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四节一元一次方程组课时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1) ,
由①+②可得:
∴
故答案为:
(2)将 代入 中,
,解得:
故答案为:9.
16.0
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为 ,
∴代入得: ,
解得:a=3,b=-3,
∴a+b=3-3=0,
故答案为:0.
17.小明上坡用了10分,下坡用了6分
解:16分= 小时
设小明上坡用了x小时,下坡用了y小时,
16.若方程组 的解为 ,则 的值为_______.
三、解答题
17.(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小明家离学校2km,其中有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他从家跑步去学校共用了16min,已知小明在上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4.8km/h,在下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12km/h.求小明上坡、下坡各用了多少min?
18.解方程(组)
第六章第四节一元一次方程组课时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一根绳子环绕一棵大树,若环绕大树3周,则绳子还多5尺;若环绕大树4周,则绳子又少了2尺,这根绳子有多长?环绕大树一周需要多少尺?设绳子有x尺,环绕大树一周需要y尺,所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
A.-2B.2C.5D.-5
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时,用加减消元法消去未知数 ,得到的方程是()
A. B. C. D.
9.小明问王老师的年龄时,王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3岁;等你到了我这么大时,我就45岁了.”设王老师今年x岁,小明今年y岁,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A. B.
C. D.
10.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当 取一个确定的值时就得到一个方程,所有这些方程有一个公共解,则这个公共解是()
5.已知方程组 中的解 , 互为相反数,则 的值为()
A.2B. C.0D.4
6.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以下结论:①当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的解;②存在实数k,使得 ;③不论k取什么实数, 的值始终不变;④当 时,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已知 是方程 的一个解,则 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则 的值是______.
12.《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人合伙买羊,若每人出五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七钱,还差3钱.问合伙人数是多少?此问题中合伙人数为______.
(2)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
20.小颖家离学校 ,其中有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她跑步去学校共用了 ,已知小颖在上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 ,在下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 .小颍上坡、下坡各用了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A
6.A
7.B
8.C
9.A
10.C
11.
12.21
13.6
14.
15. 9
,
解得 ,
即 小时=10分, 小时=6分,
答:小明上坡用了10分,下坡用了6分.
18.(1) ;(2)
解:(1)
去括号得, ,
移项合并得, ,
系数化为1得, .
(2)
②-①得:
解得:
把 代入①
得: .
所以 .
19.(1) ;(2)
解:(1)由题意可得: ,
化简得:
解得:
(2)由题意可得: ,化简得:
(1) (2)
19.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续古摘奇算法》中的攒九图中提出“幻圆”的概念.幻圆是将自然数排列在多个同心圆或多个连环圆上,使各圆周上数字之和相同,几条直径上的数字也相同.(注:圆周上的数字之和与直径上的数字之和不相等)如图是一个简单的二阶幻圆模型,根据图形,完成下面问题:
(1)当 时,求 和 的值;
A. B.
C. D.
2.已知方程组 的解满足 ,则 的值为()
A. B. C.2D.4
3.若关于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与 有相同的解,则这个解是()
A. B.
C. D.
4.如图,数轴上有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其中点 , , ,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 , , , ,且 ,则 的值为()
A. B. C.3D.1
①-②得: ,即wk.baidu.com.
20.小颖上坡用了 ,下坡用了 .
解:设小颖上坡用了x小时,下坡用了y小时,
,
解得 ,
即 , ,
所以,小颖上坡用了 ,下坡用了 .
13.分别写有数字2,0, 的卡片若干张,从中随机抽取20张,将这20张卡片上的数字分别记为 ,满足 且 ,则抽取写有数字 的卡片有_________张.
14.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请写出它的一个整数解为_______.
15.已知关于 的方程组 .
(1)用 表示 的值为____.
(2)若 ,则 的值为____.
由①+②可得:
∴
故答案为:
(2)将 代入 中,
,解得:
故答案为:9.
16.0
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为 ,
∴代入得: ,
解得:a=3,b=-3,
∴a+b=3-3=0,
故答案为:0.
17.小明上坡用了10分,下坡用了6分
解:16分= 小时
设小明上坡用了x小时,下坡用了y小时,
16.若方程组 的解为 ,则 的值为_______.
三、解答题
17.(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小明家离学校2km,其中有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他从家跑步去学校共用了16min,已知小明在上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4.8km/h,在下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12km/h.求小明上坡、下坡各用了多少min?
18.解方程(组)
第六章第四节一元一次方程组课时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一根绳子环绕一棵大树,若环绕大树3周,则绳子还多5尺;若环绕大树4周,则绳子又少了2尺,这根绳子有多长?环绕大树一周需要多少尺?设绳子有x尺,环绕大树一周需要y尺,所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
A.-2B.2C.5D.-5
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时,用加减消元法消去未知数 ,得到的方程是()
A. B. C. D.
9.小明问王老师的年龄时,王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3岁;等你到了我这么大时,我就45岁了.”设王老师今年x岁,小明今年y岁,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A. B.
C. D.
10.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当 取一个确定的值时就得到一个方程,所有这些方程有一个公共解,则这个公共解是()
5.已知方程组 中的解 , 互为相反数,则 的值为()
A.2B. C.0D.4
6.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以下结论:①当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的解;②存在实数k,使得 ;③不论k取什么实数, 的值始终不变;④当 时,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已知 是方程 的一个解,则 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则 的值是______.
12.《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人合伙买羊,若每人出五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七钱,还差3钱.问合伙人数是多少?此问题中合伙人数为______.
(2)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
20.小颖家离学校 ,其中有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她跑步去学校共用了 ,已知小颖在上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 ,在下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 .小颍上坡、下坡各用了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A
6.A
7.B
8.C
9.A
10.C
11.
12.21
13.6
14.
15. 9
,
解得 ,
即 小时=10分, 小时=6分,
答:小明上坡用了10分,下坡用了6分.
18.(1) ;(2)
解:(1)
去括号得, ,
移项合并得, ,
系数化为1得, .
(2)
②-①得:
解得:
把 代入①
得: .
所以 .
19.(1) ;(2)
解:(1)由题意可得: ,
化简得:
解得:
(2)由题意可得: ,化简得:
(1) (2)
19.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续古摘奇算法》中的攒九图中提出“幻圆”的概念.幻圆是将自然数排列在多个同心圆或多个连环圆上,使各圆周上数字之和相同,几条直径上的数字也相同.(注:圆周上的数字之和与直径上的数字之和不相等)如图是一个简单的二阶幻圆模型,根据图形,完成下面问题:
(1)当 时,求 和 的值;
A. B.
C. D.
2.已知方程组 的解满足 ,则 的值为()
A. B. C.2D.4
3.若关于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与 有相同的解,则这个解是()
A. B.
C. D.
4.如图,数轴上有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其中点 , , ,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 , , , ,且 ,则 的值为()
A. B. C.3D.1
①-②得: ,即wk.baidu.com.
20.小颖上坡用了 ,下坡用了 .
解:设小颖上坡用了x小时,下坡用了y小时,
,
解得 ,
即 , ,
所以,小颖上坡用了 ,下坡用了 .
13.分别写有数字2,0, 的卡片若干张,从中随机抽取20张,将这20张卡片上的数字分别记为 ,满足 且 ,则抽取写有数字 的卡片有_________张.
14.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请写出它的一个整数解为_______.
15.已知关于 的方程组 .
(1)用 表示 的值为____.
(2)若 ,则 的值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