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食品的细菌污染
合集下载
食品微生物学-第九章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来源及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
7 G-兼性厌氧杆菌:包括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 兼性厌氧杆菌:包括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 变形杆菌属,为重要的肠道病原菌,可引起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属,为重要的肠道病原菌,可引起食物中毒。柠檬酸细菌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尤其部分为低温菌株,引起冷藏食品变质。 属,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尤其部分为低温菌株,引起冷藏食品变质。 耶尔森氏菌属也污染食品引起食品中毒。 耶尔森氏菌属也污染食品引起食品中毒。 8 G+的球菌: 的球菌: (1)微球菌属:是重要的食品腐败菌,引起肉类、鱼类、水产品 )微球菌属:是重要的食品腐败菌,引起肉类、鱼类、 和豆类制品腐败变质。 和豆类制品腐败变质。 (2)葡萄球菌属: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产生毒素。 )葡萄球菌属: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产生毒素。 (3)链球菌属、明串株菌属、片球菌属(啤酒片球菌、乳酸片球 )链球菌属、明串株菌属、片球菌属(啤酒片球菌、 戊糖片球菌、嗜盐片球菌),一些是食品发酵的菌种, ),一些是食品发酵的菌种 菌、戊糖片球菌、嗜盐片球菌),一些是食品发酵的菌种,一些也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9 G+的芽孢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的芽孢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和梭状芽孢杆 菌属(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解糖嗜热梭状芽孢杆菌), ),是罐头工业 菌属(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解糖嗜热梭状芽孢杆菌),是罐头工业 的杀菌对象。 的杀菌对象。 10 G+的无芽孢杆菌:乳杆菌属。 的无芽孢杆菌:乳杆菌属。
第二节 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一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1 G-需氧或微需氧、运动的螺旋形或弯曲细菌: 弯曲杆菌致病菌。 需氧或微需氧、运动的螺旋形或弯曲细菌: 弯曲杆菌致病菌。 2 G-需氧的杆菌和球菌:假单胞菌属,嗜冷的肉品腐败菌,如荧光 需氧的杆菌和球菌:假单胞菌属,嗜冷的肉品腐败菌, 假单胞菌、生黑色腐败假单胞菌、菠萝软腐病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生黑色腐败假单胞菌、菠萝软腐病假单胞菌;盐杆菌 属和盐球菌属,耐盐菌在盐肉、盐渍食品上生长,引起食品腐败。 属和盐球菌属,耐盐菌在盐肉、盐渍食品上生长,引起食品腐败。 3 醋酸杆菌属: 幼龄菌为 -杆菌,老龄菌为 +。无芽孢能运动或 醋酸杆菌属: 幼龄菌为G 杆菌,老龄菌为G 不运动,需氧。对酒类饮料有害, 不运动,需氧。对酒类饮料有害,在发酵的粮食和腐败的水果蔬 菜常常由本属菌引起。 菜常常由本属菌引起。 4 无色杆菌属: G-杆菌,能运动,使肉类食品变质发粘。 无色杆菌属: 杆菌,能运动,使肉类食品变质发粘。 5 产碱杆菌属:G-杆菌,能在培养基上产碱,使肉类食品变质发粘。 产碱杆菌属: 杆菌,能在培养基上产碱,使肉类食品变质发粘。 6 黄杆菌属: G-杆菌,能运动,嗜冷菌,能产生色素使肉类、乳和 黄杆菌属: 杆菌,能运动,嗜冷菌,能产生色素使肉类、 蛋食品腐败变质。 蛋食品腐败变质。
《食品的细菌污染》课件
精选厨房工具
清洗、消毒和储存采购到的食 品,是防范细菌污染的关键。
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细菌污染是指在生产、运输、存储、处理或烹饪过程中,食品被细菌污 染,从而导致食品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常见的食物细菌污染源
家禽肉类
生吃或未煮熟的家禽肉类是含有致病菌的一种主要 来源。
未经消毒的乳制品
未经高温消毒的生牛奶或奶制品是含有致病菌的一 种主要来源。
污染的水源
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饮用水、露天水源或游泳池是 含有致病菌的一种主要来源。
不洁的厨房和卫生设施
不洁的操作环境和生产设施易成为食品细菌污染的 温床。
细菌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食物中毒
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胃肠道 症状,轻则头晕恶心,重则呕吐腹泻。
重大经济损失
食品细菌污染反复发生,不仅威胁着人们身体健 康,也对食品生产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构 成了严重威胁。
疾病传播
包括病原菌、致病性病毒等在内的细菌污染源, 可能引发多种传染性疾病,如腮腺炎、痢疾、伤 寒市民的担忧,而 且对国家和企业形象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预防食物细菌污染的方法
1
注意饮食卫生
包括保持手部卫生、善存食品、做好饮用水的处理等。
2
加强食品质量监控
在食品生产、运输、销售全过程中,加强对食品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食品的安 全。
3
推广科学烹饪
在家庭和饮食服务行业,普及正确的食品加工、制作和保存方法。
食物细菌污染的检测和追踪
• 采样和检测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 组织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从源头到终端对食品质量追溯。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法规/标准 《食品安全法》 《菌落总数限值》 《细菌菌种和菌落总数标准》
《食品营养与卫生》08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四)高分子乳液涂 料
第六节 食品包装材料
八、食品包装材料设备的卫生管理
(一)包装材料必须符合GB有关卫生标准
(二)利用新原料生产接触食品包装材料新产 品 要求 (三)生产过程中要求 (四)销售单位在采购要求 (五)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设备要求 (六)食品卫生监督机构 的监督
第二节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二、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
(三)霉菌污染食品的评定和食品卫生学意义 2.卫生学意义 霉菌污染食品可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 霉菌如在食品或饲料中产毒可引起人畜霉菌毒 素中毒
第二节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二、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
7.食物储运不当污染
8.放射性污染 9.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
第二节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与腐败变质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1.常见的食品细菌: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芽孢杆菌 属。肠杆菌科各属。弧菌属与黄杆菌属。嗜盐杆菌属 与嗜盐球菌属。乳杆菌属。 2.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与食品卫生学意义 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为细菌总数,二是大肠杆菌
不要长时间用不锈钢容器装咸食物,不能用不锈钢器 皿煎熬中药
金属食品包装容器在使用之前应检查
第六节 食品包装材料
四、纸质包装材料
(一)纸质包装材料的性能
(二)纸质包装材料的卫生
第六节 食品包装材料
五、玻璃包装材料
(一)玻璃包装材料的 性能 (二)玻璃制食品包装 材料的卫生安全
食品的细菌污染与防控课件
影响范围
该事件波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导致大量产品被召回和销毁。
防控措施
公司紧急召回问题产品,并对 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 ,加强了水源管理和设备清洁
消毒。
美国花生公司沙门氏菌污染事件
事件概述
美国花生公司因沙门氏菌污染导致大 规模产品召回,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 安全的担忧。
污染来源
调查发现,沙门氏菌污染源来自某生 产车间的环境卫生问题。
详细描述
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于乳制品、肉类 和加工食品中的细菌,可通过食物链 传播给人类。感染后可引起脑膜炎、 败血症等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弯曲菌
总结词
常见于鸡肉、牛肉和羊肉等食品中,可导致胃肠炎、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弯曲菌是一种常见于鸡肉、牛肉和羊肉等食品中的细菌,可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 类。感染后可引起胃肠炎症状,如腹泻、腹痛和发热等。
密闭运输
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处于密闭状 态,防止外界细菌的污染。
定期检查
定期对储存和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和 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食品销售消费环节防控
食品包装
采用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防止 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
。
销售场所卫生
保持销售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 进行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消费者教育
加强消费者教育,引导消费者注 意食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05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国际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01
制定全球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质量和公
正性。
欧盟食品安全法规
02
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食品的安
全性和质量。
第三章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ppt课件
ppt精选版
8
第四节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的类型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可概括为生物性、化学性、 物理性三大类。其中以生物性病原物种类最多,引 起的食源性疾病也最为常见。
➢生物性病原物 ➢化学性病原物 ➢放射性病原物
ppt精选版
9
一、生物性病原物
生物性病原物主要是指污染食物的微 生物、寄生虫、动植物体内存在的天 然毒素以及动植物食物储存时产生的 毒性物质。
ppt精选版
10
二、化学性病原物
化学性病原物主要包括污染食品的有 害金属、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无机 化合物,如汞、镉、铅、砷、有机磷、 亚硝酸盐等。
ppt精选版
11
三、放射性病原物
放射性病原物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放 射性病原物主要来源于放射性物质的 开采、冶炼、国防以及放射性核素在 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使用时其废物 的不合理排放及意外性的泄漏。
识不清、血压下降、循环障碍。
ppt精选版
23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不生吃虾、蟹或经盐腌制的蟹; ➢鱼、虾、蟹、贝烧熟, 煮透,100℃并持
续30分。
➢烹调用具严格生熟分开;
➢海产品低温储存;
➢凉拌食物(如海蜇)冲洗后置食醋中浸 泡10分钟或在沸水中飘烫数分钟;
ppt精选版
24
③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这些食源性疾病的统计数字,主要指微生物性的 危害,化学性的危害同样是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来 源。化学性危害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的严重后果, 包括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ppt精选版
2
➢我国有较健全的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但没 有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体系,所以难以估计 我国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食源性疾病不严重。 据报道,食源性疾病成为危害中国公众健 康最重要因素。
第三章第三节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被蒸馏,用盐酸滴定,通过盐酸的消耗量 计算出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
第47页,共68页。
• 应用范围:主要用来判断肉鱼肉制品的新鲜度。
• 3. K值:
• 概念:鱼体的ATP分解依次产生ADP,AMP,IMP, HxR(肌苷)和Hx(次黄嘌呤),其中肌苷(HxR)和次黄
嘌呤(Hx)占鱼体ATP及分解产物的质量分数(%)称为K 值,所产生的低级分解产物越多,说明鱼体越不新鲜。
• 1.食品的感官品质产生变化 • 2.食品的营养性下降 • 3.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第37页,共68页。
1.2.5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 目的:及时鉴别食品的腐败变质不仅可以降低食 品腐败变质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可以减少因此造 成的经济损失,因此是食品品质评价的经常性检 验项目。
• 方法:感官鉴定和对腐败变质产物的化学鉴定。
• ②在外界的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基本一致。 • ③对杀菌剂的抵抗力与肠道致病菌一致。
• ④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
• ⑤灵敏度高,食品中的粪便污染量只要达到 0.001mg/kg即可检出大肠菌群。
第25页,共68页。
• 因此许多国家把大肠菌值作为食品卫生质 量的鉴定指标,用于判断食品是否受温血 动物粪便的污染和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 性。
第2页,共68页。
第3页,共68页。
1.1食品的细菌污染
• 1.1.1食品细菌污染的途径
◆原材料受污染 ◆加工过程的污染
第4页,共68页。
1.1.1食品细菌污染的途径
◆储藏过程的污染 ◆运输与销售过程的污染 ◆食品消费的污染
第5页,共68页。
1.1.2 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
• 污染食品的细菌能在食品中大量繁殖,引 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的营养价值、 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降低。
第47页,共68页。
• 应用范围:主要用来判断肉鱼肉制品的新鲜度。
• 3. K值:
• 概念:鱼体的ATP分解依次产生ADP,AMP,IMP, HxR(肌苷)和Hx(次黄嘌呤),其中肌苷(HxR)和次黄
嘌呤(Hx)占鱼体ATP及分解产物的质量分数(%)称为K 值,所产生的低级分解产物越多,说明鱼体越不新鲜。
• 1.食品的感官品质产生变化 • 2.食品的营养性下降 • 3.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第37页,共68页。
1.2.5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 目的:及时鉴别食品的腐败变质不仅可以降低食 品腐败变质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可以减少因此造 成的经济损失,因此是食品品质评价的经常性检 验项目。
• 方法:感官鉴定和对腐败变质产物的化学鉴定。
• ②在外界的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基本一致。 • ③对杀菌剂的抵抗力与肠道致病菌一致。
• ④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
• ⑤灵敏度高,食品中的粪便污染量只要达到 0.001mg/kg即可检出大肠菌群。
第25页,共68页。
• 因此许多国家把大肠菌值作为食品卫生质 量的鉴定指标,用于判断食品是否受温血 动物粪便的污染和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 性。
第2页,共68页。
第3页,共68页。
1.1食品的细菌污染
• 1.1.1食品细菌污染的途径
◆原材料受污染 ◆加工过程的污染
第4页,共68页。
1.1.1食品细菌污染的途径
◆储藏过程的污染 ◆运输与销售过程的污染 ◆食品消费的污染
第5页,共68页。
1.1.2 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
• 污染食品的细菌能在食品中大量繁殖,引 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的营养价值、 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降低。
食品污染的危害及其预防—食品的细菌污染(食品营养与卫生课件)
• 如:我国饮用水的标准 总细菌数:<100 个/ml;
大肠菌群数:< 3 个/ ml
9
• 常用的加热杀菌技术: • ①高温灭菌法 • ②巴氏消毒法
瞬间高温巴氏消毒法:71.7℃,15秒种。
10
• ③超高温消毒法。
137.8℃ 2秒种。
• ④微波加热杀菌。 • ⑤滤过除菌的方法。
11
7
(2)大肠菌群
• 大肠菌群一般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粪便。 • 意义: • 食品中如检出大肠菌群; • 一是表示食品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 • 二是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8
• 不同种类的食品,均有不同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要 求不得超过国家允许量菌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 食物中毒。 • 传播人畜共患疾病。
5
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
• 菌落总数 • 大肠菌群
6
(1)菌落总数
• 定义:食品中的细菌数量,一般是以单位(g、ml、cm2)食品中 细菌的个数,并不考虑细菌的种类。
• 卫生学意义: • 一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 • 二是预测食品的耐保藏期。
食品的细菌污染
1
前言
• 生物性污染在食品污染中占大部分。 • 而生物性污染中尤以细菌性污染,以及由此引起的食品
腐败变质,是食品卫生中常见的污染之一。
2
根据食品中细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程度分为:
• ①致病菌: • ②相对致病菌: • ③非致病菌: • 食品的细菌污染中主要是非致病菌.
3
一、食品的细茵污染的来源 • (1)原料污染。 • (2)产、贮、运、销过程中的污染。 • (3)从业人员的污染。 • (4)烹调加工过程的污染。
大肠菌群数:< 3 个/ ml
9
• 常用的加热杀菌技术: • ①高温灭菌法 • ②巴氏消毒法
瞬间高温巴氏消毒法:71.7℃,15秒种。
10
• ③超高温消毒法。
137.8℃ 2秒种。
• ④微波加热杀菌。 • ⑤滤过除菌的方法。
11
7
(2)大肠菌群
• 大肠菌群一般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粪便。 • 意义: • 食品中如检出大肠菌群; • 一是表示食品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 • 二是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8
• 不同种类的食品,均有不同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要 求不得超过国家允许量菌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 食物中毒。 • 传播人畜共患疾病。
5
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
• 菌落总数 • 大肠菌群
6
(1)菌落总数
• 定义:食品中的细菌数量,一般是以单位(g、ml、cm2)食品中 细菌的个数,并不考虑细菌的种类。
• 卫生学意义: • 一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 • 二是预测食品的耐保藏期。
食品的细菌污染
1
前言
• 生物性污染在食品污染中占大部分。 • 而生物性污染中尤以细菌性污染,以及由此引起的食品
腐败变质,是食品卫生中常见的污染之一。
2
根据食品中细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程度分为:
• ①致病菌: • ②相对致病菌: • ③非致病菌: • 食品的细菌污染中主要是非致病菌.
3
一、食品的细茵污染的来源 • (1)原料污染。 • (2)产、贮、运、销过程中的污染。 • (3)从业人员的污染。 • (4)烹调加工过程的污染。
食品安全学3生物性污染
28
慢性中毒: 由于长期少量摄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食
品而引起,如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如:河南林县喜食霉变食品。
29
2.3.4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
人类重视它的研究是在1960年英国的火鸡事件之 后。1960年在英国曾发生10万只火鸡幼雏在短短 的几个月内相继死亡的严重事故,其主要症状是: 食欲下降,羽翼下垂,发病后一周左右死亡,呈一 种特殊死相(头向后背,脚向后伸),由于原因不 明,故称为“火鸡X病”。后来查明是由于吃了含 有霉变花生饼粕的饲料而引起的,并从饲料中分离 出黄曲霉产毒菌株.
食品中大肠菌群系以每100ml(100g)检 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表示(maximum probable number, MPN)。
17
2.3 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 2.3.1 霉菌的产毒特点 ①产毒菌种菌株少 ②产毒能力的可变性与易变性差异大; ③产毒毒素不具有专一性。
18
2.3.2 霉菌的发育及产毒条件
11
菌落总数与保存时间
食物名称 菌落总数 保存温度 可保存天数 个/c㎡ (℃) (天)
牛肉
105
0
103
0
鱼
105
0
103
0
7 18 6 12
12
新鲜度界限值: 猪肉 <1万/g 鲜肉
1~100万/g 次鲜肉 >100万/g 变质肉(limits界限值) 鱼 >1万/g 变质(limits界限值)
34
污染情况
污染食品相当普遍,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其他国 家农产品污染也相当严重,在许多食品中都能检出, 污染最严重的是花生和玉米。1992年部分省市调查结 果显示花生污染率达55.6%,玉米为15.6%,其次是 大米和棉籽,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中也可检出。
慢性中毒: 由于长期少量摄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食
品而引起,如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如:河南林县喜食霉变食品。
29
2.3.4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
人类重视它的研究是在1960年英国的火鸡事件之 后。1960年在英国曾发生10万只火鸡幼雏在短短 的几个月内相继死亡的严重事故,其主要症状是: 食欲下降,羽翼下垂,发病后一周左右死亡,呈一 种特殊死相(头向后背,脚向后伸),由于原因不 明,故称为“火鸡X病”。后来查明是由于吃了含 有霉变花生饼粕的饲料而引起的,并从饲料中分离 出黄曲霉产毒菌株.
食品中大肠菌群系以每100ml(100g)检 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表示(maximum probable number, MPN)。
17
2.3 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 2.3.1 霉菌的产毒特点 ①产毒菌种菌株少 ②产毒能力的可变性与易变性差异大; ③产毒毒素不具有专一性。
18
2.3.2 霉菌的发育及产毒条件
11
菌落总数与保存时间
食物名称 菌落总数 保存温度 可保存天数 个/c㎡ (℃) (天)
牛肉
105
0
103
0
鱼
105
0
103
0
7 18 6 12
12
新鲜度界限值: 猪肉 <1万/g 鲜肉
1~100万/g 次鲜肉 >100万/g 变质肉(limits界限值) 鱼 >1万/g 变质(limits界限值)
34
污染情况
污染食品相当普遍,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其他国 家农产品污染也相当严重,在许多食品中都能检出, 污染最严重的是花生和玉米。1992年部分省市调查结 果显示花生污染率达55.6%,玉米为15.6%,其次是 大米和棉籽,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中也可检出。
食品微生物学 第六章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第三节不同食品的腐败变质
③ 脂肪分解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如假单孢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
④ 酪酸菌。这是一类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酪酸、CO2 和H2的细菌。
⑤ 产气细菌。 一类能分解糖类产酸又产气的细菌,如 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
⑥ 产碱菌。这类细菌能分解乳中的有机酸、碳酸盐和 其他物质,使牛乳的pH上升。主要是革兰氏阴性的需氧性细 菌,如粪产碱杆菌、黏乳产碱杆菌。这些菌在牛乳中生长除 产碱外,还可使牛乳变得粘稠。
② 胨化细菌。胨化细菌可使不溶解状态的蛋白质变成 溶解状态。乳液由于乳酸菌产酸使蛋白质凝固或由细菌的乳 凝酶作用使乳中酪蛋白凝固。而胨化细菌能产生蛋白酶,使 凝固的蛋白质消化成为溶解状态。乳中常见的胨化细菌有枯 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菌、 腐败假单孢菌等。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3)乳杆菌期 当乳链球菌在乳液中繁殖,乳液的pH值 下降至4.5以下时,由于乳酸杆菌耐酸力较强,尚能继续繁 殖并产酸。在此时期,乳中可出现大量乳凝块,并有大量乳 清析出,这个时期约有2d。
(4) 真菌期 当酸度继续下降至pH值3.0~3.5时,绝 大多数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而霉菌和酵母菌尚能适 应高酸环境,并利用乳酸作为营养来源而开始大量生长繁殖。 由于酸被利用,乳液的pH值回升,逐渐接近中性。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3)甜炼乳 甜炼乳是在消毒乳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 经加热浓缩至原有体积的2/5~1/3,使蔗糖浓度达40%~45%, 装罐后一般不再灭菌,而是依靠高浓度糖分形成的高渗环境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如果原料污染严 重或加工工艺粗放造成再度污染以及蔗糖含量不足,可使甜 炼乳中微生物生长而引起变质。例如炼乳球拟酵母等分解蔗 糖而产生大量气体,芽孢杆菌、微球菌、葡萄球菌、乳酸菌 等生长产生乳酸、酪酸、琥珀酸等有机酸以及这些菌产生的 凝乳酶等,使炼乳变稠不易倾出,当罐内残存有一定的空气, 又有霉菌污染时,会出现白、黄、红等多种颜色的形似钮扣 状的干酪样凝块,并呈现金属味、干酪味等异味。在甜炼乳 中生长的霉菌有匍匐曲霉、芽枝霉等。
④ 酪酸菌。这是一类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酪酸、CO2 和H2的细菌。
⑤ 产气细菌。 一类能分解糖类产酸又产气的细菌,如 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
⑥ 产碱菌。这类细菌能分解乳中的有机酸、碳酸盐和 其他物质,使牛乳的pH上升。主要是革兰氏阴性的需氧性细 菌,如粪产碱杆菌、黏乳产碱杆菌。这些菌在牛乳中生长除 产碱外,还可使牛乳变得粘稠。
② 胨化细菌。胨化细菌可使不溶解状态的蛋白质变成 溶解状态。乳液由于乳酸菌产酸使蛋白质凝固或由细菌的乳 凝酶作用使乳中酪蛋白凝固。而胨化细菌能产生蛋白酶,使 凝固的蛋白质消化成为溶解状态。乳中常见的胨化细菌有枯 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菌、 腐败假单孢菌等。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3)乳杆菌期 当乳链球菌在乳液中繁殖,乳液的pH值 下降至4.5以下时,由于乳酸杆菌耐酸力较强,尚能继续繁 殖并产酸。在此时期,乳中可出现大量乳凝块,并有大量乳 清析出,这个时期约有2d。
(4) 真菌期 当酸度继续下降至pH值3.0~3.5时,绝 大多数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而霉菌和酵母菌尚能适 应高酸环境,并利用乳酸作为营养来源而开始大量生长繁殖。 由于酸被利用,乳液的pH值回升,逐渐接近中性。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3)甜炼乳 甜炼乳是在消毒乳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 经加热浓缩至原有体积的2/5~1/3,使蔗糖浓度达40%~45%, 装罐后一般不再灭菌,而是依靠高浓度糖分形成的高渗环境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如果原料污染严 重或加工工艺粗放造成再度污染以及蔗糖含量不足,可使甜 炼乳中微生物生长而引起变质。例如炼乳球拟酵母等分解蔗 糖而产生大量气体,芽孢杆菌、微球菌、葡萄球菌、乳酸菌 等生长产生乳酸、酪酸、琥珀酸等有机酸以及这些菌产生的 凝乳酶等,使炼乳变稠不易倾出,当罐内残存有一定的空气, 又有霉菌污染时,会出现白、黄、红等多种颜色的形似钮扣 状的干酪样凝块,并呈现金属味、干酪味等异味。在甜炼乳 中生长的霉菌有匍匐曲霉、芽枝霉等。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PPT课件
引起食物中毒。 预防措施 对病人的粪便、分泌物等及其污染的衣服、用具、食具等进行消毒处理;
(4)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人类患布氏杆菌病,必须加强对肉品、乳品的卫生检验,对乳及乳制品必须进行完善的消毒灭菌 猪瘟的鉴定与处理 病猪表现发热、食欲减退及废绝,皮肤有出血点,发紫、腹泻及便秘等症状。
通过对食品菌相与优势菌的检验分析,可预测食品的 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 ⑴ 异体感染 ;
验。在油脂酸败的早期,酸败尚不明 显而酸价变化不大时,油脂产生的过 氧化物可使脂肪的过氧化值上升。 (6)羰基价 是脂肪酸败的鉴定指标, 表示脂肪酸败的鉴定指标,表示脂肪 酸败中脂肪分解产生的醛、酮等含羰 基的化合物的含量。我国规定食用植 物油的羰基价≤10meq/kg. 毫克当量(meq)表示某物质和1mg氢 的化学活性或化合力相当的量。
污染食品的细菌能在食品中大量繁殖,
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的营养价值、感官品 惯 ,改善质环境和卫生商品价值降低。
病原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微小RNA病毒,为肠道病毒
另一方面有一些污染菌在食品中繁殖并产生毒素, 二是粪便中,土壤中和昆虫体内的旋毛虫幼虫也可能成为人们感染的来源。
它们均来自人或温血动物的肠道,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3 .霉菌污染的卫生学意义 霉菌污染食品后可繁殖产毒,造成人类霉
菌毒素的中度。 使食品发生霉变而变质,使食品的营养价
值与食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26
二、黄曲霉毒素 1 .结构与性质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其基
本结构均含有一种稠合二氢呋喃构环和香 豆素(氧杂萘邻酮),包括B1,B2,G1, G2,M1,M2,P1,R1等17种异构体。
(4)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人类患布氏杆菌病,必须加强对肉品、乳品的卫生检验,对乳及乳制品必须进行完善的消毒灭菌 猪瘟的鉴定与处理 病猪表现发热、食欲减退及废绝,皮肤有出血点,发紫、腹泻及便秘等症状。
通过对食品菌相与优势菌的检验分析,可预测食品的 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 ⑴ 异体感染 ;
验。在油脂酸败的早期,酸败尚不明 显而酸价变化不大时,油脂产生的过 氧化物可使脂肪的过氧化值上升。 (6)羰基价 是脂肪酸败的鉴定指标, 表示脂肪酸败的鉴定指标,表示脂肪 酸败中脂肪分解产生的醛、酮等含羰 基的化合物的含量。我国规定食用植 物油的羰基价≤10meq/kg. 毫克当量(meq)表示某物质和1mg氢 的化学活性或化合力相当的量。
污染食品的细菌能在食品中大量繁殖,
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的营养价值、感官品 惯 ,改善质环境和卫生商品价值降低。
病原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微小RNA病毒,为肠道病毒
另一方面有一些污染菌在食品中繁殖并产生毒素, 二是粪便中,土壤中和昆虫体内的旋毛虫幼虫也可能成为人们感染的来源。
它们均来自人或温血动物的肠道,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3 .霉菌污染的卫生学意义 霉菌污染食品后可繁殖产毒,造成人类霉
菌毒素的中度。 使食品发生霉变而变质,使食品的营养价
值与食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26
二、黄曲霉毒素 1 .结构与性质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其基
本结构均含有一种稠合二氢呋喃构环和香 豆素(氧杂萘邻酮),包括B1,B2,G1, G2,M1,M2,P1,R1等17种异构体。
《食品的细菌污染》课件
探索新型的食品杀菌技术和方法
研究和开发新型的食品杀菌技术和方法,提高食品杀菌效果,降低对 人体健康的危害。
加强食品细菌耐药性的研究
研究食品中细菌的耐药性及其传播方式,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科 学指导。
建立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对食品中各种细菌污染的风险进行评估,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更加科 学、全面的依据。
加强食品检测和监测
建立完善的食品检测和监测体 系,对食品进行定期抽检和全 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 细菌污染问题。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 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 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 可靠的食品。
未来食品细菌污染的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进一步了解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 科学依据。
特性
细菌污染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和 长期性的特点,可能对人类健康 造成危害。
细菌污染的来源
01
02
03
食品原料
食品原料可能带有细菌, 如土壤、水源中的细菌。
加工过程
加工设备、工人操作不当 等可能导致食品被细菌污 染。
包装和储存
包装材料不洁净或储存环 境不良可引起食品细菌污 染。
细菌污染的危害
食物中毒
05
CATALOGUE
食品细菌污染案例分析
某品牌牛奶大肠杆菌污染事件
事件概述
某品牌牛奶被检测出含 有大肠杆菌,导致大量
产品被召回和销毁。
污染源分析
调查发现,牛奶的污染 源是饲料和水源被粪便
污染。Leabharlann 影响范围该事件波及多个国家和 地区,造成消费者恐慌
和信任危机。
应对措施
研究和开发新型的食品杀菌技术和方法,提高食品杀菌效果,降低对 人体健康的危害。
加强食品细菌耐药性的研究
研究食品中细菌的耐药性及其传播方式,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科 学指导。
建立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对食品中各种细菌污染的风险进行评估,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更加科 学、全面的依据。
加强食品检测和监测
建立完善的食品检测和监测体 系,对食品进行定期抽检和全 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 细菌污染问题。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 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 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 可靠的食品。
未来食品细菌污染的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进一步了解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 科学依据。
特性
细菌污染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和 长期性的特点,可能对人类健康 造成危害。
细菌污染的来源
01
02
03
食品原料
食品原料可能带有细菌, 如土壤、水源中的细菌。
加工过程
加工设备、工人操作不当 等可能导致食品被细菌污 染。
包装和储存
包装材料不洁净或储存环 境不良可引起食品细菌污 染。
细菌污染的危害
食物中毒
05
CATALOGUE
食品细菌污染案例分析
某品牌牛奶大肠杆菌污染事件
事件概述
某品牌牛奶被检测出含 有大肠杆菌,导致大量
产品被召回和销毁。
污染源分析
调查发现,牛奶的污染 源是饲料和水源被粪便
污染。Leabharlann 影响范围该事件波及多个国家和 地区,造成消费者恐慌
和信任危机。
应对措施
食品的细菌污染与腐败变质ppt课件
2019
-
6
(二)大肠菌群 包括肠杆菌科的埃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
菌属和克雷伯菌属。这些菌属中的细菌,均系来自人 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芽胞, 在35~37℃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杆菌。 仅极个别菌种例外,大肠菌群已被许多国家用作食品 生产上质量鉴定的指标。我国目前对很多种食品 如冷饮食品、熟肉制品、冰蛋、蛋粉、牛奶及奶制品 等已规定了大肠菌群的数量,是采用相当于100g或 100m1食品中的可能数来表示,简称大肠菌群最近似 数,这是按一定方案检验的结果,根据Mccrady及 Hopkins等按概率论所求出的统计数值。
2019
-
142019- Nhomakorabea15
2.微生物引起食品pH值的改变
某些微生物能否在某种食品中生长,除了微生物 生长有一定pH值要求以外,还应了解食品的pH值。 植物性食品,如水果为pH3~5,水果中柠檬酸pH值 低至1.8—2.0,蔬菜pH4~6。动物性食品则近于 中性,如鱼为pH6.6-6.8,牛奶为pH6.3-6.5.
2019
-
18
纯水的Aw理论值等于1,而没有水分的食品Aw为0,故 Aw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当Aw值越小时,细菌能利用 水少,食品不易变坏。不同类群微生物生长的最低Aw值是 不一致的,见表1—2。
各种微生物生长对水要求不同,细菌对水要求最高, 酵母菌次之,霉菌最低。在同一类微生物中不同菌对Aw 要求又有差异。
故大肠菌群另一重要食品卫生意义是作为肠道致病 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2019
-
8
面饼 面饼+调料 酱包 粉包 浓缩料 菜包 灭菌物料
菌落总数cfu/g 1000 50000 10000 100000 10000 50000 10000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安全课件)
红色主要来自粘质沙雷菌、粉红微球菌; 黄色与黄绿色来自微球菌、黄杆菌、假单胞菌等; 黑色来自产黑梭菌、变形杆菌及假单胞菌等。
食品卫生学意义:预测食品可能的变化,估计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
(三)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及 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1.食品中菌落总数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菌落总数(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大肠菌群(conliform group) 致病菌 (disease-causing bacteria)
三、食品的细菌污染
(一)常见的食品细菌
1.假单胞菌属:典型腐败菌 多见于冷冻食品
2.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 肉蛋水产多见
3. 芽胞杆菌与梭菌属
罐头食品腐败菌
4. 肠杆菌科各属
水产、肉蛋腐败菌
5. 弧菌属与黄杆菌属
水产品腐败菌
6. 嗜盐菌
盐腌制品Biblioteka 7. 乳杆菌属乳制品中产酸酸败
(二)食品中的细菌菌相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食品Aw的高低是不能按其水分含量来考虑的。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要求的最低Aw为 0.86,而相当于这个水分活度的水分含量则随不 同的食品而异,如牛肉为23%,乳粉为16%,肉 汁为63%。
水分活度
➢ 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W)是指食品 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 (游离状态)。 即在一定温度下,食品的水 分蒸汽压P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P0的 比值, AW=P/P0
Mold and Mycotoxin contaminant and control in food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概述 1.霉菌和霉菌毒素的定义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而且没有较大子实体的一部分真菌。
食品卫生学意义:预测食品可能的变化,估计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
(三)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及 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1.食品中菌落总数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菌落总数(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大肠菌群(conliform group) 致病菌 (disease-causing bacteria)
三、食品的细菌污染
(一)常见的食品细菌
1.假单胞菌属:典型腐败菌 多见于冷冻食品
2.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 肉蛋水产多见
3. 芽胞杆菌与梭菌属
罐头食品腐败菌
4. 肠杆菌科各属
水产、肉蛋腐败菌
5. 弧菌属与黄杆菌属
水产品腐败菌
6. 嗜盐菌
盐腌制品Biblioteka 7. 乳杆菌属乳制品中产酸酸败
(二)食品中的细菌菌相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食品Aw的高低是不能按其水分含量来考虑的。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要求的最低Aw为 0.86,而相当于这个水分活度的水分含量则随不 同的食品而异,如牛肉为23%,乳粉为16%,肉 汁为63%。
水分活度
➢ 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W)是指食品 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 (游离状态)。 即在一定温度下,食品的水 分蒸汽压P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P0的 比值, AW=P/P0
Mold and Mycotoxin contaminant and control in food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概述 1.霉菌和霉菌毒素的定义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而且没有较大子实体的一部分真菌。
第三章食品的生物学污染ppt课件
❖ 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黄绿 青霉素、岛青毒素、镰刀菌类等)导致人中 毒。
✓ 防止霉菌危害的措施是加强原料贮运管理、 接收时的检测、制定半成品或成品的防霉措 施。
第四节 病毒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
✓ 甲肝病毒(HAV):通过生产加工操作人员、 受污染的生产用水、贝类等引入;
✓ 诺沃克病毒(SRSV) :通过海产贝类摄入; ✓ 疯牛病病毒(BSE) :食用牛肉; ✓ 口蹄疫病毒(FMD) :食用牛肉; ✓ 禽流感病毒:接触受禽流感感染的禽类; ✓ 轮状病毒: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或人传播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用新鲜粪便施肥、使蔬菜、 水果如草莓等成为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
食源性寄生虫的危害:
❖ 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家禽业生产的危 害均十分严重。
❖ 特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虫病依然威 胁着健康甚至生命。
❖ 食源性寄生虫可寄生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引 起的病变非常复杂。
❖ 因病原种类、寄生虫数量以及寄生的部位不 同其病变各异,从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 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主要包括球拟酵母属、丝孢酵 母属、红酵母属、毛霉属、青霉属、枝霉属、分枝 孢属等。
❖ 病畜、病禽的肉类可带有病原微生物,如沙 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猪链球菌等,它们对 肉的影响不仅是使肉类腐败变质,更严重的 危害是传播疾病,造成食物中毒。
E. Coli的繁殖:
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Shigella)
❖ 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无芽孢。
❖ 最适生长温度37℃,耐寒不耐热。
❖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 又称为蜡状芽胞杆菌,需氧和兼性厌氧,生长温度
5℃ -30℃,10℃以下不繁殖,100℃经20min可被 杀死。 ❖ 蜡样芽胞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只有在大量食入该菌 时才会引起中毒。 ❖ 蜡样芽胞杆菌产生肠毒素而导致食物中毒,肠毒素 包括腹泻毒素和呕吐毒素。 ❖ 腹泻毒素不耐热,容易被失活;但呕吐毒素耐热, 不易被破坏。
✓ 防止霉菌危害的措施是加强原料贮运管理、 接收时的检测、制定半成品或成品的防霉措 施。
第四节 病毒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
✓ 甲肝病毒(HAV):通过生产加工操作人员、 受污染的生产用水、贝类等引入;
✓ 诺沃克病毒(SRSV) :通过海产贝类摄入; ✓ 疯牛病病毒(BSE) :食用牛肉; ✓ 口蹄疫病毒(FMD) :食用牛肉; ✓ 禽流感病毒:接触受禽流感感染的禽类; ✓ 轮状病毒: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或人传播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用新鲜粪便施肥、使蔬菜、 水果如草莓等成为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
食源性寄生虫的危害:
❖ 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家禽业生产的危 害均十分严重。
❖ 特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虫病依然威 胁着健康甚至生命。
❖ 食源性寄生虫可寄生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引 起的病变非常复杂。
❖ 因病原种类、寄生虫数量以及寄生的部位不 同其病变各异,从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 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主要包括球拟酵母属、丝孢酵 母属、红酵母属、毛霉属、青霉属、枝霉属、分枝 孢属等。
❖ 病畜、病禽的肉类可带有病原微生物,如沙 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猪链球菌等,它们对 肉的影响不仅是使肉类腐败变质,更严重的 危害是传播疾病,造成食物中毒。
E. Coli的繁殖:
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Shigella)
❖ 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无芽孢。
❖ 最适生长温度37℃,耐寒不耐热。
❖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 又称为蜡状芽胞杆菌,需氧和兼性厌氧,生长温度
5℃ -30℃,10℃以下不繁殖,100℃经20min可被 杀死。 ❖ 蜡样芽胞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只有在大量食入该菌 时才会引起中毒。 ❖ 蜡样芽胞杆菌产生肠毒素而导致食物中毒,肠毒素 包括腹泻毒素和呕吐毒素。 ❖ 腹泻毒素不耐热,容易被失活;但呕吐毒素耐热, 不易被破坏。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2024版)
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标准已在很多食品中将菌落总数和大肠
菌群作为微生物的常规指标。
为什么要引入肠球菌的检测?
肠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栖居在各种温血和冷血 动物的腔肠,甚至昆虫体内,也是健康人体的上呼吸道, 口腔或肠道的常居菌。
本菌可以引起心内膜炎,胆囊炎,脑膜炎,尿路感染及 伤口感染等多种疾病。
0
7
103
0
18
鱼
105
0
6
103
0
12
➢Under the same temperature, the less the total colony number, the longer the preservation time.
新鲜度界限值:
猪肉 鱼
<1万/g 1~100万/g >100万/g >1万/g
④ 储藏过程的污染:储藏的环 境条件;
⑤ 运输与销售过程的污染:交 通工具、容器等不当所造成 的;
⑥ 食品消费的污染:烹调加工 过程中的污染、生熟食品交 叉污染。
(二)食品污染的细菌种类
1、不同类型食品的细菌种类不同; 2、同种细菌可能污染多种食品。
常见的食品细菌
1.假单胞菌属:典型腐败菌 多见于冷冻食品
粪便近期污染 粪便陈旧污染
② 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的来源相 同,在外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一致,当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说明有肠道致 病菌存在的可能(但并不一定平行存 在)。所以将大肠菌群作为肠道致病 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Expression表示方法:
食品中大肠菌群系以每100ml(100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 数表示(maximum probable number,MPN)。
菌群作为微生物的常规指标。
为什么要引入肠球菌的检测?
肠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栖居在各种温血和冷血 动物的腔肠,甚至昆虫体内,也是健康人体的上呼吸道, 口腔或肠道的常居菌。
本菌可以引起心内膜炎,胆囊炎,脑膜炎,尿路感染及 伤口感染等多种疾病。
0
7
103
0
18
鱼
105
0
6
103
0
12
➢Under the same temperature, the less the total colony number, the longer the preservation time.
新鲜度界限值:
猪肉 鱼
<1万/g 1~100万/g >100万/g >1万/g
④ 储藏过程的污染:储藏的环 境条件;
⑤ 运输与销售过程的污染:交 通工具、容器等不当所造成 的;
⑥ 食品消费的污染:烹调加工 过程中的污染、生熟食品交 叉污染。
(二)食品污染的细菌种类
1、不同类型食品的细菌种类不同; 2、同种细菌可能污染多种食品。
常见的食品细菌
1.假单胞菌属:典型腐败菌 多见于冷冻食品
粪便近期污染 粪便陈旧污染
② 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的来源相 同,在外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一致,当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说明有肠道致 病菌存在的可能(但并不一定平行存 在)。所以将大肠菌群作为肠道致病 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Expression表示方法:
食品中大肠菌群系以每100ml(100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 数表示(maximum probable number,MPN)。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临床表现: 以运动神经麻痹的症状为主,而胃肠道症状少见。
➢ 6、预防措施: (1)食品制造前应对食品原料进行消毒处理,制作罐头食品 要严格执行灭菌的操作规程,制作发酵食品时,对粮豆、豆类等原料应 进行彻底蒸煮,以杀灭肉毒梭菌及其芽胞。 (2)加工后的肉、鱼类制品应避免再污染和在较高温度下堆 放,盐腌或熏制肉类和鱼类时,原料应清洗干净,腌制前应充分冷却。 加工后而食前不再经加热处理的食品,更应认真防止污染和彻底冷却。 (3)肉毒梭菌毒素不耐热,加热80℃经30分钟或100℃经10-20分钟, 可使毒素破坏。故对可疑食品进行彻底加热后食用,是破坏毒素,预防 肉毒中的可靠措施。
▪(九)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Clostridium botulinum) ➢ 1、病原学特点:
G+厌氧芽胞杆菌,其分泌的外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麻痹毒素,发病急,死 亡率高,后果严重。该菌耐高温,干热180℃5-15分钟,湿热100℃5小时才能杀 死,但该菌分泌的外毒素不耐热和碱,80℃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10-20分钟 即可被破坏。 ➢ 2、季节:4~5月 ➢3、引起中毒的食品:
国外多以水果罐头、腊肠、火腿、鱼制品及蔬菜,我国多以家庭自制的豆类 发酵食品为主,如臭豆腐、豆豉、豆酱、红腐乳及乳制品等,少数动物性食品。 ➢ 4、中毒机理: 毒素型。
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是目前已知的化学毒物和生物毒物中毒性最强的 一种。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和神经末稍,尤其是对运动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有选择性作用。
75天。
➢ 2、季节: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两季。 ➢ 3、引起中毒的食品: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制品、鱼类、蛋类和乳制品 等。 ➢ 4、食品中的主要来源: (1)家畜、家禽的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 (2)乳(3)蛋(4)熟制食品 ➢ 5、中毒机理:
由活菌和内毒素的协调作用造成的。引起中毒必要条件 是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活菌,少量菌一般不引起中毒。 ➢ 6、临床表现:以胃肠炎最为常见。
毒素型: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感染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 5、临床表现:急性肠胃炎型、急性菌痢型、出血性肠炎 ➢ 6、预防措施:与沙门菌相同
▪(五)空肠弯曲菌属 ➢ 1、病原学特点:
G-菌,微好氧,与食物中毒最密切相关的是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 ➢ 2、季节:5~10月,夏季更多。 ➢ 3、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牛乳及肉制品 ➢ 4、中毒机理:
▪(十)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 1、病原学特点:
G+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 2、季节:夏秋季,6~10月多见。 ➢ 3、易引起中毒食品:
肉奶类制品、米饭、果蔬带菌率高(20-70%),熟食放置 20℃以上时间长该菌易繁殖并产生毒素。 ➢ 4、中毒机理:
由该菌产生的肠毒素引起。
➢ 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 构成细菌毒力的要素是侵袭力和毒素。 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主要是革兰氏
阳性菌产生,毒性作用强;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 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耐热。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机制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 和混合型三种。 ➢ 3、临床表现:以急性肠胃炎为主。
二、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主要是海产品,其次为盐渍食品 ➢ 4、食品中的主要来源:
(1)人群带菌者对各类食品的直接污染 (2)间接污染
➢ 5、中毒机理: (1)细菌感染型中毒 (2)细菌毒素型中毒 ➢ 6、临床表现:
发病急,潜伏期短,脐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后出现恶心、呕 吐。 ➢ 7、预防措施: (1)该菌不耐热,食品应煮透。存放熟食品食前应回锅。 (2)凉拌菜的海产品原料食前应用沸水烫浸后先加醋拌渍10- 30分钟后再调味。 (3)该菌不耐低温,2-5℃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海产品应放 低温。
鲭科的鱼类、青皮红肉,如鲐巴鱼、蟹类、熟肉与凉拌菜等。 其次为豆制品、剩饭也易发生。环境卫生不良,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 4、中毒机理: 主要是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
➢ 5、临床表现: 中毒可分为急性胃肠炎型及过敏型两种。 发病突然,阵发性
剧烈腹痛,腹泻水样便,有时有粘液或血液便,恶心、呕吐、腹 泻,日呕10-20次,直至吐出胆汁。 ➢ 6、预防措施: (1)注意卫生,避免各种污染源对食品的污染。 (2)生熟用具分开,防蝇灭鼠。 (3)熟食不宜在室温下置过夜,应置冰箱,食前应充分加热。
➢ 6、预防措施: (1)熟食应置10℃以下,置16℃以上不宜过夜,否则食前应充 分加热。
(2)剩饭菜应放浅盘上摊冷或冷藏。
谢 谢!
▪(四)致病性大肠杆菌 ➢ 1、病原学特点:
G-杆菌,最低水分活性0.935~0.96,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生 长pH7.4~7.6。室温下可存活数周,60℃/30min可灭活.
4种: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 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 ➢ 2、季节:夏秋季 ➢ 3、引起中毒的食品:动物性食品 ➢ 4、中毒机理:
▪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可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和物 理性三类。 1、生物性病原物:细菌及其毒素、病毒、真菌、 寄生虫及其卵、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素 2、化学性病原物:农药残留、兽药(抗生素) 残留、环境污染物或雌激素和重金属等 3、物理性病原物
▪ (二)食物中毒: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
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食源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1)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 (2)发病与食品有关。 (3)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4)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一般按病原物分类,可将食物中毒分为五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3)动物性食物中毒(4)有毒植物中毒(5)化学性食物中毒
▪ (二)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 1、病原学特点:
副溶血性弧菌原称致病性嗜盐菌,肠炎弧菌等。G-弧形杆菌,6 -8%氯化钠中生长良好,不耐热,是分布极广的海洋细菌。副溶血 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 ➢ 2、季节:夏秋季节,7~9月 ➢ 3、引起中毒的食品:
➢ 6、预防措施: (1)防止沙门菌污染肉类食品
禁止食用病死家畜、家禽,宰前须经兽医卫生检验; 严格执行生熟食品分开制度;鸡蛋应煮沸8分钟,鸭蛋10 分钟以杀死病原菌,不吃生蛋。肉类应熟透至肉块中心呈 现灰白、硬固的熟肉状态。 (2)控制食品中沙门菌的繁殖 (3)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剩菜饭食前应充分加热。
➢ 5、临床表现: 一般潜伏期最短为10分钟,最长16小时,一般1-6小时
发病,症状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可分为:
呕吐型胃肠炎:由剩米饭和油炒米饭引起,耐热毒素为致 病主因,症状如金葡菌,以呕吐、恶心为主。
腹泻型胃肠炎:由该菌在各种食品中产生不耐热的肠毒素 引起,潜伏期10-12小时,腹泻次数多,偶有呕吐和发烧, 以腹泻、腹疼为主。
▪(七)志贺氏菌属 ➢ 1、病原学特点:
痢疾志贺氏菌是导致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宋内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是引起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 细菌。 ➢ 2、季节:7~10月 ➢ 3、引起中毒的食品:凉拌菜 ➢ 4、中毒机理: 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性食物中毒 ➢ 5、临床表现: 类似菌痢样症状,粪便中有血液和黏液 ➢ 6、预防措施:与沙门氏菌相同
▪ (一)沙门菌属 (Salmonella)
➢1、病原学特点: 沙门氏菌属为G-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是细菌性食物
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菌。 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 不耐热,55℃1小时,60℃15-30分钟,70℃ 5分钟即
可死亡,100℃立即死亡。 在水中可存活2-3周,食盐含量12-19%的咸肉可生存
主要有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水产品、蔬菜及水果。 ➢ 4、中毒机理:大量活菌侵入肠道 ➢ 5、临床表现:
侵袭型和腹泻型 会导致脑膜炎、败血症,孕妇流产或死胎。
➢ 6、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措施: 在冰箱中冷藏的熟肉制品及直接入口的方便食品、牛乳等,食
用前要彻底加热。 (1)乳与乳制品、肉与肉制品及生拌凉菜易被污染,应加以注意。 (2)该菌在4℃冰箱中仍能生长繁殖,故家用冰箱保存的食品,存放 时间不宜超过1周(冷藏室),取出后应重新回执后再食用。 (3)本菌耐热,一般巴氏消毒(71.7℃15秒)不易将其杀死,故牛乳最 好煮沸饮用或饮用超高温灭菌奶。 (4)本菌对NaCl耐受力很强,故盐腌食品应加以注意。 (5)由于本菌对酸较敏感,pH4.5以下不生长,在预防中可加以利用。
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性食物中毒 产生热敏型肠毒素 ➢ 5、临床表现: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突然发生腹痛和腹泻 ➢ 6、预防措施:充分加热
▪(六)变形杆菌属 (Proteus)
➢ 1、病原学特点: G-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包括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
菌、莫根变形杆菌、雷氏变形杆菌和无恒变形杆菌五种,前三种能 引起食物中毒。本菌嗜低温,4-7℃时即可繁殖,但不耐热,煮沸 数分钟即死亡,55℃1小时被杀死。 ➢ 2、季节:全年均可发生,7~9月最多见。 ➢3、引起中毒的食品:动物性食品
▪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我国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菌、变形杆菌和金黄
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其次是副溶血弧菌、蜡样芽 孢杆菌等食物中毒。 ➢ 1、流行病学特点: (1)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2)发病季节性明显:以5~10月较多,7~9月尤易发生 (3)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动物性食品
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营养丰富、含水量多的食品,如乳及乳制品、 肉类、剩饭等。 ➢ 4、中毒机理:
系毒素型食物中毒,凡摄入该菌分泌的肠毒素即可引起中毒,中毒 症状的轻重与食入肠毒素量的多少和机体敏感性的高低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