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秦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行香子
行香子秦观(宋)树绕村庄。
水满坡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
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傍。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创作背景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1、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的特点。
(3分)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5分)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2分)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1分),有色有声(1分);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
3.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行乡子》一词,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3分)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分)4.请对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动静结合。
通篇全是写景,但上下片的安排与采取的视角各不相同。
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
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示例二:白描手法;例如“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观中,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
示例三:寓情于景。
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5.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上阕移步换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行香子秦观
诗词鉴赏欣赏:
诗词鉴赏要诀:明特色 定角度 亮观点 引文本 作分析 层次清 语言妙
示例:这首词运用白描手法,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用极简的文字,有静有动,有色有声 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写出了春的活力,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示例: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词人一反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 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观文知人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踏莎行·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 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 去。
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 凡而优美。“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倚 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 对农村景色的喜爱。“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 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看图入诗: 春景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看图写诗
莺啼燕 舞蝶儿 忙。
小园几 许尽春 光,
偶然乘 兴东冈 过,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赏析【部编版九上】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赏析【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词】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作者】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北宋词人。
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背景】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
【主旨】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赏析】画图随着词人游春的足迹次第展开。
上片以“小园”为中心,写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
开头两句,先从整个村庄着笔。
这正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形象。
它使人联想起孟浩然笔下的那个“绿树村边合”的农庄,平凡而优美。
“倚东风,豪兴徜徉。
”接下来的两句是说,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这两句,出现游春的主人公——词人自己。
“东风”点时令,“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词人只是信步闲游,并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路线。
这一切,都在下面的具体描写中得到体现。
这两句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
”这是说,小园虽小,却收尽春光。
行香子秦观原文及翻译 行香子秦观翻译
行香子秦观原文及翻译行香子秦观翻译行香子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傍。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词句注释】1.行香子:词牌名。
正体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
此词《全宋词》疑为张綖作。
2.陂(bēi)塘:池塘。
3.徜(cháng)徉(yáng):安闲自在的步行。
4.飏(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5.乘兴:趁着一时高兴。
6.东冈:东面的山冈。
【白话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创作背景】此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1068~1077),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朴质自然的村野风光所感染,因此创作了此词。
【作品赏析】《行香子•树绕村庄》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
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下片完全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上片以“小园”为中心,写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开头两句“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先从整个村庄着笔:层层绿树,环绕着村庄;一泓绿水,涨满了陂塘。
这正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印象。
秦观行香子阅读答案
秦观行香子阅读答案【1】秦观行香子阅读答案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
倚东风、倚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弄堂。
飏②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陂(bēi)塘:池塘。
②飏(yáng):飞扬,飘扬。
7.对这首词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绕村庄”两句,从整个村庄写起,所写之景,显然是春到农村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印象。
B.“倚东风”两句,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达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
C.“小园”两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春光一览无余。
D.这首词语言典雅生动,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画面。
8.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篇写景,寓情于景,描绘了“小园”一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自然流露词人愉快的心境,全词意兴盎然。
B.上片“有桃花红”三句,属白描写法,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春天绚丽的色彩,旺盛的'生命力。
C.全词动静结合,上片侧重描述动态景物,下片侧重描绘静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互相映衬。
D.这首词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7、D8、C【2】行香子秦观翻译行香子秦观翻译是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的作品,行香子是比较常见的词牌名之一,秦观的这首行香子全名是《行香子·树绕村庄》,这首词描绘了一副春光明媚、万物争发的田园风光图。
(一)原文: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二)行香子翻译: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行香子》(秦观)
《行香子》(秦观)行香子,是南宋文学家秦观的一篇名篇。
该文以行走的香袋子为比喻,描绘了它在人生道路中的历险与坎坷,道出了秦观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和个人看法。
《行香子》这篇文章运用了鲜明的比喻手法,以一个行走的香袋子来描述人生的旅程,将人的一生与香袋子的时光逝去进行了巧妙的对比。
文章开篇就以“香袋子行人世路”,把行走的香袋子比作一个行人,通过对香袋子的描述,展现了它在岁月中历经沧桑的形象。
这一形象与人的一生不离不弃,始终相伴的情感相呼应,使文章的主题显得更加深入人心。
文章在描写香袋子的过程中,通过对跌宕起伏的山川河流的描绘,表现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作者运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香袋子在奔波中所经历的诸多阻碍和困境。
这些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人生旅程中的艰辛和坎坷,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文章中还通过对香袋子的形象的描写,阐述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秦观以“岁如水流”、“万世更迭”等语言,点明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通过香袋子的逐渐消磨,作者意在警示人们要珍惜时光,不忘初心,充实自己的精神追求。
整个文章贯穿着秦观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在他看来,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充满坎坷和困惑,但只要坚持追求真理和正义,就能获得内心的慰藉和宁静。
在写作中,秦观通过寓言的手法,以行走的香袋子为主线,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和向往。
他强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鼓励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行香子》是一篇以寓言为主线,以行走的香袋子为比喻的作品,通过对香袋子旅程的描写,让读者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前行,追求真理和正义,就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自我满足和宁静。
这也是秦观在这篇作品中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思想和哲理。
通过对《行香子》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秦观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鼓舞。
【描写春天的诗句】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描写春天的诗句】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描写春天的诗句】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朝代:宋代作者:秦观原文: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落花,燕儿歌舞,蝶儿忙碌。
相关内容鉴赏作者:佚名词一开始“绕树”两句,写所见烂漫春光。
词人先从整个村庄写起。
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满的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农村的标志。
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
“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
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
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才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
词的下片(下阙)“远远”四句,词人移步小园转为远处一带的围墙,在墙内暗藏出来茅草小堂。
在墙外小桥流水不远,升起着一面青色酒旗,似乎存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
这几句极似辛弃疾《鹧鸪天》词中:“山远近,路红珊,青旗长鞘存有人家”的意境。
“偶然”二句,写下词人忽然萌生了酒意,大赏春也须酒佐启,然后乘着一时的胃口,再步行着翻越东边的小山岗。
词的歇拍“正莺儿落花”三句,总貌两句意脉,即为翻越大山岗,“柳暗花明又一村”,Seiches一番景象: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碌。
它们最能够代表春天,较之小园去,就是别一种春光。
相关内容秦观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作品介绍】《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词人秦观的词作。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
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
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原文】行香子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
倚东风、豪兴徜徉②。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③、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陂(bēi)塘:池塘。
②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③飚(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白话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创作背景】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赏析】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
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
“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
《行香子》秦观词作鉴赏【作品介绍】《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词人秦观的词作。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
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
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原文】行香子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①。
倚东风、豪兴徜徉②。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③、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陂(bēi)塘:池塘。
②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③飚(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白话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创作背景】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赏析】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
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
“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
秦观行香子写了什么_秦观八六子写了什么
秦观行香子写了什么_秦观八六子写了什么秦观是我国北宋朝代的文学家和词人,被人称为婉约派的一大代表,而《行香子》和《八六子·倚危亭》、《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都是秦观典型之作,那《行香子》和《八六子·倚危亭》都写了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秦观行香子写了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观行香子写了什么《行香子》这首词写的是春天时候的田园景象,语言非常朴质自然生动清新。
而在当时的词风大部分都是描写男女情爱的故事,而像《行香子》这样用轻快的语调和质朴的语言来描绘农家各处风景的可以说不多。
而这《行香子》的风格也和秦观以往的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
《行香子》上片表现出田园多处的静态风景,主要描绘出了园子和园子里各种色彩不同的春花。
下片则描绘出农家的乡院以及彩蝶纷飞莺歌燕舞的迷人景色。
整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轻松愉快的宋代村落的风景画。
秦观用十分通俗易懂朴素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充分使村野的自然风光跟随词人的脚步得以展现,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即视感。
而这首词的独到之处也正是因为他一反当时词品中常有的哀怨色彩,使之变得色彩鲜明生动。
在这首词的结构方面上节片对称,语言精工读不出任何瑕疵的地方,组成了一副和谐宁静的生活景象。
而且《行香子》在艺术创新方面,也极具了自有的特色。
秦观八六子写了什么秦观曾写过一首《八六子·倚危亭》,当时他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还是他三十二三岁时,壮志未酬,还没能在学业上获得进展更没有在朝堂上谋得一官半职。
因为现在的窘迫困境使他回忆起了当年和一位爱恋过的歌女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八六子·倚危亭》这首词从情入手,在其间多处描绘了二人一起时四周的景象,绘景之中又叙述了俩人曾经友好相处的事情,并且追溯以往相处的欢乐,表达了离别后词人对歌女的深深的思念。
同时,这首词也间接表达了秦观对于现实之悲的无奈与“恨”。
从这首词的赏析方面出发,这首词的语言自然清新情致悠长很耐人寻味。
行香子秦观赏析
行香子,又名“青玉案”,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这首词以描绘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首先,从词的结构上看,行香子采用了上下片的形式,上片主要描绘春天的景色,下片则通过对比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
这种结构使得词的节奏感强烈,意境分明,便于抒发情感。
其次,从词的内容上看,行香子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上片以“绿水青山”为背景,通过对柳树、桃花、莺歌等景物的描绘,勾勒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下片则通过对“红颜易老”、“白发渔樵”等意象的运用,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这种对比使得词的情感更加丰富,意境更加深远。
再次,从词的艺术手法上看,行香子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词的形象更加鲜明。
如“绿水青山空自在”,“柳絮飞时花满楼”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拟人化描绘,使得词的画面更加生动。
同时,这些形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绿水青山”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环境,“柳絮飞时花满楼”则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最后,从词的思想内涵上看,行香子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词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描绘,则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这种思考使得词的内涵更加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行香子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词作。
它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美丽的画卷;通过对比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词的形象更加鲜明;通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词的内涵更加丰富。
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2024年)《行香子》秦观
2024/3/26
03
对偶
秦观在词中运用对偶手法,使得词句更加工整、优美,如“桃叶不言人
不语,眉尖一点君知否”等句,通过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词的艺术感
染力。
12
音韵格律特点
2024/3/26
音韵和谐
秦观的《行香子》在音韵上追求和谐统一,通过押韵、平仄 等手法使得词的音乐性更加突出。如全词押同一韵脚,读来 朗朗上口,具有回环往复之美。
1 2
弘扬传统文化
《行香子》作为古代文学的瑰宝,通过传承和弘 扬,有助于增强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 尊重。
倡导人文关怀
《行香子》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对当 代社会倡导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具有启 示作用。
追求艺术审美
3
《行香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追求,对 当代社会追求艺术审美、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积极 的引导作用。
格律严谨
该词严格遵守了词的格律要求,字数、句数、平仄等方面都 符合规范。这种严谨的格律要求使得词的结构更加紧凑,有 助于情感的表达。
13
画面感呈现与审美体验
2024/3/26
画面感强烈
秦观在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 幅幅生动的画面,如“草际鸣蛩,惊 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等句, 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场景 之中。
近现代研究
近现代学者在继承古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西方文艺理论、比较文学等方法,对《行香子》进行了更为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
2024/3/26
24
当前研究热点与争议问题
研究热点
目前,关于《行香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的意境、表达技巧、文化内涵等方面。同时,也有学者 关注该诗在秦观创作生涯中的地位和影响。
行香子秦观中的名句
行香子秦观中的名句摘要:一、引言二、行香子秦观的作者介绍三、行香子秦观中的名句概述四、名句1:“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五、名句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六、名句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七、名句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八、名句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九、名句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十、结语正文:一、引言“行香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的一首词,此词以优美的词句和寓意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本文将详细解读行香子秦观中的五句经典名句,以揭示其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二、行香子秦观的作者介绍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江西四大家”,在诗词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秦观的词作多以婉约、柔美见长,善于抒发细腻的感情,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三、行香子秦观中的名句概述行香子秦观中共有五句名句,它们各具特色,既体现了秦观词作的优美风格,又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这五句名句分别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以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名句1:“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这句名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山抹微云,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天粘衰草,则生动地描绘了衰草萋萋的景象。
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寓情于景,传达了离别的悲凉之情。
五、名句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句名句以水为喻,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无奈与惆怅。
盈盈一水间,形象地描绘了水波荡漾的景象;脉脉不得语,则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离别时无法言喻的心情。
这句名句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六、名句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这句名句通过对飞花和丝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北宋秦观《行香子 树绕村庄》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行香子·树绕村庄》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
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行香子·树绕村庄》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绿树环绕,水满池塘,阳光明媚,春风浩荡。
词人徜徉在田园中,见百花争艳,竞相开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纵目远望,隐约可见围墙茅堂,酒旗飘扬在水岸桥边。
春光可爱,心情欢快,走过山冈,信步田野,莺啼,燕舞,蝶忙,一派大好春光。
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
通篇用语流转自然,给人以明快之感。
上片结句写花,下片结句写莺燕蝶,画面一静一动,相互呼应,使全篇结构匀称,回环往复,意趣盎然。
原文: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翻译: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绿树环绕着村庄,池塘里充满了春水。
倚东风,豪兴徜徉。
东风淋浴,兴高采烈。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这个小花园很小,但它充满了春天。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桃花是红色的,李花是白色的,菜花是金色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远处有一堵墙,有几间茅草屋。
飏青旗,流水桥旁。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小溪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偶然乘坐旅行,穿过东山。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莺鸣,燕飞,蝴蝶匆忙,一派美丽的春天。
注释:注释校对自《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选自《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版)。
行香子翻译和原文秦观
行香子翻译和原文秦观行香子是秦观的一首词作,原文如下:
行香子。
秦观。
行香子,遥天千里,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欲饮无由思故园。
秋风萧瑟,人生几何?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行香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行香子》阅读练习及答案《行香子》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l4~15题。
行香子(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4.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上阕移步换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B.本词下阙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
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
D.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
15.请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6分)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14.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也涉及到诗歌艺术手法的考察。
主要是要准确解读诗歌内容。
A项上阙定点观察B项,下阕移步换景,以行踪为线索由近到远,动静相间,风光如画。
D项结合整首词内容,“豪兴”是说明词人游兴正浓,“徜徉”是闲庭信步,与下阕“偶然乘兴”相呼应,主要表现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
“意兴豪迈”“旷达洒脱”概括不准确。
15(6分)①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生动自然。
写景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香”,色彩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
②用词准确。
“倚东风、豪兴徜徉”,“豪兴”点明心情,“倚”“徜徉”则写出诗人怡然自得的`神态。
“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啼”“舞”“忙”与三个动物的活动特地安静相对应,写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
③句式整齐,格调轻快。
本词句式都是三、四字句式,轻快流畅。
(每点2分,注意要点实例)【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要结合诗词大意感知诗歌的语言特点。
先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点出,再结合诗句作具体实例。
诗歌的语言特点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放笔婉约、简练生动、抑扬顿挫等。
秦观行香子的意象和意境
秦观行香子的意象和意境秦观的《行香子》真是一首让人忍不住想要深究的好词,里面的意象和意境都特别打动人心。
秦观的这首词就像一杯香茶,刚喝下去,满嘴都是那种清新和回味无穷的感觉。
词中描绘的那种自然景色,简直让人想立刻去趟桃花源。
想象一下,桃花满枝,香气扑鼻,春风一吹,花瓣就像雨一样飘落,那个画面,啧啧,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再说了,词中提到的“月明点滴”,那可不是一般的月亮啊,仿佛它在夜空中也在跟你调皮,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总觉得秦观在这里不仅仅是在写景,更是在传递一种情绪,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感受那份宁静和优雅。
再来聊聊意境,哎呀,秦观可真是高手,他把内心的情感和外部的自然景色融合得恰到好处。
你看他提到的“山前水边”,这俩地方可不是简单的背景,简直是情感的载体啊。
他的心情就像那奔流不息的溪水,时而欢快,时而忧伤,像是在诉说着某段往事,真是让人心生共鸣。
每当我读到“风送梅花”,心里总会想起那些青春岁月,仿佛那时的我也是在风中追逐着什么,甜蜜又苦涩的感觉,没错,就是那种青春的悸动。
哎,岁月如歌,仿佛我们都曾在这样的风景里徘徊过。
词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那就是他的细腻描绘。
“细雨飘飘”这几字就能让人联想到那种轻柔的雨丝,像是母亲的手轻轻抚摸着你的脸庞,温柔又细腻。
你想啊,雨下在青石板上,发出那种“滴答滴答”的声音,简直就是自然的乐章。
秦观在这里可真是个小诗人,用他的笔调把日常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细节变得那么生动,像一幅活生生的画卷。
每当我读到这里,心里就会想:“哎呀,这日子过得真是有滋有味呀!”再说他对爱情的描绘,真的是让人感同身受。
“愁眉锁眼”这个词用得太绝了,简直能让人想象出那种爱而不得的无奈。
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段往事,那种爱恋的甜蜜和苦涩交织在一起,恍如春日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点点金色,却又带着几分阴霾。
秦观把这种复杂的情感写得淋漓尽致,简直让人忍不住想流泪。
爱就是这么一回事,甜蜜和痛苦总是相伴而生,就像那条流淌不息的小溪,永远在心底流淌。
行香子 秦观
行xíng 香xiāng 子zǐ秦 观树shù绕rào 村庄cūnzhuāng ,水shuǐ满mǎn 陂塘bēitáng ①。
倚yǐ东风dōngfēng ,豪兴háoxìng ②徜徉chángyáng ③。
小xiǎo 园yuán ④几许jǐxǔ ,收shōu 尽jìn 春光chūnguāng 。
有yǒu 桃花táohuā红hóng ,李lǐ花白huābái ,菜花càihuā黄huáng 。
远远yuǎnyuǎn 围墙wéiqiáng ,隐隐yǐnyǐn 茅堂máotáng 。
飏yáng 青qīng 旗qí⑤,流水liúshuǐ桥qiáo 旁páng 。
偶然ǒurán 乘兴chéngxìng ,步bù过guò东dōng 冈gāng 。
正zhèng 莺yīng 儿ér 啼tí,燕儿yànér 舞,蝶儿忙。
★译文绿树环绕小村庄,春水涨满池塘。
沐着春风,游兴正浓,信步闲逛。
小园没有多大,好像收尽全部春光:红艳艳的桃花,雪白的李花,金黄的菜花。
远处有围墙,隐现出茅屋。
青色酒旗高高飘扬,酒店旁有小桥流水。
偶然乘兴而来,走过东边山头。
只见莺儿啼叫,燕儿飞舞,蝶儿忙碌。
★注释①陂塘:池塘。
②豪兴:指游兴浓。
③徜徉:徘徊,游荡。
④几许:指没有多大。
⑤青旗:旧时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旗。
★赏析这首词写农村田园。
全词色彩绚丽多姿,花鸟动静相宜,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行香子秦观原文朗读
行香子秦观原文朗读
《行香子》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首名篇,出自明代著名诗人秦观的手笔,表
达了他对人生的一种追问与反省。
诗的开头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万事成蹉跎。
何处问津?归来看取行香子”,秦
观从春天开始,使用抒情性的言语来表达一种懊恼诉说,不能完成一切事件,对未来无所问津,想归来寻求灵感,即选用“行香子”这一成语来彰显其哀思。
秦观又继续接着写道:“行行重行行,上路萤火欹。
调笑更长终,到时还黄昏。
家家门前柳,立立花落时”,此段描绘的是他未曾驰骋的远路之上幽暗的诗中景,萤火荧荧并不能及时地带领他穿越远路,流连的微笑只能无声无息走进深夜,家家门前柳只挽来是非之花,枯萎却又不能把他拉回往昔,这是他表达求之不得的心情。
随后,秦观提出了一种积极的回答:“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此句表达了他对于英雄歌手的尊敬之情,因为他们在江山美景之中,为了他们后代的未来而拼搏,他认可秦皇汉武的功勋英勇,但是却不及文人贤士以文采陶醉,羡慕他们的智慧与豁达,最终双双失败。
在《行香子》这首诗里,秦观有效地把握住了精神与实际,成功地表达出自己
对人生的探索与反省,这也让我们从中获益良多,更能达到此句歌词暗含的警示,即“行为言之,行行重行行,坚定信念,不容生出消极的思想”,也就是要“行香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香子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①陂(bēi)塘:池塘。
②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③飚(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
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
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
"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
"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
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
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
这几句也颇似辛弃疾《鹧鸪天·和子似山行韵》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其怡然自得情状。
"正莺儿啼"三句,仍是特写春之一隅,地点却已经转到田野之中。
与上阕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
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节片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在艺术创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
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
全词下笔轾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题农庐舍起句看似平易,实具巧思。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以平易质朴,明白如话的诗句,表现在不知不觉之间,春风悄然而至,带给漫山遍野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象。
诗句如口头语、家常话,却写出了物候特点和人们的普遍感觉,诗意盎然。
特别是一个"绿"字,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见出作者驾轻就熟的"炼字"功夫。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大概就是受此启发。
紧接下来的四句是写农家春忙。
"湖上青既早,田家日不闲"是概括地写。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是具体地写。
湖色青青,农人们在田间躬耕不辍。
这两句字面上虽没写人,但实际上正是写人,写的是农人正在田间渠边劳作的景象。
这是一对联语,对仗工整。
结尾两句是写农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收工回家休息。
饭牛就是喂牛。
关即门闩,闭关就是闭门。
傍晚时分,农人们给勤劳,一天的耕牛喂饮后,关上柴门回到家中休息。
结句"归来还闭关",一方面是写农人劳累了一天,第二天还要早起出工,需要及早休息,这从一个侧面含蓄地写出了春忙;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农人们无事不相往来、互不相扰、闭关自守的心理状态。
整首诗生动地展示了在社会安定时期,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宁静生活。
从诗题和诗的内容看,诗人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欣赏态度来赞美农家生活的。
他对农民生活作了诗化、美化、理想化,可以说这是一曲"田园牧歌"。
从这首诗的情调,读者也可隐约看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向往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