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章回小说的若干特征

合集下载

第三讲明清章回体小说

第三讲明清章回体小说

二、《金瓶梅》的版本
❖ 1、“万历本”系统。
1957年11月文学古籍刊行社据明万历年间刊本 发行,线装2函21册纸本
❖ 2、“崇祯本”系统。
张评本《第一奇书金瓶梅》(清康熙刻本)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第十二页,共86页。
三、《三国志演义》思想主旨
2、思想主旨。 ❖ 1)明君贤臣统一稳定社会理想。
①对仁君、忠义、智勇的称颂;
②着眼合写分。
❖ 2)“拥刘反曹”倾向。
①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曹操奸雄;
②结构上,刘备蜀国放在首位; ③语言上,尊称刘备,蔑称曹操。
❖ 3)道德悲剧意识。正义方蜀国灭亡,英雄人 物陨落。
能识破其假象,发扬勇于战斗、除恶务尽的精神, 却反遭唐僧误解和责难,被逐回花果山。
❖ 2、此段文字的艺术特点:
(1)情节曲折多变,结构层层递推。 (2)人物组合巧妙,形象对比鲜明。 (3)人性和神性、奇异性和现实性相统一 的任务塑造。
无忧PPT整理发布
第四十一页,共86页。
第四节 世情小说《金瓶梅》
三、《水浒传》的思想主旨
❖ 1、主题说纷争
❖ (1)、“忠义”说 。忠义的赞歌\忠 义的悲剧;
❖ (2)、“发愤”说 ;
❖ (3)、“诲盗”说 ;
❖ (4)、“农民起义”说 ;
❖ (5)、“投降主义”说 ;
❖ (6)、“为市井细民写心”说 ;
❖ (7)、“忠奸斗争”说 。
无忧PPT整理发布
第二十三页,共86页。
❖ 4、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民间传说和艺人讲唱基础上 而成《水浒传》。
无忧PPT整理发布
第二十一页,共86页。
二、《水浒传》的作者及版本

明清小说的风格与特点

明清小说的风格与特点

明清小说的风格与特点明清小说,包括明代与清代的小说创作,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与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清小说风格独特,结构紧凑,情节曲折,文笔雄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从明清小说的风格、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明清小说的风格明清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篇章,它的风格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明清小说的叙事方式极为生动,充满着戏剧性和热烈的情感,经常采用阴差阳错的情节设计,吸引了无数读者。

此外,明清小说的语言流畅、简洁,用词丰富,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和韵律感,让人读起来趣味盎然。

此外,明清小说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也为其风格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明朝晚期和清初,社会上的变革和文化的交汇,使得文学创作场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文人墨客们纷纷将小说创作作为自己的重要业余爱好,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满足和才华施展的舞台。

(描写工农百姓生活小说《儒林外史》)二、明清小说的特点明清小说有着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它们一方面与时代背景、文化氛围有关,另一方面也源于作家创作的情感、文学追求等方面。

下面是明清小说的几个主要特点:1、聚焦现实生活。

明清小说常常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为素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和转化,成为了小说中的情节和故事。

例如,官场潜规则、士人风流、商人、工匠、女子的命运等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都在明清小说的创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官场风云小说《红楼梦》)2、反映社会风气。

明清小说时代,社会风气飘忽不定,在这种大环境下,小说作为一种文艺表达方式,更多地成为了社会风气的反映和诠释。

比如,《红楼梦》中反映贵族生活的诸多片段,充满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现实,生动地再现了清王朝贵族生活的种种美丽和丑陋。

3、突出情感描写。

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情感,作家通常通过对于情感的深入描写,让人更好地认识到人物的性格和处境。

例如,《红楼梦》中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戏剧,通过描写二人内心的痛苦、纠结、无奈,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爱情难题。

小说复习

小说复习

明清小说概观明清小说的分期及特点(一)分期明代前期:停滞阶段明嘉靖至清乾隆前期:兴盛时期(时代、思想、经济)乾隆以后:滑坡阶段(二)特点三种样式:白话长篇、白话短篇、文言短篇1.长篇章回体小说:“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章回体(分回,有回目,每回开始和结束有套话)题材:历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历史小说的数量最大:“史之余”、历史悠久、史学传统、专制政治;写法:“博考文献,言必有据”《三国演义》“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水浒传》。

神魔小说:多数写于明代后期。

清代后期渐与世情小说合流。

成就最高的是《西游记》,其次,《封神演义》,此外,“四游记”。

世情小说:《金瓶梅》《玉娇李》;《歧路灯》、“清代三部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平山冷艳》《好逑传》;“才藻小说”《镜花缘》2.白话短篇小说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

明清白话短篇小说包括话本和拟话本。

拟话本的高峰是明代末年。

冯梦龙《三言》,凌濛初《二拍》,陆人龙《型世言》。

抱翁老人从三言、二拍中精选四十篇编为《今古奇观》,成为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选本。

乾隆以后,白话小说更成绝响:道德说教压倒娱乐因素;语言日益雅化;叙事方式全知全能。

3.文言短篇小说明代“三灯”:瞿佑《剪灯新话》,李桢《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三国演义》一、“三国”故事之演变我国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之开山作。

史书: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作注,扩充了很多史迹;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朱熹《通鉴纲目》都有相关传说及史迹。

小说:魏晋南北朝《语林》、《世说新语》、《小说》;北宋末期,说话艺术中已有明显的“拥刘反曹” 倾向,金元时代,民间讲唱文学进一步发展,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已有《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

此外,金院本、南戏中有不少三国戏,元杂剧中更多。

主题概括: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对仁政与和平的向往,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章回体名词解释

章回体名词解释

章回体名词解释介绍章回体(Zhang hui ti),又称为章回小说、回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流派,主要流行于明代和清代。

章回体小说通常由若干个独立的章回组成,每个章回一般以一个事件或情节为主题,相互间存在一定的连贯性。

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是结构清晰,情节曲折,故事层次分明。

历史背景章回体小说的发展起源于元代志怪小说,随后在明代形成了初步的框架。

明代初儒林名士诞生,文人墨客开始追求艺术性和审美的完美结合,章回小说得到了广泛的推崇。

到了清代,章回体小说逐渐成为通俗读物,大量的章回小说问世,其中包括《红楼梦》、《西游记》等。

章回体小说的特点1.结构清晰:章回体小说通常以若干个独立的章节组成,每个章节具有自己的主题和情节,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连贯性。

这种结构使得读者可以分次阅读,有助于节约时间和提高阅读效率。

2.情节曲折:章回体小说的情节安排多变,常常出现转折和悬念,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恰到好处的安排和安排,使读者一直保持着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3.故事层次分明:章回体小说的故事往往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主线故事与支线故事。

这种安排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各个层次之间形成了相互呼应和对比。

章回体小说的代表作品1.《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章回体小说,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府为背景,通过贾府内外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家族的兴衰发展。

《红楼梦》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章回体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角色的取经之路为主线,展现了妖魔鬼怪与真理之间的斗争。

小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情节深受读者喜爱,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3.《水浒传》: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章回体小说,以宋江等108位好汉起义军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他们的英勇冒险和忍耐力。

小说展现了封建统治下社会不公和士人的不幸遭遇,具有浓厚的社会批判意义。

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

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

常见手法:比 喻、暗示、拟 人等
作用:使作品 更具有深度和 哲理性,引发 读者思考和感 悟
01
02
03
04
夸张手法
明清小说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能够突出人物形象和情感,增
强艺术感染力。
夸张手法在明清小说中常常与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相结合,
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夸张手法在小说情节的推 进和氛围的营造中也有着 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发读 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讽刺手法在明清小说中不仅用 于批判社会现实,也用于反思 人性、探索人生意义等方面。
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的定义和 作用
明清小说中对比手 法的常见形式
对比手法在明清小 说中的具体应用
对比手法对明清小 说的影响和意义
象征手法
定义:通过象 征性形象或符 号表现抽象的 概念或情感
目的:增强作 品的艺术表现 力和感染力
事物特征。
排比:运用排比句式,增 强语言气势,使表达更加
有力。
对偶:运用对偶手法,使 语言更加工整、优美,增
强文学性。
夸张:通过夸张手法,突 出人物形象和事物特征,
引起读者共鸣。
语言韵味
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富 有韵律感
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 人等修辞技巧,增强语言
表现力
文化内涵:融入传统文化 元素,展现中华文化的深
强调个体意识和自由思想
批判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
艺术手法
讽刺手法
讽刺手法在明清小说中得到了广 泛运用,通过夸张、对比等手法 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性弱点。
讽刺小说常常以喜剧形式表现悲 剧主题,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批判 社会现实。
讽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 鲜明的讽刺意味,通过刻画其丑 态或滑稽表现来达到批判效果。

明清小说的特点与意义

明清小说的特点与意义

明清小说的特点与意义1. 引言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时期,其中小说作品成为当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明清小说的特点以及其对当时社会和文化产生的意义。

2. 特点2.1 文体多样性在明清时期,小说形式开始多样化,包括章回体、话本体等不同形式。

不同于以往的诗词曲赋,小说以散文语言进行叙述,更加贴近生活与人民。

2.2 描写细腻明清小说注重对细节和情感的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情节展开等方面表现出极高水平。

例如《红楼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就达到了极致。

2.3 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明清小说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民生活有着真实而细腻的描绘,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态和风貌。

例如《水浒传》中反映了农民起义和侠义精神。

2.4 民间风格浓厚与以往文学作品多为贵族阶层创作不同,明清小说更加注重民间风格和描写民间生活。

这使得小说更加贴近人民,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可。

3.1 文化传承与创新明清小说既继承了以往文人的创作传统,如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同时也在题材选取、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这种传承与创新使得明清小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3.2 社会启示与批评在对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中,明清小说能够启示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弊端进行思考。

例如《西游记》中对社会腐败和权力斗争的揭露正是明清小说的一个典型例子。

3.3 影响后世文学明清小说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和题材选择。

以《红楼梦》为例,它不仅影响了后来小说、戏剧等领域,还对诗词曲赋甚至瓷器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3.4 反映民族精神明清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侠义精神等成为后世文化中表达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符号。

这些价值观和人物形象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明清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和深远的意义。

它们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也对中国文学史和民族精神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明清小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章回小说的特征

章回小说的特征

章回小说的特征
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由于“讲史”很难在一两次“说话”中把一段历史兴亡争战故事讲完,“说话人”就分次连续讲述,每次“说话”前用题目向听众提示本次主要内容,这就成了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

经宋元两代长期的积淀,章回小说在元末明初时期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作品,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到明代中期,章回小说更趋成熟,出现《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清代,章回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高峰。

章回体小说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艺术特征
章回体小说的前身是说书艺人讲述故事,讲述故事基本上是述诸听觉,所以就形成了章回小说在艺术上严格的可叙述性。

②形式特征
章回小说在形式上采取散韵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

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

③叙事特征
在叙述方面,章回小说很注意说与听的关系。

绝大多数前面都有一个入话;注意保存讲话的痕迹;为了吸引读者,往往在情节的关键之处戛然而止,以调动读者对情节的急切关心。

总之,章回小说一方面通过价值人格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及悲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价值人格的探索和社会的批判;另一方面又通过不同的价值人格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悲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新的
价值人格的赞美和对传统的价值人格的批判。

正是通过悲剧性冲突的描写和悲剧成因的揭示,章回小说充分显示了其社会批判意义和伦理批判意义。

《试述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5篇范文》

《试述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5篇范文》

《试述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5篇范文》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特点:1.分回立目,有开场诗散场诗,有“话说”、“欲知后事如何”等套语。

2.艺术表现日趋成熟:3.成书过程,从集体编著到个人独立创作;4.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到关注现实人生;表现题材,从军国大事到日常生活琐事;5.人物塑造,从英雄到平民、从特征化到个性化;6.情节结构,从线性流动到网状交叉;小说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繁荣的原因:1.君臣文士对俗文学的爱好,客观上破坏了传统的文化政策,为小说文学地位的提高及其繁荣创造了条件;2.李梦阳、王慎中、李贽等人在理论上比较明确地肯定俗文学的价值,为俗文学争得了文学地位;3.市民阶层的壮大,形成了新的读者群,市场需求促进了通俗文学创作的繁荣;4.城市商业经济繁荣,书坊、印刷业发展,促进了长篇小说的快速印制和广泛流播。

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1、概念【章回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

每回用单句或两句相对仗的句子标目,以揭示本回的主要内容。

由民间说话艺术中“讲史”一家发展演变而来,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

2、体制:⑴章目分章叙事,分回标目,初期目录单句为主、字数参差,后为双句对偶、渐趋工整;⑵正文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⑶结构保存了宋元话本开头用开场诗、结尾用散场诗的形式,首尾开合照应;⑷叙事以“话说”(却说、且说)起首,中间穿插诗词、韵散结合,在情节关键处收束,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语。

试述《牡丹亭》的文化意义(见文学史(卷四)115—116页)内容仅供参考。

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研究

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研究

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研究明代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和成就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明代章回小说的基本情况、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具体作品的分析,以期深入探讨这一重要文学体裁。

一、明代章回小说的基本情况明代章回小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是在民间说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明代章回小说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波折,从初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到中晚期的《金瓶梅》、《红楼梦》等文学巨著,这一文学体裁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中国文学的代表之一。

二、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特点与表现形式1、情节曲折起伏明代章回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独具特色,往往采用曲折起伏的情节设计,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妖怪的斗争、唐僧师徒的取经之路,情节离奇,引人入胜。

2、人物形象鲜明明代章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既有正面的英雄人物,也有反面的邪恶角色。

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往往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等五虎上将,性格各异,形象鲜明。

3、注重情感表达明代章回小说非常注重情感表达,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

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个人的情感与命运的无奈。

三、具体作品分析本节将以《水浒传》为例,深入分析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的特点及其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以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雄事迹为主线,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1、故事情节塑造《水浒传》以曲折起伏的情节吸引读者,通过描述众多好汉的成长与斗争,展现了农民起义的艰辛与伟大。

其中,每个人物的发展历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落草为寇到招安征战,这些好汉们在故事中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反抗精神。

2、人物形象刻画在《水浒传》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

例如,宋江作为领袖,智勇双全、胆略过人;李逵则粗犷豪放、勇猛无比;林冲则忍辱负重、义无反顾。

元明清文学2 (1)

元明清文学2 (1)

古代小说作家
知人论世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 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 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 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 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 《孟子· 万章下》 为了准确把握和评价文学作品,有必要对 其作家生平、性格、思想、著述作全面考察, 并对形成其性格、思想的时代、环境因素作初 步分析。
二、继承“说话”艺术的叙事方式 章回小说继承宋元“说话”传统,作者(叙事人)始 终扮演着说话人的角色,采用“说给人听”的散说为 主并间以韵文的叙事方法。 作者创作时虽然已经脱离了说书场。但仍遵循 “说话”艺术的基本要求。“话说”、“且说”、 “但见”、“只见”之类,仍是叙事和描写的常见方 式。在讲述过程中,作者可以任意中断情节的发展, 向读者进行解释和评论。讲史艺人为吸引听众下回再 来,往往在情节紧要关头突然打住,留下悬念。这种 叙事技巧也为章回小说所继承。。后来虽完全摆脱 说——听模式而转为文本在每回结尾,以“欲知后事 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语结束阅读模式,但仍保 留着某些说书习惯用语的痕迹。
五、缓急有致的叙事节奏 讲故事要能吸引人抓住人,必须适应听众 的欣赏心理需求。因此,特别讲究掌握故事发 展的快慢、紧松、起伏、擒纵等变化。章回小 说写给读者看,同样需要适应阅读心理,而注 意艺术节奏。 古典小说评论家深知此中奥妙,通过各种 方式阐明安排好艺术节奏的重要性。《三国演 义》第七回叙述袁绍和公孙瓒、孙坚和刘表之 间混战,接下去第八回却转而叙述貂禅的故事, 毛宗岗批道:“前卷方叙龙争虎斗,此卷忽写 燕语莺声,温柔旖旎。真如铙吹之后,忽听玉 箫;疾雷之余,忽观好月”(第八回回首总评), 就是讲究掌握节奏的一例。
六、通俗化的叙事语言 唐代传奇以文言文为主,宋元“说话”转 为以白话为主。章回小说继承宋元“说话”传 统,叙事语言力求通俗化大众化。但当时的书 面语言仍是文言文世界。章回小说为了雅俗共 赏,在白话中夹杂文言词语及引用融汇诗、词、 歌、赋、史传文学,也是很自然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利用了《三国志》史 料等原因,名为“通俗”,实则“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相比之下,《水浒传》采用老百 姓口语,可称为名副其实的长篇白话小说。 《金瓶梅》为与内容相适应,叙事语言趋于市 民化。《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则是经过精 心提炼的白话而更富有文学色彩。

明清小说的特点与流派

明清小说的特点与流派

明清小说的特点与流派一、明清小说的特点1.叙事风格:明清小说以章回体为主,采用了叙事、描写、对话等多种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2.人物形象: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主题思想:明清小说涵盖了广泛的主题思想,如批判封建社会、反映人民生活、弘扬儒家文化等。

4.语言风格:明清小说的语言风格独特,既有文言文的典雅,又有白话文的通俗,形成了雅俗共赏的特点。

5.艺术手法:明清小说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如夸张、讽刺、对比、象征等,增强了作品的的表现力。

二、明清小说的流派1.历史演义: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英雄豪杰的故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2.神话传说:以神话传说为基础,塑造神奇奇幻的故事,如《西游记》等。

3.世情小说: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如《红楼梦》等。

4.武侠小说:以武术江湖为背景,讲述侠义英雄的故事,如《射雕英雄传》等。

5.才学小说:以学术竞争为题材,展现文人学士的风采,如《儒林外史》等。

6.神怪小说:以神鬼仙魔为题材,讲述奇幻的故事,如《聊斋志异》等。

7.言情小说:以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如《西厢记》等。

8.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历史故事,如《明朝那些事儿》等。

综上所述,明清小说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流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习题及方法:1.习题:明清小说的叙事风格主要是什么?解题方法:回顾所学知识,明清小说的叙事风格主要是章回体,采用了叙事、描写、对话等多种手法。

答案:明清小说的叙事风格主要是章回体,采用了叙事、描写、对话等多种手法。

2.习题:明清小说中哪部作品以神话传说为基础,塑造神奇奇幻的故事?解题方法:根据所学知识,神话传说的明清小说是《西游记》。

答案:《西游记》以神话传说为基础,塑造神奇奇幻的故事。

3.习题:下列哪部作品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射雕英雄传》解题方法:根据所学知识,选项C《红楼梦》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明清文学体裁

明清文学体裁

明清文学体裁明清文学体裁是中国明清两代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明清两代,文学体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戏剧、诗歌等。

一、小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水平。

明清小说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特色。

(一)形式明清小说在形式上采用了长篇章回体小说,这种形式使得小说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情节,同时也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章回体小说每一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内容明清小说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题材上,明清小说包括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等多种类型。

历史演义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现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性格、命运等;英雄传奇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通过对战争、冒险等事件的描写,表现了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和成长历程;世情小说则以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家庭、婚姻等社会关系的描写,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道德观念。

(三)风格明清小说的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语言上,明清小说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叙事上,明清小说采用了复杂多变的叙事方式,通过多线索、多角度的叙述,表现了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此外,明清小说还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人物性格、行为、心理等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戏剧明清戏剧是中国古代戏剧的集大成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明清戏剧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特色。

(一)形式明清戏剧在形式上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戏剧形式,如传奇、杂剧、南戏等。

传奇是以南方民间戏曲为基础的一种戏剧形式,具有曲折的情节和华丽的文采;杂剧则是以北方民间戏曲为基础的一种戏剧形式,具有粗犷的风格和简洁的语言;南戏则是南方民间戏曲的一种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动的表演风格。

明清章回体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明清章回体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明清章回体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明清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故事情节曲
折多变,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在明清时期,这种小说流行于文人士子之间,其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小说家,如施耐庵、罗贯中等。

他们通过章回体
小说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在情感、性格、行为
上丰富多样,而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将从情感、性格、行为三
个方面来分析明清章回体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首先,明清章回体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情感方面非常丰富。

例如,在《水浒传》中,有梁山好汉宋江,他忠义于国家,热爱民众,仗剑杀猛虎
的情节充满了英雄气概。

与之相反,在《红楼梦》中,有贾宝玉,他是一
个敏感多情、善感忧郁的人物,对情感问题特别敏感,对花草鱼虫有着极
度的热爱。

这些人物形象通过对情感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他们
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感受到他们情感的魅力。

明代章回小说的艺术成就

明代章回小说的艺术成就

明代章回小说的艺术成就简介明代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分卷」或者「回目」为单位组织故事情节。

章回小说在明代达到了顶峰,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令人称道。

本文将介绍明代章回小说的艺术成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多样化的故事结构和布局明代章回小说采用多样化的故事结构和布局,给读者带来了新鲜感与挑战。

常见的结构包括平行剧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嵌套式叙述等等。

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吸引读者投入其中。

2. 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明代章回小说充满了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角色之间性格各异又相互关联。

作者通过精心刻画和描写人物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内在思想等方面,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每个角色的独特性格和深层次内心世界。

3. 精彩的情节设置和紧凑的叙事结构明代章回小说的情节设置极为精彩,充满了悬念和波折。

作者善于运用转折、对比、隐喻等手法来推动故事发展,使得整个叙事过程生动有趣。

同时,章回小说的叙事结构紧凑,从一个情节引申出多个分支,给读者留下了众多遐想空间。

4. 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明代章回小说中常常夹杂着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令人捧腹大笑。

作者巧妙地使用夸张、反讽、讥讽等修辞手法,使得故事更具趣味性。

这种幽默诙谐元素既增添了阅读乐趣,也丰富了作品内涵。

5. 高度艺术化的文学描写明代章回小说在文学描写方面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无论是形象描绘还是环境描写,作品都展现出了作者别具一格的文学才华和细腻观察力。

这些描写不仅使作品更具视觉感,也让读者融入到故事中,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氛围。

结论明代章回小说以其多样化的故事结构、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精彩紧凑的情节设置、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以及高度艺术化的文学描写等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这些特点使得明代章回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是本文对明代章回小说艺术成就进行介绍和探讨。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特点,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独特文学形式所带来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试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及演变

试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及演变

试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及演变自明代中叶开始,直至清代中叶,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统治集团的日趋腐朽,思想控制的松动,以及王阳明心学的流行,文学逐步走出了沉寂枯滞的局面。

特别是嘉靖以后,很快的由复苏而大踏步的向前迈进。

这时的文学创作随着接受对象的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传作主题精神更加高扬,从而突出了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而在清中叶,文学领域也呈现出类似晚明的一股思潮,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

此外,叙事文学的全面成熟,个体文学语言的通俗化,以及流派意识的自觉,造成了这个时期兴起了编著章回体通俗小说的热潮,涌现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传世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其中代表中国小说文学史最高成就的四大名著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

这段时期的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文思潮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我们就从各时期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发生的变化依次列举。

作为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演义》不及善于叙事,而且也长于写人。

他塑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既是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刘备、谋略超人诸葛亮等,这些艺术典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一定的“类”的意义,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

小说在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时所采用的手法,主要有:一、出场定型。

如写刘备“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的非常言行等,都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的“亮相”。

二、反复皴染。

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

三、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描写一般都是从史书或传说中借鉴而来,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和理想化的色彩,虽然不一定能经得起生活真实的检验,但与整体的艺术效果却十分吻合。

明清章回小说:一种至今绵延不息的小说体式

明清章回小说:一种至今绵延不息的小说体式

明清章回小说:一种至今绵延不息的小说体式清代学者焦循曾在《易余龠录》中说“一代有一代之胜”,并选取楚骚、汉赋、魏晋南北朝隋唐诗、宋词、元曲、明代八股文为各个时代的代表文体。

后来有人将最后一项改为明清小说,这是符合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实际情况的。

在所有的文学式样中,明清两代独领风骚的确实是小说。

而其中又以章回小说为代表。

章回小说又称中国古代长篇通俗小说。

由宋元长篇说话嬗变而来,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与笔记、传奇、白话短篇分途并行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的创作业绩,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文体。

一、章回小说的源起唐代的俗讲变文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是章回小说的远祖。

指的就是章回体小说与俗讲变文之间的一种比较久远的师承关系。

俗讲由佛家讲经衍出,所谓“俗讲”,即中唐以后的一种讲经方式,是和尚在寺里讲经的“话本”,采用说唱结合的方式,描摹表演,比较具有趣味性。

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教义精深繁富,不易领悟,俗讲则将深奥的佛经文学化和通俗化,并且与说唱艺术结合。

唐五代时有种说唱变文极为盛行,叫做“转变”,变文,就是转变的底本。

“变”即为变更、变化,使高深道理通俗化。

变文可以说是彻底的民间文艺,它是一个人就能说唱的讲经文。

由此可见,俗讲变文其实就是通俗方式下的佛家讲经,陈寅恪先生曾讲过:“自佛教流传中土后,印度神话故事亦随之输入,观近年发现之敦煌卷子中如《维摩诘经文殊问疾品演义》诸书,易知宋代说经与近世弹词章回体小说等都出于一源,而佛教经典之体裁与后来小说文学盖有直接关系。

”由此足见,章回体小说与俗讲变文之间确有渊源。

不过,俗讲及变文对章回小说的影响,并非直接的,而是经由“说话”艺术这一中介发挥作用。

“说话”就是讲故事,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

是说书、评弹等艺术形式的鼻祖。

随着李唐王朝的解体与坊市制度的结束,经五代纷争到宋朝建立,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文化空前繁盛。

这为市民文艺的发展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明清章回小说人物特点及演变

明清章回小说人物特点及演变

略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之特点及演进明清时期,小说的叙事艺术已趋向成熟和完美。

先前那种故事式的作品已衍化为繁富的鸿篇巨制,其间有宏大精致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丰富多彩的语言,无微不至的描绘。

文学的表现力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完备。

本文就浅析几部明清时期成就最高的章回小说的人物塑造特点以及他们的演变过程。

《三国志通俗演义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关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学术界大体上有类型化与特征化两个观点。

一、类型化1963年,李泽厚在《典型初探》一文中,认为:张飞、诸葛亮都是类型化的典型,后来停止研究。

到80年代才真正开始讨论。

80年代对《三国》人物塑造类型化这一观点做出较全面的研究的是1983年傅继馥,发表《三国人物是类型化典型》一文,该文认为《三国》的人物就是类型化的典型。

“类型化”的主要特征是:1、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特征,这一主要特征表现的非常突出。

2、文章还认为小说人物性格缺少变化,基本上稳定不变。

类型化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接受。

例如1996年复旦大学章培恒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三国》写人物有一种类型化的倾向,他们的品格性情大都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

例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等。

”又如1998年北师大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国》大抵可分为很多类型。

在接受“类型化”这一观点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2000年南开大学罗宗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认为:《三国》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是类型化,其艺术特征主要有:1单一性。

2稳定性。

二、特征化特征化就是指《三国》人物塑造具有特征化的特点。

1993年刘上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不同意类型化特点,而代之为“特征化”。

1999年袁行霈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接受了特征化这一观点。

认为《三国》塑造人物的显著特点是: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作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

明清小说导读概要

明清小说导读概要
▪ 杀嫂报兄仇:①长兄比父的恩情,孝敬武大;② 潘金莲、西门庆、王婆之歹毒;③细心搜集人证 物证:郓哥之捉奸,何九叔之偷骨殖;④强行召 集左邻右舍,当众审嫂杀嫂;⑤带左邻右舍前往 县衙自首。
士为知己者用,知恩必报,敢为朋友两肋插刀。
▪ 报答施恩,醉打蒋门神。被张都监利用,差点送 命。
▪ 武松是为水浒世界中最能体现“快意恩仇精神” 的好汉。所谓“快意恩仇”就是江湖豪气,杀人 报仇不论是非曲直,只图痛快,甚至多有伤及无 辜。
2、李逵:勇猛简单的莽汉的共名。
▪ 李逵的事迹散见于众多 好汉的故事之中,但他 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十分活跃,靠的是个性 刻画。
讨论:你印象 中的李逵?
➢(1)上梁山最主动
➢ “……今日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托哥哥去。 未知众位意下若何?如是相从者,只今收拾便 行;如不愿去的,一听尊命。只恐事发,反 遭……”说言未绝,李逵先跳起来,便叫道: “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我一鸟斧,砍做 两截便罢!”
鲁智深、李逵、武松
1、鲁达(鲁智深):下层民众心目中的 理想豪侠。
讨论:你心目中 鲁达的形象?
▪ (1)豪爽,勇猛,富于正义感,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 “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 “拳打镇关西”:惩治郑屠,救金翠莲父女; “大闹桃花村”:阻拦周通,救刘太公之女; “火烧瓦罐寺”:惩办歹毒僧道丘小乙、崔道成; “大闹野猪林”:与高俅作对,搭救林冲。
??11结构上分回叙述结构上分回叙述22内容上鸿篇巨著内容上鸿篇巨著33语言上韵白相杂语言上韵白相杂红楼梦120回三国演义120回水浒传120回西游记100回11明代四大章回小说明代四大章回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水浒传金瓶梅金瓶梅22清代著名章回小说清代著名章回小说红楼梦红楼梦以以水浒传水浒传英雄人物的分析为主英雄人物的分析为主讨论

明清章回小说的若干特征

明清章回小说的若干特征

明清章回小说的若干特征中国古代小说分类子部小说,即笔记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基本上都是白话短篇小说章回小说,基本上都是(白话)长篇小说陈文新对《金瓶梅》为世情小说异议。

人情小说包括: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艳情小说。

一、《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在类型方面的重要区别。

A.非历史性的情节在两部小说中的地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都是从宋元“讲史”中演变过来,都依据了一定的历史事实,《三国演义》中中,历史事实在占支配的地位,而《水浒》则不然。

非历史性的情节在《三国演义》当中究竟起何种作用?非历史性的情节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而不是为了改变历史的进程。

而非历史性的情节不影响历史情节。

如赤壁之战中加入了“草船借箭”情节,表现出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衬托出周瑜的心胸狭小。

非历史性的情节在表达上有何特点?《三国演义》中所有的历史事实的展现都是粗线条的,所有的非历史性的情节都是细节的,粗线条的表现占主导地位,细节的表现占次要的地位。

《水浒传》中非历史性的情节占据主导地位,即细节占主导地位。

陈文新老师观点:《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小说家的小说,而《三国》还不能说是小说家的小说。

B.关于悬念的处理是否是生活化的悬念。

《三国》是非生活化的悬念,《水浒》是生活化的;《三国》中的悬念都是和诸葛亮联系在一起的。

表现在“精囊妙计”、“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布置作战任务从不商讨,常“如此、这般···”)。

这种悬念的设置纯属于讲故事的技巧,是非生活化的,与《三国》的品格相联系的。

《水浒》的悬念不是任何人的特权,悬念的设置很巧妙,不易发现。

如第28回武松入狱一段故事的描写。

《水浒》悬念的设置是生活化的,其手法远高于《三国》。

C.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的使用《三国》中,仅描写诸葛亮时(“三顾茅庐”)用了第三人称来叙事,第三人称有助于塑造超凡的人物;有助于展开神秘的情节;能把较为松散的情节处理得相对紧凑。

这三种效果都用于写诸葛亮。

从辨体角度看明清章回小说的几个特征

从辨体角度看明清章回小说的几个特征

作者: 陈文新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文艺研究
页码: 50-54页
主题词: 明清章回小说;辨体;类型;写作惯例;叙事技巧
摘要:“文各有体,得体为佳”,明清章回小说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具有重要文学史意义的特征。

本文从辨体角度指出:章回小说的主要职能是为读者提供精神的愉悦;章回小说的不同类型,往往各有其约定俗成的价值取向或写作惯例;章回小说以叙事和塑造人物为其基本的存在方式,不同类型的作品在叙事技巧上各有侧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章回小说的若干特征
中国古代小说分类
子部小说,即笔记小说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基本上都是白话短篇小说
章回小说,基本上都是(白话)长篇小说
陈文新对《金瓶梅》为世情小说异议。

人情小说包括: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艳情小说。

一、《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在类型方面的重要区别。

A.非历史性的情节在两部小说中的地位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都是从宋元“讲史”中演变过来,都依据了一定的历史事实,《三国演义》中中,历史事实在占支配的地位,而《水浒》则不然。

非历史性的情节在《三国演义》当中究竟起何种作用?
非历史性的情节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而不是为了改变历史的进程。

而非历史性的情节不影响历史情节。

如赤壁之战中加入了“草船借箭”情节,表现出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衬托出周瑜的心胸狭小。

非历史性的情节在表达上有何特点?
《三国演义》中所有的历史事实的展现都是粗线条的,所有的非历史性的情节都是细节的,粗线条的表现占主导地位,细节的表现占次要的地位。

《水浒传》中非历史性的情节占据主导地位,即细节占主导地位。

陈文新老师观点:《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小说家的小说,而《三国》还不能说是小说家的小说。

B.关于悬念的处理
是否是生活化的悬念。

《三国》是非生活化的悬念,《水浒》是生活化的;《三国》中的悬念都是和诸葛亮联系在一起的。

表现在“精囊妙计”、“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布置作战任务从不商讨,常“如此、这般···”)。

这种悬念的设置纯属于讲故事的技巧,是非生活化的,与《三国》的品格相联系的。

《水浒》的悬念不是任何人的特权,悬念的设置很巧妙,不易发现。

如第28回武松入狱一段故事的描写。

《水浒》悬念的设置是生活化的,其手法远高于《三国》。

C.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的使用
《三国》中,仅描写诸葛亮时(“三顾茅庐”)用了第三人称来叙事,第三人称有助于塑造超凡的人物;有助于展开神秘的情节;能把较为松散的情节处理得相对紧凑。

这三种效果都用于写诸葛亮。

《三国》中人物的出场很随意,诸葛亮人物的出场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造成人物的神秘性,和其他情节相比是细线条的,和《水浒》相比依然是粗线条的。

《水浒》中第三人称叙事较短,但效果更好。

比如回目“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看似情节丰富,篇幅很长,实则第三人称叙事很短,但却把“大闹”写得透彻。

可以看出在《水浒》中第三人称叙事更加细节化,与《三国》形成鲜明区别。

D.人物语言
《三国》中只有刘备集团中,诸葛亮、张飞、关羽的语言有个性化的特点。

其他人物如曹操集团的语言是理性的(历史演义要把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借人物口吻来表达出来),众多人物说话的强调、风格是雷同的。

《水浒》人物语言是个性化的语言,特别鲁智深、李逵、武松的语言极具个性。

E.其他方面。

结构;
题材区别:表达观念区别,《三国》政治、军事斗争的智慧,《水浒》108将英雄豪侠闯荡,历史演义与英侠小说的区别。

二、《水浒传》与《金瓶梅》的重要区别。

《水浒》是英侠传奇小说,《金瓶梅》为人情小说(也称“世情书”)
《水浒》与《金瓶梅》的联系:
1.《金瓶梅》中数位重要人物由《水浒》中借鉴而来。

《金瓶梅》从武松打虎开始写起至武松为兄报仇与《水浒》雷同。

A.将武松形象重新塑造。

在《水浒》中作为豪侠的代表,成为侠义的化身,无往而不胜。

《金瓶梅》大加改造(怕疼,是豪侠和常人的区别),其原因是小说宗旨不同,《水浒》要写英雄的豪侠,《金瓶梅》是站在常人的角度来写豪侠,豪侠是没有家庭观的、不可爱的。

B.杀人描写的区别。

《水浒》对杀人的描写乐此不疲,没有血性味,为了符合奔放的风格。

《金瓶梅》中杀人镜头的从生活化的角度描写充满了血性味。

C.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的区别。

《水浒》不倾向于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好汉与恶人的性格泾渭分明。

《金瓶梅》中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比如西门庆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更多地写出了常人的一面。

三、历史演义小说、英侠传奇小说与人情小说之间的不同之处。

A.价值观念不同。

历史演义是面对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智慧来作为写作的核心对象,英侠传奇是面豪侠世界的来写作,人情小说面对常人的世界。

写作对象不一样,价值观念不一样。

B.表达方式不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