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翻译]《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
杜甫诗三首及翻译

杜甫诗及翻译杜甫是唐朝的著名诗人,是诗坛的泰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杜甫诗三首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春望》作者:杜甫朝代:唐体裁:五言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①国:指京城长安。
②感时:感叹时事。
③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④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⑤烽火:这里指战争。
⑥抵:值。
⑦短:短少。
⑧浑:简直。
⑨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的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赏析】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的长安城,杂草丛生,满目荒凉。
诗人忧时伤乱,触景生情。
全诗由「望」着笔,情景相融。
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入。
读罢全诗,满腹焦虑、搔首而叹的诗人恍若眼前。
此诗以深沉凝练、言简意多闻名。
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②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现今的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③青:山色。
未了:不尽。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④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⑤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
割:划分。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⑥荡胸:心胸摇荡。
⑦决眦:决:裂开。
眦:眼角。
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⑧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入:受到眼里,即看到。
杜甫诗三首 翻译

杜甫诗三首翻译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1.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2.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3.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杜甫诗原文及翻译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杜甫诗三首分别是那三首,怎么翻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一、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二、《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高中语文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 译文及评论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译文及汇评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秋露使枫树枯萎零落,巫山和巫峡气象阴森。
写景。
《围炉诗话》:《秋兴》首篇之前四句,叙时与景之萧索也。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大江涌流,波浪连天;边塞风云,笼罩大地。
写景。
周甸曰:江涛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见汹涌阴晦,触目天地间,无不可感兴也。
《杜诗解》:奈何流滞巫山巫峡,而举目江间,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阴接地之风云。
真为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
钱谦益:颔联悲壮。
《昭昧詹言》:三、四,沈雄壮阔。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菊花两度盛开,忆及昔日,潸然泪下;孤舟一旦靠岸[返乡无期],故园让我魂牵梦萦。
抒情。
主旨即“故园心”。
《围炉诗话》:泪落于“丛菊”,心系于“归舟”,不能安处夔州,必为无贤地主也。
蒋一葵曰:五、六不独“两开”、“一系”为佳,有感时溅泪,恨别惊心之况。
钱谦益:颈联凄紧。
《昭昧詹言》:五、六,哀痛。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处处都在催着做御寒之衣,傍晚急促的捣衣声响彻高峻的白帝城。
《围炉诗话》:结不过在秋景上说,觉得淋漓悲戚,惊心动魄,通篇笔情之妙也。
《杜诗镜铨》:言外寓客子无衣之感。
《诗法易简录》:末二句写出客子无家之感,紧顶“故园心”作结,而能不脱“秋”字,尤佳。
《昭昧詹言》:收,别出一层,凄紧萧瑟。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万山谷通向荆门,这里有个村子养育了王昭君。
《唐诗快》: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
固哉斯言!美人岂劣于英雄耶?《诗法易简录》:起笔亦有千岩竞秀、万壑争辉之势。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旦离开皇宫远涉北方沙漠,在黄昏中留下孤坟一座)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皇帝通过绘画认识她美丽的容貌,月夜里只有伊人的香魂归来。
徐常吉曰:“画图”句,言汉恩浅,不言不识,而言“省识”,婉词。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

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导语:(杜甫)是唐代的大,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必修3杜甫诗三首和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裂,只有山河照旧;春天来了,人烟稀有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连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索,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解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旧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有。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其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7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排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二)(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雄伟的泰山,究竟如何宏伟?走出齐鲁,依旧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奇妙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早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共23页文档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吉祥语文 教案,课件,试卷,作文,学校风采吉祥语文 教案,课件,试卷,作文,学校风采望岳 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翻译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春望》 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 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原 文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译 文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共23页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杜甫诗三首译文

望岳五岳之首的泰山啊,你到底怎么样呢?那苍翠的山色横跨在齐鲁两地,无尽无了。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心胸摇荡,看归鸟入山,使人眼眶欲裂。
有朝一日,我终要登上泰山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答案1.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2. 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割”用拟人手法,突出大自然的有情和泰山的“奇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春望【注释】春望:在春天远望。
破:破败、破碎。
感时:感叹时局,即想起国家残破不全的景象。
烽火:指古代边疆遇到敌情用来报警而升起的烟火。
在这里指战争。
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
浑欲:浑,简直。
欲,要。
不胜:受不住、不能。
【参考译文1】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眼前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信,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面对沦陷的山河,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望岳》: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史》: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分析“钟”“割”字的好处。
钟:聚集,有拟人意味,写出了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分,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第5课《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zhēn】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杜甫诗三首赏析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精选高二语文杜甫诗讲解(三首)

精选高二语文杜甫诗讲解(三首)《杜甫诗三首》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著,我们对杜甫并不陌生,里面收录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登高》。
杜甫被我们后人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大部分为写现实的,可以很好反应当时的社会情况,为此,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杜甫诗三首知识点,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吧!《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秋兴八首·其一》译文在秋天的霜露的侵蚀下枫树叶渐渐的凋零了,看巫山和巫峡也是笼罩着阴森森的迷雾。
巫峡里面波涛汹涌,天空上的乌云好像是要压到地面上一样,天空和大地都是阴沉沉的。
花开花谢都两次了,看着那盛开的花朵,想起我两年都没有回家了,免不了伤心流泪。
看见小船还是在河边,虽然我不能回去,孤苦伶仃在外的我,心却一直想念着家乡。
在白帝城楼的高处,能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都是那么急促。
心想这一年有要过去了,而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加深重了!《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译文山峦绵延起伏高低重叠都随着江流奔向了荆门,这里是王昭君生长的村庄。
离开了紫台就和沙漠连在一起,只有留下了一座长满青草的孤坟。
凭着画图可以大概看到宫女们的样貌,只有到了晚上魂魄归来时。
听那千年前的琵琶弹这胡人的乐曲,里面的怨恨与不满都表达了出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登高》译文秋天的风很急,听见猿一声一声的啸感到了深深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在回旋着。
杜甫诗三首以及翻译

杜甫诗以及翻译导语:人们一想起杜甫,脑海浮现的多半是一位忧国忧民、朴实谦和的长者。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杜甫诗三首以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译文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时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连持续几个月,一封家书就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译文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
老翁急忙越墙逃走,老妇赶忙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叫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凄苦啊!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都服役去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二个儿子最近牺牲。
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裙。
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准备早餐。
”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
天亮后,我登程赶路的时候,只能同那一个老汉告别。
杜甫诗三首文言文翻译

一、《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破败,山河依旧;城中的春天,草木茂盛。
感叹时光流逝,泪水洒落花瓣;离别时,惊动了鸟儿,心中充满悲伤。
战火连绵三个月,家书如同万金;白发越来越少,梳理时几乎无法插簪。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悲痛和对亲人的思念。
首联描绘了国家破败的景象,次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颈联描绘了战火连绵的惨状,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边防的鼓声中断了人们的行走,边塞的秋天传来一声雁鸣。
露水从今夜开始变白,月亮还是故乡的明亮。
弟弟们都离散了,没有家可归,生死未卜。
寄出的书信久久未能送达,更不用说战争还未停止。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首联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次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担忧,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恶。
三、《登高》原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无尽的树叶萧萧飘落,长江滚滚向前流淌。
万里悲秋,常年客居他乡,百年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艰难困苦,痛苦使白发增多,潦倒之余,新停的酒杯。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首联描绘了凄凉的景象,次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颈联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厌倦。
以上三首诗均反映了杜甫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他作为“诗史”的巨大价值。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第一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1、秋兴:因秋天的景物而感兴,有触景生情之意。
玉露:晶莹的露珠。
凋伤:使草木衰败零落。
2、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连天。
4、塞上:这里指夔州一带的山,包括巫山。
因为山势险峻,故称为“塞”。
阴:暗。
5、他日:往日,指羁留他乡的时光。
6、一系:永系,长系。
故园心:思念故园的心情。
故园:指长安。
杜甫把长安视为第二故乡。
7、刀尺:剪刀和尺子,缝制冬衣的工具。
8、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砧:捣衣石。
翻译: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翻译]《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杜甫诗三首翻译]《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篇一 :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作家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称杜工部。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年代,他的诗歌广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和当时的社会面貌,故被称为“诗史”。
诗人有“诗圣”之称。
有《杜工部集》。
三首诗的背景:? ?《望岳》是其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豪情壮志。
? ?《春望》写于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后。
是年诗人被叛军所俘,春城败象尽收眼底,念亲之情充溢而出。
? ?《石壕吏》写于759年,朝廷军队全线崩溃,只好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人民苦不堪言。
杜甫正好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根据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
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
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
”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喊叫得多么愤怒,老妇啼哭得多么凄苦。
写故事的展开。
在差役怒呼、老妇哭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邺城之战。
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
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
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
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家中再也没有什么男人了,只有个吃奶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
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
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连夜回去。
赶紧去河阳服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饭。
”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
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
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言辞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深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
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
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 ? ? ? ? ? ? ? ?1、投: ?2、逾: ? 4.一何: ? 5、苦: ? 6、前致词: ? 7、戍: ?8、附书: ? 9、且偷生: ? 10、长已矣: ?投宿。
越过;翻过。
何等,多么。
凄苦。
走上前去说话守卫,保卫。
捎信。
苟活。
永远完了。
? ? ? ? ? ?11、请从: 12、犹得: 13、更无人 14、夜久: 15、绝: 16、幽咽:? ? ? ? ? ?请求跟从。
还能够。
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半夜。
断绝,没有。
不出声的哭泣。
《石壕吏》小结:五言古诗? 《石壕吏》写入肃宗元年冬末,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杜甫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华州,途中目睹种种惨状。
? 诗人暮投石壕村,听闻了老妇人一家儿子参战、老弱妇孺在家艰难度日的遭遇,目睹了差役强行拉人当兵,连老妇都不放过的情景,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让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现实。
? 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们的沉切同情,忧国忧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战火连绵不断,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 ? ? ? ? ? ?1、国:2、破:3、感时:4、恨别:5、抵:6、浑欲:7、胜:? ? ? ? ? ? ?国都,即京城长安。
冲开;攻下。
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悲恨离别。
值。
简直。
承受。
《春望》小结:五言律诗? 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被贼兵所俘,押到长安,次年逃出。
这首诗写于囚禁其间。
? 内容:描绘了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是草木苍苍,即使在春天也让人感到满目凄然,连花、鸟也感时伤世。
? 情感:面对山河破碎、国都沦陷、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忧国思家。
? 风格:沉郁悲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层层云气升腾,摇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 1、岳: ? 2、岱宗:? 此指东岳泰山。
?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 3、青未了: ? 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
? 4、造化: ? 天地,大自然。
? 聚集。
? 5、钟: ? 6、神秀: ? 指山色的神奇秀丽。
? 7、阴阳: ? 这里指山北山南。
? 划分。
? 8、割: ? 9、荡胸: ? 心胸摇荡。
? 10、曾: ? 11、决: ? 12、眦:? 通“层”。
? 张大。
? 眼角。
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
? 13、入归鸟: ? 目光追随归鸟。
? 14、会当: ? 终当,终要。
? 登上。
? 15、凌:《望岳》小结:五言古诗? 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 内容:诗篇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豪情壮志。
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风格:豪迈激昂。
篇二 :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译文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
老翁急忙越墙逃走,老妇赶忙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叫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凄苦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都服役去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二个儿子最近牺牲。
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裙。
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
天亮后,我登程赶路的时候,只能同那一个老汉告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译文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时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连持续几个月,一封家书就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篇三 :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吉祥语文教案,课件,试卷,作文,学校风采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翻译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有人隐隐约约地哭。
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妇啼一何苦~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听妇前致词: 中心思想:“三男邺城戍,《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夜捉人,一男附书至,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二男新战死。
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存者且偷生,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死者长已矣~情。
室中更无人,登幽州台歌惟有乳下孙,陈子昂有孙母未去,前不见古人,出入无完裙。
后不见来者。
老妪力虽衰,念天地之悠悠,请从吏夜归,独怆然而涕下。
急应河阳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犹得备晨炊。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夜久语声绝,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如闻泣幽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明登前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独与老翁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译文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
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