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黄疸病证治浅析_刘建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262 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 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16 条“诸病黄家, 但利其小便; 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 主之”。
此两条论述黄疸病兼有表证的证治。黄疸有表证 者,宜用汗法,即“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可使表 里宣通,湿热得以外泄,其疸可愈。表证有虚实之分, 若黄疸表实证,症见身黄如桔子色,心烦懊恼,小便不 利,恶寒无汗头痛,身痒等,则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22 条“男子黄,小 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黄疸病小便不利多由湿热内蕴引起,今小便自利 而黄,知非因湿热,而由脾胃气血不足,肌肤失荣所致, 故用小建中汤再发生化之源,益气补血,使气血充盛, 气色外荣,则虚黄自退。本病非男子独有,女子产后失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附方曰: “瓜蒂汤, 治诸黄”。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5 条“酒黄疸者,或 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 其脉浮者,先吐之; ……。”
《金匮要略 ·黄疸病脉证并治》6 条“酒疸,心中 热,欲呕者,吐之愈。”
瓜蒂治黄主要用于黄疸病邪在上,郁于胸膈,正盛 邪实,有抗邪外出之势者。
此两条论述黄疸病热盛里实的证治。一身尽发热 而黄,肚热为里热炽盛之征。黄疸腹满,为邪热传里, 里热成实,小便不利而赤,是邪郁化热,膀胱气化不利; 自汗出,说明 表 邪 已 解,里 热 熏 蒸,故 言“表 和 里 实 ”, 治疗当用下法,通腑泄热,用大黄硝石汤,方中以栀子、 黄柏清里泄热,大黄、硝石攻下瘀热。全方共奏清热通 腑、利湿退黄之功。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21 条“诸黄,腹痛 而呕者,宜柴胡汤。”
经曰: “邪在胆,逆在胃。”在黄疸病转变过程中, 若出现腹痛而呕,当是少阳邪热犯胃,治当疏利肝胆, 用柴胡汤。若腹痛而呕,兼见潮热,大便难等,则宜大 柴胡汤和解少阳,攻下阳明里实; 若腹痛而呕,不见潮 热及大便难而见寒热往来者,宜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1418·
·医案医话·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7 期
仲景黄疸病证治浅析
刘建军,孙向党,指导: 晁恩祥
(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石桥 115100)
摘 要: 通过对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黄疸病的论述进行分析,从病因病机到遣方用药,总结仲 景治黄八法,即: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法,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两条论治 寒 湿 发 黄———阴 黄 的 证 治,仲 景 有 法 无方,则后人多“于寒湿中求之”,如罗天益的“茵陈四 逆汤”,朱丹溪 的“茵 陈 附 子 干 姜 汤 ”,程 钟 龄 的“茵 陈 术附汤”等。但据寒湿发黄的临床表现: 色黄晦黯,畏 寒喜暖,体倦肢冷,大便溏泄,口淡不渴,脉沉迟,舌淡 胖等。”临床上湿盛于寒者宜茵陈五苓散,寒盛于湿者 宜茵陈术附汤或茵陈四逆汤。
酒疸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致,但其病机变化有在上、 在中、在下之不同,在上者则欲吐,鼻燥,脉浮。脉浮则 病在表、在上。欲吐是病势趋向于上,故在治疗上就应 “因势利导”,“因其高而越之”,用吐法,使病邪从上排 除,故曰“吐之愈”。瓜蒂治黄的机理有二: 其一,直接 引邪外出; 其二,开上窍而通下窍。
国医大师朱良春遵仲景法而有创新。以六神丸合 一味瓜蒂散吹鼻治疗黄疸,每收佳效。具体用法: 六神 丸碾成细面,合等量瓜蒂散吹鼻,日 3 ~ 5 次,黄水流 尽,黄疸即愈。六神丸有攻毒消肿、辟恶通窍、清热化 瘀、强心定痛之功,颇合痰热和瘀血互结之黄疸病机。
关键词: 仲景; 黄疸病; 证治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1719( 2011) 07 - 1418 - 03
仲景对黄疸病的论述可谓系统而全面,设有专篇, 从病因病机到遣方用药,都对现代临床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可见重温经典的重要性。
在《金匮要 略 · 黄 疸 病 脉 证 并 治 》篇 中 有 湿 热 发 黄、寒湿发黄、火劫发黄、女劳发黄、燥结发黄以及虚劳 等,但以湿热发黄为主。如篇中所言“然黄家所得,从 湿得之”,明确指出了黄疸病的病因,是因湿而得。脾 喜燥而恶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湿郁化热,脾脏所蕴 积的湿热入 血 分,行 于 体 表,则 必 然 发 生 黄 疸,故 云: “脾色必黄,瘀 热 以 行。”这 句 话 提 示 了 黄 疸 病 病 机 之 关键,一是强调黄疸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胃,二是发病与 血分有关。对于黄疸病的治疗,仲景提出“诸病黄家, 但利其 小 便”。小 便 通 利,则 湿 能 下 行,黄 从 小 便 而 出,故利小便祛湿邪是仲景黄疸病的基本治法,也是治 黄之常法。然从仲景所用方药来看,茵陈蒿汤、茵陈五 苓散、大黄硝石汤、栀子大黄汤等皆从太阴脾或阳明胃 论治,其中大 黄、硝 石、赤 小 豆 等 药 则 入 血 分,清 热 凉 血,活血化瘀,而大黄既可清气分之热,又可祛血分之 瘀,这与“瘀 热 以 行 ”的 病 机 是 相 一 致 的,且 大 黄 的 通 下作用可荡 涤 肠 胃,通 畅 气 机,有 助 于 湿 邪 从 小 便 而 去。可见仲景治黄始终抓住病因病机。然其所用退黄 之法甚多,涉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此八法亦是仲 景治黄之变法。此足以证明仲景治病始终坚持“观其 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现就仲 景治黄之变法浅析如下。 1 汗法———解表散邪法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15 条“酒黄疸,心 中懊恼,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此五条 论 述 湿 热 发 黄 的 证 治。 病 人 素 体 脾 虚 湿 盛,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而发黄,或饮食内伤,饮 酒过量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阻遏中焦。在治 疗上用清热利湿法,其中: 湿与热并重者,宜茵陈蒿汤, 热重于湿者 宜 栀 子 大 黄 汤,湿 重 于 热 者,宜 茵 陈 五 苓 散,湿热并重,且有中阳不足者宜栀子柏皮汤。
著名医家蒲辅周先生曾治一患急性肝炎患者,服 苦药重剂后,不思饮食,身疲肢倦,便溏。谷丙转氨酶 仍 300 ~ 400U,麝絮试验为 + + ,用香砂理中汤加吴茱 萸、草果,治疗约 1 个月,肝功能正常,恢复健康。经 曰: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肝经湿热侵及脾胃,若中 气实者,多从热化而表现出发热,黄色鲜明,胁痛口苦, 腹胀满,大便燥结,小便短黄的阳黄症; 若中气虚者,多 从寒化而表现出畏寒怕冷,黄色晦黯,腹胀便溏,口淡 不渴的阴黄症。本案因过用苦寒重剂,损伤中阳,故蒲 老以香砂理中汤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加吴茱萸、草果 以祛寒湿之邪,此乃仲景“于寒湿中求之”之意也。 6 清法———清热利湿法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3 条“阳明病,脉迟 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 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伤寒论》259 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 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Biblioteka Baidu求 之。”
素有“寒湿在里”,发汗攻下更损阳气,故病不解, 因“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案 4 某男,32 岁。2009 年 5 月 8 日初诊。以身 黄、目黄、小便黄 1 周而就诊。症见黄色鲜明,伴脘腹 胀满,恶 心 厌 油 腻,口 渴,便 结,舌 红,苔 黄 厚 腻,脉 弦 数。查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 780U,总胆红素 56μmol / L。此乃湿 热 熏 蒸,湿 与 热 并 重 之 阳 黄。 治 以 茵 陈 蒿 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药用: 茵陈 30g,栀子 15g,大黄 ( 后下) 10g,黄芩 15g,石菖蒲 20g,藿香 15g,连翘 10g, 滑石 15g,虎杖 20g,苍术 15g,黄柏 15g,厚朴 10g,白蔻 仁 15g,竹叶 10g。服上方 10 天后,黄退便通,腹胀消 失,恶心除,思饮食。转以栀子柏皮汤合三妙散加减善 后。1 个月后,复查肝功正常。 7 补法———益气补血法
案 3 王某,男,19 岁。2005 年 3 月 2 日初诊。1 周来面目、肌肤皆黄,寒热往来,胃脘及两胁下胀闷,乏 力纳呆,口苦尿赤,大便干,3 ~ 4 日一行。舌 红 苔 黄 厚,脉 弦 数。 肝 功 能: 谷 丙 转 氨 酶 324U,总 胆 红 素 28μmol / L。此乃肝经湿热,邪犯少阳,殃及阳明胃腑。 治以: 清肝利胆,和解少阳,内泄热结,以茵陈蒿汤合大 柴胡汤加减。药用: 茵陈 30g,柴胡 15g,黄芩 10g,枳实 10g,生大黄( 后下) 10g,白芍 10g,半夏 9g,虎杖 15g,大 枣 3 枚,生姜 3 片。服上方 5 剂后,寒热除,大便畅,胀 消黄减纳增。继以小柴胡汤合三妙散加减,以疏肝利 胆祛湿,调理半月停药。1 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已正常。 5 温法———温化寒湿法
案 2 刘某,男,42 岁。2003 年 8 月 7 日初诊。患 者开始发热恶寒,乏力,恶心,后但热不寒,午后潮热汗 出,心烦头眩,腹胀如鼓,大便 5 日未行,一身面目尽 黄,尿黄如豆油。脉滑数有力。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 428U,总胆红素 37μmol / L。此乃湿热内蕴,里热成实。 治以清热利湿,通腑泄浊,方以大黄硝石汤合茵陈蒿汤 加减。药用: 茵陈 30g,栀子 15g,大黄( 后下) 10g,芒硝 10g,虎杖 20g,厚朴 15g,黄柏 15g,茯苓 15g,桃仁 15g。 服上方 5 剂后,大便通利,腹胀已愈,尿转淡黄。复查 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 169U,总胆红素 23μmol / L。转以 栀子柏皮汤合平胃散善后。 4 和法———疏肝利胆法
案 1 张 某,男,37 岁。于 2009 年 3 月 25 日 初 诊。该患平素 即 脾 胃 虚 弱,经 常 腹 泻,且 有 长 期 饮 酒 史。1 周前自觉周身不适,食欲不振,自服感冒药未见 好转,且出现发热恶寒,恶心,腹胀,厌油腻,皮肤发黄, 尿如茶 水,大 便 黏 滞 不 爽,2 ~ 3 次 / d。查: 体 温 37. 9℃ ,谷丙转氨酶 640U,总胆红素 47μmol / L。诊断: 黄 疸型肝炎。此乃素体脾虚,湿热内蕴,复感表邪。治以 解表清里,以 麻 黄 连 翘 赤 小 豆 汤 合 葛 根 芩 连 汤 加 减。 药用: 麻 黄 8g,连 翘 15g,赤 小 豆 50g,葛 根 15g,黄 连 10g,黄芩 10g,茵 陈 30g,生 甘 草 10g,厚 朴 15g,丹 参 15g,竹叶 10g,茯苓 15g,陈皮 15g。二诊: 服上方 5 剂 后,发热已退,诸症皆减。此乃表解里未清。治以清热 利湿,健脾疏肝,以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茵陈、陈皮、 厚朴、苍术、半夏、茯苓、郁金、虎杖、丹参、薏苡仁,上方 加减调治月余,诸症皆退,大便成形。复查肝功正常, 临床痊愈。 2 吐法———涌吐导邪法
《伤寒论》236 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 越,不能发黄也。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 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论》260 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 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论》261 条“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 之。”
《金匮要略 ·黄疸病脉证并治》13 条“谷疸之为 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 茵陈蒿汤主之。”
收稿日期: 2010 - 11 - 15 作者简介: 刘建军( 1968 - ) ,女,辽宁彰武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
向: 中医内科专业。 通讯作者: 孙向党
表散邪,清热利湿,开鬼门,洁净府,兼而有之; 若黄疸 表虚证,症见恶寒发热,脉浮,自汗,而非内热者,则宜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黄芪补虚 托邪且能祛水湿。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年第 38 卷第 7 期
·1419·
瓜蒂味苦性寒,苦能涌泄燥湿,寒能清热,二药合用吹 鼻,则既能开上窍而引邪外出,又能攻毒辟恶,清热化 瘀。 3 下法———通腑泄热法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8 条“……一身尽 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19 条“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 硝石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