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
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中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保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医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强调养生保健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通过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袭,来确保身体健康。
1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观点中医“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内经》中,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是防病和治病的重要原则,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这种观点蕴含着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
《内经》认为在未病之前,要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主张要“顺应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以提高正气抗邪能力为主的摄生观。
既病之后,则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即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及里、由轻转重、步步深入的。
疾病的传变,也是由肌肤到脏腑逐步深入的过程,传至五脏终至难治。
《内经》“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东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结合脏腑生克制化规律所制定的既病防变的措施。
晋代王叔和在继承《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这个伏寒化暑的论点,也体现古人“治未病”的观点。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把握时机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
2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和方法2.1未病先防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邪正两方面着手。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应用预防保健指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通俗讲,预防保健即养生,选用合理的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而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
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
因此,治未病思想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预防保健工作现状近几十年世界各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保健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从这个比例显示预防保健在卫生事业中的重要性。
美国人口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卫生保健费用也在持续增加。
过去由于公共卫生干预的进展与实施,美國人的期望寿命增加了25岁;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可预防的慢性病的患病率(尤其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仍在持续增加。
美国卫生保健费用的支出与结果分析显示,人群中的5%患有多种和复杂的慢性病,他们大约消费了50%的卫生保健费用。
到2010年为止,大约1.4亿美国人将患有各种慢性病[1]。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意味着由于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构成的变化,未来的人口将比现在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卫生保健服务。
然而在现实中,尽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与在疾病发生后的治疗相比,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但卫生系统的大部分资源仍主要花费在疾病的治疗上[2]。
目前,在我国亚健康人群超过10亿人,只有15%属于健康人群。
要建立全民健康社会,需要大力发展以创造健康和预防疫病为中心的产业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包括中医、中药、健身、保健、足疗、健康饮食、体育、旅游和文化活动在内的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利用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心身疾病预防实践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1-6910(2008)10-0001-03学术探讨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心身疾病预防实践中的应用陈利民(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关键词:心身疾病 中医预防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志码:A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
近年来心身疾病的范围不断扩展,其已扩展到凡是发生、发展、治疗、康复各环节有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疾病都属心身疾病[1]。
心身疾病的发病因素相当复杂[2],疾病一旦形成,大都病程持久、累及多器官、疗效差、致残率高、治愈率低。
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疾病症状和延缓病程,不能根本治愈,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3]。
心身疾病的预防在医学实践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当前心身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思想中医早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中,有很多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的思想。
这为心身疾病的预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对当前心身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1.1 防病重于治病的思想“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
这是《内经》的主导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治未病”的思想对于心身疾病的预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重视精神因素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中医认为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预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之“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精神对健康的影响。
精神活动如果过度,超越生理调节所能承受的范围,则会损伤内脏,导致疾病。
故《内经》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太平御览方术部》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
”中医这种精神“致病”、“防病”的思想与现代医学的研究一致。
“治未病”有什么现实意义
“治未病”有什么现实意义“治未病”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指的是在人体尚未出现明显疾病症状时,采取预防和保健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其重要性在于强调了疾病治疗之外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治未病”强调了人体健康的全面概念。
传统的医学往往着重于治疗疾病,但由于疾病往往在明显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并在发展,因此只依靠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治未病”理念,我们提倡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保护、情绪调整等多个方面,保持身体的健康平衡,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这样就能在发生疾病之前进行干预,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次,“治未病”强调了个体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患者往往被动地接受医生的治疗,忽视了患者自身在预防和健康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
而“治未病”理念强调了健康管理的主体是个体自己,激发个体主动关注自身健康的积极性,使得个体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预防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治未病”对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医疗模式往往将大量的医疗资源投入到疾病治疗上,而急需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
通过加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需要。
最后,“治未病”理念对于社会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一个国家的健康程度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大部分人都能够在生活中预防疾病,注重健康管理时,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就会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得到大幅度改善。
同时,较低的患病率和较少的医疗支出会大大降低社会的经济负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总之,“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不仅涉及个体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也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健康发展密切相关。
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生活方式和环境变化,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此加强“治未病”理念的宣传和实施,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目的是什么
中医治未病的目的是什么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中,“治未病”的理念更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和精髓。
那么,中医治未病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首先,中医治未病旨在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身体的细微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比如,中医通过观察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在表现,以及了解其饮食、睡眠、情志等生活习惯,来判断其身体的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有潜在的健康问题,如体质偏寒、偏热、气血不足等,就会给予相应的饮食建议、运动指导或者中药调理,以纠正身体的失衡状态,增强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次,中医治未病是为了延缓疾病的发展。
对于已经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群,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不加以控制,病情会逐渐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使用中药治疗外,还会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舒畅等。
通过综合调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再者,中医治未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中医治未病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即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也是相互影响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因为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这些不良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中医通过调理情志,如运用疏肝理气、养心安神等方法,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治未病还能够节省医疗资源。
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会[ J ] . 河北 中医 , 2 0 0 1 , 2 3 ( 1 2 ) : 9 1 9 - 9 2 0 .
( 收稿 E l 期 : 2 0 1 3 — 0 2 ・ 0 1 )
[ 5 ] 史 长燕 . 中医辨证治疗 儿童儿童注意缺陷多动 障碍临床体
全 国名老 中医邓铁 涛先生认 为 : 实行 “ 上工治未病 ” ,医
学将 以养生保健 为中心 ,使人人生活过得更愉快 、舒适 、 潇洒 。本文就 中医药在 疾病预 防控制 中的理论 和作用作
简要论述 。
1 中医预防 控制疾病的理论基础
1 . 1 依据 一 生长发育与生命活动规律
・
专 家 讲 座
・
中医 “ 治未病"在疾病预 防控制 中的作用
庄 琴
( 上 海市嘉定 区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上海
摘 要
2 0 1 8 0 0 )
中医药学经历几千年的发展 ,形成 了完整 的预 防医学思 想及有效 的防治原则。 随着 国民生活水平逐步进入
小康 , 人 们对养生保健的意识及需求呈现 强劲的增 长势头。 中医药以其 先进 朴素的中 医系统理论及丰 富的・ 临 床 实践经验 ,
[ 6 ] 徐春 秀 , 赵亚 茹 . 感觉 统合 训 练治疗 儿 童儿 童注 意缺 陷
p r i ma r y c a r e s e t t i n g s [ J ] . P e d i a t r i c s , 2 0 0 1 , 1 0 7 ( 1 ) : E 4 3 . [ 4 ] A y r e s AJ . S e n s o y r i n t e g r a t i o n a n d t h e c h i l d [ M] . L o s An g e l e s :
浅谈中医护理在社区健康管理及中医“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中医护理在社区健康管理及中医“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摘要】“治未病”是中医独特的疾病预防理论,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文化及现代的疾病预防观念。
21世纪我国的卫生事业关键在于预防保健,中医“治未病”将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
开展“治未病”的中医护理,对促进人们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精髓在于“防重于治”。
根据人体表现出来的征象及早调治,防患于未然,治病于初始。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建立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指导作用,二是实践指导作用。
通过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建立适当的疾病风险评估模型,对患病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是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疾病负担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治未病中医健康管理【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030-02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以整体辨证观为核心的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它以极其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科学和哲学融合的医学体系。
丰富的疾病预防及大量的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被世界广泛关注。
21世纪我国的卫生事业关键在于预防保健,中医“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是未病先防的基础,应充分发挥优势。
1.“治未病”理论与社区健康管理概述《黄帝内经》中有句名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对疾病提出的预防学术思想。
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是指人体在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旨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袭。
《丹溪心法》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充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可见我们先人早已认识到疾病预防及防患于未然的战略思想。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长期以来对疾病预防起着重要作用,一直被国际上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
中医的预防医学——治未病
随着大肠镜检查逐渐普及,我从过往治疗大肠癌的岗位,走到预防疾病前线,教育市民大众如何防患于未然,关注预防疾病这一环;再加上发现自己已逐渐步向知命之年,不知不觉踏进各类慢性疾病的高风险族群,需要加紧注意健康,不禁思考预防医学的重要。
经济条件及卫生环境的改善,令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大幅下降,人均寿命也得以延长;随之而来的却是与人口老化及富庶生活习惯相关的慢性疾病,例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均逐渐变得普遍。
但其实不少疾病,都可透过改变生活习惯及定期接受检查等预防方法,延缓甚至减低发病风险,或可减轻发病时的严重及复杂程度,从而降低治疗过程对患者造成的身心甚至经济负担。
一般人以为预防医学是西医的概念,其实中医有预防医学的概念,中医认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即最好的医治是在疾病尚未发生之时便将之消灭于无形,其后由此观念衍生了各种养生保健之道。
中医的养生方法是因应每个人的身体特质、情志及作息习惯等,再按照四季环境变化而制定,因人而异。
这与近年西医强调的个人化治疗十分相似,家庭医生可按照个人的病历、家族病史及生活起居等,作出相应的健康建议,减低患病风险。
由此可见,中医及西医在预防医学之上有不少合作空间,可互补长短,两者结合有助更有效实践预防疾病的计划。
四时养生如「个人化治疗」事实上,港人对中医的养生概念并不陌生,例如少吃煎炸肥腻的「热气」食物、喝凉茶以「下火解燥」、大病过后需要补身以固本培元等知识,早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也有不少人习惯在无病无痛日子,请教中医调理身体之法。
只是市民的这些保健知识都较为零碎,令效果不彰。
倘若能够把中西医的各种防病养生方法整合并深化起来,并有系统地推动,相信会有很多人乐于接受实行,改善整体健康。
港人人均寿命能够冠绝全球,本地先进完善的医疗设备及技术功不可没;倘若一套全面的疾病预防及养生知识及技巧,能够在社会上普及实践,可令人活得既长久又健康,「质」「量」兼备,香港距离健康城市的目标便不远矣。
中医治未病理念
中医 "治未病 " 治疗理念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归纳,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将“治未病”的思想贯串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早干涉,促使患者早日痊愈,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尔后治之,譬犹临阵磨枪,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淡泊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素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贤人为无为之事,乐淡泊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量,与天地终。
”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来源则。
《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增补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预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纳举措,防微杜渐,进而防备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阐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
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第一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进而采纳相应的举措,以防传变。
别的,东汉华佗创办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重申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
唐朝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医家。
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以前”。
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录了大批养生延年的方法和举措,有很高的适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期间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巧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防控的启示和应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防控的启示和应用价值王思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北京 100026)摘要:中医治未病理论就是以健康为核心,防患于未然,即无病养生以维持健康,欲病救萌以防微杜渐,已病早治以防其传变,病后调摄以防止复发。
传统中医药以其丰富的养生保健预防医疗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应用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提高我国民众的健康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理论;疾病防控中图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222(2008)04-0194-04 近年来,一方面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让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和追求;另一方面疾病治疗和健康保障领域的问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突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应用于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领域,有助于寻求并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以预防为主的疾病预防策略和服务体系,有助于促进13亿人民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的平等获得。
中医治未病中的“治”是治理、调摄,“未病”是指疾病未生、未发、未传和未复;“治未病”就是无病养生、欲病救萌、已病早治和病后调摄,以预防和避免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反复,维护和保障人体健康[1]。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原则之下,以健康为核心,防患于未然,贯穿了“个体化、积极主动地全程进行防治结合的养生和预防”的理念。
因此,中医治未病理论包含了丰富的预防保健的内容,在养生、保健、预防、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都有相应的理论和方法。
而且,治未病的精髓讲求的就是个“预”字,在实践操作中,围绕健康这个中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培养正气,主动预防,防中有治、治中有防,始终贯穿着预先调摄、维持整体平衡的理念。
1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启示应该说,随着医学生命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也不断发展和进步,开始关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
然而,三级预防作为针对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始终基于对疾病的被动预防和控制,没有强调人体正气对疾病的重要意义,未涵盖养生保健和瘥后康复的内容,没有体现疾病预防和治疗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医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况受到人体内外环境、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多因素影响,当这些因素失去平衡时,易导致人体的健康出现偏差,进而发生疾病。
中医治未病强调通过调整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脏腑功能等方面,提高人体的整体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以防患于未然。
中医的治未病观点与现代医学中的“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医强调以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自然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而现代医学也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例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作息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两者都注重通过干预措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减少患病风险。
中医治未病的现实意义在于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强调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
我们身处一个疾病多发、病症复杂的时代,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只能在疾病出现后进行治疗。
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强调预防为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首先,中医治未病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
只有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健康。
传统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包含丰富的保健知识,例如饮食调理、穴位按摩、草药调理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使用自身的资源,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其次,中医治未病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疾病预防和慢性病管理方面。
现代人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往往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不当导致的。
中医治未病强调平衡饮食、适量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治未病的现实意义还在于辅助治疗。
不同于西医对症治疗的模式,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综合分析,从原因、机理上寻找治疗方案。
中医的方法包括草药、针灸、推拿等,这些方法可以在病症未出现严重化之前,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中医治未病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调节能力。
它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等,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治未病的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意义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以预防为主的防病养生法则,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中,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治未病“也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它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来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这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中医治未病在当前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治未病”思想的实质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爱,当人体处于“未病”状态下就应该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保养生命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内经》称为“宝命全形”。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七十二》中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大凡人的生命状态可以分为“未病”、“欲起之病”、“已病”三种,即健康人、欲病之人(亚健康人)、患病人;医学也可以分为三等,“上医”的职能是做好养生维护生命的健康;“中医”的职能是早期干预以防发病;“下医”的职能是治疗疾病。
这里把“治未病”的医生作为上等的医生。
诚如《证治心传》所说:“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
”“治未病”是“最上之道”,也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内经》162篇把主张“治未病”的养生放在首要位臵,是寓有深意的。
元代医家朱丹溪说:“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圣人之道。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义》说:“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
中医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姓名王丹学院公共卫生班级预防医学学号 201156710056摘要: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维护人体健康。
中医学在总结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未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无病先防。
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即:先安未受邪之地。
关键词:预防;治未病;疾病;中医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隐患随着社会发展,环境污染等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预防及干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期是预防慢性病发生、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预防及干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期符合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未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无病先防。
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即:先安未受邪之地。
中医学在总结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
认为预防是主要的、积极的,相比之下治疗则是一种被动的措施。
因为疾病一旦形成,大都病程持久、累及多器官、疗效差、治愈率低。
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疾病症状和延缓病程,不能根本治愈,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所以凡是高明的医护人员都应该做到见微知著,防病于未然。
中医治未病如何预防疾病发展恶化
中医治未病如何预防疾病发展恶化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的今天,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愈发受到重视。
“治未病”并非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蕴含着深厚的智慧,旨在通过各种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
那到底什么是“治未病”,又如何利用这一理念来预防疾病的发展恶化呢?“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其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
未病先防,即当身体还处于健康状态时,就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产生;既病防变,是在疾病已经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瘥后防复,则是在疾病痊愈后,防止疾病再次复发。
要实现“治未病”预防疾病发展恶化,首先得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
饮食方面,中医讲究饮食有节、五味调和。
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过度偏食。
比如,过多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容易导致胃火亢盛,引发口臭、便秘等问题;而过度食用生冷食物则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因此,要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饮食,做到荤素搭配、寒热适中。
起居有常也是关键。
要顺应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恢复体力、调养精神。
现代人常常熬夜,这违背了人体的生物钟,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使得疾病有机可乘。
此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工作或运动后,要适当休息,让身体得到放松和恢复。
情志调节同样不容忽视。
中医认为,情志过激或不畅都会影响脏腑功能。
比如,愤怒容易伤肝,过度忧虑则会损伤脾胃。
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来舒缓压力,调节情绪。
运动也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
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调节呼吸和心境。
但运动要适度,过度运动反而会损伤身体。
中医的特色疗法在预防疾病发展恶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艾灸,通过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温通经络、扶正祛邪,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心身疾病预防实践中的应用
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心身疾病预防实践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给信,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中医是我国重要的国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为人们祛除病痛。
“治未病”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一种较为超前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现代健康管理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认为将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应用到患者身心疾病的预防当中去,建立新的疾病预防保健体系,满足人们对健康预防的需求。
标签:中医;治未病;应用当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医学已经朝着“预防发生”的超前治疗的趋势发展。
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着人口逐步老龄化的问题,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些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所以现有的“对症治疗”,即疾病发生后才开始治疗干预的模式必须有所转变,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治疗体系,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的卫生医疗工作当中去。
1“治未病”中心思想“治未病”,即“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预防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由我国中医明确提出,集合了多种疾病预防以及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方法,为身心疾病的预防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中医治未病主要有三层意义,即未病先治、既病防变以及愈后防复,与西医的整体预防理论相比,更加突出个体与发病的内因,注重患者的心情因素,强调防治一体,先防后治。
中医理论强调精神因素在疾病的预防和发生中的影响,即患者的精神状况对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如果患者额度精神过度活跃,超出了其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则会对其脏器造成损伤,形成疾病,喜怒哀乐都会对不同的脏器造成影响。
中医“治未病”在心身疾病预防中的应用2 重视“治未病”,开展心身疾病预防心身疾病大多进展缓慢,而且没有较为明确的对症治疗方法,很难根治,对于此类疾病,预防工作更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在不断提升,许多人存在健康问题,心身疾病的预防得不到重视,仅仅停留在疾病治疗上,缺乏未雨绸缪的观念。
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作者:赵勇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我国中医药学已经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预防医学思想和有效的预防原则。
随着我国的经济生活逐渐的提高,热门对养生保健的意识以及需求的增长也有所提升,我国中医药通过朴素的系统理论知识获得了很多的临床实践治疗经验。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4-0250-01中医学是我国人们长期生活的实践中同疾病作抗争的总结,其内容很是丰富。
之前的皇帝内经有记录,圣人治未病,其治未病一直都被国际上评论为最先进也是最超前的预防医学。
在唐代就有所发展,并且很多医学教师也都认为实行上工治未病,医学将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的核心,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1 分析我国中医预防控制疾病的观念1.1观念在生命运动规律的中医经典内经中说过,人与天地是相呼应的,天食人以五,而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之中,文章所分析的天地主要是代表着大自然,也就是人们所生活的环境[1]。
而五味代表着自然界的氧气,很多营养因素组成的。
人体在吸入氧气的同时,会增加消化吸收食物中的成分,从而进行新陈代谢的维持生命运动。
同时也有专业认为女子是7岁,男子8岁,肾气实,牙齿发达。
女子达到14岁时,男子16岁,则是正式进入到青春期,而女性21-27岁,女男性24-33岁,是身体最为饱满健壮的时期,女性至 49 岁“天癸竭”、男性至 64 岁“天癸尽”,步入老年期;“八十岁,肺气衰,百岁,五脏皆虚而终矣。
”认为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衰老、寿终是有一定自然规律和应得“人寿年限”的。
1.2 目标人体的健康生存和提升寿命的内经主要提出了,上古之人,春秋都是接近百岁的生命力,其主要的因素为,懂得生命活动的规律,饮食有规律,日常起居也比较正常,不易过度劳动,并且疲劳有益结合。
应用现代化的形式,就是健康的面对生活,可以提高人体的基本寿命[2]。
中医药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在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
一、中医药在调节体质方面的作用中医药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畅通,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药认为,通过合理饮食、锻炼、起居等方面的调节,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例如,根据中医的理论,适当地采用温热的食物和药物,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吸收,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二、中医药在减轻心理压力方面的作用中医药注重人的整体健康,包括身心的平衡。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各种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甚至引发疾病。
中医药强调“志合者神宁”,即调整好情绪对于预防疾病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中医药的理疗、针灸、按摩等手段,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平衡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作用慢性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健康问题,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强调“标本兼治”,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改善体质,从而减轻慢性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可以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等疗法来降低血压、调节心血管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中医药在季节性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季节性疾病是指与季节变化有关的某些特定疾病,如感冒、过敏性鼻炎等。
中医药在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互关联,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采用适当的中药和按摩、食疗等方法,可以增强人体的适应能力,降低患病风险。
例如,夏季天气炎热潮湿,易引发湿疹、中暑等疾病,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湿解毒的中药来调节机体,改善身体状况。
浅谈中医对疾病预防的作用
浅谈中医对疾病预防的作用摘要:疾病的预防是保证身体健康的最有效、有利的措施。
强调“防患于未然”的中医不仅对治疗疾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对与疾病的预防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自古我们的老祖先就运用中医来预防疾病、养生保健。
关键词:中医;疾病预防;养生保健;防病于未然;治未病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自古来我们的老祖先就有未病先防之说。
早在《千金方•养性序》曰:“ 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1]说的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预防措施,以达到康体健身的目的。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强调“防患于未然”,即治未病。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由于正气不足邪气侵犯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未病先防一定要注意正邪两方在人体内的盛衰情况。
中医在未病先防的理念是首先要调养正气,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这方面可以从精神调养、饮食起居、加强锻炼方面得到提升。
使人体内正气提升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其次就是要躲避病邪,防止邪气入侵人体。
比如说顺应四季变化增减衣物,及时隔离传染疾病人等。
既病防变指的是疾病已经发生了,应该及时尽早诊断治疗,及时控制疾病防止疾病的继续发展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中医在对既病防变上一般采用早诊断早治疗的方针。
疾病的演变是一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在疾病的初级级阶段,邪气的力量也不是很强大,这个时候采取诊断治疗措施能够保证人体正气尽可能快的驱除体内邪气以达到治疗效果。
同时除了诊断治疗,中医还要求控制病传。
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之间在功能上是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所以病理上也会相互影响、传变。
所以我们在临床诊治疾病时,不仅要早期诊治还必须要掌握病情的发展趋势,注意其传变规律。
中医在疾病的预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瑰宝,作为传承人的我们应该加强自身学习,与时俱进,更好的运用中医,为中国医药事业和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治未病”理念下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及政策研究
“治未病”理念下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及政策研究一、简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预防保健成为了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众多预防保健方法中,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现状、政策环境及其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及推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1. 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追求健康的却忽视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念——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
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健康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大环境下,“治未病”理念逐渐受到重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核心思想是“防患于未然”,即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干预,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这种服务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促进健康: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强调个体化健康管理,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预防疾病: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为人们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改善生活质量: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注重身心健康的平衡,通过调整人体内在环境,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缓衰老的目的。
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背景与意义决定了其在未来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服务模式将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 “治未病”理念的发展与应用在“治未病”理念的发展与应用方面,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治未病”理念在消化内科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治未病”理念在消化内科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摘要】分析“治未病”理念在消化内科疾病预防治疗中的效果,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已经逐渐渗透到中医临床的各个学科中。
本文将以消化内科为研究平台,将“治未病”理念在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阐述,并浅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治未病;消化内科;中医药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61-02中医“治未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1],早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就有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是传统中医提出的关于疾病预防理念,在《伤寒杂病论》、《难经》等书中也有记载。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疾病谱和医学理念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转变,由单纯地追求疾病治愈逐步向更高的健康水平发展。
“治未病”理念迎合了这种需求,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也突显出来。
“治未病”理念如何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已经成为中医科学中热议的课题。
本文中将以消化内科疾病为平台,对“治未病”理念在临床预防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消化内科涉及的主要疾病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研究、炎症性肠病的研究、慢性肝病、消化道肿瘤等,较为多发,病程普遍较长、容易反复。
中医认为其病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治未病”的理念在消化科的应用主要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阶段。
1 未病先防,扶正御邪“未病先防”又被称为“无病防病,无病先防”。
是指在人体在健康的时候要颐养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充分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预防消化系统疾病,首先要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灵枢·百病始生》记载有“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作者:庄琴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12期摘要中医药学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有效的防治原则。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逐步进入小康,人们对养生保健的意识及需求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医药以其先进朴素的中医系统理论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疾病预防控制展示了新的天地。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中药疾病预防养生保健中图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2-0009-04Application of “prevention of disease” of th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ZHUANG Qin(Center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0, China)中医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在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对斗争的经验总结,内容极其丰富。
《黄帝内经》有句名言:“圣人治未病”。
“治未病”一直被国际上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
唐代名医孙思邈又发展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先生认为:实行“上工治未病”,医学将以养生保健为中心,使人人生活过得更愉快、舒适、潇洒。
本文就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理论和作用作简要论述。
1 中医预防控制疾病的理论基础1.1 依据-生长发育与生命活动规律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应”,“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
这里“天、地”是指大自然、人类生活环境。
“五气、五味”即自然界的氧气,各种营养素等,人体吸入氧气、加上消化吸收食物中营养成分,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又说“女子七岁、男子八岁,肾气实、齿更发长”;女子到14岁、男子16岁时“天癸至,进入青春期;女性21~28岁、男性24~32岁“身体盛壮满”;女性至49岁“天癸竭”、男性至64岁“天癸尽”,步入老年期;“八十岁,肺气衰,百岁,五脏皆虚而终矣。
”认为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衰老、寿终是有一定自然规律和应得“人寿年限”的。
1.2 目标-健康生存和提高期望寿命《内经》首篇着重提出:“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原因为是“其知道者(懂得生命活动生、长、壮、老、终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1]。
”用现代的话说,即健康生活,期望寿命,须由预防控制疾病来实现。
1.3 对象-健康、“未病”及疾病对于“健康“的中医解释,“体力强壮曰健;乐为康。
”健康乃体质强壮,精神愉快之意。
若健而不康,或康而不健,都不是完美的生存质量。
这一认识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
对于疾病古、今有异同的解释。
中医学认为:“无疾,健康人;初患苦为‘疾’,疾甚为‘病’。
疾是初级阶段,有痛苦但症状不一定严重,尚未达到“病”,即处于“未病”状态。
疾甚、重疾,谓之“病”,即已经出现躯体、机能或精神心理的不正常。
由此,中医学将人的生存状态分为健康、“疾”、“病”三个层次。
“疾”的含义是“未病”,即“亚健康”状态,是介于第一态“健康”与第二态“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
这种状态,人的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表现出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改变,处于疾病前驱期,最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即“未病先防”。
1.4 前提-疾病发生机制与致病因素健康正常人,中医又称为“平人,平人者不病,形肉气血必相称也。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阳表示机能、兴奋等;阴表示物质、抑制等。
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内、外环境之间必须保持对立统一平衡。
如果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人体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即“阴阳失调”,疾病也就随之发生。
导致“阴阳失调”的因素即“病因”,中医学概括为三大类:即外界因素,如“外感六淫、疫疠之气传染”;体内因素,如“内伤七情”(情志刺激、神经精神因素);外伤、劳逸、饮食所伤(社会、生活环境、自身人为因素)等,为疾病预防控制指明了方向。
1.5 法则-扶正祛邪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一是由于人体功能紊乱、正气相对虚弱;二是邪气对人体的影响。
关键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犯,不会发生疾病;只有在人体的正气相对虚弱,不足以抵抗致病因素时,才引起疾病。
因而提出“治外之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治内之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以培养人体内在正气和避受外界邪气侵袭,是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基本法则。
达到正气旺盛而战胜病邪;避免病邪干扰则正气才能安定的目的。
1.6 策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医学中的“疾病预防控制”统称“治未病”。
将“预防疾病”,称“未病先防”,即疾病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相当于一级预防。
认识预防之道,“治于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不忘危也”。
把“控制疾病”称“既病防变”,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或迁延、致残。
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2 中医预防控制疾病实践经验2.1 未病防变与“养生”在未发生疾病时采取预防,中医古籍称“养生”。
而百姓“养生之道”的获得和实施,需依靠健康教育。
古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是以心安而少欲,形劳而不倦,美其食……此养生之道也,使百姓无病。
”明代医家张景岳注解为“教民远害,预防也”。
意即人们在医圣“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懂得“养生之道”的理论和法则,并于生活实践中贯彻执行,由人们自己把握和保护身体健康。
2.1.1 调养精神养生,首重“调养精神”,又称“顺养情志”。
古籍谓“心藏志则而行之,上下亲和,子孙无忧,皆欲顺调其志,血脉和调,故能久长”。
中医将心理活动、脑功能称“心主神志”,包括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交活动中相互形成的社会关系,如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等社会实践感知。
人的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思想感情与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关系密切,精神因素、情绪刺激可以引起气血津液、脏腑紊乱以至影响人体健康,中医病因学谓“内因”。
精神预防调养措施包括心情舒畅、乐观向上,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激动等,可以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2.1.2 调养体质中医学认为,皮肉筋骨脉、气血是人体体质形态与功能的重要体现。
正常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正常的休息,有助于精力恢复和消除疲劳。
两者是“精气”(营养素,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阴阳平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平衡)”的基础;反之,过劳、过逸则成为致病因素,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导致消耗与贮存不平衡而致病。
因此,中医学提倡“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将息得宜”,以及注意适当体育锻炼等,调养体质。
2.1.3 调节饮食古籍云:“民以食为天”,“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人有精气、津液、血脉”,是说饮食是摄取营养的重要来源,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生命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饮食失调、饮食不洁、过饥过饱、饮食不节和偏嗜等,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谓“饮食所伤”。
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肥甘厚味”的饮食容易导致“湿热、痰瘀”内生,与糖尿病足继发感染类似。
所以应“饮食有节”和“饮食宜忌”,注意食品卫生、合理营养,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1.4 适应自然环境“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空间。
人类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给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条件。
中医认为,人体宜“提挈天地(应顺自然界环境),把握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出人体应“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调于四时、适寒温”。
环境质量下降能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如气温(寒热)、气湿(燥湿)、气流(风)、气压异常变化,太阳辐射(暑)等均能影响人体新陈代谢,成为致病因素,中医学称为“外感六淫”。
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外邪不入,病无由生”等养生保健措施,适应自然环境养生保健,目的是使“百姓无病”。
2.2 “既病防变”与疾病控制2.2.1 指导思想按照“治未病“理论,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
疾而不治,日以加甚,疾病甚而药,药已无及。
未至于病,即宜药之,说明了及时治疗疾病的价值和重要性。
2.2.2 疾病可控可治《内经》说“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污也、结也、闭也。
刺虽久,犹可拔、污虽久,犹可雪、结虽久,犹可解、闭虽久,犹可决。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说明疾病是可治、可控的。
没有不可治愈的疾病,问题是目前的医学还未认识、未掌握医药防治技术之故。
提示为医者应作深入研究,力争“得其术”提高对疾病的治愈率。
中医在具体防治疾病时,提出“治病必求其本”的总体原则,就是治疗疾病,必须针对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彻底根除和控制疾病。
2.2.3 对疾病应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早发现《内经》曰:“上工救其‘萌芽’,萌芽,始发也。
”例如“脏气热于内,必先见于色,病虽未发,见其色而即刺之,名曰治未病。
”早治疗外界致病因素引起疾病发生与病变规律,一般先侵袭皮毛、肌肤体表部位等屏障结构,早期病情可能比较轻浅;进一步发展则深入体内脏腑,此时病变相对严重和难治。
所以病变在“皮毛、肌肤”时,应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发展蔓延。
早控制根据脏腑间生理、病理相关原理,预测其他脏腑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并对可能继发的“脏腑”,采取提高机能(免疫力)等预防性治疗,能有效防止其它脏腑并发疾病,这样可有效延缓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结语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内容丰富[1],长时期来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和预防控制疾病,提高期望寿命作出了贡献。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药适宜技术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各地区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创建,一大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应用,许多社区开展了中医体质辩识,慢性病中医药防治一体化菜单式服务也已经开始实行,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治未病工作室[2-5]。
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加强研究分析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再作新贡献。
参考文献[1] 杨上善. 撰注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 1-25.[2] 陈继根,潘毅慧,刘登. 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12): 2522-2523.[3] 施永兴. 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课题报告[J]. 中国全科医学,2006, 9(17): 1442-1446.[4] 霍清萍,鲍勇,熊平. 发挥中医药学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 17(7):391-393.[5] 王光荣,龚幼龙. 小康社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收稿日期:201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