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 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秦汉1、秦朝的统一战争和国家制度2、秦始皇的经济、文化和思想政策3、秦汉文化的兴起和艺术的发展4、汉武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成就以及外交政策5、汉朝的社会制度、科举制度和政治思想二、魏晋南北朝1、三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文化发展和社会制度2、晋朝的王朝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世说新语》的成就3、南北朝时期的王朝建立和政治变迁4、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和发展三、隋唐1、隋朝的统一战争和国家制度2、唐朝统一中国的战争和疆域的扩张3、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经济繁荣和社会制度4、唐代科技文化的进步,诗歌和绘画的繁荣5、唐朝的外交政策和走向衰落的原因四、五代十国及宋辽金1、五代十国时期的纷乱局面和政治变迁2、北宋和南宋政权的建立和巩固3、北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成就4、南宋的经济、才子佳人和文化的繁荣5、辽、金对北宋的侵略和南宋的南渡,并走向衰落的原因五、元明清1、元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2、元代的文化成就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3、明朝的建立,政治、文化、农业、手工业和海洋事业的发展4、清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蒙古、汉、满的统合5、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六、现代史1、晚清时期的改革运动和洋务运动2、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3、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激烈斗争4、“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之后的思想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5、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融入国际社会以上是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主要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及宋辽金、元明清和现代史六大类。
秦汉包括秦朝的统一战争和国家制度、秦始皇的经济、文化和思想政策、秦汉文化的兴起和艺术的发展、汉武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成就以及外交政策、汉朝的社会制度、科举制度和政治思想等内容。
魏晋南北朝包括三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文化发展和社会制度、晋朝的王朝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南北朝时期的王朝建立和政治变迁,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和发展等内容。
专题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解析】 材料表明,汉朝时期对商人严格限制,如违反禁令,则没收其
田地和货物,这样做的目的是‚以便农‛。综合以上信息并结 合汉朝的‚重农抑商‛政策可以判断,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从 属于D项。 【答案】 D
2.(2013· 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 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
2、提出的大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
• 世界格局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 化; • 现代交通、资讯飞速发展; • 经济全球化正向纵深发展,区域合作方兴 未艾; • 中亚、西亚到南亚和东亚,战略地位重要、 自然资源丰富; • 应对其它国家对丝绸之路的发展的设想与 谋划的冲击;
)。
材料中的‚血缘性‛体现的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分封
制,而‚地缘性‛体现的是地域分区统治的郡县制,所以材料中的观点
主要是依据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思考:与先秦儒学的不同? (一)特点
1.新儒学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五行家
、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
历史脉络。【答案】 A
变式训练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
Hale Waihona Puke 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这次‚社会政治大
转型‛主要体现为( A.由人治到法治
C.由分封到郡县
)。 B.由官僚到世袭
D.由分裂到统一
【答案】 C
【解析】 当时最大的社会转型应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具
• 反思-----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4、影响
• 促进东西方经济(商品)、文化、思想的 交流; • 加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等。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是必修一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点繁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归纳:1. 先秦时期:-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
-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法律制度。
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 汉朝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对外扩张。
- 汉朝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如《史记》的编撰。
3. 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和主要事件。
- 魏晋风度和玄学思想的发展。
-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佛教的传播。
4. 隋唐时期:- 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凿。
-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 唐朝的对外交流,如丝绸之路的繁荣。
5. 宋元明清:- 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如四大发明。
- 元朝的蒙古帝国和对中亚、欧洲的影响。
- 明朝的海禁政策和郑和下西洋。
- 清朝的康乾盛世和晚清的民族危机。
6. 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 抗日战争和新中国成立。
7. 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 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科学技术的发展,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8. 经济制度:- 古代的土地制度,如井田制、均田制。
- 商业的发展和货币经济的兴起。
- 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9. 社会结构:-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官僚体系。
- 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层。
- 妇女地位和婚姻家庭制度的演变。
10. 外交关系:- 古代的朝贡体系和对外关系。
- 近代的列强侵略和不平等条约。
-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
这些知识点是必修一历史课程中的基础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知识点
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知识点(一)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汉武帝时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建立“中朝”制约“外朝”,设置“刺史”以监控地方,削夺诸侯权力,严刑峻法;经济上,把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兴修,始于战国年间,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
汉武帝时期恢复了秦朝的旧疆。
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西域三十六国归顺汉朝。
(四)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形成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入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
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五)对外关系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由此频繁,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此外我国的铁器、漆器、铸铁和凿井技术也通过此路西传。
经此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物产有良马、香料、葡萄、石榴等。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
公元166年,大秦首次派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东汉光武帝时,汉朝的铸铜、制漆和冶铁技术传入朝鲜、日本。
东汉明帝时,佛教开始在我国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知识点
第二单元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前221年-公元589年)【时代特征】一、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初步发展(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内外朝、刺史制度等)。
2.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和垦荒;推广犁耕,修水利;手工业技术提高(丝织、青瓷),丝绸之路兴起;政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3.文化: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科技领先(造纸术);文字统一,文化发展(书法、汉赋等)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交融;士族势力强大,垄断仕途。
2.经济:均田制实行,北方经济恢复;江南开发;生产技术创新(翻车、灌钢法等)。
3.文化:书法、绘画成就显著(行书、草书、文人画等)。
【考点整合】一、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⑴皇权至上:嬴政以功盖“三皇五帝”自居,为体现统治权威,称“皇帝”,号“始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
中国封建帝制由此开始。
⑵中央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称“三公”。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
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具体事务。
各级官员相互配合,互相牵制。
⑶地方郡县制:郡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郡守、郡尉等职;郡下置县,设县令、县尉等职;县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2.秦朝巩固统一的其它措施⑴经济:奖励耕织,按亩征税;奖励移民垦荒;统一度量衡、货币。
⑵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推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
⑶交通:修驰道、开灵渠、车同轨。
⑷边疆:征百越、击匈奴;筑长城。
3.汉朝中央的内外朝制度西汉武帝时期,设“内朝”牵制“外朝”。
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4.汉朝地方的郡国并行制度的形成和演变⑴郡国并行制: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分封了一些重要将领为王。
刘邦即位后开始铲除异姓王,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
秦汉魏晋南北朝总结
内容:冯太后改革:官吏傣禄制、三长制(邻、里、党)
均田制、租调制
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影响: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经济
经济开发。
翻车
经济重心南移
手工业:白瓷、灌钢法
文化
宗教:佛教传播,本土化发展;道教发展;儒学吸收佛道精神;三教相互渗透
农学:《齐民要术》
文学:
艺术:书法:王羲之《兰亭序》
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
加强专制:中朝、外朝
加强集权:郡国并行——削藩——推恩令(内容、意义)
经济
农业:
铁犁牛耕普遍使用(耦犁、犁壁)、水利:漕渠、白渠
商业:
国内:重农抑商、盐铁专卖
国外:丝绸之路
手工业:成熟青瓷
文化
焚书坑儒:传统文化受到损失
思想: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思想、作用)
科技:造纸术
文学:赋(司马相如)
秦(前221——前207)
汉(前202——220)
西汉(前202——8)
东汉(25——220)
政治
专制主义:皇帝制度(称谓、权力)、三公诸卿(内容、意义)
中央集权:郡县制度(起源、隶属、意义)、基层行政机构(乡、里)
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修筑长城、焚书坑儒
秦的暴政
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
数学:《九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
医学:《伤寒杂病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280)
西晋(265——316)
十六国(304——439)
东晋(317——420)
北朝(439——581)
历史秦、两汉、魏晋知识记忆口诀
历史秦、两汉、魏晋知识记忆口诀一些历史基础知识需要靠大家在平日里一点一点积累,所以在平常的记忆中要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秦、两汉、魏晋知识记忆口诀,希望对你有帮助!秦、两汉、魏晋知识记忆口诀秦的统一秦灭六国大统一,幅员辽阔多民族。
北抵长城南南海,东到东海西陇西。
秦王赢政称皇帝,大揽独权是专利。
三公九卿郡县制,法家制国有秦律。
土地私有纳田税,统一度量衡货币。
车同轨,修驰道,焚书坑儒同文字。
以法为教吏为师。
禁止私学是退步。
繁役酷刑和重租,土地兼并陈胜起。
两汉政治汉承秦制有损益,州监察区设刺史。
东汉刺史称州牧,郡县隔州来管理。
汉初郡县封国并,封国异性继同性,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之法郡国分。
察举征召为选官,编户齐民赋役征。
民族关系高祖匈奴谈和亲,武帝强大三用兵。
名将卫青霍去病,下嫁匈奴王昭君。
东汉南匈来归附,窦宪窦固伐匈奴。
张骞两次西域行,丝绸之路更繁荣。
前六十年设都护,西域正式归版图。
东汉班超管西域,西域各族都拥护。
西南诸族西南夷,华东华南百越居。
对外关系朝鲜半岛有三韩,辰韩与汉最亲密。
朝鲜颤弓果下马,汉使铜铁和漆器。
武帝日本三十国,东汉光武赐“倭奴”,铜铁锦帛传日本,更与越南交往密。
铁牛耕作工程术,象牙犀牛和珍珠。
丝绸之路水陆分,中西交通丝绸路。
中东技术互交流,佛教由此传内地。
公元后,九十七,超遣甘英使大秦。
大秦王安敦遣使来,象牙犀角赠桓帝。
魏晋经济魏晋南北三世半,江南开发中原缓。
商品经济水平低,士族寺院占庄园。
北民南迁传技术,劝课农桑环境安。
民族融合修水利,向东扩展到岭南。
手工业,有发展,吴国培育八辈蚕。
百炼之钢灌钢法,相州军刀百世传。
魏晋文化刘徽极限算圆周,祖率早欧一千年。
《齐民要术》贾思勰,《水经》作注郦道元。
裴秀绘制《禹贡图》,范镇《神灭》百世传。
儒佛与道三合一,葛洪陶弘最完善。
田园诗人陶渊明,建安文学曹王粲。
民歌南方《采桑度》,北方敕勒和木兰。
书法粲邕和钟繇,《兰亭》《黄庭》二王传。
这篇干货告诉你高考前需要记住的关于秦汉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所有重点!
秦汉时期的政治公元前221 年:秦朝建立(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积极: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消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容易造成个人专断,导致暴政,进而激化阶级矛盾。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为此建立了大一统国家的元首制度---皇帝制,并成立了辅佐皇帝的中央政府机关,凸显以皇权为中心而构建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特点。
*中央集权指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为此建立了保障统一的地方行政制度和基层管理制度,即郡县制和乡里制度。
*官僚政治是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官吏普遍以食禄任官为固定职业,对君主和上级负责。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初: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代制度,但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注意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汉武帝时:采取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秦汉时期的经济秦朝: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修建驰道,这有利于经济交流,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汉武帝时:采取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实行的原因:①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其主要部门是农业。
②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③通过发展农业,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积极影响:在封建社会初期,该政策有利于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
消极影响:抑商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
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但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的落后。
2023中考历史知识点:秦朝至南北朝
2023中考历史知识点:秦朝至南北朝1500字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单一统一的强大中央集权国家,其历史知识点如下:1. 秦始皇和统一中国:秦始皇嬴政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统一了六国,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建立。
他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政策,包括废除诸侯国,统一货币、权力和度量衡等,使中国的行政机构更加集中和统一。
2. 焚书坑儒: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目的是树立起统一思想意识,加强集权统治。
这一措施引起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也对后来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3. 长城和修建制度: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目的是保护边疆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长城的修建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的防御工事之一。
同时,秦朝也实行了一套严格的修建制度,强制百姓参与到大型工程中,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秦朝实行了分封制度,将原先六国的领地分给宗族的成员或有功者,以加强中央的控制力。
此外,秦朝还实行了郡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和县,设立相应的官员进行治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制。
5. 法家思想的兴起:秦朝是法家思想的全盛时期,此时法家得到最高权力支持,以法律和制度来统治国家。
法家代表人物有李斯、韩非等,他们主张以法律为准绳,以奖罚分明来治理国家,对后来的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6. 修筑大型工程:秦朝修筑了一系列大型工程,包括万里长城、宫殿陵墓等。
这些工程不仅展示了秦朝的强大实力,也对后来中国工程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期,主要分为南朝和北朝两个时期,其历史知识点如下:1. 南朝的建立:南朝包括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和南北朝的南朝梁。
南朝的建立起初是由于北方政权的崩溃和地方军阀的兴起,后来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政权。
2. 文化繁荣:南朝时期,儒学思想和文化艺术都有显著发展。
南朝文化以儒学为主导,儒学家王褒、谢安等在南朝文化的繁荣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秦汉三国知识点归纳总结
秦汉三国知识点归纳总结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由秦国的嬴政建立,历时15年(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而汉朝则是继承了秦朝基础,由刘邦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共历时近四个世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
随后,中国进入了三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割裂而形成三个相对独立政权的时期,分别为魏国、蜀国和吴国,持续了近一百年。
以下是对于秦汉三国时期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秦朝:- 王莽篡位:“新”,称帝,史称“王莽新朝”。
- 统一的法律制度:实施“均田制”、“骊山科”和“齐民要术”等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 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规模宏大,栩栩如生。
- 高渐离:被称为“诗仙”,代表了秦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2. 汉朝:- 文景之治: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实行“肆策”。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
- 丝绸之路:开辟了与西域贸易的通道,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 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汉代重要的历史著作。
- 董仲舒:倡导儒家思想,被称为东汉儒学的创始人。
3. 三国时期:- 刘备、关羽、张飞:刘备是蜀国的创立者,关羽和张飞是蜀国的重要将领,三人被誉为“桃园三结义”。
- 曹操:魏国的奠基人,被誉为“曹孟德”,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统一北方势力。
- 孙权:吴国的奠基人,他继承了孙策的势力并发展壮大,成为曹魏的对手。
-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刘备与孙权联手击败了曹操,为吴蜀两国赢得发展的机会。
以上是对于秦汉三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盛以及三国时期的分裂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及其演变过程以及统一和分裂的原因有很大帮助。
秦汉魏晋时期的知识点总结
秦汉魏晋时期的知识点总结一、政治方面1. 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大力推行法家思想,统一度量衡,修筑了万里长城,推行郡县制。
2.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政治制度,谋求和谐稳定,推崇儒家思想,实行“郡国制”加强地方自治。
3. 魏晋时期,魏国、蜀国、吴国分立,经过三国争霸,统一了中国。
正始元年,司马倫篡位建立晋国,实行封建农奴制。
二、经济方面1. 秦朝推行均田制,推行军功佃制,推行货币经济。
2. 汉朝进行土地制度的变革,推行土地典卖政策,实行“二户税”,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制度。
3. 魏晋时期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经济,加重农民负担,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加强,严重剥削农民。
三、文化方面1. 秦朝推行统一的文字,推行兵家、法家思想,博学多闻。
2. 汉朝重视儒家文化,刘向撰写《新序》引导士大夫向儒学倾斜,历经汉武以来襄助儒术,使儒家与国家政权密不可分。
3. 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期,儒释道三家并立,兴起了佛教思想,并且文学艺术繁荣。
四、科技方面1. 秦朝的焚书坑儒,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军事科技发展迅速,出现了战国兵器。
2. 汉朝设立太学,推广科学技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农科书《芸香经》。
3. 魏晋时期,科技得到飞速发展,国家的海上船只、农业生产等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五、社会风气1. 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度,推行郡县制,社会风气多变,社会不稳定,出现了大量的奴隶和农民起义。
2. 汉初实行废除分封制度,实行国家政权的集中,实行中央和地方的相互制约,社会风气较为宽松。
3. 魏晋时期,社会废除了分封制度,社会风气较为浮躁,三国鼎立,内外交困。
六、宗教信仰1. 秦朝以法家为主的统治,推行一神教思想。
2. 汉朝的宗教信仰逐渐多样化,儒释道三家并立,出现了佛教的传入。
3. 魏晋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宗教信仰也呈现多样化,佛教逐渐传入,道教成为主流。
总结:秦汉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2024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4版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
1. 原始社会。
-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等。
-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文化)、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等,这一时期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2. 夏商西周。
- 夏朝: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启继承禹的王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两者互为表里,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
3. 春秋战国时期。
- 政治: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如商鞅变法(背景、内容、影响:秦国实现富国强兵,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 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 儒家:孔子(核心思想“仁”、教育思想等)、孟子(“仁政”、民贵君轻等)、荀子(“礼法并施”等)。
- 道家:老子(“道”是万物的本原,辩证法思想等)、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等)。
-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等)。
- 法家:韩非(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等)。
二、秦汉时期。
1. 秦朝。
- 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政治:实行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 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等。
-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开灵渠等。
2. 汉朝。
- 西汉:-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出现。
- 汉武帝时期:-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高考历史秦汉到魏晋知识点
高考历史秦汉到魏晋知识点古代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和魏晋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的统一时期,而魏晋时期则是中国分裂成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端。
本文将从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个方面介绍秦汉到魏晋这一历史时期的知识点。
一、政治知识点1.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推行了集权统治、行政区划、法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
代表性人物有秦始皇、李斯等。
2. 汉朝:刘邦建立的新朝代,开创了封建制度,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时期相对较为稳定,东汉时期出现宦官专权和地方割据等问题。
代表性人物有刘邦、武帝等。
3. 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前身,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演义的时期。
魏晋时期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相互争斗。
代表性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等。
二、社会知识点1. 秦朝:实行丞相制、郡县制等行政制度,以农业为主导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标准。
开凿了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2. 汉朝:设立太常、大鸿胪等官职,行中央集权制度。
使用黄金作为通行货币。
汉代崇尚儒家思想,实施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
3. 魏晋:政治制度呈现分封割据趋势,各地方势力崛起。
推行分田制,削减豪族势力。
儒家思想衰落,兴起道教和佛教。
三、文化知识点1. 秦朝: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烧毁了大量古籍,形成了“焚书坑儒”的事件。
兴修了兵马俑、长城等工程,秦筑万里长城,开辟了丝绸之路。
2. 汉朝:文化基础稳定,广泛吸纳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汉文化。
兴修了都城长安、洛阳等,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提高了农民地位。
3. 魏晋:文学艺术繁荣,出现了“乐府”民歌的创作。
兴起了琴棋书画四艺,形成了新的文化风尚。
佛教进入中国,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经济知识点1. 秦朝:推行均田制和收紧农民负担,加强中央集权经济。
实现农业集约化和工业化,大力发展铁冶炼和冶铜业。
2. 汉朝:推行了分田制和井田制度,加强农耕生产和土地管理。
2023中考历史知识点:秦朝至南北朝
2023中考历史知识点:秦朝至南北朝1500字秦朝(221年-206年B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在秦始皇统治下,秦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统一措施。
以下是关于秦朝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知识点。
一、秦朝(221年-206年BC)1. 统一中国:秦始皇通过对诸侯国的征服,最终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2. 法律制度: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其中最有名的是《秦法》。
这些法律严格而且残酷,主要用于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
3. 文化建设: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建设,最著名的是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
4. 统一文字:秦始皇还进行了文字的统一,制定了小篆作为统一的正式文字,并对各个地区的文字进行了统一化改革。
5. 社会制度:秦朝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将人民按照其地位和职业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二、西汉(206年BC-8年AD)1. 建立和夺权:刘邦在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下,建立了西汉王朝,并成为了汉高祖。
2. 平叛和扩张:西汉在刘邦的统治下平定了各地的叛乱,逐渐恢复了经济和社会秩序,并对外扩张,将辽阔的西南和南方地区纳入版图。
3. 四分五裂:到了西汉末年,内外压力加大,国家开始发生分裂。
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但不久后被推翻,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
4. 社会制度:西汉延续了秦朝的等级制度,但相对温和,还增加了一个士的阶层,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和发展。
三、东汉(25年-220年)1. 恢复统一:东汉在刘秀和他的继任者的领导下,恢复了中国的统一,稳定了社会秩序。
2. 经济繁荣:东汉时期国家经济较为繁荣,农业生产和商业交流都有很大的发展。
3. 社会变动:东汉时期社会阶级差距加大,豪强地主剥削农民,大规模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义的不断发生。
4. 新的文化思潮:东汉时期出现了新的思想流派,如黄老学派和玄学派,充实了儒家的文化传统。
5. 外族压迫:东汉时期外族势力不断进犯中国边境,加剧了与匈奴等民族的战争。
历史通史整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二单元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秦汉时期的政治1、秦朝的政治制度——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皇帝的命令称;①中央皇帝所用的玉称。
三公九卿制: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都由总揽。
在中央,设置了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②地方:郡县制。
A、秦统一六国后,丞相主张分封制,而李斯主张,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设立个郡。
他北击匈奴,南征南岭,设立闽中、、、四郡。
B、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县的长官称,他们由皇帝。
C、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
掌管教化,掌管司法,掌管赋税征收。
【总结】秦朝形成的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主张制度的基本格局。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①;②③;④秦灭亡的原因:3、汉朝的政治制度①中枢机构权力:汉武帝重用,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君主专制)弱。
②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背景:A、;B、推恩令内容:作用:二、秦汉时期的经济和文化1、农业生产和水利的发展西汉推广,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
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
水利:开凿了、等水利工程。
2、商业的发展秦汉时期,统治者多推行政策,使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
汉武帝、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3、文化:儒学的正统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①提出的背景:②③提出者:;当时的皇帝:内容:、、新儒学的特点:4、科学与技术①造纸术:时候,中国已经有了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纸,人称“蔡侯纸”。
②数学体系的形成:大约成书于东汉的一书,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中国古代的计数工具,早期采用的是,后来有了③医学的发展:东汉张仲景写出的,奠定了5、文学:汉朝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文体——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背景:①1、孝文帝改革影响:2、农业:生产工具方面:曹魏时期,用于灌溉。
3、思想:此时,、在民间广为传播。
4、科学技术:北魏所著的《》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主要记录了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强调要进行农业生产。
中华文明的巩固与民族交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第2讲中华文明的巩固与民族交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1年)时空定位概览必过核心知识一、秦汉至魏晋时期的政治演进[线索·明]1.秦汉时期:秦朝实现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到西汉时得以巩固。
2.魏晋南北朝时期:(1)行政制度: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三省体制。
(2)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图示·解]二、秦汉至魏晋时期的经济[线索·明]1.秦汉时期: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与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孝文帝改革,均田制实行。
[图示·解]三、秦汉至魏晋时期的文化[线索·明]1.焚书坑儒: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术士,即儒士)的事件。
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
3.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冲击儒学统治地位。
[图示·解]必清核心问题[辨析·判正误]·历史现象1.三公九卿具有民主色彩。
(×)提示:三公九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它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
2.郡县制的创立是对分封制的否定;秦短期而亡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
(×) 提示:郡县制的建立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与进步,并非完全否定分封制,如西汉初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
秦朝之所以短期而亡主要在于秦朝暴政,与郡县制无关。
3.“汉承秦制”意味着汉朝完全继承秦朝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
(×)提示:“汉承秦制”并非完全继承,如地方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实行察举的选官制度等。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高考历史知识点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高考历史知识点并不是说哪种人生更好,但是高考让你拥有决定未来人生的能力。
小编整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高考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高考历史知识点【知识梳理】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1.中央机构(1)秦朝①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是其突出特征。
②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2)汉朝: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机构已经出现,但是职责尚未定型,也不是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
2.地方制度(1)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2)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酿成“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
3.选官制度(1)战国、秦朝和汉初: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实现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2)两汉:察举制。
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3)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按照门第选拔官吏的制度,使世家大族长期垄断官僚职位。
4.监察制度(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2)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二、经济:农耕经济的发展1.秦朝时期: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等措施,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2.两汉时期(1)农业:牛耕逐渐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修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2)手工业:西汉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汉代中国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表明了手工业的进步。
(3)商业: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受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政府管理严格;西汉时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知识点(一)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汉武帝时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建立“中朝”制约“外朝”,设置“刺史”以监控地方,削夺诸侯权力,严刑峻法;经济上,把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兴修,始于战国年间,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
汉武帝时期恢复了秦朝的旧疆。
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西域三十六国归顺汉朝。
(四)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形成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入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
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五)对外关系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由此频繁,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此外我国的铁器、漆器、铸铁和凿井技术也通过此路西传。
经此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物产有良马、香料、葡萄、石榴等。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
公元166年,大秦首次派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东汉光武帝时,汉朝的铸铜、制漆和冶铁技术传入朝鲜、日本。
东汉明帝时,佛教开始在我国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科学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张衡是东汉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汉武帝时制定的“太阳历”,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
天文观测记录了公元前28年的一次太阳黑子现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东汉的《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三国时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
西汉时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华佗配制的全身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至今仍是我国研究古代地理的主要著作。
(七)思想文化东汉人王充是两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至三国两晋逐渐传播,南北朝时期空前盛行。
南朝的范缜著有《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对我国后世文化有深远影响。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汉时期的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顾恺之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被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永和九年,与谢安、孙绰等42人修葺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北朝时,山西的云冈和河南的龙门石窟,是我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宝库。
三、隋唐、两宋(一)社会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继续实行并改进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
唐太宗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
唐朝后期随着激烈的土地兼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
780年,唐德宗颁行“两税法”,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后经五代十国,直至宋元和明前期,经久不衰。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全国重心开始南移。
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
棉纺织业崛起于南宋后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北宋金属矿藏的开采量居世界首位。
宋朝是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东京郊外建有最早的码头。
随着商业的发展,宋代城市周围和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的贸易集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二)对外关系从隋朝到唐朝,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由十几个发展到70多个。
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中日贸易频繁。
唐朝和天竺的交往也很多,玄奘西天取经,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代表。
我国的造纸术传入天竺,天竺的数学、天文、医学、乐舞和制糖技术传入我国。
两宋时期,我国同亚洲50多个国家有贸易关系,海船直接通达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
(三)科学技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国最早发明了火药。
僧一行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编制了《大衍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创制先进、合理的历法“十二气历”,著有《梦溪笔谈》。
李诫是北宋著名的建筑家,其《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指定的药典。
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在医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并出现罗盘。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四)思想文化唐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柳宗元,批判了天能赏功罚过的宗教迷信。
刘禹锡提出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胜天。
宋代的哲学思想是程朱理学,朱熹是集大成者,著有《四书集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
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成为官学。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五)科举制度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宋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走向衰败。
四、元、明、清(一)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政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共辖,司法、监察互相制约,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各部;设锦衣卫和东西厂,实行严密的特务统治;设置了一套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实行严格的八股取士,禁锢人民的思想。
清朝君主专制政治达到了顶峰;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命于皇帝;实行严酷的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元代的行省制度元政府为管理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
(三)对外交流元大都是著名的国际商业大都市。
泉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马可•波罗是元时来我国的著名人物,他的《马可•波罗游记》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从1405年起,明成祖派遣郑和前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创造了航海史上的壮举。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
欧洲的天主教传教士,开始来华传教。
利马窦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他第一个把孔子和儒家思想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四)科学技术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
元朝时建立的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明长城堪称世界奇迹。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明后期,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著有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成就,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与其同时代的徐霞客是杰出的地理学家。
(五)思想文化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
主要的代表有:明后期的进步思想家李贽倡导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明清之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提出自然唯物论哲学,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提出“通经致用”的人才观。
明成祖永乐年间,政府组织编纂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类,收录明以前古迹七八千种,近23000卷。
乾隆年间组织编著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六)文学艺术戏剧:在宋金戏曲的基础上,元代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曲。
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明代最著名的戏剧家是汤显祖,代表作是《牡丹亭》。
在徽班、汉调和昆曲等剧种融合的基础上,清朝中后期在北京初步形成了京剧。
绘画和书法:元朝最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是赵孟頫,他的画有“神品”美誉。
江南画坛出现了以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为代表的“吴派”。
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
(七)农民起义元末农民大起义,主要是白莲教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掀起了红巾军大起义。
明朝末年,农民战争首先在陕北爆发,很快形成了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的两支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