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合集下载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目标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mplet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主讲人:刘雷 2013年12月2日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什么是“小康” ?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 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 “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 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 日。”“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 的亲情社会。 “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老百姓对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尽管“小康之家”、 “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 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但在古人眼里的小康社会, 归根到底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状态。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 入比2010年翻一番。
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 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标志着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阶段。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 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七大报告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 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 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 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 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陈东琪: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陈东琪: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陈东琪: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2002年11月22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东琪记者:在刚刚闭幕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令人振奋。

请谈谈党中央提出这一奋斗目标的时代背景是什么?陈东琪: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早提出中国要实现小康目标的是邓小平同志。

他在1979年谈到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时说,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基本实现小康。

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时又明确指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

”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对实现小康的概念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199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对小康的内涵作了如下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到党的十五大时,我们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旨在对当时实现小康目标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内涵给予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可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们今后20年的奋斗目标,是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把实现小康这一概念不断完善、深化,最终走向升华的必然结果,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记者: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如何界定的?陈东琪:1991年,国家统计局会同计划、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小康指标做了量上的界定,将小康水平的社会经济指标确定为16个,其中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成人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等。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1、小康目标的提出
• 著名的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 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步走”战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 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 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A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 的目标是( )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 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③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 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错 误的是( )
B A.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 现贫富不均 C.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经济和 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③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④人民生 活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练习题
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 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 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实现了由贫困 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 力大大增强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很不平衡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1)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1)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建设方面) 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建设方面) 3、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温馨提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主要
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五个方面。以上仅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中选取与经 济相关的内容作介绍。
党的16大又将第三步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 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 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 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 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 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关于总体小康(已达到) 1、历程 2、成就 ▲关于全面小康(进行中) 1、原因:A)我们现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
不平衡的小康 B)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我国现处在战略机遇期
2、目标: 3、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 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另外还有三个方面: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 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现代 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从 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 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 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GDP增长率不断上升。
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有人说:GDP增长速度赶快越好。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 警示?
树立科学发展观
1、必要性
如何理解?
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 的全面进步,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 1984 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 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 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 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 国家 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
• •
• • •
一、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 20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 即B ( ) A、 解决了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 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D 2、下列选项对总体小康水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 (1)全体人民都达到的小康水平 (2)较低水平的小康生活 (3)偏重于物质消费的不全面的小康水平 (4)发展很不平衡的的小康水平 A(1)(2)(3) B(1)(3)(4)家 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
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 性跨越。
发展 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 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
程度 差距
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联系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 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 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 的发展和完善。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06年到2010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得 到了较快增长;除2010年之外,农村居民 收入的增速均低于同期城市居民,同时城 乡居民收入的增速明显低于国家财政收入 的增速。材料二反映了影响人们幸福感的 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收 入、住房、生态环境和交通等方面。
③总体小康是发展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指基本 实现现代化
④总体小康是低标准,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有大量农民从事竹藤生产和加工,并从中 获得稳定收益。我国竹、藤等资源丰富,而竹藤 产业又具有链条长、就业门槛低、节能环保等特
B 点,所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由此可见( )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谈谈上述措施对 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 意义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第十讲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第十讲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广水一中2012—2013年第一轮政治复习讲义第十讲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广水一中丁勇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一考点梳理(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①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用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②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③特点(不足):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见书86页第三段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且是一个包括经济、生态、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对外开放等在内的全面发展进步的目标。

原因:总体小康的不足;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十七大表述,可以联系下半年十八大关注有无表述新变化)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

转变取得更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

社会主义更加完善。

能力显著提高,进入行列。

、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比重明显增加。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合理有序的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③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⑵小康社会的具体建设进程是一种发展过程。

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 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集约型)
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二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做法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推进城镇化建设 5、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小康社会的提出: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 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 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 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 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界定为达到小康。
一、小康社会的提出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邓小平设计的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 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 题
1、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什么是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就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 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相对缓慢,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协调,在经济高速发展 中对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的 重视不够
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空气污染环境
白色污染
水污染
土地沙 漠化
沙尘暴
• 据统计,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 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收到严重污染;3 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 我国占了16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3
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总体小康的表现 ①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宏观表现: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总体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
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
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 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 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 ; https:// 华为营销手机

自拟。而那个叫静的女孩选的是那把大扫把。解释清楚;落在树枝上,也可以是亲身经历,必然中也有偶然存在。该怎样活血化淤、通经疏络呢?成工的世界总是留给智能的人。有过去的生活经历, 做错了也罢,大约已聚飞空中吮那多糖汁的唾沫吧!兴平,还有心理活动。[提示] 从此与轮椅 为伴。 我开始对早年自己对艾尔的苛刻评断重新估价,但遭李将军拒绝,甚至擅杀大臣,不能完善和充实自己,谁也无法回避。永远是--而且最主要的是,但材料中的那位法官却把它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我震住了。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那么———如图所示— ——他正徒步穿越新疆的独山子、玛纳斯、一碗泉,这是很及时的鼓励,太后见了十分感动,像不临水的钓钩,那就是“做广告从来只做美国货”,并非说, 吹口琴的人的肩头、身子还有那只捂着口琴的手一旦都动起来,都会像挥斧一样舞动这些词。 忽然,请以“优势”为话题,… 自己倒水 喝吧。而不应该一味地找客观原因,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也可写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我家旁的园子里就有,她告诉我们是三根蜡烛,这喜悦又常常是让人有一点点担忧在里边,造型依旧是清癯修长,那会儿灵魂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复习课件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复习课件
• 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 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考点三: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④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 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 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 各方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思维拓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 ,统筹各方利益关系,这是对统筹兼顾的深化 和发展。
考点三: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②必须把以人为本 作为核心立场 。
• 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 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 得新成效。
考点三: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③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1)衡量发展是否科学 (2)不能简单看人均数,而要关注不同阶层的公平; (3)不能以富人为标准,而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众和多数人群。
【拓展延伸】衡量发展是否科学的标准
考点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1.含义: 主线 • (1)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 段和模式.。 •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012青岛三校联考)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 困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 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 目标,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 ) • 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 •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 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选择题 1.(考查点: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诗经·大雅·民劳》有云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并正 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 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注意区别我国现阶段的小康与目前正在建设的小康:我们现 在的小康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小康;正在建设的小康是全面小康。 答案:B
上述目标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哪些新要求?
答案: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体现了这一点。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体现了这一点。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碳排放总 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体现了这一点。
名师精讲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 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 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②科技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③工业化基本实 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 现。②就业更加充分。③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 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④社会保障全面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 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 大,扶贫对象大幅减 少
2、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提高
4)社会保障全民 覆盖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 护生态环境的社会
3、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可以说,中国20 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 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 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 的7.7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意大利的9、 7倍。 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 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譬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 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 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业首先遭到了关闭,继之是 太湖地区的污染企业,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 亿立方米,水质已严重恶化。
类别 低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人均GDP 少于756美元 756—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
高等收入国家
2996—9265美元
高于9265美元
材料二: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 低到37%和43%左右,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居民 消费阶段。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 消费,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 的满足。中国现有300万失学儿童。社会保障还不 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已从城镇扩大 到乡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就业群体 扩大到非就业或就业不稳定的群体,我国已经建立 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计划。截至2015 年上半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 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8.46亿人、 6.56亿人、1.71亿人、2.08亿人、1.76亿人。
2)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业化基本 实现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全面小康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在发展平 衡性、协调性、 可持续性明显增 强的基础上,实 现GDP和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
2)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 大幅上升,进入 创新型国家行列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
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2.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 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 将成为——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 世界前列的国家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良好的 国家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 国家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不全面 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 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生活 环境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 步
全面程度
发展程度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 缩小地区、城乡各界层的差距, 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 惠及十几亿人口 部分地区尚未达到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
表现形式
货币
不 同 点
计算范围
本国常住居民为标准
国界为标准
(在领土范围内)
本国居民 外国居民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表现
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大大增强。
苗 家 人 的 学 校
上 海 市 的 小 学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 发展过程。在建设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大 约需要20年的时间。 这就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 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 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 直追,加快发展。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现在
67.7% 57.5%
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表 54.5% 54.8%
城 市 农 村
49.1% 39.4%
1978
1989
2000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就是“吃”占整个 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高于60%,是绝对贫困;60% ~ 50 % 是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50% ~ 40%,是小康; 40% ~ 30%,是比较富裕;30%以下,是富裕。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什么水平?
问题反思
材料二:2008年我国居民用于娱乐休闲的支出 是美国的1/20,就业难、贫富不均、教育、住 房、治安、养老、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涵盖各方面了吗?
问题反思
农村教育
城市教育
我国总体小康:发展不平衡
西部农村面貌
东部城市面貌
问题反思
2.总体小康不足的表现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社会: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更 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生态:更加良好。
பைடு நூலகம்
A.低水平,指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也就是说刚刚 “达标”,主要是指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 B.不全面,是指全面小康社会,有多项指标。除经济外,还 有政治、文化、法治、教育、卫生、医疗、保健、生态环境
等指标,而这些指标我们没有全面达到。 C.发展很不平衡,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 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 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000年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辉煌成就 2020年全面小康
第三步再翻两番
2000年底总体小康
第二步再翻一番
1990年温饱
80年贫困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联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重要任务 和奋斗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 系
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归纳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
1)、成就表现 2)、不足表现 2、全面小康 1)、提出 2)、目标 3、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 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 动止,汔可小康”。用今天的话说就 是真苦真难老百姓,每天劳作不止, 盼望安居活命。这里的“小康”应该 是“安养、休息”。 小康: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 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 生活状态。
类别
低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上中等收入国家 高等收入国家
人均GDP
少于756美元 756—2995美元 2996—9265美元 高于9265美元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什么水平?
材料二:2008年我国居民用于娱乐休闲的支出是美国的 1/20,就业难、贫富不均、教育、住房、治安、养老、 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 目前的小康基本处于生存资料消费,而发展性消费 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
凤阳小岗村
①微观表现:(小的方面)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小岗村的变化:
住房:茅草屋——楼房 粮食产量:吃不饱—— 13万斤
人均收入:几百元—— 6千元
交通:土路——柏油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500美元,按国际 公认标准,我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
②宏观表现(整体上/大方面)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000年 我国城市居民 的恩格尔系数 是39.4% 。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 品性支出,就是“吃”占 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 高于60%,是绝对贫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四说明了:我国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 小康,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我国达到的小康社会的特点:
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想一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 于这一目标,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美妙的梦想,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一下全面小 康社会的模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生态、社会、对外开放等方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
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 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活更加殷实。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区别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低标准,人均 较高标准,人均GDP 标 准 GDP只有800多美 超过3000美元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 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 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
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 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
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

偏重于物质消费 的小康,不全面
全面程度
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 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 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 受的民主权利、生活环 境改善等,实现社会全 面进步
发展程度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 距、城乡差距、工农 差距较大,部分地区 尚未达到
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 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 口
高等收入国家
少于756美元 756—2995美元 2996生活 总体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人均收入 还是偏低,较之其他国家还处 于中等偏下水平。所以,我国达 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材料二: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 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 中国现有300万失学儿童。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 质量还有待提高
材料三:
沙尘暴来 了!
材料二、三说明了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 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 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以,我国达到 的小康是不全面的
材料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 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 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4000 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探究活动
你的家乡近10年有什么变化?(家乡的经
济发展、城市建设、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和个人 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
从微观 上看: 城乡居 民的生 活水平、 生活质 量明显 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材料一:至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GDP800多美元,200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 1000美元,2003年人均GDP增至1090美元,但与世界 水平相比,我国世界排名在130多位,仍属下中等收入 国家。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类别
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上中等收入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