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四、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习题
![四、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3337d771fe910ef12df8b4.png)
[单选]在pH7.4的碳酸盐-碳酸缓冲系统中,【HCO】/【HCO】的比值是()A.1:20B.20:1C.1:5D.10:1E.1:10[单选]等渗性脱水引起()A.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正常B.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增多C.血浆容量正常,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减少D.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减少,细胞内液容量减少E.血浆容量减少,组织间液容量正常,细胞内液容量减少[单选]某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为:pH=7.36,PCO2=4.0kPa,SB=19mmol/L,AB=18mmol/L,BE=-5mmol/L,可考虑为() A.代偿型呼吸性酸中毒B.代偿型呼吸性碱中毒C.无酸碱平衡紊乱D.代偿型代谢性酸中毒E.代偿型代谢性碱中毒[单选]使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引起高血钾症的是()A.严重呕吐、腹泻B.代谢碱性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急性肾功能不全E.以上都不正确[单选]火焰光度法测定物质浓度是属于()A.分光光度分析法B.散射光谱分析法C.吸收光谱分析法D.发射光谱分析法E.以上都不是[单选]体内总体水量约多少升()A.14B.24C.34D.44E.30[单选]血浆AG增加不见于()A.乳酸酸中毒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单选]肾脏调节血液pH是通过()A.排泄固定酸保留并维持血中碱储B.氯离子重吸收C.钠钾交换D.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E.以上都不是[单选]5mmol/L的CaCl2中氯离子的浓度是() A.2.5mmol/LB.5mmol/LC.10mmol/LD.15mmol/LE.40mmol/L[多选]原发性脊柱侧弯的矫治方法包括A.脊柱矫形器B.姿势训练C.侧方电刺激D.矫正体操E.Vojta诱导疗法[多选]骨质疏松症常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内分泌疾病B.药物治疗C.狂躁性精神病D.先天因素、环境因素E.消化道疾病[多选]乳癌根治术后的康复医疗包括A.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B.淋巴性水肿的康复C.形体缺陷的康复D.心理康复E.手的功能训练[单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质疏松的定义是1个BMD数值() A.≤1个标准差(SD),低于年轻成人均值B.1.0~2.5SD,低于年轻成人均值C.>2.5SD,低于年轻成人均值D.>2.5SD,高于年龄成人均值E.≤2.5SD,低于年轻成人均值,但有创伤性骨折[单选]治疗骨质疏松的初期普遍应用的非药物治疗措施除外() A.增加钙的摄入B.VitDC.运动D.防止跌倒E.防止感冒[单选]关于alendronate与risedronate双磷酸盐的正确叙述是() A.主要通过刺激骨形成发生作用B.肠道吸收良好C.无胃肠副作用D.可减少椎体与非椎体骨折E.与激素替代疗法、降钙素相比,对减少骨折没有更好的效果[单选]评定未来骨折危险的最好测量方法是()A.年龄和性别B.体重C.身高D.t-分E.Z-分[单选]提示周围动脉灌注不足的足背静脉充盈时间(VFT)是()A.30sB.20sC.15sD.10sE.5s[单选]治疗糖尿病足的根本治疗方法是()A.宣传教育B.抗生素治疗C.控制血糖D.神经营养治疗E.运动治疗[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提问方式属于开放式提问的是()。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 教案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a26a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4.png)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教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是外科护理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体液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会给病人带来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有效的管理。
接下来,我们将从外科病人的体液组成、酸碱平衡的机制、失衡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外科病人的体液组成外科病人的体液主要由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血浆组成。
细胞内液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包括细胞质液、核液和细胞器间液等;细胞外液则包括组织液和血浆。
在日常饮食和代谢中,体内的水分会不断地在这些液态之间进行转移和平衡,以维持体内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二、酸碱平衡的机制酸碱平衡是指人体维持血液和组织液的酸碱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多种机制来保持酸碱平衡,包括呼吸系统、肾脏和化学缓冲系统等。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CO2的排出和血液中HCO3-的水平来维持酸碱平衡;肾脏则通过排泄H+离子和再吸收HCO3-来维持体内PH值的稳定。
三、失衡的原因外科病人在手术后往往会出现酸碱失衡的情况,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量出血:手术过程中出血过多会导致病人血容量减少,从而出现低血容量性酸中毒的情况;2. 电解质紊乱:手术后病人常常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如钾、钠、氯等离子失衡,从而影响体内的酸碱平衡;3. 肾功能障碍:手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肾功能障碍,导致酸碱平衡调节功能下降;4. 呼吸系统受损:手术后病人呼吸系统受损,如胸部手术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等。
四、护理措施为了有效地管理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监测体征:定期监测病人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尿量等生理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 做好导管护理:定期监测病人导尿管、静脉导管等的通畅情况,避免感染和出血;3. 饮食管理: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避免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过多,影响电解质平衡;4. 保持体液平衡:定期监测病人的液体入量和出量,控制水盐的摄入,避免水中毒或脱水;5. 呼吸训练: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呼吸训练,帮助改善呼吸功能,避免呼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 教案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9d6f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f.png)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教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教案一、背景介绍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外科手术后的酸碱平衡紊乱成为影响病人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有着临床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从体液的组成、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外科手术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外科病人的酸碱平衡问题。
二、体液的组成1. 体液的分类体液主要分为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和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
细胞内液占体重的约2/3,主要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器液;而细胞外液占体重的约1/3,主要包括血清、组织液和淋巴液。
2. 体液的成分体液主要由水、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组成。
水是体液中的主要成分,占体液总量的60%-70%。
电解质包括钠、钾、氯、钙、镁等,是细胞内外液中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关键成分。
非电解质包括葡萄糖、脂肪等,主要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细胞结构的维持。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1. 酸碱平衡的概念人体内部维持一种酸碱平衡状态,即体液pH值在正常范围内(7.35-7.45)。
酸碱平衡失调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严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2. 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人体酸碱平衡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来进行调节。
呼吸系统通过呼吸深度和频率的调节来改变CO2的排出量,从而调节体液中的碳酸氢盐浓度;肾脏则通过排泄H+离子和重吸收碳酸氢盐的方式来调节酸碱平衡。
四、外科手术后的影响外科手术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术前贫血、大量出血、手术创伤等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对患者的体液和酸碱平衡造成影响。
以下是外科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酸碱平衡失调情况:1. 代谢性碱中毒:手术后大量输液导致体液中碳酸氢盐的浓度降低,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2. 代谢性酸中毒:手术后大量出血或组织缺氧导致乳酸堆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外科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护理课件
![外科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e2ce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9.png)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 因呼吸道阻塞导致的酸碱平衡失调。
病人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
生活护理
01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休息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
于调节酸碱平衡。
心理支持
02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病人
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家属教育
03
向病人及家属宣传酸碱平衡失调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
酸碱平衡与疾病的关系
酸碱平衡失调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等,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酸碱平衡失调的原因和症状
原因
酸碱平衡失调的原因包括代谢紊乱、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 病等。
症状
酸碱平衡失调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恶心、呕吐、乏力、意 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或死亡。
酸碱平衡失调的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
病人因严重感染或创伤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出现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症状。护士应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状 况,制定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包括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药物治疗等,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提 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体液平衡水、排尿等行为 来维持体液的摄入和排出平衡, 同时肾脏也参与调节体液的渗透 压和电解质平衡。
酸碱平衡调节
人体通过调节呼吸和排泄等行为 来维持酸碱平衡,肾脏通过排泄 代谢产物和重吸收碳酸氢盐等机 制来调节酸碱平衡。
体液平衡失调的症状和影响
水和电解质失衡
水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脱水、水肿、 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症状,影响机 体正常生理功能。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课件.pptx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1cbae7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b.pn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标准碳酸氢盐 (standard bicarbonate,SB)
正常值:22-27mmol/L(24) 意义: ✓反映代谢性酸碱紊乱
✓呼吸性酸碱紊乱后的肾代偿
标准条件:PaCO2为40mmHg,温度38,血氧饱和度100%。
2024/9/30
第27页/共93页
代酸的分类
AG增高型代酸(血氯正常)
常 除了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浆浓度增大时的代酸。
见 HCO3-缓冲固定酸H+而消耗,其酸根增高。 原 见于:乳酸,酮症酸,水杨酸中毒。
因
硫酸,磷酸排泄障碍。
AAGG
Na+ HHCCOO33-Cl -
2024/9/30
AG正常型代酸(高血氯)
HCO3 -浓度降低,同时伴有 Cl-浓度
2024/9/30
第18页/共93页
酸碱平衡紊乱
(acid-base disturbance)
概念:病理情况下可引起酸碱超负荷或调 节机制障碍,导致体内酸碱度稳态性破坏, 形成酸中毒或碱中毒,称酸碱平衡紊乱。
2024/9/30
第19页/共93页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酸中毒 pH= 碱中毒
HCO3H2CO3
食物在体内转化或经氧化后生成
第3页/共93页
H+
H ++HCO3-
CA
H2CO3
CO2 + H2O
CA: 碳酸酐酶,------肾小管上皮细胞;红细胞; 肺泡上皮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
CO2: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天可产生300-400L, 可释放15mol左右H +。 碳酸:体内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
成人每日固定酸释放出H+达50—100mmol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PPT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5b84b2f90f76c661371aca.png)
诊断
1、病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钠、血浆渗透压正常;
尿比重升高,血液浓缩
25
治疗
(1)去除病因 (2)及时补充血容量。
---平衡盐液或生理盐水 2/3林格氏液液+1/3乳酸钠 2/3生理盐水+1/3 1.25%碳酸氢钠
(3)预防低钾血症(见尿补钾:尿>40ml/h) 注意:补充生理需要量+已失量的1/2-2/3;最好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 酸碱平衡失调
引言
水、电解质及酸碱 平衡的重要性
目录
概述
体液代谢 的失调
酸碱平 衡的失调
临床处理 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 细胞内外主要含哪些电 解质?
➢ 机体是如何维持水与电 解质平衡的?
➢ 正常渗透压是多少?
一、体液含量及分布
成人男性体液 含量占体重
60%
细胞内液 40%
30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上升 尿比重<1.010 血钠<135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31
治疗
纠正缺钾和酸碱失衡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分次完成 1、治疗原发病 2、轻、中度:5﹪G.N.S或生理盐水 3、重度 (休克)
8、高渗性缺水:又称 缺水,分为三度,轻度、 中度、重度的分度标准?
9、高渗性缺水因 ,水中毒是因
导致脑功能障碍之严重后果 产生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二、体内钾的异常
正常钾代谢
摄入(intake):
食物
吸收(absorption): 肠道
分布(distribution)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介绍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382a4f0f8c75fbfc77db2b8.png)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
二、体内钾的异常
(二)高钾血症: 治疗:
⒈使钾转入细胞内
⒉阳离子交换树脂
3.透析疗法
钙离子拮抗钾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
二、体内钾的异常
(二)高钾血症: 治疗:
⒈使钾转入细胞内
①输入碳酸氢钠100~200ml
②25%葡萄糖加胰岛素
③10%葡萄糖酸钙100ml+11.2%乳酸钠
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一)等渗性缺水: 病因: 1.消化液的急性丧失:肠外瘘、大 量呕吐 2.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 肠梗阻、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烧 伤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
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一)等渗性缺水: 临床表现: 1.恶心、厌食、乏力、少尿 2.不口渴 3.体液丧失≥5%,血容量不足表现 4.6~7%,休克表现;代酸/代碱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
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等渗性缺水
发病原因 发病原理 临床表现 血 尿 治 钠 钠 疗
水钠等比例丧失
低渗性缺水
失钠多于失水
高渗性缺水
失水多于失钠
细胞外液等渗 细胞内外均丢失
脱水表现,无口渴 一般无变化 尿比重增高 平衡液
细胞外液低渗 细胞外液丢失为主
低钠表现,无口渴 血钠降低 尿量少,钠降低 高钠溶液
K+ Mg+
Cl
第一节 概述
水的代谢
Water Exchange
H2O Gain Routes (ml) H2O Loss Routes (ml)
饮 水 食 物 氧化水 总 量
1000~1500
700
300 2000~2500
尿 1000~1500 500 皮 肤 300~350 肺 100~150 粪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https://img.taocdn.com/s3/m/7f44bc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6.png)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背景介绍外科手术是指针对各种疾病和损伤的治疗性手术。
手术过程中,病人会经历各种生理反应,包括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失衡的体液和酸碱平衡会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影响,适当的调控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体液失衡体液失衡是指体内水分的相对增多或相对减少,出现一系列症状的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容量过多或过少的输液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体液过多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严重时可能引起肺水肿、心衰等情况;而体液缺乏则会导致体内电解质浓度升高和血压下降,甚至诱发休克。
因此,在外科手术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情况,合理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以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
酸碱平衡失调人体内部的酸碱度维持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是必要的。
在手术中,可能会出现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此时体内的代谢产物积累,会导致身体不适,并影响身体器官的正常功能。
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恶心呕吐、心律失常、昏迷等。
而手术前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酸碱平衡的紊乱,因此掌握恰当的处理方法,及时调节身体的酸碱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因呼吸系统异常而引起的酸碱平衡失调。
手术中可能因为肺不张、神经肌肉疾患等原因导致呼吸较慢或肺功能受损,呼气的二氧化碳难以排除,因而导致血液中碳酸盐含量增加,引起酸中毒。
此时,需要通过呼气辅助设备减轻患者肺部的压力,增加氯化钠、碳酸钠等药物的输液量,恢复血液中酸碱平衡。
新陈代谢性酸中毒新陈代谢性酸中毒是指因体内代谢物质的生成或清除失常而引起的酸碱平衡失调。
术中可能因电解质不平衡导致病人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呕吐、腹泻、肾功能障碍等现象。
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增强剩余肾脏的代偿功能,调节尿液的酸度等手段,为病人补充生理盐水、碱性盐水等药物,维持酸碱平衡。
外科手术中涉及到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问题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康复效果,如何通过控制输液量、输液速度,及时调整酸碱平衡,符合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是关键之一。
为病人选择适宜的治疗手段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快速恢复病情,减轻病人痛苦,使康复治疗更高效。
外科学第八版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外科学第八版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https://img.taocdn.com/s3/m/8eef913380eb6294dc886cdb.png)
22
临床表现
• 除低血容量共同表现外,随缺钠程度而表现出不 同的临床表现。
• 轻度缺钠: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钠减少。 • 中度缺钠: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
脉压变小,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少。 • 重度缺钠: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抽痛,腱反射
• 临床表现:起病急,颅内压增高, •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
血浆蛋白量降低, • 治疗;停止水摄入,利尿
33
课前复习提问
• 1、功能性细胞外液
• 2、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 3、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阴、阳离子是什么?
• 4、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阴、阳离子是什么?
• 5、体液及渗透压的稳定是由
(4)心脏受累: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41
3、检查检验
U
K
正常
T波变平
• 心电图:T波变平,进而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 QT间期延长和出现U波,QRS综合波增宽。但低钾 不一定有心电图的改变。
• 血清钾低于3.5 mmol/L。
42
4、治 疗
1、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 2、每天补钾40-80mmol(3-6克)不等。 换算:
> 5. 5 mmol/L
46
1、高钾血症的原因
摄入增多
输入过多
口
•钾盐
细胞外液
•青霉素钾
•库血
静 脉
泵 细胞 内液
肛门
假性高血钾
细胞内移出 •酸中毒 •创伤后病细胞
综合症(Na-K 泵) •组织创伤破坏 •溶血... ... 肾 •分解代谢
第七章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2
![第七章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2](https://img.taocdn.com/s3/m/a1edae8083d049649a665804.png)
HbA(亚基) N …—Thr— Pro — Glu —Glu—Lys—… … … TGT GGG CAT CTT TTT … … … … ACA CCC GUA GAA AAA … …
DNA 异常 mRNA
Hbs (亚基)N … —Thr — Pro—Val — Glu—Lys—…
肺泡里
O2被摄取主要靠: 肺泡气中PO2 O2自由扩散能力 还原血红蛋白(HHb) 对O2的亲和力。
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 其次以HCO3-;
Na+
为主,阴离子以Cl-,
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以 K+ 为主,其次Mg2+,, 阴离子以HPO42-和蛋白质为主。 细胞内外钠钾离子转运---Na-K-ATP
Donnan平衡学说:体液中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
总数相等。
阴离子间隙(AG): ECF中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AG =(Na+ + K+)-(Cl- + HCO3-)
晶体渗透压:主要是电解质离子产生.
第二节
体液平衡紊乱
一、水平衡紊乱 二、钠平衡紊乱 三、钾平衡紊乱
一、水平衡紊乱 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失H2O>Na+
失H2O=Na+
失Na+ > H2O
一、水平衡紊乱
水肿
高渗性水肿
等渗性水肿
低渗性水肿
二、钠平衡紊乱
(一) 钠代谢
食物
Na+ 细胞外液:50% 骨骼肌:40-45%
尿液
肉类
K+
150mmol/L
粪便
水果 汗液
血清钾3.5-5.5mmol/L
肾脏调节钾的特点
酸碱平衡与体液调节
![酸碱平衡与体液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d7d729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c.png)
酸碱平衡与体液调节酸碱平衡与体液调节是人体内部一项重要的机能,它们保持了人体内正常的酸碱平衡,维持了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
本文将介绍酸碱平衡的概念、体液调节的机制以及维持酸碱平衡的方法。
一、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平衡指的是维持人体体液中酸碱度(pH值)在一定范围内的稳定状态,一般在7.35-7.45之间。
当体液的酸碱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导致酸碱失衡,进而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需要特定的酸碱环境来进行,如果酸碱度发生变化,这些反应就会受到干扰。
二、体液调节的机制人体内通过多种机制来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包括呼吸调节、肾脏调节和缓冲系统。
下面将对这些机制进行详细介绍。
1. 呼吸调节呼吸调节是人体最快速的调节机制之一。
当体液偏酸时,呼吸系统会增加呼出二氧化碳的速率,从而减少体内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酸度;相反,当体液偏碱时,呼吸系统会减少呼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增加酸度,以达到平衡酸碱度的目的。
2. 肾脏调节肾脏是体液调节中最慢但最有效的调节机制。
肾脏能够通过排除酸性物质和重新吸收碱性物质来调节体液的酸碱度。
当体液偏酸时,肾脏会排除过多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相反,当体液偏碱时,肾脏会减少酸性物质的排出。
肾脏调节需要较长时间来发挥作用,通常需要几小时到几天的时间。
3. 缓冲系统缓冲系统是酸碱平衡中的第一道防线。
人体内的缓冲系统主要由血液中的碳酸氢盐和蛋白质组成。
当体液中出现过多的酸性物质时,碳酸氢盐会与之结合,减少其对酸碱度的影响;当体液中出现过多的碱性物质时,蛋白质会与之结合,维持酸碱平衡。
三、维持酸碱平衡的方法除了以上提到的调节机制外,人们还可以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维持酸碱平衡。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方法:1. 饮食均衡:保持膳食的酸碱平衡,摄入适量的碱性食物,如水果和蔬菜,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如肉类和咖啡。
2.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
饶建明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课件
![饶建明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48e2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e.png)
课程背景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适应症不断扩大,手术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加 ,外科病人面临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风险也随之升高。
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是外科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情恶化甚 至危及生命。
针对这一现状,本课件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外科病人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的认识和 处理能力,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护理服务。
特殊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特殊 治疗方法,如机械通气、血液
净化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4
外科病人酸碱平衡失调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状态,及时 发现潜在问题。
控制感染
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避免因感染引起的酸 碱平衡失调。
ERA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分析了外科病人常 见的体液和酸碱平 衡失调类型及原因
讲解了针对不同失 调类型的诊断和治 疗方法
介绍了体液和酸碱 平衡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探讨了体液和酸碱 平衡失调对病人预 后的影响
强调了预防体液和 酸碱平衡失调的重 要性
未来研究方向
01
02
03
04
深入研究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
饶建明外科病人的体液和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酸碱平衡失调课件
• 引言 • 外科病人的体液平衡 • 酸碱平衡失调 • 外科病人酸碱平衡失调的预防与处理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CONTENTS
01
引言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https://img.taocdn.com/s3/m/ebfdd83583c4bb4cf7ecd15c.png)
-
CO2+H2O
管腔膜
基侧膜
8
图4-1
近曲小管和集合管泌H+、重吸收 HCO3- 过程示意图
远端肾单位与近端肾单位酸化作用有什么不同? ①远端肾单位H+的排泌是由管腔膜H+-AT P酶泵介导的,近端肾单位H+的排泌是由管腔膜 Na+-H+交换转运蛋白完成的。
②远端肾单位泌H+不能转运Na+,近端肾单位 泌H+同时转运Na+。 ③远端肾单位HCO3-重吸收是由基侧膜转运蛋 白以CI-—HCO3-交换方式逆向转运完成的。 而近端肾单位HCO3-是由基侧膜转运蛋白以 Na+-HCO3-同向转运至血循环的。
管腔膜
基侧膜
11
图4-2 尿铵形成示意图
三、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血液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HCO3-]和[H2CO3] 的浓度比值,三者参数的相互关系可用酸碱平衡公式 (Henderson-Hassalbach)表示:
[HCO3 - ] [H2CO3] [HCO3 - ] α·PaCO2
pH = Pka + Lg
在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时,由于肾脏的代偿作
20
六、AG(Anion
Gap)
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Uc:K+、Ca2+、Mg2+ 等 UA:Pr-、HPO42-、SO42- [Na+]+Uc=[CI-]+[HCO3-]+UA 移项后 AG=[Na+]-([CI-]+[HCO3-]) CI- Na+ 140 104
9
3、NH4+的排出(铵盐的形式)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是产生的NH4+的主要场所。见图4-2 。
随着酸中毒的加重,不仅近曲小管泌NH4+增加集合管泌
NH3也可增加并与尿中H+结合成NH4+,NH4+在管腔 中与CI-结合形成NH4CI,从尿中排泄,即铵盐的形成。 可见NH4+的生成和排出是pH依赖性的,酸中毒越严重, 尿排NH4+量越多。 总之,HCO3-的重吸收,磷酸盐的酸化,铵盐的形成 是肾脏排酸保碱功能的三个基本环节。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是通过肾小管细胞上述活动实现的。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七章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七章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910936c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b.png)
三、血中的氧
氧的运输
血标本中 ctO2=O2Hb + cdO2 O2Hb是O2可逆地结合在红细胞中血红素的Fe2+上 1摩尔血红蛋白结合1摩尔O2 。 一升血中含血红蛋白浓度为9.3mmol/L(150g/L)
所有血红蛋白都结合O2时,可携带9.3 mmol/L O2 。
三、血中的氧
血红蛋白
HbA(正常成人基因产物)能结合O2 病态血红蛋白没有能力与O2结合:
渗透压
血浆中主要渗透物质:Na+、Cl-、葡萄糖和尿素计算:
mOsm/kg(水)=1.86(Na+[mmol/L])+葡萄糖[mmol/L]+尿素 [mmol/L]+9
*: 9 代表血浆中其他渗透物质:K+、Ca2+和蛋白质等 参考值: 275~300mOsm/kg(水)
第二节 体液平衡紊乱
一、水平衡紊乱 二、钠平衡紊乱 三、钾平衡紊乱
一、钠、钾测定
标本要求
钾标本 血浆与血清钾有什么差别 溶血 冷藏 孵育
钠标本 脂血标本
一、钠、钾测定
钠、钾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火焰光度法(FES)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 分光光度法 临床实验室常采用的是FES、ISE和分光光度法
一、钠、钾测定
火焰光度法
发射光谱法,被推荐为参考方法 样本用含有锂或铯的溶液稀释 被丙烷气雾化后燃烧 通过各滤光片,被光检测器接收 Li+ 或Cs+作为内标准与Na+、K+比较
一、血液气体特性
仪器校准
校准气体含有15% O2、5% CO2、其余是N2 。 摩尔分数(F)分别为0.15、0.05和0.80。 混合气体在37℃用水蒸汽饱和后(模拟病人血液 或肺泡气),送入仪器测定室(37℃)校准仪器计算 可得校准气体PO2=105 mmHg;PCO2 =35 mmHg 。
酸碱平衡与体液调节
![酸碱平衡与体液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06b36a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b.png)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学会放松,适当 进行深呼吸、冥 想等放松技巧
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保证充足 的睡眠
保持健康的饮食 习惯,避免过度 摄入酸性或碱性 食物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身体异常,预防疾病 体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体检频率: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年龄等因素确定 体检结果解读:根据体检结果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THANK YOU
汇报人:XX
调节血压:通过调节血液容量和血管阻力,维持血压的稳定。
酸碱平衡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酸碱平衡对体液调节的影响
酸碱平衡失调会导致体液调 节紊乱,影响身体健康
酸碱平衡是体液调节的重要 因素之一
酸碱平衡可以通过饮食、运 动等方式进行调节
酸碱平衡对体液调节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血液、尿液、呼
吸等方面
体液调节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酸碱平衡的维持过程
呼吸系统:通过 调节呼吸频率和 深度,改变体内 二氧化碳浓度, 从而影响血液pH 值。
肾脏系统:通过 调节尿液的酸碱 度,排出体内多 余的酸或碱,维 持血液pH值稳定。
消化系统:通过 消化食物,产生 酸性或碱性物质, 参与体液调节。
骨骼系统:通过 骨骼中的钙离子 与酸性物质结合, 维持血液pH值稳 定。
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
头晕、头
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项正文
项正文
项正文
项正文
恶心、呕
心跳加快
吐
意识模糊
死亡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
项正文
项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一、体液平衡 二、体液平衡紊乱 三、钠钾氯测定 四、血气分析 五、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体液平衡
一、水平衡 二、电解质平衡
一、基本概念
是指机体内的液体,包括水及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和一些有 机物。
体液 细胞内液(ICF) 细胞外液(ECF) 细胞间液:
二、水平衡 细胞外液占TBW的1/3
Na+功能:保持ECF容量、调节酸碱平衡、 维持渗透压、细胞生理功能
神经肌组织的兴奋性 ∝
KNa C2a M2g H
心肌兴奋性 ∝
C2aNaOH KM2gH
Na+主要从肾排出,肾对保持体内钠的平衡起 重要作用。“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钠平衡紊乱常伴有水平衡紊乱 ECF Na+<130mmol/L 低钠血症 ECF Na+>150 mmol/L 高钠血症
细胞内液占TBW的2/3
细胞间液占ECF的3/4
10.5L 毛细血管上皮
细胞膜
20 L
血管内液占ECF的1/4 血浆=3.5L 总体水的分布及体积
每天水的最小需求量
肾脏排出1200ml 皮肤蒸发和肺部呼出约200ml 体内氧化产生部分水 成人一天至少应补充1.0~1.5L水
三、电解质平衡
体液中存在的离子 细胞外主要阴离 体经液肌电肉解兴质奋维性:持体液渗透压子,保持体细液胞正外常子主分要布阳;离维持细酸胞碱内平子主衡要,阳有离缓冲作用;影响神
血浆Na+<130 或Cl-+HCO3-<120
水肿: 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增多、血容量增多以及组织器官水肿,称为水肿或 水中毒。
原因: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水和电解质排泄障碍等。
分型:水肿后由于血浆渗透压出现不同的变化,又可分为高渗性、等渗性、低渗性水肿。
二、钠平衡紊乱
胰岛素对K+的分布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临床上对于高血钾(hyperkalimia)病人,也常用静脉补充胰岛素和葡萄糖,促进血K+进入细胞
内,从而使血K+降低。
K+ 的平衡受物质代谢的影响 当糖原合成、蛋白质合成时钾进入细胞内,反之,糖原分解、蛋白质分解时钾释放到细胞外。
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 引起原因:
钠、钾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火焰光度法(FES)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 分光光度法 临床实验室常采用的是FES、ISE和分光光度法
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
胃消化液丢失;大面积烧伤; 丢失体液时,只补充水而不
反复放出胸水、腹水等
补充电解质
口渴、尿少、体温上升及出 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
血浆Na+>150 或Cl-+HCO3->140
血浆Na+为150 或Cl-+HCO3-为120~ 140
无口渴感,患者易恶心、呕 吐,四肢麻木、无力以及神 经精神
体液的交换 血浆与细胞间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与静水压之差 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 渗透压 水总是向渗透压高的一侧移动
渗透压 血浆中主要渗透物质:Na+、Cl-、葡萄糖和尿素计算:
mOsm/kg(水)=1.86(Na+[mmol/L])+葡萄糖[mmol/L]+尿素[mmol/L]+9 *: 9 代表血浆中其他渗透物质:K+、Ca2+和蛋白质等 参考值: 275~300mOsm/kg(水)
摄入不足 排出增多 血浆稀释 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 低血钾神经肌肉症状 影响心肌功能
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引起原因:
输入过多 排泄障碍 细胞内钾向外转移 神经肌肉症状 影响心肌功能
第三节 钠钾氯测定
一、钠、钾测定 二、氯测定
一、钠、钾测定
注意事项 钾标本 血浆与血清钾有什么差别 溶血(结果偏高) 冷藏(结果偏高) 孵育(结果偏低) 含钾的抗凝剂 钠标本 溶血 冷藏 脂血标本:离心后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尿标本注意防腐
来源与去路 来源主要由外界摄入 80-90%经肾排泄(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肾排钾影响因素 ADS促进肾保钠排钾,血钾升高、血钠降低促进ADS合成 酸中毒时尿钾增多,碱中毒时尿钾减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钾平衡紊乱
• 血浆钾浓度不能反映体内钾总量
• 临床以血清K为准 • 影响血钾浓度因素
钾在ICF与ECF间的转移 ECF的稀释与浓缩 钾总量 体液酸碱紊乱
高钠血症 过度水丢失 钠增加过多 钠排泌减少
渗透压不同分为 低渗性高钠血症 等渗性高钠血症 高渗性高钠血症
三、钾平衡紊乱
生理功能 参与细胞内的正常代谢 维持细胞体积、离子、渗透压及酸碱平衡 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分布 体内K+约98%在ICF,ECF仅占2%,血浆占0.3%
第二节 体液平衡紊乱
一、水平衡紊乱 二、钠平衡紊乱 三、钾平衡紊乱
一、水平衡紊乱 表现:总体水过少(脱水)或过多(水肿),或变化不大但水分布有明显差异,及ICF增多而
ECF减少,或ICF减少而ECF增多。 原因:为水摄入与排出不相等,不能维持水的动态平衡。
在体液平衡紊乱中,水平衡紊乱常伴有电解质及渗透压的平衡紊乱。临床上水、钠代谢失衡是相 伴发生的,单纯性水(或钠)增多或降低及其少见。
脱水: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减少。 分型:因血浆钠浓度的变化不同分为:高渗性、等渗性、低渗性。
脱水分类表
特点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水丢失多于Na+丢失,血浆 丢失的水和电解质基本平衡, 电解质丢失多于水的丢失,
渗透压升高
血浆渗透压变化不大
血浆渗透压降低
原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mmol/L)
阳离子: Na+、K+、Ca2+、Mg2+ 阴离子:Cl-、HCO3-、HPO42-,H2PO4-、SO42-以
及乳酸和蛋白质
阴离子间隙(AG) ECF中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AG =(Na+ + K+)-(Cl- + HCO3-) 因酸性代谢产物增多,表现为AG增加。
见于: • 氮质血症,磷酸盐和硫酸盐潴留。 • 乳酸堆积。 • 酮体堆积。
低钠血症
渗透压不同分为等渗、低渗和高渗性低钠血症: 等渗性低钠血症 假性:电解质排斥效应 低渗性低钠血症 (缺失性)和(稀释性)
①缺失性低钠血症 钠丢失多于水丢失 肾外丢失:尿钠(<10mmol/L) 肾性丢失:尿钠(>20mmol/L)
②稀释性低钠血症 水过度潴留 高渗性低钠血症 其它溶质(如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