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路径分析

合集下载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定位及战略要求分析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定位及战略要求分析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定位及战略要求分析刘伟;雷淑霞【摘要】运用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动力学方法,分析城市副中心形成的历史背景,梳理城市副中心的概念和内涵,研究城市副中心与城市中心区的密切联系,剖析当今城市副中心形成特点.从而提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3)006【总页数】5页(P109-113)【关键词】城市定位;城市副中心;发展战略;建设规划;产业经济【作者】刘伟;雷淑霞【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北京 101601;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在国内外特大城市的空间规划中,发展副中心、建成网络化多中心大都市已成为一种理想发展模式[1,2]。

新一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都十分重视城市副中心的建设[3,4]。

然而,上述城市在副中心的建设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真正意义的副中心很少建成,要么被主城吸纳为一部分,要么综合功能不完善。

国际上网络化大都市的发展及其副中心的建设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有必要进行梳理和提炼,以资借鉴。

1.1 城市副中心形成的背景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增长、发展、波动、衰退一般遵循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和路径。

城市生成和成长的两种主要形式是城市新开发区建设与旧城改造。

在一个城市发展不同阶段,一般以其中一种开发形式为主。

其中,城市新区建设的一种现代发展模式是建设城市的副中心,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普遍采用这种模式,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已成为未来城市主要的发展形式[5]。

美国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了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他提出城市中心是商业零售业和服务业汇聚之处。

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CBD的特有职能不断丰富扩展,逐步具有了金融保险、现代贸易、信息咨询、国际会展、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建设和交通服务设施等多种城市职能和广泛的经济活动。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一、城市特征1. 地理位置•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是中国首都和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区域交通枢纽和商品流通中心。

2. 自然环境•北京市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短暂,夏季酷热而潮湿,秋季干燥而凉爽,冬季长而寒冷,风大气干。

•北京市的天然资源相对贫乏,但由于煤炭储量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煤炭供应中心。

3. 人口特征•北京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军事、科技等重要基地。

•历史上,北京一直是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和民族结构。

二、建设成就1. 环境建设•北京市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大力推进污染物排放减少,推广新技术清洁能源等。

•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北京市政府在道路、水利和绿化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使城市环境更加舒适宜居。

2.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承担着国家文化传承的重任。

北京市政府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文化教育,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

•北京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氛围和艺术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游览和交流。

3. 城市交通建设•北京市政府非常重视交通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包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完善交通网络等。

•北京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地铁线路相当于欧洲城市地铁总里程的一半,成为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宽营面积最广、运送能力最大的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

三、结论总的来说,北京市在城市特征和建设成就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

在未来,北京市政府将继续注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并为各类人才和资本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北京市成为世界一流城市。

北京世界城市打造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兼论新首钢高端产业服务业区发展模式

北京世界城市打造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兼论新首钢高端产业服务业区发展模式
北 京的全 国 GDP占比仅接近 4 %。这 与伦 敦 和东京的近 2 0 %和纽约 的近 1 0 %, 都存 在较 大差距。这些都充分说 明,北京市 的
◆ 中图分 类号 :F 0 6 1 . 5 文献标识码 :A
2 0 2 1 — 2 0 2 5年左右进入世 界城市的行列 。
内 容 摘 要 : 建 设 中 国 特 色世 界 城 市 是 北 京 市 未 来 四 五 十 年 的 战略 目标 。 本
文 首 先 对 北 京 打 造 世 界 城 市 路 径 的 确
这 是北 京第一次 明确提 出建设 “ 世界城市 ” 的 目标 。2 0 0 9 年1 2 月2 6日,中共北 京市 委十届 七次会议 明确提 出,北京要 建设 瞄
界城市建设应该分 为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
为 “ 起步阶段” , 约3 0 年 ,从 1 9 7 8年改革
1 . 北京 建设世界城市 目标的提 出。世 界城市是 国际城 市的高端形态 。世界城 市
开放到 2 0 0 8 年奥运会 ;第二阶段 是 “ 腾飞 阶段” , 约4 0年 , 从2 0 0 9 年到 2 0 4 9 年( 人 均 GD P由 1 万美元提升到 1 0万美元 ) ;第
响主要结论。
1经济实力。北京 GD P接近 0 - 2万亿
美元 , 与东京 、 纽约 的超万亿美元相 比, 差

磊 ( 1 、 中国人 民大学
北京
1 0 0 8 7 2
距相 当大;北 京人均 GD P刚迈过 1 万美元
1 0 0 0 7 0 )
大关 , 与东京 、 纽约和伦敦 的6 万 美元上下 相比, 差距也很 明显;尤其需要指 出的是 ,
也进入 了经济 、社 会和文化快速发展的腾 飞阶段 ( 见表 1】 。

国际重要首都城市与北京文化战略比较分析

国际重要首都城市与北京文化战略比较分析

国际重要首都城市与北京文化战略比较分析作者:王林生来源:《西部学刊》2013年第07期摘要:在文化“软实力”日益凸显的国际格局中,北京提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和科技文化创新之城的发展战略。

从理念、定位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将北京与国际首都城市华盛顿、伦敦、巴黎、东京的文化战略进行比较后得出,北京要实现文化战略,应从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与设计、文化保护意识的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势文化产业的提升和文化形象传播方式的拓展等五个层面加以完善,以促进北京的文化发展。

关键词:北京;文化战略;国外首都城市;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化战略奠定了一个城市、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路径和走向,随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的地位得以提升,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成为世纪之交世界各首都城市文化变革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北京的文化战略置于这一宏观视野中,并通过北京与国际重要首都城市华盛顿、伦敦、巴黎和东京文化战略的对比,从文化发展战略的理念、目标定位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北京在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并阐释了国际首都城市文化战略对北京的启示。

一、国际视野中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当前,文化价值观的交锋日益激烈,文化创新在城市和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文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退,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只有从深层次上解决束缚文化发展的障碍,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顶层设计”一词。

所谓文化领域的顶层设计就是站在文化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性地协调统筹与文化相关的各种要素、关系,深层次、全方位地对文化的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设计。

文化领域顶层设计的目的在于,要从根本上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各种束缚,在实践中树立总控全局性质的价值观或理念,具有整体性、方向性和宏观性的特点。

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问题分析■王晓芳,、2侯安栋3博士生潘蔚琳(1、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101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北京100836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2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00872)▲本文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2010年度研究课题“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路径研究”(编号:BI xI D—K T2010一B06)阶段研究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03001)的阶段成果;北京市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B aJ G l76)阶段成果◆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内窖擅薹: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一2020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世界城市是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国际大都市的高端移态。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点是舛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j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

目前北京已经初步具备了打造“低碳城市”的经济基础.但仍需要政府、企韭与居民的共同努力。

关t霸:世界城市低碳经济北京市关于北京市的城市定位,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议题。

20世纪80年代,确定北京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建设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1993年将北京定位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一2020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2021年至2025年左右进入世界城市行列;201O年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市长郭金龙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建设世界城市”被定为北京未来的发展向。

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一)“世界城市”发展的要求是建设“低碳城市”“世界城市”是全球化的趋势下所产生的新的城市形式。

李一:北京可鉴戒国际城市发展经验

李一:北京可鉴戒国际城市发展经验

刚才是两位学者很系统的从他们自己的分析、自己研究的角度给出了很独到的见解。

我从一个金融行业来的人,大的系统的东西,客观的讲没有很深进的了解,但是很愿意在这个论坛上,从我们所了解的行业可以说一点我自己的想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于包括一个家庭,要有序健康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清楚的战略,谈到战略,我们在学校学习也讲过,真实的战略要得到是很不轻易的一个事,要分析自己的优点短处,要分析到历史的转向,分析到社会未来发展方式,还要分析到其它周边环境,总而言之,这个得出来是很不轻易的。

很兴奋来之前我也看了一些东西,北京市城市整体规划2004-2020年,假如这是一个战略的话,第一步是要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框架。

二是到2020年,全面做成现代化国际城市。

第三步是到2050年景为世界城市,分三步走,很清楚,这里头政府也好、学者也好,一定做了很深进的研究得出的这么一个战略。

我们就要反过来讲,假如我们在2050年我们的中级城市变成世界城市的话,反过来就会讲作甚世界城市?我们经常讲一流、一流,作甚一流?这是很关键的东西,我们清楚的不只是一个概念,这些东西在我们从小长到今天听得太多了,最后不知道甚么叫测试丈量的,没有具体的行为跟踪它,假如我们讲世界城市,比如说弗里德曼对世界城市的讲说等等一些书上,世界城市的角度不一样,有这么几个例子。

第一个世界城市讲的是在社会、经济、文化乃至于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社会的情势,北京市政府三步曲里说到国际城市,同时也说到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

第二,世界城市是为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组织节点,在全球这些有份量的世界城市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全球经济的成熟度。

世界城市的功能对全球经济、文化乃至政治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

这不是最完全的,也不是最完善的,但是基本上还是有这个特点在这里。

假如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开始考虑了,北京的路径、内涵,包括它的地位,应当是甚么样,再细分一些,世界城市,我们在走向未来的时候稍微环顾一下我们周边,周边有两种类型的世界城市,一种是吸收型的城市,我们也称之为资本管理型或金融中心型,这个特别代表的是纽约和伦敦,特点是通过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相吻合的,比如说媒体等等中介机构为主要的世界中心,这类的市场是由于缺少广泛的产业基础,可以讲对外经济的发展依靠度非常高,当世界整个经济发展发生倾斜或停滞的时候,这个城市从经济指标来看,依靠度很大。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经济指标分析与比较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经济指标分析与比较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经济指标分析与比较作者:朱桃杏吴殿廷赵莉琴蒋秀兰来源:《北方经济》2013年第14期摘要:世界城市是一个融政治决策、战略管控、文化价值与经济协调能力于一体的世界顶尖城市。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具有阶段性、中国特色等特征。

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如上海、香港等,北京具有建设世界城市的优势资源,但对比伦敦、纽约、东京等当今全球公认的世界城市,北京在综合指标、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本文在总结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与三大世界城市的差距,同时对未来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北京世界城市指标比较世界城市是一个融政治决策、战略管控、文化价值与经济协调能力于一体的世界顶尖城市。

众多城市在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之后,通过优质基础设施、经济财富,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下,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城市中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资金输出、全球扩张等过程使城市逐渐获得对全球经济的管理控制力,城市也由此步入世界城市行列。

2008年,北京成功承办奥运会,由此对外开放度大大加强,也使北京的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开始由“奥运城市”向“世界城市”转型。

与纽约、伦敦和东京这些世界城市比较,北京有着三大世界城市发展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但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差距也较为明显。

一、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特征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目标。

战略性。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加快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有力地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阶段性。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阶段性一方面是追赶三大世界城市发展步伐的需要,同时也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规划性和前瞻性的体现。

特色性。

“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模式、路径上。

与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城市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不同,要求建设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立足首都优势,立足国际规律,必须创新和超越。

二、综合实力比较本文选择综合指标,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对外贸易等开放度指标进行对比,总结北京与三大世界城市发展差距。

《面向世界城市的北京发展趋势研究》浅介

《面向世界城市的北京发展趋势研究》浅介

包括 经济总量 的持续扩张等 。而新意 主要体 现在对 经济管 理 中心 、 具 有深论 上 , 不仅探讨 了在经济 、 社会 的快速 容性 的世界 文化 名城 、 引领 国际 自主创 新 和连接全
可 持续 发展 的国 际生 变化过程 中 , 城市空间发展 的历程和现状 , 分析 了伴 球创新 网络 的世 界创新 城 市 、 随城市增长 , 城市不断 向郊 区扩大 的过程 和特征 , 论 态城 市 。应 该说 , 这些 观点 对北 京建设 无疑 是大有
京经 济 发展和 产业结 构 的变动历 程 , 对北 京经 济发
了城市交通发展趋势 对城 市空间发 展的影 响。 该 书 既然是 一部 旨在 揭示 未来 发展趋 势 的书 , 书根据理性思考 , 以切实可行 为原则 , 提出了未来 2 0 年至 3 0 年, 北京建设 中国特 色世界城 市 的战略定位 应 当是 : 建 成影 响世界 政治 发展 的 国际政治 交往 中 心、 经 济实 力与 活力 能影 响和控制 对外 经济 的 国际
色世 界城市 的未来 发展 趋势 准确 “ 号” 了一把 “ 脉” , 有 中国特色 和首都 特点 的空 间模式 , 并对 城市 交通
就北 京建设 中国特色世 界城 市 的 目标 、 差距 、 问题 、 建 设现 状及 发展趋 势进行 了深刻分 析 , 全方位 研究
路径和战略等 问题 , 提供 了重要 的参考意见 。 系 统研 究 北 京经 济 、 社会 、 空 间协 同发 展 的 问
建立起具有 中国特色 和首都特点 的经
济模式 , 应 着力于产业 结构高级化 、 价 值链 增值 环节 升级 化 、 经 济职 能外 向 化等 。除此之外 , 该 书认为 , 北 京当善 于搞 好社 会 建设 。 为此 , 书 中详 细 阐 述和分 析 了北京 在社会 保 障和公共服

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思路探讨

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思路探讨

经济 结构是发展 的第一要 素 从地 缘 政 治和 地 缘经 济 学 的角 度 出
发 ,世 界 某 一 地 域 是 否 可 能 成 为 世 界 级
支柱 产业
每 个世 界 城市 发 展 中的 支柱 产 业 小 同 ,但 是有 一共 同 发展 的产 业—— 金融 业 。1 9世 纪的 工业革命 使英 国 的经济 实 力快 速 增强 ,使 英 国工 业 品迅 速销 往 世
贸易 、资 本 的支撑 成 为世 界城 市典 型 的
发展 路径 。
匕建 有 国 色 界 市 京设中特世城的 发 思 探 展 路 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良好 的 经 济 腹 地 足 二
城 发
展 的 重要 条件 从 世 界 城 市 的分 布 看 ,均 依 托 ~ 个 发 达 的 城 市 经 济 区或 城 市 群 、都 币 圈 ,甚 争
箱 、 衣 机 赢 得 国 际 市 场 。 市 依 托 产 业 洗 城
心之 一。同时 , 伦敦 还是世 界最 大保险 巾 场, 最大 黄金现 货交 易市场 、 贷市场 和 船
重 要 非 贵 重 金 属 交 易 中心 2 0世 纪 以 米 , 美 国 凭 借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问 急 剧 膨 胀 起 来 的 经 济 实 力 ,建 立 了 以 美 元 为 L 1 】 心 的 资 本 主 义 货 币 体 系 目前 , 球 9 % 全 0
界 城 市
( )金 融 业 是 世 界 城 市 共 j 有 的 三 J } 】
北 京 、科技 北 京 、绿 色北 京” 的发 展 战 略 , 北 京 建 设 有 中 国特 色的 世 界 城 市
已受 到 了世 人 关 注 。本 文 对 世 界 城 市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进 行 了 分 析 ,探 讨 性 地

北京为什么要建设世界城市

北京为什么要建设世界城市
省 部 级 论I 云
世界城 市是国 际城市 的高端形 态 , 聚集 世界 高端 企 业总 部和 高 是 端 人才 的城 市 , 国际活 动 的聚 集 是 地 和对全球 的政治 、经 济 ,文 化等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影 响 力 的 城 市 。在 赢 得 挑 战 中 打 造 世 界 城 市 , 仅 是 光 不 荣 与理想 , 且是 有着 客观 依据 与 而 实践条件的科学规划
切实 维护法 律权 威 。 当然 ,我国 幅员 辽 阔 ,各地 区的 经济 基础 、发展 水平 差异
城市 为努力 目标 , 不断提 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 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北京城市总 体规 划实施5 年来 , 建设 管理水平极大提 升 , 很多规划 指 标 提 前 实 现 。在 这 样 的 背 景 下 , 出 要 按 照 世 界 城 市 的 标 准 推 动 首 提 都 的 建 设 , 的就 是 在 更 高 水 平 上 贯 彻 落 实 国 务 院批 复 的 城 市 总 体 目 规划 。 建设世界城市是顺应我国国情国力变化和 国际地位提高的客观 要 求。当今世界正处于 大发展 、大变革 、大调整的重要 时期 , 政治 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的过程 中 , 我国的 国际地位 发生了新的变化 。客观上要求 国家的首 都必须面 向世界谋划城市 的发展 , 顺应 国家统 筹国际 国内两个 大局 的需要, 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建设 世界城市 我们 已经具备 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去年全市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 美元 , 方财政 收入超过20 亿元 , 三产业 万 地 00 第 比重已达到7 .%, 5 8 首都的发展 已经进入 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 市的阶段。与纽约 、东 京、伦敦和 巴黎相 比 , 北京 同样 具备 丰富的 政治 、经济 、文化功能 , 丰富 的科技 、智力资源 , 丰富的历史 、文化 遗产 。根据 经济普查数据 显示 , 首都地 区所有 单位拥有6 万亿 元资 4 产 , 占全 国2 7 约 0 万亿元资产的3 %。北京是 中国特 色社 会主义国家 1 履 行 宏 观 调 控 职 能 的 所 在 地 , 京 完 全 可 以 而且 应 当 建 设 成 为 世 界 北 城市。 建 设 世 界 城 市 , 是 简 单 地 模 仿 复 制 已 有 世 界 城 市 的形 态 和 发 不 展 路 径 , 是要 按 照 科学 发展 观 的要 求 , 力实 施 “ 文北 京 、 科 技 而 大 人 北 京 、绿色j 京”发展战略 , E 在提 高全球影 响力 的同时 凸显 中国特 色、首都特点 。这 是一个长远 的任务 , 需要我们锲 而不合、艰苦奋 斗。我们必须 从现在开始 , 分析差距 、列出指标体 系, 坚定不移地朝 这 个 方 向努 力 。我 们 相 信 , 党 中央 、 国务 院 的坚 强 领 导 ; 全 国人 有 有 民 的大 力 支 持 , 都 的 明 天 一定 会更 加 美 好 。 首 中共 中央政治局 委员,北 京市委 书记刘淇在2 1年北京市 00 两会上的讲话和在北京市纪念建党8 周年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9 交流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 晓明 ) 阎 世界 诚 韦

关于分析比较中国三种城市化路径

关于分析比较中国三种城市化路径

分析比较中国三种城市化路径一、关于城市化城市化的学术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

如何来理解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做出了回答。

人口学关注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扩大;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化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

前苏联学者斯捷潘年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从生产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生产活动的集中过程、交往密切的过程来理解城市化;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化。

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这种规模扩大包括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两个方面,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迅速向周围的扩张渗透。

从实质上来看,城市化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的概念出发,我们将城市化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城市化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研究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二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点,其产生、扩大的过程都将被视为城市化;三是城市的面积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文明的扩散和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将被视为城市化的重要过程;四是城镇作为小城市模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据此,我们将对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即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以及乡村工业化型进行比较研究。

二、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比较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路径或模式的研究非常多,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也向来就有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

小城镇论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小城镇发展之路,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换,这种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保持原有的地缘关系,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而大城市论则认为小城镇道路忽视了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

当然,也有比较折中的观点则主张中等城市论或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北京市拥有独特的城市特征和建设成就。

城市特征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地位北京市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是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和外交机构的所在地。

同时,北京市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形态北京市的城市形态以“城中有城”为特征,即城市中心的紫禁城和天安门广场被护城河和城墙所包围,形成了内城;而内城外面则是外城,是由元、明、清三朝留下的大量文化古迹和现代化建筑群组成的。

地理位置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地势平缓,自然条件优越。

同时,北京市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与天津、河北等省市相邻。

文化特色北京市作为中国的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北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

建设成就北京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城市规划北京市采用“城市内部多中心发展、城市与郊区协调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建设了大小城市公园100多个,形成了城市中心与郊区自然景观相连通的城市景观格局。

同时,北京市还通过交通并网、企业搬迁等措施,分散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建筑风光北京市的建筑风景也十分优美,既有古老的清代建筑,也有当代现代建筑的设计。

如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天坛公园等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名胜古迹,以及同一个城市里的新建住宅区、写字楼、遗产景观等现代建筑群,展现了城市的多样性和活力。

交通建设北京市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地铁、公路、高速公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

其中,北京地铁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提高了市民出行的质量。

结论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独特的城市特征和丰富的建设成就。

这些成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取得的,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

北京城的中轴线

北京城的中轴线

“林泉高致”叠瀑
景观湿地
• 公园的重要景观之一。通过在景观湿地内种植各 类湿地植物,一方面营造一个舒适、优美而又生 态的自然环境,同时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实地接 触各类湿地植物,了解其生长特性以及生态功能, 以达到教育展示作用。 • 功能上可分为 3 大区域:温室教育示范区、湿地 生物展示区及游览区,其中湿地生物展示区根据 湿地植物的自身属性分为沼泽区、浅水植物区、 沉水植物区以及混合种植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图
山体
• 中国风水思想中通常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负阴 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人造山体中以明清景山最 具代表性,可以认为以山体作为中轴线北端点是最为简明 和有效的中轴线端点的终结模式。 • 主山水框架布局的建构更是备受各方专家瞩目。整个设计 团队认真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若干古典园林,如北 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的山体形态、体 积、比例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 列深入细致的研讨。 • 经过反复推敲,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院士的建议,最 终得到调整后的山水设计方案——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 势取胜;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功能定位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 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 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长期目标 的需要。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成为北京市带给各国代表团、 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 山水休闲花园。 • 奥运会后,公园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 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 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 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 然与文化遗产。 • 综上,将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 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和休憩大 自然”。

城市发展路径研究的主要观点

城市发展路径研究的主要观点

城市发展路径研究的主要观点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整个国家快速现代化的进程相一致,我国城市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为了推进我国城市沿着科学的方向快速、稳步、健康地发展,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城市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文章对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简短地陈述了从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发展路径?理论观点?梳理?启示城市发展是指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城市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全方位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过程。

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客观进程,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推进城市凝聚力、吸引力、辐射力与竞争力的不断地提升,以使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社会进步的助力器和国际竞争战略要地的功能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推进我国城市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对这些观点加以梳理、分析与整合,汲取其中有益的精华,有助于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的当代中国,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多维的视角,探寻出一条与现实国情相符合的城市发展道路。

一、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发展路径的主要观点1.着眼于全球化背景,推进城市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加入WTO、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每年增长1%的城市化速度,使得中国城市发展更快地融入全球化过程中。

[1]纪立虎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选择》一文中指出,经济的全球化使市场经济内在的力量正以全球市场的形式显示,外向型、多元化经济成为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流动的全球化使人们的时空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已很难保持在国家和地区局部地域优势中获得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应着眼于使城市参与全球职能分工,参与全球的信息交流,适应全球化的游戏规则。

[2]具体而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发展应朝着如下方向努力[3]:⑴建设世界级(国际性)城市;⑵重视城市连绵区的建设;⑶构建大都市地区双层次地方政府体制,实施县下设市模式;⑷鼓励和推动城市化进程,至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⑸正视郊区化现象,逐步完善郊区发展政策;⑹加快城市间快速通道网建设;⑺加快城镇体系规划的宏观调控;⑻分区制定城市化发展策略;⑼注重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正确处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⑽建设与国力相匹配的国家城市体系。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分析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分析
第2 5卷第 2期
2 0 年 3月 09
吉 林 工 商 学 院 学 报
J 0URN AL OF I N SI J LI BU NESS AN D TECHNO L0 GY C0LLEG E
Vo . 5 NO 2 12 . .
M a . 09 r20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分析
道路 ’ 的概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把 ‘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 动区域协调发展” 凭 与推 结合起来 , 系统科学地 阐述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要求 ,明确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本文在概述中 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一般特征的基础上 , 重点分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鲜明特色 , 探究推进 中国特色城镇化 道路 的基本 要求 。
中国特 色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与 中国特 色新型x &化 、 - 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镇化 与中国特 色农业现代 城 化、 城镇化与 中国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统筹发展 , 市场推动和政 府导 向相结合 , 大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完善 中
国社 会 经 济 结 构 . 进 中国现 代 化 进 程 的 道路 。 促
[ 作者简介】 曲在佳( 92 )女 , 17 . , 山东烟台人 , 山东航 空股份有限公司地 面服务部烟台商务处经济师。张友祥( 9 1) 17 ., 男, 东寿光人 , 山 东北师 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经济学博士 , 研究方向: 市场经济理论。
党 的十六 大报 告把 “ 加快城 镇化 进程” “ 面繁 荣农村 经济” 合起 来 , 次提 出 “ 中 国特 色 的城 镇化 与 全 结 首 走
【 词 】 国 ; 镇 化 道路 ; 般 性 ; 殊 性 关键 中 城 一 特 [ 图分 类 号 】 2 11 中 F9. [ 稿 日期 】 0 90 —4 收 2 0— 1 0 【 献标 识码 】 A 文 [ 编 号 】 6 43 8 ( 0 90 —0 80 文章 17—2 82 0 )20 0 —4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3.17•【分类】问答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答记者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批复》有关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4〕24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高质量推进示范区建设作出部署安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实施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总体设想、目标方向和实施步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指示,赋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闯出一条新路”的重要使命。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时指示要求,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

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明确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有效治理“城市病”作出示范。

世界城市国际化的路径及经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世界城市国际化的路径及经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世界城市国际化的路径及经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国际化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并融入全球体系的过程。

这一过程为城市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和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世界城市国际化的路径及经验,通过对城市国际化的定义和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路径,总结城市国际化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同时,本文还将对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并展望未来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中,城市不仅需要吸引外资和外商来投资和工作,还需要与国际社会进行紧密合作,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只有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城市的合作,才能实现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国家和城市的国际化经验和成功案例,探索不同城市国际化的路径。

同时,本文还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适合不同城市的发展策略和措施,为全球城市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城市国际化方面的理解,为城市的发展和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只有深入研究和探索城市国际化的路径和经验,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在引言部分,首先将对城市国际化的概念进行概述,介绍城市国际化的定义及其意义。

随后,将对本文的结构和目的进行说明,以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框架和内容。

正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和城市国际化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在2.1小节中,将详细介绍城市国际化的定义和意义,探讨城市国际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国际化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在2.2小节中,将深入探讨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该部分将分析城市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和演变过程,介绍城市国际化的驱动因素和取向。

围绕功能定位探索首都产业发展方向

围绕功能定位探索首都产业发展方向

围绕功能定位探索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当前,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首都的产业发展。

相对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相对紧张的资源环境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北京的产业发展方向。

如何围绕城市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地分析和探讨北京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事关北京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城市功能定位决定北京产业发展方向城市产业体系是城市功能的重要实现形式,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城市产业发展方向适当与否对城市功能的发挥有重大影响。

世界城市普遍具有创新力和辐射力较强的高端产业体系(见表1),纽约和伦敦以发达的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产业闻名,东京除了拥有日本最为发达的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之外,还拥有一定比例的高端制造业,这些城市的产业与城市特征高度相符,是城市服务于全球经济并体现自身影响力的载体。

北京在产业发展中,也应着眼于产业与城市长期功能定位的匹配,围绕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打造彰显首都城市特色、具备强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首都的定位,决定了首都产业的发展应依托资源、强化辐射。

充分利用首都的国内国际资源,强化产业的高端服务能力。

立足于对外交往中心的定位,为国家机构的运行和对外交往提供优质服务,重点发展会展、传媒和高端生活服务产业;立足于经济中枢的定位,强化产业的管理运筹能力,重点发展金融、商务服务等为经济提供智力服务的产业;立足于创新高地的定位,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重点发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高端制造业;立足于人才中心的定位,建立为全国服务的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重点扩大提升教育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同时,增强高端产业的影响力,扩大其辐射范围,为全国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表1 伦敦、纽约和香港等国际性都市的优势产业国际城市的定位,决定了首都的产业发展应面向国际、服务全球。

要着力促进全球要素在北京的流动,增强产业在国际资源分配中的影响力,重点发展信息产业和高端物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路径分析作者:江涛来源:《中国新时代》2013年第05期事实证明,北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条件,要实现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那么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在较好的城市硬件基础上,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软实力。

北京城市软实力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

只有北京城市软实力真正提高了,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才能实现。

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才交流环境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最重要的体现是人才的国际化。

北京是个世界城市,需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在北京发展,让全世界的人才融入北京这个世界城市。

要使北京形成一个让全世界各方面的人才生活于北京,工作于北京,发展于北京,贡献于北京,影响于世界的大环境。

对于这一点,我们要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思索,北京不缺乏一流的高校、一流的科研院所,为什么却缺少一流的成果?世界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不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有的科技领域甚至开始用天甚至小时来计量发展速度。

北京在人才培养环境、人才引进环境、科研环境、成果转化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津贴等方面需要有更多行之有效的举措,需要有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以加快北京世界一流的人才交流环境的尽快形成。

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制高点和切入点。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北京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射频识别)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完善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北京城市形态。

建设智慧城市,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切入点。

智慧北京将彻底改变北京人的城市生活、交流方式、产业发展形态和社会管理模式,并且会进一步扩大北京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北京的影响力。

打造世界一流的历史文化影响力北京是燕、辽、金、元、明、清六朝古都,历史文化悠远而深厚,并且文化荟萃,富于人文精神。

这些历史文化元素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绝好的文化背景和人文背景。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北京的历史文化影响力还不够,北京的众多文化元素在国际上实际还是停留在“标本”、“观摩”阶段,热心参与的、向往的、融入的、追捧的、进入生活的还不多,就是因为北京的文化还没有形成一种力量,还没有对世界人民的生活产生互动、产生影响,这就使北京的历史文化影响力大打折扣。

西方的时装,西方的影视,西方的观念,西方的思维方式,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如何让北京的文化走向世界,如何让北京人的历史传统、文化遗产、人文精神、文化艺术、建筑艺术,乃至生活习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来影响别人,形成世界影响力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一个大课题。

我们应该广泛地利用节庆、传媒、网络、教育、演出、国际交流、留学生等各种手段努力扩大北京文化的影响。

打造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交流环境法国首都巴黎被世人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就在于它的城市规模与艺术水准、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生活环境和时尚潮流、城市景观和艺术氛围,这其中关键因素是巴黎具有着世界一流,甚至可以堪称世界第一的文化艺术交流环境。

巴黎是世界文化艺术的演艺场,是世界艺术创作的园地,是世界先锋艺术的催生地,是世界时尚潮流的领航者。

相对来说,北京的文化艺术交流氛围就显得过于传统、过于持重。

北京打造世界城市,就必须打造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交流环境。

要说明的是,北京并不缺乏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人才、传统,缺乏的是政策、机制、需求,也就是说,北京还没有形成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交流大环境。

当然北京的文化艺术交流的路子该如何走是个很严肃的课题,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又必须考虑中国国情,不能照搬。

这个大环境的营造需要北京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索,摸索出一条既适合中国国情,又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交流的路子。

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经济没有强大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足够的经济影响力,建设世界城市就难以实现。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就必须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提高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

我们一直强调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

但是,作为一个常住人口2,000万的特大城市,需要有很强的经济功能。

北京的巨大消费能力、发达的第三产业、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及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和“买世界,卖全国”贸易中心地位等,可以让北京发展成为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

据权威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外商全球投资公司119家,占全国总数的55%。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9家,各类研发机构50多家。

另据《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未包括台湾地区)仅有15家,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人寿等,但其中前12家的总部均在北京。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北京也是中国大型跨国企业的控制与决策中心。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应该强化经济中心地位,而且,特别要强化北京市的低碳经济中心地位。

为此,应继续努力加快北京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禁止新建、限建或转移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用水量大的产业或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高精尖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换句话说,北京要突出强调用金融经济、知识经济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扩大经济影响力。

目前,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城南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南城发展新格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做出以金融街为主、以CBD商务区为辅、三个新兴产业功能区和四个服务后台的方案;“三个一批”带动工程:通过航空产业园等,带动新一代制造业的项目;通过中关村软件园区二期和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等,带动重大生产性服务项目等。

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是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和郊区生态环境保护等),这些都是加快北京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举措,是对建设世界城市至关重要的问题。

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球对话平台北京奥运会打开了北京与世界交流的一扇窗户,北京要打造世界城市就必须继续开启更多这样的窗户,与世界对话,让世界更多地关注北京,让全世界的人更多地走进北京。

上海的世博会让世界瞩目,海南的博鳌论坛让世界瞩目,北京应建立怎样的平台开展全球对话,产生持续的影响力?北京论坛创办于2004年,每年举办一次。

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

论坛相信,不同文明在和平环境中的交汇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

北京论坛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国际性,即立足北京,面向亚洲,放眼世界,汇集世界著名学者;二是学术性,即强调从文明和文化角度深入探讨相关问题,阐明文明和文化在推进世界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三是影响力,即注重其社会效益,关注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共鸣。

北京论坛是以学术和文化为中心的世界级学术性论坛,在介绍和发表世界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同时,借鉴并吸收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从而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水准的学术论坛。

北京论坛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亚洲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

像北京论坛这样规模和高端的论坛机构在北京还不多,而且北京论坛的影响力也还远远没有全部发挥出来。

如何策划推出建立诸如世界经济论坛、世界文化论坛、世界发展与稳定年会、世界政治互信机制年会、世界首脑北京年会等世界级的会议和组织机构,让北京站在世界的制高点发出声音,聆听世界,让世界聆听北京,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北京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首都优势,使北京的旅游业具有深厚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前景。

旅游业和会展业具有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等特征,是体现首都特点和发挥首都优势的重点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在北京市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北京旅游业经济总量始终居于全国前列。

但是,北京目前旅游休闲业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城市的需要还有较大距离。

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就要在全面提升传统观光旅游、大力推进都市旅游、完善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加快发展现代娱乐旅游、深度开发城区民俗旅游、合理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培育拓展乡村旅游、多元化开发其它专项旅游、策划精品节庆活动旅游等各个方面大力推进。

在旅游交通配套系统、游客服务系统、旅游信息化系统、旅游国际营销系统、旅游危机管理与游客反应快速应变系统等方面加快建设。

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居环境北京在世界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把北京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同时还要重视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治理,落实绿化隔离政策,建设好中心城区的绿色屏障,维护好当地百姓的切身利益。

通过提升传统服务业内涵、发展建设服务业功能聚集区等多种手段,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服务业中心。

实施“三大理念”,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哪个城市算得上世界城市、哪个不是,这不是某个城市自己能说了算的,也不是由哪个权威机构来评选的,它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纽约、伦敦等都是在各种背景因素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世界城市的。

他们走过的路,我们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照搬,如果我们今天的发展只是去模仿他们,那就只能跟在他们后面走。

北京提出的世界城市与纽约、东京等国际化的大都市并不一样,北京的建设要有自己的特点,在学习其他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时代特征、北京特色的规划。

所以,北京的发展不能套用别人的模式,只能从中国国情和历史出发,按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来把握和定位。

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以及“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反映了国际社会普遍认知的价值标准。

突出“北京气派”,大力实施“人文北京”行动计划世界城市一定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统一体,这是很高的标准。

纽约如果严格按照现在学者们所提出的世界城市标准来讲还未必够格,因为它没有文化上的巨大影响力;政治上讲,它不是首都,能有多大影响力呢?它被认为是“世界城市”主要是经济方面的。

现在我们提出来“世界城市”的标准更完整,文化、政治、经济方方面面都要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

但无论如何,我们经济方面有巨大差距,文化方面有巨大的优势。

北京市有三千年的建城史、六朝古都的八百年建都史。

皇城文化、民间文化、首都文化、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人文北京的目标就是围绕着改善民生、弘扬文明、繁荣文化、构建和谐四个支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