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五章 噬菌体载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0页)
(251页)
(2)λ噬菌体DNA的复制 在λ噬菌体感染的早期,环形的λDNA分子按θ 形式从双向进行复制。
到了晚期,控制滚环复制机理的开关被启动了, 合成出由一系列线性排列的λ基因组DNA组成的 长多连体分子。 多连体分子经过核酸酶的切割作用,从cos位点 将它分离成单体分子之后,才能够包装。
(242页)
4. 噬菌体的溶源生命周期
(243页)
温和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之后出现的溶源周期中, 不会产生出子代噬菌体颗粒,寄主的细菌细胞仍 然存活着并继续进行细胞分裂。 经过了许多世代之后,如果环境条件正常的话, 溶源周期便会终止,重新开始溶菌生命周期。
寄主细菌会因裂解而致死,释放出许多子代噬菌 体颗粒。
(255页)
β-半乳糖苷酶失活的插入型载体:
(256页)
这类载体的基因组中含有一个大肠杆菌的lac5区段,其 中有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lacZ。 这种载体感染的大肠杆菌lac-指示菌,涂布在加有IPTG 和Xgal的培养基平板上,会形成蓝色的噬菌斑。 如果外源DNA插入到lac5区段上,阻断了β-半乳糖苷酶 基因lacZ的编码序列,那么由这种λ重组体感染的lac-指 示菌,由于不能合成β-半乳糖苷酶,只能形成无色的噬 菌斑。 如使用大肠杆菌Lac+指示菌,无论有无外源DNA插入, 都形成蓝色噬菌斑。 可以应用Xgal-IPTG显色技术检测转化子。
DNA重组技术一般需要l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张)
(249页)
λ噬菌体:
作为基因克隆载体的一个重要特性: 由外源基因取代非必要基因所形成的重组 噬菌体DNA,可以随着寄主大肠杆菌细胞 一道复制和增殖,而且在其溶源周期中, 它们的DNA是整合在大肠杆菌的染色体 DNA上,成为后者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五章 噬菌体载体和柯斯载体
第一节 噬菌体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λ噬菌体载体 第三节 柯斯质粒载体 第四节 单链DNA噬菌体载体 第五节 噬菌粒载体 —————————— 克隆外源DNA的能力: * 质粒:15 kb左右; * λ噬菌体:25 kb左右; * 柯斯载体:45 kb左右。
(240页)
2. 噬菌体的感染性
噬菌体对寄主细胞的感染作用: 烈性噬菌体的生命周期: 噬菌体同敏感细胞接触,尾部粘到细胞壁上 ↓ DNA注入到被感染的细菌细胞 ↓ 噬菌体DNA复制 ↓ 合成出新的头部及尾部蛋白质 ↓ 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颗粒 ↓ 寄主细胞壁被破坏并发生溶菌 ↓ 释放出子代噬菌体颗粒
(241页)
噬菌体或病毒DNA
噬菌体或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微生物,能高效率、高 特异性地侵染宿主细胞,然后或自主复制繁殖,或整合
入宿主基因组中潜伏起来,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上述两
种状态还会相互转化。噬菌体或病毒的上述特性使得它
们的DNA能被开发成为基因工程的有用载体,因为:
高效率的感染性能使外源基因高效导入受体细胞;
(242页)
3. 噬菌体的溶菌生命周期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分为: 溶菌周期。 溶源周期。 两种类型的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只有溶菌周期。 温和噬菌体:具有溶源周期的噬菌体。
(242页)
3. 噬菌体的溶菌生命周期 基本过程为:
(1)吸附:噬菌体颗粒吸附到细胞表面的特殊接受器上。 (2)注入:噬菌体DNA穿过细胞壁注入寄主细胞。 (3)转变:被感染的细菌成为制造噬菌体颗粒的场所。 (4)合成:功能发生了转变的寄主细胞合成噬菌体的核 酸和蛋白质。 (5)组装:包装了DNA的头部和尾部组装成噬菌体颗粒。 (6)释放:新合成的子代噬菌体颗粒从寄主细胞内释放 出来。
(在包装进蛋白质外壳之前, λDNA在cos位点切开成线性)
(250页)
(249页)
λ噬菌体基因组的பைடு நூலகம்个区域
左侧区:包括参与噬菌体头部蛋白质和尾部蛋白 质合成所需要的全部基因。
中间区:又称为非必要区。包括与重组以及使噬 菌体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中去的int基因,和 把原噬菌体从寄主染色体上删除下来的xis基因。 右侧区:包括全部主要的调控成份,噬菌体的复 制基因以及溶菌基因。
(248页)
第二节 λ噬菌体载体
(248页)
λ噬菌体: * 分子量为31 x 106 dal。 * 中等大小的温和噬菌体。 * 已定位的基因至少有61个。 一半左右为必要基因:参与生命周期的活动。 另一部分为非必要基因:被外源基因取代后,不影 响噬菌体的生命功能。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l-DNA 或宿主细胞的性质,使 噬菌体或处于溶源状态,或处于溶菌状态。(张)
(243页)
4. 噬菌体的溶源生命周期
Ⅱ、溶源周期的主要特征(以λ噬菌体为原型): (1)噬菌体的DNA分子注入细菌细胞。 (2)经过短暂的转录。 (3)噬菌体的DNA分子插入到细菌染色体基因组 DNA上,变成原噬菌体。 (4)细菌继续生长、增殖,噬菌体的基因作为细 菌染色体的一部分进行复制。
(244页)
1. λ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概述
(249页)
(1)基因组的结构: 碱基对数:48502。 cos位点:线性双链DNA分子的两端各有一条由12个核 苷酸组成的彼此完全互补的5’单链突出序列,即粘性末 端。注入到感染寄主细胞内的λ噬菌体的线性DNA分子, 会迅速地通过粘性末端之间的互补作用,形成双链 DNA分子。随后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相邻的5’P和3’-OH基团封闭起来,并进一步超盘旋化。由这种 粘性末端结合形成的双链区称为cos位点。 cos位点: λ噬菌体线性双链DNA分子的两端各12个完 全互补的核苷酸粘性末端结合形成的双链区。
234页
噬菌体:细菌病毒。 烈性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后能进行复制、增殖,最后 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只有溶菌生长周期的噬菌体。 温和性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能使细菌 产生溶原性的噬菌体。既能进入溶菌生命周期又能进入 溶原生命周期的噬菌体。 溶原性: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形成原噬菌体的过程。 原噬菌体:在溶原性细菌内存在的整合的或非整合的噬 菌体DNA。 溶原性细菌: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态存在着的温和 噬菌体的细菌。 噬菌斑:在含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噬菌体使细菌细胞 裂解而形成的空斑。
Xgal-IPTG显色反应(285页)
具有功能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是四聚体。 Xgal(5-bromo-4-chloro-3-indolyl-β-D-galactoside) :无色化合物。 β-半乳糖苷酶能将无色的Xgal切割成半乳糖和深蓝色的 底物5-溴-4-氯靛蓝。因此,Xgal可作为检测β-半乳糖苷 酶的一种指示剂。 IPTG:一种含硫的乳糖类似物。在不存在底物乳糖的 条件下,它可以诱导细胞合成β-半乳糖苷酶。 称IPTG为β-半乳糖苷酶的安慰诱导物。 乳糖诱导物IPTG(372页)
(255页)
插入型载体:只能承受较小分子量(一般在 10kb以内)的外源DNA片段的插入,广泛用 于cDNA及小片段DNA的克隆。
替换型载体:可承受较大分子量的外源 DNA片段的插入,适用于克隆高等真核生 物的染色体。
(2)λ噬菌体载体的主要类型 Ⅰ、插入型载体: 插入失活效应:外源的DNA 克隆到插入型的λ噬 菌体载体分子上,会使噬菌体的某种生物功能丧 失效力。 免疫功能失活的插入型载体:在基因组的免疫区 中插入外源DNA片段,载体所具有的合成活性 阻遏物的功能遭受破坏,而不能进入溶源周期。 只能形成清晰的噬菌斑。 * 有外源DNA插入:清晰的噬菌斑。 * 没有外源DNA插入:亲本噬菌体可以进入溶源 状态,形成浑浊的噬菌斑。 β-半乳糖苷酶失活的插入型载体:(下页)
(刘志国,102-105页)
1. 噬菌体的结构及其核酸类型: 常用作基因工程的噬菌体: ◆双链噬菌体:λ噬菌体。 * 野生型λ噬菌体经过改造,已衍生出100多 种克隆载体。 *目前常用的有: EMBL系列、 λgt系列、 Charon系列。 ◆单链噬菌体:M13噬菌体。
2. 噬菌体的感染性
(240页)
1. 噬菌体的结构及其核酸类型: 噬菌体的核酸: 最常见的是:双链线性DNA。 还有双链环形DNA、 单链环形DNA、 单链线形DNA、 单链RNA。 有些噬菌体DNA碱基不是由标准的A、T、 C、G四种碱基组成。 如T4噬菌体DNA中没有C,取代的是5-羟甲 基胞嘧啶(HMC)。
自主复制繁殖性能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高效扩增。
第一节 噬菌体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噬菌体依赖寄主细胞进行生长与增殖。 1. 噬菌体的结构及其核酸类型: * 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无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型。 具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型。 线状体型。 * 大多数噬菌体都属于第二种类型。
(240页)
(241页)
(241页)
一个噬菌体颗粒 → 感染一个细菌细胞 → 迅速形成数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 → 每一个子代颗粒又各能够感染一个新的细菌细胞 → 再产生出数百个子代颗粒。
如此只要重复四次感染周期,一个噬菌体颗粒便 能够使数十亿个的细菌细胞致死。 噬菌斑:感染的细菌细胞被噬菌体裂解之后留下 的空斑。 菌苔(lawn):覆盖培养基表面的单层细菌。
Ⅰ、若干基本概念
234页
噬菌体:细菌病毒。 烈性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后能进行复制、增殖,最后 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只有溶菌生长周期的噬菌体。 温和性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能使细菌 产生溶原性的噬菌体。既能进入溶菌生命周期又能进入 溶原生命周期的噬菌体。 溶原性: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形成原噬菌体的过程。 原噬菌体:在溶原性细菌内存在的整合的或非整合的噬 菌体DNA。 溶原性细菌: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态存在着的温和 噬菌体的细菌。 噬菌斑:在含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噬菌体使细菌细胞 裂解而形成的空斑。
(244页)
4. 噬菌体的溶源生命周期
另一种类型的溶源周期是以噬菌体T1为原 型。比较少见。 基本特征是:不存在噬菌体DNA分子的整 合作用体系,而是变成了一种进行独立复 制的环形的质粒DNA分子。
4. 噬菌体的溶源生命周期
(245页)
Ⅲ、超感染免疫性: 溶源性细菌有两个重要特点: (1)超感染免疫性:溶源性细菌不能够被头一次 感染并使之溶源化的同种噬菌体再感染。溶源性 这种抗御同种噬菌体再感染的特性,叫做超感染 免疫性。 (2)溶源性细菌的诱发:经过许多世代之后,溶 源性的细菌便能够开始进入溶菌周期。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复制的DNA, 复制的区域如一只眼睛(张玉静,101)
(张玉静,141)
(张玉静,141)
2. λ噬菌体载体的构建及其主要类型
(253页)
(1)构建的基本原理:野生型λ噬菌体DNA,一 种酶的酶切位点多。不适合作基因克隆的载体。 基本原理:删除多余限制位点。 构建的λ噬菌体的派生载体: * 插入型载体:只具有一个可供外源DNA插入的 克隆位点。也有一些具有两个克隆位点,但彼此 靠近。 * 替换型载体:具有成对的克隆位点,在这两个 位点之间的λDNA区段可以被外源插入的DNA片 段所取代。
(英含遗工词)
(241页)
2. 噬菌体的感染性
将少量的噬菌体颗粒加入到高浓度的细菌培养物中,并 在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导致寄主细胞发生第一次裂解之 前,将此培养物涂布在琼脂平板上,20-30分钟之内, 头一批感染的细菌细胞便会发生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 体颗粒。 由于在琼脂平板上长有许多细菌,所以释放出来的噬菌 体,便可迅速地吸附到邻近的细菌细胞上,重复发生感 染周期。 此种细菌的裂解反应是以最初被感染的细胞所在的位置 为中心,慢慢地向四周扩展,最后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大 量的噬菌斑。
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技术 其实施至少要有四个必要的条件 1. 工具酶 2. 基因 3. 载体 4. 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静国忠,85页)
(240页)
噬菌体定义: 是一类细菌病毒的总称。 噬菌体与质粒的区别 * 质粒:仅是一种含有复制起点的裸露的DNA分 子。 * 噬菌体:DNA分子除了复制起点之外,还有编 码外壳蛋白质的基因。
5. 重组噬菌体的分离
外源DNA片段 + 噬菌体DNA分子 ↓ 重组的噬菌体DNA分子感染寄主细胞 ↓ 用32P标记的探针做噬菌斑放射自显影杂交 ↓ 获得阳性克隆 ↓ 分离大量的重组体噬菌体DNA, 实现克隆基因的扩增
(247页)
(247页)
5. 重组噬菌体的分离
接种针粘取噬菌体颗粒
↓ 新鲜的细菌培养基中 ↓ 在细胞内大量增殖 ↓ 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 (噬菌体介于纯DNA与纯蛋白质之间) ↓ 纯化重组体噬菌体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