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发展史和现状

合集下载

肿瘤内科简介及特色

肿瘤内科简介及特色

肝癌
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 早期肝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 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 黄疸等症状。
肿瘤疾病的预防与筛查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 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热
量食物的摄入。
定期筛查
针对不同肿瘤疾病,定期进行 相应的筛查检查,如乳腺癌的 乳腺B超、肺癌的胸部CT等。
控制危险因素
围。
内窥镜诊断
通过内窥镜观察消化道 、呼吸道等部位的肿瘤
,并进行组织活检。
生化指标诊断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 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辅 助诊断肿瘤和评估病情

03
CATALOGUE
肿瘤内科特色技术
个体化治疗方案
总结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肿瘤内科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 性别、身体状况、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以及基因突变等 因素,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01
02
03
肿瘤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 细胞的方法,如CAR-T细 胞疗法和PD-1抑制剂。
基因编辑技术
如CRISPR-Cas9系统,用 于治疗遗传性肿瘤和定制 个性化治疗方案。
肿瘤疫苗
针对特定肿瘤抗原开发疫 苗,提高患者免疫力并预 防肿瘤复发。
提高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影像学技术的进步
如MRI、CT和PET-CT等, 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病变 。
肿瘤内科简介及特 色
目录
• 肿瘤内科概述 • 肿瘤内科诊疗范围 • 肿瘤内科特色技术 • 肿瘤内科治疗效果与评价 • 肿瘤内科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2022恶性胸膜间皮瘤内科治疗进展(全文)

2022恶性胸膜间皮瘤内科治疗进展(全文)

2022恶性胸膜间皮瘤内科治疗进展(全文)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起源于胸膜组织的一类侵袭性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发生率不高,但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12个月左右。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是目前指南共同推荐的一线方案,增加贝伐珠单抗的使用将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但发生耐药后,尚没有能够带来明确生存获益的抗肿瘤治疗方案。

目前包括NCCN指南在内的国际国内指南目前无推荐的标准的MPM二线方案,临床上常应用的方案为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等单药化疗,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又3个月左右。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其疗效与PD-L1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

在不可切除的MPM中,PD-1/PD-L1抑制剂治疗在一线和二线及以上治疗中均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部分结果也获得了国际指南的弓I用和推荐/但总体疗效改善有限。

本文对国内外MPM治疗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尝试寻找未来改善治疗疗效的方向和前景。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pleuralmesothelioma,MPM)是起源于胸膜组织的一类侵袭性恶性肿瘤,病因可能与石棉接触相关,是机体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对石棉纤维等产生的慢性炎症反应及局部免疫抑制所导致的恶性病变[1,21MPM 的病理类型包括上皮样(约占60%)和非上皮样(约占40%),非上皮样又包括梭形细胞样、肉瘤样、多形性、纤维样、双向型和其他非特异性[3]。

MPM发生率不高,但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12个月左右[4,5。

针对不可切除的MPM,抗叶酸药物(雷替曲塞、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最早被证实可改善患者的生存,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也是目前指南共同推荐的一线方案[6,7,8,9。

,增加贝伐珠单抗的使用将进一步延长生存[10。

一旦耐药,尚无抗肿瘤治疗被证实能够带来明确的生存获益,因此目前包括NCCN指南在内的国际国内指南目前无推荐的标准的MPM二线方案,临床上常应用的方案为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等单药化疗/旦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仅为3个月左右[9。

肿瘤消融治疗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

肿瘤消融治疗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

29(21): 201603917.[38] Cheng X, Sun R, Yin L, et al. Light-triggered assembly of gold nanoparticles for photothermal therapy and photoacousticimaging of tumors in vivo[J]. Advanced Materials, 2017, 29(6):201604894.[39] Xia H, Gao Y, Yin L, et al. Light-triggered covalent coupling of gold nanoparticles for photothermal cancer therapy[J].ChemBioChem, 2019, 20(5): 667-671.[40]Cheng X, Sun R, Xia H, et al. Light-triggered crosslinking of gold nanoparticles for remarkably improved radiation therapyan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of tumors[J]. Nanomedicine,2019, 14(22): 2941-2955.[41]Ding J, Mao Q, Zhao M, et al. Protein sulfenic acid-mediated anchoring of gold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CT imaging andradiotherapy of tumors in vivo[J]. Nanoscale, 2020, 12(45):22963-22969.肿瘤消融治疗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吴颖1,2,3 范卫君1,2,3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科,广州 510060;2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3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通信作者:范卫君,【摘要】 肿瘤消融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好、操作相对简单、适应证较广等优势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肿瘤医院简介演示

肿瘤医院简介演示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咨询
提供专业医疗咨询服务,解答患 者及家属关于肿瘤疾病的疑问。
诊疗流程与安排
初步诊断
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确定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初步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治疗安排
根据治疗方案,合理安排手术、化疗、放疗 等治疗方式。
后续服务与关怀
定期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 化。
学术研讨
医院内部定期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鼓 励医护人员发表学术论文、参与课题 研究,提升专业素养。
未来发展与展望
发展规划
肿瘤医院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展望未来
肿瘤医院将致力于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复良好。
成功诊疗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张先生,72岁,因咳嗽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诊疗过程
医院采用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为张先生提 供了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咳嗽症状减轻,生活 质量得到提高。
05
肿瘤医院合作与交流
合作项目与成果
合作项目
采用先进的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等技术,确保 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肿瘤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 用手术、放疗、化疗、免 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生活质量。
诊疗特色与优势
多学科协作

讲稿:肿瘤专科护理实践及研究热点

讲稿:肿瘤专科护理实践及研究热点

肿瘤专科护理实践及研究热点2006级研究生田秀丽主要内容前言肿瘤治疗方面进展肿瘤护理发展史肿瘤护理实践发展现状护理研究热点专科护理发展障碍及未来展望肿瘤流行特点恶性肿瘤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来自2008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反癌症联盟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每年新发癌症病例1100,每年约有800万人因癌症致死。

据趋势预测:至2010年,癌症病人将继续增加,发展中国家增加更多。

预计2020年新发病例1600万,死亡1000万,患病数3000万。

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200万,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据卫生部统计中心报告,目前癌症死因已居全死因首位。

癌症真的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常见病多发病!癌症增长原因:人口数量增加,寿命延长,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肿瘤治疗方面进展: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合理有计划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技术的应用,肿瘤治疗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合理有计划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运用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法。

一般在肿瘤专科医院,手术后的病人要进行一个综合查房,人员组成由手术的,内科的,病理科,放疗以及中医中药等专业人员共同进行,在经过病例复习后,提出治疗方案,如进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的最终目的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改进患者生活质量。

肿瘤的治疗特别关注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很大一部分的研究都是与生活质量相关。

补充和(或)替代医学出现:补充和(或)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icine,CAM)1970首先在美国出现,目前成为一种趋势,是指在癌症治疗中,除手术、化疗、放疗之外的所有治疗方法都称为CAM,包括中医中药、心理治疗,其它还有祈祷、放松、冥想、支持小组、锻炼、营养等。

探索呼吸内科呼吸系统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探索呼吸内科呼吸系统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02
早期发现策略
提高警惕性,关注早期症状
咳嗽
持续咳嗽或咳嗽性质发生变化,如咳嗽声音 变得深沉或呈金属音。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气短,尤其在休息时。
胸痛
胸部钝痛或隐痛,可能伴随深呼吸或咳嗽加重。
痰中带血或咯血。
咯血
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或变化。
体重下降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定期体检与筛查手段
CT检查
高分辨率CT可发现更小的肺部 病变。
教授正确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药物知识讲解
01
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呼吸系统肿瘤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用
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用药指导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特点,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并
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药物副作用监测
03
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保
呼吸衰竭应对措施
及时识别和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如呼吸困难、发 绀等,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使用呼吸兴奋剂等。
机械通气支持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如无创正压通 气或有创机械通气,以维持患者呼吸功能。
治疗原发病
在处理呼吸衰竭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肺部感染、肺栓塞等 ,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有家族史人群
家族中有呼吸系统肿瘤病史的人群。
职业暴露人群
长期接触石棉、砷、铬等有害物质的人群。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等 患者。
03
治疗方法及进展
手术治疗及适应症
手术治疗方法

肿瘤学发展简史

肿瘤学发展简史
• 1939年,血管发生,Gordon Ide和他的同事在 研究肿瘤周围的血管时发现肿瘤可能会产生 一种血管生长刺从动力学上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发现血供不足的情况下肿瘤不能有效生长, 因此,可以通过抑制血供系统来治疗肿瘤。 直到18年以后,Napoleone Ferrara才纯化并鉴 定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直到 2004年才出现贝伐单抗等相关药物。
• 肿瘤标志物
• 1后8来48称年其He为nrByeBnecnec-eJoJonnccee蛋在白多起发,性人骨们髓就瘤开患始者了尿针中对发恶现性一肿种瘤特引殊起蛋体白, 内生物材料中某特定成分含量过高或出现新的成分的检测,即肿瘤 标志物的检测。
• Tatarinov于1964年发现了AFP。 • 1965年Gold和Freeman在人结肠癌组织中发现了CEA,以及其后的糖
的Th原eo因do。r B在ov后er来i的的研2究0世更纪加初推,进了这个
观点的发展,并且预测了诸如细胞分
裂周期、检查点、肿瘤抑癌基因、原
癌基因等重要的概念。
3、细胞水平时代(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 1909 免疫监视 • 免疫系统有惊人的能力来检测出外源
物质,而保留自身。Paul Ehrlich深信 癌细胞中,突变累积和改变的基因扩 模式也能使免疫系统像清除炎症物质 那样破坏癌细胞,并于1909年提出免 疫系统可以抑制肿瘤的发展。但是试 图开展的免疫治疗却没有得到Ehrlich 设想的那样成功。后来人们对肿瘤的 免疫监视进行了更为系统地研究,发 现了诸如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免疫 反应疫苗等重大发现。
Development of Basic Oncology
1、古典时代(15世纪40年代以前)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肿瘤内科是采用一系列手段对肿瘤进行控制和消除的一门专业科室,目前我国肿瘤内科发展较快,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重点对肿瘤内科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目前的发展,提出了对该学科未来的展望,供相关的人员参考。

标签:肿瘤内科;治疗;发展;现状;展望一、前言肿瘤世界医疗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采用先进的手法对肿瘤进行消除是世界性的难题,那么肿瘤内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专科,因此了解肿瘤内科的发展,对于今后的法杖方向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二、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和现状1、世界肿瘤内科发展的历程目前肿瘤内科的治疗主要是以化学手段为主。

国外对于化学药物治疗的研究较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对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46年Gilman和Philips将氮芥成功的在淋巴癌中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标志着现代肿瘤化学药物治疗逐渐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20世纪50年代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这些药物逐渐开始运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顺铂、阿霉素和卡铂等逐渐运用到肿瘤内科的治疗,在滋养叶细胞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儿童的白血病上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这样标志着肿瘤内科在尝试的基础上逐渐有了新的发展,可以发展到根治的层面上。

上世纪90年代,紫衫醇等新的药物也开始逐渐运用到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进入21世纪,靶向治疗已经逐渐运用到肿瘤内科的治疗中去,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发生的历程以及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运用生物学治疗的手段的,其作用靶点包含的位置校对,其中细胞表面的抗原,生长的因子的受体,以及形成的重要酶和蛋白质,这些都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在人体内的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

目前世界对于肿瘤细胞的药物已经批准了7个单克隆抗体,以及5个小分子的化合物运用于肿瘤的治疗。

目前运用到肿瘤治疗的药物非常多,单细胞毒类药物就达到了70多种,而内分泌和激素药物就达到了20多种,另外靶向药物和支持治疗的药物逐渐问世,多元化的对肿瘤进行治疗已经成为目前在治疗上的主旋律,新的复制治疗对于同步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科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内科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危机。
THANKS
感谢观看
内科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contents
目录
• 内科医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 新型诊疗技术在内科领域应用 • 药物研发创新及临床应用进展 • 慢性病管理与康复策略优化 • 跨学科合作推动内科医学发展 • 总结:未来内科医学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内科医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内科医学定义及特点
内科医学定义
内科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它涉及多 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智能化辅助诊疗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智能化辅助诊疗系统,提高肿瘤 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率。
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在内科领域应用
01
器官移植技术的改进
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和移植技术,降 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2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 的应用
利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技术,培养 具有正常功能的组织和器官,为内科 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定期随访与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 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一级预防
针对高风险人群,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以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风险评估
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家族史 、生活习惯等资料,评估患者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等级。
05
跨学科合作推动内科医学 发展
神经-心理-内分泌调节机制探讨
神经递质与内分泌激素的相互作用
研究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与内分泌激素如胰岛素、皮质醇等的相互作用,揭 示其在内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肿瘤内科医生工作总结8篇

肿瘤内科医生工作总结8篇

肿瘤内科医生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肿瘤内科医生工作总结肿瘤内科医生是一批专业的医学人员,他们致力于肿瘤的研究、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

肿瘤内科医生在医院和诊所中工作,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各种肿瘤疾病。

作为肿瘤内科医生,我从事这个领域已有多年,深知肿瘤治疗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工作中,我主要负责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

我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各种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手段,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评估。

随后,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我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包括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

我们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力求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还积极开展肿瘤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努力提高肿瘤治疗的成功率和效果。

在肿瘤内科工作中,我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一些晚期肿瘤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治疗效果不佳,需要面对疾病的不可逆转性和终末关怀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时刻。

一些肿瘤治疗中的并发症,如化疗的恶心呕吐、免疫治疗的免疫反应等,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及时处理。

肿瘤内科医生是一群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医护人员,他们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切理解了肿瘤患者的痛苦和挣扎,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的职业。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不断改善医疗技术,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肿瘤这一顽强的敌人,让更多的患者重获新生。

第2篇示例:肿瘤内科医生工作总结肿瘤内科医生是医院内专门治疗各类肿瘤疾病的医生。

他们在医院内负责诊断、治疗、护理和关注肿瘤患者。

肿瘤内科医生的工作主要包括诊断肿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放疗或化疗等。

叙述科室发展历程

叙述科室发展历程

叙述科室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医疗科技也在不断提升和创新。

科室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从古老的中医传统到现代的专科医院科室,经历了很多变迁和发展。

古代的中医是人们对疾病的一种认识和治疗方式,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那时的医生们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望诊脉象和问诊病史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治疗方案,常常使用中草药和针灸等传统疗法来治疗疾病。

虽然中医在很多时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医学水平的限制,很多疾病在当时是无法根治的。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医学开始进入中国,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接受和认可。

医生们开始使用现代仪器和设备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X射线、CT、MRI等。

同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用来专门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

这一时期的科室发展是医学史上的一大进步,使得医生们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提供更加精细和专业的治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疗科技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现在的医院不仅拥有先进的诊断和治疗设备,还能提供超新的医疗服务。

除了传统的门诊和住院服务,还有各种先进的手术和治疗技术,如微创手术、激光治疗、基因技术等。

同时,出现了更多的专科医院和科室,如心脏科、肿瘤科、神经科等,用来处理更加复杂和专业的疾病。

科室发展的历程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和需求的增加。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例如,现在的医生们不仅致力于治疗疾病,还注重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

医院中出现了各种专门的健康管理科室,如体检中心、营养科、康复科等,用来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总的来说,科室发展历程是医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从古代的中医传统到现代的专科医院科室,我们见证了医疗科技的巨大发展和进步。

科室的发展不仅使医学更加精细和专业化,也为人们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肿瘤内科治疗新进展——肿瘤内科治疗概论

肿瘤内科治疗新进展——肿瘤内科治疗概论
尼治疗肺癌 ; 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肺癌 、 大肠 癌和肾癌 ; 利妥 昔 单抗治疗表达 C 2 D 0的 B系淋 巴瘤 ; 曲妥珠单 抗治 疗 H r e- 2
高表 达 的乳 腺 癌 ; 拉 非 尼 治疗 肾癌 和肝 癌 ; 马 替 尼 和 d— 索 伊 a
st i an i b治疗慢性粒 细胞性 自血病 ; 西妥昔 单抗治疗 头颈部肿 瘤和大肠癌 ; 马替 尼治 疗 胃肠 间质 细 胞瘤 ( IT 和 a— 伊 GS ) X inb t i 治疗 甲状腺癌 、 i 近两年还有索拉非尼 、 舒尼替 尼和 t e m- so m s i l u 治疗晚期肾癌等 , ri 都在一定程度上 显著地 提高了 临
为 目前 和未来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 不同靶 点药物的联合或靶 向药物与放疗 的联合也已初 露端倪 , 但还需更多的研究和观 察。 自 19 9 7年美 国 F A首次批 准利 妥昔单 抗用 于 临床治 D
贯性放化疗 。该 阶段 的一 个重要特征是其 综合治疗 更具有
计划性 , 但在化疗中度敏感 的肿瘤 中却未 能提高其生 存率 , 且毒副作用显著增加 。
患者接受术后放疗 , 以杀灭原发病灶周 围残存的癌细胞。在 上世纪 7 0年代 , 学者们开始试用不同的药物组合 , 进行早期 肿瘤 的术后辅助治疗 。 自上世 纪 8 0年代起 , 随着新 化疗药 物的不断涌现和肿瘤 化疗 经验 的积 累 , 出现了诱导化疗 、 新 辅助化疗 、 夹心化疗等 不 同综合 治疗形式 , 总的被称 之为序
床疗效。
自 14 9 2年 由 Gl n等 应 用 氮 芥 治 疗 恶 性 淋 巴瘤 及 i ma 14 9 8年由 Fre 等应 用氨甲喋呤治疗小儿 白血病取得成 功 abr 后, 便开创 了肿瘤化 疗 的历史。至 2 0世纪 7 0年代 由于顺 铂、 卡铂 和以阿霉 素为代 表的葸环类药 物的 临床 应用 , 肿 使

孙燕院士:一部中国肿瘤内科发展

孙燕院士:一部中国肿瘤内科发展

孙燕院士:一部中国肿瘤内科发展作者:史费菲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第23期“孙燕院士60年的学习、从医经历,就是我国肿瘤内科从创立、发展到壮大的历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这样评价。

孙燕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肿瘤内科治疗专业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

83岁的孙燕院士是一位摄影“发烧友”,他在飞机上拍摄的雪山云海气势磅礴,美轮美奂,曾被收入2012年度院士经典挂历中。

他笑着说,人总得有点爱好,生活才会精彩。

其实,孙燕院士最大的爱好就是致力于肿瘤内科的发展。

1964年,中国肿瘤化学治疗会议召开时,参会的只有14名内科医生。

如今,飞速发展的肿瘤内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支柱之一,主持和参与者均为肿瘤内科医生的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的会员已经超过1万人。

而CSCO就是在孙燕院士的倡导下建立起来的。

1997年,在孙燕等老一辈专家的倡导下,CSCO在北京正式成立。

随后的15年里,以“团结、协作、务实”作为发展目标,CSCO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先锋队和最活跃的专业学术组织。

200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与CSCO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同年11月,孙燕作为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当选ACOS主席。

目前,CSCO代表中国,成为我国医学界第一个与国际全面接轨的学术组织。

为人师表彰显大医风范在海峡两岸临床肿瘤学界,孙燕是公认的内科肿瘤学科带头人。

这不仅是因为他多年来获得的学术成就,更由于他总是殷切关怀和无私帮助同道和后辈医生。

在从事肿瘤内科工作的53年里,孙燕始终致力于团结肿瘤界人士。

他常常说:“活到这个年纪,我已经很快乐,很满足,因为我已经把所有学术思想和科研项目传给学生们,看到我的学术思想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延续,那种满足无法言喻,我更高兴地看到,有的学生比我做得更好。

”针对肿瘤界曾出现的不团结,孙燕也曾提出批评:“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同行,攻克肿瘤的工作已很艰苦,不能把精力再放在内耗上。

肿瘤化疗现状与基本知识

肿瘤化疗现状与基本知识
瘤化疗服务中心。 欧共体组成“欧洲肿瘤治疗协作组织(EORTC)。 我国抗癌药物研究于1958年启动。

肿瘤化疗的发展史(2)
1940s 氮芥治疗淋巴瘤。 1950s CTX . 5-FU. 第1里程碑。 1970s DDP. ADM . 第2里程碑。 1990s 紫杉醇类.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75 mg/㎡.d 12.5 mg/㎡
30 mg/㎡ 2~5mg 15~30 mg/㎡ 75mg/㎡ 45mg/㎡ 1.5 mg/㎡
D1、4、7、iv D1、4、7、iv d1、15,静滴12h MTX后36h起, 1/6h,6~8次,iv d1~7、15~22,P.0 IT:I、II期1/w×4,后 每3个月1次,至停药 III、IV:1/w×6,后每 3个月1次至停药 d1、8、15,P.0或im d1~21,P.0 d22~28,P.0
VCR
45 mg/㎡·d 1.5 mg/㎡
d1~28、减量7d、 P.0
d1、8、15、21、iv
多柔比星
30 mg/㎡
d1、8、15、iv
门冬酰胺酶 CTX
6000-8000u/ ㎡ 1.0g/㎡
d1、3、5、7、9、 11、13、15、iv Iv
6-MP
75c
75 mg/㎡

1.肿瘤化疗的发展史及治疗现状

1.1肿瘤化疗的发展史(1)
我国古代医学 西方医学的认识 现代肿瘤化学治疗始于20世纪40年代。 1942年:氮芥治疗淋巴瘤,揭开了现代肿瘤化疗的
序幕。 1965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I)成立了全国肿

化疗可治愈的癌症 (2001年Holland JF等)
单独化疗可治愈的癌症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可能达到的疗效 经常症状改善 有效率 30%~70%
有效率 30%左右 有效率 5%~25% 有效率 10%~30% 有效率 30% 有效率<20%
疗效分级 有时延长生存期 50%以上可治愈
姑息治疗
化疗的适应证
1.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2.化疗效果交好的实体瘤 皮肤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
二、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1. 影响微管蛋白装配、干扰有丝分裂中纺锤体 形成,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VCR、VLB、 VP-16、秋水仙碱和紫杉类
2. 干扰核蛋白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三尖杉 酯碱
3. 影响氨基酸供应阻止蛋白质合成:L-门冬酰 胺酶
三、直接与DNA结合,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1. 烷化剂:氮芥(HN2)、环磷酰胺(CTX)、 噻替哌
各种肿瘤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 乳腺癌 恶性淋巴瘤 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白血病和绒癌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肾母细胞瘤、睾丸肿瘤、绒癌 乳腺癌、消化道癌 子宫内膜癌 淋巴瘤、实体瘤 肾上腺皮质癌 淋巴瘤、白血病等 消化道癌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二)
年代 1960~1965
1965~1970 1970~1980
CR 率 90%
姑息治疗 姑息治疗 60%可得治愈 50%以上可治愈
当前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二)
疾病
常用药物
可能达到的疗效
疗效分级
乳腺癌
睾丸肿瘤 (生殖细胞) 前列腺癌
性激素,抗雌激素类,5FU,MTX CTX,ADM,紫杉醇,泰索帝,Herceptin ACD,VCR,MTX,VLB,N-甲,BLM PDD 雌激素
Burkitt 淋巴瘤 CTX,MTX,VCR

肿瘤内科发展史和现状

肿瘤内科发展史和现状

02
免疫疗法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和肿 瘤疫苗等。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最为成熟和广泛应 用的一种免疫疗法,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释放的抑制信号, 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03
免疫疗法在多种肿瘤中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在一 些传统治疗手段无效的晚期肿瘤中,免疫疗法成为了一种 有效的治疗手段。
许多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 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 果不佳。
副作用问题
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治疗方法可能带来严重的 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
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肿瘤具有不同 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导 致同一种治疗方法在不同 患者中的效果存在差异。
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 展,未来肿瘤治疗将更加精准,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和蛋白质表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01
肿瘤内科治疗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 率。
02
新型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为患者提供 了更多选择。
03
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等理念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治 疗效果。
06
肿瘤内科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新疗法的研发和应用
01
免疫疗法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未来将
早期的医学探索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 逐渐深入,开始认识到肿瘤与疾病之 间的关联。
肿瘤内科的初步形成
专门治疗肿瘤的科室出现
随着肿瘤患者的增多,专门治疗肿瘤的科室逐渐形成,肿瘤 内科治疗开始受到重视。
化疗药物的早期应用
化疗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 一。
早期治疗手段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24
谢谢
编辑版ppt
25
▪ 1948年Farber用叶 酸类似物MTX治疗 ALL获得缓解
编辑版ppt
7
肿瘤内科发展史
▪ 1957年,Arnold合成 CTX
▪ Duschinsky合成5-Fu
编辑版ppt
8
肿瘤内科发展史
▪ 70年代,顺铂和阿霉 素应用于临床,使化 疗从姑息性向根治性 目标迈进
编辑版ppt
9
肿瘤内科发展史
编辑版ppt
5
肿瘤内科的任务
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细胞因子、单克隆
抗体和基因靶向治疗为主的肿瘤生物治疗 及激素治疗;
参与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
诊断和治疗各种肿瘤并发症;
协助心理、营养支持等方面的治疗。
编辑版ppt
6
肿瘤内科发展史
▪ 1943年,Gilman用 氮芥治疗淋巴瘤, 揭开了现代肿瘤化 疗的序幕;
▪ 辅助性化疗可能有价值的: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癌、恶性胸膜间皮瘤、鼻咽癌、其他 头颈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类癌、脑 瘤、胰腺癌、原发位置不明的转移癌
编辑版ppt
18
肿瘤内科的工作程序和要点
▪ 评估肿瘤情况和患者身体状况
▪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 制定治疗计划
▪ 化疗前的准备
编辑版ppt
19
肿瘤内科的工作程序和要点
手术或放射治疗前使用的化疗,目的是降低肿瘤 负荷和及早控制远处转移灶。
编辑版ppt
14
肿瘤内科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 姑息性化疗(palliative chemotherapy)
对某些癌症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病例,应以内科 治疗为主。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 研究性化疗(investigative chemotherapy)
编辑版ppt
16
肿瘤内科治疗的水平
▪ 根治性化疗能治愈的:淋巴瘤、睾丸肿瘤、 滋养叶细胞肿瘤、ALL、AML、神经母细 胞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SCLC等
▪ 根治性化疗有价值的:惰性NHL、CLL、 CML、MM
编辑版ppt
17
肿瘤内科治疗的水平
▪ 辅助性化疗有价值的:肛管癌、卵巢癌、 乳腺癌、膀胱癌、喉癌、骨肉瘤、大肠癌、 基底细胞癌、胃癌和软组织肉瘤等
指探索性的新药或新化疗方案的临床试验。应遵 循GCP原则。
编辑版ppt
15
肿瘤内科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 抢救性化疗
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引起急症时,可用化疗缓解症 状,挽救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如 脊髓压迫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脑转移瘤所 致的颅内高压。
▪ 抗肿瘤治疗的辅助用药
止痛、止泻等对症处理、营养诊断技术和其他治疗手段的知识
编辑版ppt
23
肿瘤内科的发展方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 开发针对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 物
▪ 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载体 ▪ 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剂的开发和应用 ▪ 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提高化疗剂量强度 ▪ 抗肿瘤药物的敏感试验和化疗药物个体化 ▪ 改进给药途径及肿瘤时辰调节疗法
肿瘤内科发展史和现状
编辑版ppt
2
治疗肿瘤的手段有那些?
编辑版ppt
3
▪ 手术治疗
▪ 放射治疗
▪ 化学治疗
▪ 生物治疗
编辑版ppt
4
肿瘤内科的任务 ▪ 肿瘤内科学(medical oncology)
阐明恶性肿瘤的病史、症状和体征;
合理运用肿瘤化疗技术包括根治性化疗及 配合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性化疗;
20世纪70年代 顺铂、阿霉素
20世纪90年代 紫杉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21世纪初
靶向治疗
编辑版ppt
12
肿瘤内科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 根治性化疗(curative chemotherapy)
对化疗可能治愈的敏感性肿瘤,进行积极的全身 化疗,目标是取得完全缓解。
一级动力学原理:一定时间内一定浓度药物能杀
▪ 治疗方案的实施
▪ 毒副作用的监测
▪ 用药剂量的调整或停止用药
▪ 疗效评价与方案更改
编辑版ppt
20
肿瘤内科的工作程序和要点
▪ 终止化疗 ▪ 治疗后的随访
编辑版ppt
21
肿瘤内科治疗的局限性
▪ 疗效 ▪ 毒性
编辑版ppt
22
肿瘤内科治疗向医师提出的要求
▪ 基于循证医学的规范化治疗
▪ 个体化治疗
灭一定比率、而非固定数目的癌细胞。
编辑版ppt
13
肿瘤内科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 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
根治性手术后施行的化疗,实质上是根治性治疗 的一部分。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提高外 科治疗的治愈率。
▪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 90年代,紫杉类和喜树碱类应用于临床, 对肿瘤细胞免疫和抑癌基因的研究越来越 深入,辅助治疗的进步(造血因子、5HT3拮抗剂)
编辑版ppt
10
肿瘤内科发展史
▪ 21世纪初,靶向治疗时代
编辑版ppt
11
近代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40年代 盐酸氮芥治疗淋巴瘤
20世纪50年代 环磷酰胺、氟尿嘧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