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四部分,共四部分,附大量图谱)
HR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HR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1ea6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4f.png)
HR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研究马磊【摘要】目的分析HRCT(高分辨率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收集经病理证实的56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进行HRCT 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判断疾病分布,并分析不同时期的成像特点.结果 HRCT主要表现有磨玻璃样阴影改变、网状改变、蜂窝状改变、胸膜下间质纤维化等特点,本次56例患者中,46.4%为早期患者,HRCT图像表现为磨玻璃样、小叶内间质增厚、小叶间隔增厚表现;53.6%为非早期患者,除上述症状,还出现胸膜下弧线影及蜂窝肺,其中小叶间隔增厚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不同时期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HRCT各有特点,其成像结果能有效反映病变情况,可用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鉴别诊断.【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19(026)002【总页数】3页(P41-42,45)【关键词】高分辨率CT;肺间质纤维化;诊断【作者】马磊【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河南新乡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3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广泛纤维性肺泡炎,主要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引起的一种异质性组成的疾病谱,其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1]。
IPF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心脏等循环系统,终末期患者还可出现蜂窝肺,多数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生存时间短、生活质量差[2-3]。
IPF的诊断金标准是肺组织病理检查,但属于有创操作,且不具备灵活性,影像学筛查的操作简单、可反复操作、阅片,对患者影响较小,可作为初级诊断方法。
HRCT(高分辨率CT)具有良好的扫描空间分辨率,可清楚观察IPF患者的肺组织细微结构,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现以本院56例IPF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为观察对象,分析HRCT在IPF的成像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与治疗PPT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d0fc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e.png)
病因研究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 导致特发性肺纤维化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化 学物质或粉尘环境中可能增加 患病风险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异常 可能导致特发性肺纤维化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 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有关
诊断技术研究
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异常,如肺纤维化、肺气肿等 肺功能检查:可评估肺功能,如肺容量、肺通气功能等 支气管镜检查:可发现支气管内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 肺活检:可确诊特发性肺纤维化,但存在一定风险
呼吸训练:深呼吸、腹式 呼吸等
康复训练
运动训练:散步、慢跑、 游泳等有氧运动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营养支持:均衡饮食,补 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 素
戒烟戒酒:避免烟草和酒 精对肺部的刺激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避免吸烟 和二手烟,减少 肺部损伤
治疗技术研究
药物治疗:抗炎、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药物 手术治疗:肺移植、肺减容术等 非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营养支持等 基因治疗:基因编辑、基因沉默等新技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研究
发病率: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 性别差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 国家
危险因素:吸烟、职业暴露、环境污染 等
年龄分布: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
治疗进展:新型药物研发、免疫疗法等
感谢您的观看
饮食调整:增加蔬 菜、水果摄入,减 少高脂肪、高糖食 物
运动锻炼:适当进 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等,增强 心肺功能
心理调适:保持乐 观心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影 响健康
心理支持
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大量图谱,第三部分,共四个部分)
![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大量图谱,第三部分,共四个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3ca5874169eae009581becaa.png)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临床 机化性肺炎临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蔡后荣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病理和影像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21(7):1133-1136. ( ) 蔡后荣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临床和影像研究 ,中国呼吸和重症监护杂志 2005; 4(2).135-137 ( )
病理类型
X线主要表现 线主要表现
HRCT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HRCT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
UIP
网状阴影,肺体积缩小。 网状阴影, 蜂窝肺, 网状阴影 ,肺体积缩小。外 周 、 胸 膜 下 、 网状阴影 , 蜂窝肺 , 牵拉性 基底部为重,蜂窝肺。 基底部为重,蜂窝肺。 基底部 支气管扩张, 肺结构扭曲 , 支气管扩张 , 肺结构扭曲, 少磨玻璃影。 少磨玻璃影。 磨玻璃影和网状阴影, 外 周 、 胸 膜 下 、 磨玻璃影和网状阴影 , 基底部为主 基底部,对称性 分布 两侧斑片状实变阴影 胸膜下,支气管 血管束周围 进行性弥漫性磨玻璃影 弥漫性 或实变阴影 磨玻璃影与不规则线条状阴 实变阴影。 影,实变阴影。 斑片状实变阴影, 磨玻璃、 斑片状实变阴影 , 磨玻璃 、 结节阴影,线条状影。 结节阴影,线条状影。 弥漫性磨玻璃影或实变影, 弥漫性磨玻璃影或实变影 , 晚期肺结构扭曲, 晚期肺结构扭曲 , 牵拉性支 气管扩张。 气管扩张。 薄壁囊腔, 小叶中央结节影, 薄壁囊腔 小叶中央结节影, 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和支气管 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和支气管 血管束增厚 增厚。 血管束增厚。 磨玻璃影及网状阴影
3 胶原血管病
肺和气道 气道损伤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发生相对频度 气道 病理类型 相对频度
肺部病变
UIP NSIP BOOP DAD LIP 肺泡出血 气道疾病
SLE RA PSS PM/DM SS MCTD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诊断(附54例分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诊断(附54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529b06ba1aa8114431d997.png)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本 组 5 例 患者 男 性 3 例 , 4 9
【 src】 Abta t
O jcie be t To su y hg —rs lt n T ( v t d ih e0u i C HRC o T)da n s n ifrn ilda n sso do ahc p l n r ig oi a d dfee t ig o i fiip t i umo ay s a
Rout h P i s / T e IF man HRC p roma c : 1 ru d gaso aiy 2 s T ef r n e )g o n - ls p ct ; )meh c a g ;3 e u g;4 u pe r litrt il s h n e )cl ln l )sb lu a nesi a t f rss ) umo a y e h sma )tato rn h etss C n lso i oi;5 ,p l n r mp y b e ;6 r cin b 0 c icai. o cuin HRCT cn b aeul n c u aey rt c a e c rf l a d a c r tl e et y i
I ) 一种特发 性广泛 纤维性 肺泡炎 ,又称 为 F 为 P Ha mma - i 综合征。本病至今病因不明 ,近年 n Rc h 来认为是免疫性疾病 ,可能与遗传有关 。影像学检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3342d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f.png)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明原因引起的肺部纤维化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
IPF的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在诊断IPF时,需要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纤维化、慢性肺泡炎、过敏性肺炎等。
以下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IPF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和乏力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需注意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区分。
哮喘多伴有喘息、胸闷等症状,而COPD常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等表现。
2. 影像学表现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是IPF的重要诊断手段。
IPF的HRCT表现为基底部和外周部位的双肺弥漫间质性纤维化,伴有蜂窝样改变。
需注意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纤维化、慢性肺泡炎等进行鉴别,前者HRCT可能表现为蜂窝肺、胸膜下间质纤维化等特征。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IPF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IPF患者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即肺活量下降、呼气容积增加,以及弥散功能减低。
需与COPD等慢性肺部疾病进行鉴别,后者通常表现为慢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即呼气流速下降。
4. 组织病理学检查肺组织活检是确诊IPF的关键步骤之一。
IPF的组织学特点包括间质炎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呼吸性上皮细胞增生等。
在鉴别诊断中,需注意与结缔组织疾病引起的肺纤维化进行区分,后者可能表现为肺泡中心性炎症灶、间质性淋巴细胞浸润等特征。
5. 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酶、自身抗体等实验室指标对IPF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结缔组织疾病引起的肺纤维化可能伴有自身抗体阳性、血清肌酶升高等特征,而IPF常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异常。
综上所述,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检查、组织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
在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情况下,综合分析多种检查结果,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以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相关内容,供参考。
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https://img.taocdn.com/s3/m/9f0b798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e.png)
➢ 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 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 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 肺疾病的总称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 IPF
➢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间质性 肺炎,属于ILD疾病谱的 一组疾病
➢ IIP分为主要的IIP、罕见 的IIP和未分类的IIP
➢ IPF是主要的IIP中最为重 要的一种类型
IPF的治疗推荐
非药物治疗 ➢ 戒烟、氧疗、(酌情,无创)机械通气、肺康复、肺移植
药物治疗 ➢ 酌情使用:吡非尼酮,尼达尼布,抗酸制剂(存在GERD)、NAC ➢ 不推荐使用: Pred+Aza+NAC,华法林等
急性加重的治疗: 酌情大剂量激素 姑息治疗:对症治疗,合并症治疗等
Thank you
IPF诊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UIP:排除其他原因 所有的IPF都为UIP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
并不是所有的UIP都是IPF
IPF/UIP
药物相关
UIP
环境暴露 (HP, 尘肺, 石棉肺 )
IPF治疗目的
减轻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延缓疾病进展 预防急性加重 延长生存期
减轻症状 降低死亡风险
特发性肺纤维化
临床表现
多于50岁以后发病 隐匿性起病,慢性进展,病程> 6月 活动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咳嗽,多为干咳 肺部听诊Velcro啰音( 90%的病人) 杵状指 (约半数病人)
胸部HRCT :UIP
HRCT的典型UIP表现 胸膜下,基底部分布为主 网格改变 蜂窝肺伴或不伴牵拉支气管扩张 缺乏非UIP特征
病理:UIP
明显的肺纤维化/结构变形伴或不伴F诊断标准
ILD,但排除了其他原因 HRCT表现为UIP型(无外科肺活检) 联合HRCT和外科肺活检病理表现诊断UIP
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大量图谱,第二部分,共四个部分)
![特发性肺纤维化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大量图谱,第二部分,共四个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5c126c32cc58bd63186bdab.png)
磨玻璃影 微结节影 空气潴留 非蜂窝样囊肿影 结节影-实变影 分布异常-上叶分布
Souza CA, et al. Am J Roentgenol, 2005, 185:1531-1539.
IPF/UIP的HRCT 磨玻璃影-原因 普通CT-HRCT-磨玻璃影的认识差异 蜂窝囊内充满分泌物; 合并弥漫性肺泡损伤(DAD); 感染; 药物反应
分布: 病变在胸膜下和肺底明显。 形态: 胸膜下网状阴影、 蜂窝样改变,牵引性支气管和 细支气管扩张; 肺结构变形; 小叶间隔增厚,少量磨玻璃影,无结节影。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165:277-304. Souza CA, Mü ller NL, Flint J, et al. Am J Roentgenol, 2005, 185:1531-1539.
HRCT典型分布
范围-从肺尖到基底部病灶增加(apico-basal gradient )
•
网状阴影()、 蜂窝样改变(),牵引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 局灶性磨玻璃影().
HRCT典型表现
网状阴影()、 蜂窝样改变(),牵引性支气管和细 支气管扩张(), 局灶性磨玻璃影().
提示肺纤维化的存在
磨玻璃影-转归-IPF/UIP
IPF/UIP的HRCT 磨玻璃影-范围 少或无磨玻璃影- IPF/UIP 广泛磨玻璃影-NSIP,DIP,HP… IPF/UIP:
33%-网状影和磨玻璃影范围相当; 12%-磨玻璃影为主;
IPF/UIP的HRCT 磨玻璃影 磨玻璃影合并有: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X线及HRCT的诊断价值分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X线及HRCT的诊断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c74c1159eef8c75fbfb3b7.png)
肺部组织病理改变 呈弥漫性 分布 , 在后 下肺表 现更 为严 重, 常为双侧性 。病灶有 以下 多种 表现 : 1 .磨玻 璃样 阴影 和 实性变 阴影 , 早 期表现为小片状阴影 , 随着 病情 的逐渐发展可 发生 明显融合 , 最终形成肺段实变样 阴影 , 广泛分布在双肺下 后、 外 基底段等部位 ; 2 .两下肺 背侧 组织 可发 生囊状 和 蜂窝 征等表现 , 病变边界 相对 较清 晰 ; 3 .胸膜 下小 叶问 隔组 织 出 现 明显增厚 , 表现与胸膜呈垂直或平行 的细线影 , 在双肺下外 围广 泛性 分布 ; 4 .肺组 织结节 阴影 ; 5 .小 叶中心 型肺气 肿表
特发性 肺 间 质纤 维 化 ( i d i o p a t h i c i n t e r s i t i a l p u l m o n a r y i f —
二、 H R C T主要 表 现
b r o s i s , I P F ) 是一 种致 病 因素 暂不 明确 的慢性 炎 症 反应 性 疾
别行胸部 x线和 H R C T影像学检查 , 并随访分析其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 之间的关系。结果
5 8 例I P F患者分
I P F患者胸部 x线 主要
表现 : 在两肺基底部 的周边 出现磨玻璃阴影 , 网状 、 网结状阴影为特征 , 常为 双侧 , 不对称 , 伴 肺容积 减少。1 P F患者 HR C T主要
所有 I P F患者 均 给 予 5 0 m g / d剂 量 的强 的 松 药 物 持 续 口 服 治 疗 6周 , 然 后 每 间 隔 1~ 2周 减 5 m g , 直 至减 至 1 5 m g / d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ppt课件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edf0b2172ded630b1cb681.png)
成纤维细胞 NAC
金属旦白酶激活 降解
细胞外基质
.
Contin ef al AJKCCM 1989
谷胱甘肽合成抑制
25
ATS/ERS推荐的IPF治疗方案
.
26
立即开始治疗
泼尼松(或同类药物) -0.5mg/kg/d(=32mg泼尼松龙/d)for 4周 -随后0.25mg/kg/d(=16mg泼尼松龙/d)8周 -随后0.125mg/kg/d(8mg泼尼松龙/d)for 20~40周
研究:-A Zuma AJRCCM2604:randomised(n=107):阳性,主 要终点指标(%sat during 6-min walking test)
.
38
副作用:胃肠功能紊乱,呕吐和 tesensitivity皮疹、疲苔
.
39
细胞因子拮抗剂
▪ 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是肺纤维化形成得关键因素,通过 干预在IPF发病关键的细胞因子治疗IPF,被认为是一 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ILD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包括200多个病 种,表现为渐进性劳力性气促,限制性通气功能障 碍,伴弥散功能(DLCO)降低,低氧血症和影像 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
.
3
病情缓慢进展
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最终发 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功能衰 竭死亡。
.
4
内容
一、肺间质疾病概述 二、发病机制
.
46
正如从文献中得知,这些数据显示 了临床相关性(Latsi/Collard/Flagerty AJRCCM 2003)即VC下降10%和 DLco下降15%可增加IPF患者死亡风险
.
47
- NAC抑制硫唑嘌呤引起的骨髓毒性损害, 具有统计学意义,ficant(P=0.031)
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https://img.taocdn.com/s3/m/a745c3ba0722192e4536f6f5.png)
• 其他诊断 提示其他诊断结果,包括(1) CT特征:囊状影、明显的马赛克样灌 注缺损、 以磨玻璃影为主、广泛微结节影、小叶中央性 结节影、结节、实变; (2)主要分布特征:支气管周围血管束、淋巴管周围、上肺或中肺;(3)其他: 胸膜斑(考虑石棉肺)、 食管扩张(考虑结缔组织病)、锁骨远端侵蚀(考虑类风 湿关节炎)、广泛淋巴结肿大(考虑其他病因)、胸腔渗出、胸膜增厚(考虑结缔 组织病或药物)
• 胸部 HRCT 类型 影像特征
• UIP型 (1)以胸膜下肺基底部分布为主;分布往往具有异质性;(2)伴或不伴外 周牵引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扩张的蜂窝影
• 可能UIP型 (1)以胸膜下肺基底部分布为主;分布往往具有异质性;(2)伴外周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扩张的网状影;(3)可能有轻度的磨玻璃影
• (2) 尼达尼布:尼达尼布是2015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协会/日本胸科协会 /拉丁美洲胸科协会联合发布的《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治疗推荐指南》中推荐等 级最高(条件推荐)的两大药物之一。
• 急性加重期:广谱抗生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激素。
• 激素适用于早期以肺间质浸润为主的病例,强的松1mg/kg·d,持续2个月,其 后每周减0.05mg/kg·d,直至维持量0.25mg/kg·d。老年病人,发绀、杵状 指、低氧血症,胸片示广泛肺纤维化,蜂窝肺者,只对症治疗,吸氧,不宜用 糖皮质激素。皮质激素无效或不能接受者,可应用免疫抑制剂如小剂量硫唑嘌 呤。
治疗
• (一)药物治疗
• (1) 吡非尼酮:吡非尼酮是2015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协会/日本胸科协会 /拉丁美洲胸科协会联合发布的《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治疗推荐指南》中个推荐 用于治疗的两个药物之一, IPF患者经吡非尼酮连续服药治疗52周后,能够减 缓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如FVC和DLCO的下降,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同 时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诊治指南解读 ppt课件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诊治指南解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a3437bfab069dc5122014b.png)
ppt课件
16
六、诊断标准
❖ 1、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ILD(例如家庭或职 业环境暴露、结缔组织病和药物毒性)。
❖ 2、HRCT表现为UIP型(此类患者不建议行 外科肺活检)。
ppt课件
17
七、鉴别诊断
❖ IPF的临床诊断过程采用排除法,对疑似患者均需 要详细采集现病史、既往史、治疗经过、职业和环 境暴露史、吸烟史、个人史、家族史,并进行体格 检查。
5)散在囊状病变(双侧、 多发、远离蜂窝区域)
6)弥漫性马赛克征/气体陷
闭(两侧分布,三叶以上或
更多肺叶受累)
8
7)支气管肺叶/肺段实变
UIP型和可能UIP型
ppt课件
9
HRCT典型分布: 范围-从肺尖到基底部病灶增加
网状阴影()、 蜂窝样改变(),牵引性支气管和细
支气管扩张(), 斑片状pp磨t课件玻璃影()
A.65岁男性;B.20个月后
pp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
14
四、肺功能
❖ IPF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量 降低伴低氧血症或I型呼吸衰竭。
❖ 早期静息肺功能可以正常或接近正常,但运 动肺功能表现P(A-a)O2增大和氧分压降低。
ppt课件
15
五、组织病理学
❖ IPF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是UIP,其主要病变为纤维化,病 变的程度及分布不均一。
和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预后差。 ❖ 其组织病理学和/或影像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
ppt课件
3
需要区分的概念一:ILD
❖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也称为 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 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肺疾病的 总称。
呼吸内科特发性肺纤维化诊疗规范
![呼吸内科特发性肺纤维化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31d95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0.png)
呼吸内科特发性肺纤维化诊疗规范【诊断】一、症状通常为隐袭性起病,主要的症状是干咳和劳力性气促。
随着肺纤维化的发展,发作性干咳和气促逐渐加重。
进展的速度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经过数月至数年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
起病后平均存活时间为2.8-3.6年。
通常没有肺外表现,但可有一些伴随症状,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瘦、无力等。
二、体征可发现呼吸浅快,超过80%的病例双肺底闻及吸气末期Velcro啰音,20%-50%有杵状指(趾)。
晚期出现发绀等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的表现。
三、辅助检查主要是X线和肺功能。
胸片显示双肺弥漫的网格状或网格小结节状浸润影,以双下肺和外周(胸膜下)明显。
通常伴有肺容积减小。
个别早期患者的胸片可能基本正常或呈磨玻璃样变化。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直径多在3-15mm大小的多发性囊状透光影(蜂窝肺)。
HRCT 有利于发现早期病变,病灶以胸膜下、基底部为主;网格状异常改变;蜂窝肺伴或不伴牵张性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量减少。
实验室检查为非特异性变化,可以有血沉加快、血乳酸脱氢酶增高和免疫球蛋白增高;有10%-26%的患者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
四、诊断标准IPF的诊断条件:1、排除其它已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疾病。
2、未实施外科肺活检的患者HRCT表现为典型UIP型。
3、施行外科肺活检的患者应结合HRCT和外科肺活检病理类型。
UIP型的HRCT诊断标准:1、UIP型(满足所有4条标准):病灶以胸膜下、基底部为主;网格状异常改变;蜂窝肺伴或不伴牵张性支气管扩张;无不符合UIP型所列的特征。
2、可疑UIP型:病灶以胸膜下、基底部为主;网格状异常改变;无不符合UIP型所列的特征。
3、不符合UIP型(七个特征中任何一个条件):病灶以中上肺为主;病灶以支气管血管束为主;广泛的毛玻璃样改变(范围超过网格状异常改变); 过多的微结节(双侧,上肺);不连续的囊腔(多发、双侧、远离蜂窝肺);弥漫性马赛克征/气体陷闭;支气管肺段/肺叶实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报告-符合
IIP临影床像诊学断-临流床程资料 胸部HRCT关键作用
治疗选择
临床医师-优势 恰当地结合-临床背景资料
分析影像学表现
HRCT-肺外表现-临床表现
现实要求
临床医师通过分析影像学的表现和分布 相对特点,并积累相当的经验,如恰当 地结合临床背景资料,缩小鉴别诊断的 范围,也能对相当部分DPLD(包括IIPIPF)患者做出接近病理学的临床诊断或 选择比较合适的治疗。
2002 ATS/ERS
组织学类型
临床-影像-病理诊断
普通性间质性肺炎( UIP)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UIP)
机化性肺炎 (OP)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BOOP)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RB)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
弥漫性肺泡损伤( DAD )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LIP)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病理为基础的 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 R?P?)
P? 开展外科性肺活检IIP诊断困难
➢国外(外科性肺活检)- 10% ➢国内-病人-医疗环境-治疗效果-技术
临床医师
➢临床+影像学 诊 断治疗的选择
R? 国内-影像学诊断现状?
R? 国内-影像学诊断现状?
国外 呼吸病专家 87% 放射科专家 96%
国内(R)-原因 ?
✓知识更新 ✓专科性-全科 ✓提供病史,实验检查, ✓随访…… ✓临床-影像之间的交流缺乏 ✓描述影像现象-诊断?
➢影像学 + 临 床 诊 断 治疗的选择
国内-影像学诊断现状? 肺活检-开展困难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HRCT的诊断作用-小结
1 当HRCT具备典型的UIP/IPF表现者,结合临床表现和 HRCT特征,可以临床诊断IPF,避免开胸肺活检;
2 当COP的CT表现为典型的实变阴影位于肺外周分布 和胸膜下; 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分布;结合临床背 景资料也可以诊断COP,但需要排除感染、肿瘤和嗜 酸性细胞肺炎等;
3 磨玻璃样密度影伴或不伴网状影是NSIP, DIP, RB-ILD 和LIP共有的HRCT表现,当部分患者出现囊状影应考 虑DIP和 LIP。
Lynch DA, Travis WD, Müller N L, et al.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 CT Features. Radiology,2005,236:10-21.
IPF/UIP与NSIP鉴别诊断
➢NSIP概念之前文献的IPF内有无NSIP? ➢多项研究证实:原先病理诊断为UIP型患
者的样本中发现24% - 36% 是NSIP型。 ➢不典型CT表现- NSIP型?
IPF/UIP与NSIP鉴别诊断
磨玻璃影
右中下肺磨玻璃样影+右下肺斑片 状实变影,粗线条状影
NSIP-典型表现:磨玻璃样和实变影
UIP与纤维化型 NSIP HRCT表现-网状影?
• 纤维化型NSIP:胸膜下细网状影(),少量磨玻璃影;但所有观察者都 确定为UIP Radiology -- MacDonald et al_ 221 (3) 600 Figure 2
鉴别困难--外科性肺活检
四、掌握影像学重要性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分类
病理为基础的 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RP)
临床医师-挑战 ? – 必须掌握影像学
典型UIP 临床资料符合
临床按IPF/CFA 处理
病史 体检 实验室 胸片 肺功能检查
间质P
开胸 肺活检
TBLB BAL
其 它 -ILD : 结 节 病 LAM-HIS-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