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炼字篇 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素秋:秋天的代称。清冷感觉。
说说“敌”的妙处。
“敌”有对着、抵挡之意。 (步骤一)写出空床和素秋默 默相对的寂寥清冷氛围,而且突出了空床难寝无法承受素秋 的凄冷(步骤二)抒发了作者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步骤三)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四川卷)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 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七八颗星是寥落的疏星,两三点雨是轻微的小雨,(步骤 一)几个数词的运用使我们感到了夜色微雨中一种轻柔的美, 营造了一种恬静、祥和的气氛,(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对丰 收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步骤三)
叠词
有突出意境、强化情感、增强韵律、渲染色彩等 作用。叠词中的拟声词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 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 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 字描画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湖南卷)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 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 江南江北。
“诗眼”分别是“咽”、“冷”,“咽”为呜咽之声,冷有 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好像呜 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好像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 孤寂的风景(意境)。
方法小结: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 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 步骤三、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意境、感情)
说说“敌”的妙处。
“敌”有对着、抵挡之意。 (步骤一)写出空床和素秋默 默相对的寂寥清冷氛围,而且突出了空床难寝无法承受素秋 的凄冷(步骤二)抒发了作者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步骤三)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四川卷)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 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七八颗星是寥落的疏星,两三点雨是轻微的小雨,(步骤 一)几个数词的运用使我们感到了夜色微雨中一种轻柔的美, 营造了一种恬静、祥和的气氛,(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对丰 收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步骤三)
叠词
有突出意境、强化情感、增强韵律、渲染色彩等 作用。叠词中的拟声词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 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 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 字描画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湖南卷)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 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 江南江北。
“诗眼”分别是“咽”、“冷”,“咽”为呜咽之声,冷有 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好像呜 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好像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 孤寂的风景(意境)。
方法小结: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 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 步骤三、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意境、感情)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课件24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注】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 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答案:①“荒”是荒凉、冷落,“瘦”指瘦瘠;②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 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③“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处运用十分 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寄寓了诗人对山 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问:颈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 请作简要赏析。
• ①释义: “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 • ②手法/翻译: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竹声萧萧
“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 “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 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 • ③效果、特点: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 的意境 • ④情感:表达了作者闲适、旷达乐观的心态
3.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 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答案:①“常”强调时间频度,“偏”突出情态;②“常”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 “偏”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③“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 与情感。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ppt(18张)-优秀课件
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答题思路归纳: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景象、点手法)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本诗第一句中有个字意蕴丰富,请找出来简要分 析。(4分)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襄邑道中 陈与义(宋)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苏轼
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 ——严羽《沧浪诗话》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卢延让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复习
一、识题型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 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或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此诗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炼字原则
三、悟规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
罗邺(晚唐)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分)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炼字. ppt(18 张)-精 品课件 ppt(完 美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PPT
字把一个飞动着得花得世界与诗人内心得 欢悦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意境或感情)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得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 烘托了怎 样得意境,或表达了怎样得感情,达到了怎 样得表达效果。
[越调]小桃红 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_闹_ 春桥,十里光相照,舞 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__ 出涌蓬
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
腰。
元宵灯节盛况空前,人流如潮,灯 火闪耀,色彩缤纷,使春桥热闹非凡。 (炼形)“闹”字不仅烘托出灯火得繁 盛,而且传达出一种喧闹欢乐得节日 气氛。(炼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俗
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
——非上品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绝
古代诗歌中得 “炼字”
炼字佳话
1 、贾岛 《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 月下门” 推→敲
2、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到、过、入、回、归、满 → 绿
[越调]小桃红 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_闹_ 春桥,十里光相照,舞 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__ 出涌蓬
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
腰。
“涌”字契合了波浪得特点,茫茫江面 上浮现出辉煌璀璨得灯船,(炼形)仿佛突 然涌现得一座蓬莱仙岛,使人恍入仙境, 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生动地表达了发现 灯船得人们那种惊讶赞叹之情。(炼意)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 轻风舞细柳 轻风扶细柳
淡月映梅花
——俗
淡月隐梅花
(意境或感情)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得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 烘托了怎 样得意境,或表达了怎样得感情,达到了怎 样得表达效果。
[越调]小桃红 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_闹_ 春桥,十里光相照,舞 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__ 出涌蓬
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
腰。
元宵灯节盛况空前,人流如潮,灯 火闪耀,色彩缤纷,使春桥热闹非凡。 (炼形)“闹”字不仅烘托出灯火得繁 盛,而且传达出一种喧闹欢乐得节日 气氛。(炼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俗
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
——非上品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绝
古代诗歌中得 “炼字”
炼字佳话
1 、贾岛 《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 月下门” 推→敲
2、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到、过、入、回、归、满 → 绿
[越调]小桃红 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_闹_ 春桥,十里光相照,舞 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__ 出涌蓬
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
腰。
“涌”字契合了波浪得特点,茫茫江面 上浮现出辉煌璀璨得灯船,(炼形)仿佛突 然涌现得一座蓬莱仙岛,使人恍入仙境, 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生动地表达了发现 灯船得人们那种惊讶赞叹之情。(炼意)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 轻风舞细柳 轻风扶细柳
淡月映梅花
——俗
淡月隐梅花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诗眼 (课件24张)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3. 【炼名词】多个意象名词连用营造处富有情韵的意境。 我国古典诗词追求语言简练、含蓄,意境的深远,韵味的隽永, 因而凡是对语言表达无甚重大影响的字、词都应省去,句与句之间 说明性的中介环节亦可略去不表。这样,诗词往往给人一种似断实 连、貌离神合的跳跃感。 比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仅十字写出六种景物:鸡 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声,有色;有远,有近。没有 动词,而人、物的动作尽在此中;未用一个字抒情,而情思尽溢与 言外。这就是列锦修辞手法的妙处:虽不假雕饰,但能传神描摹事 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几个名词的排列,勾勒了一幅凄清萧索的 清晨景色图,曲折的透露出早行旅人孤独的心境和羁旅行役的艰辛。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之“炼 字”“诗眼”
1、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2、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2.鉴赏诗歌炼字艺术和诗眼 3.理解解题步骤和答题规律
炼字就是锤炼诗歌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
形容词不仅可从形色声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特点,
还能传递出作者的感情,绘景摹形,化抽象为具 体,变无形为有形,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绿净春深好染衣 暮春时节,芳菲凋尽,万紫千红之色褪去,只留绿茵 浓密,一片纯净的绿,是染衣的天然好染料,既写出了绿 意浓密纯粹,又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灞上秋居 马戴 (唐)
1.灞上: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唐代求功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名的人多寄居此处。灞(bà)原即灞上。 2.雁行(háng):鸿雁飞时的整齐行列。
3. 【炼名词】多个意象名词连用营造处富有情韵的意境。 我国古典诗词追求语言简练、含蓄,意境的深远,韵味的隽永, 因而凡是对语言表达无甚重大影响的字、词都应省去,句与句之间 说明性的中介环节亦可略去不表。这样,诗词往往给人一种似断实 连、貌离神合的跳跃感。 比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仅十字写出六种景物:鸡 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声,有色;有远,有近。没有 动词,而人、物的动作尽在此中;未用一个字抒情,而情思尽溢与 言外。这就是列锦修辞手法的妙处:虽不假雕饰,但能传神描摹事 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几个名词的排列,勾勒了一幅凄清萧索的 清晨景色图,曲折的透露出早行旅人孤独的心境和羁旅行役的艰辛。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之“炼 字”“诗眼”
1、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2、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2.鉴赏诗歌炼字艺术和诗眼 3.理解解题步骤和答题规律
炼字就是锤炼诗歌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
形容词不仅可从形色声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特点,
还能传递出作者的感情,绘景摹形,化抽象为具 体,变无形为有形,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绿净春深好染衣 暮春时节,芳菲凋尽,万紫千红之色褪去,只留绿茵 浓密,一片纯净的绿,是染衣的天然好染料,既写出了绿 意浓密纯粹,又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灞上秋居 马戴 (唐)
1.灞上: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唐代求功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名的人多寄居此处。灞(bà)原即灞上。 2.雁行(háng):鸿雁飞时的整齐行列。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课件42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
趣味思考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 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 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 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 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 “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 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 妹便念了起来:
设置问题形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 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 表达效果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 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新密二高
15
答题步骤:
•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 法(释含义、明手法)
“推敲”的典故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 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2023/5/9
高考题举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浙江 菩 萨 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 高楼,有人楼上愁。
什么?答:“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它)把小儿躺 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 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 意境耐人寻味。(3分)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欢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趣味思考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 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 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 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 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 “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 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 妹便念了起来:
设置问题形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 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 表达效果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 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新密二高
15
答题步骤:
•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 法(释含义、明手法)
“推敲”的典故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 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2023/5/9
高考题举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浙江 菩 萨 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 高楼,有人楼上愁。
什么?答:“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它)把小儿躺 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 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 意境耐人寻味。(3分)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欢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高考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之炼字篇 PPT精品课件(共17张)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
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 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①“网”是网住、网罗之意(释词义); ②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 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品情境); ③ 这个想象、比喻(明手法)非常生动、新奇,由愁绪之 网到雨丝之网,是诗人愁绪的具体化、形象化(析感情)。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提 问 方 式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 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 境情感来分析。
(08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 “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 雁的怜悯之情。
(步骤四) 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三、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
A、诗中的某一词或某一句,有的版本说 法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B、诗中的某一词有人认为换成某词更好, 你的看法呢?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 阶下青苔与红树,
李商隐 只有空床敌素秋。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 作。
【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 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 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 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 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①“网”是网住、网罗之意(释词义); ②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 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品情境); ③ 这个想象、比喻(明手法)非常生动、新奇,由愁绪之 网到雨丝之网,是诗人愁绪的具体化、形象化(析感情)。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提 问 方 式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答题时不 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 境情感来分析。
(08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 “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 雁的怜悯之情。
(步骤四) 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三、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
A、诗中的某一词或某一句,有的版本说 法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B、诗中的某一词有人认为换成某词更好, 你的看法呢?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 阶下青苔与红树,
李商隐 只有空床敌素秋。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 作。
【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 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 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 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高考复习语言鉴赏——炼字PPT[优秀课件资料]
05高考扫描—— 上海卷
考查炼字
天津卷 辽宁卷
福建卷
关注高考热点——
两种含义深刻的词语
1、动词 2、修饰语
1、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 主要内容,在鉴赏诗歌时,我 们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 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 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 赖,溪头卧剥莲蓬。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 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 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 “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 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 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 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 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宋)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 》
“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一向有一 字千金之誉。你同意此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既准 确地把小儿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 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 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 又能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 诗人的那种喜悦之情。
03年高考题
试分析“忽”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 “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 到好处之意 (字义)。登翠楼时
兴冲冲,而闯入眼帘的柳色却使
她不经意间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
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 禁伤感(效果)。一个“忽”字
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 致(感情) 。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炼字”》教学PPT精品课件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卢延让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 “炼字 ”》教 学课件 (49张 PPT)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 “炼字 ”》教 学课件 (49张 PPT)
真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四炼叠词
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竹枝词》其一 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 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 “炼字 ”》教 学课件 (49张 PPT)
三(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一炼动词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 “炼字 ”》教 学课件 (49张 PPT)
三(全国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炼字”》教学课件(49张PPT)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 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 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 十分冷落的地方。 (1)பைடு நூலகம்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四 僧齐己曾写《 早梅 》:前村深雪
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把 “数”改为 “一”,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①同意②一,一枝;数, 几枝③昨天夜里一枝梅花开放 ④ “一枝”方能照应“早 梅”。
炼句
题型概说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 的语句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 “炼字 ”》教 学课件 (49张 PPT)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 “炼字 ”》教 学课件 (49张 PPT)
真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四炼叠词
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竹枝词》其一 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 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 “炼字 ”》教 学课件 (49张 PPT)
三(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一炼动词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 “炼字 ”》教 学课件 (49张 PPT)
三(全国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炼字”》教学课件(49张PPT)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 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 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 十分冷落的地方。 (1)பைடு நூலகம்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四 僧齐己曾写《 早梅 》:前村深雪
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把 “数”改为 “一”,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①同意②一,一枝;数, 几枝③昨天夜里一枝梅花开放 ④ “一枝”方能照应“早 梅”。
炼句
题型概说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 的语句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炼字》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03
情感共鸣,深入人 心
通过炼字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使得诗歌的情感美更加深入人心。
考点四:炼字的哲理美
哲理深刻,启人深思
通过炼字使得诗歌的哲理更加深刻,能够启 发读者的思考。
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炼字能够增加诗歌的意蕴丰富性,使其更加 耐人寻味。
哲理与形象相结合,浑然天成
通过炼字将哲理与形象相结合,使得诗歌的 哲理美更 照,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02
03
举头望明月
“举”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抬头 仰望的动作,表现出对明月的向 往。
04
学生作品二:《望庐山瀑布》中的炼字分析
01
日照香炉生紫烟
“生”字形象地描绘了阳光照 射下香炉峰的美景,富有生机。
02
遥看瀑布挂前川
“挂”字表现了瀑布垂直落下 的壮观景象,具有视觉冲击力。
古诗鉴赏炼字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
通过品读、分析、比较等方法鉴赏古诗中 的炼字,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
VS
步骤
首先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然后分析 诗歌中的炼字技巧和表达效果,最后体会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要注意结合诗 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 诗。
03
高考古诗鉴赏炼字考点分析
考点一:炼字的音韵美
04
高考古诗鉴赏炼字真题解析
真题一:《登高》中的炼字艺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急”、“高”、“哀”、“清”、“白”等字,精炼地 描绘出登高远望的壮阔景象和凄凉氛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不尽”等字,夸张地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长江 的奔腾,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律。
03
根据考纲和真题,制定针对性的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古诗的文字——炼字 课件(25张PPT)
16
【答案】 “惊”在此诗中意为“惊讶”,“惊觉”之意。写出诗人身处异 地,不知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等到惊觉时,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 花蕊。“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快,而且写 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表达了词人恨时光飞逝而自己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满怀 愁情,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
1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18
这首诗的末句,有用“应”字的,也有用“犹”字的,哪个更好?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解析:
• 这首词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 • “忽惊春到小桃枝”,这句里以小桃点出上元。小桃,上元前
后即著花,上元是指元宵节。上元节本应阖家团圆,但此刻 的自己却因故土沦亡,四处漂泊,哪有佳节可过? • 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快,原来春天已 经到了。“惊”字匠心独运,将词人恨时思国的情怀表达得 淋漓尽致。
鉴赏诗歌语言
-----“炼字”
1
☞明常识 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别,提高鉴赏炼字的能力。
2
• 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 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3
☞定考向 常见的设问方式
【答案】 “惊”在此诗中意为“惊讶”,“惊觉”之意。写出诗人身处异 地,不知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等到惊觉时,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 花蕊。“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快,而且写 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表达了词人恨时光飞逝而自己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满怀 愁情,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
1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18
这首诗的末句,有用“应”字的,也有用“犹”字的,哪个更好?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解析:
• 这首词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 • “忽惊春到小桃枝”,这句里以小桃点出上元。小桃,上元前
后即著花,上元是指元宵节。上元节本应阖家团圆,但此刻 的自己却因故土沦亡,四处漂泊,哪有佳节可过? • 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快,原来春天已 经到了。“惊”字匠心独运,将词人恨时思国的情怀表达得 淋漓尽致。
鉴赏诗歌语言
-----“炼字”
1
☞明常识 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别,提高鉴赏炼字的能力。
2
• 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 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3
☞定考向 常见的设问方式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之炼字篇
学习目标:
1、学会判断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2、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 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注 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 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 锤炼哪一类的词语?
分析归纳: 一、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 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 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四、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 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 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 强调作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ⅱ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 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老”一“肥”,形容词使动,想那黄口雏鸟从昂 首待哺的娇憨,慢慢长满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决 非一日之光,却只用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梅子 几经风雨,直至丰肥。“肥”字写出了动态,梅子成熟的 过程;写出了形态,梅子黄黄肥肥的圆甜,黄中晕红的丰
[例1] (2010· 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 问题。 望 江 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 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 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 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 漓尽致。
• 答题步骤和方法: •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 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2)点出所使用的手法。 •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
五、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 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 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 一首词的“词眼”。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音。(《破 山寺后禅院》常建) 山水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 “悦”和“空”均使用了使动用法。 *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 彦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隔”字的意蕴包含主客两方面。(第一步) (1分)客观上是视觉的阻隔,写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第二步)(1分)主观上写情感的阻隔,写思念之情无法 传递。(第三步)(1分)
[参考答案]
•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 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三、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 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 趣味。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
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 中有夸张,增添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 染力。
*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齐己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 “数”改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
二、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 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
*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
雨》杜甫)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 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这样写答案
• 格式: • 该词有……的含义,采 用……修辞手法,化…… 为……{释含义、明手法}, 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 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或烘托了……的意境{ 说效 果 }。
关于“诗眼” (题型:某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
要分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 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 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 五字。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 而隐藏在标题中。 具体阐释如下: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 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 “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 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 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 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4高考卷)
木 兰 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 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 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 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 什么?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ⅲ表颜色的词 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 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 舟过 吴江》 蒋 捷 ) *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王之涣)
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 笛人之心。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 的内心痛苦。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杜甫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写出了洞庭湖波涌浩瀚
之炼字篇
学习目标:
1、学会判断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2、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诗歌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 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注 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 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 锤炼哪一类的词语?
分析归纳: 一、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 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 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四、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 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 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 强调作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ⅱ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 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老”一“肥”,形容词使动,想那黄口雏鸟从昂 首待哺的娇憨,慢慢长满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决 非一日之光,却只用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梅子 几经风雨,直至丰肥。“肥”字写出了动态,梅子成熟的 过程;写出了形态,梅子黄黄肥肥的圆甜,黄中晕红的丰
[例1] (2010· 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 问题。 望 江 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 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 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 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 漓尽致。
• 答题步骤和方法: •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 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2)点出所使用的手法。 •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
五、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 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 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 一首词的“词眼”。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音。(《破 山寺后禅院》常建) 山水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 “悦”和“空”均使用了使动用法。 *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 彦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隔”字的意蕴包含主客两方面。(第一步) (1分)客观上是视觉的阻隔,写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第二步)(1分)主观上写情感的阻隔,写思念之情无法 传递。(第三步)(1分)
[参考答案]
•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 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三、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 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 趣味。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
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 中有夸张,增添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 染力。
*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齐己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 “数”改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
二、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 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
*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
雨》杜甫)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 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这样写答案
• 格式: • 该词有……的含义,采 用……修辞手法,化…… 为……{释含义、明手法}, 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 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或烘托了……的意境{ 说效 果 }。
关于“诗眼” (题型:某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
要分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 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 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 五字。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 而隐藏在标题中。 具体阐释如下: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 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 “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 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 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 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4高考卷)
木 兰 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 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 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 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 什么?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ⅲ表颜色的词 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 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 舟过 吴江》 蒋 捷 ) *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王之涣)
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 笛人之心。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 的内心痛苦。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杜甫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写出了洞庭湖波涌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