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量法实验报告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实验报告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溶解氧瓶和滴定管等实验仪器。
3、了解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意义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是基于溶解氧与硫酸锰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锰沉淀。
氢氧化锰在有溶解氧存在的情况下,迅速被氧化为锰酸锰。
加入硫酸酸化后,锰酸锰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出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第一步:MnSO₄+ 2NaOH = Mn(OH)₂↓ + Na₂SO₄第二步:2Mn(OH)₂+ O₂= 2MnO(OH)₂第三步:MnO(OH)₂+ 2H₂SO₄+ 2KI = MnSO₄+ I₂+K₂SO₄+ 3H₂O第四步:I₂+ 2Na₂S₂O₃= 2NaI + Na₂S₄O₆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250mL 溶解氧瓶250mL 锥形瓶50mL 滴定管100mL 量筒移液管玻璃棒漏斗2、试剂硫酸锰溶液:称取 480g 硫酸锰(MnSO₄·4H₂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 1000mL。
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 500g 氢氧化钠溶解于 300 400mL 水中,冷至室温。
另外称取 150g 碘化钾溶于 200mL 水中,将两种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 1000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
(1 + 5)硫酸溶液:将 1 体积浓硫酸缓慢加入 5 体积水中,混合均匀。
1%淀粉溶液:称取 1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 100mL。
冷却后,加入 01g 水杨酸或 04g 氯化锌防腐。
00250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 62g 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5H₂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 02g 碳酸钠,用水稀释至 1000mL,贮于棕色瓶中。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__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实 验 报 告姓名: 班级: 同组人: 自评成绩:项目: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 课程: 学号:一、实验目的1. 熟悉直接碘量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了解维生素C 的测定原理及条件。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其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I 2定量氧化成二酮基,所以可用直接碘量法测定其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OHOOHO C H OHCH 2OH + I 2O O C HHOCH 2OH + 2HI OO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 易被空气中的O 2氧化而产生误差,尤其在碱性条件下,误差更大。
故该滴定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以减慢副反应的速度。
注意事项:1. I 2具有挥发性,取完后应立即盖好瓶塞。
2. 维生素C 易被空气氧化而引入误差,所以不要3份同时移取。
3. 滴定近终点时应充分振摇,并放慢滴定速度。
三、仪器和药品仪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25mL ,棕色),吸量管(2mL),量筒(15mL 、5mL),碘量瓶(250mL)。
试剂:维生素C 注射液(20mL : 2.5g),I 2标准溶液(0.05mol/L),醋酸(2mol/L ),丙酮,淀粉指示剂(1%)。
四、内容及步骤精密量取维生素C 注射液1.6mL(约相当于维生素C0.2g),置于250mL 碘量瓶中,加新煮沸并放冷至室温的蒸馏水15mL 与丙酮2mL ,摇匀,放置5min ,加2mol/L 醋酸4mL 与淀粉指示剂1mL ,用I 2标准溶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录所消耗的I 2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3次,以上平行测定3次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计算 1、数据记录%100.61202.51000%/68622O H C I I C ⨯⨯⨯=M V c 维生素ω (2.1176686O H C =M )六、思考题:1、为何要用新煮沸的蒸馏水?2、若在碱性条件下测定,所产生的误差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教师评语:年月日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

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碘量法测定铜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碘量法是一种间接原理,通过测定还原漂白碘的生成量,计算出其所需反应的铜离子的浓度,从而计算出待测液中铜离子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
1.制备0.1mol/L的KIO3溶液
2.称取待测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彻底沉淀
3.将待测液中的溶液过滤并冲洗净
4.称取1mL的清液,加入5mL的HCl溶液
5.加入1mL的KI溶液
6.乘以标准化K2Cr2O7溶液,直至深橙色
7.加入淀粉溶液
8.于终点时读取K2Cr2O7溶液的滴数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验得出待测液的K2Cr2O7滴数为x,铜离子的摩尔浓度为n(mol/L),加入K2Cr2O7溶液的总体积为V,则有如下关系式:
n = (x/2)*0.001*0.1/(V-1)
其中,0.1为铜离子在反应中的摩尔量,V-1为取样液的体积。
四、结果分析
本实验通过采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得出样本中铜的摩尔浓度为x,为xxxmol/L。
通过此结果可以推测出样本中铜的含量,并得到一些重要信息,有助于进行实验设计和化学反应的研究。
五、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定待测液中铜的含量,采用碘量法得到的结果表明,待测液中的铜的含量为xxxmol/L,达到了预期目标。
此实验结果对于研究化学反应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进一步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碘量法测定淀粉含量实验报告

碘量法测定淀粉含量实验报告实验六:碘-淀粉比色法测淀粉含量一、实验原理对于淀粉含量较少的植株样品,也可采用碘–淀粉比色法。
淀粉在加热情况下能溶于硝酸钙溶液中,当碘化钾和硝酸钙共存时,碘能以碘–淀粉蓝色化合物沉淀全部淀粉。
将此沉淀溶于碱液,并在酸性条件下与碘作用形成蓝色溶液进行比色。
二、试剂1.0%硝酸钙溶液。
2.0.5%碘液:称5.00g结晶碘和10.00g 碘化钾,放入研钵混合干研,然后加10mL蒸馏水研至全部碘溶解,将溶液全部转入1000mL容量瓶定容后,贮于磨口试剂瓶。
3.5%含碘硝酸钙溶液:取10mL 0%的硝酸钙溶液,加入160mL水再加入3mL 0.5%的碘液混匀,现用现配。
4.标准淀粉溶液:称取纯淀粉50mg于研钵中,加3mL 0%硝酸钙溶液,研细并转移到100mL的三角瓶中,用15mL 0%的硝酸钙溶液冲洗研钵,无损地收集于三角瓶中。
将三角瓶置于沸水浴中煮沸5min,冷却后全部转入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
此液为1mg/mL的淀粉标准液。
5.0.1mol/L NaOH。
6.0.1mol/L HCl。
三、材料与方法绘制标准曲线取标准淀粉溶液:取7支管,编号,按下表顺序加入各试剂,混匀静置15min后离心,其他操作同样品测定步骤,显色后在59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
以光密度为横坐标,淀粉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管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淀粉溶液(ml) 0 0.5 1.0 2.0 3.0 4.0 5.0 0%硝酸钙溶液(ml) 5.0 4..0 2.0 1.0 0 0.5%碘液(ml) 2 每管淀粉含量(mg) 0 0.5 1.0 2.0 3.0 4.0 5.0 称取1~3g叶片,剪碎放入研钵,加5mL 0%的硝酸钙溶液,研磨成糊状移入100mL的三角瓶中,用10mL 0%的硝酸钙冲洗研钵,无损地收集于三角瓶中,瓶口盖上小漏斗,在沸水浴上煮沸3~5min(叶片含淀粉少的3min,含淀粉多的5min),使样品中淀粉转变为胶体溶液。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环境监测与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报告实验⼆碘量法测定⽔中DO环境⼯程⼀、实验⽬的和要求1.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法。
2.练习实际测量以及滴定的操作。
⼆、碘量法溶解氧的测定(⼀)原理:⽔样中加⼊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价锰,⽣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形成可溶性四价锰42()Mn SO ,42()Mn SO 与碘离⼦反应释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作指⽰剂,⽤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主要仪器:250mL 溶解氧瓶,50mL 滴定管,250mL 锥形瓶,100ml ⼤肚移液管,2ml 移液管。
(三)试剂:1.浓硫酸24H SO ( 1.84ρ=)。
2.硫酸锰溶液:称取36g 硫酸锰(424MnSO H O )溶于⽔中,稀释⾄100mL 。
此溶液加⾄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蓝⾊。
3.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NaOH 溶于300-400mL 去离⼦⽔中,另称取150gKI (或135gNaI )溶于200mL 中,待NaOH 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稀释⾄1000mL 。
如有沉淀,静置24h ,倒出上层澄清液,贮于棕⾊瓶中。
⽤橡⽪塞塞紧,避光保存。
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不得产⽣蓝⾊。
4.1%淀粉溶液:称取1g 可溶性淀粉,⽤少量⽔调成糊状,⽤刚煮沸的⽔冲稀⾄100mL 。
冷却后,加⼊0.1g ⽔杨酸或0.4gZnC12防腐。
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27160.02500/K Cr O C mol L =):称取于105-110℃烘⼲2h 并冷却的227K Cr O 1.226g ,溶于⽔中,转移⾄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刻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 硫代硫酸钠(22325Na S O H O ),溶于1000mL 煮沸放凉的⽔中,加⼊0.2g 碳酸钠。
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实验报告

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实验报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一葡萄糖含量测定实验一、果蔬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一、目的要求1、复习碘量法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3、学习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二、原理果蔬中的葡萄糖可用水提取,除去干扰物质后,其中的葡萄糖可用碘量法测定。
碘与naoh作用能生成naIo(次碘酸钠),而c6h12o6(葡萄糖)能定量地被naIo氧化。
在酸性条件下,未与c6h12o6作用的naIo可转变成I2析出,析出的I2可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应用2: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返滴定法)示意如下:46三、试剂基本单元:1/(: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实验报告)2(葡萄糖)I2标准溶液(0.05mol·L-1)na2s2o3标准溶液(0.1mol·L-1)naoh溶液(2mol·L-1);hcl溶液(6mol·L-1);淀粉指示剂(w 为0.01)。
四、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水果样品去皮、去核后搅碎、匀浆;称量适量的匀浆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
于40~50℃的水浴中提取30min后用干滤纸抽滤,弃去前面的少量滤液,保留后面的滤液。
2、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25mL滤液置于碘量瓶中,准确加入25mLI2标准溶液。
一边摇动,一边慢慢滴加2mol/Lnaoh溶液,直至溶液呈淡黄色(加碱速度不能过快,否则过量naIo来不及氧化c6h12o6而歧化为不与葡萄糖反应的naIo3和naI,使测定结果偏低)。
将碘量瓶加塞于暗处放置10~15min后,加2mL6mol·L-1hcl溶液酸化,立即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到蓝色消失。
记录读数。
再重复测定二次。
计算样品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
篇二:14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1二、课时教学内容。
碘量法测铜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碘量法测定铜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化学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实验原理碘量法是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碘单质(I2)与待测金属离子(如Cu2+)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金属离子的含量。
具体反应如下:2Cu2+ + 4I- → 2CuI↓ + I2在酸性条件下,I2与Na2S2O3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I2的物质的量,从而推算出Cu2+的含量。
2. 实验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用盐酸溶解。
(2)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
(3)移取一定量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盐酸和KI,充分振荡使Cu2+与I-反应生成CuI沉淀。
(4)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
(5)将沉淀转移到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加热溶解。
(6)冷却后,加入淀粉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
(7)记录滴定数据,计算Cu2+的含量。
3. 实验数据及处理(1)称取样品质量:0.2000g(2)溶液定容体积:100mL(3)移取溶液体积:25.00mL(4)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V1 = 20.00mL(5)Na2S2O3标准溶液浓度:c(Na2S2O3) = 0.1000mol/L根据实验数据,计算Cu2+的含量:n(Cu2+) = n(I2) = n(Na2S2O3) = c(Na2S2O3) × V1m(Cu2+) = n(Cu2+) × M(Cu2+)w(Cu) = m(Cu2+) / m(样品) × 100%计算结果:n(Cu2+) = 0.1000mol/L × 20.00mL × 10^-3L/mL = 0.00200molm(Cu2+) = 0.00200mol × 63.55g/mol = 0.1271gw(Cu) = 0.1271g / 0.2000g × 100% = 63.55%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碘量法测定铜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熟悉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碘量法测废水中的硫含量实验报告

碘量法测废水中的硫含量1、实验目的1.1掌握含硫废水样的固定方法。
1.2巩固碘量法滴定的基本操作。
1.3掌握碘量法测定硫化物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2、共存物的干扰与消除试样中含有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等能与碘反应的还原性物质产生正干扰,悬浮物、色度、法度及部分重金属离子也干扰测定,硫化物含量为2.00mg/L 时,样品中干扰物的最高允许含量分别为S2O32-30mg/L、NO2-2mg/L、SCN-80mg /L、Cu2+2mg/L、Ph2+1mg/L和Hg2+lmg/L。
采用硫化锌沉淀过滤分离SO32-,可有效消除30mg/LSO32-的干扰。
3.实验的适用范围本实验适用于含硫化物在0.40mg/L以上的水和废水的测定。
4、实验原理在酸性条件下,硫化物与过量的碘作用,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由硫代硫酸钠溶液所消耗的量,间接求出硫化物的含量。
剩余碘量法是在供试品(还原性物质)溶液中先加入定量、过量的碘滴定液,待I2与测定组分反应完全后,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剩余的碘,以求出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滴定反应为:5、试剂5.1盐酸(HCI):p=1.19g/ml。
5.2乙酸(CH5COOH):p=1.05g/ml。
5.3盐酸溶液:1+1,用盐酸(5.l)配制。
5.4乙酸溶液:1+1,用乙酸(5.2)配制。
5.5氢氧化钠溶液:c(NaOH)=lmol/L。
将40.0056g氢氧化钠(NaOH)溶于500ml 水中,冷至室温,稀释至1000ml。
5.6乙酸锌溶液:c[Zn(CH5COO)2]=1mol/L。
称取22g乙酸锌[Zn(CH5COO)2],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5.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1000mol/L。
称取1O5℃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4.9030g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5.8淀粉指示液:1%。
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水冲稀至1OO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溶解氧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溶解氧的采样技术。
(3)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操作技术。
(4)了解氧膜电极法测定溶解氧的方法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溶解氧能迅速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
加浓硫酸溶解沉淀后,碘离子被氧化析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反应如下:
()()6
42422422224222423
22O S Na KI I SO Mn OH MnO O OH Mn O S Na +−−−→−→→→+++-+三、实验仪器
1、250~300mL 溶解氧瓶;
2、250mL 碘量瓶或锥形瓶。
3、25mL 酸式滴定管
4、1mL 、2mL 定量吸管
5、100mL 移液管 四、实验试剂
(1)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 四水合硫酸锰(MnSO 4·4H 2O )或364g (MnSO 4·H 2O )一水合硫酸锰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mL 。
此溶液在酸性时,加入碘化钾后,不得析出游离碘,即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 氢氧化钠溶于300~400mL 水中,另称取150g 碘化钾溶于200mL 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种溶液合并,混合,用水稀释至1000mL 。
若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塑料瓶中,避光保存。
(3)1+5硫酸溶液(标定硫代硫酸钠用)
(4)0.5%淀粉溶液:称0.5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冲到100mL ,冷却后,加入0.1g 水杨酸或0.4g 氯化锌防腐。
(5)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 分析纯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5H 2O )溶于刚煮沸放冷的水中,加0.2g 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 mL ,或加入0.4g 氢氧化钠或数小粒碘化汞,贮于棕色瓶中。
使用前用0.025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如下:
在250mL 的碘量瓶中加入100mL 水、1.0gKI 、5.00mL 0.025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5mL 3mol/L 硫酸,摇匀,加塞后置于暗处5min ,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浅黄色,然后加入1%淀粉溶液1.0mL ,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
平行做3份。
硫代硫酸钠的浓度计算:
1
2
21V V C C ⨯=
c 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 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5.00mL V 1——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要求:每组平行测定三份,按表1-1记录实验数据。
(6)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50.0(7226/1L mol c O Cr K :称取于105~110℃烘干2h ,并冷却的重铬酸钾(优级纯)1.2258g ,溶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五、实验步骤
1、溶解氧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用碘量法测水中溶解氧时,采集的水样应装到溶解氧瓶中,采集时注意不要使水样曝气或残留气泡,可沿瓶壁缓缓注入水样或用虹吸管插入溶解氧瓶底部,注入水样直至装满并溢出一部分水样。
为防止溶解氧的变化,采样后应立即用固定剂固定溶解氧,盖塞、水封,于4℃、暗处保存。
应尽量现场测定。
平行做2~3份水样。
同时记录水温和大气压力。
2、测定步骤
(1)溶解氧的固定。
用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或碱性碘化钾-叠氮化钠)固定溶解氧,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固定方法如下:用移液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 硫酸锰溶液、2mL 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
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时,再颠倒混合一次,直至沉淀物下降到瓶底。
水样含Fe 2+达100mg/L 以上时,干扰测定,需在水样采集后,先用吸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mL40%氟化钾溶液。
(2)析出碘
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移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 硫酸,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如果仍有沉淀物未溶解,可补加适量硫酸,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放于暗处静置5min 。
(3)滴定
吸取100.00mL 上述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用量。
平行做2~3份水样,按表1-2记录实验数据。
六、结果计算
表1-2 溶解氧的测定结果
根据下式计算水样中溶解氧浓度:
式中,M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 ——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32——O 2的摩尔质量(g·mol -1) 4——O 2与Na 2S 2O 3的换算系数。
七、注意事项
(1)水中溶解氧应在中性条件下测定,如果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可用NaOH 或H 2SO 4溶液调节至中性后再测。
(2)水样中含游离氯大于0.1mg/L 时,应先加入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除去。
硫代硫酸钠应定量加入,确定方法如下:250mL 的碘量瓶装满水样,加入3mol/L 硫酸5mL 和1g 碘化钾,摇匀,此时有碘析出,吸取100.00mL 该溶液于另一个250mL 碘量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1%淀粉溶液1.0mL ,再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相当于去除游离氯的用量)。
于另一瓶待测水样中加入同样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以消除游离氯的影响,然后按照测定步骤测定溶解氧。
(3)水样采集后,应立即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固定溶解氧;当水样含有藻类、悬浮物、氧化还原性物质,必须进行预处理。
(4)加液时,移液管尖嘴应插入液面以下。
(5)平行做2~3份水样。
八、思考题
(1)采集水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采样后,应如何固定水样?
(3)当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时,会产生什么干扰?可如何消除? (4)如何消除水样中Fe 3+的干扰?
(5)分析溶解氧的测定过程中那些操作可能给测定结果带来误差?如何避免?
1. 使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配置硫代硫酸钠溶液,加入少量碳酸钠,棕色瓶中放置一周后使用,如有沉淀产生,用前应过滤.
2. 可使用重铬酸钾为基准试剂来标定硫代硫酸钠
3. 将定量重铬酸钾加入过量碘化钾溶液后,锥形瓶加盖(最好用碘量瓶)后再暗处放置5分钟,立即拿出来后加水稀释.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到溶液变成淡黄色(可能稍偏绿,颜色与重铬酸钾的用量有关)后,加入淀粉指示剂,溶液应变成黑蓝色,继续滴定到黑蓝色转变为亮绿色(Cr3+的颜色)为终点. 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锥形瓶加盖(最好用碘量瓶);暗处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淀粉指示剂加入时间不宜过早 小侽8呼掙12014-10-17
()()100
1000
432/,O 2⨯÷⨯*=
V M L mg 溶解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