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之心理边界_图文

合集下载

图解人际关系ppt课件

图解人际关系ppt课件


2018/10/24
3
(1)零接触——双方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完全无关,没
有任何个人意义上的情感联系。
(2)注意阶段——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到对方,获得初步印
象,不过彼此都还处于旁观者的立场,没有相互的感情卷入。
(3)表面接触阶段——双方开始直接谈话起,彼此有了直
接的接触,不过是表面的,几乎没有情感卷入,是双方感情关系 发展的起始点。
(三)功利原则——交换的对等 1、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
2018/10/24
9
四、人际关系的类型
雷维奇(P.Lewicki)的分类 舒兹(W.C.Schuts)的分类
2018/10/24
10
雷维奇(P.Lewicki)的分类
主从型 合作型 竞争型 主从—竞争型 主从—合作型 竞争—合作型 主从—合作—竞争型 无规则型.
2018/10/24 12
五、人际关系的深度
(一)自我暴露的范围与深度
对陌生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都极为有限,交流只 涉及非亲密性的话题。 对熟悉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会增加,但只在小范 围内涉及亲密话题。 对亲密的朋友——交流最为广泛充分,所涉及的亲密话题和 非亲密话题都很广泛。 注意!对于任何人,无论我们多么亲密,我们都有不愿意暴 露的领域。
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2018/10/24 8
(四)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更 广泛深刻。 此阶段,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 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 关系。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人际关系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人际关系PPT课件

10
2020/9/29
社会心理学
(3)信息沟通功能 通过言语、副言语、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途
径,人们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
(4)心理保健功能 人们通过彼此间交往,诉说各自内心的喜怒哀乐,抒发对
人生的经验和见解,这就增进了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产生亲密、 依恋之情和归属感、安全感。
11
人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3
2020/9/29
社会心理学
广义而言,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 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一 切方面。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 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夫妻 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等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存在的 社会基础,狭义的人际关系则是广义的人际关系的具 体运行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是指狭义的人际关系。
认知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特性和人与人关系进行认识的 过程,是人际关系知觉的结果。
6
2020/9/29
社会心理学
(2)情感成分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 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人际关系的情感成分是与人 的交往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反映出交往双方对人际关系状 况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
四、 人际关系的功能
(1)整合功能 整合功能是指以个体为生活与生存单位的人,通过种种人际
关系而连接成社会群体。一切团体、组织和人群,也依靠于成 员间的相互交往,使得团体内部既有分工,又协调一致地生存 发展着。
(2)调节功能 通过相互间的交往,人们取得情感上的沟通、行为上的认同,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边界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边界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边界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是指个人对他人在心理上的接触与亲密程度的感知和定义。

每个人的心理边界不同,取决于个体的性格特点、经历、价值观等因素。

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并尊重他人的心理边界至关重要,可以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边界,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策略。

一、心理边界的定义与影响心理边界是个体为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和隐私而设立的一种心理屏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经历,不同程度的开放与封闭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

心理边界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教育背景、性格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个人的心理边界直接影响其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和态度。

当个体感到自己的心理边界被侵犯时,可能引发情绪紧张、防御心理等负面反应;而在较为开放的心理边界内,个体则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理解,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尊重他人的心理边界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的心理边界是建立健康关系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尊重他人心理边界的策略:1. 尊重个人决定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决策能力,他人应该尊重其决定,不对其进行过度干涉或指责。

2. 保持适度距离:与他人相处时,应注意保持适度的距离,避免过于侵入对方的个人空间。

不主动询问过于隐私的问题,给彼此留有一定的私密性。

3. 倾听与尊重:与他人交流时,应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感受,并尊重其独特的观点和经历。

不轻易做出批评或评判,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4. 接纳与包容: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应接纳他人的存在,包容其个性和行为的差异。

三、自我设定心理边界在人际交往中,自我设定心理边界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自我设定心理边界的策略:1. 清晰表达需求:在与他人沟通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边界。

不隐瞒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他人对自己的推测和猜测。

2. 学会拒绝与说“不”:合理地拒绝他人的要求,并说出自己的意愿与边界。

掌握拒绝的艺术,并不因他人的负面情绪而妥协自己的边界。

心理边界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心理边界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密、隐私告诉别人可招致麻烦。不要和佰生人说话!
心理学家叔本华他把人类相处描述成两个豪猪:为免于冻僵而依偎在一起相互取 暖,随而又被彼此身上的毛刺扎痛而各自分开。最终的距离是既可取暖又能耐 受扎痛的距离。
同学朋友之间
同学朋友间相处,需保持一定的心理边界。每个人都希 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帮助、同情、欣赏。为此,有的人 会毫无保留地向他人敞开心扉,甚至不惜兜出自己的隐 私;有的人在与朋友相处中自认为很讲义气,你可以随 便花我的钱,我可以随便拿你的东西,亲密得像一个人 似的,彼此间不设防,没有秘密、没有隐私、没有心理 屏障,如此亲密的关系往往都是短暂的,到头来因太多 的扯不清而心存芥蒂。有句古话说得好:“亲兄弟,明 算账”,不论彼此之间的利益有没有重叠,任何关系都 要把握好“度”,才能保长久不衰。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朋友之间关系恶化,反目成仇,往往都是心理“越位”惹 的祸。
异常心理边界
边界不清(边界吞噬)夫妻、子女、同事 边界僵硬
僵硬
边界不清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总是有一方强行侵入另一方的边界,主宰或扰乱对方的心理自 主;另一方也被动地接受了这种入侵,慢慢地其自主性减弱,或者不知边界概念也去 进入别人的心理领地而遭挫败。
案例1
有一位女老师,老公电话多,她走到哪电话追到哪。生 活渗透很深,小事要汇报,人到了哪里,吃什么等等都要 询问。每次到外地,一天几个电话,说的是在哪吃饭,正 在做什么,如果不这么做,双方内心不安。现在其女儿也 学到了这种生活模式,一周要与父母通好几次电话。并非 其感情好——夫妇经常吵架、打架。女老师一直不敢外出 学习开会,也不敢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因为这样脱离了 其丈夫的视线,偶尔外出如果不按时回家就会遭到丈夫的 责骂甚至挨打。这家人心理边界不清,相互越位,捆绑很 紧,没有个人空间,相互离开了就不安全。后来这位老师 挨揍也无怨言,她已被丈夫教化成同类了——她也去侵入 女儿的边界。(过份渗透,没了独立空间,双方感觉束缚 太多。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