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课件

合集下载

激励原理及实务ppt课件

激励原理及实务ppt课件

xx
3-18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
要包括马思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赫 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 需要激励理论等。
xx
3-19
(一) 需要层次理论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亚伯拉罕·马斯洛 1943年提出来的。
自我实现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激励手段:关心体贴下属,重视人们之间的社 会交往关系;重视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和团体的奖励 制度。
xx
3-16
(三) “自我实现人”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除了物质和社会需求之外,还 有一种想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己潜 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因此,管理者应当创 造条件,让员工的这种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 让组织目标得以实现。
xx
3-25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金钱 监督 地位 安全 工作环境 政策与行政管理 人际关系
激励因素
工作本身性质 赏识 进步 成长的可能性 责任 成就
xx
3-26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 时,只是消除了不满,却不会调动人们的 工作积极性。
激励因素: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 时,会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 的工作积极性。
1、激励对象:激励要有一定的被激励对象; 2、激励因素:研究人的行为是由什么因素激
发并赋予其活力的。 3、维持方法:被激活的行为如何能得到保持
与延续。
xx
3-9
激励的基本概念
(三)激励的特点和作用
1、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其核心作用是 调动人的积极性。
2、激励的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 性和自觉自愿性。

如何做好员工激励PPT课件

如何做好员工激励PPT课件
•抱怨分析法
员工的抱怨是很重要的消息来源,它可以暗示、甚至明示员工工作缺乏动力的原因,用于确定员工的 需要及其程度。领导者必须在自己和员工之间创造相互信任和坦诚的气氛。这样,员工才会将抱怨公 开地、理智地、建设性地、直接地表达出来。这样,领导者才能用抱怨来解决及改善整个团队的工作 动力问题。
•问卷法
13
二、激励的心理内涵
内在动力:就是自我的内在驱动力,
是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的自身的意志力。在工作上,表现为对 工作本身的喜欢、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以 及接受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等。
外在动力:是源于员工自体之外的驱动
力。它并不是行为本身的利益,而是为了 与之相联系的结果。工作中,这些结果包 括领导的赏识、晋升、奖励、工资、工作 环境的改善等等。
(二)激励的层次
激励要从三个 层次入手:
层次一:
行为取向
层次二:
努力程度
层次三:
坚持程度
员工是否按照组织希 望的方向工作
例如: 公司近期制定了C类集团渠
道代维工作,内容为要求高星 级的合作网点进行集团代维工 作。
刚起步的时候,参与网点一 起开了会,然后回去各自发展。 各级管理人员传达及监督却不 够,造成部分区域渠道代维始 终不能破冰。领导说了,但是 下面就是没有动静。问及管理 人员,“我宣传过了啊”“他 们也没说有困难啊”……
维持因素:有些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感, 而不能激励员工,这些因素称之为“维持因 素”。
10
一、激励的理论内涵
(三)激励的双因素理论
维持因素
激励因素
•公司政策 •人际关系 •物质工作条件 •工资福利
案例一:
• 成就、赏识 • 挑战性的工作 • 增加工作责任 • 成长、发展的机会

人力资源管理课件-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课件-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將第2項所勾的級數與第1項級數之差若 是正值,表示確有需要,差額即其強度。
4.滿意感與績效
1)工作滿意感與績效的不同組合 (1)高滿意感與高績效。 (2)高滿意感與低績效。 (3)低滿意感與高績效。 (4)低滿意感與低績效。
說明: ①滿意感不等於激勵,不一定帶來高績效; ②激勵是複雜的多因現象,不能把它簡單化。
2)艾齊奧尼矩陣模型
組織中所採用的權力
成 員 對 組 織 離心型
的 態 度 計較型
強制型 ●
實用型 ●
道德型
規範型 ●
3)員工的組織承諾
(1)組織承諾的意義
(2)高組織承諾的員工主要表現出三類行為: 大量的利組織的行為 組織價值觀的內在化 對組織的感情依戀及對組織成員身份的珍視
(3)員工組織承諾的本質與層次及其養成過程。
(三)激勵理論的應用 1.激勵與工作設計 1)基本工作特性 (1)工作所需技能的多樣性
(2)工作的整體性 (3)任務的重要性 (4)工作的自主權 (5)工作回饋源自2)工作再設計及其具體措施
具體措施包括工作輪換、工作擴大化、 工作豐富化,彈性工作制、自治小組、 QC小組、擴大回饋管道等。
3)實行工作再設計的條件
些方面的需要有什麼樣的感受,最常問到的 是工資、獎金、發展機會,與上級的和同級 同事的關係這五方面,請他們在“滿意”、 “難講”和“不滿意”三者中勾選出一項來 描述其感受。
2)“波特量表” 調查人們在與工作有關的重要方面的需
要強度,以“工資”方面為例,要測量三個 維度: (1)對你現有工資水準的評價: (2)對你所期望的工資水準的描述: (3)工資對你的相對重要性:
Op Or
IP
Ir
(2)公平感的恢復 (3)過程性公平

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 二、需要的分类
? 1、外在性与内在性需要 ? 2、外在性需要的再分类 ? 3、内在性需要的再分类
激励与绩效
? 4、内外在性需要与激励的关系
? 三、需要的测量
? 1、工作描述指标问卷 ? 2、波特量表
? 四、满意感与绩效
? 1、工作满意感职
? 一、需要的多样性
? 二、需要的层次性
? 三、激励的过程性
一阶结果
激励
期望值 努力
绩效
E
I
二阶结果
奖酬
V
四、激励的目标导向性
奖酬效价
需要层次论
自我 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 一、激励与工作设计 ? 1、基本工作特性 ? 2、工作再设计及其具体措施 ? 3、实行工作再设计的条件 ? 二、分配公平感 ? 1、重要意义 ? 2、分配公平感的特点
第七章 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 一、激励与绩效 ? 二、需要与激励的主要特点 ? 三、激励理论运用
激励与绩效
? 一、行为周期大基本模型
? 1、行为周期
需要 心理失衡
目标导向 行为
外界刺激
目标实现 行为
满意 不满意
1)需要:
反馈
2)动机:需要使人的内心产生行为的驱动力
激励与绩效
? 3)目标: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 4)满意感: ? 5)反馈 ? 6)外界刺激
? 3、公平理论 ? 4、关于公平标准和分配原则 ? 5、我国文化对员工分配公平感的影响 ? 三、员工的工作态度与激励 ? 1、组织中的心理契机 ? 2、艾齐奥尼矩阵模型 ? 3、员工的组织归属感 ? 4、综合激励
? 四、员工行为改造与强化 ? 1、应答行为与操作行为 ? 2、改造行为的四个手段 ? 3、强化时间 ? 4、强化的误用

员工激励课件-PPT

员工激励课件-PPT
(一)正强化 (二)副强化
四、波特与劳勒得激励模式
奖励 的价值
完成特定 任务的能力
努力
达到绩效
察觉的努力 和获得奖励 的概率
对所需完 成任务的 了解程度
内在的奖励
察觉的
公平奖 励
满意
外在的奖励
五、工作特性模型
哈克曼(hackman)与奥德海姆(oldham)得 工作特性模型(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 JCM)
• 机体变量指有机体对反应有影响得特征,这些都就是被试对象本身具 有得特性,如性格、动机、内驱力强度等;
• 反应变量指刺激变量与机体变量在行为上引起得变化。 • 人得行为得激励过程,实质上就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引起机体变量(需要
、动机)产生持续不断得兴奋,从而引起积极得行为反应。当目标达到 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往复、延续不断。
• “激励潜能分数” (motivating potential score, MPS)
★ 马斯洛得需要层次理论比较,奥尔德弗得“ERG”理论
有许多不同得地方。
三、双因素理论
(一)双因素理论得基本观点
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erzberg)提出得,她认为,满 意得对立面应该就是没有满意;不满意得对立面应该就是 没有不满意。
(二)双因素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得应用 (三)马斯洛与赫茨伯格得激励理论比较
员工激励课件
二、激励得过程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间得关系图示如下:

需要



动机
行动
满足



紧张


减除

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ppt 36页)

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ppt 36页)

行为定律
• 斯金纳得出结论:一个行为后跟随一个有 利的刺激,会增加这个行为重复发生的可 能性,即行为是结果的函数: B=f(R)
• (1)人们在行为结果得到奖励后会继续保 持这种工作行为,这就是说,奖励会强化 (加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进行这种行为 的可能性。
高薪的效果立竿见影,F公司很快就聚集了一 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所有的员工都很满意, 大家的热情高,工作十分卖力,公司的精神面 貌也焕然一新。但这种好势头不到两个月,大 家又慢慢回复到懒洋洋、慢吞吞的状态。这是 怎么啦?
F公司的高工资没有换来员工工作的高效率, 公司领导陷入两难的困惑境地,既苦恼又彷徨 不知所措。那么症结在哪儿呢?
些方面的需要有什么样的感受,最常问到的 是工资、奖金、发展机会,与上级的和同级 同事的关系这五方面,请他们在“满意”、 “难讲”和“不满意”三者中勾选出一项来 描述其感受。
”波特量表“(2
调查人们在与工作有关的重要方面的需要强 方面为例,要测量三个维度: ”工资“度,以
(对你现有工资水平的评价:1( (对你所期望的工资水平的描述:2( (工资对你的相对重要性:3(
2、被动型
离退年龄 意外伤残 长期卧病 不称职被解雇等
职 (跳槽)
离职原因:
环境因素 组织因素 个人因素
第二节 需要与激励的特点
——激励理论的发展
•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 双因素理论 • 3. 期望理论 • 4. 公平理论 • 5. 强化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并
5、反馈:内心体验到满意感,会反馈至 行为周期的起点,即需要导致的心理紧 张,使之消失。
6、外界刺激:它能加强或削弱动机,但 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依据。

员工激励ppt课件

员工激励ppt课件

员工激励方案设计
目标导向的激励方案
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奖励标准,鼓励员工努力达成目标并获得 相应奖励。
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激励方案
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贡献程度,给予相应的奖金、晋升或其他奖 励。
员工持股计划
通过让员工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激 发员工的归属感和长期发展的动力。
员工激励实施与评估
授权激励
1 2
合理授权
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职责范围,给予合理的授 权和决策权,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责任明确
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范围,让员工清楚自己的 责任和义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3
信任支持
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鼓励员工大胆尝试 和创新,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04 员工激励实践
根据员工的岗位、能力和市场水平,设定具有竞争力的基本薪酬。
02
绩效薪酬
建立与公司业绩和个人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激励员工创造更高的业绩

03
福利与津贴
提供完善的福利和津贴,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提高员
工的生活品质。
员工发展与职业规划
培训与发展
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 合素质。
员工激励ppt课件
目 录
• 员工激励概述 • 员工激励理论 • 员工激励方法 • 员工激励实践 • 员工激励的挑战与对策 • 员工激励的未来趋势
01 员工激励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员工激励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管理手段及具体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业绩,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誉感。
成就激励

员工有效激励培训课件ppt

员工有效激励培训课件ppt

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促使他们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个人 和职业发展水平。
增强员工归属感
激励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 认可,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 诚度。
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激励,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从 而提高整体绩效。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效的员工激励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氛 围,如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 。
自我实现需求
提供发展机会和挑战,激发员 工的创造力和成就感。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如薪资、 福利、工作环境等。
激励因素
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如工作成 就感、晋升机会、职业发展等。
弗鲁姆期望理论
目标期望
员工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及重要性的 认知。
公司文化与价值观
培养积极向上的公司文化和价 值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
诚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员工有效激励培 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contents
目录
• 员工激励的重要性 • 员工激励的理论基础 • 员工激励的方法与技巧 • 员工激励的实践与案例
01
CATALOGUE
员工激励的重要性
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激发员工内在动力
促进员工成长和发展
通过激励,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使 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 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员工激励的实践与案例
如何针对不同员工进行有效激励
针对个人需求
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 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

第七章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课件

第七章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课件
4 满,会波及到整个情绪。
精选课件ppt
17
• (三)亚当斯公平论
• 1、亚当斯模型:
Op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Ip
Or Ir
• O-结果,即分配中所获报酬;
• I一投入,即人们在工作中所作的贡献; • p-这是一标注符号,代表感受公正或不公的当事
• 4、市场供求律
• 5、资历律 • 6.工作条件律 • 7、风险律 • 8、代价律 • 9、投资回报律 • 10、机遇律
41 2
精选课件ppt
20
• 三、员工的工作态度与激励
• (一)组织中的心理契约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1、高满意感与高绩效 2、高满意感与低绩效
1 3、低满意感与高绩效
4.低满意感与低绩效
2 这四种状况都很常见,说明:满意感不等于激励,
不一定带来高绩效;激励是复杂的多因现象,不能
4 把它简单化。
精选课件ppt
5
• (二)三种假设
• 满意感与绩效间关系,目前有三种假设:
• (1)满意感在前是因,高绩效在后是果。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1 1
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
建立在“满足-上升”的 可建立在“满足-上升”
基础上 每个阶段只有一个优势需
1 要
严格按层次上升,不存在
2 越级,也不存在后退
人的需要是天生就有的,
4 是内在的、下意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亚当斯模型
O p Or
IP
Ir
(2)公平感的恢复 (3)过程性公平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4)关于公平标准和分配原则的讨论 (1)贡献律 (2)平均律 (3)需要律 (4)市场供求律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5)资历律 (6)工作条件律 (7)风险律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8)代价律 (9)投资回报律 (10)机遇律 3.员工的工作态度与激励
的珍视。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3)员工组织归属感的本质与层次及其养成过程。 (4)员工组织归属感的养成,对应于由浅层演变 为深层的养成过程,是在员工与组织间长期互动 交往中由浅及深而实现的,是渐近潜移默化的互 动过程。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4)综合激励: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1)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的内容是 社会交换双方间彼此所抱有的一系列的期望。
2)艾齐奥尼矩阵模型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3)员工的组织归属感 (1)组织归属感的意义 (2)高组织归属感的员工主要表现出三类行 为: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a.大量的利组织的行为 b.组织价值观的内在化 c.对组织的感情依恋及对组织成员身份
(1)对你现有工资水平的评价: (2)对你所期望的工资水平的描述: (3)工资对你的相对重要性:
将第2项所勾的级数与第1项级数之差若 是正值,表示确有需要,差额即其强度。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4.满意感与绩效
1)工作满意感与绩效的不同组合 (1)高满意感与高绩效。 (2)高满意感与低绩效。 (3)低满意感与高绩效。 (4)低满意感与低绩效。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工作的整体性 (3)任务的重要性 (4)工作的自主权 (5)工作反馈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工作再设计及其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 工作丰富化,弹性工作制、自治小组、 QC小组、扩大反馈渠道等。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3)实行工作再设计的条件
(1)应使工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合理满 足。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一)激励和绩效 1.行为周期的基本模型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1)行为是因感受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动机 驱使发生的。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行为是有方向性的,是为了获得能满 足其需要的资源。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3)行为终止于需要的满足。已满足了的需要 不再具有激励性。
4)要激励起行为,一要了解被激励者有何需 要, 二要掌握有可以满足其需要的资源。
3.需要的测量
1)“工作描述指标问卷” 直接询问员工对与他们工作最重要的一
些方面的需要有什么样的感受,最常问到的 是工资、奖金、发展机会,与上级的和同级 同事的关系这五方面,请他们在“满意”、 “难讲”和“不满意”三者中勾选出一项来 描述其感受。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波特量表”
调查人们在与工作有关的重要方面的需 要强度,以“工资”方面为例,要测量三个 维度: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需要的分类 1)外在性与内在性需要 (1)外、内在性需要的界定。 (2)外在性需要又可进一步分为两亚类:
物质性需要和社会感情性需要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3)内在性需要也可进一步地分为两 亚类:过程导向的内在性需要和结果导向的 内在性需要
2)内、外在需要与激励间的关系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说明: ①满意感不等于激励,不一定带来高绩效; ②激励是复杂的多因现象,不能把它简单化。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三种假设
(1)满意感在前是因,高绩效在后是果。 (2)绩效是因,满意感是果。 (3)满意感与绩效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 关系。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5.满意感与缺勤和离职 奖酬能左右满意感,而满意感又直接影响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4.激励的目标导向性 洛克发现,仅是目标设置这件事的
本身,就具有激励性。而且目标越明确 具体,完成期限规定得越明确,目标设 置时下级参与程度越高,其激励力度也 就越大。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三)激励理论的应用 1.激励与工作设计 1)基本工作特性 (1)工作所需技能的多样性
4.员工行为改造与强化 1)应答行为与操作行为 (1)应答行为:即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描述的
刺激—反应行为。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操作行为:指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 要导致一定的结果,这结果因其不同性质 而能加强或削弱该反应。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改造行为的四种强化手段 (1)正强化 (2)中止 (3)惩罚 (4)负强化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3)麦克里兰的需要分类 (1)成就需要 (2)情谊需要 (3)权力需要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需要的层次性
1)满足则上行的运动规律 2)挫折下行机制
3.激励的过程性
n
M E IiVi i1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1)期望值(E)。人们朝所选定的目标付出相应 努力后,能达到所期望的绩效水准的主观概率。 (2)工具值(I)。达到期望的绩效水准后,便能 获得所需奖酬的主观概率。 (3)奖酬效价(V)。指不同奖酬在当事者心目 中相对价值(重要性)的大小。
缺勤率与离职率,这已被许多实证性研究所证 实了。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二)需要与激励的主要特点
1.需要的多样性 1)马斯洛的需要分类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荣誉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阿德弗的需要分类 (1)生存需要 (2)关系需要 (3)成长需要
(2)这些工人应受过适当教育,具有较高的 自我成长需要。
(3)工人们受过必要训练,掌握了所需的知 识与技能。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2.分配公平感
1)分配公平感研究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2)分配公平感的特点:
(1)相对性 (2)主观性 (3)不对称性 (4)扩散性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3)亚当斯公平论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3)强化时间表 (1)连续强化 (2)间断强化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a.固定间歇强化 b.变动间歇强化 c.固定比率强化 d.变动比率强化
七、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4)强化的误用 (1)片面性强化 (2)繁琐性强化 (3)偏重外在性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