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噪声污染及防治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等奖的教学目标及设计理念3篇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等奖的教学目标及设计理念教学目标:通过观看录像和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的美德。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
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中,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人们称之为乐音;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人们称之为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都是声源振动产生的。
但也有不同点。
我们就来讨论噪声和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二、新课教学(一)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当前,主要污染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它们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四大公害(二) 噪声的计量和危害声音有强有弱,人们用一种叫做声级计的仪器来测量声音的强弱。
测量的单位为分贝。
声级计中有A、B、C、D四档。
在噪声测量中常用A档,称为A声级。
噪声的强弱就是用A声级的分贝数来计量的。
分贝数越大,噪声就越强。
(教师出示表1。
)这张表,给出了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们对这些声音的感觉。
30~40分贝,是理想的安静环境,最适宜于学习和工作。
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70~90分贝,环境就比较吵了.如高声喧哗,马路的嘈杂声,会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干扰谈话,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90~110分贝,就是强噪声了.如织布机、铆钉机、电锯工作的声音,(三)噪声的来源和控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算作噪声。
因此,噪声的来源是很多的。
请同学们想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生甲:上课时,有些同学无视纪律,与邻坐同学讲话;自习时,有些同学喜欢大声讨论,这些同学就是影响别人学习的噪声源。
学生乙:有些同学开关课桌、移动椅子时动作太快,碰撞声和磨擦声很大,跟织布机的工作声一样,都达到100分贝了,是很强的噪声,时间久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的(全班学生更笑开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掌握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熟悉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能够提出噪声控制的方案和措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噪声控制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2.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3.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噪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噪声对我们的危害有哪些。
2.知识讲解(30分钟)2.1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讲解噪声的定义、噪声的产生原因和噪声的分类,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表进行说明和分析。
2.2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通过介绍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噪声对生活环境的破坏,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性。
3.分组探究(20分钟)4.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5.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20分钟)通过讲解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如隔离、吸声、降噪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6.总结归纳(10分钟)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堂练习(10分钟)为了检验学生对噪声的知识和噪声控制的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问答题的练习。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课后布置的作业,评价学生对噪声的危害和噪声控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大班健康教育噪音污染教案

大班健康教育噪音污染教案
《远离噪音污染,重拾健康人生》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噪音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2. 能够知道如何有效避免和减少噪音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噪音污染?
2. 噪音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3. 如何避免和减少噪音污染。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一段噪音污染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噪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引发他们对噪音污染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噪音污染的定义和形式,以及噪音对健康的危害,如影响睡眠、引起听力损伤、影响心理健康等。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噪音污染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促使学生认识到噪音污染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4. 阐释:教师向学生阐释如何避免和减少噪音污染,包括从个人层面注意环境卫生、合理使用各种声音设备,以及从社会层面加强监管和管理。
5.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和
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环境提出改进措施。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对于噪音污染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到噪音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建议
噪音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健康教育需要持续深入,学校教育部门应该增加噪音污染对健康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同时,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噪音污染对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案噪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受损、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心脏病和精神紧张等问题。
2.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噪声会干扰人们的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3.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噪声会影响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干扰社交交流和家庭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4. 对环境的影响:噪声会破坏自然环境,对野生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控制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噪声源控制: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噪音的产生,如选择低噪音设备、提高设备的隔音性能等。
2. 隔音控制:通过改进建筑结构、使用隔音材料等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3. 噪声限制法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噪声污染的产生和传播,增加对噪声的管理和监控。
4. 个人防护措施:个人可以采取佩戴防噪耳塞或耳机等防护装置来减少噪音对自身的影响。
优秀的教案应该充分考虑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的讲解:教案应该明确阐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实例分析: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噪声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析造成噪声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3. 实验活动: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对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如何减少噪声干扰。
4. 综合评价:以课堂小组讨论、书面作业或项目报告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噪声危害的理解和控制方法的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增强学生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培养他们对噪声的控制意识,并具备相应的控制噪声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噪声污染的治理工作。
小学科学10噪声污染教案

小学科学10噪声污染教案噪声污染教案引言:噪声污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它不仅会干扰我们的思维和集中力,还可能造成听力损失和其他健康问题。
在这个小学科学教案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了解噪声污染的来源、影响和如何减少噪声污染。
通过交互式实验和活动,学生将能够在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中,从中学到关于噪声污染相关的知识。
一、了解噪声污染a.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各种噪声,例如车辆喇叭声、机器噪音、音乐声等。
b. 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超过正常听觉舒适范围的声音。
c.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噪声对他们的影响,例如集中注意力困难、睡眠问题等。
二、探讨噪声污染的来源a.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造成噪声污染的原因,例如交通通行、工厂机器运行、音响音乐等。
b. 给学生展示一些图像,让他们辨认出噪声污染的来源和环境。
c. 分组讨论并制作一份噪声污染来源的清单,每个小组都列举出他们能想到的噪声来源。
三、认识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危害a. 介绍噪声对健康的危害,包括听力损失、失眠、心理压力等。
b.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他们可以如何感受噪声对身体的影响。
c. 鼓励学生创造绘图或其他形式的表达,展示噪声对健康的危害。
四、减少噪声污染a.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例如使用耳塞,降低音量等。
b. 快速概述一些能够减少噪声污染的技术和方法。
c.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讨论并设计一份减少噪声污染的计划,列出他们能够实施的具体措施。
五、实践活动:探索噪声污染a.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噪声污染的实践任务,例如测量噪音水平或分析噪声来源。
b. 指导学生围绕实践任务,设计实验或观察活动,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c. 分享实践成果: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践任务和观察结果,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
六、总结和评估a. 调整学生关于噪声污染的偏见:鼓励学生在班级活动中交流他们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体验。
b. 答疑和总结:提供时间回答学生对噪声污染的问题,并总结学生所学的知识。
《11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案2

《11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熟悉并了解噪声的等级划分情况。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声音的多种多样。
(欣赏音乐,播放幻灯片)欣赏完歌曲之后,谁来说说他的感受?生回答:有些声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那你们知道这个让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我们能不能有效的控制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
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那什么是噪声呢?我们怎么定义噪声。
新课讲解:一、噪声的定义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2、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3、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
(从物理学的角度,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1一、噪声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
〖方案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方案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
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11噪声污染及防治教案

第十一课噪声的危害与防治预习立标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在课堂外对噪音危害的切身感受,对噪音危害及其防治知识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交流有关噪音的资料,阐述自己对噪音的危害的看法,提出防治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使学生在参与消除噪音的研究中树立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
课堂达标教学过程:活动一:讨论噪音的危害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声音,老师课前录制了一段关于声音的短片,请你欣赏一下。
(播放乐音与噪音的音像资料,学生观看)师:你听了刚才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我听了轻音乐觉得心情舒畅,非常愉悦,电钻、电锯的声音特别刺耳,特别烦人。
生:我感受到《喜洋洋》的声音非常欢快,工地上机器的转动声非常嘈杂。
生:我听了《彩云追月》心情特别舒畅,电闪雷鸣让人心跳加快。
生:我感觉《二泉映月》的曲子让人非常放松,听了马路上车辆的喇叭声心里感觉非常急促。
生:我感受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悦耳动听,一种让人烦躁难耐。
师:人们通常把那些好听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声音称为乐音;把那些难听的,令人烦躁的声音称为噪音。
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四大公害"之一的噪音的危害。
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噪音危害的资料,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述。
[点评:在课上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听声音,谈感受,使学生体验到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既能倾听、赞赏、接纳、分享别人的想法,又能阐述、反思、完善、超越自己的观点。
]生:噪音干扰人们的工作和休息,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在噪音的坏境里最容易写错字、做错题。
生:噪音会使人心情烦燥,做一些不正常的事。
比如我在网上查到一份资料说:1961年7月,一名日本青年在东京打工,由于住在铁路附近,日夜被频繁过往的客货车噪声折磨,患了失眠症,不堪忍受痛苦,最终自杀身亡。
初中 噪声污染 教案

初中噪声污染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习噪声控制和减少噪声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重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
2. 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噪声控制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噪声控制和减少噪声的方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相关噪声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城市和农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噪声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噪声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基本知识。
2. 教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噪声污染的严重性。
3. 学生讨论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师总结并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和减少噪声,让学生提出具体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种或多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宝秀镇人民政府关于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期间严格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通告,让学生了解政府在噪声控制方面的措施。
2. 学生分析通告中的具体措施,讨论其效果和意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关注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学生复述噪声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学生提出自己在生活中控制和减少噪声的方法,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写一篇关于噪声污染的作文,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看法。
2. 学生调查身边的噪声污染情况,提出控制和减少噪声的方法,并尝试实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噪声污染的严重性,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共鸣。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授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结合本质认识噪声的本源和危害;2.经过自己领悟并本质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路子。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和体验、研究实验,认识防治噪声的路子和思路。
三、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看法。
授课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授课难点联系本质,追求减弱噪声的路子,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授课设施闹钟、泡沫塑料垫、空塑料包装盒、棉花、耳塞等。
授课方法自主学习、实验研究授课法。
授课过程一、创立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请学生先听以下声音资料,再谈听了后的感觉:1.播放视频《茉莉花》利用示波器显现并比较上述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使学生认识噪声波形。
2.播放课件你更喜欢哪一种声音教师指出:噪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是今世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
本堂课让我们围绕“噪声”来认识三个问题:(1)噪声的本源;(2) 噪声的等级与危害;(3) 控制噪声的路子。
(板书本课题及小标题)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1.噪声的本源(1)播放噪声的本源课件,学生谈论、解析,找出噪声的主要本源: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声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华声等。
(2)师生总结、板书: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④社会生活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学生自学活动:阅读本课文第二部分,解决下面问题:①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0dB 的意思是什么?②不同样样级的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危害是怎样的?③认真理解 P26 的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设计

第4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成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噪声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措施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提出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音叉和小锤、铁钉和玻璃。
闹钟、报纸、空纸盒、海绵;调查校园和家园周围存在的噪声并提出防治措施。
温馨提示:它只起到监测噪声的等级的作用,并没有减弱噪声的作用。
1
【走向社会】由于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
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隐形杀手”
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
项目之一。
你认识下面的标志吗?它表示什
么意思?这属于控制噪声措施中的那一类?
指导学生完成
§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定义
(1)从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来源: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5篇)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5篇)《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噪声的来源”“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三部分内容组成。
本节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止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三、教学策略本节设计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密切的环保角度对噪声做了说明,实际教学中不要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
在本节的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可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
同时还要对如何防治噪声的途径有所了解,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道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2、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爱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会学乐学。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2篇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主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年级:高中学科:物理学时间:1个学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噪声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2. 理解噪声的来源和传播;3. 掌握常见的噪声控制方法;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和分类;2.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3. 噪声的来源和传播;4. 常见的噪声控制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闭眼倾听,并记录下自己感受到的不同噪声。
第二步:介绍噪声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教师介绍噪声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噪声。
第三步:讨论噪声对人类的危害(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噪声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展开讨论,并让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
第四步:介绍噪声的来源和传播(10分钟)教师讲解噪声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等,帮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途径和传播路径。
第五步:讲解常见的噪声控制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实际案例介绍常见的噪声控制方法,包括隔音材料、隔音设备、有效的布局和设计等。
第六步:总结和延伸(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噪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教学资源:1. 噪声录音;2. 幻灯片或实际案例。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3. 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在校园或家庭环境中进行噪声测量,收集并分析噪声数据,并针对特定的噪声问题提出相应的噪声控制建议。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2. 了解噪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特性;3. 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噪声控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有噪声和没有噪声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噪声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防噪保护班会课教案

防噪保护班会课教案背景:噪声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研究工作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防噪保护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本文档提供一份防噪保护班会课教案,帮助学生了解噪声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一、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污染对人的影响。
2.掌握防噪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培养防噪保护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噪声污染的定义与分类。
2.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防噪保护的基本知识:声音的传播和衰减;常见噪声源的识别和控制;声音测量方法与指标;合理使用耳机和耳塞;改善室内噪声环境的方法。
4.防噪保护的实践技巧:学会正确佩戴耳塞或戴耳罩;学会调整音量和使用时间限制;在嘈杂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听力。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向学生介绍噪声污染的概念、分类和危害,以及防噪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讨论互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防噪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3.视频案例分析:播放噪声污染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防噪保护措施。
4.模拟体验:设置噪声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应用防噪保护知识。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防噪保护的小论文。
四、教学评价1.笔试成绩:测试学生对噪声污染和防噪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对研究内容的理解能力。
3.学生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防噪保护知识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防噪保护知识的教学材料和视频资源。
3.噪声模拟设备。
【K12学习】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学案_1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学案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噪声污染的概念、分类及危害。
2.理解噪声污染的控制途径。
一、噪声概述.概念:一切对人们①生活和②工作有妨碍的声音。
.按声源分类:③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和其他噪声。
.危害:噪声可以使人产生④头痛、脑胀、多梦、失眠、⑤心慌和全身乏力等临床症状,极强噪声会造成胎儿畸形,妨碍儿童⑥智力发育。
噪声振动对⑦建筑物也有影响。
思维活动.有人说,优美的音乐有时也是噪声,该说法有道理吗?答案从噪声的概念看,只要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就是噪声。
那些影响了人们工作、休息、交谈、学习等的音乐,就会使人厌烦,也被认为是噪声。
.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家庭噪声日趋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强,各种家用电器或家用机械等进入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如收音机、电视机、家庭影院、电风扇、空调、洗衣机、缝纫机等,它们都会产生不同的噪声值,广泛影响着人们的各项活动,如影响睡眠和休息,妨碍交谈和学习等。
二、噪声控制途径.噪声的控制途径包括⑧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⑨接受者的防护。
.声源控制是对声源从设计、⑩技术、行政管理等方面加以控制,它是减弱或消除噪声污染的有效手段。
.传播途径控制是在噪声源和⑪接受者之间设置声音传播的屏障,可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
合理的⑫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城市⑬绿化等,都能有效减少噪声危害。
.接受者的防护是让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佩戴⑭护耳器,减少其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能减轻噪声对人体所带来的危害。
思维活动.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生活噪音?答案人人都要自觉降低噪声,如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乱按喇叭;文明施工。
此外,还应针对不同声源采用吸声、隔声、消声、隔振、隔声屏障等技术手段。
居民楼不要沿街建;应多植树种草等。
探究点噪声污染及其防治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噪声超过一定分贝时,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产生烦躁、心闷、耳鸣等不良现象,严重的会使听力受损,甚至昏迷。
《噪音污染》大班教案

《噪音污染》大班教案大班教案噪音污染是指超出正常范围的声音所产生的污染,它是城市环境中比较普遍的污染问题之一。
噪音污染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头痛、失眠、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等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编写了一份大班教案来进行讲解,以期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并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污染。
一、教学目标1.了解噪音的产生来源和危害;2.掌握测量噪音的方法;3.学习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4.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噪音的产生来源和危害;2.如何测量噪音;3.噪音的防治措施。
三、教学过程1.引入展示一些噪音场景,让学生感受噪音的影响,以及噪音污染的危害。
2.噪音的产生来源和危害教师向学生讲解不同场景下噪音的来源和危害,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噪音,如交通噪音、机械设备噪音、音乐噪音等等。
同时还要着重强调噪音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比如睡眠障碍、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等。
3.如何测量噪音介绍如何用噪音仪等设备来测量噪音,包括什么样的噪音才被认为是噪音污染等等。
4.噪音的防治措施讲解防治措施,包括建立隔音设施、限制噪音产生的时间、使用低噪音机械设备、制定噪音减排标准等等。
5.小结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噪音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去防治噪音污染。
6.课后练习布置与噪音污染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写作或讨论。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布置练习题,考察学生对于噪音污染以及防治措施的掌握情况,来评价教学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本课程适用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一下噪音污染的实际效果。
可以通过实验、模拟等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促进知识的加深,并且可以8融入环保教育的理念,让学生从小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噪声的危害与防治预习立标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在课堂外对噪音危害的切身感受,对噪音危害及其防治知识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交流有关噪音的资料,阐述自己对噪音的危害的看法,提出防治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使学生在参与消除噪音的研究中树立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
课堂达标教学过程:活动一:讨论噪音的危害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声音,老师课前录制了一段关于声音的短片,请你欣赏一下。
(播放乐音与噪音的音像资料,学生观看)师:你听了刚才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我听了轻音乐觉得心情舒畅,非常愉悦,电钻、电锯的声音特别刺耳,特别烦人。
生:我感受到《喜洋洋》的声音非常欢快,工地上机器的转动声非常嘈杂。
生:我听了《彩云追月》心情特别舒畅,电闪雷鸣让人心跳加快。
生:我感觉《二泉映月》的曲子让人非常放松,听了马路上车辆的喇叭声心里感觉非常急促。
生:我感受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悦耳动听,一种让人烦躁难耐。
师:人们通常把那些好听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声音称为乐音;把那些难听的,令人烦躁的声音称为噪音。
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四大公害"之一的噪音的危害。
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噪音危害的资料,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述。
[点评:在课上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听声音,谈感受,使学生体验到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既能倾听、赞赏、接纳、分享别人的想法,又能阐述、反思、完善、超越自己的观点。
]生:噪音干扰人们的工作和休息,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在噪音的坏境里最容易写错字、做错题。
生:噪音会使人心情烦燥,做一些不正常的事。
比如我在网上查到一份资料说:1961年7月,一名日本青年在东京打工,由于住在铁路附近,日夜被频繁过往的客货车噪声折磨,患了失眠症,不堪忍受痛苦,最终自杀身亡。
生:1959年,美国有10个人"自愿"做噪声实验。
当实验用的飞机从10名实验者头上10-12米的高度飞过后,有6人当场死亡,4人数小时后死亡。
验尸证明10人都死于噪声引起的脑出血。
可见噪声也是危及生命的杀手,太可怕了。
生:我搜集了一组数据,也能说明噪音的危害之大:在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可达5%;在噪音环境下,医生为病人听诊时正确率仅为8%;在噪音环境下的儿童比在安静环境下的儿童智力水平低20%;在巴黎和东京的自杀事件中有35%是由噪音引起的。
师:通过同学们所了解的这些资料,我们知道噪音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那么大家还知道噪音对动植物会造成哪些影响呢?生:噪音能使鲜花枯萎。
生:噪音能使动物惊慌不安,例如在飞机场的附近,母鸡不会下蛋。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通过列举事实和数据说明了噪音的危害不可轻视。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测试:找到自己的脉搏,记录下自己安静时1分钟的脉搏次数和听劲爆音乐1分钟的脉搏次数。
(教师计时,学生记录脉搏次数。
)师:谁来说一说你两次测得的脉搏次数一样吗?通过比较,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安静时1分钟心跳86次,听了劲爆音乐时的心跳是97次,我发现劲爆音乐能让人心跳加快。
生:我安静时脉搏90次,听了劲爆音乐时脉搏110次,增加了20次,还感觉头有点晕。
生:我安静时脉搏跳动76次,听了劲爆音乐是106次,还感觉有点心慌。
师:我和同学们也有同感。
[点评:教师对学生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态度和感受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又通过测脉搏感受到噪音的危害,学生的亲身体验是最有说服力的,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活动二:认识噪音的来源师:你们知道噪音都来自哪里吗?请大家举例说明生:飞机、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制造噪音,是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
生:木器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等处的噪音特别大。
生:卡拉OK厅、闹市区也是噪音的来源。
师:在我们的学校及其周围你又找到哪些噪音?生:从校园里就能听到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
生:学校周围经常能听到放鞭炮的声音。
生:上课时,有的同学总是把学习用品弄得叮当响,特烦人。
生:上下课时,同学挪动桌椅的声音也很难听。
生:课间同学们时高时低的喊叫声。
生:上课时我们还经常听到学校外的吆喝声和叫卖声。
师:我们时时处处都感受到了噪音,在这里我也给同学们提点建议,课堂上学习用品要轻拿轻放,遵守课堂纪律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们相互监督好吗?(学生会意地笑了。
)师:从环保的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和休息的,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在你居住的小区周围有没有影响自己或他人生活的噪音?生:我家住在学校家属区里,我们院里有学音乐的,在午休或晚上休息时,他们经常不是拉,就是唱,影响人们休息。
生:我家旁边有一个建筑工地,他们有时晚上10点多钟还在施工,吵杂的机器声常吵得我们不能按时休息。
生:我家楼下装修房子的叮当声,还有电焊声非常刺耳。
[点评:在本环节中,教师从贴近儿童生活和感受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广泛交流噪音的来源,使学生意识到噪音的普遍存在已影响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活动三:了解控制、消除噪音的方法师:噪音让我们深受其害,我们应该想办法防止噪音减少污染,你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和上网知道了哪些防治噪音的方法和措施?生:通过上网我知道可以采用消音、吸音和隔音三种方法来防治噪音,比如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上可以安装消音器,植树造林既美化环境,又能吸收噪声,还有在噪声区工作的人戴上特殊的耳罩来隔音,以免对人造成伤害。
生:我通过读书知道人民大会堂在建筑时就使用了吸音材料,保证了良好的音响效果,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师真是了不起!生:我观察过电影院的天花板和墙壁上都安装了带有小孔的板材,既美观又能吸音。
师: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呢!生:我知道现在研制出了很多种建筑装饰材料都能有效地防治噪音,比如有隔音窗、隔音门、吸音器、吃音玻璃、电子防噪声设备等。
生:在宾馆的走廊内、楼梯上铺上地毯可以防止鞋底与地面撞击发出的噪声,使宾馆内保持安静,效果非常好。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让老师大开眼界,我这儿有个发声罐,它就是一个噪声源,谁有办法来消除或减小它产生的噪音呢?(教师边说,边摇发声罐。
)生:在发声罐外面裹上布或毛巾来隔音。
生:给发声罐包上很厚的海绵,海绵能吸音。
生:把发声罐投进一个装水的罐子里。
生:在发声罐里面塞上棉花或纸屑来减小振动。
生: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就听不到声音了?师:究竟这些方法行不行呢?请同学们自选材料试一试,需要的材料到老师这儿来拿。
(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点评:通过动手实验,探求防治噪音的方法,弥补了教材设计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在本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对防治噪音污染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你提出来。
生:我建议同学们办一期手抄报,贴在宣传栏内,引起大家对防治噪音的重视。
生:消除噪音,人人有责。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维持安静环境,不做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的事情,在楼道内走轻轻步,说悄悄话;进出教室轻声关门,学习用品轻拿轻放。
生;给施工工地、卡拉OK厅等营业场所写建议书,建议他们在施工或营业时尽量避开人们的休息时间。
生:在学校周边的路段挂上"学校驻地,禁止鸣笛"的警示牌。
生:我想设计一种噪音过滤器,人们戴上它只能听见悦耳的声音。
师:同学们的建议和想法非常好,我们作为社会的小主人应该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宁。
[点评:以提出建议和想法的方式树立学生关注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并自觉结合学到的知识经验提出自己消除噪音的合理化建议,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
]思训固标一、我来填一填:1.声音分为乐音和。
2.被人称为污染环境“四大公害”的是噪声污水废气垃圾、、、。
3.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等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声建筑施工社会噪声如音乐厅等。
4.噪声的危害有:损害听力;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5.我在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等环境里见过“安静”的提示,在这些地方,我是这样做的:纪念堂只用眼睛看,嘴巴不说话。
6.我们周围有许多噪声,如:车辆鸣笛、建筑施工的声音、高音喇叭、周围人的大声说话,这些声音让我们感到心烦意乱。
7.在有些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附近安装了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噪声的产生。
二、当好小法官:1.只要是优美动听的声音,都称为乐音,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没有危害的。
(×)2.消除噪声的最好办法是在耳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3.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
(√)4.噪声就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的声音。
(√)5.噪声的种类是很多的,无论哪一种噪声均有可能给人带来损害。
噪声的损害不仅限于听觉系统,它对人身的其他系统同样有很大的损害。
(√)三、科学探究:1.人们提倡在噪声大的地带多种些植物,有什么科学道理吗?答:林木具有散射声波的作用,树干和树叶可阻挡声波。
枝叶表面的气孔、绒毛,像电影院里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吸收噪声。
生长茂盛的草坪,草的叶面积是它所占地面积的19倍左右,茂密的叶片形成松软而富有弹性的地表,能像海绵似的吸收噪声和阻碍噪声的传播,减少噪声危害。
2.人们是怎么控制、消除噪声污染的?采用消音、吸音和隔音三种方法来防治噪音,比如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上可以安装消音器;植树造林既美化环境,又能吸收噪声,还有在噪声区工作的人戴上特殊的耳罩来隔音,以免对人造成伤害;在建筑上使用了吸音材料,比如有隔音窗、隔音门、吸音器、吃音玻璃、电子防噪声设备等;飞机场建在城市郊区,远离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