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
孔子眼中的“孝”
(从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他谈仁,说义,讲礼,论孝。
他所说的核心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带我们走进孔子学说,走进这位老人的内心深处。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孝的故事。
我们可能听说过王祥卧冰的故事。
晋朝时期王祥的母亲病了,想吃鱼。
王祥就蹲在冰面上,用体温融化冰块。
然后捕鱼给母亲吃。
南宋著名的词人陆游也是一个例子。
因为他的母亲不喜欢唐婉,虽然陆游和妻子唐婉的感情很好,但他却为了孝顺母亲忍痛休妻。
从而给后世留下了那首著名的伤感词作《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陆游和王祥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孝心。
但这是真正的孝吗?春秋时期的孔子在《论语》里也多次提到了孝。
陆游和王祥的做法和孔子提到的孝是一回事吗?)孝是我们中国人最不陌生的道德。
尊重老人,尊老爱老。
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最普遍的道德。
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个地区、不管是什么职业、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
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
很早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
孝在最原始的文字里头,在卜辞里头他的形状像一棵树。
树上面枝繁叶茂,上面有枝叶,底下是根。
不管你枝叶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你都根源于一个根。
你的生命力在根,你都来源于根。
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最大的老。
我们是炎黄子孙,有炎帝、黄帝。
我们是炎黄子孙。
所以孝在中华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
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
孔子的《论语》里头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
据说宋朝,北宋王朝宋太祖在他夺取天下以后,他声称要以孝治天下。
宋太祖的宰相赵普说过这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个半部《论语》治天下应该说和宋太祖说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
为什么呢?《论语》里出现孝字出现了17次。
《论语》一共20章,这17次出现孝,有15次在前10章。
所以他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后来到宋太宗继位以后,赵普去世了。
去世的时候,人们去翻他的匣子,据说,传说就是一部《论语》。
孔子眼中的“礼”
从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他谈仁,说义,讲礼,论孝。
他所说的核心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带我们走进孔子学说,走进这位老人的内心深处。
(在人们印象中孔子是深谙“中庸之道”的。
他做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
因此有人认为孔子一定是一个很圆滑的老好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几乎在用一生的时间坚定的做着一件事,那就是:推行“周礼”。
因此人们一提起中国就会想到是礼仪之邦。
一提起礼,就会想到孔子。
但是,孔子也因此背负了保守甚至反动的骂名。
那么“周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孔子所推行的礼究竟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呢?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为你论孔子眼中的礼。
)礼最初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礼是有不同层次的,有的礼是人类最一般的礼,人类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平常交往中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范。
比如说,见到老人,要表现一种尊老的礼,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要向老人让座,这是一种礼。
见到残疾人的时候或者见到病人的时候,应该要对病人表现出一种关心,从神态上、从语言上、从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一种爱护、关心,这些都是礼。
这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这种规范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在中国,最早的礼是用来祭祀神时的器物和仪式程序的规定。
到了周代,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礼的制度。
概括讲,包括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
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
这些礼仪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目的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他比礼节更细,更繁琐。
到了孔子生活的年代,人们已经逐渐不再遵守周朝时期的“礼”了,所以孔子在积极推行周礼。
孔子这个思想提倡礼,注重人际交往之间基本的准则。
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非常大。
所以现在世界称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西方人看我们中华民族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一、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三、忠一、“忠”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忠,敬也,同心曰忠。
二、《论语》中“忠”的三类出现形式。
(一)交友(二)事君(三)治民四、信一、“信”的含义。
所谓信,《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以诚与信互训,这表明“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可靠。
从信的字体构成来看,信从人从言,由“言”和“人”组成,即“人言为信”,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守言行诺,亦即“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五、恕从曾子对“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所做的“忠恕而已”的高度概括,再到子贡“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追寻,可以感受到仁爱精神从理论层面进行一次次凝练的同时,实际上也为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层面而摸索出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恕”“”何为以““勇”乱”二、“智”在论语中的体现1.为学方面做学问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为智。
爱学习,不放荡,打好根基为智。
《论语》中并没有直接提出“智”,而是以对待知识的态度来说明智的语句也有很多,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荒于嬉2.统治国家方面作为统治者能够了解人才,选拔正直的人居上位为智。
不失人亦不失言,即慎言为智。
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敬鬼神但不沉湎于鬼神之事为智。
3.为人处事方面居住在仁德的地方,接近仁德为智。
“有道”时智,“无道”时愚,实际上在混乱世道下装傻,即“愚”,是大智若愚。
入仕从政,出来做事为智。
三、智的性质与内涵智,.。
孔子眼中的 “孝”
对于“人肉疗疾”一说,李 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没 有附录任何相应的药方,表示 出他对此所持的彻底的否定态 度,李时珍写道:“始作方者, 不仁甚矣,其无后乎?” “身 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父母虽病笃,岂肯欲子孙残伤 其肢体而自食其骨肉乎?此愚 民之想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 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 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 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 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 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 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 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 这些。 ——鲁迅
割股疗疾
何澄粹“亲病日锢, 俗尚鬼,病者不进 药。澄粹剔股肉进, 亲疾为瘳(choū, 病愈) 《新唐书· 孝义传》
近年来,记者也获悉多例空巢老人 孤独终老于家中而不被人知的事件。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往往无法迅速向外界发出求 助信息,而陷入无人问津以致死亡 的悲惨境地。
敢父 不要 亡子 。亡 , 子 不
敢君 不教 死臣 ;死 , 臣 不
夫 为 妻 纲
父 为 子 纲
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 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中庸》
临丧则必有哀色,执绋 (fú,特指牵引灵柩的大绳)不笑。 ——《礼记》
丧者哀戚,饱食于其侧, 是无恻隐之心。
——何晏《论语集解》
临丧哀,不能甘也。
——朱熹《论语集注》
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
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 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 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 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 出,持归供母。
浙 江 任省 青义 天乌 中 学
孔 子 眼 中 的
孝者,礼之始也。 ——《左传》
孔子的伦理观
孔子的伦理观
孔子的伦理观可以概括为仁、礼、孝、忠、信等核心价值观。
首先,仁是孔子伦理观的核心。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互动,主张善待他人、关心他人的利益和福祉。
他认为通过培养仁爱之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其次,孔子十分重视礼。
他认为礼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关键。
孔子主张人们在行为上要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以使整个社会得以稳定和进步。
孔子还强调孝道。
他认为孝顺父母是人们道德修养的基础,也是为人子女的基本义务。
对于孔子来说,孝是一种亲情和道德的象征。
忠和信也是孔子伦理观的重要价值观。
孔子认为人们应当忠于国家和君主,并以正直诚实的态度对待他人,保持承诺和信任。
总的来说,孔子的伦理观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行为的规范以及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孔子哲学的核心概念
孔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被奉为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
孔子的哲学思想深刻而丰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一些核心概念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将来探讨一下孔子哲学的核心概念。
1. 仁:在孔子的思想当中,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道德准则。
仁是一种爱心、同情心、慈悲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联系。
孔子认为,无论在家庭生活中还是社会交往中,都应该以仁为准则,待人处事要有仁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孔子强调,仁是一种天赋的品质,每个人天生都有,只要开发出来,就能做到善待他人。
2. 礼:在孔子的思想中,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是社会生活的规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方法。
孔子认为,只有遵循礼仪规范,才能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不会发生冲突。
孔子提倡要恪守礼仪,尊重长辈,孝顺父母,遵守道德准则。
只有在礼的规范下,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3. 忠:孔子认为,忠是一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忠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承诺。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职责,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孔子主张在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中要忠诚,任职守职,尽心尽力,做到诚实守信。
4. 孝:在孔子的思想中,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之一。
孔子强调,孝是人伦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环,是对父母的尊敬、孝顺和关爱。
孔子认为,只有孝顺父母,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和庇佑,才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和社会。
孔子提倡要尊重父母,孝敬长辈,传承孝道,让孝道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5. 信:孔子认为,信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
信是一种对真理和正义的坚定信念,是言行一致、诚实可信的表现。
孔子强调要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言而有德,不言而信,不言而德,做到信守承诺,不言而信。
以上就是关于孔子哲学的核心概念的一些探讨,这些核心概念蕴含着孔子深刻的人生智慧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孔子仁的哲学思想
孔子仁的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之一。
孔子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仁政: 孔子认为,仁政是指真正的政治,是以人为本、以爱心为基础的政治。
他认为,只有以仁政为基础的国家才能得到长久的繁荣和安定。
2.礼制: 孔子认为,礼制是社会秩序和文明的重要保障,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基础。
他认为,礼制是由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所组成的,是人类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3.五德: 孔子认为,五德是人的道德准则,是人的道德品质的基础。
五德包括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只有具备五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4.忠孝: 孔子认为,忠孝是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人的道德品质的最高体现。
他认为,忠孝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和谐。
5.爱民: 孔子认为,爱民是政治家的最高职责,是政治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以爱民为重,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造福,并以身作则,做到自身行为正直,为人民树立榜样。
6.礼义廉耻: 孔子认为,礼义廉耻是人的最高道德追求,是人的最高道德标准。
他认为,礼义廉耻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和谐。
7.教育: 孔子认为,教育是人的最高道德追求,是人的最高道德标准。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保障。
8.政治: 孔子认为,政治是人的最高道德追求,是人的最高道德标准。
他认为,政治是维护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保障。
孔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忠孝观
论语忠孝观《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忠孝观念。
在古代社会中,忠孝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
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们通过对话和论述,表达了对忠孝的深刻理解和重视。
首先,孔子强调了孝的重要性。
他认为孝是仁的根本,是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主张子女要尊敬、顺从父母,尽自己的本分和责任。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父慈子孝”的双向关系,认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
其次,孔子谈到了忠诚的重要性。
他认为忠诚是君臣关系、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品质。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他主张臣子要忠诚于君主,但同时也强调了君主的义务和责任。
此外,孔子也认为忠诚不仅是对君主的义务,也是对国家的义务。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天下之有德者,为能以天下为国家,以国为家,以家为身。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国家为重,为国家尽忠职守。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忠孝的相互关系。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之与比。
”他认为君子的行为应该以道义为准则,而道义则包括了忠诚和孝道。
同时,孔子也认为孝是忠诚的基础,只有在家中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在国家和君主面前表现出忠诚。
因此,忠孝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最后,《论语》还强调了忠孝与礼的关系。
在古代社会中,礼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规范之一。
孔子认为礼是表达忠孝的一种方式。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生则敬养,死则敬享。
尽此四者,以孝于友。
”他认为人们应该用礼来表达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同时,孔子也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齐景公有疾,孟武伯问疾。
公曰:‘命代之死。
’对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愿公更之。
’公曰:‘及斯言也,四海之主可废一君。
孔子对仁义礼智信的解释
孔子对仁义礼智信的解释“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这五种精神信念与行为规范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是社会上广为认同的德行规范,孔子继承了华夏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泽于后世。
它们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义、礼、智、信仁:悲天悯人的生活态度,对待人和其他事物的方式。
义:遵循正义的生活道路。
礼:维持整个儒家社会的基本信条,是维系社会的规则·形式,必须遵守,相当于程序法。
智:能够在明辨是非基础上趋利避害的判断力。
信:对承诺的遵行和高度尊重。
何谓仁?仁者,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
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一、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一)孔子对“仁”有诸多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而“仁”的基本内涵浓缩在他与樊迟的问答中。
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
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以同情心为本,本着同情心以推己及人,故曰爱人为仁。
(二)有时候,孔子用“仁”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品德,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
在这一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二、《论语》中“仁”的诠释。
(一)真性情的合理流露。
(二)能推己及人。
仁的实践包含了为人着想。
(三)“大而化之之谓圣”。
至于仁,自己想要成功,也让别人能够成功;自己想要通达,也要让别人事事通达。
能够在近处找到这样的例子,推己及人地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此外,要正确了解孔子“仁”的思想,还要认识到仁是“为己”和“为人”的统一,是“自爱”和“爱人”的统一。
二、义“义”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和范畴之一。
“博爱之谓仁,合而宜之,之谓义”。
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
它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一种绝对的道德律。
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如果一个人遵循某些道德,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即便他所做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义。
用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常用的一个贬义词来形容,这是图“利”。
儒家认为“义”和“利”是截然相反的。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后来的儒家常常强调“义利之辨”,认为这是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
三、忠一、“忠”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忠,敬也,同心曰忠。
二、《论语》中“忠”的三类出现形式。
(一)交友(二)事君(三)治民四、信一、“信”的含义。
所谓信,《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以诚与信互训,这表明“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可靠。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孝悌耻感等概念内涵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孝悌耻感等概念内涵“仁者爱人”。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
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
例如: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
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强调宗法伦理观念。
宣扬"性善论"。
《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也强调"仁义礼智根于心"。
"性善论"相信人性本善,崇尚道德修养,依靠道德来对权力进行约束,认为掌权者是道德至善的化身而不会为恶。
统治者布德于九州、牧民于四海,对臣民进行礼德教化,臣民要修身养性、尊尊尚德、沐浴圣化,老老实实依"礼"行事,做统治者的顺民。
儒家哲学儒家思想的核心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九个字:仁仁: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儒家仁之德分四层境界,第一层乃修身之仁,二层乃齐家之仁,第三层乃治国之仁,第四层乃平天下之仁。
义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真正将“义”的精髓提炼并发扬的是亚圣孟子。
孔子思想中“仁”“义”“礼”的关系
孔子思想中“仁”“义”“礼”的关系
孔子思想中,“仁”、“义”、“礼”是三大核心概念。
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
各自展现出独特的内涵。
首先来看“仁”,它是孔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
仁是一种道德品质,既
是人的处世态度,也是人的内在修养,更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孔子认为,人应该具有仁
的品质,即待人以诚,慈爱怜悯,同情体谅。
他认为,只有具备仁的品质,人才能成为有
道德的人,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才。
在孔子看来,“义”是一种道德准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它不仅指符合社会规范的
行为,还代表着一种品德、一种精神。
孔子认为,“义”是指对待人事物要秉持正义之心,尊重他人、敬畏天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只有坚持“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
公正和和谐。
最后,我们来看“礼”。
在孔子思想中,“礼”是一种涵盖仪式、礼节、仪容仪表、
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的文明规范,是文化传承和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孔子强调,“礼”
是一种舞台上的形式和仪式,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他认为,只有遵循各种礼仪
规范并将其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才能在社会交往中保持和谐、礼貌和敬畏。
总的来说,“仁”、“义”、“礼”在孔子思想中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各自独具特色。
它们是构成孔子思想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的一大珍品。
正是提
倡“仁”、“义”、“礼”这种价值观,才让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了独特的影
响力和地位,值得我们一直倡导和传承。
百家讲坛之方尔加讲孔子
第三:人格的取得,人格是怎么(培养)的,那么人格也不是人天生所具备的,也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所以孔子特别强调学习,那么在《论语》当中,孔子也说过这种话,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把人分为这样四类,那么他这里也讲到“有生而知之者”,仿佛有的人天生不用学习,天生脑子里就具备了,一切知识,具备了一切道德,有人由此批判孔子是先验论,是唯心主义,其实如果我们把《论语》整个好好读一读,具体地来分析孔子,我们会发现,孔子的所谓的:“生而知之者”其实都是虚设,是一种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他表面上讲有“生而知之者”其实他又否定了,“生而知之者”因为你问他谁是“生而知之者”,他给你举的例子都是什么人呢,尧舜禹。古代的这些大圣人都死了,没有了,你问他眼前谁是“生而知之者”,眼前没有一个真正的“生而知之者”。连孔子都说,“吾非生而知之者”,他本人也不是“生而知之者”。所以我们说其实“生而知之者”在孔子的思想中并不存在,只是一种虚设,只是为了教育学生的时候,他的一种教育方法,为了教育学生,他设定出这么一个东西,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就象我们说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百分之百的饿圆吗?其实没有,圆只是在几何当中存在,是人们从具体的圆中提炼出来,抽象出来,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具体的事物中有绝对的圆吗?绝对的圆是没有的,百分之百的黄金是没有的,百分之百的氧气是没有的,所以他的“生而知之者”就是一种百分之百的氧气,百分之百的黄金,孔子真正重视的还是后面的“学而知之者”和“困而知之者”,所以人格从哪来呢,人格是从学习得来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问,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多学习,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复习,那么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看看孔子是怎么样学习的,孔子这种学习就不单纯是一种知识性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性的学习,人格性的培养,真正是“学而时习之”,真正是贯通全身的学习,那么据说孔子大概是二十九岁的时候,跟鲁国著名的演奏家师襄子弹琴,弹的特别好,那么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旋律,孔子很聪明,这个旋律很快就会弹了。那么师襄子也认为他弹的不错,弹的不错可以往下学了,但是孔子认为自己没有真正的学会,师襄子就问他说你怎么没学会啊,这个旋律你都会弹了,你怎么能说你没学会呢,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这个旋律的数,数是什么呢,相当于节奏,就是旋律我虽然会弹了,但是旋律的背后所隐藏的那种节奏,内在的节奏我还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师襄子就觉得这个学琴的年轻人了不起。就是他对这个音乐的学习,对旋律的学习,不是一种表层的掌握,不仅仅是知道而已,他要求深层的掌握,那么他就让孔子继续练习,那么孔子又练了很长时间,练到后来怎么样,弹的就相当棒了,跟刚开始光掌握旋律就不一样了,那么一旦掌握节奏,那就会怎么样,拨动人的心弦,师襄子后来听孔子弹这个旋律的时候,他的心弦就被拨动了。他感到很感动,这说明什么,孔子对这个旋律的掌握已经不是浅层次的掌握,不是一般性的掌握了,深层地掌握了,掌握了它的数,那么师襄子就跟孔子说现在你学的相当好了,弹的相当好了,可以往下学了,但是孔子怎么样,孔子说还是不行,我掌握的还是太浅,当你掌握的怎么浅呢,他说我还没有掌握这首旋律的志,这个志是什么?主题思想,当初做这首旋律的人他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他的想法是什么,那就相当深了,比数还深,比节奏还深,大家注意要想掌握前人的主题思想,掌握最深层的思想,需要什么,需要弹琴的人,同时你的人格,你的思想道德也得跟着一步一步地向上升华,如果你不能升华到一定的境界,你根本不可能体会出,前人的主题思想,你根本不可能掌握前人的灵魂,所以孔子又进一步的练,最后练练练怎么样,终于体会出,这首旋律的主题思想,我通过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呢?说明人格的培养不是一般性的培养,人格的学习不是一般性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认识的学习,而是一种熏陶,一种体会,是一种品位,需要非常深刻地理解。
下列几句属于孔子对于仁孝的诠释
下列几句属于孔子对于仁孝的诠释仁者爱人,尊己重别,和而不同,礼义为先。
仁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庸。
故君子必有忧色,有怒色,有好色,有恶色。
其爱人之心,颜色也加以节制。
孝子敬天,敬祖先,孝顺父母。
其中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孝顺父母是所有孝道的核心。
孝者,善养长,不让其饥寒。
孝者,怀恩必有忠,敬老必有孝。
谷神不死,是以祭祀之道不绝。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子曰:“不知中道而好直,谓之矜夫。
不知木名,谓之夫子。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的这些话,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
他诠释的仁孝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事。
首先,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心的人应该爱人、尊己,顾全大局,能够体察别人的感受并且有所表达,同时能够真正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听取不同的声音,欣赏不同的文化去让自己不断地成长。
另外,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心的人是可以做到中庸的,不会沉迷于喜怒哀乐之中,而是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这种平和的心态与现代的心理学中的“内在态度”非常相似,它能够让我们的情感得到平衡,同时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孔子对于仁孝的诠释还体现在对于家庭关系的重视上。
他提倡孝顺父母,指出孝顺父母是其他一切孝道的核心。
同时,孝子要能够善养长辈,不让他们受到饥寒之苦。
另外,孝是重要是因为它延续了“祭祀之道”,即通过祭祀来祈祷福祉和平安,保持对过去的敬畏之情。
最后,孔子在谈及仁孝的时候还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孔子用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失去长期的目标。
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有长远的目光去看待问题,而不仅仅把眼光放在眼前。
综上所述,孔子对于仁孝的诠释深刻而精简,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美好的成分。
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并且不断地弘扬下去。
孔子关于孝道名言孔子孝道名言有哪些
孔子对于孝道的名言_孔子孝道名言有哪些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对于孝道的论述,那你知道孔子的孝道名言有哪些吗 ?下面分享了孔子对于孝道的名言,供你参照。
1)孟子曰:“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 孟子说:“亲爱父亲母亲亲,即是仁 ;敬爱兄长即是义。
”出自 (春秋 )《孟子 ;尽心上》。
2)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敬爱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 (春秋 )《孟子 ;离娄上》。
3)14 .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虑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亲母亲受累受累,不要让父亲母亲分担你的忧虑。
出自《劝报亲恩篇》。
4)出入帮助须谨慎,朝夕侍奉莫厌烦。
意思是:父亲母亲出入 (门) 要小心搀扶,早晚侍奉父亲母亲不要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5)爹娘眼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 ;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顺父亲母亲就是好儿男,孝顺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顺又贤惠的名誉。
出自《劝报亲恩篇》。
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顺父亲母亲,出门要敬爱兄长。
出自 (春秋 )《论语 ;学而第一》。
7)父亲母亲呼,应勿缓 ;父亲母亲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亲母亲呼叫,要赶快答应 ;父亲母亲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 (清)李毓秀18)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应当这样的。
出自《孝经》。
意 ,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9)呼叫应声不敢慢,一心一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亲母亲呼喊,应马上答应,不能够怠慢,要一心一意 ,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10)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亲母亲吃,好衣先给父亲母亲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
孔子对于孝道的名言【经典版】1)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良。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切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鉴别真切的忠良。
出自《名贤集》。
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孔子眼中的“孝”-方尔加
孝是我们中国人最不陌生的道德。尊重老人,尊老爱老。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最普遍的道德。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个地区、不管是什么职业、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孝在最原始的文字里头,在卜辞里头他的形状像一棵树。树上面枝繁叶茂,上面有枝叶,底下是根。不管你枝叶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你都根源于一个根。你的生命力在根,你都来源于根。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最大的老。我们是炎黄子孙,有炎帝、黄帝。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孝在中华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孔子的《论语》里头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据说宋朝,北宋王朝宋太祖在他夺取天下以后,他声称要以孝治天下。宋太祖的宰相赵普说过这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半部《论语》治天下应该说和宋太祖说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为什么呢?《论语》里出现孝字出现了17次。《论语》一共20章,这17次出现孝,有15次在前10章。所以他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后来到宋太宗继位以后,赵普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人们去翻他的匣子,据说,传说就是一部《论语》。而且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这个孝的道德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把孝和仁联系起来,仁这个道德是孔子思想中的最高道德。仁是什么?仁者爱人,就是爱,就是内在的真诚的爱的情感。孔子说这个道德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我们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孔子有个最得意的学生——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死了以后孔子非常非常的痛苦。孔子说“天葬予,天葬予”《论语》。就好像天要抛弃我。颜回这个学生死了以后给孔子带来这么大痛苦。但是像颜回这样好的学生,颜回这样有道德的人,孔子说颜回也顶多能够连续三个月不违反仁。意思就是说连颜回这样的人都不能够长期地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做到仁。仁简直太难了,他也就三个月不违反仁。所以仁这个道德是最高的。仁这个道德强调的是人们的一种内在信念,强调的是一种真诚。仁这种道德他是比较抽象的。他要通过一个具体道德来体现。在具体道德中那种道德最能够体现仁呢?仁可以通过很多具体道德来体现。你比如孔子也讲过“恭,恭敬;宽,宽厚;敏,敏捷;惠,恩惠”。这些都是道德。但是在孔子看来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的、能够更好的、集中的体现仁的道德的莫过于“孝”。孝是最能体现仁。仁也能够通过其他道德来体现。但是最好最好是通过孝来体现,孝是最能体现仁的道德的。为什么孝能够体现仁的道德呢?因为孝道最讲究内心真诚、没有代价、不是为了别人,就是我的内心,就是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仁不就是这么一种道德吗?仁就是讲内心,而孝这种道德是最强调内心,所以孝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比如有人问什么叫孝?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现在很多人说孝顺父母就是能够养活父母。养活父母什么意思?父母要吃,给他吃。要穿,给他穿。要居住,给他居住。父母需要物质,有什么物质需求,有什么物质的待遇,我都给他。能够养活父母。孔子认为不是这样。(孔子)说你对你们家养的狗,养的马,你也得满足他们得物质需求啊。孝和养狗马不同,最大的区别是内心真正的尊重父母。发至内心的那种情感。发至内心的一种道德。还有人也问孝,孔子也回答了,也这么回答,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一)孔子眼中的“仁”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内容简介:今天我给大家讲孔子“仁”的思想。
那么“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人说占有最高的地位,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部分就是“仁”。
那么“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
“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
“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
这就像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内心。
那么“仁”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
那么什么叫人格呢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
孔子认为,人格应该高于身份,孔子当然很强调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强调证明,君臣上下这种等级是要讲的,但是这种等级不能概括人格,人格高于等级。
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那里是自我,人格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尽管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尽管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什么“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但是人格的培养仍然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人们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别人怎么不对,不要老是想客观,一切先看自己的主观。
另外孔子的伟大还在于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生时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我都教。
为什么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
那么“仁”的第三个意识是人为贵意识。
人为贵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在儒家的一部书《礼记》里头就有这种说法,“人为天下之贵,”说人是什么人是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
孔子的贤德
孔子的贤德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和贤德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孔子的贤德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忠等方面。
孔子所倡导的仁,是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道德原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能够体恤民情,关心社会,具有爱心和同情心,能够化解矛盾,维护和平。
孔子的义,是指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一种道德操守和自律精神。
他认为,一个人要有诚信,言出必行,不言而信。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建立自己的威望。
孔子所提倡的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和社会习惯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和关系维护。
他强调,礼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只有遵守礼仪,才能保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孔子的智,是指知识和智慧的体现。
他强调,知识是一种修养和自我提升的途径,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增长智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孔子的信,是指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精神,是一种道德操守和自律精神。
他认为,一个人必须言出必行,不言而信,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建立自己的威望。
孔子的忠,是指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责任感。
他认为,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负责,对国家和人民忠诚,有担当,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孔子的贤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珍视和传承的宝贵遗产。
他的思想和精神将继续影响着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 1 -。
孔子理想人格
孔子眼中的“理想人格”说起孔子设计的理想人格学说,到底定义是如何,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想法,没有标准的衡量范式。
一般看来,将孔子的“理想人格”定义为以下几个版本:第一种,最普遍的版本说法。
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一礼”人格。
之所以感觉上最为普遍,是因为其言简意赅,简单一句话,就将其重点突出,主旨鲜明,令人很容易理解并印象深刻。
第二种,比较详尽版本。
此版本为第一版本的扩展说,讲具体的“内仁外礼”扩展说明了一下,如下: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以“仁”“礼”统一的伦路到的为基础,以“圣人”和“君子”为主要模式,包含对“仁”“义”“礼”“智”“信”的综合要求,表现为“内圣外王”的人世型人格。
第三种,从较深入的精神层面上阐述的版本。
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论述主要包括理想人格的精神价值内涵、理想人格的品质特征和理想人格的层次等方面的内容。
孔子在理想人格的实践中,提出了立志、学习、克己和修己、内省等几种途径。
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和实践是密切联系的,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理想人格模式和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
对其概念上定义的版本,我自己就只写了这简单三个版本,而对其深刻的含义剖析,孔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详细含义的简单概述如下。
孔子对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人格,包含着对人的“仁义礼智信”的全面要求。
我简单的概括这五方面的要点来说明:⑴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以一个圣哲胸怀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仁”在他的理想人格里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第一,孔子认为天地万物人为贵。
孔子认为仁之方是忠恕之道,推己及人,主张人与人相处要互相尊重和同情。
第二,仁本身包含有义。
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在理想人格中要求中“仁”最为重要,它不是一个道德的重点,而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人的理想人格不是在生命的某一时刻能得到最终实现,而是在对“仁”的终生追求中完成的。
⑵义而对于“义”,孔子在义利关系上,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应把义放在首位,将利益放在第二位。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仁”是“礼”的内在根据,“礼”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依礼而行是“仁”的表现,这两方面相辅相成。
“仁”是人类社会中人最神圣而美好的特质,“礼”则是人们依礼而遵循的能够和谐相处的适当的方式。
习礼才会有敬畏之心,才能一步步靠近“仁”,使二者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思想;仁;礼;辩证统一在孔子儒家学说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仁”的观念固然是孔子提出并丰富的,但“仁”如何表现?它是深藏于内心的最为神圣而美好的特质,而礼的提倡正是人心的外在体现。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则成仁。
关于孔子儒家思想学说的“仁、义、礼、智、信”诸多方面,在众多的观点中,大家一致认同的就是“仁”和“礼”。
虽然,对仁和礼的内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有这样那样的观点,可无法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含义的两个概念。
1 孔子倡导的“仁”“仁”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专题论述“仁”的章句有55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后人概括总结成儒家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仁”也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可见“仁”在孔子心中的分量。
那么,儒学的“仁”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先看仁的本意。
仁字的笔画自古至今基本没有改变。
《说文》:“仁,从人从二。
”人,表示站立的人;二,表示复数。
不仅是一个人,还要兼及别人。
有文字学者进一步解释,这里的二还有代表天、地的意思,即以天性善良、地德敦厚来博爱、包容他人。
更有学者把二解作“丄”(甲骨文“上”字),表示提高、升华人的道德。
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说明仁的基本含义:亲爱别人。
《说文》:“仁,亲也。
”《礼记》:“上下相亲谓之仁。
”孔子说:“仁者,爱人。
”“仁者,人也。
”孔子把“仁”的整体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孝应该是我们中国最不陌生的道德了,尊重老人,尊老、爱老,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最普遍的道德。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个地区,不管是什么职业,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
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这个孝在卜辞里头,在最原始的文字,在卜辞里头,它的形状像什么呢?像一棵树,树上头枝繁叶茂,上头有枝叶,底下是根。你这个枝叶不管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但是你都根源于一个根,你的生命力在根,你都来源于这个根,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最大的老,当然我们是炎黄子孙,有炎帝,有黄帝,炎黄子孙。所以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那么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孔子的《论语》里头,孝字出现了十七次。那么这个孝,很早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这个道德,不过,过去这个道德产生的时候,它还只是一种朴实的道德,自发的道德,用哲学的语言应该把它叫一种社会心理,它还不是一种思想体系,还不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是朴实,朴素的,自发的一种信念,自然产生的。那么孔子对孝这个道德的贡献在哪儿呢?在于他把孝从一种自发的道德,自然的道德,一种无意识的道德,最后把它提炼成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理论,一种思想,一种自觉的意识,这是孔子非常重要的贡献。它不再是自发的道德了,它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不再是一种朴素的东西了,是一种成体系的一种理论,他的贡献在于这儿。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处理得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资料都取自大自然,关键是怎样去索取?索取手段不出两个: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强制手段。西方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或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就是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是胜利了,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自从产业革命以后,西方人屡创奇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至宇宙飞船,小至原子,无一不出自西方“征服者”之手。
那么“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
“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这就像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内心。那么“仁”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
儒家讲孝,并不是让人们守着一种狭隘的道德,孟子说过这种话,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对我们老人好,对我们家长辈好,那么由此,我应该带着这种爱我们家老人之心,去爱别人。所以我们说,儒家孝的道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人为贵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在儒家的一部书《礼记》里头就有这种说法,“人为天下之贵,”说人是什么?人是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仁”的第四个观念是人和意识,和,和合,人和,这就是孔子提出的中庸。那么中庸到底是什么呢?我倒觉得,中庸的意思很可能就是和,就是和睦。也就是我们现在党中央所提倡的叫什么?和谐地向前发展,所以和谐地向前发展,那么一方面每个人尽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找出自己最恰当的位置,就是在这个发展中,你觉得最恰当的位置是什么?一方面怎么样还要向前发展,和谐地向前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 冀州市职教中心 >> 职教学报 >> 06年学报 >> 第二期 >> 正文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 热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
〔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30 更新时间:2006-5-29 文章录入:教科处 〕
孔子他很注重礼,他希望这个礼不能光停留在这个表面的形式,光表面上人们的语言,人们的眼神,人们的表情,人们的动作来遵循礼,不能光是表面的,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玩儿花架子,不能这样。礼应该真诚地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孔子说过这种话:“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什么意思?就是仁就是仁义道德的仁,人要没有真正仁的情感,没有真正爱人的情感,你搞这些礼仪活动有什么用呢?那么你如果没有这种真正爱人的情感,你即使演奏音乐,演奏音乐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衬托一种和谐的气氛,你演奏音乐又有什么用呢?你如果没有真正的爱人的情感,你搞礼乐活动有什么用呢?这些表面的礼仪,规章,礼仪规范有什么用呢,这些东西是要表达人的情感,你要不仁,没有爱人之心,你这些礼仪求动没用了,没有生命力了。
那么什么叫人格呢?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孔子认为,人格应该高于身份,孔子当然很强调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强调证明,君臣上下这种等级是要讲的,但是这种等级不能概括人格,人格高于等级。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那里是自我,人格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尽管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尽管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什么“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但是人格的培养仍然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人们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
季羡林谈做人与处世
那么义到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它是来表现仁,它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表现仁,那么它大概根据哪些情况,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那么我这里大概来介绍两种情况。第一,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义的表现不同。第二呢?根据所遇到的事情不同,义的表现也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义呢,它是一种道德,它是最高的一种形式,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仁这个最高的道德,通过具体的器物来实现,中间有很多环节,义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仁、义、礼,器物,在这些环节中,不能缺少义,如果缺少义的话,那么仁具体实现,通过器来实现,那么这个中间环节,就要被阻断,所以这是不能够被阻断的。义是中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先把义和仁进行比较,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礼记》里还说过这种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义者”这个“义”,就是我刚才要讲的道德、仁义、礼义这个“义”,“艺之分”这个“艺”是艺术的“艺”,文艺的“艺”,这个“艺”是不同的标准的意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是说正义的“义”,礼义的“义”,这个“义”呢,是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程度来实现仁。
主讲人简介: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今天我给大家讲孔子“仁”的思想。那么“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人说占有最高的地位,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部分就是“仁”。
在人们印象中的孔子是深谙“中庸之道”的,他做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因此有人认为孔子一定是在用一生的时间在坚定地做着一件事,推行
“周礼”,因此人们一提起中国就会想到礼仪之邦,一提起礼,就会想到孔子。孔子一举一动都讲究礼,很注重礼的形式,甚至于坐一张板凳、吃一块肉、挟一筷子菜都要讲究礼,现代人看孔子这样很迂腐。然而孔子又进一步认为礼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还要表达出真正的情感,心诚才是礼的根本。虽然孔子的这种看法很具有人性化,但是在其身后还有很多人批判他。他们到底批判的是孔子“礼”的哪一方面呢?孔子所遵循的“礼”与传统的“礼”是一回事吗?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仁 礼 孝 义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asp?Article站的即时页面。)
所以我们说,这个中庸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高层次的道德,所以我们说要做到它是非常不容易的。
义这个概念我们在平常经常使用,和其他的一些词连用,比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经常使用,那么义在孔子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给大家进行解释。那么孔子《论语》里头多次提到了义,比如他讲到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么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
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别人怎么不对,不要老是想客观,一切先看自己的主观。另外孔子的伟大还在于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生时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我都教。为什么?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那么“仁”的第三个意识是人为贵意识。
礼最初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礼是有不同的层次的,有的礼是人类最一般的礼,人类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平常交往的时候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见到老人要表现出一种尊老的礼,在公共汽车见到老人要向老人让座,这是一种礼,见到残疾人的时候,见到病人的时候,要对病人表现出一种关心,从神态上,从语言上,从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一种爱护,关心。这都是礼。这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这种规范在我们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