 个浪漫抒情诗人。
林徽因(1904-1955)

新月派的介绍

新月派的介绍

新月派的介绍新月派的介绍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有关内容,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前期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后期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介绍诗刊派和新月派,本属一派,甚难分别。

《诗刊》见民国十五年在《北京晨报》上刊的,《新月》则民国十七年在上海办的。

在《新月》投稿多的,就叫他为新月派,该派重要诗人是孙大雨、饶孟侃、陈梦家、林徽因、卞之琳、臧克家、刘梦苇、罗隆基、蹇先艾、沈从文、孙毓棠等。

闻一多关于新格律诗-的主要观点

闻一多关于新格律诗-的主要观点

闻一多关于新格律诗的主要观点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新月派诗歌的审美特征新月派诗歌以闻一多与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试图为新诗的“规范化”确立美学原则。

新月派明确地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作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

论新月诗派文学院中文10A班曹桂龙(104030002)摘要: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徐志摩、孙大雨、闻一多、梁实秋、朱湘、饶孟侃、刘梦伟、陈梦家、林徽因、卞之琳等。

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秋实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关键词:新月诗派、新月社、发展、特点、代表人物、作品新月诗派是1926年至30年代初常在《晨报·诗镌》和《新月》诗刊发表诗作风格相似的作家群。

1926年春徐闻在《北京晨报》创办《诗镌》,使新月诗派成为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其成员来自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1921年成立的“清华文学社”。

刊物有1928年春创办的《新月》月刊,1923年创办的《诗刊》季刊。

代表及主要诗人有徐志摩、孙大雨、闻一多、梁实秋、朱湘、饶孟侃、刘梦伟、陈梦家、林徽因、卞之琳等。

一、新月诗派的形成“新月”二字出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

1926年4月到6月,徐志摩与闻一多、饶孟侃等人编辑北平《晨报》副刊《诗镌》,撰稿人有刘梦伟等,共出刊11期。

现代文学史课后题答案整理考研重点讲解

现代文学史课后题答案整理考研重点讲解

现代文学史课后题整理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名词解释:《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双簧信事件”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

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写信,再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

林蔡之争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琴南)。

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

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中则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
在新月派诗人中,闻一多是“格律化”最重要的推动者和阐发者,所以本题可以他的理论和创作为中心,展开论述。

首先,可交代一下新月派诗人对“和谐”与“均齐”的共同追求,以及在新诗规范化方面的尝试,进而讨论闻一多对诗歌“格律”的思考,重点说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的具体内涵,并探讨这种追求在新诗的历史发展中,在沟通旧诗与新诗方面,具有怎样的意义。

在创作实践方面,可举闻一多的《死水》等作品为例,从诗行的构成,词汇、意象的选择等方面,分析“三美”的理论如何落实在具体的写作中,徐志摩诗歌中优美的节奏感、朱湘对诗歌章法与音韵的经营,也可以纳入到论述当中。

最后,还应注意格律化带来的形式拘束,从格律化与自由化的消长中,把握新诗形式的内在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