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币制紊乱的特征与弊端(一)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导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高中历史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导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高中历史导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货币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货币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辩证分析。

时空观念认识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论证我国货币及制度、措施以及世界货币体系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演变和产生的影响。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理解我国货币制度和世界货币体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货币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1.重点:中国历史上货币及其制度建设的发展演变2.难点: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背景、内容及评价基础认知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铜铸币(1)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____。

(2)大约在____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3)_______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4)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_______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2.纸币(1)北宋,出现“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2)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___”。

(3)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3.白银(1)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2)自___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3)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______地位,与铜钱兼用。

(4)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___。

4.民国时期货币(1)1912年______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2)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___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流通银元,将白银收为国有。

(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发行_____。

谈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中国的边缘地位(1)

谈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中国的边缘地位(1)

谈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边缘地位的理解【本文摘要】在三十年代,世界各国都忙于为解脱经济危机而奔忙,但是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中国却安然无恙,这显得中国好像风景这边独好,但是中国是面临危险的,那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

众联教育下面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到20世纪30年代,我们不能不提到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危机的出路,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或者是军国主义道路,或者是进行平稳的改革,而当时的中国,却四平八稳,没有大的波动。

今天众联教育就和大家一起探讨。

为什么中国在世纪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却安然渡过了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做为一个以白银为法币的国家,中国起初没有受到工业国家间的影响,那当时中国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中国其实在在美英等国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一如既往的坚持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外贸量在1929-1930年间保持稳定,在1930-1931年间,出现了20%的增长,并且1929年由于新的海关税则的出台,使中国的海关税收增长了一倍,此外,1930年后由于政府用黄金替代白银征收进口税,这样,就使政府从国际市场银价波动中解救出来,减少了中国的贸易逆差,并使中国以外国的投资者更有吸引力。

于是就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感。

对于欧洲列强来说,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维持了各国的相对稳定,但是,在德国和日本,对于战后的国际合作体系出现了不信任的因素,也就是说国内出现了改革派,也就是说如在德国,1919年的凡尔赛公约,德国人不满,强烈要求修约,这部人叫改革派,而日本在中国发展有欣欣向荣之感时,日本觉得,应该把国家的发展和某种程度的控制中国联系在一起,这一过程出现于19世纪末,日本的几代人都认为这种控制是必要的。

一方面他们认为中国是他们潜在的敌人,另一方面,在地理和经济考虑,反映了一个缺乏自然资源和完全依赖货物的主要供应者,同时做为日本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市场他有必要控制。

论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币制紊乱的特征与弊端

论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币制紊乱的特征与弊端

一般认为,在1933年废两改元之前,中国实际实行的是银两本位,而事实上,正如1914年北洋政府所坦言:"今日中国所大患者,无本位也"(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辑,第91页。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忙于国内战争,无暇整顿币制,币制紊乱的状况一如北洋政府时期。

无怪乎当时外人在对中国的货币状况进行考察后,认为"中国的币制是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注:杨格著,陈泽宪等译:《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页。

)。

今人要想从当时的紊乱中理出一个头绪,绝非易事。

我们只能化繁为简,尽可能就当时货币紊乱的特征与弊端作出归纳性的描述,以企对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的货币状况获得一整体性认识。

一、货币紊乱的特征所谓货币本位,最基本的条件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强制使用,具有形式的划一性、法律的权威性和通行全国的统一性。

而近代中国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是银两、银元、纸币并行,发行权散落在地方和民间;每一种货币都形式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也只是各种货币中的一种,并不具有唯一性;还有随贸易而输入的各种外国货币,以及外资银行在华发行的货币,也广泛流通于中国。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货币发行和流通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既无本位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货币制度。

而一个没有本位和制度的货币状况,其紊乱的情形可想而知。

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传统性货币与近代性货币并存。

货币的演变是从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符号,即从按重量交易的贵金属(称量货币),发展为用贵金属加工成的铸币,再发展为可兑换贵金属铸币的纸币,最后发展为不可兑现的纸币。

称量货币主要是以本身的重量即作为商品的价值,其铸造是由手工操作的家庭作坊完成的,是小生产方式的产物。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基本社会经济形态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基本社会经济形态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基本社会经济形态作者:王磊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10期【摘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在政府及地方势力的推动下发生了有意义的变迁,在南京国民政府直接治下的蒋统区,实行了废除厘金、废两改元、发行法币等政策,这些都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蒋统区统一财政伦理本位要探讨20年代末到全面抗战爆发前的经济形态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

首先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从1927年南京政权建立到1936年,中国的18个省仍然有很大的一部分并不直接处于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

一部分地方大军阀在自己的控制区内为了各种目的而纷纷进行着财政经济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这是20-30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地方自治思潮的真正实践化。

本文拟对这一时期蒋统区的城市经济形态做一有限探讨。

“蒋统区城市经济形态”主要针对1927-1936年蒋介石控制地区南京中央政府的现代工业经济政策及效果进行分析。

蒋统区城市经济形态工业与农业的“分立式”、“双轨式”运行是中国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长期无法解决或者并无动力解决的问题。

首先中国数千年来以农立国,严重缺乏西方现代的工业基础,即使经过晚清的洋务实践及近代工业初建也大多集中于官方、政府内部等,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可称的上是“杯水车薪”,而以城市和农村为核心内容的民众社会则长期难以得到与其体量相称的发展关照。

清末的留学潮与庚子赔款计划的确为这个庞大又“顽固”的农业帝国提供了第一批革命、实业、文教人才,但先进知识技能与落后现实的脱节又急剧增强了实践过程中的变异。

在20年代后期进入南京中央政府的官员中,一部分承自北洋时期的旧官僚,一小部分来自留洋归来意气风发的新式人才,但正如剑桥史中所言,“南京的领导人没有几个对农民问题感兴趣。

即使他们对经济问题感兴趣,也主要关心现代经济部门。

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有意义的工业基础。

20世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特征及弊端

20世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特征及弊端

20世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特征及弊端一般认为,在1933年废两改元之前,中国实际实行的是银两本位,而事实上,正如1914年北洋政府所坦言:"今日中国所大患者,无本位也"(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辑,第91页。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忙于国内战争,无暇整顿币制,币制紊乱的状况一如北洋政府时期。

无怪乎当时外人在对中国的货币状况进行考察后,认为"中国的币制是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注:杨格著,陈泽宪等译:《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页。

)。

今人要想从当时的紊乱中理出一个头绪,绝非易事。

我们只能化繁为简,尽可能就当时货币紊乱的特征与弊端作出归纳性的描述,以企对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的货币状况获得一整体性认识。

一、货币紊乱的特征所谓货币本位,最基本的条件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强制使用,具有形式的划一性、法律的权威性和通行全国的统一性。

而近代中国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是银两、银元、纸币并行,发行权散落在地方和民间;每一种货币都形式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也只是各种货币中的一种,并不具有唯一性;还有随贸易而输入的各种外国货币,以及外资银行在华发行的货币,也广泛流通于中国。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货币发行和流通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既无本位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货币制度。

而一个没有本位和制度的货币状况,其紊乱的情形可想而知。

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传统性货币与近代性货币并存。

货币的演变是从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符号,即从按重量交易的贵金属(称量货币),发展为用贵金属加工成的铸币,再发展为可兑换贵金属铸币的纸币,最后发展为不可兑现的纸币。

称量货币主要是以本身的重量即作为商品的价值,其铸造是由手工操作的家庭作坊完成的,是小生产方式的产物。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缺陷及改革方向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缺陷及改革方向
3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
3.1中央银行造市,管理浮动成为盯住美元制 …………………………………………7
3.2汇率的形成机制不健全………………………………………………………………7
3.3汇率变化缺乏弹性 ……………………………………………………………………7
令人遗憾的是: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着缺陷。认为人民币需要被重新估值的意见高估了中国出口竞争力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而维持目前人民币汇率不变之政策则忽视了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自主权及资本帐户自由化之间的内在矛盾。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笔者确定人民币汇率制度为研究课题。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得出了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和可自由兑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重点的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机制供求不对称的缺陷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制度性因素。最后,笔者对人民币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展望。重点强调了中国真正需要的是进行制度改革,即允许人民币自由浮动。中国越早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自己和贸易伙伴就会越早受益。
3.4金融性资本流动的影响 ………………………………………………………………8
3.5形成汇率的外汇市场不完善…………………………………………………………8
4人民币“升值压力”制度性因素分析 ……………………………………………………10
4.1人民币汇率供求机制现状……………………………………………………………10
目 录
1绪………………………………1
1.1课题背景及目的 ………………………………………………………………………1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

第7单元 第18讲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7单元 第18讲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8讲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课标要求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3.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考点定位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政权性质。

2.民国时期的政治特点。

主题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统治1.建立过程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东北易帜背景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将他炸死标志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影响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2.国民党的训政(选必1,P15-16)(1)纲领文件:《训政纲领》,1928年。

(2)内容:①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

②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③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

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3)评价: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实质上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3.国民党宪政(1)时间:1948年。

(2)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3)评价:披着“宪政”外衣的独裁。

最终崩溃。

4.公务员制度(选必1,P41)(1)确立: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依据: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3)内容①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

②1929年,颁布《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

③对一般在职人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

(4)评价①积极:制度规定严格;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刍议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刍议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刍议作者:崔璐高嵩淞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3年第08期[摘要]1931年至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开辟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带领群众进行土地革命,以及政权、军事、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以根据地财经建设作为切入点,主要探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方式和历史经验,得出了必须加强党对货币的控制能力、正确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既要符合金融发展规律又要适应根据地实际的结论。

[关键词]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苏币1931年至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陕西和甘肃交界地域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开辟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这片地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消息闭塞,经济萧条,群众长期受剥削压榨,革命性高。

党带领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政权、军事、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还在有限的局部执政时间内发行了自己的货币,为稳定根据地物价,促进商品交流、繁荣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一)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1931年至1935年,以照金和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

这片区域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是一片以农业为主、农牧业结合的地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当地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这里沟壑重生,地势险要,交通阻塞,资源匮乏,经济凋敝,教育文化相当落后,既没有工业和产业工人,也没有大规模集中居住的居民。

这里农耕技术落后,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地主豪绅、国民党军阀长期残酷的剥削压榨,人民在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困境中苦苦度日,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生活十分艰难。

占总人口90%的农民没有或很少占有土地、牲畜和农具等生产资料,只有依靠租地、租牛、借债和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计。

地主对债户借债的条件十分苛刻,一般是按一块银元月息三分来计,有的地主则是按一块银元月息十分来计,并以债户的土地房屋作为抵押品,如果未能按期偿还,作为抵押品的土地房屋就归地主所有,许多农民就是这样被逼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一、民国时期货币的发行机构及种类。

民国初期以铜元(俗称“铜镭”)代清末铜钱为辅币,原来规定每个铜元可当铜钱10文(枚)用,10个铜元为1角,但以后1角只换得12个铜元。

大约在1930年左右,竟贬值至1角只可换得32个铜元。

当时市面流通的银毫大部分是清宣统年间的福建、广东两省铸造的“龙毫”,有双角(2角)、单角(1角)两种,其他如“江南”、“湖南”和“湖北”等省铸造的银毫,在市区流通较少,甚至被拒绝使用。

后来又有“福建官局造”的铸版,但只有双角而无单角。

1918年陈炯明率领粤军入闽,建立“闽南护法区”以后,曾铸造民国八年、民国九年两种双角银毫,质量比“龙毫”差,比值亦较低,而且使用不甚普遍,仅限于统辖地区。

至1923年、1924年间,又铸造“三面旗”银毫,质量亦差,流通范围亦不广。

同时广东省铸造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版的双角银毫,亦流通于漳属一带,但数量极少。

由于各种银毫的质量不高,比值就降到十三四角为银元一元。

1924年北洋军阀张毅统治漳州以后,在本市竹巷下南方巷右边大厝内,筹设造币厂,铸造民国十三年版的双角银毫,银质极差,而且逐版降低质量。

张毅持其割据地方的势力,擅自规定以14角5分比值为银币1元,强迫在市面使用,人民慑其淫威而不敢拒用。

抗日战争期间,银毫、铜元由国家银行逐渐回收,并印发5角、2角、1角三种钞票代替银毫,另铸造5分、2分、1分三种镍币代替铜元,作为辅币流通。

我国自铸的银元极少,只有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1元(俗称“大银”)、5角的银元,由于铸造的数量不多,在市面流通的大部分是外国铸造而输入的银元,通称“大洋”。

其中以日本的“龙银”最多,还有墨西哥的“鹰银”、英国的“执叉银”、荷兰的“妇女执花银”等外国银币。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逐步收回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银元。

约在民国七八年间,曾收回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版的银元,但不久又以原版铸造。

1926年北伐后,国民政府建都于南京,由国家银行改铸了孙中山头像版的银元,其后又铸出帆船版的银元。

2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传统货币数量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传统货币数量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传统货币数量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为何在20世纪30代遭到批判?什么是现代货币数量说?答:(1)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传统货币数量说的核心内容是: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一个直接的比例关系。

货币数量与在传统的古典理论中,表示这种直接比例关系的,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所谓交易方程式,一是所谓剑桥方程式。

①交易方程式。

本世纪初,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

这一方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费雪认为,假设M 是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P 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 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y=PT 或M VP T =从这个方程看,P 的取值取决于M ,V ,T 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

不过费雪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 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T 对产出通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

因此,只有P 和M 的关系最重要。

所以P 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 数量的变化。

费雪虽然更多地注意了M 对P 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

也就是说,由于MV=PT ,则M=1P TP T V V =。

这说明,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1V 。

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缺陷。

②剑桥方程式。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

他们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

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有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诸多因素。

但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我国“货币悖象”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分析

我国“货币悖象”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分析
的 钱 多 ,资 金 利 率 就 应 下 降 或 相 对 较 低 ,反 之 , 资 金 利 率 就
应上升 或相对较高 。显然 .从外在现 象上 看 ,“ 货 币悖 象”背
商业银行贷款现有总量的八分之一强。
N w F I NA NC E 11
M ar c h 2 0 1 5
调 不 匹配和不合理 ,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货币效用趋势性衰退 . 才是 货币悖 象 的根本原 因。从本质上讲 , 实体经济融资贵 ,
虽 然 受 不 同 主 体 、 不 同 时期 风 险 溢 价 状 况 的 约 束 .但 仍 然 是

有得到 有效改善 ,尤其是 中小微企业 获取贷款 资源仍 然十分 艰 辛 。而且全 部贷 款利 率 的加 权水 平抬升 了约 1 O %。据此 ,
行 应对 变化 管理 的 能 力、增 强央 行 灵 活 调控 货 币政 策 的 水平 和优 化 实体 经 济持 续做 优 做 强的 机制 上 加 以校
正 与调 整 。
关键词 : 商业银 行 货 币悖 象 资金 配 置 宏观 调控 中图 分类号 : F 8 3 0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1 7 7 0( 2 0 1 5 ) 0 3 — 0 1 1 — 0 6
增加 9 7 8万 亿 元 ,不 仅 比 2 0 1 3年 多 增 8 9 0 0亿 元 ,而 且 高 于 应对 国际金融 危机 冲击初 期 2 0 0 9 年创 下 的 9 . 5 9万 亿 元 历 史 纪 录 。 与 此 同 时 ,实 体 经 济 融 资 难 、 融 资 贵 的 市 场 困 局 ,没
M ar c h 2 01 5
总第3 1 3 期
宏 观 经 济

试论1 9 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试论1 9 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第37卷第1期V01.37No.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NANNORMALUNIVERSITY2010年1月Jan.2010试论19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申成玉(新乡学院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2)摘要: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前,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极为分散,当时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繁多,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备的币制、实现币制现代化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历史动因。

地方政府拥有的地方金融权是对抗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连年内战,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财政赤字愈来愈大。

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掌控和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现实动因。

关键词: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历史动因;现实动因中图分类号:K2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10)01一0181一03作者简介:中成玉(1963一),河南新乡入,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近20年来,中国史学界对1930年代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对于这次币制改革的动因,普遍的看法是严峻的国际形势所致:一方面,中国受到日本侵略的巨大威胁,另一方面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国际货币金融形势的巨变和美国的白银政策给中国带来巨大冲击[1]。

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其片面性,它忽略了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即使一些文章对国内动因有所涉及,也较为肤浅。

本文试图在较为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

一、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币制现代化有两大明确标志,一是货币发行集中,二是有统一的货币。

但是,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前,中国的币制仍然十分混乱,外国人评论说,“中国的币制是在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它是乱七八糟一大堆铸币、重量单位和纸币凑成的大杂烩,,[21,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僵化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僵化及其影响
争 以前 大 部 分 时 期 内 ,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处 于 出超 ( 差 ) 的 地 顺
永恒化和货 币体系 的不合 理 ,是 中国近代积贫积 弱的最根本
原因。
中国明清 3 0 0 多年 的货 币制度 暴露 出其脆 弱性 。因此 , 西方 国家 的 货 币势力 ,利 用 中 国货 币制度 的封 建 性和 落 后 性 ,大肆进行 货 币战 ,造 成汇率 的剧 烈波动 ,主要 表现在金 银 比价 的振 荡 ,金 贵银 贱 持续 时 间过 长 。中 国 由于 固守银 本 位 ,金 贵银 贱给 中国带 来 的损 失是 明显 的 。众 所周 知 , 1 7 年 以后 ,由于 世界 白银 产量 大增 ,世 界 白银 年增 产量 80 由0 5 两增 加到 1 4 .亿 . 亿两 ,历 时2 0 0 多年 的金 银 比价 1:1 5 被 打破 ,1 7 年金银 比价是 l: 6 9 ,到 19 年 则成为 1: 80 1.2 80 3 .9 9 1 5 9 ,1 1 年清 政府垮 台前 曾达到 1: 8 3 ,1 3 年 创历 3 .3 9 1 史记录达 1: 2 9 , 由于 白银 价格暴跌 ,大量劣质 白银 流入 7. 1 中国市场 ,1 7 年代 是3 8 万 两,1 0 年 前后达9 6 万两 , 80 28 90 65 金贵银贱对 中国外汇 市场造成 强烈的冲击 。
期数值 ,按 当期金银 比价 折合成 当期数值 ,进 口商品 由于 国
内市场销售 必须折合成铜 钱 ,将各期进 口商 品按 1: 0 折合 70
就是说 ,中国货 币制度 的主导权被西方国家控制 。
西方 国家 从 地 理大 发现 后 ,就 开始 了殖 民地掠 夺 ,通 过工业革命 和贸 易全 球化 ,掌握 了世界上 大部分黄金 ,于是 放 弃 银 本位 ,实 行 金本位 ,英 国是 最早 实 行金 本位 的 国家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不足及完善对策研究8100字》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不足及完善对策研究8100字》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不足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 (2)(三)研究目的 (2)(三)研究意义 (2)(四)研究内容 (2)(五)研究的创新点 (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4)(一)国外研究现状 (4)(二)国内研究状况 (4)三、相关理论概述 (5)(一)外汇干预 (5)(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5)四、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演变历史与现状分析 (5)(一)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演变 (5)(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现状分析 (6)(三)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效果分析 (7)五、现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不足之处 (8)(一)货币篮子币种、权重不透明 (8)(二)制约了人民币汇率的自主性 (8)(三)做市商竞争不充分 (8)(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存在制约因素 (8)六、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建议 (10)(一)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10)(二)深化我国汇率体制改革 (10)(三)优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目标体系 (10)(四)进一步疏通利率汇率联动机制 (11)结论 (12)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3)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最近几年,中国金融宏观调控迎来了许多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暂时性增长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开放和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中国的汇率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运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政府官员必须监督人民币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政策的实施,以实现预期目标。

现行货币代表我们的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将改变我们国家的规模、结构和交付机制,以实现我们坚实的经济目标。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我们必须仔细监测汇率变动。

从货币现在的政策落实角度来看,它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稳定的经济环境,同时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继续稳步推进汇率改革。

如何从货币史角度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兴衰

如何从货币史角度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兴衰

如何从货币史角度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兴衰在中国货币史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错误的思维,使得相关的研究存在不少误区。

晚近有的学者认为货币的退藏无损于“货币经济”;有的专注于各朝代的货币发行,却无视货币数量变动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作用;还有的从“手交货币”的方式论述货币“非对称性”的存在,主张各地域存在不同的通货偏好(所谓“自律性”),因此货币的多元纷歧不会造成市场的纷扰。

但是最近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以上的观点不仅不符合中国货币史发展的史实,反而给中国货币史的研究造成了理论上的障碍甚至是结论上的错误。

如果采用正确的货币理论,中国货币史的研究不仅具有经济史的意义,还能在中国治乱兴衰的解释上打开新局面。

4月15日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彦良做客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做了一场讲座,题为“论点、论据与论证:货币史研究与货币理论概念的形成”。

围绕上述问题,他与华东师大师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

讲座现场中国货币史研究缺乏货币理论中国货币史权威彭信威曾说:“货币史是历史的一部分,研究货币史,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历史。

”讲座一开场,陈教授即引用此话并指出,历史上物价的变化牵动人民的生活、社会以及意识的改变,甚至王朝的兴衰。

然而价格与货币是一体的两面,且可说价格波动、变化的核心正是货币,由此可见货币史研究的重要性。

但以往中国货币史的研究却多以货币史与钱币学为核心,很少使用货币理论,尤其是不能注意到货币的“流动性”这一功能。

陈教授认为这样缺乏理论基础的研究方式,很难开掘出中国货币史的真正意义,更难以从货币史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历史的治乱兴衰。

中国货币史权威彭信威陈教授说,从货币存在的本质着眼,“流动性”是其所以成为货币的理由。

而从宏观的角度看,整个社会具有的“流动性”的高低,亦可以从货币的数量以及流通的情况中判明。

明确了货币的流动性功能之后,可以推演出一个重要的认识:以流动性高的货币为交易媒介的“货币经济”,较之以流动性低的实物为交易媒介的“自然经济”,以及几乎完全没有流动性的“自给自足经济”,三者在运作的本质上有极大差距。

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

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

Money, Monetization and Money Supply in Economic Depression: Review on the Solution to the Economic Problem in China in the 1930s
作者: 杜恂诚[1]
作者机构: [1]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财经研究
页码: 46-56页
主题词: 货币;货币化;经济危机
摘要:近代中国货币供应结构的改变(存款比例增大)解决了现金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

文章测算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认为它是稳步增长的。

在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中国、交通两银行等核心金融机构力挺工商业的带头示范和同业合作,以及政府对中交两行接管初期的某种督促,保持了货币供给的增加,使中国市场较快走出困境;但政府统制金融的另一面则是扼杀了市场的活力,缺乏制约政府行为的配套改革,因此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埋下了非常不利的伏笔。

旧时代币制的混乱

旧时代币制的混乱

旧时代币制的混乱
喻枝英
【期刊名称】《武汉文史资料》
【年(卷),期】1997(000)004
【摘要】自晚清以来,中国的货币制度一直很紊乱,占据中国金融市场的,既有封建性的银两、制钱和银钱票等旧的币制,又有资本主义性(也是殖民地性)的银元、铜元和银行兑换券,而银行兑换券既有银元票、铜元票,又有银两票、制钱票.即便是银元和铜元,因时不同、因地各异,也是形形色色、林林总总.而且纸钞、铸币皆是中外混用.如此五花八门、杂然并存的货币现象,实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特有.由于晚清政府没有统一的货币,因此,湖北武汉地区的货币也是五花八门、混乱不堪.下面仅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旧时代武汉币制的紊乱现象.首先是货币发行的渠道多.在旧中国,货币的发行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专利,银元、铜元、制钱中央政府和地方当局都可以铸造,纸币也是一样,除中央、地方可发行宝钞、官票外,各地票号、钱庄也可发【总页数】5页(P92-96)
【作者】喻枝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2.9
【相关文献】
1.从雍正币制改革看前清货币制度的特点 [J], 肖琇文
2.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对朝鲜、日本古代货币制度的影响 [J], 金荣国
3.王莽时代的混乱币制探析 [J], 杨苹
4.在经济政策和货币制度的视角下探讨今后我国经济政策和货币制度的调整方向[J], 胡瀚思
5.中国历代货币制度浅谈——兼议改革我国现行货币制度的必要性 [J], 王永兴;冯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币制紊乱的特征与弊端(一)一般认为,在1933年废两改元之前,中国实际实行的是银两本位,而事实上,正如1914年北洋政府所坦言:"今日中国所大患者,无本位也"(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辑,第91页。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忙于国内战争,无暇整顿币制,币制紊乱的状况一如北洋政府时期。

无怪乎当时外人在对中国的货币状况进行考察后,认为"中国的币制是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注:杨格着,陈泽宪等译:《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页。

)。

今人要想从当时的紊乱中理出一个头绪,绝非易事。

我们只能化繁为简,尽可能就当时货币紊乱的特征与弊端作出归纳性的描述,以企对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的货币状况获得一整体性认识。

一、货币紊乱的特征所谓货币本位,最基本的条件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强制使用,具有形式的划一性、法律的权威性和通行全国的统一性。

而近代中国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是银两、银元、纸币并行,发行权散落在地方和民间;每一种货币都形式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也只是各种货币中的一种,并不具有唯一性;还有随贸易而输入的各种外国货币,以及外资银行在华发行的货币,也广泛流通于中国。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货币发行和流通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既无本位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货币制度。

而一个没有本位和制度的货币状况,其紊乱的情形可想而知。

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传统性货币与近代性货币并存。

货币的演变是从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符号,即从按重量交易的贵金属(称量货币),发展为用贵金属加工成的铸币,再发展为可兑换贵金属铸币的纸币,最后发展为不可兑现的纸币。

称量货币主要是以本身的重量即作为商品的价值,其铸造是由手工操作的家庭作坊完成的,是小生产方式的产物。

铸币则与近代先进的工业生产相联系,机器的铸造保证了铸币无论是器形还是成色重量,都规整统一,符号性大大加强。

银元是从称量货币发展为符号货币的关键环节。

可兑现纸币和不可兑现纸币都是一种符号货币,区别只是前者还没有彻底割断与金属货币的联系,而后者则主要依靠政府的权威和自身的信用。

很显然,称量货币是与传统社会相联系的传统性货币,而铸币和纸币都是与近代社会相联系的近代性货币。

近代中国在1933年前除了不可兑现纸币尚未出现外,前三种形态的货币都同时流通。

近代中国的称量货币是银两。

银两虽然不同于银块,具有了一定的形状,如元宝形、圆形、腰形等,上面还刻有铭文,但它器形多样,成色和重量根本无法整齐划一,因此符号性还很弱,主要还是一种称量货币。

银两又称银锭,俗称元宝,由各地银炉铸造。

1920年,上海有银炉24家。

银炉的组织形式,都是家庭手工业性质,区别只是规模或大或小。

为了防止银炉滥设多开,上海新设炉户,必须殷实商号10家联保,并向公估局核准后方可开业。

公估局是一个地方负责对银炉熔铸的银两进行鉴定衡量的权威机构,由当地颇具影响、经验丰富的银钱业人士组成,并需得到当地银钱公会的认可和当地政府的批准。

银炉铸出的银锭必须送到公估局批定重量和成色,达到或超过最低标准者方可进入流通领域,不达标准者则不批退回,重新熔铸。

公估局是近代才出现的新机构,是适应近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银两这种传统货币在近代出现的一种进化,但其又强化了地区标准,造成各地区之间的标准的多样化。

银元是近代中国流通的主要金属铸币。

中国人开始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使用的银元都是外国银元。

咸丰以前,流入最多、使用最广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本洋。

外国银元因形制、重量、成色都有精确规定,不象中国银锭那样充满了随机性,因此在早期对外贸易中被中外商人一致约定为记价标准和流通手段。

经营外贸的中国商人,往往不惜以远高于本洋实际价值的价格获得后储蓄起来,虽然丝茶出口特别旺盛,白银大量流入,市面上的通货反而紧张,本洋价格"竟较前涨高八成",为了摆脱通货严重不足的困境,中外商人议定以规元为记帐单位,"本洋之市价步涨,适与上海规元价值相等,故帐册上只需易数字单位名称,而数字可仍其旧"(注:《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

这一创举改变了对外贸易使用银元的传统,而从此以银两为记帐单位和支付手段,而且,在银两与银元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可兑换关系,上海出现"洋厘"行市,银两与银元的并用成为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头脑清醒的官绅逐渐抛弃禁止洋钱流通的僵化观点,而认识到银元的优点,主张购买机器,自铸银元。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广东开设造币厂铸造银元,所铸银元与外国银元一并行用,正式开始了中国官铸银元的历史。

银元上因有龙的图案,习称"龙洋"。

后来各厂在铸造银元的同时又铸造铜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遂由过去主要使用银两、制钱变为主要使用银元、铜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但近代新式纸币却首先是由外资在华银行发行的。

第一个正式在中国境内发行纸币的外资银行,是1857年在上海设立的英资麦加利银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资在华银行不断增加,其大都倚仗治外法权在中国大量发行纸币,主要有银两票和银元票两种,以后者居多。

由于纸币具有印制方便、识别简单、支付便利等优点,又可以自由兑换,信用较好,因此发行后在市场上广泛流通。

在外资银行的刺激下,中国人也开始筹办新式银行,发行纸币。

189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

1904年和1907年,清政府先后设立国家银行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发行纸币。

民国建立后,国家银行实力增强,地方银行和商业银行大量建立,纸币的发行更为广泛。

银两、银元、纸币,处在货币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货币形态,却同时流通于近代中国,而且,每一种形态都种类繁多,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此地与彼地、本国与外国,并行混杂,紊乱不堪,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种状况也并无改变,实在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奇观。

(二)中央、地方政府发行的货币与非官方发行的货币并存。

银两主要由民间私设的银炉铸造发行,但海关、常关、京师和各省官钱银号等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设炉铸造。

民国建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基本上退出了银两的铸造发行,但历史上各类官炉铸造的银两仍然留在了流通领域。

银元(或者说铸币,还包括铜元)开始是地方政府铸造,1905年,清政府在天津设造币总厂,中央政府始加入银元铸造行列。

民国建立后,1914年颁布"国币条例",规定"国币之铸发权,专属于政府",继续采用总厂和分厂的办法,铸发银元。

因新国币系采用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

对晚清各省铸造的银元,则由国币兑换收回改铸。

但由于原来龙洋数目太多,回收工作又不很有力,结果就形成了历史上各地方政府铸发的银币和当今中央政府铸发的银币同时流通的局面。

1931年,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银币总数为1707225千元(注:《银行周报》第16卷第2号,1933年1月26日。

)。

在清末,中央政府发行的纸币(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地方政府发行的纸币(各省官钱银号)与非官方发行的纸币(中国通商银行),三者同时流通。

民国建立后,这种局面更大为发展。

国家银行既有从清政府继承下来的中国银行(由大清银行改名)和交通银行,又有1928年在上海新成立的中央银行。

各省的官钱银号大都改为地方银行,由省、市地方政府主办,基本上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地方银行,地方银行一般都发行纸币。

一般而言,每个地方银行每年的发行额大约在200万元上下。

1934年,全国地方省、市银行共发行7086万元,而这一年三家国家银行共发行40327万元,前者只是后者的17.57%,也仅为中国银行一家20471万元的发行额的三分之一强。

除了国家银行和地方银行发行纸币外,一般的华资商业银行也发行纸币。

这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官商合办的特种银行,如农商银行、中国农工银行等,一般发行几十万至几百万不等的纸币。

另一类是比较纯粹的商业银行,占一般华资商业银行的绝大多数。

1935年,全国华资银行共164家,商业银行80家,占43.8%,特种银行47家,占28.6%。

后一类商业银行只有少数从国民政府那里取得了发行权。

1935年法币改革前,享有纸币发行权的商业银行主要有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四明银行、中南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

上述两类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数量要比地方银行多出许多,1934年,前者为14837万元,而后者仅为7086万元,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

(注:1936年《全国银行年鉴》第十九章"银行统计",第85-90页。

)(三)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并存。

本国货币已如上述。

外国货币则主要包括从国外输入的银元和外国在华银行发行的纸币两类。

外国银元先后在中国流行的主要有本洋、鹰洋、人洋等。

上海改用规元记帐后,本洋被废弃不用,代之而起的是鹰洋。

鹰洋在1854年开始进入广州流通,1856年进入上海,不久势力由上海延及长江流域。

1905年,墨西哥改用金本位制,鹰洋停铸,势力始有所衰退。

1895年,英国在印度设造币厂铸造银元,俗称人洋或站洋。

广东一带颇为流行,1900年后,北方地区也广泛使用,京津地区尤受欢迎,但上海基本不见使用。

由于资料限制,外国银元历年流入中国的数字无从稽考,据魏建猷估计,1911年,仅鹰洋一种在全国流通和储藏的数量就在四亿到五亿之间(注: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第108页。

),而1931年《银行周报》估计外国银币当时在中国的流通数量为8000万元。

近代中国发行纸币的外资银行主要有英国的麦加利、汇丰,法国的东方汇理,德国的德华,比利时的华比,荷兰的荷兰,美国的花旗,日本的横滨正金,俄国的华俄道胜等银行。

上述银行除了俄华道胜银行1926年倒闭,其发行的纸币变为废纸不再流通外,1935年法币改革前都一直发行纸币,有的在法币改革后仍然继续发行纸币。

外资银行在近代中国发行纸币的总数,缺乏全面的统计,比较普遍的估算是清末为1亿元以上,1921年为2亿元以上,(注:《资本主义国家在旧中国发行和流通的货币》,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20世纪20年代前,其发行额要比华资银行高出许多,30年代则要比华资银行少不少。

(四)货币流通的区域性与区域内货币流通的多样性并存。

近代中国货币发行权分散,其结果造成每一种货币形态在全国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种类,甚至一地之内就有好几个种类,甲地流通的货币不能流通于乙地,乙地流通的货币也不能流通于甲地,货币流通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