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效率
【精品】09行政效率

效率批判: 效率评价的维度(标准)阿马蒂亚·森的效率观,认为经济学的效率(前述)的是基于“工程学”的主流经济学的效率存在问题(技术效率和帕雷托效率),效用或福利来衡量效率的,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忽略了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人的美德或一个怎样活着等问题,导致经济学贫困,主张以个人的自由来衡量效率,含有肯定性自由(基本的可行能力——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不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扩展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主要手段。
3、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行为的重要标准,也是行 政学研究的主题。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来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行政资源:稀缺性,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行政产出(输出):行政活动得到的结果,组织的活动或提供的服务。 行政效益:行政产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实现行政目标的程度。
(三)绩效评估的主体
1、上级领导。强调是否服从上级命令和政策,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情况,考核指标。对上级负责。“唯上”。 2、自我。自我评估。了解情况,但缺乏客观性。评估往往服从自利行为,比如避免暴露缺点,只强调成就,评估往往代表着局部利益,容易走向片面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案例:温州的效能革命 2003年7月22日温州市委提出要在全市机关部门开展一场“效能革命”。企业外迁,投资软环境不好。温州地域文化:没熟人难办事。成立行政效能检察中心,聘请机关效能检察员,明查暗访。
分析与思考:
分析:产出和效益的区别在于,如同知道小鸟振动了多少下翅膀并不等于知道小鸟飞了多远行政效率是一个比值,而不是一个矢量。“量”的概念。绩效:performance,经济、效率、效益,3E。公平,4E。“质”的概念。经济economy:关心“投入”、资源,花了多少钱。效率efficiency:投入产出比。效益effectiveness:关心“情况是否得到了改善”,达到目标的程度。1、状态的改变程度,比如人均寿命、基尼系数等;2、行为的改变幅度,越轨行为、犯罪行为是否减少。公平equity:成本和效益在不同集团之间如何分配。机会公平、代际公平。
第十二章行政效率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标准 2. 行政效 率测定 的标准
(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就 是看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节约的 程度的数量界限。
2.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就是把 行政活动放在整个社会政治系统中去考察, 着重分析和评价行政目标和执行决策本身 的正确性.
第十二章
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和特点
1.行政效率的含义
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在从事 行政管理中所得到的效益同所消耗的人、财、物 力和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指行政活动的 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
行政效率= ——————
行政活动投入 把握三点: (1)行政效率是质与量的统一
行政活动产出
(2)行政效率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
(3)行政效率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
1.行政效率的特点 (1)方向性 (2)关联性 (3)社会价值性 (4)相对性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1. 决定行政效益的因素有: 效益 要素 (1)行政活动的总方向和性质 (2)各项政策决策的质量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1. 环境 因素
(1)国家政治安定,政治生活民主化、 法制化是行政生活正常的基本条件, 也是实现高效率行政管理的前提。
(2)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 (3)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 效率的社会心理条件。 (4)地理环境、交通、信息等也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
4.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 部队伍.提高 领导者 和 工作人员的素质。
行政效率的名词解释

行政效率的名词解释
行政效率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以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的产出和最佳的结果。
行政效率的特点包括:
•高效率: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较少。
•高经济性:在资源利用上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高质量:达到或超过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高满意度:满足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
1.简化行政手续和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2.优化组织结构,合理分配权责和资源。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加强员工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工作效率。
行政效率

案例反映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纵深,其结 果是导致出现一些影响行政效率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方 面: 一、部门间权责界限不清,职能存在交叉或者空白。 政府职能设置没有随着社会事务“新生旧死”而进行配套改革, 致使一些旧的职能占用了本该用于服务新事物的行政资源,出 现了职能交叉或者空白,例如多头审批、权责不对等的现象, 成为影响政府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
二、行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责任感和公仆意 识。 行政人员思想观念停留在“管制者”身份上,没有完成从管制 者到服务者的转变,对群众多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缺乏热情 服务、积极帮助的新时期行政人员的基本责任意识。 三、工作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一是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不明确。二是部门间协调运行机制不 健全。
2012年3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 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 事”等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北京市公安 机关依法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 人予以拘留,对在网上传播相关谣言的其他人 员进行了教育训诫。 电信管理部门依法对梅州视窗网、兴宁528论 坛、东阳热线、E京网等16家造谣、传谣、疏 于管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网站予以关闭。北 京市和广东省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分别对新浪 和腾讯微博客网站提出严肃批评。 据《人民 日报》
17日下午,月牙湖公园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称,目前管理处负 责公园保洁、绿化等方面的工作,湖面一直是养殖户在从事养 殖,不属于管理处管理,之前也有不少市民向他们反映湖水污 染的情况,管理处也很为难。不过最近现代快报对月牙湖进行 连续报道,管理部门也很重视,南京市农委、白下区住建局等 管理部门正与龙耀公司协商,让养殖户退出月牙湖。 南京市农委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管理部门正在积极协商此 事,待协商一致后,月牙湖将退出生产养殖,水面的使用权、 管理权将移交到白下区有关部门,做到真正的还湖于民。
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简答题

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简答题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的运行效率,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同时还能够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首先,行政效率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优化行政程序和流程,降低行政成本,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这不仅可以节省政府的财政支出,还能让有限资源得到更合理和有效的配置,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其次,行政效率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公众满意度。
当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高效时,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更快,服务质量更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这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行政效率还可以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当政府高效运行,公众会对政府的能力和诚信产生信任,相信政府能够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进而减少不满情绪和社会矛盾。
最后,行政效率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
政府高效的行政能力能够增强政府的决策实施能力,有利于政策的有效推动和落实,从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总之,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高
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政府成本,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推动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行政效率是指政府机构在实施公共政策时,以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的效果。
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
首先,行政效率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提高行政效率,更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
其次,行政效率可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提高行政效率,更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最后,行政效率可以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提高行政效率,更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公众的幸福感。
总之,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
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概述行政效率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展现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效率。
评估行政效率的标准是政府和公共机构改进和优化管理的关键指标。
本文将介绍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以帮助政府和公共机构评估和改进其工作效率。
1. 简化行政手续简化行政手续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于繁琐的行政手续会增加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政负担,导致办事效率低下。
简化行政手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缩短审批时限和流程。
•真正实现“只跑一次”,将各种证明材料的复印和交叉核验等重复性手续最大程度地简化或取消。
•提供在线服务平台,方便公众和企业在线办理各类手续。
2. 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行效率。
以下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关键举措:•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
•开展电子化办公,实现公文传输和审批流程的电子化。
3. 提升工作效能提升工作效能是评估行政效率的核心要素。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工作效能:•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激发工作动力。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推行项目管理和流程优化,减少冗余环节和浪费。
4. 强化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机制是保障行政效率的重要保证。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可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保证政府和公共机构依法行政的效率。
以下是强化监督机制的一些关键措施:•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问责。
•加强公众参与,建立有效的公众意见反馈渠道。
•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和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水平。
总结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可以从简化行政手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和强化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估。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为公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公共行政学—行政效率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三)综合测定方法
在现实的行政活动中,多数行政工作都不是单一的,而是 综合的。因此,测定行政效率,除了进行直接测定和间接 测定外,还必须对行政效率的各组合因素进行综合测定。 这种测定方法可分为两个步骤:对行政效率各组合因素分 别进行测定评分;再进行加权综合评分,所得总分的高低 便表示行政效率的高低。 分别对各要素(指标)评分,然后按各要素(指标)权重 计算综合评分。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三)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行政管理活动具有阶 段性和连续性,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要既立足现实,又 着眼未来,要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行政系统是一个由纵 向层级和横向部门交织而成的体系,各层级、各部门对提 高整体效益负有相应的责任,他们各自高效实现目标是实 现组织整体效益的前提。 (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行政效率高低决非简 单由某一行政管理因素或环节决定,而是各相关要素、各 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行政管理的主体(人员)、实体 (组织)、到行政管理的环节(领导、决策、执行、监 督),再到行政法制、行政方法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对行 政效率产生影响。
一、行政效率的概念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一)效率
“效率”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中。当时是哲学上常 用的术语,通常指有效的因素。19世纪末,效率的特定 意义引申到了机械工程方面。“效率”最初是电学和机 械学中使用的概念,所谓效率,原指一种机械在工作时 所输出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的值。此种意义上的效率仅 是个数量概念,对效率的把握还停留在定量分析上。
E = ∑A•X E——行政效率总的分 A——各组合要素得分 X——各组合要素权数
行政效率

–代表人物:华莱士· 克拉克
• 把美国科学管理运动的效率观念传播到世界
– 莫里斯· 库克
• 把效率概念应用到工业以外的领域
出国考察: 《文汇报》称,2004年大陆官方共花费了2000亿 元人民币,相当于每位公民负担160元(按13亿人口算)。这一问 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豪华的办公楼,办公设施,培训中心,更是一个庞大的无底洞。 温家宝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批评.
放眼世界各国,把吃饭当作天大的 事,只有中国。岂不闻"民以食为天 吆"?于是,在中国,吃被赋予了特 别的含义。于是就有了政治家受到 民众的拥戴叫吃香,军事上形势紧 张叫吃紧,个人路子野,行得通叫 吃得开,有了司法诉讼叫吃官司, 男女情感纠葛产生嫉妒情绪叫吃醋 等等。甚至于连治理国家都有了"治 大国若烹小鲜"之古训。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 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 行政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事业发展。 – 行政组织因素:包括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职 位的设置、行政管理各个环节的协调。 – 行政人员的因素:包括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一 般行政人员的素质、人事管理工作的质量。 – 科学技术的因素
• 效率测定的传统方法 – 效率评价的经验方法 – 科学管理学派的测定方法 • “最佳工作方式”的观念 • 集权化与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特征 • 技术不成熟,缺乏可靠的标准与依据 – 资源投入进度监测法
• 行政效率测定的途径与方法
– 直接测定方法 • 预期效率比较法 • 行政费用评估法 • 时效评估法 – 间接测定法 • 行政功能测评法(对行政效能及目标测评) • 行政要素评分法 • 标准比较法(设定一些标准对行政活动的效果 比较) – 综合测定法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行政效率是行政绩效评价领域中使用最普遍的概念。
它可以从“更多、更快、更好”的方式来定义,即为了实现更有效更有效地完成政府服务任务和行政运作,使用最低的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并达到预期的结果。
因此,测定行政效率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资源投入、效果产出和运作效率。
首先,资源投入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
这里的资源投入指的是行政机构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
行政机构的投入必须符合行政效率的要求,即使用最低的资源成本来实现预期的效果。
其次,效果产出也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
行政绩效必须明确期望的结果,并考虑激励机制、效益分配、行政效能等因素,以使最终产出达到预期要求。
最后,运作效率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指标。
行政效率要求提供服务的运作必须充分高效,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服务水平。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行政效率,例如行政机构的内部组织结构、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对象、行政规章、服务流程等。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效率,因此,要想提高行政效率,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外,还需要考虑上述因素。
总之,行政效率可以从资源投入、效果产出、运作效率以及行政机构的内部组织结构、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对象、行政规章、服务流程等多方面来测定。
通过建立评价体系,细化测定标准,加强评估机制,进一步改进行政效率,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和效能,最
终达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行政效率的名词解释

行政效率的名词解释行政效率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和向公众提供有效服务时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与获得的组织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比率。
它是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
本文将对行政效率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行政效率的定义行政效率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和向公众提供有效服务时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与获得的组织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比率。
它是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
二、行政效率的组成部分行政效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文化绩效。
其中,政治绩效是指政府在政治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包括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完善等方面;经济绩效是指政府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方面;社会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文化绩效是指政府在文化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包括文化繁荣、文化传承等方面。
三、行政效率的影响因素行政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其中,政治因素包括政治体制、政治文化等方面;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等方面;社会因素包括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等方面;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方面。
四、行政效率的提高方法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优化行政机构、提高行政人员素质、推进电子政务、加强绩效评估等。
其中,优化行政机构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组织效率和协同效率;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可以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推进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便捷程度;加强绩效评估可以促使政府部门和行政人员更加重视工作绩效和行政效率。
五、行政效率的意义行政效率对于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其次,行政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政府能否有效地实现其职能和意志;最后,行政效率的高低对于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提高行政效率政务服务水平的措施

提高行政效率政务服务水平的措施要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简化流程:简化繁琐的行政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可以通过整合相似审批事项,引入网络技术,实现电子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2.强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能力,降低信息流通成本。
推进政务平台建设,实现在线办事、在线支付、在线查询等服务,提供全天候的便捷服务。
3.加强政府部门协同合作: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
推行政务共享,共建共享政务大数据平台,提高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和高效利用,加强政务服务一体化管理。
4.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明确政府工作目标,建立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激励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实行阳光政务,公开政府工作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5.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行政事务,通过委托代理、许可审批等方式减轻政府负担,提高行政效率。
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化运作,通过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6.多渠道投诉机制:建立多渠道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监督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回应公众关切,加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7.培养专业化人才:加强政府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
通过招聘、选拔、培训等方式吸引和保留政府人才,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8.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依法行政,加强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行政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总之,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流程、信息化、协同合作、管理机制、社会参与、投诉机制、人才培养、法治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提高行政效率、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建议

提高行政效率、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建议1. 推行数字化行政管理系统:建立全面的数字化行政管理系统,实现政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通过数字化系统,可以实现在线办公、在线审批、在线查询等功能,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
2. 简化审批流程:对于繁琐的审批流程,应该进行简化,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分级审批、并行审批等方式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3. 强化政务服务意识: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服务意识为导向,积极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
要加强培训,提高政务服务技能,提高服务态度和水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
4. 加强信息公开:政府部门应主动公开行政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
通过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向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政策解读、办事指南等,方便公众获取信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5. 提供便捷的办事渠道:建立多样化的办事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办事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通过推行网上办事、手机APP 等方式,实现政务服务的便捷化,提高办事效率。
6. 加强政务培训: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行政管理知识、政策法规、沟通技巧等,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行政效率。
7.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奖惩。
通过绩效考核,激励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行政效率的提升。
8. 加强部门间协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提高行政效率。
可以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等方式,促进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
9. 借鉴先进经验: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行政管理经验,不断改进行政管理模式和方法。
可以通过组织交流学习、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吸收先进经验,提高行政效率。
10. 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让公众参与行政管理和监督过程。
可以通过举办听证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公众意见,改进行政工作,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行政管理学之行政效率

关于行政效率;目前尚无被普遍接受的理 论 对于行政效率;较为通用的定义是:行政 效率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 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 等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十三章 行政效率 和
行政改革
第一节 行政效率
一 行政效率的概念 效率一词;源于拉丁文;属哲学的一个概念;本指有效 的因素;通常人们理解为:有效的达到目的的适应性 和能力 到了19世纪;效率才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名词 应用于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 效率=有效能量或功/原有能量或功*100% =输出能量或功/输入能量或功*100% 本世纪以来;科学管理运动得到发展;效率概念才被 应用于经济和商业界;并进而引入行政管理领域 但 是由于行政管理效率的综合因素较多;所以无法简单 地用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比值这样一个数量观念来衡 量 因此对于行政效率;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衡量行政效率要做综合考察:一是局部与整体;局部效 率要从属整体效益;二是短期与长期;短期效益同长期效益要 统一;三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纯经济效益要服从整体 效益;四是正效益和负效益要作全面衡量;要权衡利弊;取其 所长
三 行政效率的评估标准 行政效率没有一个万能的标准和公式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位科学家用婴儿死亡率来衡量一个城 市的行政效率;婴儿死亡率与城市管理许多方面息息相关 但 是;人们后来发现婴儿死亡率与城市管理的许多方面并无线 形的因果关系 之后;有人主张用质来评价行政效率;以人的道德;价值观念作 为衡量它的标准 但是;这种方法没有数量观念和定量关系;同 时个人主观成分较多;缺少公正的客观标准 也有人提出用量来测量;一些人把机械效率照搬过来;另外一 些人把功能效率照搬过来;但是如前所述;两者皆有缺陷 这以后;人们对行政效率的探讨仍在继续;用能力考察;用效果 考察相继被提出;但都存有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 事实上;一个普遍适用的万能的测量一切行政效率的标准至今 为止仍是不存在的;上述标准应该相辅相成;按照实际情况选 用不同的标准
行政 效率

第一节 信用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
当赊销到期、支付货款时,货币不再发挥其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只充当支 付手段。 这种支付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正是由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 职能,使商品能够在早已让渡之后独立地完成价值的实现,从而确保了 信用的兑现。整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区别于实物交易和现金交易的交 易形式,即信用交易。 在信用发展史上,高利贷信用是最古老的信用形 态。高利贷是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收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一种信用关 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3.监督与反馈效率 行政机关依据一定的政策和自身的职能向公众提供各种各样的管理与服
务活动,这种服务的质量、服务的速度、服务的成本都要受到公众的监 督和评价,这种监督与评价都要反馈到相应的行政机关。公众能否有效 地进行监督,公众的评价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完整地传达到有关当局 ,这就是监督与反馈效率。 以上3种效率是相互联系的, “决策—执行—监督”,决策中的“投入 ” 是意见表达, “产出”是决策;执行中的“投入”是决策,“产出 ” 是服务;监督保障中的“投入” 是服务,“产出” 是评价和新一轮 的意见表达。前一环节上的产出,都是下一个行政活动的投入。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圈。公众正是从这3个角度来审视行政机关的 工作,从而得出相应的评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式之一是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 政治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实际开端为意见表达。不同的利益集团和公众由 于有自己的利益,因而就要表达自己的意志。当某个个体及群体有意见 表达,并把这种使命赋予公共机构的时候,公共行政机构的活动就开始 了。意见表达是政府和公共组织了解公共需求的主要方式和渠道,是制 定决策的重要依据;决策是政府机关和公共组织在意见表达与意见综合 的基础上制订出的各种法规、规章、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规 划、建议以及与之相应的预算方案。
行政效率

第十讲行政效率学习要求:1、了解行政效率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和技术。
3、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学习重点1、行政效率的概念2、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和技术3、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一、行政效率概述(一)行政效率的概念要弄请什幺是行政效率,首先必须明确什幺是效率。
所谓效率,原指一种机械在工作时所输出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的值。
我国学者认为,效率一般是人们工作时所付出的劳动与所得到的效益的比率。
效率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1)数量,即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付出;(2)节省资源;(3)、工作质量。
现代西方学者认为,效率是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效果、支出与收入、消耗与获得等相互之间的比率。
所谓行政效率,是指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与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之间的比率。
即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开展行政活动,所获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效果,与所付出的物质和精神代价的比率。
(二)行政效率的特点行政效率与其它社会活动效率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行政管理活动的地位、作用、方向以及行政目标的某些方面,很难用纯数量关系来表示,只能从性质上来把握。
因此,对行政效率的定性分析和价值判断是必要的。
另外,行政管理活动毕竟是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付出,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程度,可以从数量上做出评价。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任何管理都要追求经济效益,即以最少的经费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开支,像咨询费、设备费、会议费、人员工资等。
但政府行为与企业相比,更加追求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
行政管理活动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要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要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4、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
行政系统是一个由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交织而成的体系,各层级、各部门对提高整体效益负有相应的责任,他们各自高效实现目标是实现组织整体效益的前提。
行政管理学之行政效率

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行政管理提出许多新问 题,也为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理论、方法、手段,对行政管理各方面产 生巨大影响。通过行政改革,就能积极地吸取世界上先进的研究成果, 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科学地进行政府管理的改革
一、吸取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经验
行政改革要从本国本地区实际出发;行政改革 要适应经济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行政改革是整个社 会复杂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行政改革要有计划有 步骤地进行;行政改革首要的是抓好观念转变;行 政改革要加强法制的保证作用。
二、明确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行政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三、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 1.行政体制改革的适应性原则; 2.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性原则; 3.行政体制改革的科学性原则; 4.行政体制改革的计划性原则; 5.行政体制改革的观念领先原则;
第三节 影响当代中国行政效率的机构问 题之探究
机构改革能否克服行政组织现存的弊端,提高行政效 率,这首先要分析我国行政组织现存的一些主要弊端。
机构的纵向和横向
一、 纵向层次多,机构规模庞大。
先看管理层次,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从中 央到地方,层级分明。建国以来,地方政府层级设置经历了 多次调整,终于形成了二,三,四级制并存的局面。两级制: 直辖市—区。三级制:直辖市—区—乡,镇;直辖市—县— 乡,镇;省/自治区—地级市—区;省/自治区—县/县级 市—乡,镇。四级制:省/自治区—地级市—县—乡,镇; 省/自治区—地级市—区—乡,镇;省/自治区—自治州—县 级市—区;省/自治区—自治州—县/县级市—乡,镇。除了 这些正式层级之外,事实上还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的层级这些 层级虽不存在行政长官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但它容易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际上起着正式层级建制的地方政府作 用。因此,我国实际上是个层级众多的国家,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机构数量难以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行政管理的生命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对现代行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一)什么叫效率?
效率概念是一个物理学、经济学和行政学等学科所广泛使用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效率用来表示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人把效率解释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二)什么叫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指一个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总产出与行政总投入的比率,可用公式表述为:
行政效率=行政产出
行政投入
所谓提高行政效率就是要以最小的行政投入创造更多的行政产出,即用尽可能少的行政支出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三)行政效率的高低的比例关系
行政产出和行政投入与行政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
一般来说,行政产出与行政效率之间成一种正比例关系,而行政投入与行政效率之间成一种反比例关系,正确理解行政投入与行政产出的关系,是正确理解行政效率的关键。
二、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
(一)什么是行政效能?
所谓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是行政效率与行政目标之间的一种关系,可用公式表述为:
行政效能=行政效率×行政目标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当行政活动方向与行政目标一致时,行政效率越高,则行政效能越高;相反,当行政活动方向与行政目标不一致时,行政效率越高,行政效能反而越低。
在现代行政管理学中,最先提出行政效能问题的人,当推美国行政学家赫伯特·A·西蒙。
他认为要提高行政效能,必须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卓越的见识和运筹能力。
(二)选择正确的行政目标,对于提高行政效能起着关键作用。
在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追求效能已成为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行政效率的意义
(一)从我国行政管理现状看,行政效率低下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
(二)行政效率在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第一,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行政管理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所产生的行政效能,而行政效能的高低又主要取决于行政决策和行政效率。
因此,一种无效率的或低效率的行政管理也不可能是一种高质量的行政管理。
第二,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生命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在各国行政管理过程中,为了使行政管理创造更多的效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服务,就必须提高行政效率。
在整个行政管理过程中,都贯穿一个行政效率问题。
第三,行政效率是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目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化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政府不断地提高行政效率,为公共提供更多的服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
第四,行政效率问题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前途。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我国的行政效率息息相关。
因为工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无不与行政效率有关。
第二节行政效率的测量与评价
一、衡量行政效率的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效率指标体系,是有效地测量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质量指标
所谓衡量行政效率的质量标准,就是指行政工作的质量标准,即结果是否符合法律的、计划的和技术的要求。
(二)数量指标
所谓衡量行政效率的数量指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所完成的行政工作量。
行政产出即完成的行政工作量越多,则行政效率越高,反之,则行政效率越低。
(三)费用指标
所谓衡量行政效率的费用指标,是指完成一定的行政工作量所消耗的人、财、物的总和。
这个指标所反映的内容实际上是行政投入。
(四)时效指标
所谓衡量行政效率的时效指标,是完成一定行政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数量。
从时间效率来看,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行政目标和行政决策所规定的行政任务,则为行政效率高;反之则为行政效率低。
二、行政效率的技术性测量
用于测量行政效率高低的技术和方法,统称为行政效率的技术测量方法。
(一)行政功能测量法
所谓行政功能测量法,就是指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能否有效地实施行政决策和实现行政目标,出色地完成行政任务等方面进行衡量的一种方法。
行政功能测量法的具体操作。
(二)行政费用测量法
是指对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进行核算,看其是否节省,并能以最少的行政投入获得较大的行政产出的一种行政效率的测量方法。
行政费用测量法的具体操作。
(三)行政要素评分法
是指通过抓住行政要素,分项确定记分标准,并把各项要素的得分相加,以此来比较行政效率高低的一种行政效率的测量方法。
行政要素评分法的具体操作。
(四)标准比较法
所谓标准比较法,就是指用公认的或权威的标准与行政效果作比较,看其是否达到标准并以此衡量行政效率的一种方法。
标准比较法的实际操作。
三、行政效率的社会性评价
行政效率的社会性评价,属于行政效能测评的内容,主要是评价行政效率对国家和社会的效益或有效性。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政治价值评价
就是要考察行政管理中效率能否正确地体现国家意志,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方针和政策,并在这种考察的基础上,对行政效率是有效还是无效作出评价。
(二)社会效益评价
就是要考察行政管理的效率是否与国家、社会的基本利益一致,能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
基本利益相一致,能否为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有效的利益。
在对行政效率进行社会效益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第三节行政效率的提高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行政管理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因而行政效率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或制约。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环境不佳,行政效率通常不高。
影响行政效率的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等方面。
(二)组织因素
影响行政效率的组织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机构的设置对行政管理效率有着主要影响。
2、行政职位的设置也会对行政效率发生影响。
3、行政管理各个环节是否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也是影响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人员因素
人是行政管理的主体,要提高行政效率,关键在于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
这方面的因素包括行政领导者素质、一般行政工作人员素质和人事管理工作质量等。
(四)科学技术因素
影响行政效率的科学技术因素,主要指办公设备的现代化程度。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办公设备现代化的程度,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行政管理的方式与方法
现代先进的行政管理的方式与方法,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高行政效率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牢固树立效率观念
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
当代深圳人提倡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现代效率观念,对国家行政管理同样是适用的。
(二)行政机构设置的合理化
要坚定地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为提高行政效率提供组织保证。
(三)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对于提高行政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四)逐步实现行政管理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的现代化
实现我国行政管理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一些有条件的经济发达地区应尽快实现办公自动化,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采用逐步改造、分步实施的办法。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提高行政效率创造一个较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必须大力改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核心内容是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在广泛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政治环境下,在政府严格依法办事和广大公民自觉遵守法制的社会环境下,必然会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思考题
一、解释概念
1、行政效率
2、行政效能
3、行政功能测量法4政治价值评价5、社会效益评价
二、问答:
1、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行政效率有哪些意义?
2、衡量行政效率的指标有哪些?行政效率的技术测量方法有哪几种?
3、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提高行政效率必须从哪几方面入手?
三、论述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研究完善政府机构设置,实现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化和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请运用《行政管理学》的有关原理,阐明行政效率的意义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