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Word版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工具-统计方法-排列图因果图

质量管理工具-统计方法-排列图因果图

TS16949推进宣传(八)---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一)----排列图、因果图一、排列图排列图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图表工具.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Pareto)提出的.巴洛特发现人类经济领域中"少数人占有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况"的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原理.朱兰(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成为在质量管理中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和确定质量改进方向的有力工具.1.排列图的画法排列图制作可分为5步:(1)确定分析的对象排列图一般用来分析产品或零件的废品件数、吨数、损失金额、消耗工时及不合格项数等.(2)确定问题分类的项目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零件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3)收集与整理数据列表汇总每个项目发生的数量,即频数fi、项目按发生的数量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最后一项是无法进一步细分或明确划分的项目统一称为“其它”。

(4)计算频数fi、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首先统计频数fi,然后按(1)、(2)式分别计算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1)式中,f为各项目发生频数之和。

(2)(5)画排列图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频率折线组成。

如图1所示为一排列图实例。

2.排列图用途(1)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0-80%左右的若干因素。

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图中焊缝气孔和夹渣。

主要因素个数一般为1-2个,最多不超过3个。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有影响因素:累计频率Fi在80-95%左右的若干因素。

它们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称为有影响因素。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次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95-100%左右的若干因素,其对产品质量仅有轻徽影响,称为次要因素。

(2)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将质量影响因素分类之后,重点针对1-2项主要因素进行改进提高,以解决质量问题。

5.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5.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在相关图中,两个要素之间可能具有非常强烈的 正相关,或者弱的正相关。这些都体现了这两个 要素之间不同的因果关系。一般情况下,两个变 量之间的相关类型主要有六种:强正相关、弱正 相关、不相关、强负相关、弱负相关以及非线性 相关,如图所示。
2020/3/13
质量管理学
两个变量的六种相关类型
2020/3/13
例如,在工艺方法方面,导致焊缝质量的因素可 能有图纸混乱、要求不清等;
在设备方面,可能原因有电流不稳定、仪表不准 等。
将各个方面可能造成焊缝质量缺陷的所有原因都 列举出来后,就可以用鱼刺图清楚地表达出来, 然后再逐一进行论证。焊缝质量鱼刺分析图如图 所示。
2020/3/13
质量管理学
焊缝质量鱼刺分析图
N=120
➢ 是基于“关键的少数,次制要图的人:多XX数X ”提出的。
80/20原则
制图时间:XXX
➢ 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和一条 折线所构成
➢ 累计百分比将影A 响因素B 分成A、B、C C三类
累计百分比0-80 A类;80-90 B类;90-100 C类
2020/3/13
质量管理学
2020/3/13
质量管理学
四、调查表法
1.概念
调查表法是利用统计表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原因 分析的一种方法,也叫检查表法或统计分析表法。
统计分析表是最为基本的质量原因分析方法,也是 最为常用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统计分析 表和分层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把可能影响质 量的原因调查得更为清楚。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分 析表必须针对具体的产品,设计出专用的调查表进 行调查和分析。
质量管理学
因果分析图法事例1:
胎瘪
路滑

33页食品质量管理的工具排列图

33页食品质量管理的工具排列图
提升品牌形象
通过有效的食品质量管理,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 质量和安全性,从而提升品牌形象。
增加市场份额
优质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帮助企业赢得消费者 的信任,增加市场份额。
提高经济效益
有效的食品质量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食品安 全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05
结论和建议
持续改进食品质量管理工具
定期评估工具的有效性
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识别潜在风险源
排列图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识别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源,如原料、 生产过程、存储条件等。
加强风险控制
企业可以根据排列图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 食品安全风险。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分析排列图,企业可以迅速定位问题,提高食品安全事件的 应急响应速度。
提高企业竞争力
食品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
目录
• 引言 • 食品质量管理的工具 • 工具的排列和选择 • 工具的应用和效果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排列图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工具,用于识别和解决生 产过程中的问题。
02
在食品质量管理中,排列图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关键 因素,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03
通过排列图,企业可以确定哪些因素对产品质量影 响最大,从而优先解决这些问题。
食品质量管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要求,避免企业面临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
02
食品质量管理的工具
检验和测试工具
01
02
03
微生物检测
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细菌、 霉菌等微生物,确保食品 卫生安全。
化学分析
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 分析,确保食品成分符合 标准。
感官检测

食品质量管理的工具—排列图

食品质量管理的工具—排列图
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频 数的高低从左到右依次画出长柱排列图,然 后将各因素频率逐项相加并用曲线表示。
累计频率在80%以内的为A类因素,即 是亟待解决的质量问题。
频数
累计百分比(%)
150 帕累托曲线
●100



100
● 50
50

0●A B C D E F(0其他) 项目
排列图的作用
93.3%
97.8%
42 47.2% 28
净1重
固形 2 物
7 真空3 度
6 杂4质
4 块5形
2 其6他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图2-3 菠萝罐头不合格项目排列图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排列图的分析和注意事项
目录 Contents
1 排列图在PDCA循环中的地位 2 排列图的分析 3 使用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频数
累计百分比 (%)
排列图
排列图的原理
150 帕累托曲线
● 100



100

50
50

0● A
BCDE
0
F(其他)
项目
排列图是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
比折线组成。
排列图
排列图的原理
此图是一个直角坐标图,它的左纵坐标 为频数,即某质量问题出现次数,用绝对数 表示;右纵坐标为频率,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排列图的原理和作用
目录 Contents
1 排列图的原理 2 排列图的作用
排列图的原理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PDPC法——奇妙的运筹学
(二)PDPC法的制作方法和应用范围
制定目标管理中的实施计划。 制定科研项目的实施计划。 对整个系统的重大事故进行预测。 制定工序控制的措施。 用于选择处理纠纷的方案。
PDPC法——奇妙的运筹学
(三)案例分析:“不可倒置发运”
某公司要向一个发展中国家运送货物,这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信息 封闭,不熟悉国际规则。因此,该公司召集工程师开展一个不可倒放的PDPC 法设计,以保证当这批易碎货物运到他国仓库后,货物不被倒放。如图所示 ,这个设计首先考虑在箱子上用英语写上“不可倒放”,可是如果发运员不 懂英语,此标示将起不到作用。于是第二步,考虑在这个箱子四面都画上一 个玻璃杯,这是国际通用的不可倒放的易碎物品标志。但这个国家的发运员 由于信息闭塞,可能连这个标志都看不懂。于是第三步,在箱子上放一个吊 环。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考虑已经能确保万无一失了,但如果不幸遇到莽撞 的发运员,既看不懂这些标志,又搬不动货物,于是就采用翻滚搬运法,那 么这将更有损货物。最后,大家达成一个方案:将箱子顶部做成尖状,四面 标上提示语言和图案,下面做成一个大底盘。这样,发运员想倒置也倒置不 了了。
1.应用范围 在新产品开发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质量保证活动、方针目标、工序质量管理等的展开。 解决企业内质量、成本、产量等各种问题的措施展开。 明确部门职能和管理职能,寻求提高效率的措施,减少不良品损失。 和矩阵图配合使用。 2.实例 某技术专家设计一种新型热水器,这种热水器体积很小,但打开以后五 秒钟就能持续出热水。该专家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系统图的方法, 首要目的是进行电热膜配方的优化。先自制一套设备用于生产,再进行产品 的设计和原材料的购置,然后在电器上实行一系列的控制,接着在外观造型 上进行设计,所有这些构成了一项一项展开的性能,最后再把所有的任务落 实到每个人头上,这就是新产品开发计划。

33页食品质量管理的工具排列图

33页食品质量管理的工具排列图
GMP体系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环境,严格的生产操作程序和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通过 实施GMP体系,可以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风险,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SSOP体系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是针对 食品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的程序文件 ,包括清洁、消毒、除虫、除鼠等操 作。
VS
SSOP体系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制定并 执行一系列卫生操作程序,确保生产 环境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要求。通过实施SSOP体系,可以降 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风险,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理化检验
总结词
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食品的成分、 营养成分、纯度等进行检验。
详细描述
理化检验包括对食品的成分、营养成 分、纯度等方面的检测,如水分含量 、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以评估 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微生物检验
总结词
通过培养、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
详细描述
微生物检验是确保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的重要手段,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以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和 安全性。
PDCA循环
定义
PDCA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方 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 和行动四个阶段不断循环, 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实施步骤
包括明确问题、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检查效果和总结 反馈五个阶段,通过不断循 环和调整实现质量管理的持
续改进。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组织 ,包括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 ,用于质量管理和流程改进 。
区块链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度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点,确保了食品 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技术的透明度高, 使得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被有效监管。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质量管理工具之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和分层法》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质量管理工具之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和分层法》
127 质量管理工具
排列图
直方图
调查表
因果图
分层法
散布图
控制图
第一页,共九页。
1.调查表 定义:又称检查表、统计分析表,是一种收集整理数据和粗略分析质量原因的工具,是为了调查
客观事物、产品和工作质量,或为了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实质上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 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
特点:简单、实用、有效,格式可多种多样。
第六页,共九页。
4.分层法
定义:分析产品质量原因的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使杂乱无章的数据和错 综复杂的因素系统化和条理化,有利于找出主要的质量原因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
原那么:使同一层内的数据波动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否 那么就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
第七页,共九页。
感 谢 聆听
第八页,共九页。
内容总结
127 质量管理工具。特点:简单、实用、有效,格式可多种多样。要求:设计应简单明了、突 出重点,应填写方便、符号好记。注:○表面擦伤 ×砂眼 ●外形异常 □其他 △最终不合格。 特点: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图和一条曲线组成。曲线表示各因素影响大小的累计 百分比,这条曲线称为帕累托曲线。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和生产速度等进行 分层。听
要求:设计应简单明了、突出重点,应填写方便、符号好记;填写好的调查表 要定时、准确地更换并保存,数据要便于加工整理,分析整理后及时反响。
第二页,共九页。
不合格原因调查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设备
操作 者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a) 零偏度(对称)
均值 众数 中位数
(b) 正偏度 (右偏型分布)
众数 均值 中位数
(c) 负偏度 (左偏型分布)
26
1.3.4 分布的形状--峰度
峰度是刻画数据分布陡峭程度的一种度量,其定义如下
正态分布 (a) 零峰度
平顶分布 (b) 负峰度
尖顶分布 (c) 正峰度
27
1.3.5 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安装材料
定位 顺序
程序 角度 动作
零件和材料
操作方法 速度
8
例1
★ 通过因果图分析要回答,哪些因素(原因)是控制因素? ▲ 把控制因素固定在最佳值上 ▲ 控制在一个最优的范围内 ★ 哪些因素(原因)是噪声? ▲ 最小化噪声的变异/波动
9
1.1.2 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
(1)确定质量特性(结果)
23
1.3.1 位置
★均值(Mean/Average)
---所有观测值的算术平均
★中位数(50%分位点)
---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排列后的 中间值
★众数(Mode)
---发生频率最高的值或取值范围
众数 中位数 均值
24
1.3.2 散度
标准差
极差
四四四四四四
★极差(Range)
---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数据偏离观测平均值的一种度量
★四分位数极差(Inter-Quartile Range)
---数据的上、下四分位数之间的差值
25
1.3.3 分布的形状--偏度
偏度是刻画数据的分布是否对称的一种度量,定义如下
相对频率
相对频率

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

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

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排列图也叫主次因果分析图,又称巴氏图或帕累托图.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

他是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的一种工具.排列图反映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观点。

1、排列图的特点(1)按问题的大小进行排列,以便找出关键因素。

排列图按原因或状况分类,把数据从大到小排列,成为一种频率分布。

(2)强调分层分析,问题明确有利于确定问题的次序。

(3)强调用数据说话,每一项都有次数和累计百分比,以数据为根据,有说服力,能反应质量问题.2、绘制排列图的步骤(1)收集一定时期的质量数据;(2)把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3)整理数据,做排列计算表。

按分类项目统计频数,计算频数和累计频率,并列表示之。

频率很小的项目可以合并为“其他"排在最后。

(见附表)调查项目出现的频数频率表3、绘制排列图排列图一般有两个纵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组成。

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标度0-100%;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至右排列;直方形的高度表示某项影响因素的大小,直方形标明质量问题的名称.在每个直方形上方右角标出累计值点,连接各点即成由左向右上升的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帕累托曲线。

记录必要事项:主要记录图标题、获取数据时间、制图人、制图时间。

4、根据排列图确定各类因素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1)0-80%为A类因素,也即是主要因素;(2)81%-90%为B类因素,也即是次要因素;(3)91%-100%为C类因素,也即是一般因素。

例图:例图-1。

班组常用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班组常用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班组常用质量管理七种工具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时,要善于运用各种科学工具收集质量数据,并进行分析改善,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使用而且非常实用的工具有以下七种,作为班组长要充分的掌握这些工具,并将其带到实际工作中去。

一、统计分析表法和措施计划表法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其科学性的体现,因此在做质量管理时,必须非常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原始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制订适合本班组、本岗位工作特点的统计分析表和措施计划表。

二、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手段。

排列图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纵坐标、一条曲线和若干直方形组成,其中两个纵坐标分别表示频数(件数、金额等)和频率(百分比);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各个因素的排列顺序是以对质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从左到右排列;曲线表示各个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称之为“帕累托曲线”。

帕累托曲线通常把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分为三类:1.A类:主要因素:累计百分数在0~80%的因素;2.B类:次要因素:累计百分数在80%~90%的因素;3.C类:一般因素:累计百分数在90%~100%的因素。

三、因果分析图法因果分析图又叫树枝图、鱼骨图或是特性要因图,因果分析图是寻找质量问题真因的有效手段。

因果要因图是根据针对的质量问题这个“果”,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因”,通常从五大方面进行分析,即人、机、料、法、环,逐层分解,将大原因具体化为若干个中原因、小原因,直到可以制定有效的措施为止。

四、分层法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针对很多性质问题纠缠在一起的情况进行分析影响质量(或其他问题)原因的方法。

其原理是先将原始数据根据不同进行分类,把条件、性质相同的数据归纳在一起,在数据分析时将其反映的问题显现的更加突出、明显,以利于更高效的寻找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企业中处理数据常按以下原则分类:1)按不同时间分:如按不同的班次、不同的日期进行分类;2)按操作人员分:如按新、老工人、男工、女工、不同工龄分类;3)按使用设备分:如按不同的机床型号,不同的工夹具等进行分类4)按操作方法分:如按不同的工作条件进行分类;5)按原材料分:如按不同的供料单位、进料时间、材料成份等进行分类。

质量管理工具之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和分层法

质量管理工具之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和分层法
表按操作工人分层统计表
操作者
漏油
不漏油
漏油率%
A
6
13
32
B
3
9
25
C
10
9
53
合计
19
31
38
表按气缸垫生产厂家分层统计表
供应厂
漏油
不漏油
漏油率%

9
14
39

10
17
37
合计
19
31
38
从上面两个分层统计表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3.因果图,又称为特性要因图,或形象地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用来表示和分析质量问题与其潜在的原因关系的一种图表。一家印刷企业的复印机的复印质量总是达不到预定标准,希望通过因果图找出复印机复印不清楚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下为该企业拟采取的因果图绘制步骤,请根据该步骤绘制正确的因果图。
(1)确定待分析的质量问题,将其写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主干,箭头指向右端。确定复印机复印不清楚作为此问题的特性,在它的左侧画一个自左向右的粗箭头。
(2)确定该问题中影响质量原因的分类方法。按分析工序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造成复印机复印不清楚的原因可以具体分成复印人员、复印机、复印纸、原稿、复印方法及复印环境六大类,用中箭头表示。
4.某柴油机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汽缸垫之间经常发生漏油现象,为解决这一质量问题,对该工序进行现场统计。被调查的50台柴油机,有19台漏油,漏油率为38%。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漏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工序涂密封剂的工人A、B、C三人的操作方法有差异;二是气缸垫分别由甲、乙两厂供应,原材料有差异。
为弄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漏油或找到降低漏油率的方法,该厂分别采用操作工人、气缸垫两种标志数据进行分层,得到的统计情况分别如下表所示。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一、因果图和排列图1.因果图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兴发明。

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已知结果及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因果图的应用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 因果分析案例图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

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

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办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

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排列图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案例】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2000年,台州某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打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

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行分析。

表1 排列图分析表从表1个残缺品;其次,再逐项进行分类,例如拉弧一项就占了251个,功率不合格的占了37个,发热膜脱落的有16个,端面不平有10个,还有12个是由于其他原因。

再次,做一个累计评定,将各项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计算出来。

图2所示的是数据计算出来后,排列图就基本完成。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和方法(TOM)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和方法(TOM)

TQM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七种工具方法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一、统计分析表法和措施计划表法质量管理讲究科学性,一切凭数据说话。

因此对生产过程中的原始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十分重要,为此必须根据本班组,本岗位的工作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表格。

常用的统计分析表有以下几种,供参考。

1。

不良项目调查表某合成树脂成型工序使用的不良项目调查表如下。

每当发生某种不良时,工人就可在相应的栏目里画上一个调查符号,这样,下班时哪些不良项目发生了多少,立即可知.2.零件尺寸频数分布表此表与不良项目调查表属同一类型。

第二栏为零件尺寸的分组,第四栏的“ ”与不良项目调查表中的“正”是相同的符号。

工人每加工完一个零件,经检测后,将所得零件尺寸在第二栏“组距”中找到相应的尺寸组,然后再在第四栏中记录符号,待到下班或完工时,再统计第五栏.这样的图既直观、又明确、有助于掌握零件尺寸的分布情况。

3.汽车油漆缺陷统计表该表的特点是直观,而且将每个缺陷的部位表示出来了.4。

不良原因调查表要分清不良的发生原因,可接设备、操作者、时间等标志进行分层调查,填写不良原因调查表。

下表为调查了甲、乙两位工人5天生产塑料勺不良原因的调查表。

5。

不合格品分类统计分析表下表为某工序同时生产三种规格的轴承,按不良项目分别统计。

表的右侧和下边的合计栏均画作虚线,表示可根据需要取舍.需要注意的是“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作为总目,下面还细分若干细目,这是表格设计的一种技巧,与此对应,下边合计栏也应合理设计。

6. 措施计划表措施计划表,又称对策表。

在制订一个具体的改进措施计划后,所有对策编制成计划表的形式。

下表为某照相机厂生产一种自拍照相机,为了解决自拍质量问题,针对所分析的原因,制订的改进措施计划表。

质量管理工具-柏拉图(排列图)

质量管理工具-柏拉图(排列图)
柏拉图(排列图)
一、柏拉图的定义及作用
柏拉图(排列图)
• 柏拉图的定义:
根据所收集之数据, 按不良原因, 状况, 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 准, 以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 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 (80/20法则)。
• 柏拉图的作用:
1. 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问题); 2. 识别质量改进的机会。
四、柏拉图的范例
柏拉图(排列图)
XX不合格品缺陷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缺陷类别 顶部充不满
气孔 成型不良
表面疵点 色斑 变形 其它 合计
发生频数 108 40 14
7 4 3 4 180
频率% 60 22.2 7.8
3.9 2.2 1.7 2.2 100
累计频率% 60 82.2 90
报 告
160
的 发
140

次 120

100
第7步 排列: 将问题以递减次序从左到 右排在水平线上, 频率排在垂直线上
80
33%
60
HOTrep 服务线问题
100%
列出累计百分比
92% 89%
93%
90
85%
80%
80
72%
70
64%
60
55%
50
45%
40
30
并标出计量单位; 第8步 列出累计百分比;
93.9 96.1 97.8 100
四、柏拉图的范例
柏拉图(排列图)
XX不合格品缺陷排列图
次数
频率
180
160 140

82.2%
90% 93.9%
120 100

医院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医院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常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1.传统7种工具:调查表法、质控图、分类法(分层法)、排列图法(主次因素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鱼刺图)、直方图法、散点图(相关图)。

2.PDCA循环(戴明环):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活动计划;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

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3.追踪方法学(TraceMethodology,TM)是经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家使用特殊的追查方式去检视和感受病人所接受过的医疗服务质量。

评价专家沿着病人接受过的诊疗与服务的科室进行访查,同时从病人的角度实地了解服务流程和效果,以确定病人的安全、权利及隐私是否真正受到保障。

4.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R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

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

5.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6.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手法),来解决工
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
排列图也叫主次因果分析图,又称巴氏图或帕累托图。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

他是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的一种工具。

排列图反映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观点。

1、排列图的特点
(1)按问题的大小进行排列,以便找出关键因素。

排列图按原因或状况分类,把数据从大到小排列,成为一种频率分布。

(2)强调分层分析,问题明确有利于确定问题的次序。

(3)强调用数据说话,每一项都有次数和累计百分比,以数据为根据,有说服力,能反应质量问题。

2、绘制排列图的步骤
(1)收集一定时期的质量数据;
(2)把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
(3)整理数据,做排列计算表。

按分类项目统计频数,计算频数和累计频率,并列表示之。

频率很小的项目可以合并为“其他”排在最后。

(见附表)
调查项目出现的频数频率表
3、绘制排列图
排列图一般有两个纵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组成。

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标度0-100%;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至右排列;直方形的高度表示某项影响因素的大小,直方形标明质量问题的名称。

在每个直方形上方右角标出累计值点,连接各点即成由左向右上升的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帕累托曲线。

记录必要事项:主要记录图标题、获取数据时间、制图人、制图时间。

4、根据排列图确定各类因素
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
(1)0-80%为A类因素,也即是主要因素;
(2)81%-90%为B类因素,也即是次要因素;
(3)91%-100%为C类因素,也即是一般因素。

例图:
例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