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说明文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文体,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说明文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较强,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形象性,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那么,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其能够像其它课文教学一样精彩纷呈,彰显出说明文的无限魅力呢?下面笔者主要就当前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问题一:阅读指向不明。

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说明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学生视野,让学生能够获得较多的科学知识或者其它知识,基于这个教学认识,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上总是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以后便理所当然的认为“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进行一些细枝末节的教学,阅读指向不明,致使说明文上的索然无味。

对策:立足语言,让说明文课“语味浓浓。”

说明文虽然与记叙文文体不同,但都是语文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同样要立足文本,紧扣教材,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句子引领学生朗读,品味,感受,从而让说明文语味浓浓,情意绵绵。

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时,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文中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相关的科学知识,学习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海洋,开发海洋可以有效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课堂教学时,

如果仅仅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那么语文课也就与科学课没有多少区别,因此,教师要极力挖掘文本教材中值得品味的语言引领学生驻足,品味,欣赏,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让说明文课堂语味浓浓,我就是抓住“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的……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等句子品读,在品读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波涛汹涌、无边无际、无情、掀翻、冲毁、可怕”等词语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海洋的“喜怒无常”,读出海洋的“善变”,这样教学,集获得知识与语言品味情感体验为一体,使学生既得文,又得意,达到了高效教学的目标。

问题二:方法分析过多。

因为说明文特殊的文体形式,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为了突出说明文的形式,在说明方法的分析和讲解上耗费了大量时间,有些教师甚至把说明文中“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及概念让学生专门记下来,结果一篇篇说明文在教师引导的学生生搬硬套下,学生们一个个无精打采,觉得说明文乏味至极。

对策:踏雪无痕,让文体渗透“润物无声”。

语文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依据新课程理念精神以及说明文的当前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使学

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基于课文分析的说明文教学是这样的:大家仔细读这句话,想想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列数字,作比较。这样的教学呆板,无趣,学生完全是机械的学习知识。为了避免这个教学弊端,让说明文教学生动形象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这句话仔细品读,并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就会答出“高”,这时教师再继续追问,作者直接告诉读者很高就是了,为什么要写140多米,还要写摩天大楼,经过思考,探究,学生认为,只有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别人对金子塔的实际高度感知才更加准确,而且摩天大楼是学生熟知的事物,通过和摩天大楼作比较,金字塔的具体高度就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学生不仅知道了这样描写的好处,而且也随文习得了必要的说明知识,起到了踏雪无痕,渗透无声的教学效果。

问题三:教学模式单一。

纵观时下的许多说明文教学课堂,有心的教师就会发现“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了解了哪些新知识”“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课文采取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几乎成了说明文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是无可厚非,但是,长此以往,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感到视觉疲劳,而且也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说明文的乐趣。

对策:因文施教,让说明文“别具特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有许多,为了使说明文的教学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让说明文的课堂趣味浓浓,教师就要因文而异,因文施教,既能体现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又能使学生对学习说明文产生期待之情,爱上说明文教学,上出“别具特色”的课堂来。

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许多教师就是采取了从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种类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切入展开教学,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两方面进行说明的。这样的切入也很自然,正常,但也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多读课文,把课文读熟,然后再把从网上下载的兵马俑的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说说图片上指的是兵马俑的什么地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图文结合,学生不仅了解了兵马俑坑的特点,而且对将军俑武士俑等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在多媒体营造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说明文也不再显得枯燥,而且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复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要想使说明文教学上出精彩,教师就要在语言品味上做文章,在说明方法上重渗透,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因文而异,灵活设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学生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从而让说明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回归语文本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