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北京)地理七年级上册 3.1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教案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上册 地理 教案 3.1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1.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2.学会阅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图像的阅读,掌握概括某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结合相关资料简要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重难点1、应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2、结合相关资料,评价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3、学会概括某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学案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方式:学案导学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亮点主要有:1.淡化知识,注重方法指导与能力培养。
做到切实结合地理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落实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读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学会描述某一地区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
强化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淡化具体知识。
2.注重概念教学。
对于本节课涉及到的一些基本地理学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例如地形、地势、地形区、山区的概念等。
3.培养人地协调观,做到自然、人文不分家。
虽然本节课的重点是讲解中国的地形特征,但不能拔离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因此,加入了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帮助学生树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人地协调观念。
4.注重课堂教学实效。
通过课后练习,读北京市地形图,概括北京市地形特征的练习题,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不足之处:1.在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理得特别清晰,只是追求知识的更全面而忽略了知识之间的相系,容易对学生的认识产生误导。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3-中图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教学重点: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地图观察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中国的地势特征是什么?二、新课(一)、中国的地形特征1、出示“中国各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图,由图可知,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由此可总结出:中国的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讨论:山区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开发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出示山区的自然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图,让学生结合图进行讨论)叫学生回答,最后老师概括总结:优势: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方面具有优势;农业适合发展多种经营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多山地自然灾害,经济落后,多贫困区。
开发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开发资源和建设基础设施; 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环境污染,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等。
(二)、中国的主要山脉1、复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由此引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内容。
2、读课本P60页内容,在课本P61页图F上找出下列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名称和位置:(1)、东西走向的山脉(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3)、南北走向的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5)、弧形走向的山脉3、叫学生说出上面各种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的名称以及在图中的位置。
4、思考:我国东部地区多什么走向的山脉?西部地区多什么走向的山脉?5、练习:①出示中国的主要山脉图,说出图中不同序号山脉的名称走向。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势特点、地形特点以及主要的地形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地形地势对气候、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中国地势的特点、地形区的划分和特点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形地势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地势地形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和理解地形地势对国家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掌握中国地势的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划分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地形地势对国家气候、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地势的特点、主要地形区的划分及特点。
2.难点:地形地势对气候、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地势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形地势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地形地势的相关地图和图片。
2.准备地势地形对气候、经济、交通等方面的案例材料。
3.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地势的特点和分布。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地势吗?地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地势地形的基本概念,通过地图展示中国地势的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划分。
讲解地势地形对气候、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实例的影响。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1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学案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2.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上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以及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3.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流向及利用价值、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熟悉我国地势的特征。
难点:说明我国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水力发电等方面的影响。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1.地表各种各样的叫做地形。
2.地表的总趋势称为地势。
3.阅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及北纬36°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的地势是。
4.我国地势总特征是高低,大致呈级阶梯。
5.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河南省省会郑州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和为主。
6.我国第二级阶梯上主要的地形为和。
7.下列山脉中,即位于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又是省级行政区大致界线的是( )A.昆仑山B.天山C.太行山D.南岭8.有关我国地势特征,下列图解中相对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9.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B.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C.大河多自东向西流D.大河流向阻隔了东西交通10.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B.高原和盆地C.山地和高原【第二课时】【学习过程】1.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A.高原B.盆地C.丘陵D.山脉2.我国的地形类型有、、、、。
3.被称为第三极的世界最高峰是,它是山的最高峰,位于我国和(国家)的边境上。
4.我国的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所占的比重是。
5.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6.连线题:A.青藏高原①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内蒙古高原②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C.黄土高原③冰川广布,雪山连绵D.云贵高原④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3.通过赏析彩图“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上的山间小平原”、“山东半岛丘陵”等使学生在了解高原、平原、丘陵特征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山川壮丽,或雄浑、或清秀,各具不同特色的美。
知识与技能:1、教学生学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大陆架的分布,使学生能说出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2、使学生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理解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以及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进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教学。
重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这种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合理开发和利用。
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以及地形、地势的特点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
②教学难点:分析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前两天在网上漫游,看到一位网友的博客里的日志,叫做“山山水水──中国的美丽风景”,一下子被吸引了,日志里包括有中国的名湖之美、名泉之美、名山之美、名瀑之美、名江之美等,作者在用自己的足迹和文笔记录和感受祖国山河之壮美,也给读者以美好的心灵震撼。
而实际上爱美之心古往今来,人皆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诗词等。
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热爱,在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修为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那么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为大家的这种修为奠基。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1) 中图版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1)导入新课: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
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
(学生:形态);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总趋势)师: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一节地势和地形讲授新课:读图:再次展示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板书:西高东低活动: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
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一遍示意图,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读图:读地图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1、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2、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1、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为界)提问:海岸线向东向南是我国近海的什么海底地形?(学生:大陆架)观察判断:让学生仔细阅读图D,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学生:前者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后者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分界线)小结:从简化了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可以看出: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七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中图版
【读图连线】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61 页《中国主要山脉分布》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连成一线;将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连成一线,教师讲解这两条分别是第三级和第二级阶梯、第二级和第一及阶梯的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在地形图上分析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的基本国情,片面分析我国地势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
我国地势、地形的主要特征主要的山脉及分布我国主要的地形
难点
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的建立
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
时间
设计意图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内容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时间
节次
主备人
复备人
课题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教学目 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2.初步理解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掌握三级阶梯的界线。3.掌握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4.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 分布以及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布和主要特点
【过渡】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山脉也往往成为我国地形区或省区的大致分界线。
【读图填表】观察P61页图,然后请同学们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认真地填写在P64页的表格中。
【教师提问】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
教材从地势和地形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特点。
地势方面,主要讲述了中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对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影响;地形方面,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地势与地形的特点,理解其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等知识。
但他们对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地理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学会分析地势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案例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的情感,增强保护地理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地势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地势与地形的区分,地势与地形对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地势与地形特点,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中国地形地貌的视频片段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分别讲解中国的地势特点、地形特点,以及地势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地势与地形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势与地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中图版(北京)地理初一上册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教案
中图版(北京)地理初一上册3一、教学目标1.运用我国地势图,概括我国地势、地势的要紧特点。
2.能够在中国地势图中找出我国要紧的山脉,同时说出它们的走向。
3.能够通过地势图,说出我国要紧的地势区及分布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1.运用我国地势图,概括我国地势、地势的要紧特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乐趣)教师: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你到过黄山吗?你明白“五岳”吗?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会我们国家的“名山大川”,感悟我们国家的地势特点。
课件展现:【探究活动一】:我国地势特点[来源:学.科.网]教师:通过观看世界五种地势的图片,能够区分这五种地势并说出名称。
课件展现:学生:五种地势分别是山地、丘陵、盆地、高原、丘陵。
教师:将这五种地势反映在分层设色地势图,应该如何区分呢?课件展现: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分层设色地势图中,海洋用蓝色表示,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教师:通过了解分层设色地势图的判读方法,观看中国地势图,得出我国要紧哪几种地势,分布位置在哪呢?课件展现:学生:中国分布有五种地势,分别是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
教师:我国国土面积宽敞,各种地势类型兼备。
我国地势特点:地势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
平原、丘陵要紧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高原、盆地、山地要紧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
我国各种地势所占比例如何呢?课件展现: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中国各类地势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
假如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坎坷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那么,山区进展经济的利弊表达在哪些方面呢?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与平原相比,山区地面坎坷,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山区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行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部分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能够进展种植业。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教案
第三章《复杂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地形地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国的地形和地势》这一节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讲述的地形地势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知识,而且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这一章知识内容与其它教材内容有着很大的联系,它不仅直接涉及到中国的气候、河流等教材内容的学习,也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生活等。
二、学生分析1、七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性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2、学生对于理解本节知识的地理能力较低,知识不足,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设计理念本着积极实施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的理念,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独特优势,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设情境——分组讨论——信息反馈——共建图式”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第一步,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否,这一步是教师用客观事物、客观现象、问题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并提供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关键一步。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做到如下几方面:1、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
教学中利用直观图片、视频和举实例等方式,层层设疑、深入浅出,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形成良好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引入新课时,欣赏歌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利用地形图找各阶梯地形区,介绍各阶梯内地形区,运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
2、本节课的设计目的是在于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各抒己见,相互争论,最后达到解决疑难、深化知识的目的。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
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特征。
2.了解地球上的主要地形区。
3.掌握如何使用地图上的地形符号。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特征。
2.掌握地球上的主要地形区。
3.掌握如何使用地图上的地形符号。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一)导入环节(5分钟)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工具,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地形特征。
(二)讲授地形特征(20分钟)1.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形的图片,并向学生描述和解释各个地形的特征。
2.向学生展示使用地图上的地形符号来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3.向学生介绍地形符号的常见表示方法,如山、河、湖等等。
(三)讲授地形区(30分钟)1.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并让学生一起寻找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主要地形区。
展示地形图以及各个地形区的位置,让学生可以有清晰的认识。
2.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形区的特征及其分布情况。
让学生能够理解气候和生态系统等与地形相关的内容。
3.向学生介绍在地图上如何查找不同地形区。
(四) 练习与应用(15分钟)1.通过教师提供的练习册,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地形符号,寻找不同地形区。
例如,让学生使用地图上的山地符号,寻找地球上的主要山地区。
2.跟学生们分享地球上不同地形区的特别之处。
例如,高原上冷莫、草甸等特殊植被。
(五) 总结环节(5分钟)1.确认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总结本节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解答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1. 学生课堂反应: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
2. 练习册:检测学生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地形符号、掌握地球上各个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
3. 课堂测试: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出题,测试学生对于地形特征及地形区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之前,应事先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辅助工具,这样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案1 中图版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1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能够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并且说出它们的走向。
2、能够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并且了解它们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表述地形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主要山川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本节课在课标中的内容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教材地位:本节课是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其它章节的基础,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教材内容多,学生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可是用2—3个课时完成。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记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分布;2、了解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布和特点;教学难点:形成山脉、地形区分布的空间概念,构建主要山脉、地形区的“脑”地图。
4教学建议在对本节课标认真研读后,我认为本课最关键的是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教会学生如何来认识中国地形图。
并且本课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绘制中国地形图,来帮助学生记忆。
本节教材内容多,学生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可是用2—3个课时完成。
5探索活动设计活动一:成果展示让高原组、盆地组、平原组和丘陵组的代表,依次展示课下搜集的有关地形区的资料。
活动二:贴图游戏——我给地形区“安家”各小组快速的将写有地形区名称的彩色纸片贴在各组的中国地形挂图的正确位置,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又准又快。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3.1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学案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学习目标】
1.能读图说出我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名称和特点。
2.能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山脉的位置、名称和走向。
【学习重难点】
1.我国的地形基本特征。
2.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读图3-5,将图中的代号写在以下地形区名称后的括号里。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二、合作探讨
1.山脉走向
2.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形成网格,构成我国地形的“”,高原、。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2课时)教案
第3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2课时主备人:主讲人:(一)中国的地形特征1.中国的地形特征活动1:自主学习,阅读P58图C,完成读图活动问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并积极回答)读图C,说出在我国有哪几种基本地形。
(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说出山地所占的比重是多少?(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
)了解什么是山区?(人们把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
)归纳: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活动2:思考山区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开发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生活体现,小组讨论交流,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劣势:山区地面崎岖,多自然灾害,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优势: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开发时要注意的问题:趋利避害,扬长避短2.我国主要的山脉展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及山脉走向示意图,了解我国主要有哪些走向的山脉。
自主学习(1)阅读P60内容,在图F中分别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并尝试记住。
(2)我国东部地区多什么走向的山脉?西部地区多什么走向的山脉?分别展图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归纳: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昆仑山脉——秦岭南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列: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通过读图可知:我国的西部地区山脉主为为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东部地区的山脉主要为东北--西南走向。
活动:读图,找一找。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资料阅读:中国的名山东北平原:面积最大,被称为“黑土地”。
华北平原:我国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2-中图版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三课时地形区教学设计方案【课题】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节第三课时《中国的地势与地形》——《地形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的分布和主要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地形图的分析,以及对中国山脉简图的填图练习,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的分布,对课本中的第新股图片进行对比,分析地形区的主要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
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以及我国地形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本章其他各节的重要基础。
一、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讲述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的分布及主要特点。
二、教材结构特点:阅读中国地形图,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找、圈、读、写、练、方式,找出地形区的大致分布范围,通过对课本图片的分析,比较地形区之间的相同特征及不同差异。
教材中的图片比较,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增加较多图片和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
【教学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1.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的分布。
2.地形区之间的相同特征及不同差异。
二、教学难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的分布。
【教学建议】经过对第一章、第二章中的地图的学习,学生初步具有分析地图的能力,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及图例,基本掌握地图的判读方法。
所以设计内容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对地形区的分布进行学习,设计探究性的问题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找图、读图、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资料的学习,力争使学生学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探索活动设计】利用中国山脉简图及中国地形图,通过找、圈、读、填、纠、练的活动,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的分布,再通过讨论地形区的相同与不同,加深学生对地形区的特点的学习。
中图版地理七级上册 312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课件ppt(共26张PPT)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的塔克 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 河。沙漠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 油气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盆地呈不规则的三 角形,地势东高西低。盆地中部有广阔的沙漠,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 的影响,降水略多。盆地内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绿洲和垦区农业也具 有相当规模。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势起伏)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中浑国,山的脉丘间陵多很起伏多平,缓特的盆地和谷地。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部雪峰山。
纬度位置偏高,受到西别风是湿在润东气流部的地影区响分布相 我国面积最大,世界当海广拔泛最,高自北向南主要
西还北有部 我因国受最大长西的洋内湿流润河有气—辽流—东影塔丘响里,木陵降河、水。山略东多,丘牧陵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峰岭众多,地形崎岖和(东地南势丘起伏陵)等。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盆地底部海拔2600-3000米。在中国四大盆 地中,平均海拔最高。有“高原盆地”之称。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素 有“聚宝盆”之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故有“红色盆地”或“紫色盆 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饶。著名 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 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紫色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矿藏丰富;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读图:称和走向。 2.找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 南丘陵,说出它们各位于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我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能够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并且说出它们的走向。
3.能够通过地形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我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你到过黄山吗?你知道“五岳”吗?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略我们国家的“名山大川”,感悟我们国家的地形特征。
课件展示:
【探究活动一】:我国地形特征
教师:通过观察世界五种地形的图片,能够区分这五种地形并说出名称。
课件展示:
学生:五种地形分别是山地、丘陵、盆地、高原、丘陵。
教师:将这五种地形反映在分层设色地形图,应该如何区分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海洋用蓝色表示,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教师:通过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观察中国地形图,得出我国主要哪几种地形,分布位置在哪呢?
课件展示:
学生:中国分布有五种地形,分别是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
教师: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种地形类型兼备。
我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
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高原、盆地、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
我国各种地形所占比例如何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在中国各类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
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那么,山区发展经济的利弊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与平原相比,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山区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部分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泥石流等。
【探究活动二】:我国地势特征?
教师:根据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位置,结合地势阶梯示意图,回答3个问题:1.说出沿北纬36°线,我国自西向东海拔有什么变化?2.说出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大致分几级阶梯?
3.找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看地形图,首先要先观察图例,通过图例可以得知,颜色越深,代表海拔越高。
再进一步观察中国地形图,会发现我国地形呈现明显的三种颜色,西部呈褐色,颜色最深,代表海拔最高,属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中间呈黄色,颜色居中,属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东部呈绿色,颜色最浅,代表海拔最低,属于我国第三级阶梯。
因此,可以得出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大致呈三级阶梯。
通过观察地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学生: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教师: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山为我国的边界山脉,位于我国西南
边疆,属于第一级阶梯的西南边界;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19米,从第一阶梯边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三级阶梯是从第二级阶梯外缘向东,海拔500米以下。
我国的地势特征会对河流、气候带来哪些影响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教师:山脉作为阶梯分界线,那么我国山脉是如何的分布的呢?
课件展示:
教师:通过观察我国山脉分布图,发现我国山脉是按不同走向分布的。
西部多东西走向山脉,东部多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东西走向山脉主要有三列:靠北的一列是天山和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东侧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贺兰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阿尔泰山等。
弧形山脉的喜马拉雅山。
这些山脉大多为我国地形区的天然界线。
教师:将我国主要地形区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填写在地势空白图中,从而得出我国地势的主要地形区。
课件展示:
教师:通过所填地形区的名称,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阶梯地形区及界线山
第一阶梯
界线
第二阶梯
界线
第三阶梯[来源:]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阶梯地形区及界线山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教师:根据地势特征,完成下面填图内容。
课件展示:
学生:自主回答,完成填图内容。
教师: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五.板书设计
地形特征: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中国地形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山脉分布东西走向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阶梯分界山脉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清楚如何应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从中国地形图中得出中国地形特征,并结合颜色不同,概括中国地势特征,进而清楚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位置及山脉的名称,从而得出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通过本课,能够熟练应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