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需要与动机分析第一节旅游者需要第二节旅游者动机
合集下载
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

a
33
1993年以前,中国旅游业发展速度较慢,国内旅游收入占 GDP的1.5%以下。
199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939元人民币,折合300多美元, 旅游业出现了一次"井喷"式的发展。
a
34
(3)旅游动机的多源性
1、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2、基本智力的需要 3、探索的需要 4、冒险的需要 5、一致性需要 6、复杂性需要 7、多样性需要
a
5
高级需求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低级需求
a
6
要点: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在 例外的特殊情况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 要 人的需求,在不同时期和环境,有所不同,而且是变 化发展的
a
7
不同人群五种需求的差异
a
27
诱因理论
观点 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 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②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赫尔的修改公式:P=D×H×K(K,诱因) ④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成为 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
a
28
唤醒理论
观点(赫布和柏林)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水平, 不太高,也不太低。
a
8
ERG理论
奥尔德弗(Alderfer) 1969年提出 生存需要( Existence ) 关系需要( Relation ) 成长需要( Growth )
a
9
a
10
和马斯洛理论有两点不同:
1、各种需要可同时存在。 2、如果高层需要受到抑制而未能满足,那么 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就更为强烈。
旅游学原理第4章-旅游需要与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函数关 系为: Dt=f(Pt,P1...Pn,Y,T,L)
其中:Dt=旅游需求 Pt=旅游产品价格 P1...Pn=其它物品价格 Y=个人收入 T=个人兴趣(偏好) L=余暇ຫໍສະໝຸດ (一)旅游需求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个人收入
D=f(I)
旅游需求量
以上图形可由下列函数表示:
第 四 章 旅 游 需 要与旅游需求
本章目标
理解导致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能掌握旅游需要 与旅游动机之间的关系。
了解各国学者在研究旅游动机方面所提出的一些 观点。
掌握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能解释这些因素与 旅游需求的关系。
讨论旅游需求的特点。 了解旅游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能区别个
体旅游者和群体旅游者决策的差异。
第一节 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
一、旅游需要
生理内驱力是人体维持和恢复生理平衡状态的产物;是先天
的、不学而能的、靠遗传获得的,它所引起的需要很难通过 其他方式间接地得到满足。
心理内驱力就是产生驱使人去进行活动以恢复心理平衡的动
力;心理内驱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 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并且在不同社 会生活环境中,它所引起的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 心理需要;它所引起的需要可以通过补偿或替代的方式获得 间接的满足。
逐求心理回报
个人的
人际的
逃 个人
(1)
逸 环境
(2)
日
常 人际 (3)
环 环境
(4)
境
图表4-3 艾泽欧-阿荷拉的旅游驱动力社会心理模型
5.H. Schmidhauser (1)弥补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所带来的种种匮缺,比如: 社会匮缺或人际与友谊的匮缺; 气候的匮缺(迫使人们追逐阳光与温暖的动力); 运动与行动中匮缺; 接近自然、欣赏美景、户外休闲的匮缺; 经验、变化、发现的匮缺; 享乐、奢华和声望的匮缺; 自由的匮缺。 (2)消除生理和心理紧张、行为压力和单调生活桎梏,恢复
旅游心理学(第四章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1)

Macbook官方广告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
是引发和维持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以满足其旅
游需要的一种心理倾向。P80
阅读《我们为什么要旅行》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
主观条件是旅游者个体的内在条件,即旅游需要等。 客观条件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外在条件,主要有三类 1.时间条件
2.经济条件
3.旅游对象和旅游目标 (最重要诱因)
旅游目标包括客观目标和主观目标
动机与旅游动机
旅游 需要 心理紧张 或不安 旅游动机 (驱动力) 旅游 决策 旅游 行为 需要 满足
心理紧张消除
旅游动机的过程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一致性-复杂性与心理紧张
案例—2 “照葫芦画瓢”不灵
七月,小李带团上黄山。刚上山,天就起了 大雾,接着下起了中雨。游客看着屋外的雨下个 不停,坐在酒店的大厅里闷闷不乐。 小李想起春节与赵先生带的来自东南亚华人 团的情景。那也是在黄山这家酒店。当时,山上 下起了雨夹雪,也有很大的雾。赵先生便向游客 讲了这样一段话:“今天天气不好,又是雨又是 雪,我们出去也只能看到白蒙蒙一片的雾。我提 议现在暂时休息一会儿,我给大家借些扑克和麻 将来,大家先玩着,天气一有转变,我立刻通知 大家出发。大家看怎么样?”
动机与旅游动机
动机的方向 正面价值的目标引导着消费者的行为,促使他们去达到 这个目标,并且寻找有助于达到目标的产品。(例如,去头 屑用海飞丝;为了放松而出游) 然而,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被愿望激发以达到某个目标 的,有时候消费者被激发去回避一个负面的后果,他们将通 过购买和消费活动来减少达到这种结果的机会。(例如,为 避免晒黑而用防晒油;为了躲债而出游)
项目二 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

13
五、旅游与人的需要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亲切感、自豪感和新 鲜感是人生幸福的三大要素,正是这三种满足感构 成了高质量的生活。不论旅游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事实上,所有的旅游者都希望在旅游中获得更多的 亲切感、自豪感和新鲜感。
14
(一)旅游与人的亲切感
亲切感的最重要来源就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这里的“爱”是广义上的爱,指人与人之间的
5
二、需要的分类
(一)按需要的起源划分
自然需要
按需要的起源划分,可以分为: 是指人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
又称生理需要,是人类对维持
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必要条件的 要求。
社会需要
对劳动、知识、社会道德、审
美、宗教信仰、成就、尊重等 方面的需要。
6
(二)按需要的不同对象划分
按需要的不同对象划分,可以分为: 指人们对物质和物质产品的需 要。既包括自然的需要;又包 括社会的需要。
22
(三)不同年龄旅游者的需要
中年旅游者 (35~60岁) 老年旅游者 (60岁以上)
理智性购买多于冲动性 购买。 计划性购买多于盲目性 购买。 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与便 利性。
消费观较为成熟。
对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的要求较高。 休闲性消费与服务性消 费所占比例大。
23
(四)不同性别旅游者的需要
精神性的 需要
17
1.旅游者的自然性需要
旅游者的自然性需要表现在: 生理需要:旅游者有时就是为了追求舒适的、高质量的生理享受而旅游。有时虽不一定为满足生 理需要而外出,但生理需要却是整个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安全需要:主要表现在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心理安全感的需要上。
2.旅游者的社会性需要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需要、动机与旅游行为

活好: 活好:
物质上的活好 精神上的活好: 精神上的活好:实现生命价值 思维创造价值
(2)繁衍需要
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2、安全需要
生命安全 心理安全 财产安全 职业安全 环境安全
3、爱和归属的需要
人希望生活在爱的阳光 之下, 之下,不愿意生存在缺 少爱的沙漠之中。 少爱的沙漠之中。 人需要三种爱:亲情、 人需要三种爱:亲情、 爱情、友情。 爱情、友情。第四种感 情。 感情来自于人际交往。 感情来自于人际交往。 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3. 分类 按动机性质分 生理性动机 心理性动机 按追求的对象 物质性动机 精神性动机 按动机作用分 主导动机 辅助性动机 按影响范围 一般的概括的动机 特殊的具体的动机
二、旅游动机的产生 1.旅游需要的强度达到某种水平以上 旅游需要的强度达到某种水平以上 2. 有诱因条件 一般旅游活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般旅游活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时间 (闲)——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收入 (钱)——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宏观社会环境
三、旅游者的三求心理与旅游需要 1.现代人的情感需要特点 . 2.求补偿 求补偿 3.求解脱 求解脱 4.求平衡 求平衡
追求心理平衡
现代人少了什么? 现代人少了什么? ——亲切感、自豪感、新鲜感 喜新厌旧 亲切感、 喜新厌旧) 亲切感 自豪感、新鲜感(喜新厌旧 现代人多了什么? 现代人多了什么? ——紧张感。 紧张感。 紧张感 多的要宣泄、少的要补偿。追求平衡。 多的要宣泄、少的要补偿。追求平衡。
降低旅游风险知觉,增强安全感和依赖感,稳定 降低旅游风险知觉,增强安全感和依赖感, 旅游者的决定 需要、 五、需要、动机与旅游决策的关系
第一章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与态度

同样是感冒药,为什么白加黑一年能
卖几个亿?1995年上市,仅180天, 销售额就能突破1.6亿元,一下子就 瓜分感冒市场15%的份额。众多的感 冒药不都是一样的成分吗?除了“业 内人士”,老百姓有几人知道他们都 拥有一个通用名字“复方氨酚烷胺”? 那么试问一下,作为药店店员,你知 道感冒患者内心的感受吗?他们买药 时为什么要选白加黑?其实很简单, “我们不要理想,我们只想感冒了能 舒服点儿,白天不瞌睡、晚上睡得香 就挺好了。”
3、可变性 人们的需要总是随着生活环境、 消费环境等变化的,观念的更新、 时尚的变化、文化的提升、广告的 诱导、消费现场的刺激都会影响消 费者。
50年一身衣服一包糖,一桌酒。 70年代 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 手表和收音机。 90年代车子、房子、戒指
4、周期性
◆ 每个消费者都有一些需要在获得满足后,
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需求 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的需求往 往有多个方面的要求 。
营销启示:企业要根据消费者 的多样性进行产品的定位和营 销
需要对象的多样性
金钱 美貌 健康 地位
住房
知识
亲情
自信
车子
赞美
工作
爱情
食物
尊重
技术
朋友
衣服
睡眠
贡献
……
心理测试:什么是你人生最重要的?
L小姐和M先生是一对恋人,两人隔河而居, 那条河不宽,也不阔。 有一天,M先生得了重病,L小姐知道了,心 急如焚,但是那一天出现了暴风雨,河水暴涨, 风急雨劲,M先生叫她不要过去探望他,可L 小姐还是不顾一切去看看他。 于是她去找B先生,因为B先生有一条船,有 能力送她过河。可是,B先生却要收过河费一 百万,即使她向他解释M先生的情况,他也一 样不为所动。 L小姐当然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她去找S先生, 因为S先生也有一条船。岂料,S先生竟是无 耻之徒。他要求L小姐献上她的肉体,方才载 她渡河。L小姐为了爱情,最后牺牲了自 己。。。。最后,S先生也载了她过河。
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

第二节 旅游动机分类和激发
事物,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就能更深 入地理解这些事物的特性。 3审美动机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和动机,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歇 过。基于此,人们外出旅游希望能 发现不同于平时生活中的美,领略 大自然的风光和欣赏人类历史积淀 的杰作。 4社会交往的动机 人们外出旅游可以接触和认识到许 多新朋友,旅游的过程是休闲和放 松的,人们在身心和谐、没有压力、 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 相互之间的关系会比较融洽,满足 了人们结识新朋友的社会交往动机。 5探索和冒险的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
(5)自主的需要。对独立和个体自主 的追求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色。其实, 任何文化中的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这 种需要,只是在一些国家,独立自主 是从小被灌输的观点,认为表达和满 足独立需要是适当而且重要的。而在 东亚国家,归附于团体或团队比满足 个人独立自主的需要更能被社会鼓励 和接受。 (6)求新猎奇的需要。 人们经常是出于对新奇的需要来寻求 变化,但是消费者对新奇的需要是随 时间变化而起伏变化的。也就是说, 经历频繁被改变的消费者会厌倦改变 而渴望稳定,而处于稳定环境中的消 费者会感到腻烦而渴望变化。例如, 一个在期权交易所工作的消费者很可 能渴望在安静而轻松的环境下度假。
消费行为与服务心理学
第三章 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学习目标(楷24加粗白)
学习目标
记忆需要和动机理论 了解需要的分类
了解麦圭尔的心理动机理论
理解动机的本质 掌握旅游动机的分类 能够理解如何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
一、旅游者需要概述 1、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匮乏状态, 即对匮乏的感知和渴望得到的感觉。 (1)需要的无限性。人们的需要在满 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正是由于需 要的无限性,为寻求需要满足而产生 的人类活动也具有无限性。 (2)需要并非一定会带来后续的行动。 首先,消费者心中的需求要强烈到一 定程度才会被激发并产生行为。其次, 消费者的需要要有足够的资源才能转 化为行为,比如我国的很多消费者都 有出国自助游的需要,但由于金钱的 匮乏或者相关信息的匮乏导致其无法 行动。最后,有些需要并未被充分意 识到,只有被唤醒后才会让消费者产 生行动。
第三章__旅游者的需要__兴趣及旅游动机

第三章 旅游者的需要、兴趣 及旅游动机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一般需要 第二节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
各阶段的心理需要 第三节 各种类型旅游者的
需要分析 第四节 旅游者的兴趣 第五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旅游者的一般需要有哪些内容? 旅游者的兴趣有什么特点? 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有哪几种? 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什么?
港澳和台湾同胞旅游者 三、国内旅游者 四、业务旅行的旅游者
一、外国旅游者
来华旅游的外国旅游者多数是参加旅行 团,也有一部分旅游者以散客的形式来华旅 游(见图5-7)。
图5-7 外国旅游者
英国人李爱德的两次长征 英国历史学博士李爱德,前后用了四年的时间沿 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进行考察旅行。 2003 年11月 3日,李爱德和好友马普安,在历经 384天艰苦跋涉之后,成功抵达陕西吴旗县。 2006年10月22日,38岁的李爱德和野外装备专家 杨肖一起,历时365天,到达了宁夏的将台堡。 李爱德一直尝试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观察、 用嘴巴去询问、用镜头去记录、用心灵去贴近、用头 脑去思考70年前的中国长征历史,并力图寻找与这段 光辉历史发生过关联的普通百姓们。
需要、兴趣和动机是人的个性心理倾向。 人们为什么去旅游,选择什么地方、方式旅 游,甚至在旅游的过程中购买什么纪念品等 等,往往都是由人的需要、兴趣和动机决定 的。因此,了解旅游者的个性倾向,有助于 掌握旅游者活动与决策的规律,使旅游活动 的内容、安排以及服务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心 理要求。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一般需要
一、兴趣概述
(二)兴趣与情感和需要的联系 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兴趣一旦形成,那么 当他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有关活动时, 总是伴随着积极的、肯定性的情感。 人的各种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兴趣产生的基础不仅是天然性物质需要,而 更主要是精神和文化的需要。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一般需要 第二节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
各阶段的心理需要 第三节 各种类型旅游者的
需要分析 第四节 旅游者的兴趣 第五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旅游者的一般需要有哪些内容? 旅游者的兴趣有什么特点? 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有哪几种? 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什么?
港澳和台湾同胞旅游者 三、国内旅游者 四、业务旅行的旅游者
一、外国旅游者
来华旅游的外国旅游者多数是参加旅行 团,也有一部分旅游者以散客的形式来华旅 游(见图5-7)。
图5-7 外国旅游者
英国人李爱德的两次长征 英国历史学博士李爱德,前后用了四年的时间沿 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进行考察旅行。 2003 年11月 3日,李爱德和好友马普安,在历经 384天艰苦跋涉之后,成功抵达陕西吴旗县。 2006年10月22日,38岁的李爱德和野外装备专家 杨肖一起,历时365天,到达了宁夏的将台堡。 李爱德一直尝试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观察、 用嘴巴去询问、用镜头去记录、用心灵去贴近、用头 脑去思考70年前的中国长征历史,并力图寻找与这段 光辉历史发生过关联的普通百姓们。
需要、兴趣和动机是人的个性心理倾向。 人们为什么去旅游,选择什么地方、方式旅 游,甚至在旅游的过程中购买什么纪念品等 等,往往都是由人的需要、兴趣和动机决定 的。因此,了解旅游者的个性倾向,有助于 掌握旅游者活动与决策的规律,使旅游活动 的内容、安排以及服务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心 理要求。
第一节 旅游者的一般需要
一、兴趣概述
(二)兴趣与情感和需要的联系 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兴趣一旦形成,那么 当他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有关活动时, 总是伴随着积极的、肯定性的情感。 人的各种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兴趣产生的基础不仅是天然性物质需要,而 更主要是精神和文化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我们为啥要去旅游?
• 姐姐说:去看看西湖究竟有多美? • 姐夫说:听说杭州的“西湖醋鱼”味道不错。 • 弟弟说:我要去方特! • 爸爸说:追随古人足迹…… • 妈妈说:吃饱撑的,花钱买罪受
……囧……
• 几个概念:
需要 需求 动机
• 出游的三个深层心理根源
• 单一性需要&复杂性需要 • 好奇心 • 刺激寻求
• 人们为什么购买瓶装水/桶装水? • 为什么成百上千的人花数百倍于 自来水的价钱去买瓶装水。
其表明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中?
• 便利的需要
• 营养和健康的需要:喝纯 净的水,没有添加剂,并且 富含矿物质。
• 安全需要:水源安全否?自 来水对健康是否有害?
• 显示地位需要:假如是某 品牌瓶装水,喝它显得更别 致。
• 思考:
再也受不了这天天变
化、漂泊不定的生活了!• 李白当年游历三山五岳,
我要疯了!!
你可知他内心的彷徨?
• 邓小平当年三起三落, 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 北漂一族,心里最渴望 的事情是什么?
• 水浒众好汉内心深处最 想要的是什么?
• 稳定!
• 毫无疑问,他们最想要的东西就是稳定和 安逸的生活。
美食节上的“蝎子王”
某美食节的摊位专营 油炸昆虫,一串蝗虫2元, 一条蜈蚣15元,都是椒盐口 味。不过,最贵的是毒蜘蛛, 售价100元。
摊主称生意不错,仅国庆第 一天就卖出四五千元的昆虫, 顾客主要是年轻人,男女各 占一半,每天都卖出300多 串蝎子王,30多条蜈蚣。
旅游需要与动机分析
第一节 旅游者的需要 第二节 旅游者的动机
学习目标 了解需要的概念、特征;掌握马斯洛的需要 层次理论;了解旅游需要的定义以及旅游者 在不同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旅游需要的 作用和现代旅游者需要的特点; 知道动机的含义、功能、种类和过程;掌握 旅游动机含义和产生的条件;理解旅游动机 的分类;分析如何激发旅游动机。
一.需要的概念及种类 ❖ 1.概念: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在生存和发展过
程中对既缺乏又渴望得到的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是个体心 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 2.需要的分类:
(1)按需要的起源划分 (2)按需要的不同对象划分 (3) 根据人们在生活中追求需要的复杂性分
按需要的起源划分,可以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 需要: 1 自然需要
❖ 一致性需要:需要的单一性又称需要的一致性。人们总 是期望在生活中保持平衡、和谐和一致,希望日常生活 稳定,不动荡,力求避免冲突,还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 有规律性和预见性。人们不愿意在期待出现的事情中遇 到意料之外的事;
❖ 复杂性需要:人们追求和向往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 不可预见性的事物,感知复杂的事物,获得全新的经历, 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 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需 要,如对知识、审美、艺术鉴赏、宗教信仰、道 德、友谊、荣誉、地位、成就、自尊等方面的需 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相对的,又是密切相 关,互相交叉的。旅游过程中,人们追求的不仅有 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
❖ 根据人们在生活中追求需要的复杂性,分为一致性需要 和复杂性需要。
• 什么是刺激??
–他受刺激了,于是得了神经病。
–今天玩的真刺激啊!
–科学家用针头给了小白鼠一个强烈的刺激。
• 生活世界Vs旅游世界
生活世界
一成不变的 无新意的 麻木的 可预见的 程式化的(摩登时代)
旅游世界
变化的 新奇的 刺激的(方特) 不可预见的(清晨的花) 复杂的
• 旅游的一大特点: • 异地性——增加了神秘感,复杂性和新奇感。
• 2004年,全球的瓶装水消费达到了 1540亿升,这个数字比5年前上升了一 半多。
• 喝水在美国其实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 事,美国人通常是喝瓶装水和直接饮用 水龙头水。政机构提供的自来水几乎是 免费的,但现在有数百万消费者付出相 当于自来水1000倍的价格购买瓶装水。 (瓶装水的价格为2.5美元/升)送货 上门的饮用水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 寻求平衡、和谐、稳定、相同、可预见、 无冲突——这被称为人的单一性需要。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再也受不了这一成 不变的生活了! 我要离家出走!!
• 想象一下:
• 水浒英雄全体下山,过 上了“二亩地一头牛,老 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 北漂一族最终回到故乡 过上了安逸的小城市生 活。
• 李白当上了文化部长。
• 他们会一直快乐吗?
• 惊喜 • 刺激
• 这就是人的复杂性需要。 • 复杂性需要是指人们对新奇、变化、出乎
意料、不可预见的寻求。
• 思考:好奇心是好是坏? • 反方:好奇心不好,因为
–《好奇心害死猫》; –好奇心会在无意中打开潘多拉魔盒; –对别人的事太好奇了会被人说“八卦”。
• 正方:有好奇心好,因为
–达尔文对世界好奇,发现了进化论 –因为对动物好奇,我知道了见到老虎要跑。 –我对知识好奇,于是我才能学富五车。
• 由于没有好奇,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 有个体的成长,因此,在人类的进化历程 中,好奇心逐渐积淀在人类的内心深处, 成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刺激寻求:个体对刺激的需要性接收和主 动追求,并且厌恶单调的现象。
• 人之所以出游的因(需要)在于: 1. 复杂性的需要 2. 满足好奇的需要 3. 刺激寻求的需要
3.1
旅游需要
3.2
旅游动机
❖ 案例导入:
某旅游团抵达长沙,旅游者为先 去哪个景点发生争执,导游为 此开会讨论。一位老太太说:” 我们是冲着世界著名的马王堆 而来的,应当先去那看。”一位 男士说“我们是从事教育工作的, 到了长沙当然先看岳麓书院。” 另一位妇女着急说:“我们领着 孩子来是要看毛主席革命的地 方,让孩子接受教育,应先看 橘子洲头。”听到大家的争论, 导游不知所措了。
自然需要又称为生理需要,是人类对维持生命 和繁衍后代的必要条件的要求。
2 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指人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对劳动、 知识、社会道德、审美、宗教信仰、成就、尊重等 方面的需要。
按需要的不同对象划分,可以分为物质需要 和精神需要:
1 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指人们对物质和物质产品的需要(衣 食住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