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程与流程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程与流程一、引言麻醉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然而,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和并发症,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麻醉医生需要掌握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的处理规程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流程。
二、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1. 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是麻醉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减小,甚至停止。
呼吸抑制可能由药物过量、患者自身疾病等因素引起。
2. 反流误吸反流误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气管和肺内,导致吸入性肺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反流误吸可能由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手术刺激等因素引起。
3. 血压下降血压下降是麻醉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压降低,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等严重后果。
血压下降可能由麻醉药物、患者自身疾病等因素引起。
4.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患者对麻醉药物或其他麻醉相关物质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过敏反应可能由药物、患者自身疾病等因素引起。
5. 神经损伤神经损伤是指麻醉过程中可能对患者的神经造成损伤,如局部麻醉药物过量、神经阻滞操作不当等。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局部疼痛、麻木、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三、麻醉过程中意外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和流程1. 呼吸抑制的处理方法和流程(1)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幅度,一旦发现呼吸抑制的迹象,立即进行处理。
(2)如果怀疑是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应立即进行托下颌手法,必要时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
(3)增加吸氧流量或经麻醉面罩给予高浓度氧。
(4)必要时嘱内镜医师退出内镜。
(5)如果患者脉搏氧饱和度(SpO2)<85%,应立即处理,可通过大声询问和压眶刺激患者加深呼吸的方式处理。
(6)若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无效,则应给予辅助或控制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放置喉罩。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处理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处理麻醉科是医学的重要分支,致力于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
然而,即使在麻醉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患者手术后仍有可能出现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一、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1. 麻醉反应麻醉反应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可以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嗜睡或兴奋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 控制患者的呼吸道,确保通畅;- 给予抗恶心药物,如登记宁、異丙嗪等;- 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2. 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
适当控制术后疼痛对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
处理方法包括:- 评估疼痛等级,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 给予局部麻醉药物,如硬膜外麻醉;- 采用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3.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麻醉科中另一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 术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定期更换导管或敷料;- 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4. 呼吸道问题术后呼吸道问题是麻醉科中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处理方法包括:- 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保持通畅;- 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促进呼吸道通畅;- 在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二、并发症处理的注意事项1. 及早发现并早期介入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任何异常情况保持警觉,并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 多学科合作处理麻醉科中的并发症需要多学科间的合作。
麻醉科医生、外科医生、护士等应紧密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及时交流和沟通可以减少因误解或信息不完整而导致的错误处理。
3. 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不同,对并发症的处理也应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高龄患者、儿童患者或重症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
4. 预防为主预防并发症是麻醉科工作的重要部分。
麻醉常见并发症诊断的处理
第十二篇麻醉常见并发症诊断的处理一、恶心、呕吐(一)主要原因1.病人因素(1)饱胃病人;(2)青年女性和儿童(3)肥胖病人;(4)术后给予阿片类药物;(5)以往麻醉后恶心、呕吐的病人;(6)患有晕动症的病人。
2.手术因素(1)腹腔镜手术;(2)五官科手术;(3)上消化道手术;(4)急诊手术;(5)妇科手术。
(二)预防1.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2.术前免用阿片类药物;3.使用较少引起恶心、呕吐的全麻药物,如异丙酚;4.全麻诱导时避免胃胀气,如已经发生,应放置胃管,吸净胃内容物;5.椎管内麻醉时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治低血压;6.腹腔镜手术后应将腹腔内二氧化碳尽可能排放干净;7.预防性使用镇吐药;8.搬运病人时做到轻、快、稳。
(三)常用镇吐药(见PONV预防指南)二、气管插管并发症(一)插管时发生1.心血管反应高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律失常2.损伤牙齿、齿龈、唇、舌、鼻腔、鼻咽和口咽、会厌、气管3.插管插管困难、导管插入食管、导管插入支气管4.其它危险低氧血症、支气管痉挛、反流误吸(二)导管原因1.导管固定不当导管成角、阻塞、导管与呼吸机接头脱落、导管脱出。
2.其它支气管痉挛、病人咬管、导管气囊漏气(三)拔管后发生1.早期并发症: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上呼吸道梗阻、反流误吸、声带麻痹和咽痛等、杓状软骨脱位等。
2.晚期并发症鼻腔插管后菌血症、喉溃疡、气管狭窄。
(四)预防1.术前气道评估。
2.择期手术术前禁食,急诊手术前服用制酸剂。
3.插管前给氧。
4.使用大小恰当的气管导管。
5.插管前麻醉要有足够深度,避免浅麻醉。
必要时插管前使用艾司洛尔、拉贝洛尔和利多卡因等预防插管时心血管反应。
6.插管时做到轻快、准确,减少损伤。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避免鼻腔插管。
气管导管外壁应涂抹润滑剂。
7.插管后仔细听诊两侧胸部,同时注意导管深度。
8.妥善固定气管导管。
固定后再次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9.气囊充气适度,避免气囊过度充气压迫气管。
小儿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
小儿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麻醉是一项在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其中包括对儿童进行麻醉。
虽然小儿麻醉是必要的,但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风险。
了解并发症及其适当的处理方法对于确保小儿麻醉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常见的小儿麻醉并发症,并介绍如何处理这些并发症。
1. 术前准备在进行小儿麻醉之前,医生和麻醉师必须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
这包括了解患儿的健康状况、评估患儿是否适合接受麻醉以及了解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
术前准备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呼吸道相关并发症小儿麻醉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与呼吸道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气道阻塞、气道痉挛以及低氧血症等。
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包括保持气道通畅、适时增加氧气供应,并在必要时使用支持性呼吸机械。
3. 循环系统相关并发症小儿麻醉可能引发与循环系统相关的并发症,如血压升高或降低、心律失常等。
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和心律,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以维持循环稳定。
4. 体温调节相关并发症小儿麻醉可能导致体温调节方面的问题,如体温过高或过低。
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医生和麻醉师需要监测患儿的体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如使用保温毯和调整手术室的温度。
5. 麻醉药物相关并发症麻醉药物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恶心和呕吐等。
处理麻醉药物相关并发症的方法包括停止药物的使用、给予适当的抗过敏药物以及保持患儿的稳定。
6. 麻醉后并发症麻醉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并发症。
处理麻醉后并发症的方法包括观察患儿的症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缓解不适。
总结:了解小儿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对于确保患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医生和麻醉师在进行小儿麻醉时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并密切监测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生理状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减少不良后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儿的康复。
通过对小儿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患儿的安全,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应急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应急处理规范与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麻醉过程中意外事件和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流程。
该文档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麻醉操作人员和相关医护人员。
2. 麻醉过程中常见意外与并发症以下是麻醉过程中常见的意外事件和并发症:1. 呼吸系统相关问题:气道阻塞、呼吸抑制、支气管痉挛等。
2. 循环系统相关问题: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3. 过敏反应:药物过敏、血管活性物质过敏等。
4. 饮食相关问题:误吸食物、胃内容物排入气道等。
5. 麻醉设备故障:麻醉机故障、输液泵故障等。
6. 麻醉药物问题:药物过量、药物配伍不当等。
3. 应急处理规范与流程下面是麻醉过程中意外事件和并发症的应急处理规范与流程:3.1 呼吸系统相关问题处理流程1. 立即检查气道是否通畅。
2. 如气道阻塞,采取相应的紧急通气措施,例如头后仰、颌下推。
3. 如呼吸抑制,检查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
4. 如需要,进行人工通气和使用辅助通气设备。
5. 在必要时考虑气管插管。
3.2 循环系统相关问题处理流程1. 检查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2. 如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例如心脏按压、药物治疗等。
3. 如发生心律失常,考虑进行电除颤。
4. 如出现低血压,迅速补液并考虑使用升压药物。
3.3 过敏反应处理流程1. 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或物质。
2. 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3. 如患者症状严重,立即采取紧急治疗措施,例如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气管插管等。
3.4 饮食相关问题处理流程1. 如误吸食物或胃内容物排入气道,立即清除气道。
2. 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误吸食物,例如禁食、使用胃管等。
3.5 麻醉设备故障处理流程1. 如麻醉机故障,立即切换到备用麻醉机。
2. 如输液泵故障,停止使用故障的输液泵并更换为可用的输液泵。
3.6 麻醉药物问题处理流程1. 如药物过量,立即停止使用药物。
2. 如药物配伍不当,检查药物的正确配伍性。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其次,小儿患者年龄小、体型小、生理特征不同于成人患者,需要更加细心、耐心和专业的护理和操作;再者,小儿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哭闹等情绪反应,影响麻醉/镇静效果和检查结果。
因此,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需要专业的小儿麻醉医生和护士团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和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检查或治疗。
同时,还需要注意麻醉/镇静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二、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过敏史、手术史、疾病史、药物史等。
2.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包括焦虑、恐惧、哭闹、好动、不配合等情况,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麻醉/镇静药物的选择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手术/检查的性质和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态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计算,以及确定给药途径和速度等。
4.麻醉/镇静监测设备和药物应急箱的准备:需要根据手术/检查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准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和药物应急箱,以备不时之需。
5.麻醉/镇静过程中的护理和安全措施:需要进行全面、细致、专业的护理和安全措施,确保患者在麻醉/镇静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三、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并发症及处理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等,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剂量计算,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2.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镇静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应急箱和监测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4.在手术/检查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专业的观察和护理,避免出现后遗症和并发症。
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
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手术和其他疼痛控制的情况下。
然而,对于新生儿而言,麻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1. 麻醉类型及常见用途麻醉分为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和静脉麻醉。
在新生儿中,全身麻醉和静脉麻醉较为常见,常用于手术、疼痛管理和诊断过程中。
2. 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1)神经发育:一些研究表明,麻醉可能对新生儿的神经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药物可能干扰神经细胞的发育和连接,导致认知和行为问题。
(2)生理影响:麻醉剂可能对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血管功能产生影响。
在全身麻醉下,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和循环不稳定的情况。
(3)代谢和排泄: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对新生儿而言可能存在困难。
新生儿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可能影响药物的清除和药效。
3. 麻醉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在给新生儿进行麻醉之前,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评估,以确保手术或麻醉过程的安全性。
这些评估可能包括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预期手术时间和麻醉药物的选择。
4. 改善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的措施(1)优化麻醉方案:医生可以选择尽可能少使用麻醉药物,或者选择对新生儿较为安全的药物进行麻醉。
(2)多学科团队合作:在给新生儿进行手术或麻醉时,多学科团队的合作至关重要。
团队中的麻醉师、儿科医生和护士应共同制定并负责新生儿的麻醉方案。
(3)术后护理和康复:新生儿手术或麻醉后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以确保他们的恢复和康复过程。
5. 研究与进展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许多研究正在探索如何改善新生儿麻醉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果,以减少对神经发育的不利影响。
结论: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虽然麻醉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医生和团队应该尽力减少负面影响。
通过优化麻醉方案、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以及术后护理和康复,我们可以为新生儿提供更安全和有效的麻醉过程,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发育。
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特殊考虑与处理
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特殊考虑与处理在儿科手术中,麻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能够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由于儿童和成人在身体生理、心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麻醉在儿科手术中需要特殊的考虑和处理。
本文将讨论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特殊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对于儿童而言,因为其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体格、代谢和生理功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因此,在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上需特别谨慎。
一般来说,儿科手术中常使用静脉麻醉,其中包括静脉输注催眠药和肌松药,以及吸入麻醉剂等方法。
其次,儿童的心理特点也需要考虑。
与成人相比,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为敏感,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因此,在麻醉前需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向他们解释手术的过程和麻醉的作用,以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
另外,麻醉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儿童的气道管理。
由于儿童气道结构较为特殊,容易发生阻塞,因此在麻醉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的方法包括采用合适尺寸的气管插管、使用气道通畅设备等,以确保患儿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除。
此外,对于儿科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麻醉医生也需要有所准备。
例如,在手术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情况,需要及时监测和处理。
同时,麻醉医生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最后,麻醉后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麻醉后的儿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也需要对患儿进行镇痛和抗生素预防等治疗,以促进患儿的术后康复。
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特殊考虑与处理需要麻醉师、外科医生、护理人员等多个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
麻醉师应根据患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合理选择麻醉剂和剂量,确保手术的安全。
外科医生则要结合麻醉情况和手术要求,灵活调整手术方案,减少儿童手术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护理人员负责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给予及时的支持和护理。
儿科麻醉知识点归纳总结
儿科麻醉知识点归纳总结1. 儿科麻醉的特点儿科麻醉的特点主要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常见疾病、麻醉药物选择、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方面。
儿童的生理特点主要有:身体组织的发育不完全、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不成熟、代谢和排泄功能尚不完善、免疫系统差异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科麻醉在使用麻醉药物、监护和护理等方面需要比成人更为谨慎和专业。
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恐惧、对疼痛的敏感度较高、对于手术的理解能力和合作度有限等。
因此,在儿科麻醉中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如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安慰儿童的情绪、与儿童进行有效沟通等。
儿童的常见疾病主要有:气道异常、心脏病、肺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这些疾病对于儿科麻醉的选择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和处理。
儿科麻醉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例如儿童对疼痛的耐受性较低,对于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更为敏感,所以在选择麻醉药物时需要慎重考虑。
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护理也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儿童的安全。
2. 儿科麻醉的常见麻醉药物常见的儿科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和镇痛药等。
全身麻醉药物有:七氟醚、异氟醚、丙泊酚、丙泽酮等。
这些药物在儿科麻醉中应用广泛,具有快速进入、快速恢复和影响呼吸循环系统较小等优点。
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些药物用于局部麻醉,对于小手术和局部麻醉有着良好的效果。
镇痛药有:吗啡、哌替啶等。
这些药物用于术后疼痛管理,对于儿童的术后镇痛具有很好的效果。
3. 儿科麻醉的管理和监护在儿科麻醉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护,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儿童的安全。
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术前评估、麻醉方案的选择、术中监护和术后护理等。
在术前评估中,需要了解儿童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麻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麻醉方案的选择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技术。
小儿麻醉知识点总结
小儿麻醉知识点总结一、儿童的生理特点1、新生儿期:新生儿因器官未完全成熟,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很大,麻醉剂的代谢能力较弱,易发生过量和中毒。
此外,还需考虑新生儿各种疾病的特点,如新生儿窒息综合征、低体重儿和早产儿等。
2、幼儿期:幼儿因为生理上的特点,需要考虑各种生长发育的情况,骨骺未闭合,骨骺活跃,骨盆骨型不定,因此对麻药的选择需要谨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也需要考虑不同。
3、儿童期:儿童期的儿童生理机能相对成人还不太完善,对各种生理刺激的反应也相对较大,需要考虑儿童个体差异的情况。
二、小儿麻醉的特点1、麻药的选择:小儿麻醉时麻醉剂的种类和用量需要严格掌握,较之成人麻醉,小儿麻醉的剂量更容易影响儿童的生命体征,不同年龄段和生长发育情况的儿童需要选择不同的麻醉药物。
另外,对小儿麻醉时麻醉深度的控制也需要比成人更为精确。
2、个体差异:幼儿和儿童的个体差异很大,这也意味着对麻醉的反应是多样化的,需要根据患儿个体特点做出个性化的处理,这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对患儿进行个体化护理的能力。
3、配合度:幼儿和儿童在麻醉前往往因为害怕或不理解的原因难以配合检查和治疗,需要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稳定患儿情绪,建立信任,保持好的合作状态,此外还需要考虑患儿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对手术环境的适应性等。
4、手术类型:小儿麻醉的手术类型有很多种,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有心胸腔、腹腔、头颅、骨盆、肢体等各个部位的手术,不同部位的手术对麻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更高。
三、小儿麻醉的管理原则与技术1、评估:对患儿的生理、心理和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对患儿的身体状况、病史、患儿和家长的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
2、预防:预防小儿麻醉的意外事件发生,包括预防小儿麻醉期间的伤害、交叉感染等问题,特别要注意对小儿的身体姿势的选择和固定,术前术后对小儿进行精心的护理。
3、麻醉深度的控制:小儿麻醉中,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和患儿的情况进行麻醉深度的控制,麻醉深度的控制不仅需要仪器设备的支持,更需要医务人员综合判断和灵活处理。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处理准则与流程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处理准则与流程
麻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或并发症,因此医务人员需要根据特定的流程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下面是一些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处理的准则和流程:
意外:氧饱和度降低
如果患者的氧饱和度降低,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麻醉过程并给患者吸氧。
如果氧饱和度无法恢复,应考虑使用呼吸机或进行人工通气。
意外:心率不齐
如果患者的心率不齐,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并检查患者的心律是否正常。
如果存在心律失常,应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或进行电除颤。
并发症:恶心呕吐
如果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医务人员应给予恰当的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并发症: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应的药物,并考虑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皮质类固醇等治疗方法。
在麻醉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的意外和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了解不同麻醉药物的特点和副作用,以在处理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前言小儿在接受全身麻醉后,常常在苏醒期内出现躁动的情况。
这种躁动不仅令家长非常担心,也可能增加小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旨在介绍围麻醉期如何处理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现象。
症状小儿在全身麻醉下苏醒期常常表现为躁动不安、呼吸深度不稳定、四肢抽搐等症状。
原因小儿在接受全身麻醉时,药物能够抑制中枢神经活动,使其处于昏睡状态。
当药物逐渐被代谢清除后,中枢神经活动逐渐恢复,但此时小儿可能因为身体未完全适应这种状态而出现躁动不安的症状。
处理一、将小儿转移到安静的环境中在小儿苏醒后,应将其转移到安静的环境中。
此时应保持照明柔和,保持乘坐椅靠背倾斜30度,同时避免过度刺激干扰小儿休息。
家长可在一旁陪伴,说些安慰的话语,使其感到放松。
二、观察小儿症状医务人员应对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症状进行观察,并及时纠正。
三、给予镇静剂若小儿在苏醒期持续躁动不安,可考虑口服或静脉注射镇静剂。
常用的口服药物有氯硝西泮,每次剂量为0.025-0.05 mg/kg,间隔时间为4-6小时。
静脉注射药物如地西泮或咪唑安定等,静脉注射剂量为0.1-0.2 mg/kg。
四、调整身体姿势有些小儿表现为肢体动作较多,也可能是因为身体姿势不合适,此时可将小儿身体调整到舒适的姿势中。
五、提供适当的刺激在苏醒期内,有些小儿可能会因为愿意活动而出现躁动的情况。
此时,可提供适当的玩具或游戏等刺激,使小儿分散注意力而缓解躁动情况。
总结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常见的情况,应及时对症处理,以免影响小儿的术后康复。
处理时,应将小儿转移到安静的环境中,观察症状,并给予镇静剂等处理,同时提供适当的刺激等,以缓解躁动情况。
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处理规范与流程
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处理规范与流程麻醉意外并发症是在麻醉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适当的处理,医疗机构应该建立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
本文将介绍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处理规范与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麻醉意外并发症。
一、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定义与分类麻醉意外并发症是指在麻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
麻醉意外并发症可以按照其发生的部位、病因、病程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麻醉意外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二、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处理流程1. 紧急处理一旦发生麻醉意外并发症,首先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紧急处理的目标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根据不同的并发症类型,紧急处理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过敏反应的情况下,应立即停止给药、保持通畅呼吸道、及时注射抗过敏药物等。
2. 临床评估紧急处理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通过评估确定麻醉意外并发症的性质、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3. 病因分析在临床评估的基础上,医护人员需要对麻醉意外并发症的病因进行分析。
病因分析的目的是找出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麻醉意外并发症的病因可能与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剂量调整、操作技术等多个因素有关。
4. 个体化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麻醉意外并发症的性质,制定个体化的处理方案。
个体化处理的原则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分析结果和患者的基本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措施。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学辅助疗法、手术干预等。
5. 监测与观察在实施个体化处理的同时,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与观察。
监测与观察的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药物反应等。
通过持续的监测与观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
麻醉科对儿童病人的特殊处理
麻醉科对儿童病人的特殊处理麻醉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无痛的手术和治疗过程。
而对于儿童病人来说,麻醉过程中的特殊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对儿童病人的特殊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儿童病人麻醉的特殊性儿童病人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和生理发育的不完善,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麻醉科对儿童病人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
1.生理特点:儿童病人的心脏、肺功能和代谢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药物代谢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药物过量或者药物反应不良。
2.心理特点:儿童病人对于手术和医疗环境的理解能力较弱,心理压力较大。
他们更容易感到恐惧和焦虑,因此,在麻醉过程中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安抚。
二、麻醉科对儿童病人的特殊处理方法在麻醉科对儿童病人进行麻醉前,需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以下是麻醉科对儿童病人的特殊处理方法:1.个体化麻醉方案:儿童病人的年龄、体重、性别以及病情等因素都会影响麻醉方案的选择。
麻醉科医生需要根据儿童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确保其安全和有效。
2.选用适当的麻醉药物:在麻醉科处理儿童病人时,需要特别重视药物的选择。
一般来说,肌肉松弛剂和镇痛剂的剂量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使用药物的目的来确定,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3.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麻醉科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在与儿童病人交流时,需要细心倾听和耐心沟通。
他们可以通过使用语言简单明了的方式,配合一些儿童喜爱的玩具或图书等,来分散儿童病人的注意力,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4.家长的陪同和支持:在明确儿童病人对麻醉的理解程度和家长是否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家长陪同儿童病人在麻醉科进行麻醉过程。
家长的陪同不仅可以提供安全感,还能为麻醉医生提供必要的情况和交流。
5.麻醉后的监护和康复:麻醉后的儿童病人需要密切监测,并在专业麻醉师或护士的陪同下,逐渐恢复意识和活动能力。
同时,要根据儿童病人的病情和麻醉过程中的变化,提供必要的康复护理和恢复指导。
麻醉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麻醉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使用药物或器械来减轻患者在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中的疼痛或乏力感。
然而,尽管麻醉是相对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本文将讨论麻醉中的常见并发症,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在手术前,麻醉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病理检查结果,并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
这样可以帮助麻醉医生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常见麻醉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 低血压:低血压是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导致患者血压降低。
处理低血压的方法包括: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速度,增加补液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
2.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麻醉中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或手术刺激引起。
处理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停止或更改使用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
3. 呼吸抑制: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
处理呼吸抑制的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补充,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等。
4. 过敏反应:麻醉药物可能会引发患者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等症状。
处理过敏反应的方法包括:停止使用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等。
5. 恶心和呕吐:麻醉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或手术刺激引起的。
处理恶心和呕吐的方法包括: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给予止吐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
总结:麻醉中的常见并发症可以通过全面评估患者、减少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速度、调整治疗方法等措施来预防和处理。
然而,麻醉中的并发症处理也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方案,请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安全是麻醉医生最重要的责任之一,他们应该始终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麻醉中的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小儿常见麻醉后并发症与术后镇痛--赵献亮
5.使用中,告知患儿家长多注意观察患儿反应,遇有不妥情况应及时告知 医护人员,予以处理。 6. 使用中,及停泵后医护人员应注意巡视、随访。麻醉科在一般情况下, 都有专人进行巡视、随访。 7.在使用中一般由麻醉护士进行疼痛评估、巡视、撤泵; 由病房护士进行巡视、反馈、也可帮助撤泵(麻醉护士不能到位时)。 遇有特殊问题,应及时反馈麻醉科医生及时处理。 若遇有紧急情况,先请本科值班医生对症处理,并通知麻醉科医师处理。
2015-02-01
二、术后镇痛的协调和管理
附:
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儿 痛苦,提高术后镇痛安全,特此提供镇痛并发症的处理对策, 以供参考: ①循环、呼吸抑制→→立即停药撤泵,给予纳洛酮0.005~ 0.01mg/kg静推以拮抗;再严重者可按心肺复苏处理。 ②恶心、呕吐 →→首先头歪向一侧,防止误吸。可给予 胃腹安0.1mg/kg、爱茂儿、氟哌利多0.03 mg/kg、 恩丹西 酮(欧贝)0.1mg/kg等处理。 ③皮肤瘙痒 →→可用皮康霜软膏等外用涂抹剂;也可应用 异丙嗪0.5~1mg/kg静推或地塞米松0.2~1mg/kg静推等处理. ④角弓反张、肢体抽搐→→安定或咪唑安定0.2mg/kg,严重 者可给予冬眠合剂。
小儿常见麻醉后并发症与 术后镇痛的管理
济南市儿童医院 麻醉科 赵献亮
2015-02-01
随着我院“三甲”评审的结束,相关手术科 室的 手术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对应的麻醉工作 量也大幅增加,与麻醉相关的问题也是越来 越多,尤其是安全性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 今天,受我们科胡主任委托,和大家一起复 习一下麻醉后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助,希望对我院的医疗安全、和无痛医院创 建有所帮助。
2015-02-01
小儿脑部手术麻醉
小儿脑部手术麻醉---引言小儿脑部手术麻醉是一种关键性的医疗过程,涉及到对儿童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麻醉,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此文档旨在介绍小儿脑部手术麻醉的重要性、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风险与并发症。
---重要性小儿脑部手术麻醉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在脑部手术中,麻醉对于儿童患者和手术团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患者而言,麻醉可以确保他们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受到疼痛,同时也能保证手术期间的安全。
对于手术团队而言,麻醉能够提供一个理想的手术操作环境,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干扰和风险。
---注意事项1. 临床前评估:麻醉前应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既往病史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这些评估可以为手术团队提供有效的麻醉方案。
2. 麻醉药物选择:在小儿脑部手术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患者的特点和手术的需求来确定特定的药物组合。
同时,麻醉药物的用量和给药方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进行个体化调整。
3. 多学科合作:小儿脑部手术麻醉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麻醉科医生、外科医生、护士等。
这些专业人士应该密切合作,进行周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手术期间的顺利进行。
---风险与并发症1. 麻醉风险:麻醉对于小儿患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
可能出现的麻醉风险包括过敏反应、呼吸系统受损、心血管系统异常等。
因此,在麻醉前的评估和准备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潜在的风险。
2. 手术风险: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出血、感染、神经功能损伤等。
尽管麻醉团队会努力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但这些风险仍然存在。
因此,在手术前应进行完善的手术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并发症:小儿脑部手术麻醉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后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这些并发症在术后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患者的恢复顺利进行。
---结论小儿脑部手术麻醉对于患者的手术成功和安全至关重要。
需要在临床前评估、麻醉药物选择和多学科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小儿麻醉风险处置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小儿麻醉手术安全,预防和及时处理小儿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小儿麻醉手术科室,适用于所有小儿麻醉手术。
三、风险识别1. 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如血压下降、心率变化、呼吸抑制等。
2. 呼吸系统并发症:如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
3. 循环系统并发症:如血压下降、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
4. 体温调节异常:如体温过高或过低。
5. 呕吐及误吸:术中呕吐物或反流物误吸入气道。
6. 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意识丧失、抽搐等。
7. 药物过量:麻醉药物使用过量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8. 远期神经认知发育影响:早期接触麻醉药物可能对儿童神经认知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四、风险处置预案1. 麻醉药物不良反应:(1)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
(3)出现血压下降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4)出现心率变化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或调整麻醉深度。
(5)出现呼吸抑制时,立即给予氧疗、吸痰、呼吸支持等处理。
2. 呼吸系统并发症:(1)严密监测患儿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必要时给予吸氧、呼吸支持等治疗。
(4)出现呼吸道梗阻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支气管镜检查。
(5)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时,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 循环系统并发症:(1)严密监测患儿心率、血压、心电图等。
(2)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
(3)出现血压下降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4)出现心率失常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或调整麻醉深度。
(5)出现心力衰竭时,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
4. 体温调节异常:(1)严密监测患儿体温变化。
(2)术中给予保温措施,如使用保温毯、加热装置等。
(3)出现体温过高或过低时,给予相应处理。
5. 呕吐及误吸:(1)术前做好禁食禁水工作,减少术中呕吐风险。
《小儿麻醉并发症》课件
麻醉药物选择
不同的麻醉药物可能增加风险。
预防措施
全面评估患儿
了解患儿的病史和 身体状况,以便做 出合理的麻适合患儿的麻 醉技术,以最大限 度地降低并发症的 发生。
监测和干预
密切监测患儿的生 命体征并及时干预, 以防止并发症的进 一步恶化。
常见的小儿麻醉并发症
1 呼吸系统并发症
如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缺氧。
3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神经损伤、麻木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2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如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4 过敏反应
如药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
风险因素
年龄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手术类型
某些手术类型更容易引发并发症。
基础疾病
患儿B
患儿C
小儿手术后出现突然心律失常, 经心肺复苏后恢复。
小儿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经及 时处理后恢复。
总结和建议
小儿麻醉并发症是麻醉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通过全面评估患儿、采 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儿的安全 和健康。
团队合作
麻醉团队和手术团 队之间的紧密合作 可以提高患儿的安 全性。
处理麻醉并发症的流程
1
识别并发症
及时发现并确认患儿是否出现麻醉并
紧急处理
2
发症。
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保护患儿
的生命安全。
3
记录和报告
详细记录并发症的情况,并及时向相 关人员报告。
案例研究
患儿A
小儿麻醉过程中发生严重气道 阻塞,经紧急处理后恢复。
《小儿麻醉并发症》PPT 课件
通过这个PPT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小儿麻醉并发症,包括其定义、常见类 型、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处理流程和一些案例研究,最终给出总结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节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小儿对麻醉的代偿能力有限,麻醉期间必须严密观察,如能在出现异常反应的早期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多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应牢记有小手术,但没有"小"麻醉,任何麻醉方法都有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
根据多年来临床资料分析,小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麻醉前准备不足:术前未认真地询问病史,未作必要的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查,对术前高热、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脱水、低血钾、低血钙)、低血糖等未作适当处理,情况未改善即进行手术,因而麻醉期间并发症明显增多。
目前认为即使急诊手术也应作适当术前准备后再进行手术。
择期手术则应待情况改善后再施行麻醉。
不论施行任何麻醉(包括局麻),麻醉前均应禁食,以降低麻醉期间呕吐误吸危险。
②麻醉器械准备不足:小儿不论施行何种麻醉方法,均应准备氧、吸引器、面罩加压吸氧装置(Jackson-Rees回路)、麻醉机、咽喉镜、小儿气管导管,以便随时应用。
不要待麻醉过程中病情发生剧变时才临时寻找麻醉抢救器械,以免延误病情的及时处理,造成严重后果。
有时将成人的面罩、螺纹管等麻醉器械用于小儿,导致呼吸无效腔增加。
而麻醉器械故障如供氧中断、呼吸回路漏气或接头错接、气源搞错,误以氧化亚氮作纯氧使用以及喉镜照明失灵等均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教训极为深刻。
③麻醉方法选择不当或药物逾量:应根据小儿不同病情及手术部位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不应过分信赖一种麻醉方法来配合各种小儿手术。
氯胺酮肌肉注射即可产生麻醉并进行手术,是小儿短小手术很好的麻醉方法,但对时间冗长的小儿手术,过度依赖氯胺酮麻醉,氯胺酮常明显超量,因而引起麻醉苏醒延迟,严重的可导致呼吸循环抑制。
硬膜外阻滞可以在小儿应用,对某些手术优点明显,但小儿硬膜外阻滞时局麻药或辅助药用量过多,常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或辅助用药过量导致呼吸循环抑制。
对饱食、肠梗阻病儿,为预防麻醉期间呕吐误吸,应及时施行气管插管,以免术中呕吐物误入呼吸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可引起麻醉期间或麻醉后死亡,据统计麻醉期间呕吐误吸是小儿麻醉死亡的常见原因。
④麻醉期间观察及监测不够:小儿麻醉期间机体生理状况改变很快,如麻醉医师对麻醉期间出现的危象如呼吸费力、呼吸抑制、皮肤苍白或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变慢、体温过高或过低等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造成严重后果。
在CO2蓄积早期,机体处于代偿状态,此时小儿面色潮红,脉搏增快而血压维持正常,如未及时处理,病儿将很快丧失代偿而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甚或心跳骤停。
小儿俯卧位或侧卧位下手术应特别注意呼吸循环异常,对气管导管位置应严密观察,除导管插入后需确定导管位置正确,在放置手术体位后需再做二肺听诊,以防导管误入支气管或滑出气管。
小儿麻醉期间体温可有显著改变,恶性高热可危及病儿生命,体温过低也对患儿不利,故麻醉期间应及时观察及记录体温变化。
上述呼吸循环体温改变,应用现代化的监测仪器,可及时发现并报警,可及时处理,但当监测设备不足时,难以早期发现上述各种麻醉并发症。
⑤输液输血不当:小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随年龄而不同,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70%~80%,1岁时为70%,2岁以后比例逐渐降低至65%以下,至成人为60%。
小儿细胞外液在体液中所占比重比成人显著增加,细胞外液的转换率也大,手术中对细胞外液和血液的丧失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血容量不足、休克、少尿等并发症,临床上曾有门诊小手术因麻醉苏醒延迟有未及时输液,造成严重脱水休克的教训。
小儿血容量绝对值小,如输液过多,可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也应避免,临床上因输血输液逾量引起的并发症比输液不足更多见。
小儿输血原则与成人相同,出血量低于15%血容量,可以不输血,以避免同种输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从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只要术前作好充分准备,配备必要的小儿麻醉器械,麻醉期间使用监测仪器(特别是脉搏-氧饱和度仪和呼气末CO2监测)并严密观察病儿,及时发现及处理各种异常情况,麻醉并发症是可以减少至最低限度的。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随着麻醉技术和监测设备的进展,新的全麻药和控制呼吸的应用,严重呼吸并发症已较以往减少,但呼吸系并发症仍是小儿麻醉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呼吸抑制、呼吸道阻塞及氧供应不足所致,可发生于术中及术后,处理原则包括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进行辅助呼吸以及增加氧供应。
小儿呼吸易于抑制,术前用药过量或病儿对术前药有高敏反应即可引起呼吸抑制。
应用肌松药后必须加强呼吸管理及监测,术后呼吸抑制可因全麻过深或(和)肌松药残余作用引起,应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呼吸道阻塞在小儿麻醉时很常见,舌后坠及分泌物过多是上呼吸道阻塞的常见病因。
小儿即使施行气管内麻醉,仍有呼吸道阻塞的潜在危险,因导管可能扭曲,导管腔也可被稠厚分泌物结痂所阻塞,故吸入麻醉气体应加以湿化,使分泌物易于吸出,从而避免痂皮形成。
小儿气管插管后喉梗阻发生时间多在气管拔管后2h以内,也可在拔管后即出现吸气性凹陷,严重的有典型的"三凹"征,血氧饱和度下降。
喉镜检查可见喉部充血,粘膜水肿,以杓状软骨部位最明显,处理包括①镇静、吸氧;②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5mg;③局部喷雾麻黄碱及地塞米松(喷雾液配方麻黄碱30mg、地塞米松5mg加0.9%氯化钠液至20ml),病情常可好转并逐渐消退。
喉痉挛是小儿麻醉期间常见并发症,多因浅麻醉下局部刺激(机械性或分泌物)所致,经吸氧或加深麻醉而缓解,严重喉痉挛需行面罩加压氧扶助呼吸,如无效,应及时用肌松药(琥珀胆碱或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后进行气管插管。
胃内容误吸、支气管痉挛是下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原因。
支气管痉挛时有喘鸣音,气管导管常很通畅,但吹张肺脏时阻力很大,此时可试用阿托品、氨茶碱或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支气管痉挛可望获得改善,如仍未改善,可应用琥珀胆碱静脉注射。
拔除气管导管有时可产生拔管喉痉挛,故拔管前应清除咽喉部分泌物,并拔除食管听诊器及测温探头,以减少刺激性。
拔管后可让病儿自主呼吸,不能用强烈的加压呼吸,否则反而引起喉痉挛。
严重喉痉挛可引起缺氧,加压呼吸如无效,有时需用琥珀胆碱静脉注射后再作气管插管给氧,故小儿拔管时应准备好再行气管插管的器械。
二、循环系统并发症小儿麻醉期间,心率、心律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呼吸系少见。
正常婴儿应用阿托品后心率可增快达180次/分,一般情况下并无不良后果。
麻醉期间心率减慢可因低氧血症、迷走神经刺激或心肌抑制所致。
心动过缓在小儿麻醉时提示有危险性因素存在。
婴儿依靠心率维持心排血量,当心率减慢时,心排血量随之降低。
术前阿托品剂量不足,氟烷麻醉时可引起明显心动过缓,静注琥珀胆碱也可引起心动过缓。
心脏手术中心率变慢可能因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点滴或安置心脏起搏器治疗。
小儿对缺氧、失血等代偿能力差,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是麻醉期间最严重的并发症,作者单位统计1958~1989年施行小儿麻醉74468例次,麻醉期间发生心跳骤停37例,发生率为49:10000,其中死亡7例,麻醉死亡率是0.9:10000。
麻醉期间心电图监测可早期发现各种心律异常,及时诊断心跳骤停。
发现心跳骤停时应立即停止麻醉,进行胸外挤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非气管内麻醉者应立即作气管插管,并用纯氧作过度通气。
小儿胸壁弹性较好,胸外挤压效果满意,与成人有所不同。
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小儿麻醉期间心跳骤停发生率已降至1~2:10000,麻醉死亡率降至0.25~0.5:10000。
三、体温改变小儿麻醉期间体温降低及体温升高均可发生,1岁以下婴儿麻醉期间体温易于下降,1岁以上小儿麻醉期间体温易于升高。
(一)麻醉期间体温下降其原因有:1. 病儿年龄年龄越小,体温越易下降。
新生儿基础代谢低,汗腺调节机制不健全,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相对较大,分钟通气量与体重之比较高,因此麻醉期间体温易降低。
2. 手术室温度麻醉期间手术室温度是决定小儿体温的重要因素。
不论病儿年龄、手术类别、麻醉方法如何,如手术室温度保持24~26℃,病儿常能保持正常体温。
室温低、手术范围广,可引起体温下降。
3. 手术种类胸腹腔手术热量丧失多,四肢小手术热量丧失少,前者体温易下降。
4. 麻醉阿托品作为术前药,肛温增高0.12℃。
麻醉药可干扰正常体温调节机制,椎管内麻醉及氟烷麻醉使外周血管扩张、肌松药使肌肉松弛,产热减少,同时寒战反应消失,均引起体温下降。
吸入冷而干燥的麻醉气体与吸入常温的饱和蒸气比较,每h多丧失热量10.9cal。
新生儿用Ayre装置和肌松药控制呼吸,体温更容易下降。
5. 输注冷溶液可降低体温,大量输冷血使食管温度迅速下降。
应根据散热原因进行预防和处理,见表58-11表58-11 小儿麻醉期间体温下降的预防和处理体温下降原因预防和处理呼吸道散热吸入气加温和湿化传导散热棉垫包绕四肢使用有加温装置(循环温水)的手术床输液输血前加温对流散热覆盖病儿保持室温24~26℃辐射散热手术区覆盖增加室温使用红外线辐射加温手术床手术野散热用温湿纱布覆盖胸腹内脏器温盐水胸腹腔内灌洗(二)麻醉期间体温增高其原因有:1. 环境温度过高手术室无空调设施,室温过高,病儿覆盖物过厚,手术灯光照射以及其它加温设施均可使体温升高。
2. 呼吸道阻塞气管导管过细而又未作控制呼吸,病儿用力呼吸以克服呼吸道阻力,产热增加,使体温升高。
3. 术前有脱水、发热、感染、菌血症等均易引起体温升高。
4. 输血反应发热反应可引起体温升高。
5. 恶性高热治疗包括降低室温,体表用冰袋降温,除去覆盖物,应用控制呼吸代替自主呼吸。
呼吸道有阻塞应及早解除。
适当补液(冷溶液),应用抗生素。
必要时可行胸腹腔手术部位冰盐水灌注或直肠、胃内冰盐水灌注,使体温下降,同时应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恶性高热系由某些药物(氟烷、琥珀胆碱等)激发的遗传性疾病,其病因、预防及治疗详见第40章。
四、神经系统并发症中枢神经缺氧可因麻醉期间缺氧造成,由于麻醉技术的进展,目前已很少发生。
一旦发生脑缺氧,病儿术后昏迷,甚或有抽搐,必须及时用低温、脱水治疗,并给加氧吸入,有抽搐可应用地西泮或硫喷妥钠治疗,如治疗不及时,即使病儿清醒,也可造成智能低下,痴呆等后遗症。
麻醉期间惊厥常因局麻药中毒或高热所致。
安氟醚及氯胺酮麻醉时可发生肌震颤,减浅麻醉后很快消失,通常无后遗症。
周围神经损伤常因体位不当所致,上肢外展过度可造成臂丛神经损害,腓总神经也可因体位压迫而损伤,均应注意避免。
五、其他肝肾功能改变与麻醉期间缺氧及低血压有关。
小儿"氟烷肝炎"虽极少见,但已有肝病的小儿以不用为宜。
婴儿尤以新生儿吸氧时间长、浓度高,可引起氧中毒,表现为晶体后增生,应引起注意。
其他并发症如药物中毒、变态反应、输血反应等祥见本书有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