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学 基础篇 第1.2章

管理学原理学 基础篇 第1.2章

高层管理者 综合管理者 专业管理者
领域 和专业
所处 层次
中层管理者
管理者的分类
基层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角色
信息角色
• 监听者 • 发言人 • 传播者
人际角色
• 挂名首脑 • 领导者 • 联络者
决策角色
• 企业家
• 混乱驾驭者 • 资源分配者
• 谈判者
三、管理者的技能
概念技能
• 高层管理者
人际技能
• 中层管理者
(四)系统管理学派
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等 《组织与管理一一一种系统学说》
观点:
(1)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它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内部和外 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的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企业本身的需要。
(2)企业内部包括各种子系统(要素),它们是目标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工作子系统、结
1.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论述题: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管理的必要性。【1510】
二、 管理就是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
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关于动机激 励的理论 关于企业管理中 “人性”理论 关于领导方 式的理论 关于组织与 冲突理论
人类需求层次论、双因素论、成就需要论等
行为 科学
X理论与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超Y理论等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4、行为科学的建立 • 个体行为研究、群体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
组织行为研究等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2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2.3、个体行为研究
• 需要层次论 • 生存发展理论 • 双因素理论 • 成就需要理论 • 期望理论 • X—Y理论 • 综合激励模型 • 复杂人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⑴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⑵工人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 ⑶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 ⑷企业应采用新型领导方式。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2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2.2、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
• 3、梅奥的“社会人”假说 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合作,而不是竞争; ⑵个体为保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而行动; ⑶人的思想和行动更多的是由感情引导。
• 1、梅奥与霍桑实验简介
• 2、霍桑四阶段实验
工场照明试验(1924-1927)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1928) 大规模访谈(1928-1930) 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2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2.2、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
• 1、霍桑实验的新发现
1.2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2.4、群体行为研究
• 卡特•勒温(Kurt•Lewin)的群体动和发展
• 1.1、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1.2、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1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行为科学含义: • 背景:一战后的2次世界经济危机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六讲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在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中,行为科学理论的

第六讲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在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中,行为科学理论的

4、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以提高管理水平。 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 程碑。行为科学理论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号召人们掌 握一种综合的管理技能。这些技能对于处理人群问 题至关重要。这些技能包括:第一,理解人类行为 的诊断技能;第二,对工人进行咨询、激励、引导 和信息交流的人际关系技能。梅奥等人创立的人际 关系学说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提出 的社会人、非正式组织等概念已为大多数行为科学 家所接受。他们的成果使得管理者在对待下属问题 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作了巨大 的贡献。
行为科学的产生是生产力和社会矛盾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思想 发展的必然结果。行为科学的产生既有其 政治背景,也有其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建立以后,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导致了行为科学的兴 起。
关于行为科学的早期研究
1.美国的管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福莱特。 2.美国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芒斯特伯格。 3.比利时心理学家,也是工业心理学的首创人之一索利尔。 4.美国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斯科特。 5.英国的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在英国的先驱者迈尔斯。 6.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穆齐西奥。 7.英国的企业企业家和管理学家亨利· 丹尼森。 10.美国的管理学家和管理咨询工作者克拉克。
狭义的理解把行为科学理解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 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 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一个学科 群。 现在管理学中所讲的行为科学专指狭义的行为 科学。即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 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和人与人 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霍桑试验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它 的历史使命,它在管理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是管理思想的一个伟大的历史转 折,给管理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行为科学也就由此成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从此管理思想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 世界。

管理学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学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 基于泰罗的实验,工厂根据所要搬运的不同原料来选择恰当尺寸 的铁锹,并把它分配给不同体力的工人,其结果是非常出色的, 工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每人每天平均工作量 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人每天平均收入从1.15美元提高到1.88 美元。
古典管理理论
泰罗的理论要点: A.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B.科学挑选工人。 C.工时研究与标准化。 D.差别记件工资制。 E.职能管理。 F.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理论要点:
①将企业的经营活动概括为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其中,管理活动居于核心地位。
②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③提出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法约尔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1)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报酬合理
泰罗
泰罗与搬运生铁块试验
❖ 第一步挑选工人:用4天的时间观察研究了75个人,最后选出1人(荷兰人施 米特)。每天工资1.85美元,条件:必须按泰罗的要求去搬运生铁。
❖ 泰罗与他的助手在研究中,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 日生产率的影响。他们还试验了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变量,从中获 取数据,比如:从车上或是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 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 每步需要多长时间;把生铁扔下或者堆放起来需几秒钟;空手回到原地,每 走一英尺需要多长时间,等等。
➢ 认为企业应将管理的重点放在 ➢ 提出管理人员发展计划 服务上,而不是专图追求利润。
甘特图
甘特图
古典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1841-1925 )

第三篇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第三篇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㈢“心理革命”思想的二重性
“心理革命”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劳资关系异 常紧张,严重影响科学管理方法的效果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它对在一定范围内缓解劳资矛盾或许真正起到了积极作用。
泰勒的“心理革命”思想显然有不足之处,即使从纯粹 理论的角度看,泰勒也忽略或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一个事实, 即劳资双方把关注焦点从盈余分配转移到盈余增长上来以后, 无论盈余会如何大规模地增加,最终也仍有一个盈余分配问 题。当劳资双方在分配因生产率提高而增长的盈余时,双方 利益的根本一致是不存在的。
主要贡献:
制造方式标准化
流水式装配线
把服务大众作为宗旨
建立人事部门,关心员工生活
科学管理理论
同代人对科学管理的贡献
代表人物:泰勒
卡尔·乔治·巴思 效率原则,发明巴思计算尺。
假设前提:社会资源没 有充分利用、经济人、 个人效率提高
两个基本原理:作业研 究、时间研究
三个出发点
四项任务
㈤莫里斯·卢埃林·库克
莫里斯·库克(MorrisCooke,1872~1960年)是科学管理 的早期研究工作者之一,泰勒的密切合作者。
库克的著作主要有:《学院的效率和工业的效率》 《科学管理的精神意义和社会意义》、《我们的城市在觉 醒》、《有组织的劳工和生产》(与菲立普·默里合写)等。
他在管理思想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 ⒈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于大学的管理 ⒉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于市政管理 3.重视人的因素
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动作研究、疲劳 研究、制度管理、管理心理。
研究方法:数理分析
代表著作:《计件工资》 《工厂管理》《科学管 理原理》
莫里斯·库克 哈林顿·埃默森
将科学管理应用到大学和市政中, 重视人的因素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3.传统的管理是独裁式的,过分强调集中、强调集权(jíquán); 现在的管理思想则日益重视分权制,强调“民主”和“自主”, 鼓励职工参与决策和管理。
4.传统的管理过分重视机构的设置,过分强调纪律和服 从;现在的管理思想则重视对人的行为的研究,通过掌 握人的行为规律加以引导,从而使职工自觉地纳入组织 规定的目标和轨迹。
应用性:应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 、哲学(zhéxué)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 综合程度很高的应用科学。
第二页,共七十八页。
二、行为科学的产生过程
(一)行为科学发端于霍桑实验
1924年-1932年美哈佛商学院教授梅奥、罗特利斯伯格等 人,在芝加哥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实验。
职工士气的高低、取决于组织中人际关系的状况和 成员的满足感。因此,梅奥指出。新型管理者不仅 应是经济技术上的专家,而且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要做到深入基层、沟通思想、联络感情、鼓舞士 气。
第十页,共七十八页。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贡献: 开辟了管理和管理理论的新领域;弥补了古典管理理 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三,“非正式团体”中还存在着“自然领袖(lǐnɡ xiù)”,有很高的 威望。对成员的行为起举足轻重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第五页,共七十八页。
研究小组通过五年多的实验、访谈和观察、取得 了大量(dàliàng)材料。
结果发现:工人生产效率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物质
条件的优劣,还同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同个人在集体 中的融洽性和安全性有关。即人群关系对生产效率有 很大的影响。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bù shi)单纯追求金钱收 入的“经济人”。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 式组织”。

行为科学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

行为科学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

行为科学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摘要:行为科学理论提出关心人和尊重人的管理原则,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激发企业下属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改善和协调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员工对于公司文化的认同度、增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组织绩效、缓解组织内部冲突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企业管理1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1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企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新兴工业不断出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大生产程度不断提高,使得生产过程日益复杂。

企业家为尽快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增强各自企业竞争力,他们充分利用“泰罗制”加紧对工人进行剥削,视工人为“会说话的活的机器”,忽视了人的因素而使得工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这使得工人阶级有了更高的觉悟,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泰罗制的定额奖惩法失去了作用,劳资矛盾加剧。

企业家们逐渐认识到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需要一种更加重视人的行为和价值需求的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管理理论。

1.2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是由梅奥的霍桑实验创立的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

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客观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从而寻找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梅奥相继通过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访谈实验、继电器绕线机组实验发现:组织中的人不仅受到物理性、生理性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性、心理性因素的影响。

该实验结果指出,组织不仅是一个经济和技术结构,也是一个社会和心理结构;人不仅是传统组织理论认为的只受物质刺激的“经济人”,而且首先是愿意合群并通过合作取得工作成果的“社会人”;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首要因素是群体士气,而不是相对重要的金钱或工作条件。

这一发现对于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只重视使用机械手段而忽视人的价值和需求等社会性心理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的观点来说,是一次管理视角的重大转变。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信息来源:/view/2032157.htm行为科学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实验,而真正发展却在20世纪50年代。

行为科学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以人际关系学说(或人群关系学说)为主要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到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概念止。

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是为行为科学研究时期。

目录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现行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论点行为科学管理理的特点影响较大的几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1.梅奥及霍桑实验:八年霍桑试验得出人非“经济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1924年-1932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1)试验的四个阶段:a.工厂照明试验;b.继电器装配试验;c.谈话研究;d.观察试验。

(2)发现以下现象:a.工人们之间似乎有一个“合理的日工作量”;b.“树大招风”;c.在工人中形成的一些非正式团体,(3)得出三条结论:a.人是社会人;b.企业中不但存在着正式组织,而且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

这三条结论构成了早期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也是后期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

主要内容是:a.职工是“社会人”。

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c.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重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情感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三、行为科学理论认识和评价

三、行为科学理论认识和评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在家庭教育中,增强理论同样具有应用价值。家长可以通 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削弱孩子的良好行为或不良行为, 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理论的评价与反思
增强理论在解释和预测行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该理论过于强调行为 的结果,而忽略了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个体差异对行为的影响。
此外,增强理论的应用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如过度依赖奖励或惩罚、忽视个体内在需求等。因 此,在应用增强理论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和外在环境因素,以实现更好的行为塑造和管理 效果。
05
计划行为理论
概念与理论框架
概念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由Ajzen提出的一种行 为决策理论,它强调人的行为是由行为意 向直接决定的,而行为意向又受到行为态 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VS
理论框架
TPB认为,人的行为意向主要由三个因素 决定,即行为态度(个体对执行某项行为 的评价和情感倾向)、主观规范(个体在 执行某项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和 知觉行为控制(个体对执行某项行为的难 易程度的知觉)。
行为科学理论认识和评价
目录
•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概述 •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 符号互动论 • 增强理论 • 计划行为理论 • 布雷德福的敏感性训练理论
01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探讨影响行为的因素、行为背后的 动机以及行为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
概念
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应用领域
TPB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健康行为、环 保行为、交通行为等。通过了解和预测个体 的行为意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 测人的行为。

西方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

西方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

西方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第三篇西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与时代背景。

不管是资产阶级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还是管理学家如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都把人只看成是"经济人",即工人追求的只是高.Y-资,企业主追求的只是高利润。

由于企业纯收益在工资与利润的分配上有矛盾,工人同企业主经常发生冲突,工人或者者采取"磨洋工"的办法,或者者采取罢工手段进行抵抗,而企业主则使用各类手段对工人进行压制,致使劳资关系紧张。

而且,管理又没有科学的根据,只是凭经验办事,这些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对此,古典管理理论认为。

解决的办法是严格地用科学方法与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如泰罗的科学管理制度,由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与工具,严格地照章执行,通过这种办法来提高生产率;法约尔则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推行一套科学的制度与方法,提出了一套管理理论与管理原则;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则是有关科学地进行组织与管理的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科学性、精密性与纪律性,把工人要紧看成是机器的附属品,对人的因素关注较少。

古典管理理论尽管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有其长处,但难以解决涉及工人心理方面的众多矛盾。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在科学管理理论弊端日显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行为科学的产生以梅奥等人所进行的霍桑实验为标志,其理论有前、后期之分。

早期的行为科学侧重于"社会人"的论述.关心的是职工的社会需要的满足;后期的行为科学则侧重于"自我实现人"的论述,关心的是职工在工作中能否自我实现、有成就感与自我满足。

第六章行为科学的产生及人际关系理论我们时代进展的重要特点是,它成功地一个接一个地摧毁了社会内在的固有联系,但却没有能够建立起任何能够作为替代的新东西......现代文明要求工业化的水平越高,社会的组织程度也越高。

行为科学理论总结

行为科学理论总结

五.行为科学理论的缺点
1.人为手段性的研究视角的缺失
2.理论各具特色但缺乏统一体系
3.实际运用效果的有限性
六.行为科学理论的历史贡献
1.缓和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 美国经济危机中的劳资关系 2.能够使一些不可测量或本身无意义的资 料产生意义 3.行为科学是管理科学中得一个重要内容 和重要方面 4.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今天的企业管理 仍有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在经济关系中,逻辑的经济的因素所起的 作用远不如感情的非逻辑的态度和情绪所 起的作用为大。----厄威克
一.行为科学理论演进图
行为科学理论演进图
行为科学理论演进图
二.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世界经济 陷入空前的大危机。科学管理所倡导的经 济刺激和物质激励也出现了效用递减的现 象。于是,一种完全不同与科学管理学派 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了
七.案例:海尔集团的激励制度
谢谢
三.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 目的
研究内容:人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人际关系等。 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目的:在于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高效率地实 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Biblioteka 四.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成就
1.突出人的因素和对人的研究 2.吸收借鉴相关学科成果形成了完善的学 科体系 系 3.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4.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以提高管理水平 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以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背景1、古典管理理论大多注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多地强调科学性、精密性、纪律性,而忽视了对人这个关键因素的研究,甚至把工人当做机器的附属物看待。

2、人并非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也存在着不断增强的心理上的需要。

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问题,试图找出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进而创建了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二)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梅奥负责的霍桑试验。

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人和物质条件的满足,社会和心理因素等形成的动力对效率有更大的影响。

管理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重视满足人们的这些非物质需要。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而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社会感情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这种组织以其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很大影响。

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发挥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

3、领导者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工人是“社会人”,且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领导者应该通过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际关系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引发了人们对生产中的人的因素的兴趣和重视,对改变当时流行的“人与机器没有差别”的观点产生了深刻影响,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一、广义的管理是指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的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实现某个目标;狭义的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只要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三、最早研究分工的是英国斯图亚特;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宏观背景1、市场和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2、对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投入增强;3、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出现;二、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现实原因1、劳资关系及激励问题;2、管理人才的缺乏;3、工人掌握技能及工人的劳动效率问题;4、政府机关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三、科学管理: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认为工人“磨洋工”的原因是:1、管理问题;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2、工人的认识问题:工人认为加快工作会使另外一些人找不到工作;3、工人的传统习惯问题:工人们使用但凭经验的代代相传的工作方法,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4、科学管理的前提假设:1)科学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2)工人是“经济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物质收益;3)单个人可以去得最大效率,集体行动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就是探索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5、科学管理的目的:获得最高的效率;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6、科学管理的内容:1)作业管理2)工人的选择和培训;3)激励性的报酬制度;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职能工长制;6)例外原则;7)管理哲学;四、法约尔一般管理:1、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被成为“管理过程之父”。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介绍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介绍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 简介行为科学理论已在管理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行为科学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它的成功改变了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行为科学把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原来对“规章制度”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原来的专制型管理向民主型管理过渡。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之前,在西方盛行的是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产生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是系统地研究企业生产过程和行政组织管理。

前者以泰罗为代表,着重研究车间生产,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后者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着重探讨大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且突出的是行政级别组织体系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弊端。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至30年代初梅奥的霍桑实验,该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工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并不仅仅为金钱收入等物质利益所驱使,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有社会性的需要。

梅奥因之建立了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的前提也称为人际关系学。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首先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

1953年正式把这门综合性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对于行为科学,国外国内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国外有人认为它现在只不过是一种科学的虚构,还不是科学的真实。

在理论上是混乱的,概念上也是不统一的,方法上的可靠性也值得怀疑。

国内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行为科学是一门现代科学,任何国家和阶级都可以研究它、应用它;第二种认为行为科学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是为维持资本主义秩序服务的,必须彻底否定;第三种认为,人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把人的行为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在研究中提出假设也是允许的,行为科学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当根据中国国情,吸收其合理的成分。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产生背景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于管理工作实践。

20世纪30年代。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初,它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知识集中研究人们工作中的普遍行为规律及一般方法,以协调组织内部人际关系,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激励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行为科学的产生及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的概念是研究人的普遍行为规律及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一门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综合性: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成果,全面研究企业中人的行为规律,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地完成组织预定的目标边缘性:它的知识体系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在两种科学的结合中生长起来的一门科学,对人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

应用性:应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应用科学,试图创造出一种最优的环境,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而有效地做出贡献。

行为科学的产生过程(一)霍桑实验(1924-1932)(二)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开创了管理中注重人的因素的管理理论新纪元。

非正式组织产生的直接原因:暂时利益的一致受管理方式的影响兴趣爱好的一致经历背景的一致亲属关系地理位置的一致非正式组织的特点: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是一种自发的无形的组织形式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来自于组织内成员的授予非正式组织具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非正式组织结构一般比较松散非正式组织具有不成文的行为准则三、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管理理论的影响行为科学是在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历史原因:1、人是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

人力是不能复制的,人力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持久优势。

生产力越发展,人的因素越突出。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2、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化大生产中劳动性质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引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Behavioral Science Management Theory)是一种管理方法论,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员工的行为模式和动机,以及他们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改善组织绩效和提高员工满意度。

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了个体的自主性和动力对于组织成功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进行全面探讨,包括其起源、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起源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迅速推动了工业化和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普及,这也带来了组织管理的挑战。

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如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主要关注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的机械化,忽视了员工的情感和动机,导致了劳动关系的紧张和员工满意度的降低。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希望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体验和满意度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绩效。

这些学者包括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等。

他们的研究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1. 社会与心理需求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员工在组织中的社会和心理需求。

根据亨利·费奥尔德(Henry Fayolde)的研究,人类有着一系列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认同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

满足这些需求可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工作动力,促进组织的发展。

2. 动机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动机对于组织绩效的重要性。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都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满足员工的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长需求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明度始终保持不变。
实验结果:
工作场所的灯光照明只是影响生产的一种因素,而且是一种不太重 要的因素。
由于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一时难以控制,而且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
变化都可以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照明对产量的影响是无法测定出来的。
第六章 继电器装备试验——福利实验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梅奥选出6名女工,在单独的房间中从事装配继电器的工作。 在实 验过程中,不断地增加福利措施,例如缩短工作日,延长休息时间,免 费供应茶点等。研究者原来设想这些福利措施能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结果却并非如此。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梅奥与霍桑实验
梅 奥 简 介
梅奥(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是早 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澳大利亚,获得阿得雷德大学逻辑和哲学硕士, 是澳大利亚心理疗法的创始人。1926年任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 究院工业研究室的副教授,在此期间主持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著作有《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等。梅奥是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一位管理学家。
能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有以下特点:自
动;思想集中于问题;超然;自治;不死板;同别人打成一片; 具有非恶意的幽默感;有创造性;现实主义;无偏见;不盲从; 同少数人关系亲密等。
“群氓”是李嘉图提出的人性假设: 1) 社会由一群一群的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 2) 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利益而行动; 3) 每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尽可能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运动。 从这一假设出发,必然会得出对这些群氓只能用绝对集权来统治和 管理的管理学理论。
3、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梅奥和蒙特斯伯格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当时流行的泰勒科学
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1)重视管理中的人的因素,通过提高积极性提高效率。
①对他本人和他的家属福利和地位的关心。②对工作本身的爱
好。③对组织中一个或多个成员及其良好评价的关心。④对组 织主要目标的尊重和关心。
(2)主张自下而上的组织设计的方式。
(3)创办交换管理信息的组织。(非竞争性的研究机构)
三、个体行为的研究
◆ 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 克莱顿· 奥尔德弗:生存及发展理论
◆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弗鲁姆:期望理论
◆ 波特· 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 麦克雷戈:X理论-Y理论 ◆ 埃德加· 沙因:复杂人假说
(一)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级:生理上的需要。包括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须的各种 物质上的需要,如衣食住行、性欲等。这些是人类最基本的,因而也 是推动力最强大的需要。在这一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前,下面提到的 各级更高的需要就不会发挥作用。 第二级:安全上的需要。这是有关免除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 如防止工伤事故和有伤害的威胁、资方的无理解雇、生病或养老、储 蓄和各种形式的保险,都是这一级所要考虑的。 第三级: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包括和家属、朋友、同事、上司
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亨利·丹尼森(1877-1952),美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 出身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在哈佛大学获得文科学士学位。1899 年进入丹尼森制造公司。在长期担任各类高层管理者的经历中 ,他总结多年管理经验,其中《组织工程学》一书被美国管理 学会和机械学会认为是对管理科学和管理技巧做出重大贡献的 人。
反思的结果是,在经济学方面,凯恩斯主义兴起为资本主义持续发展 开出了药方;在管理学方面,梅奥开辟了人群关系和行为研究的新方 向。行为科学就是在大萧条中,经过霍桑实验后兴盛起来的。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备
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科学管理是研究人机械地适应 机器的效率问题,而工业心理学
家则是研究人的效率问题,很多
20 世纪 20 年代末期,美
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年产量已 达百万辆,普通汽车的零售
价只有几百美元,并且已经
畅销世界各地。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二)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产阶级的学者们开始寻求答案:一方面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思 考。一方面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工人
方面的效能进行思考。
一个主要的实验就是照明实验,拉开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序幕。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访谈实验 ◆群体实验
第六章 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实验目的:为了弄清照明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 2)实验设计:实验组 VS 对照组,实验组不断增加照明强度,而参照组的
正发展出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许多心理学家加入和管理研
究的行列。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一、行为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一、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行为科学的提出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研究人的行为以
及动物行为,是一个学科群;狭义的行为
工人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这种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群体)职能在于, 对内控制其成员的行为,对外保护其成员,使之不受来自管理阶层的干预 。
(二)行为科学的建立
1、霍桑实验的新发现
梅奥认为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集中暴露了资本主
义的致命弱点。他在给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开出的一剂药方
中提出了他的重要观点。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最适合所做工作的人 确定工作人的心理条件
对人施加科学的影响
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首先,通过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 理方法,进而成为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工业心理学成为
人们都能接受和欢迎的观点;
其次,在科学管理中涵盖了工业心理学,并且它们是相辅相 存的,否则就达不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第三,通过工业心理学来了解和理解人的因素,以致于克服 企业中所形成的各种劳资纠纷,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给予别人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帮助,自己有
所归属,即成为某个集体公认的成员等。这类需要比上两类需要更精 致,更难捉摸,但对大多数人来讲是很强烈的一类需要,如果得不到
满足,就会导致精神不健康。
第四级: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能 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位的需要,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 重等。这类需要很少能得到满足,因为它是无止境的。 第五级: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指一个人 需要做他最适宜做的工作,发挥他最大的潜力,实现理想,并
的管理学思想家为管理思想的新 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雨果· 缪斯特伯格(1863-1916),是心理学家和工业心理 学家。1887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写成
《心理学和工业效率》艺术,书中强烈要求加强管理的科学
性,呼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理学成果于工业效率上。目的 就是要找出最合适的工作,以及如何保证获得最佳的效果。

经济人、社会人、
背景
人性 假设
复杂人、全面发 展的人 梅奥、赫茨
很多心理学家 创造性地提出 了有关观点
综述
综述
基本 特征
代表 人物
伯格、马斯 洛、勒温、 麦格雷戈、 沙因等
强调人的行 为在管理中
评价
的重要作用
行为科学理论演进图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古典管理理论的建立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古 典管理理论并不能实践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尤其是对于人 的研究,古典管理理论涉及的很少。 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收到了更多的质疑,而要真
实验者为了系统地观察在群体中的工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车间中挑 选了不同工种的人,说明是计件工资制。结工种果出乎意料,定额为7312 个焊点, 工人只干6000-6600。工人们自动限制产量的理由是:如果他们 过分努力地工作,就可能造成其它同伴的失业,或者公司会制定出更高的 生产定额来。 。
实验结果:
西方管理思想史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重点
1.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
难点
1.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 史背景; 2.梅奥的理论; 3.各种行为科学的区别与 联系
历史背景;
2.梅奥与霍桑实验; 3.行为科学的贡献

经济危机的频发, 人们对古典管理理 论的反思
(4)积极参加美国和国际的管理运动。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在经济关系中,逻辑的、经济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远不如感情的、非逻辑的态度和情绪所起的作用为大。 ——厄威克:《管理备要》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梅奥与霍桑实验 二、行为科学的建立
三、个体行为的研究 四、群体行为的研究 五、领导行为的研究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霍 桑 实 验
霍桑工厂是一家制造电话机的专用工厂,它设备完善,福利优 越,具有齐备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生产效率也 很不理想。 有人认为是因为照明问题。为此,1924年美国科学院组织了一 个包括各方面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对该厂的工作条件
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多种试验,其中
梅奥提出,现代大工业的管理必须解决3个问题或3项基 本任务:①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②系统化 地建立生产经营活动的秩序;③组织工作,其实质是在工作 集体中实现持久的合作与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