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教学课件:4-头部局部解剖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课件:头部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颅部 Cranium 面部 Face
二、表 面 解 剖
体表标志
眉弓、眶上切迹 、眶下孔 颏 孔、翼点、颧弓、乳突 枕外隆突
翼点 硬膜外血肿
体 表 投 影
• 脑膜中动脉的投影 • 中央沟的投影 • 中央前后回的投影 • 外侧沟的投影 • 大脑下缘的投影
第二节 面 部
分支
下牙槽动脉
Inferior alveolar a.
脑膜中动脉
Middle meningeal a.
颊动脉 Buccal a. 上牙槽后动脉
Posterior superior alveolar a.
眶下动脉 Infra-orbital a.
下颌神经
分支:
颊神经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前内面-咬肌、下颌支、翼 内肌后部
后内面- 乳突、胸锁乳突肌、 二腹肌后腹、茎突及茎突诸 肌、颈内动静脉、第Ⅸ~Ⅻ 对脑神经
“腮腺床” Parotid bed- 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 脉、第Ⅸ~Ⅻ 对脑神经
返回
面静脉→眼静脉 →海绵窦
面静脉→面深静 脉→翼静脉丛→ 海绵窦
返回
下颌后静脉 Retromandibular vein
nerve
翼静脉丛
Pteygoid plexus
位置:翼内外肌与颞肌之 间
收集静脉血的范围:上颌 动脉 的分支分布的区域
交通
面部的深静脉→面静脉 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
海绵窦
临床意义:口、鼻、咽感 染→颅内
上颌动脉
Maxillary artery
来源:颈外动脉 分段:
第一段:下颌段 第二段:翼肌段 第三段:翼腭窝段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
下颌下三角 下颌下腺深面
咬肌止点前缘处绕下颌骨体至面部(下颌缘支在其深面)
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更名为内眦动脉 45
压迫止血: 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汇处。 分支: 颏下动脉 下唇动脉 上唇动脉 鼻外侧动脉
46
(2)面静脉facial vein
47
(2)面静脉facial vein 起点: 行程: 注入: 交通: 特点: ※危险三角区
15
第二节 颅 部
额顶枕区 颅顶 颞区
内面 颅底
外面
颅顶有软组织和 颅盖骨等构成
有重要的孔,是 神经和血管出入 颅的通道。
颅腔及内容物
16
一、颅 顶
(一)额顶枕区 1. 境界 前 眶上缘 后 枕外隆凸和两侧上项线
两侧 上颞线
17
2. 层次 该区软组织分5层: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膜
43
额腹
(二)面肌 表情肌,属皮肌,起于 颅骨或筋膜,止于皮肤, 其功能活动与口裂、眼 裂开大或缩小及面部表 情有关。 受面神经支配。 包括: 枕额肌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颊肌
帽状腱膜 枕腹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颊肌
44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1. 血管 (1)面动脉facial artery 起自:颈外动脉 起行: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深面
前 鞍结节 前外侧 视神经
前上 视交叉 后 鞍背
两侧 海绵窦 顶 鞍膈 下 蝶窦
30
①垂体前叶肿瘤,可 向前上压迫视交叉, 出现双眼颞侧半视野 缺失。 ②向上突入第三脑室 ,可导致脑脊液循环 障碍,颅内压增高。 ③向下发展,可使垂 体窝深度增加。进一 步发展可累及蝶窦。 ④向两侧扩展,可压 迫海绵窦,发生海绵 窦瘀血和脑神经受累 症状。
咬肌止点前缘处绕下颌骨体至面部(下颌缘支在其深面)
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更名为内眦动脉 45
压迫止血: 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汇处。 分支: 颏下动脉 下唇动脉 上唇动脉 鼻外侧动脉
46
(2)面静脉facial vein
47
(2)面静脉facial vein 起点: 行程: 注入: 交通: 特点: ※危险三角区
15
第二节 颅 部
额顶枕区 颅顶 颞区
内面 颅底
外面
颅顶有软组织和 颅盖骨等构成
有重要的孔,是 神经和血管出入 颅的通道。
颅腔及内容物
16
一、颅 顶
(一)额顶枕区 1. 境界 前 眶上缘 后 枕外隆凸和两侧上项线
两侧 上颞线
17
2. 层次 该区软组织分5层: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膜
43
额腹
(二)面肌 表情肌,属皮肌,起于 颅骨或筋膜,止于皮肤, 其功能活动与口裂、眼 裂开大或缩小及面部表 情有关。 受面神经支配。 包括: 枕额肌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颊肌
帽状腱膜 枕腹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颊肌
44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1. 血管 (1)面动脉facial artery 起自:颈外动脉 起行: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深面
前 鞍结节 前外侧 视神经
前上 视交叉 后 鞍背
两侧 海绵窦 顶 鞍膈 下 蝶窦
30
①垂体前叶肿瘤,可 向前上压迫视交叉, 出现双眼颞侧半视野 缺失。 ②向上突入第三脑室 ,可导致脑脊液循环 障碍,颅内压增高。 ③向下发展,可使垂 体窝深度增加。进一 步发展可累及蝶窦。 ④向两侧扩展,可压 迫海绵窦,发生海绵 窦瘀血和脑神经受累 症状。
局解课件-理论课—头部
突肌上份前缘; ○ 上界:颧弓及外耳道
; ○ 下界:下颌骨下缘;
内容
○ 腮腺 ○ 咬肌
腮腺
腮腺咬肌筋膜
○ 浅层致密、深层薄弱 ○ 发出许多间隔
腮腺
形态分部 位置毗邻
○ “腮腺床”
腮腺
腮腺管 腮腺乳头
腮腺
穿经结构
面侧深区
境界
面侧深区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颞筋膜
起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浅、深两层 浅层止于颧弓的浅面;深层止于颧弓的深面
颞肌
为咀嚼肌之一,为扇形肌
起自下颞线和颞筋膜深层的深面,前部肌纤 维向下,后部肌纤维向前行,肌腱止于下颌 骨冠突及其内侧面。
颞浅间隙,颞深间隙
骨膜
较薄,紧贴颞骨表面,剥离困难,很少发生 骨膜下血肿。
在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 间隙
面侧深区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面侧深区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上颌动脉主要分支
面侧深区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分支
颊神经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面部间隙
定位 内容
结构特点 临床意义
○ 头皮裂伤,单独缝合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即腱膜下间隙 范围广 结合疏松 导静脉沟通 颅顶“危险区”
“熊猫眼”征
颅骨外膜
结合疏松,但骨缝处除外 与腱膜下间隙血肿鉴别
“头皮”
定义:浅部的三层,总称为“头皮” 特点:紧密相连,不易分开 临床联系:头皮撕脱伤等
➢ 薄而柔软, 弹性好 ➢ 皮脂腺、汗 腺和毛囊丰富 ➢ 皮纹走向 ➢ 血供丰富
; ○ 下界:下颌骨下缘;
内容
○ 腮腺 ○ 咬肌
腮腺
腮腺咬肌筋膜
○ 浅层致密、深层薄弱 ○ 发出许多间隔
腮腺
形态分部 位置毗邻
○ “腮腺床”
腮腺
腮腺管 腮腺乳头
腮腺
穿经结构
面侧深区
境界
面侧深区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颞筋膜
起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浅、深两层 浅层止于颧弓的浅面;深层止于颧弓的深面
颞肌
为咀嚼肌之一,为扇形肌
起自下颞线和颞筋膜深层的深面,前部肌纤 维向下,后部肌纤维向前行,肌腱止于下颌 骨冠突及其内侧面。
颞浅间隙,颞深间隙
骨膜
较薄,紧贴颞骨表面,剥离困难,很少发生 骨膜下血肿。
在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 间隙
面侧深区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面侧深区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上颌动脉主要分支
面侧深区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分支
颊神经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面部间隙
定位 内容
结构特点 临床意义
○ 头皮裂伤,单独缝合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即腱膜下间隙 范围广 结合疏松 导静脉沟通 颅顶“危险区”
“熊猫眼”征
颅骨外膜
结合疏松,但骨缝处除外 与腱膜下间隙血肿鉴别
“头皮”
定义:浅部的三层,总称为“头皮” 特点:紧密相连,不易分开 临床联系:头皮撕脱伤等
➢ 薄而柔软, 弹性好 ➢ 皮脂腺、汗 腺和毛囊丰富 ➢ 皮纹走向 ➢ 血供丰富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93页
。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局部解剖学--头部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局部解剖学--头部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局解课件-理论课—头部
.
30
浅筋膜
致密结缔组织与脂肪分格 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 血管 ○ 神经 ○ 分布特点
.
31
头皮血管和神经
耳前组动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颞浅动脉 耳前组神经:面神经颞支,眶上神经,
滑车上神经,颧颞神经,耳颞神经
耳后组动脉: 枕动脉,耳后动脉 耳后组神经: 耳后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
21
下颌神经分支
颊神经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
22
面部间隙
定位 内容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舌下间隙
.
23
咬肌间隙
.
24
翼下颌间隙
位置 内容 临床意义
.
25
舌下间隙
.
26
颅部
颅顶
额顶枕区 颞区
在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 间隙
.
46
Thank You !
.
47
境界
○ 前界:咬肌前缘; ○ 后界:乳突及胸锁乳
突肌上份前缘; ○ 上界:颧弓及外耳道
; ○ 下界:下颌骨下缘;
内容
○ 腮腺
○ 咬肌
.
11
腮腺
腮腺咬肌筋膜
○ 浅层致密、深层薄弱 ○ 发出许多间隔
.
12
腮腺
形态分部 位置毗邻
○ “腮腺床”
.
13
腮腺
腮腺管 腮腺乳头
.
14
腮腺
穿经结构
.
15
面侧深区
境界
.
16
面侧深区
内容
○ 翼内、外肌 ○ 翼丛 ○ 上颌动脉 ○ 下颌神经
头部局部解剖学培训课件
由颈内 动、静脉、后4对 脑神经 (Ⅸ、Ⅹ、Ⅺ、Ⅻ)和起自茎突 的各肌(茎突舌肌、茎突咽肌、 茎突舌骨肌)共同构成。
头部局部解剖学
13
4) 腮腺咬肌筋膜和腮腺管
Parotid sheath: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分两层包绕腮腺。 在腮腺前缘处两层融合,覆盖咬肌,称为咬肌筋膜。 Parotid duct:由浅部前缘发出,伴行面横血管和面神经颊支。
头部局部解剖学
35
头部局部解剖学
36
Cavernous sinus
① Comunication:左右侧海绵窦相交通,此外
middle,inferior v of cerebri
angular v superior ophthalmic v cavernous sinus
internal jugular v
头部局部解剖学
53下颌关节 脑桥头部局部解剖学54
头部局部解剖学
7
Trigeminal N.:
①Supraorbital nerve:为眼神 经分支,分布于额部皮肤。
②Infraorbital nerve:为上颌神 经终支,分布于下睑、鼻翼和 上唇。
③Mental nerve:为下颌神经的 分支,分布于下唇及颏区皮肤。
头部局部解剖学
8
头部局部解剖学
头部局部解剖学
14
5) 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
a 纵行:颈外动脉、颞浅血管 、下颌后静脉及耳颞神经。 b 横行:上颌血管、面横血管、 面神经及其分支。 c 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头部局部解剖学
15
Facial n. Retromandibular V External carotid A
头部局部解剖学
13
4) 腮腺咬肌筋膜和腮腺管
Parotid sheath: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分两层包绕腮腺。 在腮腺前缘处两层融合,覆盖咬肌,称为咬肌筋膜。 Parotid duct:由浅部前缘发出,伴行面横血管和面神经颊支。
头部局部解剖学
35
头部局部解剖学
36
Cavernous sinus
① Comunication:左右侧海绵窦相交通,此外
middle,inferior v of cerebri
angular v superior ophthalmic v cavernous sinus
internal jugular v
头部局部解剖学
53下颌关节 脑桥头部局部解剖学54
头部局部解剖学
7
Trigeminal N.:
①Supraorbital nerve:为眼神 经分支,分布于额部皮肤。
②Infraorbital nerve:为上颌神 经终支,分布于下睑、鼻翼和 上唇。
③Mental nerve:为下颌神经的 分支,分布于下唇及颏区皮肤。
头部局部解剖学
8
头部局部解剖学
头部局部解剖学
14
5) 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
a 纵行:颈外动脉、颞浅血管 、下颌后静脉及耳颞神经。 b 横行:上颌血管、面横血管、 面神经及其分支。 c 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头部局部解剖学
15
Facial n. Retromandibular V External carotid A
头部 局部解剖学
面静脉通过翼静脉丛和内眦静脉与海绵窦的交通
面部“危险三角”
指两侧口角至鼻 根连线所形成的 三角形区域。
2.面部神经分布
面部皮肤:
眶上神经
三叉神经 眶下神经
表情肌: 面神经
颏神经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咀嚼肌:
颈支
三叉神经
面神经5组分支的 大体走行方位
二、面侧区
可分为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一)腮腺咬肌区(parotideomasseteric region)
纵行:颈外动脉,颞浅动脉、静脉,下 颌后静脉,耳颞神经
横行:上颌动脉、静脉,面横动脉、静脉, 面神经的分支
浅 深:面神经分支 、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 耳颞神经
腮腺床 :由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 肌、颈内动、静脉以及后4对脑神 经共
的
的部位
颅 外 行 程 及 其
第一章 头部 The Head
概述 面部 颅部
第一节 概述
头部包括颅部和面部
境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 枕外隆凸的连线与颈部分界
分区:又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 的连线,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Boundarie s
额结节 眶上切迹
腮腺 parotid gland (位置) 返回
腮腺的形态
返回
腮腺深部与咽的关系
③ 腮腺周缘浅出结构
上缘:耳颞神经、颞浅动脉、静脉,面神经
颞支、颧支
前缘:面神经颧支,面横动脉、 静脉,腮腺
管,面神经颊支
下端:面神经下颌缘支、颈支,下颌后静脉
(前→后)
④ 穿经腮腺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
局部解剖学04-课件
面部浅层结构
李振中 山东大学医学院
局部解剖学
皮肤与浅筋膜
局
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移动性视其与深部组织连接的松
部
紧情况而定。
解
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肪聚成的团块,称
剖
颊脂体。
样
—
—
头
部
面肌
-属于皮肌。
局
-又称表情肌。
部
-主要集中在眼裂、口裂和鼻孔的周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
-由面神经支配。
剖
、眼轮匝肌
剖
-“危险三角区”
样
—
—
头
部
淋巴引流
局
部
-面部浅层的淋巴管非常丰富,吻合成网。
解
-通常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
剖
样
—
—
头
部
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神经
上颌神经
眼神经
局
感觉:三叉神经
部
-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3 个
解 剖
主支。 -3个主支在面部的分布以眼裂和口裂 为
界。
样
-3个较大的分支
样
—
—
头 颧肌
部 提上唇肌/ A
降口角肌
口轮匝肌
血管
•面动脉
局
-起自颈外动脉,终支为内眦动
部
脉。
解
-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和鼻
剖
-在外下侧颌动骨脉下。缘与咬肌前缘相交处
样
可触及搏动。
—
—
头
部
•面静脉
局
-起自内眦静脉,注入颈内静脉。
部
-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交通。
李振中 山东大学医学院
局部解剖学
皮肤与浅筋膜
局
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移动性视其与深部组织连接的松
部
紧情况而定。
解
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肪聚成的团块,称
剖
颊脂体。
样
—
—
头
部
面肌
-属于皮肌。
局
-又称表情肌。
部
-主要集中在眼裂、口裂和鼻孔的周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
-由面神经支配。
剖
、眼轮匝肌
剖
-“危险三角区”
样
—
—
头
部
淋巴引流
局
部
-面部浅层的淋巴管非常丰富,吻合成网。
解
-通常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
剖
样
—
—
头
部
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神经
上颌神经
眼神经
局
感觉:三叉神经
部
-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3 个
解 剖
主支。 -3个主支在面部的分布以眼裂和口裂 为
界。
样
-3个较大的分支
样
—
—
头 颧肌
部 提上唇肌/ A
降口角肌
口轮匝肌
血管
•面动脉
局
-起自颈外动脉,终支为内眦动
部
脉。
解
-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和鼻
剖
-在外下侧颌动骨脉下。缘与咬肌前缘相交处
样
可触及搏动。
—
—
头
部
•面静脉
局
-起自内眦静脉,注入颈内静脉。
部
-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交通。
局部解剖学头部课件
(3) 角膜反射消失。
(4) 泪液分泌障碍,角膜干燥。
(5)唾液分泌障碍。
(6)舌前部味觉丧失。
(7) 听觉过敏。
2. 面神经管外损伤
只有上述(1)、(2)、(3)项症状。
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也称为面瘫。 根据引起面神经麻痹的损害部位不同,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一、中枢型(核上型)面神经麻痹: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称为中枢型或核上型面神经麻痹。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上的表情肌,包括额肌和上半部眼轮匝肌的运动;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则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下的表情肌。 二、周围型(核型或核下型)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变可位于脑桥下部(如出血、肿瘤等)、中耳或腮腺等部位。
02
帽状腱膜
01
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变薄续颞深筋膜浅层。
02
以上3层紧密相连称头皮。
03
腱膜下间隙 为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的区域,范围广,前达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颅顶部的“危险区”
腱膜下间隙内有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脑膜窦相交通,此层感染可向板障及颅内扩散,此间隙称为颅顶的危险区。
04
与外耳道之间.
05
第2段:腮腺内 ,位于下颌后静脉
06
和颈外动脉的浅面, 分
07
上下两干, 在发出9-
08
12条分支,互相交织成丛。
09
第3段:为穿出腮腺的部分。
(4) 泪液分泌障碍,角膜干燥。
(5)唾液分泌障碍。
(6)舌前部味觉丧失。
(7) 听觉过敏。
2. 面神经管外损伤
只有上述(1)、(2)、(3)项症状。
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也称为面瘫。 根据引起面神经麻痹的损害部位不同,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一、中枢型(核上型)面神经麻痹: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称为中枢型或核上型面神经麻痹。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上的表情肌,包括额肌和上半部眼轮匝肌的运动;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则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下的表情肌。 二、周围型(核型或核下型)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变可位于脑桥下部(如出血、肿瘤等)、中耳或腮腺等部位。
02
帽状腱膜
01
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变薄续颞深筋膜浅层。
02
以上3层紧密相连称头皮。
03
腱膜下间隙 为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的区域,范围广,前达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颅顶部的“危险区”
腱膜下间隙内有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脑膜窦相交通,此层感染可向板障及颅内扩散,此间隙称为颅顶的危险区。
04
与外耳道之间.
05
第2段:腮腺内 ,位于下颌后静脉
06
和颈外动脉的浅面, 分
07
上下两干, 在发出9-
08
12条分支,互相交织成丛。
09
第3段:为穿出腮腺的部分。
局部解剖学:4-头面部解剖
1. 翼内、外肌 翼内肌: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骨的翼肌粗隆 翼外肌:上头:蝶骨大翼的下面
下头:翼突外侧板的外面 止于:下颌颈
2. 翼静脉丛(翼丛) 回流:翼静脉丛 上颌静脉 上颌后静脉 交通:翼静脉丛 眼静脉
翼静脉丛 面深静脉 面静脉 翼静脉丛 海绵窦
3. 上颌动脉 在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经翼外肌两头之间
2)岩大神经(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上泌涎核面神经岩大神经翼腭神经节泪腺
面神经核
岩大神经
泪腺
翼腭神经节
面神经 鼓索神经
表情肌
3)表情肌支等(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面神经核面神经表情肌支、蹬骨肌支、 二腹肌支(后腹)、茎突舌骨肌支、耳后支
表情肌支: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面神经损伤的症状: 1) 面肌瘫痪 2) 舌前2/3味觉丧失 3) 泪腺和唾液腺分
腮腺鞘: 腮腺管:
2. 腮腺的毗邻 前:咬肌、下颌支、翼内肌 后:乳突、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 外:腮腺浅淋巴结等 内:颈内动、静脉、后4对脑神经、茎突及周围肌(茎
突舌肌、茎突咽肌、茎突舌骨肌) ——腮腺床
六、面深层结构 前壁:上颌骨体之后面 后壁:腮腺深部 外侧壁:下颌支 内侧壁: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
孤束核 舌前2/3味觉 面神经核 表情肌 上泌延核 颌下、舌下腺、泪腺分泌 三叉神经脊束核 耳后皮肤、外耳道
岩大神经
泪腺
面神经核
翼腭神经节
面神经
鼓索神经 表情肌
面神经的行程: 分为颅内段和颅外段。
脑桥延髓间沟出脑 内耳门内耳道 面神经管出茎乳孔 穿腮腺分为五大分支
面神经管凸
前庭窗
鼓岬
蜗窗
颅外段又分为三段: 主干;上、下两干;五组分支。
局部解剖学之头部教学课件
Ⅹ
Ⅸ
Ⅺ
Ⅻ
腮腺 Parotid gland
★ 腮腺管 Parotid duct
行程:
自腮腺浅部前缘发出,在颧弓下约 1.5cm处横跨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 继而急转向内穿颊肌,开口于上颌第 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的腮腺乳头
体表投影
大脑下缘 inferior margen of cerebrum:
自鼻根上方约1.25cm处开始向外,沿眶上 缘向后,经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至枕外 隆凸的连线上。
脑膜中动脉 middle menibgeal a.:
主干:经过下水平线与前垂直线的 交点
前支:经过上水平线与前垂直线的 交点即翼点,向后上弯曲走向颅顶
6. 后垂直线:
经乳突根部后缘画一与前、中垂直线平行的线
体表投影
中央沟 central sulcus:
在前垂直线和上水平线的交点与后垂直 线和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介于后垂直线 与中垂直线之间的一段
外侧沟 lateral sulcus:
相当于中央沟投影线与上水平线交角的 平分线
体表投影
分支
下唇动脉 上唇动脉 鼻外侧动脉
浅层结构
面静脉 Facial vein
行程:起自内眦静脉,伴行于面动脉的后方, 位置较浅,至下颌角下方,接受下颌后静脉 的前支,穿深筋膜注入颈内静脉
面静脉与海绵窦的交通 面静脉→内眦静脉→眼上静脉→海绵窦 面静脉→面深静脉→翼静脉丛→海绵窦交 通
浅层结构
面静脉在口角平面以上通常无瓣膜。 因此,当面部感染时,通过面静脉 与海绵窦的交通途径,可逆行蔓延 至颅内导致海绵窦血栓或颅内感染。
“危险三角”
面静脉所经过的鼻根与左、右两侧 口角之间的三角区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课件
眼神经
④ 向内:两侧海绵窦可通过 鞍膈前、后和垂体下方的海 绵间窦相互交通。(左右侧海
绵窦相互感染途径)
上颌神经 硬脑膜
2019/7/5
垂体 视神经
颈内动脉
11
第三节 面 部
一、面部浅层结构
(一)皮肤和浅筋膜
皮肤:面部皮肤血运丰富、感觉 N末梢丰富。表面有不同走向的 皮纹,面部皮肤切口尽可能与皮 纹一致。
② 颞筋膜:分浅、深2层。浅层附 着于颧弓外面,深层附着于颧 弓内面;两层之间夹有脂肪和 颞中A、V。
③ 颞肌:在颞筋膜深面。颞肌深 面有颞深A、V和颞深N。
④ 颅骨外膜:紧贴颞骨表面。与 颞肌之间有颞筋膜下疏松结缔 组织,与颧弓深面、颞下间隙 和颊脂体相连续。
耳颞神经
2019/7/5
颅骨
颅骨外膜
颞深动脉 颞肌 颞中动脉
血管丰富,外伤出血多,愈合
快。
皮肤
(2)浅筋膜
组成: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 组织。
浅筋膜 帽状腱膜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膜
颅盖骨
特点: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纵向 纤维束紧密连接皮肤和帽状腱
硬脑膜
膜,并将脂肪分隔成许多小格。
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
小格作用:限制炎性渗出物扩 散;固定穿行的血管和神经
② 间隙范围广,前至眶上缘,后 达上项线。出血易蔓延成大血 肿。
③ 间隙内的静脉与颅骨板障静脉 及硬脑膜窦相通,感染继发出 现颅骨骨髓炎或颅腔感染。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膜 颅盖骨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2019/7/5
6
(5)颅骨外膜
特点:有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只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 面相连,容易剥离。但在骨 缝处结合紧密,可将血肿或 感染局限在一块颅骨的范围 内。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神经
颈神经背支 颈丛分支
(2)面神经:(面部运动)
分支: 损伤:面瘫
颌下区手术切 口:下颌骨下 缘1.5-2cm
颞支
(2支)
颧支
(2-3支)
颊支
(3-5支)
下颌 缘支
(1-3支)
颈支
(1-2支)
二、面侧区
(一) 腮腺咬肌区
界限:
上界——颧弓与外耳道
下界——下颌体下缘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乳突及胸锁乳突肌前缘
浅筋膜的血管和N分前、后和外侧3组
有小格,炎症 不易扩散,肿 胀疼痛剧烈, 血管吻合多, 止血应呈环状 ,局麻范围要 广,切口呈放 射状,皮瓣蒂 在下方
滑车上A、V和N 眶上A、V和N
颞浅A、V 和耳颞N
耳后A、V、耳 大N和枕小N 枕A、V、枕大N
(3)帽状腱膜:
头皮: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 缝合头皮时,应将帽状腱膜仔细缝合
概述
一、境界和分区 头部与颈部分界 颈部与胸部分界 颅部与面部分界
眉弓、眶上切迹、眶下孔、颏孔、翼点、顴弓、耳屏 髁突、下颌角、乳突、枕外隆凸、上项线
面 部 Face
分区: 眶区 鼻区 口区 面侧区
面侧区:颊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一、面浅部结构 (一) 皮肤、浅筋膜
浅筋膜:颊脂体、面肌、 N、血管、 腮腺管 口轮匝肌
(一)额顶枕区
层次: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 腱膜下间隙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 腱膜下间隙 颅骨外膜
颅骨外膜
(1)皮肤 ①有大量汗腺、皮脂腺,易发生疖肿。 ②有丰富血管,外伤易出血,但愈合快。 临床可多次切取皮片覆盖创面,不影响头发生长。
(2)浅筋膜: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
纤维隔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
(1)翼V丛pterygoid venous plexus
位于颞下窝内,翼内肌、翼 外肌和颞肌之间。 组成: 与上颌A分支伴行 的V均参与组成翼V丛。
交通:翼V丛→上颌V→下颌后V 面深V→面V 卵圆孔V网、破裂孔导血管→海绵窦
(2)上颌A: 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下颌段) :
脑膜中A 分支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
“危险区” V网 导V
板障V
额腹
硬脑膜V窦
(5)颅骨外膜:
帽状腱膜 枕腹
(二)颞区
1.境界: 2.层次:皮肤 浅筋膜 颞筋膜浅层
颞筋膜深层 颞肌 骨膜 (1)皮肤:
较薄且移动性大,手 术切口易于缝合,愈 合后瘢痕也不明显。
(2)浅筋膜:
含脂肪较少, 上方连颅顶浅 筋膜,下方续 面部浅筋膜
颞浅A、V 耳颞N 面N颞支 耳后A、V 枕小N
(3)颞筋膜:分深、浅两层
颞筋膜间间隙:脂肪和颞中血管 (4)颞肌: 深方有颞深A、V和N 颞区常为手术入颅部位
(5)骨膜: 骨膜与颞肌之间有 大量脂肪,称颞筋 膜下疏松结蒂组织
头部
重点内容: 面部:
腮腺:形态、位置和分部, 穿经腮腺的血管、 神经的位置关系;
面部神经、血管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面部的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 概念:翼静脉丛、腮腺鞘
颅部: 额顶枕区、颞区软组织的层次 颅顶部的血管、神经的分组、名称和分布 海绵窦的位置、交通及通过的结构
概念:头皮、帽状腱膜、腱膜下间隙、 颅顶部的危险区、海绵窦
N节 颏N
(三)面部的间隙: 1.咬肌间隙:咬肌的血管和N 2.翼下颌间隙:舌N、下牙槽A.V.N.
牙源性感染 麻醉药
颅 部 cranial part
分部:颅顶、颅底、颅腔及内容物 一 、 颅顶 分部:额顶枕区
颞区 额顶枕区境界: 前:眶上缘 后:枕外隆突,上项线 两侧:上颞线 颞区境界: 上颞线与颧弓上缘之间
2、内容 (1)腮腺咬肌筋膜
下颌后窝 下颌支
腮腺鞘:腮腺小叶 切开排脓时,应
颈深筋膜浅层
引流每个浓腔
咬肌筋膜
(2)腮腺 parotid gland
1) 位置与毗邻 上:颧弓、外耳道、颞下颌关节 下:下颌角 外:耳大N、腮腺L 前:咬肌、下颌支、翼内肌 后:乳突、胸锁乳突肌、
二腹肌、腮腺床
2)形态 浅部
下牙槽A
第二段(翼肌段):翼外肌浅面或深面 分支 咀嚼肌A
颊A
第三段(翼腭窝段) 分支 上牙槽后A:
眶下A:
眶下A 上牙槽后A
(3)下颌N
咬肌N 颞深N 咀嚼肌N 翼内肌N
三叉N节 下颌N 耳颞N
翼外肌N
舌N
颊N
耳颞N
下牙槽N
舌N
颏N(感觉F) 下牙槽N
下颌舌骨肌N(运动F)
眼N 上颌N
颊N 下颌下
眼轮匝肌 (二)面肌
颊肌
枕额肌额腹
(三)血管、淋巴、N
1.血管 (1)面A
facial artery
分支: 鼻外侧A 上唇A 下唇A 颏下A
內眦A
面A
颈外A
(2)面静脉facial vein
内眦V
面V 下颌后V前支
颈内V
交通: 眼上V
面V 面深V 翼V丛
海绵窦
颞浅V
海绵窦 内眦V 面V 翼V丛 下颌后V
上颌A 颈外A
颞浅A 面横A
4) 耳颞N
因腮腺病变 受压时,产 生放射痛。
耳颞N 面横A
颞浅A
上颌A 颈外A
(5)咬肌 浅面: 腮腺浅部 咬肌筋膜 腮腺管 面横A、V 面N颊支 面N下颌缘支
颞肌
翼外肌 翼内肌
咬肌
(二)面侧区深部 1.位置
位于颅底颞下窝的下方, 口腔和咽的外侧
2.内容
翼内、外肌、翼V丛 、上颌A、下颌N
由浅入深: 面N、 下颌后V、 颈外A及耳颞N
1)面神经 facial nerve 第一段:茎乳孔至腮腺 此段可显露主干 第二段:腮腺内段 病变易与腮腺粘连
第三段:出腮腺
2)下颌后静脉 retromandibular v. 颞浅V 下颌后V 上颌V
面V 颈内V 前支 后支 耳后V 颈外V 枕V
3)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
颈内V
危险三角 Danger area:
口裂以上两侧口 角至鼻根的三角 形区域
2.淋巴:面L 下颌下L和颏下L 颈外侧深L
颏L 下颌下L
3 .神经:三叉N和面N (1)三叉N(面部感觉)
三叉N节 下颌N 耳颞N
舌N
下牙槽N
眼N 上颌N
颊N 下颌下
N节 颏N
三叉神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示意图
眼神经 三叉神经 上颌神经
腮腺 深部
腮腺床Parotid bed:
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茎突舌肌、茎突咽肌、茎突 舌骨肌)、颈内A、V和后4对脑N(Ⅸ、Ⅹ、Ⅺ、Ⅻ)共同形成
3)腮腺管 腮腺造影 (3)腮腺L 颈外侧深L
腮腺管
(4)穿经腮腺的结构:
纵行:颈外A、颞浅血管、 下颌后V及耳颞N
横行:上颌血管 面横血管 面N
颈神经背支 颈丛分支
(2)面神经:(面部运动)
分支: 损伤:面瘫
颌下区手术切 口:下颌骨下 缘1.5-2cm
颞支
(2支)
颧支
(2-3支)
颊支
(3-5支)
下颌 缘支
(1-3支)
颈支
(1-2支)
二、面侧区
(一) 腮腺咬肌区
界限:
上界——颧弓与外耳道
下界——下颌体下缘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乳突及胸锁乳突肌前缘
浅筋膜的血管和N分前、后和外侧3组
有小格,炎症 不易扩散,肿 胀疼痛剧烈, 血管吻合多, 止血应呈环状 ,局麻范围要 广,切口呈放 射状,皮瓣蒂 在下方
滑车上A、V和N 眶上A、V和N
颞浅A、V 和耳颞N
耳后A、V、耳 大N和枕小N 枕A、V、枕大N
(3)帽状腱膜:
头皮: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 缝合头皮时,应将帽状腱膜仔细缝合
概述
一、境界和分区 头部与颈部分界 颈部与胸部分界 颅部与面部分界
眉弓、眶上切迹、眶下孔、颏孔、翼点、顴弓、耳屏 髁突、下颌角、乳突、枕外隆凸、上项线
面 部 Face
分区: 眶区 鼻区 口区 面侧区
面侧区:颊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一、面浅部结构 (一) 皮肤、浅筋膜
浅筋膜:颊脂体、面肌、 N、血管、 腮腺管 口轮匝肌
(一)额顶枕区
层次: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 腱膜下间隙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 腱膜下间隙 颅骨外膜
颅骨外膜
(1)皮肤 ①有大量汗腺、皮脂腺,易发生疖肿。 ②有丰富血管,外伤易出血,但愈合快。 临床可多次切取皮片覆盖创面,不影响头发生长。
(2)浅筋膜: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
纤维隔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
(1)翼V丛pterygoid venous plexus
位于颞下窝内,翼内肌、翼 外肌和颞肌之间。 组成: 与上颌A分支伴行 的V均参与组成翼V丛。
交通:翼V丛→上颌V→下颌后V 面深V→面V 卵圆孔V网、破裂孔导血管→海绵窦
(2)上颌A: 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下颌段) :
脑膜中A 分支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
“危险区” V网 导V
板障V
额腹
硬脑膜V窦
(5)颅骨外膜:
帽状腱膜 枕腹
(二)颞区
1.境界: 2.层次:皮肤 浅筋膜 颞筋膜浅层
颞筋膜深层 颞肌 骨膜 (1)皮肤:
较薄且移动性大,手 术切口易于缝合,愈 合后瘢痕也不明显。
(2)浅筋膜:
含脂肪较少, 上方连颅顶浅 筋膜,下方续 面部浅筋膜
颞浅A、V 耳颞N 面N颞支 耳后A、V 枕小N
(3)颞筋膜:分深、浅两层
颞筋膜间间隙:脂肪和颞中血管 (4)颞肌: 深方有颞深A、V和N 颞区常为手术入颅部位
(5)骨膜: 骨膜与颞肌之间有 大量脂肪,称颞筋 膜下疏松结蒂组织
头部
重点内容: 面部:
腮腺:形态、位置和分部, 穿经腮腺的血管、 神经的位置关系;
面部神经、血管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面部的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 概念:翼静脉丛、腮腺鞘
颅部: 额顶枕区、颞区软组织的层次 颅顶部的血管、神经的分组、名称和分布 海绵窦的位置、交通及通过的结构
概念:头皮、帽状腱膜、腱膜下间隙、 颅顶部的危险区、海绵窦
N节 颏N
(三)面部的间隙: 1.咬肌间隙:咬肌的血管和N 2.翼下颌间隙:舌N、下牙槽A.V.N.
牙源性感染 麻醉药
颅 部 cranial part
分部:颅顶、颅底、颅腔及内容物 一 、 颅顶 分部:额顶枕区
颞区 额顶枕区境界: 前:眶上缘 后:枕外隆突,上项线 两侧:上颞线 颞区境界: 上颞线与颧弓上缘之间
2、内容 (1)腮腺咬肌筋膜
下颌后窝 下颌支
腮腺鞘:腮腺小叶 切开排脓时,应
颈深筋膜浅层
引流每个浓腔
咬肌筋膜
(2)腮腺 parotid gland
1) 位置与毗邻 上:颧弓、外耳道、颞下颌关节 下:下颌角 外:耳大N、腮腺L 前:咬肌、下颌支、翼内肌 后:乳突、胸锁乳突肌、
二腹肌、腮腺床
2)形态 浅部
下牙槽A
第二段(翼肌段):翼外肌浅面或深面 分支 咀嚼肌A
颊A
第三段(翼腭窝段) 分支 上牙槽后A:
眶下A:
眶下A 上牙槽后A
(3)下颌N
咬肌N 颞深N 咀嚼肌N 翼内肌N
三叉N节 下颌N 耳颞N
翼外肌N
舌N
颊N
耳颞N
下牙槽N
舌N
颏N(感觉F) 下牙槽N
下颌舌骨肌N(运动F)
眼N 上颌N
颊N 下颌下
眼轮匝肌 (二)面肌
颊肌
枕额肌额腹
(三)血管、淋巴、N
1.血管 (1)面A
facial artery
分支: 鼻外侧A 上唇A 下唇A 颏下A
內眦A
面A
颈外A
(2)面静脉facial vein
内眦V
面V 下颌后V前支
颈内V
交通: 眼上V
面V 面深V 翼V丛
海绵窦
颞浅V
海绵窦 内眦V 面V 翼V丛 下颌后V
上颌A 颈外A
颞浅A 面横A
4) 耳颞N
因腮腺病变 受压时,产 生放射痛。
耳颞N 面横A
颞浅A
上颌A 颈外A
(5)咬肌 浅面: 腮腺浅部 咬肌筋膜 腮腺管 面横A、V 面N颊支 面N下颌缘支
颞肌
翼外肌 翼内肌
咬肌
(二)面侧区深部 1.位置
位于颅底颞下窝的下方, 口腔和咽的外侧
2.内容
翼内、外肌、翼V丛 、上颌A、下颌N
由浅入深: 面N、 下颌后V、 颈外A及耳颞N
1)面神经 facial nerve 第一段:茎乳孔至腮腺 此段可显露主干 第二段:腮腺内段 病变易与腮腺粘连
第三段:出腮腺
2)下颌后静脉 retromandibular v. 颞浅V 下颌后V 上颌V
面V 颈内V 前支 后支 耳后V 颈外V 枕V
3)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
颈内V
危险三角 Danger area:
口裂以上两侧口 角至鼻根的三角 形区域
2.淋巴:面L 下颌下L和颏下L 颈外侧深L
颏L 下颌下L
3 .神经:三叉N和面N (1)三叉N(面部感觉)
三叉N节 下颌N 耳颞N
舌N
下牙槽N
眼N 上颌N
颊N 下颌下
N节 颏N
三叉神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示意图
眼神经 三叉神经 上颌神经
腮腺 深部
腮腺床Parotid bed:
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茎突舌肌、茎突咽肌、茎突 舌骨肌)、颈内A、V和后4对脑N(Ⅸ、Ⅹ、Ⅺ、Ⅻ)共同形成
3)腮腺管 腮腺造影 (3)腮腺L 颈外侧深L
腮腺管
(4)穿经腮腺的结构:
纵行:颈外A、颞浅血管、 下颌后V及耳颞N
横行:上颌血管 面横血管 面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