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熊思东:金句频出,点燃思想的火花
36勇敢地面对不一定成功,但你不面对就一定不成功。
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熊思东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建议;而作为苏州大学校长,他沉稳和蔼,关心学生,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因为熊思东的人格魅力,以及金句频出,苏大学子亲切地称他为“男神校长”。
也许你走的“弯路”,将变成人生最美的彩虹有个即将毕业的学生问:“熊校长,我担心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生活困难重重,走上弯路可怎么办?”对此,熊思东说:“面对繁纷的选择,我们无法拥有先知先觉的导航,‘走弯路’很平常。
但是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
漫漫人生路,总会有弯路,在弯弯绕绕的‘套路’中,大家不免会有些抱怨,但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对弯路时,希望大家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实干,把我们眼前每一份小的工作,都当作一份事业来完成。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简单的事情亦可成就不简单的事业。
不要让害怕‘走弯路’的胆怯,使自己丧失了再出发的勇气,勇敢地走下去,终将收获独一无二的风景,也许你走的‘弯路’,将变成人生最美的彩虹。
”熊思东循循善诱,告诫学生不要惧怕“走弯路”,面对挫折应该保持一份豁达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随后,他引用老子“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名句,告诉学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做好眼前每一份小的工作。
熊思东的话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引导和启示意义,而诗句的引用,也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也许你的“折腾”,将掀起人生最美的浪花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有学生说:“熊校长,我喜欢随遇而安的生活,不喜欢‘折腾’,我觉得‘佛系’的人生就很美好。
”对此,熊思东说:“人生不是一架精密的仪器,我们无法在二十几岁的年纪设定一生的程序,要趁着年轻,敢于‘折腾’。
‘折腾’不是好高骛远,是希望你们不要拒绝变化、不要贪图安逸,更不要不思进取。
我校历史上第一位硕士生陈调甫学长,他中学毕业后在家‘折腾’化学实验,后来又放弃农校工作,进入东吴深造。
彰显思品课魅力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彰显思品课魅力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改变枯燥、说教、低效的老套,努力向学生热爱、充满情趣、高效的课堂目标迈进,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的必然要求。
怎样让学生热爱思品课,实现学习的高效呢?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
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与动力。
思品课有丰富的内容,包含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知识,还有大量生活经验,社会、历史、地理知识和政治、科学、文化与习俗内容,获得这些知识无论对青少年成长,还是将来走上社会解决许多实际问题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思品课完全可以多样精彩,充满趣味,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运用多种资源,充分展示思品课程丰富的内容和价值;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如自主合作探究、讨论辩论、角色表演、情景体验、尝试制作、调查访问,运用多种手段如广播、电视电影、多媒体、实物演示甚至现身说法,让学生真切感受思品课的魅力,思品课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和亲和力,改变严肃与说教的印象,努力使语言风趣幽默,举止柔和亲切,着装得体大方。
二、落实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
要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热爱的课堂,就必须牢牢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摒弃教师主宰、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转换角色定位。
教师要变自身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和组织学生活动,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探究、指引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等途径来发挥。
(2)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能自学的内容交给学生独立学习,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探索解决,不容易解答的问题由学生合作探究,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
思想的火花大学生如何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创新
思想的火花大学生如何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创新思想的火花:大学生如何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创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维碰撞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大学生求知、探索和实践的道路上,如何通过思维碰撞来迸发创新?本文从思维碰撞的定义、思维碰撞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创新的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思维碰撞的定义思维碰撞,简单来说就是不同思维之间的交流和碰撞,通过不同观点和思维的对话交流,激发出新的创意和灵感。
思维碰撞不仅是个人思维的冲突与对比,更是一种协作和合作的过程。
在思维碰撞中,不同的思维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不同,相互交流可以产生更多的灵感和创新思路。
二、思维碰撞的重要性思维碰撞对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思维碰撞可以拓宽视野。
通过与他人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知识和观点,进而开阔自己的视野,获得新的思考角度。
其二,思维碰撞可以激发创新灵感。
不同思维的碰撞和对话会产生新的创意和灵感,这些灵感对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其三,思维碰撞可以提高思维深度和广度。
在思维碰撞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阐述,这要求我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高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大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创新的方法1.积极主动参与讨论。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讨论与交流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学生论坛等,通过与他人的思维碰撞,汲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寻找共鸣和冲突,从而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与专业不同的人进行交流。
大学生在学校时往往与同专业的人接触最多,这限制了他们的思维碰撞范围。
因此,大学生可以主动与不同专业的人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思维方式和观点,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3.参加创新活动与竞赛。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和竞赛,这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与其他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进行交流和碰撞,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一点燃思维的火花——例说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科思维培养
、
教 师精心设疑 。 引导 思 维 上 路
在 思 想 政 治 课 教 学 中 , 生 并 不 乏 想 学 欲 思 的 学
和深化知识 , 者 在 “ 业 的 经 营 与 发 展 ” 学 中 利 用 笔 企 教 “ 田刹 车 门 ” 件 ( 田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 召 回 了8 0 丰 事 丰 5
经营 , 才能树 立 良好 的信 誉和 形象 ; 要实 现诚 信经
营 , 业 必 须 提 供 优 质 的 产 品 和 服 务 。 样 , 学 生 企 这 让 既掌 握 了具 体 知 识 。 培 养 了聚 合 思维 能力 。 也
设 问 , 现实 生活经 验上 升为 理论 分析 , 把 使学 生 的
积 极 性 , 如 何 “ ” 怎 么 “ ” 往 缺 少 正 确 的 方 但 学 、 思 往
法 。 此 , 师要 指点迷 津 , 学生 在模 仿 、 习中 为 教 让 练
培养学科思维 。
万辆汽 车 。 得人们对 丰 田汽车质量 的信心大 为下 使
降 , 田 的 销 售 也 受 到 严 重 影 响 ) 问 : 你 从 丰 田 丰 设 请
利汽车 商标展 开分 析 。 少学生 提 出 。 利商 标 中 不 吉
的“ 圆 ” 征 地球 , 示 面向世界 、 向国际化 : 椭 象 表 走 六 个 6 “ 六大顺 ”意蕴吉祥 如意 ; “ 圈蔚蓝 ” ,六 , 而 内 象
征 广 阔 的 天 空 , 越 无 止 境 , 展 无 止 境 ; 外 圈 深 超 发 “ 蓝 ” 征 无 垠 的 宇 宙 , 间 无 限 , 越 无 限 。 过 分 象 空 超 通
\ 熏塞 墨
点 绣 太花譬 燃 :
% # … £ 0 # ¨ … ¨ # } 《 《 一 { l 。 # :
点燃思维火花 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活力
且使每个学生发现 自己的智能“ 最佳点” 为普 ,
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提供建立 自 信和多元发展
的机会 。
素质教育 的基本要求。因此 , 怎样点燃学生隐
性思维火花来激发政治课 堂教学的活力 , 达到
例如 ,在教学 《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 护》 这一 内容时 , 我设计 了如下程 序 : 用多媒体
——政治———20————■— 思想—— ———06———— 、 ———— 课教学 ——年第1 (7 —— 期 1
、— 一
维普资讯
而不乱 ,动” “ 而不躁 , 紧张而热烈 的气氛中, 在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里的“ 既有教师亲 情”
思维 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养成理论联系实际 的思维习惯。 多视角思维就是指通过多渠道 、 多
维普资讯
巴
班 斯
基 在 《
的 汔
}
出, 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被理解为选择这样的一
人在这里都 可以找到恰 当的位置 , 而
种教学方法 , 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 的 必要时间和精力 的情况下获得最好 的效益 ” 。
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是教育“ 转轨” 的需要 , 也是
是一项小小的社会经济 、 环境的调查 , 抑或是一 份爱校爱班的好心情 , 都要珍 视、 爱护 , 及时予 以肯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鼓励 。如此 , 被赞许 的欣喜 、 成功的愉 悦将激励学生向更高的期待努力。
认知是态度习得的重要条件 。 例如 , 要学生 掌握“ 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先让他们理解“ , 可持 续发展” 的重要性 。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 19 98 年夏天我 国那次百年不遇的大洪灾的场景 : 长 江中上游的树木被大量砍伐 , 大雨倾盆而下 , 千 万条溪水拥入长江 , 长江中下游四处是水患 , 人
课堂教学中如何闪现与点燃“思想火花、智慧火花、创新火花”
案例分析新课程NEW CURRICULUM课堂教学中如何闪现与点燃“思想火花、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温剑(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第三中学)b.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2.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二)氢氧化铝:Al(OH)3制备方案:可溶性铝盐溶液中加入弱碱(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Al(OH)3易溶于强碱,难溶于弱碱:氨水)化学性质(两性)a.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b.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教学反思】本课运用火锅事件引发兴趣,以铝的氧化膜为什么没有起到保护作用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同时引出氧化铝的两性,降低新知识难度。
运用类比方式推进氢氧化铝两性的学习,创新设计在此处插入氢氧化铝的制备探究实验,由于药品选择和滴加顺序不同而呈现不同现象,针对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事实,进而引出对氢氧化铝两性的探究。
•编辑孙玲娟一、“四课”模式———“十点、二法、三火花”1.“四课”:即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2.“四课”模式———“十点、二法、三火花”:就是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时,都紧紧围绕并应用“十点、二法、三火花”这个统一的模式进行。
(1)“十点”指的是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要抓住的十个点:知识要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关键点;疑点;兴奋点;疏忽点;知识生长点;创新点;亮点。
(2)“二法”指的是两种方法即“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体现与优化。
(3)“三火花”指的是“思想火花、智慧火花、创新火花”的闪现与点燃。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闪现与点燃“思想火花、智慧火花、创新火花”在“四课”模式的应用中,许多老师对于如何闪现与点燃“思想火花、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感到困惑。
用心传递知识点燃希望的火花
用心传递知识点燃希望的火花在现代社会,教育被视为塑造未来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担当的人才。
而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用心传递知识,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学生智慧的引导者和人格的塑造者。
因此,教师的思想境界、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都需要不断提高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境界。
教书育人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只有教师内心的高尚情感和崇高理想,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他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
面对信息时代,教师需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应该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追求分数和学位的工具。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他们的兴趣和潜力,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望。
教师们用心传递知识,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
他们不辞辛劳,耐心教导,以深厚的学识和渊博的知识为学生提供真知灼见。
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引导学生走出困惑,迎接挑战。
他们用真挚的关怀和关注,温暖学生的心灵,为他们树立信心,树立梦想。
当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和付出时,他们的内心会被点燃,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他们会在教师的影响下,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成就自己的梦想。
怎样在思想品德课中点燃学生智慧火花论文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转换自己的角色,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的身上,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注重“积极”“有效”“高质量”的课堂动态生成,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气息,充满活力是我们的追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动态生成活力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
但是随着初中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大多数同学对思想品德这门功课失去了兴趣。
学生对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知识理解不透、体验不深,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课堂上呈现的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恹恹欲睡”的情景。
如何来改变这种现象呢?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探讨出了一些经验,并且也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转换自己的角色,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的身上,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注重“积极”“有效”“高质量”的课堂动态生成,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就能充满生命气息,充满活力,也能收到极高的效果。
一、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找知识的精神力量。
在课堂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展示一副幽默风趣的漫画,讲述一则意味深长的典故,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让课堂丰富多彩,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习的内容“有趣”,这样使学生在快乐中感受知识,才会对思想品德课从爱学到乐学最后学好。
例如,在《丰富多彩的情绪》一课中,在讲到我们每个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一则孕育着疑难问题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古代有个国王,有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他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于是他很着急,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梦是好是坏,暗示他什么。
国王就到处找巫婆给他解梦,巫婆说完国王心情非常糟糕,吃不好,睡不香。
抓住创造灵感 助燃思想火花——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 养 的途 径 。 在 自主 学 习 的过 程 中有 目的地运 用 所学 的 方
法 , 促进 创新能 力的提 高 , 为今后 的学 习打下 坚 实 的基础 。
l ¨i 三 。 给 学生 互 动学 习 的机 会
在教学实践 中 , 组织互 动学 习的方式是激发学生的创 造 个性 的有效途 径 。 由于每个学 生 的 发 展 水平 、 思 维 类型 、 生 活环 境 、 兴 趣 爱好 的差异 , 对 于 同一 事物 有不 同 的理 解 。 这 些理 解就好像是 围绕着一 个中心 问题 而向四 面 八 方产生 的辅线 。 作为学 习的主 体 , 可 以通 过与别人 的交流 , 产生 思 维的撞击 , 从 而能够广泛 地搜集与这一 中心 问题 相关 的 各种 感性 材料 、 思 想和观 点 , 并不 断地开拓 自己 的思 路 。 同时 又 可 以通 过 自身的分析 、 判断去处 理 相关的信 息 , 并 形 成独特的发现 或见解 。 每个学 生在小 组学 习过程与 同学 的 交流 , 就 是 在 从 事 自我学 习 的 创造 活动 , 而 这 种 互 动 的 学 习方式 就像是 一 座 立 交桥 , 每一 个想 法的提 出 , 每 一 个 决定 的产生 , 无不 包含学生问的思维火花的碰撞 。 通 过这 种动态的学 习 活动 , 为学 生 的创造性 注 入 活 力, 从而 利于 培 养学 生的 创造 个 I生。
计拿 出水面 会 出现 什 么现 象? 学 生 异 口 同声的说 : 温 度计
的刻度会上升 。 因为外面 的气温 比水温 高?
好 “ ,
那就请
你们一 起 拿 出来看看 ” 。 当学 生把温 度计从 冷水里 拿出来
后一 ,
个个都傻眼了 , 温 度计的刻度反而下降了 。 此时 ,
让思想点点火花在课堂上绽放
让思想的点点火花在课堂上绽放“师者启心培智授惑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把技术技能的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忽视对学生心灵的引导,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发觉如果能把一些思想的火花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收获学生一个又一个精彩春天。
一、每堂课尽量让学生对自己都有一个突破在学生心中点燃了一盏激情和自信的心灯,让学生找到一条希望的路。
有学生问“希望是什么?”,我就回答他们:“希望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线,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
在每天的希望中,我们将生机勃勃,哪里还有时间去忧虑和叹息。
”在体育教学中时常会碰到一些什么项目什么技能都不积极参与都不会的学生,心里找不到希望的火苗,他们消极对待学习,学习效果和状态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学生我没有放弃,而是根据男女不同个体差异给他们每一堂课制订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对他们每点进步都及时赞扬,让其找到学习乐趣和自信心,带他们走出没有愿望的课堂,能够生龙活虎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够积极展现自我。
例如在高中女生篮球行进间单手投篮技术教学中,大多数女生对这一技术掌握没有信心,也不好意思做。
针对这一情况我鼓励她们首先丢掉羞怯的心理,认真观察,大胆练习。
对她们一点点进步、一点点闪光点就大加赞扬,也让球技高超的男同学演示给她们看,让她们心里产生美好的愿望,如此持之以恒,事情就奇迹般发生扭转,她们竟深深地喜欢上篮球运动。
二、常给学生灌输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自已;没有任何人能够打败你,最终打败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或身轻如燕或技术娴熟或身手敏捷或奔跑如飞的学生,可是他们文化学习相对较差。
例如我们班曾有个叫李辉的学生,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自己早早就放弃自己,学习中找不到前进方向,但我却发现他球技水平很高,于是我就利用课堂教学让他看到自身优势,量体裁衣,让他给同学或讲解或技艺展示,增强其自信心,以点带面带动其其他方面的进步。
也鼓励他轻不言弃寻找其他奋斗目标,如报考体育院校、军校等,使其找到新的生命的动力,这种方式使很多学生发挥身体素质优势,继而经过努力最后考上好的大学。
“点燃一把火”,让思品课“情”意飞扬论文
“点燃一把火”,让思品课“情”意飞扬初中的思品课堂,不仅是播种文化种子的土壤,更是灌溉心灵之花的苗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是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的主阵地。
情在由知到行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思品教师重视“情”的教育,才能演绎思品课的精彩。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所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教师课堂的及时的“点燃”,会让思品课“情”意飞扬。
一、“燃情”,激发师生的“情投意合”,是思品课“飞扬”的基础教师的情感融进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是否能“燃情”,打造自己的气场,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
因为教师的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学生;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感染力。
这就要求老师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这将自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奠定了一堂课的成功基础。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师生间的“情投意合”,将会点燃孩子们的心灵。
二、“联情”,巧妙的“情随事迁”,是思品课“飞扬”的载体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思品教学中,适时地设计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及时融入到课堂中,将会提高课堂的实效。
精美的课堂创境,能使学生对你这堂课一见钟情,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有先声夺人之效。
因此,我们应该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精美的导语。
例如讲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课时,我运用电教设备,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播放一个小朋友领唱的《七子之心》,创设一个神情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才导入新课。
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传情”,教师的“怡情悦性”,是思品课“飞扬”的必需教师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做有德性的人,就应该在课堂中抓住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抓住那瞬间的“精彩”,关注课堂的生成问题,及时思维碰撞,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无形的传入学生的心田。
让真诚评价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
育广角
学 生信服 。 么评 价语 那
让真 诚评价点 燃孩子 心灵的 火花 妻
U 张兀 君
并 给 予 他 们 再 次 尝 试 的机 会 。 样 不但可 有 这
效 保 护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 且 有助 于学 生 而 认识 错误 、 正错误 , 立信 心 , 而收 到 良好的效 果 。 修 树 从 三 、 赏 识 性 评 价 促 学 生 自我 提 高 以 莎 士 比 亚 说 :赞 赏 是 照 在 人 心 灵 上 的 阳 光 。 现 实 “ ” 生 活 中 ,正 如 每 一 棵 小 草 、每 一 枝 花 朵 都 渴 望 阳 光 样 ,每 个 人 的 内 心 都 渴 望 得 到 别 人 的 赞 赏 。 课 堂 教 学 中 , 师要认 真倾 听学 生 的发 言 , 时捕捉 学 生学 习过 教 及
一
程 中 闪 现 出 来 的 亮 点 ,并 真 诚 地 予 以 肯 定 和 赞 赏 。 如 “ 完你 的分 析我 真是 茅塞 顿开 啊 ! 想 不 到你 的思维 听 …‘ 这 么活跃 , 出了一个 很有 价值 的 问题 。 “ 比昨 天进 提 ”你 步 了! 如此 生动 、 有 感 召 力的语言 , 最大程 度地 调 ” 富 会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陛和 积 极 l 生。 四 、 诙 谐 幽 默 的 评 价 语 言 唤 醒 学 生 以 幽 默 是 现 代 课 堂 教 学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因素 ,它 打 破 了枯燥 的 局面 , 于 消除 学生 内心 的 紧张和 拘束 。 个 利 — 有 幽 默 感 的 教 师 往 往 会 受 到 学 生 欢 迎 ,因 为 幽 默 会 拉 近 师生 的距 离 , 节 课堂 气氛 , 学 生对 所学 知识 加深 调 令 记 忆 , 好 地掌 握及应 用 知的 教 育 激 励 作 用 。 充 “ 下 一种 心态 , 获一 种思 想 ; 下一 种思 想 , 播 收 播 收 获 一 种 行 为 ; 下 一 种 行 为 , 获 一 种 习 惯 ; 下 一 种 播 收 播 习惯 , 获 一种性 格 ; 下一 种性格 , 获一种 命 运 。” 收 播 收 课 堂是 传播 文化 、 承 文 明的阵 地 , 们 要在学 生 的心 传 我 田播下 做人 的尊 严与 责任 感 , 下真 善美 的情 感 种子 , 播 收 获的将 是 美好灿 烂 的未来 。 ( 任 编 辑 臧 小 平) 责
描写老师的名言或诗句80句
描写老师的名言或诗句80句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3.教书育人,爱心为魂。
4.教育是解放心灵的钥匙,老师是开启之门的守护者。
5.教师的言行,影响着学生的前行。
6.教师之道,千万师坛鲜。
7.老师的良言,弥足珍贵。
8.教育无声,言教有力。
9.教师是航行在知识海洋中的指南针。
10.教师的责任比天高,比地厚。
11.教育是润泽干涸心田的甘露,老师是撒播希望之力的播种机。
12.老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13.教师的教诲,化灰为金。
14.教师的话,如音如幻。
15.教师的爱,如山如海。
16.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7.教育如磨刀石,能磨掉学生身上的锋芒。
18.老师是一首优美的旋律,激发学生内心的回音。
19.教育是建造桥梁,老师是架设之梁。
20.教师是一轮明亮的太阳,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21.教育是离不开教师的艺术。
22.对待学生,老师要心怀憧憬。
23.教育的灵魂是爱,老师的力量是创造。
24.教育是挖掘潜力的矿井,老师是引导之灯。
25.教育如芳香的蜡烛,老师是火苗的守护者。
26.教书育人,人人有责。
27.教育之光如日升东方,老师之心伴阳光温暖。
28.教师的言谈举止,如秋叶般飘逸。
29.教育无小事,思考在每一刻。
30.教育如海,老师是舵手。
31.教育如山,老师是护山人。
32.默默教书,无声播种,听课成舞,潜规则破。
33.老师的微笑,是学生心底的阳光。
34.教育如奏乐,老师是指挥家。
35.教育如画,老师是画家。
36.教诲如泽,老师是沐浴者。
37.教育如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田。
38.教育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动力,老师是引领希望的舵手。
39.教育如风筝,老师是放飞之人。
40.教师的言语,像春风般温暖。
41.教育如雕塑,老师是雕刻家。
42.教育如花园,老师是花匠。
43.教育如星辰,老师是导航员。
44.教育如波涛,老师是舵手。
45.教师是学生的玛瑙,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46.教育如冰天雪地,老师是指明方向的北极星。
运用信息技术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 中 思想品德 整合 【 中图分类号】 G6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6 — 0 0 7 3 — 0 2
初 中思 想品 德 课 的 时代 性 、 时 间性 很 强 , 但 由于 国 内外 形 势 教 师一 人 , 而是 呈 现 给 每 位 同伴 , 激 发 了学 生 的 学 习热情 , 激 励 变化 等 诸 多 因素 .思 想 品德 课 教 材 的 事例 、信 息 等往 往 数 量有 学 生尽 可 能地 深入 思考 、 流 畅 表 达 另外 . 学 生在 浏 览他 人 的结 限, 更新 不 快 。 容 易滞后 信 息 环境 下要 将 信 息技 术与 初 中思 想 论 的 过程 也 是 一 个 思想 的碰 撞 过 程 .每 一 位 学 生都 在 这种 碰 撞 品德 课 学科教 学融 为 一 体 , 要 求我 们 在 科 学理 论 的 指 导 下 , 依 托 中积 极地 思 考 着。 再 加 上教 师 及 时 而有 针 对性 的 引导 , 有效 促 进 新 的教 学环 境 , 应 用 新 的教 学 方 法 , 设计新的教学模式 , 开 发新 了学 生 的分 析 、 推理、 综 合 的逻 辑 思 维能 力提 高。 的教 学 资源 。 实施 新 的 教 学过 程 , 开展 新 的教 学评 价f ] 1 。 我 们 基 于 2 . 依 托 强 大 的 网络 资源 。 有 效 培 养 学 生 的 自主 探 究 学 习 能 网络 的 教 学创 新 实践 , 就学科而言, 在 利 用 信 息技 术 来最 大 程度 力 地优 化 当下 的初 中思 想 品德 课 教 学 方 面具 有 积 极 的 意 义 ,使 其 思想 品德 课 的 一个 显 著特 点是 紧 密联 系实 际 教 材 中的理 能 更好 地 完成 时代 所赋 予的新 任 务 基 于 平 台的 互动 讨 论功 能 . 论知 识 本 身 来 源于现 实生 活 依 托 丰 富 的 网络 资源 . 能优 化 问题 使 课 堂 教 学在 全 动 态的 思 想碰 撞 中实现 突破 和创 新 :依托 强 大 情 境 的 呈现 方 式 . 把“ 社会 ” 搬选 “ 课 堂” , 以此 引发 学 生对 情景 中 的 网络 资 源 , 有 效培 养 学 生 的 自主探 究 学 习能 力 ; 基 于平 台的 即 隐含 问题 的 思考 。学 习过程 中 。 学 生 能方便 快 捷地 获 取 丰 富的 学 时反 馈 和 学 习过 程保 存 . 促 进 学 生的 个性 化 学 习。 基 于 网络 的教 习资 源 .在 此 基 础 上 支持 学 生进 行 自主探 究 学 习或 小组 协 作探 学改 革 实践 , 一 定程 度 上 既拓 宽加 深 教 材 的知 识 . 扩 大丰 富教 学 究学习, 有 利 于 学 生 自主探 究 学 习能 力 的培 养 。 ’ 例如, 在 学 习“ 世界文明, 千姿 百 态” 时, 课前, 教 师将 同学们 的 内容 , 使 学 生信 息 互通 、 资源共享 , 在 有 限 的 时 间里 获得 尽 可 能 多的 有 效信 息 ,又调 动 学 生的 主体 参 与 .点燃 学 生的 思 维 火 分 成 若干 个 小 组 , 以小组 为单 位协 作 来 完成探 究任 务 。探 充要 花, 使 思想 品德 课 堂 成 为 学 生 自 己的 舞 台 求: ( 1 ) 调 查 我 们 身边 的 外 来 文化 及 其 特 点 ; ( 2 ) 调 查 中韩 “ 端 午 1 . 基 于 平 台的 互 动 讨 论 。 使 课 堂 教 学 在 全 动 态 的 思 想 碰 撞 中遗 ” 之争 ; ( 3 ) 请 同 学们 将 自己的探 究成 果 用 P P T 制 作 成 电子 中实 现 突破 和 创 新 演 示 文稿 。 在 组 织资 源 方面 . 一 方 面教 师通 过 构建 主题 网站或 学 问题 的发 现是 思想 品德 课探 究性 学 习的 关键 。基 于 网络 平 校 门 户 网站 的 学科教 学栏 目, 适 度 组 织教 学 材料 资源 , 让 学 生能 台的 充 分讨 论 和 交 流 .可 以 帮 助 学 生的 视 野从 教 材 转 向 广 阔的 从 中查 找 或搜 寻 所 需 的 学 习资料 : 另一 方 面 . 指 导 学 生利 用各 类 社 会 现 实问题 ,进 行 头 脑风 暴 .帮助 他 们从 不 同 的 角度发 现 问 搜索引擎, 搜 集 网络 环 境 中丰 富 的 教 学 资 源 , 通 过 初 步 筛选 、 归 题。 形 成 多重 假 设 。 同 时 在 此 基 础 上 做 出比 较 、 判断、 分 析 与 综 类 整理 . 积 累与探 究 主题 相 关 的可 用信 息 由于 网络信 息的容 量 合, 使 课 堂教 学在 全 动 态 的 思 想碰 撞 中实现 突破 和 创新 。例 如 。 非 常 大 ,这就 要 求 学 生有 选择 地从 网上 获取 知 识 ,通 过 协作 学 粤 教 版八 年 级 上 册 第四课 第三 框 《 放 眼世 界 》 的 学 习。 习 .正 确 选择 自主 建构 形 成 知识 体 系。这 种 自主 获取 知 识 的方 首先 , 教 师播 放 两 分钟 视 频 《 腾飞的湛江》 , 让学生观看“ 湛 法 。 对 学 生提 出 了 更高 的要 求 , 学 生从被 动 接 受 转换 到 主 动探 究 江成 果展 ” 短片。 并在 平 台上 用 一 个词 或 一 句话 来形 容 发展 中的 的 学 习 主体 上 来 。 从 而培 养 了 学生 获 取 、 分析 、 处理 各 种 信 息 的 南珠 滨 海—— 湛 江 。 能力。 接 着。 教 师演 示 湛江 大 力打 造 “ 南方 港 城 、 南国 风光 ” 的城 市 小 组 学 生完成 探 究任 务 之后 ,课 堂上 教 师 主要 是 请 同 学们 品牌 , 荣 获 国 家旅 游 局 授 予的 “ 中 国优 秀旅 游城 市 ” 称 号 的 图文 将 自已所 在 小组 的 探 究 成果 用 P P T制 作 成 电子 演示 文 稿 , 来 向 信 息, 引发 学 生 思考 : 在 国 际 交往 日益 密切 的今 天 , 面 对 来 自国 老 师 以及 其 他 同学展 示 . 并 在 全 班进 行 交 流 , 使 学 生在 丰 富的 信 内外 的 游 客 , 面 对不 同文 化 、 不 同 习俗 、 不 同思 想 的碰 撞 , 我 们 应 息 资料 中领 悟 到每 个 国 家和 民族 的 文化 精 华 及 对世 界 文 化 的独 如 何 继 承 和发 扬 本 民族 的优 秀文 化 。 学会 与 其他 国 家 、其 他 民 特贡 献 。 学 生对 如 此 的 内容 与形 式 充满 了学 习的 热情 。 然 后教 师 族 、其他 文化 背景 的人 民友 好 交往 .如何 做 一 名 友好 往 来 的使 进 一 步提 出 问题 : ( 1 ) 是 不 是 所 有 的 外 来 文 化 我 们都 要 去 学 习? ( 2 ) 对 待 外 来文 化 你 的 态度 是 什 么? 其 中 正确 的是 … … ? 者 ? 请 同 学们 在 平 台上 畅 所欲 言 。 本环 节 中 , 教 师通 过 视 频 短 为什 么? 片和 图片等 媒 体 资 源的 展 示 . 给 学 生 以 直观 上 的 感 受 . 引发 学生 ( 3 ) 你 是如 何 看待 中韩“ 端 午 申遗” 之 争 的? 的无限暇想. 激 发 学 生对 家 乡湛 江的 热爱 。 通过 学生在 课 堂上进 行 资 源成 果 共 享和 辩 论 交流 .引导 学 教 师再 播 放一 个动 漫故 事 :湛江 导 游 小 明与 外 国游客 在 西 生从 不 同 的 角度 去 思考 .促使 他 们 在 思 想碰 撞 中加 深 对 弘扬 优 餐 厅 发 生 冲 突与 尴 尬 ( 语 言和 饮 食 习惯 的 冲 突、 思 想 和 文 明礼 节 秀 文化 工作 的 基 本理 解 .大 家 充分认 识 到 随 着世 界 各 国 以及 各 高度 融合 。 世 界 各 国都 面 临着 外 来文 化对 本 的差异 ) . 引 导 学 生在 观 看 动 漫人 物 的 言行 基 础 上 , 体 会 故 事 情 民族 往 来 日益 密切 . 节 中人 物 的 处境 . 并从 比 较 中 发 现 问题 : ( 1 ) 小 明 为 什 么会 发 生 国传 统 文化 的 影 响 .在 保 护我 国优 秀传 统 文 化 的 同时 吸 收 外来 尴 尬 事件 ? ( 2 ) 小 明解 决 冲 突与尴 尬 处 境 的方 式 恰 当吗 ? 为什 么? 优 秀 的文化 .从 而达 到 继 承 以及 进 一 步发 扬 本 国传 统 文 化 的作 ( 3 ) 假 如你 是 小明 , 你 会 以什 么样 的 态 度 和 方 式处 理 这 一尴 尬 和 用 . 做 到 既 能 弘扬 本 民 族 的优 秀 文化 。 又 能对 各 个 国 家和 民族 的 困 惑? 通 过 层层 提 问 。 引发 学 生去 积极 思 考 、 发现 、 借 助 网络 平 台 优 秀文 化 予 以充分 的 尊 重 。 合理 恰 当地 运 用好 计 算机 网络 平 台, 发 布 自己 的分 析讨 论 。同 时提 醒学 生在 自己的 回复 提 交之 后 , 认 课 堂的 学 习容 量 大 大增 加 .并 且 每 位 学 生 亦深切 体 会 到 了 自主 真 浏 览其 他 同伴 的 分 析 , 并 指 出 自 己赞 同谁 的 , 质疑 谁 的 。 同�
兴趣是最好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导之以兴,授之以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呢?要让学生融入课堂,真正成为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分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提高兴趣。
关键词:兴趣;最好;老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进入初中后,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学生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导之以兴,授之以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呢?我粗浅地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融入课堂,真正成为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分子学生知识的获得大部分来自课堂,因此课堂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人物较多,对话较多的文章,我觉得最好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用自己的声音扮演角色、塑造角色,刻画人物形象。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有节奏的语调、有特点的对话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必要时,可让学生真正做一回演员。
比如在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先是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再让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每个组都有导演和演员,排练时间放在课外活动。
同学们为了塑造好自己的角色,可以说是精雕细琢,对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认真揣摩,有的甚至要排练十多遍,有的同学在课余十分钟的时间还背台词,其认真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专业演员。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比赛场上,八个小组依次闪亮登场,各自表演了自己的剧目,有的小组甚至对课文进行了续接,同学组成的评委也庄重地评判了每一组的表演,教室里气氛活跃,竞争之激烈是空前的。
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同学们透过直观的人物形象领会了人物性格、情感与主题,这样印象极深,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趣味教学。
在阅读中触动学生思想的火花
在阅读中触动学生思想的火花
甘肃省 临夏 回民中学
“ 阅读 是人类 社会 生 活中不 可缺 少 的活 动 , 它 具有 获取 信息 , 积累知 识 , 开 发智 力 , 培 养 能力 , 陶冶性 情 , 塑造 品格 的价 值 。” 但是 身处偏 远 地区 的许多 教 师受 陈 旧的教 学观念 所束 缚 , 在 阅读 教 学 中着眼 于“ 教” 的状 况太 多 , 而让 学 生 自主 阅读 的 时 间少 。一 篇 新 的 阅读 文 章, 有 的学生 一 遍还 未 阅读 完 , 就 被 教 师连 珠炮 的提 问和烦 琐 的分析 所 占有 , 教 师 自认 为分 析透彻 , 可 实际上 大多 学 生 上完课 还是 一头 雾水 。 而且 长期 以来 , 许多 教师 的语 文阅 读教 学一 直处 于一 种封 闭 的状 态 , 课 堂 上 仍 以传授知 识为 主 , 学 生并 没有从 根 本上 学会 阅读 , 还停 留在 为 了眼前 的考 试 而 被 动地 接 受教 师或 教参 上 对 文章 的解读 。 这种 做法 必然 导致学 生对 阅读 教 学毫 无兴趣 。 再 加上 教师 在课 堂重讲 轻谈 , 不惜 花 费大 量 的时 间 , 不厌其 烦地 对课 文进 行 分析 、 讲解 、 面 面俱 到。 无 法对学 生 的 课 堂 阅读进行 科学 的指 导 . 致 使学 生对 课 堂 阅读无 法产生 兴趣 , 认为 教与 不教 都一样 , 极 易使学 生产 生一种 应付 的心 态。 阅读 教 学 是语 文 教 学 中的 重 中之 重 ,注 重 阅读 教学 可 以让学 生 拓 宽视 野、 获得知 识 、 积 累丰 富的信 息资 源 、 掌 握大 量 的鲜活 的词汇 , 是增 长知识 的宝 库, 为学生 的能力 形 成提供 了充 足的营 养。 没有一定 量 的阅读 , 便很 难于 写作 。 因为 阅读 面过 于 狭窄 的缘故 , 很 多学生 为写 作文大 伤脑筋 。“ 巧妇难 为无 米之 炊” , 腹 中空 空 , 没 有 几点 墨 水 , 下 笔难 免 抓耳 挠腮 , 如挤 牙膏 。 或 者词汇 贫乏 , 翻来覆 去还 是那 么几 个词 。 很多 学生从 小学 写 作文 开 始起 到高 中一 直 在 不厌 其烦 的重 复使用 一些 素材 。 毫无 新颖感 可言, 如写 “ 助 人 为 乐” 的 内容 , 就 写 在 寒风 刺骨 的大路 上 , 一 位老 爷爷 独 自 拿 着 繁重 的东西在 蹒跚前 行 , 这时 我 出现 了. 上去 帮助 了他 , 我 心里 感到很 暖 和 。 等 诸 如此 类 的 内容 在我 所 任教 的 学 生 作 文 中非 常普 遍 。 究 其原 因 , 足学 生对 阅读 的重要性 认 识不 足 , 不肯 在 阅读上 多下功 夫 :在 课堂上 抄抄写 写便 了事 , 更别 说 课外 阅 读 的 自我要求 。 因此 , 语文 总是学 不好 。 上到高中, 还 是 不会 阅读 , 一 篇 简 单 的 文章 读上半 天 , 依 然不 知所 云 当你 孤独寂 寞 时 ,阅读 可 以消遣 。 培 根有 言 : 知识能 塑造 人 的性格 。读 史 使人明智 , 读 诗 使 人聪 慧 , 演算 使 人 精 密, 哲 理使 人深 刻 , 伦理学 使人 有修养 ,
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非攻》教学片断
的解 释 者 和 忠 实 的执 行 者 , 培 养 学 生 的探 要
究能 力 , 师必须 转变教 育观念 , 学 习的 教 把
主 动 权 还 给 学 生 ,把 学 习的 快 乐 性 还 给 学
生 , 学 生 有充 分 的 时 间 去 自主 探 究 。 学 生 让 数 学 探 究 能 力 的 培 养 , 仅 关 系 到 国 家 综 合 不 国 力 的 强 盛 且关 系到 今后 一 个 人 的 生 存 而 与发展 , 因此 , 养 学 生 探 究 能 力势 在 必 行 。 培 ◆ ( 者 单 位 : 西省 安 义 县 第 二 中 学 ) 作 江
传 统 的 数 学教 学 都 是 以教 师 为 中 心 , 师 强 调基 础 知 识 教
的传 授 , 堂 课 都 是 “ 堂 灌 ” 学 生一 味接 受所 谓 的 知识 , 每 满 , 天
长 日久 便 养 成 依 赖性 强 、 于思 考 的 坏 习 惯 , 和 新 课 程 改 懒 这 革 的要 求 背 道 而驰 。 因此 , 师应 鼓 励 学 生 积 极 参 与课 堂 教 教 学 , 就 要 求 施 教 者 课 前 要充 分 准 备 , 这 精心 备 好 课 , 重 教 学 注 方 法 和 手 段 。 同 时 , 师 要 把数 学 教 学 内容 设计 成一 个 个 有 教 趣的问题 , 引领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 大胆 探 究 , 大胆 发 言 , 抒 己 各
口 责 任 编 辑 : 江 王
菊 萍
薰
2l 1 O 一’ O
பைடு நூலகம்
孳 少 墨 三善’ 一 蔓可
火 簖 个 特 篇 票
反之 , 学生 对 数 学 学 习没 有 兴趣 , 至 产 生厌 恶 情 绪 , 就 容 甚 这 易 导 致 学 习 成绩 不理 想 。 这 时 候 要 求 教 师要 有 一 颗 爱 心 , 对
冬季语文教研活动美篇
冬季语文教研活动美篇寒冷的冬季,寂静的清晨,我们走进了一间明亮温馨的教研室,为的是共同探讨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这是一场以茶水和知识为媒介的盛宴,散发着温暖和智慧的芳香。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我们集结于此,为的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让他们在语文的海洋中遨游、感悟和成长。
一丝丝清寒掠过窗外的树梢,教研室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
老师们或翻阅资料,或争论观点,还有人在白板上挥毫泼墨,谱写着丝丝缕缕的教学策略,这一点一滴之中,都流淌着对教育事业的无尽热爱和对学生的深深关怀。
在教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是思想交融的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理念、经验和智慧建构起一座又一座教学的桥梁。
有人分享在课堂上收获的点滴喜悦,有人表达对教学挑战的思考,还有人激动地为学生们的进步而感动。
在这里,每位老师都是一块教学的砖石,共同搭建起了教育殿堂的永恒之城。
教研活动中,教师们斗志昂扬、激情澎湃,他们对教学的渴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他们齐心协力,不断挑战传统,探索创新,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尽魅力。
教研活动像是一场智慧的盛宴,集思广益、激荡灵感,让每个人都在这场盛宴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教学奇迹。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语文教研活动是一场心灵的盛宴,它迸发着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温暖,让每一位教师的灵魂在这里得到了滋养和升华。
教研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更在于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收获了一份美好和愉悦。
在冬季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不仅探讨了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更感知了教育事业的无限魅力。
冬日里的教研活动,是一场知识的凝聚、智慧的交融,更是教育事业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愿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共同书写着教育事业的壮丽篇章,为学生的明天播撒希望的种子,为教学的未来铺就辉煌的道路。
优秀思政课教师主要事迹题目
优秀思政课教师主要事迹题目
1.“以身作则,引领思政教育新风尚”
2.“倾心育人,点燃学生思想火花”
3.“立德树人,为学生筑牢精神根基”
4.“深入实践,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5.“严谨治学,打造思政教育高地”
6.“以情育人,传递思政教育温度”
7.“敬业奉献,为思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8.“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9.“关注时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10.“因材施教,为学生量身定制思政教育方案”1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13.“关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
14.“心系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15.“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
16.“勇于担当,为思政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17.“追求卓越,为思政教育事业树立典范”
18.“以文化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立德树人,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2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思政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哲学常识》课上的启示
昌吉州二中政治组钱小琳
著名的哲学家威尔.杜兰特说:“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
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那么,在哲学课上,教师怎样传递这种智慧,以此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呢?通过几年的教学,我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仅以此和同行交流,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启示一:开好头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所以,我想如果能把前言课这个难头开得简单、有趣,那么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上第一常课时,我在黑板上只写了一个算式:1+1=?看了这个算式,大多数同学都有疑惑了,不敢回答,只有几个同学回答说:“等于二”。
我鼓励学生说:“不错,看看还能等于什么呢?”学生开始大胆思考,争着回答说:“一”、“王”……。
接着,我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一加
一等于一呢?”学生很快地给出了我一个等式:一只老虎加一只鸡等于一只老虎。
我又给出问题,让学生继续思考:在生活中,一加一为什么不等于二呢?学生回答:“因为它已超出了数学领域。
”我又提出问题:“在某一领域不能解决的,的谁能帮我们解决呢?”学生回答说:“不知道。
”我趁热打铁说:“哲学的研究领域可广泛了,它能帮我们解决自然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接受这一智慧的挑战,大家愿意吗?”学生都高声回答说:“愿意。
”一堂前言课,在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对比中,让学生自悟哲学的智慧,比单纯讲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区别效果自然好得多。
启示二: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由于这学期我还带三个理科班的课,一个最大的现实总是就是:理科学生高考不考政治,平时考试又是开卷考试,但政治老师还得去上课。
针对这一情况,我想怨天尤人也没有用。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一切,就试着改变自己。
”所以,我认为仅给学生“授之于渔”并不是解决解决的关键,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授之于欲。
”你想,我们如果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捕鱼,就一股脑给他们教那么多捕鱼的技巧,那不就等于对牛弹琴吗?因此,我
在给理科政学生上课时,就尽量选一些与理科知识有关的话题,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来会让学生对我刮目相看。
比如在讲“物质”一课时,我给一道题:“水中映月和镜中花是物质现象吗?为什么?”并大声告诉学生,文科学生对这道题把握的不是很好。
听到这些,班里物理学得好的同学都争着回答,其他学生有点“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之感。
当时,我真得没想到,学生回答的那么到位,既用物理学里的虚像和实像进行分析,又结合哲学中物质的定义,全面地分析了原因。
启示三:设计好问题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需要熟悉教材知识,更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设计好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积极性。
当然,问题的来源很多:可以是国家、社会、学校、班级发生的一些事,也可以是寓言故事,或一首诗……,但设计的问题绝不能因为多而“繁华渐欲迷人眼”,对于设计总是的资料要精选,要让它贴近生活,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设计的问题既让学生感兴趣,还要有思考的价值。
因此,我在上《量变和质变》一课时给学生设计了“谷堆论证问题”,我说:“一粒谷子是谷堆吗?两粒、三粒是吗?到底是哪粒谷子决定了它是谷堆呢?”
学生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
有的说:“当然是最后一粒。
”有的说:“是第一粒。
”还有的说:“当然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算谷堆了。
”尽管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但经过学生的思考后,我再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以及量变要达到一定的度,才发生质变时,学生就容易听懂了。
为了让学生记住“由于排列次序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我叫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田忌赛马》的顺序图,学生的表现也很积极,很快就解决了这道题。
接着,我又告诉学生,清华大学的天之骄子在总结学习经验时,都谈到了一条,那就是利用边角时间学英语,这不也正是对学习时间进行排列次序的调整,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质变吗?一堂课就在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中结束。
它既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又让学生学会了一些看问题的方法,更让学生受益的是懂得了怎样合理利用好时间,兼顾好各科和学习。
启示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由于这学期我还带文科实验班的课,身感责任重大,思前想后,觉得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认真做好作业。
所以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我特意准备了一些附加题,并对大家说,附加题有一
定难度,可能只有学习好的同学才能做出来。
结果从收上来的作业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做了附加题,而且做得很认真。
我在批改作业是,给每位学生都写了鼓励的话,并在讲评作业时,请部分答得好的学生上讲台给大家分析、讲解。
后来,从交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做附加题比做《优化》上的题更认真,这说明学生对有思考性的题很看好,很愿意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题。
因此,我们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作业题中适当的拔高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那就是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学生的学习在自觉、主动中完成,当然效果不错。
总而言之,我想一位好的教师不仅仅只是课教得好,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尊重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不能被学生接受,最终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