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清洁生产的意义:
(1)从环境效益来看,它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 产的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2)从经济效益来看,它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 整等方面大有作为。(P102)
清洁生产对环境影响评估环节图:
产品生产制造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用生态学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 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 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
一种社会、经 济与生态效益密 切结合的现代农 业模式
今后该村的发展方向:绿色食品;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活动:公 众 参 与
结合自己的 实际情况,日 常生活中我 们可以采取 哪些行动?
P104活动
问题1、分析图6.16中所列举的个人行为对建
设可持续的社会的有意义?
例如:
1、拾粪回田既可减少污染,又增加了有机肥; 2、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4、骑车工作和购物也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5、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可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 6、采用节水措施可以节约水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C)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
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D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名师学案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2.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
3.能够举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2.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环境问题是的突出表现。
如果单纯依靠和工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而又不危及后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读P103,《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思考:1、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这17个目标分布归属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和的共同努力。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有:、和。
【活动】1、你能区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吗?2、谈谈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实践。
3、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1.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在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人类应该()①积极消费,促进经济发展②转变观念,大力开发极地资源③调整生产行为,发展循环经济④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蓝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每个公众应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公众行为符合主题要求的是()A.讲究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B.减少煤炭使用,大量使用电能C.多开私家车出行,减少对公共交通的压力D.多选择带有环境标志的商品3.下列地区的能源开发和使用不能体现“节能减排”的是()A.新疆地区使用太阳能B.东南丘陵地区使用沼气C.山东半岛沿海发展风能D.山西加大煤炭资源的开发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4~5题。
可持续发展
考点二
基 数 庞 大 增 长 率 较 高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物质需 求超过 环境供 给能力 废物排 放超出 环境自 净能力 资 源 短 缺 环 境 污 染
1.控制人口规模(根本措施) 控制人口规模(根本措施) 控 制 人 口 规 模 人 地 协 调 发 展
人 口 增 长
人 口 压 力 大
生 态 恶 化
循环流动
练习3.(2010年山东日照模拟) 读“某地循 环经济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 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 理解, 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 . 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 . 废弃物再利用, 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 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 .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 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并增加就业机会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应用
工业可持 续发展模 式: 清洁生产 农业可持 续 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原理 方式 目的 典型代表
资源持续利用,减少 工业污染来源 改造技术,调整工业 结构 生态系统原理 调整生产结构,发展 大农业,协调经济和 环境效益 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
观念
内 容 环境保护和经济 发展互为因果, 发展互为因果, 彼此联系, 环境 彼此联系,两者 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并不 是不可调和的 人类、国家、 人类、国家、个 人都享有享受 权利 优美环境的权 利,任何人不 能剥夺
要
求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人口 资源, 人口规 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 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 经济 环境的关系, 环境的关系,不要仅注重其 中一方面, 中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地区、 地区、国家之间不能转移污 染严重的物质, 染严重的物质,不能使生态 破坏跨国蔓延,各个国家、 破坏跨国蔓延,各个国家、 地区、 地区、个人及整个人类的决 策和行为应有助于环保并不 策和行为应有助于环保并不 对其他人和地区的环境权利 造成破坏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点:1.发展绿色经济:通过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绿色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污染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采取措施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压力。
3.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工作,保护和修复湿地、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功能。
4.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应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打造绿色、低碳的社会发展模式。
5.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环境治理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评估和执法力度,推动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促使生产和生活方式更加环保可持续。
6.加强教育与宣传: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人们意识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激发积极的环保行动。
7.加强国际合作和跨界治理: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区域性特点,强调国际合作和跨界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方面的综合努力,包括发展绿色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加强教育与宣传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途径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PPT精品课件
素养目标
1.通过案例,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形成的区域背景 2.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3.通过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树立正确的环境、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 4.通过生活体验或户外活动,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 系的主要途径
基础知识
合作探究
能力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思维导引】
1.人地关系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河流采取“截弯取直”和“恢复弯道”的不同做法,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 系?
【能力形成】
1.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
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人地关系协调论
核心思想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 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地 理环境
和高度
对环境的影响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资源短缺、生 进一步深化与发 态破坏、环境 展,“_和__谐__论__”产生, 污染等环境问 主张人类应主动谋 题愈发严峻, 求与自然地理环境 人地矛盾激化 的和谐
人口数量 生产力水平
信息社会 (后工业社会)
现代通信技术 及_电__子__计__算__机__ 的发明与应用 极大地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1)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_生__产__规__模__、增加产品产 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_清__洁__生__产__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 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_资__源__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_资__源__、环 境为代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强调_环__境__承__载__力__和土地、水、森林、 矿藏等自然资源的_可__持__续__利用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关系变得日益紧密且复杂。
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一些改善人地关系的措施。
一、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人地关系失去协调,将会导致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保护生态环境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了自身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人类活动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协调人地关系要求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减少资源浪费由于人类的活动,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等,导致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如果不协调人地关系,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将会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能源,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促进社会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协调人地关系还要求我们追求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社会的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公平的实现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发展,还包括教育、健康、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在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为了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和行为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的力度,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环境友好行为的采取。
这将有助于改善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2.制定与执行环境法规制定和执行环境法规是保护环境和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以限制环境破坏行为,并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
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C
C.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下一课时
02
PART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如逆水行 舟,不进则退
活动P129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议一议,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的大坝? (2)艾尔瓦河的大坝由修建到拆除,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怎样 的转变?
活动P129 (1)议一议,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
的大坝?
答:①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洄游的通道,破坏了河中其 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 ②减少河口泥沙,改变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物失去 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该地区介入国家电网后,大坝供电功能减弱。
本节目录
0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0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01
PART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它是客观存 在的。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包 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影响,如下所示: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狩猎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人地关系思想
适应、改造自然;人地关系不协想
采集—狩猎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背景
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极大提高; 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人类活动
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
人地关系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达到空前规模 和高度,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人 地矛盾迅速激化
路被废弃。
探究P126 探究 1. 大规模采伐森林和修建道路后,该地区大熊猫栖 息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a.大熊猫栖息地逐渐远离交通线分布; b.分布越来越分散,呈现不连续块状(碎片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①目的
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②地位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转变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
目的
生产与消费方 式
传统的经 济发展模 式
扩大生产规 模、增加产 品产量和提 高消费水平
高投入、高消 耗、高污染
可持续的 经济发展 模式
01
的需要,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03 目标:既要使人类各 种需要得到满足,个 人得到充分发展,又 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 境,不对后代人生存 和发展构成威胁。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
02
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 可持续能力、社会公 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 身发展的基础上。
04 基本观念
观念
内容
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公平
时间方面:代际公平空间方面 :区际公平
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方式,尤其对经济发展 而言,可持续发展更具意义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 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 家的环境造成损害;现代人需要和子孙后代共 享资源和环境
环境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彼此联系 ,互为因果,两者对立统一, 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 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 、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
分析各区域 可持续发展 的措施
发展科技,贯彻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促进产业升级(优 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 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 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控制人口规模。
二、转变发展模式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
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总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的较长期的过程。
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如上图)。
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
在保护土地资源、防治土壤污染等方面,世界各国作出了很大努力,并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我国制定了许多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比如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2.森林是指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是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工厂实行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第一村”。
留民营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大兴县境内,距北京市区21千米。
1982年以前,由于生产结构单一(种植业占78%),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安排,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农业成本过高、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_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秉承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容易起来,让地理课堂生动起来”。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这部分知识生活化特征非常明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案例和社会热点入手,设计地理问题,学生利用身边环境问题案例探究地理活动蕴含的知识和原理,让地理课堂生活化,从而拉近学生与理论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积极参与、体验、感悟、协作、理解,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不一样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①通过对人地关系的分析,理解环境问题概念的类型;②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追求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④通过案例分析,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通过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培养学生审题、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对的新素材、新情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审清题意,阅读材料、图表,并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三、教学方法教法:学案导学法、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讨论法、读图分析归纳法四、教具PPT,视频多媒体、微课、白板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缓。
课前自主学习“地球病情?”主要环境问题1、设计简单问题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填写2、课上播放环境问题的图片进行检测预习效果1、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了解环境问题的类型和主要环境问题2、课上图片展示主要环境问题学生判读降低课堂上学习难度,加快学习速度,增加学生理解的深度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病因在哪?”对立统一的人地关系总结1、观看漫画,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2、根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内容和本溪钢铁工业的整个发展过程设计探究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高一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定期休渔B.竭泽而渔C.毁林开荒D.刀耕火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定期休渔可以保证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毁林开荒会破会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刀耕火种是原始人一种开垦耕地方式,是一种掠夺式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竭泽而渔是把抽干池水,捉尽池鱼,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考点】该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2.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答案】B【解析】读图,a地利用沼气、水资源,排放生活污水,所以表示居住区。
b地有饲料饲草指向,只能是乳畜养殖区。
c地利用沼渣、生化池处理后物质作肥料,可以提供饲料,表示是种植区。
所以B对。
【2】下列最能体现出该模式特点的是①循环型②高消耗③生态化④可持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最主要特点是循环型,①对。
生态农业,消耗少,②错。
生态化,在整个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③对。
对环境资源没有污染破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④对。
所以D对。
【考点】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的特点。
3.关于“可持续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B.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层面C.涸泽而渔、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原则D.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上要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工业上实行清洁生产农业上实行生态农业【答案】C【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个原则。
涸泽而渔、毁林开荒、刀耕火种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原则,C选项说法不正确。
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人与地的关系是一种复杂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以期找到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的共生。
一、加强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为了实现协调人地关系,人们需要加强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自然资源的珍贵性和有限性,从而认识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性。
从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以及正确的环保知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环境的态度,为未来造就更多具有环保意识的一代人。
二、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地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各国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活动。
这些法律法规可以限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并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通过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加强执法力度,可以有效地调节人地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
三、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资源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产业,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推行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理念,在生产、消费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上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小化浪费。
四、加强跨界合作与交流协调人地关系需要跨界合作与交流。
各国和地区应加强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理解,并在解决环境挑战的过程中进行合作。
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和合作项目,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共同推动协调人地关系的进程。
五、提高公众参与和环境治理的透明度公众参与和环境治理的透明度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公众对环境政策和决策有更多的参与。
同时,应加强信息公开和环境管理的透明度,让公众了解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况,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
六、推广生态旅游和可持续的城市规划生态旅游和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创新途径。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
资源 地盐碱化加剧、土壤污染
森林 资源 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锐减
源
缺;水源污染现象严重
对工业或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循环
利用 伏季休渔、禁止捕捞,防止过度开发;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治理海洋环境
海洋 过度捕捞、盲目围海造陆、 资源 毁坏滩涂、无节制排污污染等来自环经济含义特征
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
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考点一
1.概念(a)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必考)
[知识梳理]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基本内涵(b) (1)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 社会公正 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_________ 各种需求 得到满足 ,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 (2) 目标 : 既要使人类的 _________ 资源 和 _________ 生态环境 ,不对 _______ 后代人 的生存和发展构成 又要保护 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 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胁。
公平 的观念、______ 环境 的观念、权 (3)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______ 利的观念。
1.赏析漫画《四代人的营生》,漫画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 发展________和________原则。
2020版新一线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部分第10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含答案
1.人地关系思想演变2(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的过度增长、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①环境污染①城乡差异: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②国家差异: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
考法1 通过人地关系示意图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特点(2018·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 A .1 300米以下地带 B .1 300~1 900米地带 C .2 500米以上地带D .1 900~2 500米地带2.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 .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 .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 .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 .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1.A 2.B考法2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3.(2015·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答案](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
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从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在最后)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1.结合资料,说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和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2.结合实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和主要途径。
必备知识梳理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时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采集—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社会尽管还不能________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工业革命时期进一步深化与发展,“________论”应运而生。
这种理论又称为人地协调论,它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人地关系的研究向________、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思维拓展]人地协调论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一方面,要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________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含义公平性原则本代人之间、________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发展的总目标,需要各国积极参与,采取全球共同的决策和行动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由________型向________型、更多地依靠________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________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2)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构建________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形成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3)生态保护: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________和稳定性。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2.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
[特别关注] 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导 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往往 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 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技法一招鲜]
分析有关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及应对措施 (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有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考纲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下载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识记: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
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考纲
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 解读
原则。 3.应用: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的再生速度。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 自净能力 。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
水资源、土地资 水土流失、土 污染、土壤污染、
表现 源、矿产资源和 地荒漠化、生物 噪声污染、放射
能源 等短缺
多样性 减少等 性污染、海洋污
染等
问题 资源短缺
[考点一线串]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 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 从以下方面进行: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 统一的关系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 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1)上海世博会提出的这些环保理念,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
的是哪一原则
()
A.共同性
B.公平性
4.3 4.4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
4.3-4.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习目标】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材助读】先读书、再填学案,阅读课文P98-107;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用红笔标注不理解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历史背景及必然性①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日益突出。
②必然性: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_____________,只有走之路,才能使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美好的未来。
③过程:1992年在巴西_________________召开了_________________,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它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___________满足其_____________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基本内涵的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通的权利。
的观念:代内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人与物之间的公平,区际之间的公平。
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的观念:全人类都应享有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三、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控制。
①人口规模过大带来的问题:缺乏,更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
②解决措施:。
③我国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二)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1)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特征:高,高,高污染。
(2)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特征:强调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目的:引入市场机制,平衡的矛盾。
结果:实现___________和。
(三)______________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我国应对土地退化的措施:防治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说课+教案)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从容说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发展必然选择的正确道路,也已了解了其内涵和本质。
但具体怎样落实到实践中去成为学生渴望了解的主要问题。
为此本节将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人类没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肆意开发、破坏有限的自然资源,维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导致部分地区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鉴于此,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这项根本措施着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学习本节内容,要仔细阅读图文,从图文中提取地理信息,归纳出知识要点,通过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质疑讨论,最终解决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1。
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协调人地关系中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控制人口规模是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
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
辩证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有关资料,参与有关活动,深化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
3。
结合课文理论与实例,探讨我国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及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针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地理背景,今天我们具体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板书: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推进新课师协调人地关系主要途径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控制人口规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来探讨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控制人口规模。
第27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第27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
(2)目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并使未来人类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至于削弱。
(3)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①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②地位: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目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影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高投入、高消耗、高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污染源、环境危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资源类型可持续利用措施土地资源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海洋资源伏季休渔、禁止滥捕、环境污染治理等①协调人地关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②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
微点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只是由国情决定的: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了受国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国际环境的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性 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 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共同性 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 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 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 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 可以接受的政策。
02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探究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 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 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 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 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 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转变发 展模式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扩大 生产规模 、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 平;高 投入 、高消耗、高 污染 ;形成 不可持续 发展的
生产方式 和消费方式,产生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 环境承载 能力和土地、水、森 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 永续利用 ;低 投入 、低消耗、 低 污染 ;实现 清洁 生产和 文明 消费,促进经济、生态、
可持续发展 之路。
3.行动纲领:《 21世纪议程
》。
基本内涵
1.概念:既要满足 当代人 的需要,又不对 生态可持续 满足其
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 后代人
能力、
社会公正 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追求的目标:既要使 人类的各种需要 得到满足,个人得
环境的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 观念 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权利的 观念
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 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 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
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1~2题。
1.“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
续发展的( A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B )
的权利,既有物质生活享受,还有环境 分析某一条原则或观念,注意体会和提取所
享受;发展的观Biblioteka 强调经济的增长,但 给材料包含的信息。
要与环境协调发展。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2017·济宁测试)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
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2017·成都七中二诊)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
入肺颗粒物。下图为天津市某年四季PM2.5平均日变化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代表冬季的曲线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4.关于四季PM2.5变化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4.原则、观念的区分方法
三大原则
四大观念
各有侧重点: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平性强调享有的平等,
平等权(既有同代人之间,也有代际之 侧重的是权利;持续性强调发展的协调,侧
间);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重的是发展;共同性强调保护的必然,侧重
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 的是义务。在实际解题时,最常见的是侧重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协调 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理 教材 主干梳理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项目
内容
可持续发 展——人 类的必由
之路
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口增长 、 资源危机 和环境污染
等问题日益严重,地球提供 自然资源 的能力和环境的 自净 能力
都是有限的。
2.目的: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必须走
到充分发展,又要 保护资源 和
生态环境
,不
对后代人的 生存和发展 构成威胁。
4.基本观念:发展、 公平 、 环境 、 权利 。
理 教材 主干梳理
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途径
内涵
控制人 控制人口规模 是人地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目的是为了减轻人口对 口规模 生态环境 的压力,协调 人口 、资源、环境与 发展 的关系。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观念 含义
发展的 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 观念 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公平的 观念
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区际之 间的公平:不同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的 人群,应享有平等的地位。
协调 1.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 自然资源 、 生态环境 之间的关 人地 系;
关系, 眼前 利益与 长远 利益之间的关系; 发达 国家与 发展中 国家之 从我 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做起 2.维护自然资源 ,珍惜 生态平衡 ,保护好生态环境。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0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①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探 核心 深度剖析
解 析 : 第1题,这种做法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又保 证了鸭农的高利润,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公平性 原则。
第2题,“绿色食品”是指在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中 做到无毒、无害。剧毒农药、增白剂、防腐剂有害人体健 康,不属于“绿色食品”生产方式,选B。
社会 全面协调发展。
理 教材 主干梳理
途径
内涵
续表
自然 资源 的可 持续 利用
土地资源:防治土地 荒漠化 、治理 水土流失 和土壤污染、保护 基本农田 ,对工矿废弃地复垦等。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 、妥善保护。 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 水污染 。 海洋资源: 伏季休渔 、 禁止滥捕 、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