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校勘的方法
2.校勘
(3)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凡本书内 容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 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 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此法用力较劳,范围较广,非有较深阅历者, 难以运用。
(4)理校法。即在无祖本或他本可据,或 数本互异,无所适从之时,以道理定是非的 校勘法。这种方法最难,也最容易出错误。 陈垣说:“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 法。”
二、校勘的方法
陈垣总结的校法四例,即校勘常用的四 种方法如下: (1)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校, 遇不同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者, 即是此法。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方 法。优点是还祖本以本来面目,缺点是比较 死板,其主旨是只校异同,不校是非,只要 与祖本相异,即照祖本改正。
校勘之事,看似雕虫小技,仿佛人人可 为,实则确非易事,它要求从事校勘之人, 应具有全面的文化史知识和深厚的文献学功 底,才能做好。
校勘
一、校勘的原则
校勘的原则,即目的有三项:一曰存真, 二曰校异,三曰订讹。存真又分二种,一为 求古本之真,二为求事实之真。求古本之真, 多为藏书家所为。他们得到了一个善本,就 要把它跟通行本对校,把文字异同,以及书 的行款、版式、纸质,甚至旧本中的圈点, 收藏图章等都要一一记录下来。求事实之真, 就是“断其立说之是非”,即对原著的史实 错误订误。
(2)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行文互校互证, 以决择其异同,校正讹误。此法适于孤本自 校。但如古人之所作,则 不能本书前后自校。前人用本校法取得显著 成绩的宋吴经的《新唐书纠谬》和清汪辉祖 的《元史本证》。其所纠谬可视为史学研究, 但不能据此去改动原错:因校勘是恢复祖本 原貌,而不是替原作者改错。
文献的校勘2010
(二)有助文献整理与研究。 校勘应是古籍整理诸方法中的先导,如果不先做 好校勘工作而以误本做文献整理工作,则这些工 作会相应地出现问题。 《魏书·卢玄传》“卿等欲言,便无相疑难。” (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检《北史·卢玄传》,作“卿等欲言便言,无相 疑难。”《册府元龟》卷156引亦同。 校点者对此未加校勘,以误本为底本,也造成了 标点错误。
(二)本校法。 《校法四例》云:“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 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至于字句之 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 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本校法是在对全书内容、体例包括作者情况深入 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本书前后互证进行校 勘,以发现矛盾之处。
阮元《礼记注疏校勘记·序》说 : 此《礼记》七十卷本,出于吴中吴泰来家。乾 隆间,惠栋用以校汲古阁本,识之云:讹字四千七 百有四,脱字一千一百四十有五,缺文二千二百一 十有七,文字异者二千六百二十有五。羡文九百七 十有一。 上述《礼记》七十卷本是宋刻本,汲古阁本是清初 刻本,两个本子相去四百多年,而汲古阁本的错误 竟有如此之多,其他不属于官家经典的书,错误更 甚,可想而知。 《抱朴子·遐览》“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欲读书必先精校书, 校之未精而速读,恐读亦多误矣。”
日本大阪杏雨书屋藏南宋绍兴十年邵武朱中奉宅刻 《史记》( 集解 ),脱去“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 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共十九字(日本水泽利 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而南宋庆元建安黄善夫 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脱去“伯、仲雍之 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共十八字。 从版本鉴赏来看,二本为南宋建本之精者,“铁画银 钩”,“棱角峭厉”,文字校勘则未足为善本。
中国古典文献 第六章 文献的校勘
(一)“校勘”释义:需要澄清的两个概念
1.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雠” 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由于那时 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来完成。 • 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了很多,除对 校外,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校等方法。
(一)“校勘”释义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中國古典文獻學 第六章 文獻的校勘
《汉书· 艺文志》: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 孔子宅,欲以廣其宫,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 數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聞鼔琴瑟鐘磬之音,於是懼, 乃止不壞。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 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于學官。 《史记· 孔子世家》: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
彭叔夏校勘三原则:沿袭错讹当改;别有依据不可妄改;义可两存不必轻改。
(二)校勘学的产生及定义
•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水平, 其《读书杂志· 淮南内篇· 后序》列举各种“误例” 共六十二种。主要从书面材料发生错误类型的角 度来分类总结的,因此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标 志着对校勘条例的概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造成讹文原因分述:
• (1)字形致误 • 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行、楷 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大量俗字、 简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号,造成各种 字形致误的类型。 • Eg.江南本《汉书· 田延年传》:“今县官出三千 万自之,何哉?”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 (gài)”。《广雅》:“匃,与也。”《汉纪》“出 三千万钱与之”,可为旁证。因隶书“匃”作 “匄(gài)””,字形与“自”相似,因此讹为 “自” 。
(一)“校勘”释义
校勘的基本方法
校勘的基本方法校勘是文献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旨在通过检订文献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恢复原始的、准确的版本。
它主要应用于古代文献、经典著作、原始文本等方面,以确保文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校勘的基本方法。
一、考据考据是校勘的基础,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比较等。
首先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广泛的搜集,尽可能找到不同版本的文献,然后进行整理和比较,找出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和相同之处。
通过考据,可以为后续的校勘工作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二、辨伪三、异文比较异文比较是校勘的核心内容,即通过对文献中各种异文的整理和比较,找出原始文献的正确版本。
根据不同版本的文献,在文字、语言、句法结构、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比对,找出其中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经过反复比较和推敲,逐步确定原始文献的正确版本。
四、校勘注释校勘注释是校勘的结果之一,通过在文献中添加注释,对校勘过程中发现的错误、疑难问题、参考资料等进行说明,使得读者更加了解文献的来龙去脉。
校勘注释可以是对异文的详细解释和说明,也可以是对不同版本的比较和评析。
五、批改批改是校勘的最终目的和任务,通过校勘的工作,找出文献中的错误并加以修改,恢复其原始的、准确的版本。
根据校勘的结果,对文献进行文字、标点符号、断句等方面的批改,使其更加准确和易读。
总之,校勘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研究工作,需要对文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通过考据、辨伪、异文比较、校勘注释和批改等环节,可以确保文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后世的研究和传播提供真实的参考。
校勘工作的成果对于了解历史和文化、推动文献研究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校勘的基本方法
对校法的特点是比照原稿,逐字对校样,发现校样与原稿之间的异同,以原稿为依据去 异存同,保证原稿的原意正确无误地复制成付印样。
对校法的具体操作,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整理是指在一、二、三校基础上对校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从整体上对书稿各个部分的 校样进行统一协调处理的校对方法。它的重点是发现与订正各部分校样的整体协调与统一问 题。
整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操作:一是全书校完后,汇总校样,清点全书页 码;二是处理背白、合面等占页问题;三是检查书眉位置是否准确,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四 是清点图序、表序、题序是否连贯;五是检查各大小标题、序号是否连贯,字体、字号是否 统一,有无背题现象;六是检查封面、书名页中的相关项目是否一致;七是检查图、表、公 式的位置与格式是否恰当与规范;八是核对目录标题与正文标题内容是否一致,并填写页码; 九是核对注释与正文的一致性;十是检查数字、标点符号、专有名词以及外文的用法是否规
四、史书的校勘
1.为什么校勘
校勘,又称校订,更通俗的说法叫校对。是指用古书的原本或定本及有关资料进行核对, 比较文字篇章的异同,订正其错误。即主要看其文字是否有脱、衍、讹、倒等情况。古代又 称校勘为“校雠”。刘向曾对校雠下过定义。他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①
4.倒校法。指对清样从末尾开始,一字一字对照原稿进行校对,这种校对法适用于重 要的经典著作和短诗之类的书稿。
(二)本校法
本校法是在通读校样中通过本书前后、左右内容互证,发现问题,订正讹误的一种校对 方法。本校法要求校对主体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辨错能力,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 出现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
第二节校勘的方法
前例通过对校发现了版本间的不同,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后 例底本有脱文,于义不通,通过对校,校出了所脱之文,解 决了问题。
有时候发现了问题,而对校本身解决不了,就再用别的校法 来加以解决。 仍举《后汉书》为例,如: 《五行志六》:“后二岁三月,邓太后崩。”注:“上收考 中人赵任等,辞言地震日蚀,任〔在〕中(官)〔宫〕,竟 有废〔立〕之谋,郃乃自知其言验也。”
然必择一本为主,若他本、他书有善者,据以校改此本,必 注云:“原本作某,今据某本或某书改。”否则必犯无微不 信之讥,且蹈无知妄改之戒。原本不误而校改反误者,皆由 于此。
一则择一本为主,而又罗列各本之异同。
心知其善者,固当记注于上;即心知其误者,亦当记注于上, 以存各本之真面目,使后世读此书者,得参校其异同,斟酌 其是非,择善而从,抑亦校雠之善法也。然主前法者或讥后 为芜类而无所发明;主后法者,或讥前法为专擅而妄改古书。 其实各得其法,不偭其矩,皆有益于学者。
校记:“辞言地震日蚀任〔在〕中(官)〔宫〕 ,汲本、 殿本作‘辞言地震日蚀在中宫’。按:上文言‘戊者土主, 任在中宫’,足证原本‘任’下脱‘在’字,‘宫’误 ‘官’,而汲本、殿本则‘在’上脱一‘任’字也。今据以 改正。”
对校法的优点是“最简便,最稳当”、来自不参己 见”,免去妄改之弊。 短处是“不校是非”、“不负责任”。但“必须先 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
本校法的常用手段主要有:
A、用本书文句订正本书
古书一篇之内文义相承,用词往往一样,同一文句, 有时数篇共见,可以比对参照,校对讹误。
中国古典文献学知识点 (1)
导论两汉在儒家经典文献整理上出现过几次由官方主持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专门审定经义、校订经文。
第一次是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宣帝诏群儒在石渠阁论定五经同异,留下一部《石渠议奏》,后亡佚。
第二次是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在自虎观召开群儒大会,考论经义同异。
会议讨论的结果是产生一部《白虎议奏》,乂称《白虎通德论》,经班固撰集后,题作《白虎通义》。
第三次是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灵帝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校书宜和书法家蔡邕亲自书写于碑,使工锈刻,立于太学门外,供后儒晚学取正经文,史称“襄平石经”。
魏晋时期在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上有两件大事值得关注。
一是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
按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为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
二是汲冢竹书的发现。
流传至今的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
隋、唐两朝,唐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共同撰写了《五经正义》,即《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唐代的壁经和石经。
唐代的石经提议于大和元年,开雕于大和九年,雕成于开成二年,因此称为开成石经。
五代时在古典文献学史上最值得书写的大事是蜀石经与雕版印刷九经。
后唐长兴三年由国子监主持雕版印刷九经,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的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袁枢还首创记事本纪事本末体,成《通鉴纪事本末》。
有一些史料价值很高的著述体裁都是在宋代兴盛起来的,像年谱。
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校睡略》。
王应麟最能体现王氏古典文献学考据才能的著作是《汉书文志考证》、《困学纪闻》。
元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马端临《文献通考》。
明《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
清代是继宋代之后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
清代的古典文献学长于考据,并坚持把考据建立在扎实的小学基础之上。
因此,这种考据学又被称为汉学,与长于义理之学的宋学相对立。
又因为清代考据学作风朴实而被称为“朴学”。
清人的考据学家层出不穷,在整理和研究古典文献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校勘的基本方法范文
校勘的基本方法范文校勘是指研究古籍和文献的文字内容、版本、传承等问题的一种学术方法。
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多种版本的比较和校对,还原原始的文字内容,发现并修正历代版本中的误读、异文和脱漏等问题,从而确立一个较为准确的词句和文意。
1.汇集材料:校勘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尽可能多的版本资料。
这些版本可以是古代的文献版本,也可以是历代版本的刊本、抄本等。
研究者应尽力寻找各个版本的异同之处,以获得较为客观全面的记载。
2.比较校对:一旦获得了多个版本的资料,就需要进行比较校对。
这一步骤是校勘的核心。
通过对各个版本的对照,研究者可以找到异文和脱漏,确定每个版本的差异,进一步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3.归纳整理:比较校对后,研究者需要对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归纳和整理。
这样可以系统整理出各个版本的共同点和特殊之处,找出错误和异文,并进行分类和排序。
4.评判定本:通过比较校对和归纳整理,研究者可以建立一个基于地位较高的版本作为定本。
这个版本应该基于各个版本之间的共同之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版本的年代、录入者的身份和学术造诣等。
5.补遗修正:当定本建立后,研究者可以对原始版本的内容进行补遗修正。
这意味着根据各个版本的异文和脱漏,进行一些修正、标点和释义的工作,以还原原本的文字内容。
这也是校勘的最终目的和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校勘方法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古代文献或手稿可能已经失落,只留下了后人的抄本;抄本可能存在着不完善的改动或插入;版本的传承关系可能十分复杂等。
因此,校勘研究者需要具备丰富的学术素养、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总之,校勘是一种复杂且繁琐的学术方法,但它对于还原古代文献和史书的准确性以及揭示历史真相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认真的研究和比较校对,可以从多角度、多版本的角度探究古籍和文献的内涵,提高古代文献研究的深度和准确性。
第十三章校勘学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定也、 也作“ 。《玉篇》:“ 玉篇》: 削也、定也、 除也。 可见, 刊有“削除覆定”之义。 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之义。这与中国早期 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古制》:“ 古制》: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 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现错误时 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因此, 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因此,“勘”有 改正文字之义。 改正文字之义。 合用, 勘校” 校勘”。《魏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魏 崔光传》: 书·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等 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 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另如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 》:“ 另如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宜选史传学士谙究 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 (《全梁文 全梁文》 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全梁文》卷 27) 27) 可见, 勘校” 校勘” 可见, “勘校”或“校勘”都有发现并改正文献中的 错误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校勘等同于校对。 错误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校勘等同于校对。
王念孙认为, 王念孙认为,“筐”、“蓬”均是“筳” 均是“ 字之误。 读若“ ,《尔雅 尔雅》: 字之误。筳读若“庭”、“挺”,《尔雅》: 直也。 考工记·弓人 弓人》 “庭,直也。”《考工记 弓人》注:“挺,直 小簪形直,因此称为“ 柱与筳 也。”小簪形直,因此称为“筳”。柱与筳, 大小不同,而其形皆直,故类举之。 大小不同,而其形皆直,故类举之。此言大材 不可小用,小材不可大用,故柱可以持屋, 不可小用,小材不可大用,故柱可以持屋,而 不可以摘齿;小簪可以摘齿,而不可以持屋。 不可以摘齿;小簪可以摘齿,而不可以持屋。 字隶书或作“ 相似, “筳”字隶书或作“莛”,与“蓬”相似, 草书亦相似,故误“ “筐”与“筳”草书亦相似,故误“筳”为 “筐”、“蓬”。 又如, 诗经·硕鼠》:“誓将去女, 硕鼠》: 又如,《诗经 硕鼠》:“誓将去女,适彼 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韩诗外传》 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 引作: 誓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 引作:“誓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 得我所。 得我所。”
校勘学
第一章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第一节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校勘:比较审定,专指古籍的校勘。
即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比较它们的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
第二节校勘不是校对校对:书刊出版中的一项专门工作,如专家们对《二十四史》进行校勘、分段、标点,属于古籍的整理工作,书局把经过整理的《二十四史》排版印刷成书,要根据整理的底稿本,一再核对排好的版样,达到一致无误,这就是出版工作中的校对。
校对是指有明确可靠的底稿本作为断定刊印本正误的依据,原则上不涉及书籍内容。
校勘:需要搜集各种版本,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考证原稿文字语句,判断正误。
甚至需要在没有直接材料作为依据的情况下,力求对错误、疑难作出符合原意的判断,同时又不可替古人修改文章。
第三节校勘与校雠的区别“校雠”:形式:校对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
”内容①发展之一:校勘搜集不同版本,比较文字异同,订正错误,清除重复,审定篇章次序,完成一部可供缮写的稿本,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供刊印出版的整理好的稿本。
前人使用校雠一词,更多指校勘。
刘向《列子叙录》:“所校中书《列子》五篇。
臣向谨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臣参书二篇。
内外书凡二十篇,以校除重复十二篇,定著八篇。
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诸篇。
中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
及在新书有栈。
校雠从中书,已定,皆以杀青。
书可缮写。
”②发展之二:校雠:指整个古籍整理工作,包括古籍分类、文字校勘、版本考证、内容提要和编撰目录。
《汉书·艺文志》:‚(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文献学资料、习题、答案
1、中国早期文献包括哪些形式?简述它们在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答:中国早期文献形式包括甲骨文、金文、石刻等。
甲骨文等。
A:甲骨文也叫卜辞、契文、龟甲文等,它记录了和占卜相关的事情,其典册是中国最原始的书籍。
甲骨文是早期的“史书”,记载内容丰富,包括了政治、文化、军事、社会、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明确,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考古价值,保存了珍贵的早期史料。
B:金文也叫“钟鼎文”,又成为“铜器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文字的内容最初是统治者刻上的名字或其它符号,后来渐渐刻上带有纪念性的文字,说明作器的原因或者作器的人。
后又进一步将需要永久保存的文献也刻上。
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并且青铜器耐磨、耐压、耐腐蚀,便于保存文献。
因此,金文在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
C:石刻文字的主要种类有岩画、石鼓文、玉刻文、碑文等。
它的特点是取材方面,面积大,搬运不方便但是不容易流失、毁弃,利于长期保存。
中国的这些早期文献形式都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为我们在考古、研究古代的文化、政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2、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籍目录是哪一部?特点是?答:是《汉书艺文志》。
是东汉班固在刘向、刘歆所撰的《七略》基础上编写的。
它的特点是:A、继承了《七略》以“六分法”为核心,以总论、叙录为辅助手段,揭示文化学术发展脉络的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并开创史志目录这一体例,使古典目录学更加成熟。
B、它从书籍的反战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C、重视书籍作用的联系性,合其所当合。
重视书籍性质方面的距离性,分其所当分。
D、分类详细,部类中又有子目。
3、为何说目录具有“考辩学术源流”,保存古籍及“读书指南”的作用?举例说明。
答:目是指分条细别,遍辩其事;录是指详细的,把字一一刻到载体上。
目录始用于西汉刘向父子校理群书之时。
目录标示目次,防止错乱,便于检索,可以考当代查著述概况及其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历代文献目录比照分析研究,可以辩证书籍真伪来历,考查文献的散失与积聚及其学术渊源演变的情况。
《校勘的方法》课件
校勘是一种订和比较古籍版本的方法。它的目的是发现、纠正和还原古籍中 存在的错误和变异,是古籍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什么是校勘
校勘是一种订和比较古籍版本的方法,其目的是发现、纠正和还原古籍中存 在的错误和变异。它在古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校勘的流程
1
查阅古籍版本
仔细研究不同的古籍版本,获取尽可能
黄宗羲《明儒学案》
比较版本异同点
2
全面的信息。
对不同版本进行逐行逐字的比较,找出
差异和变异。
3
确定异同点的正确性
通过研究文献和历史背景,判断哪个版
确定文本版本
4
本更接近原始文本。
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最准确的古籍版本, 并进行校勘标注。
校勘的技巧
细心认真
需要耐心细致地比较和分析古籍的差异和错误。
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
需要广泛了解文献和历史背景,具备相关学科的 专业知识。
校勘的意义
1 还原古籍原貌
通过校勘工作,可以还原 古籍的原貌,挖掘出其包 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2 保护古籍
校勘工作可以避免误传错 误信息,保护古籍的完整 性和准确性。
3 推动学科研究和教学
的发展
校勘工作为学科研究和教 学提供了准确的古籍文本, 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参考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语法学》
梁启超如古籍数字化平台和校 勘软件。
善于归纳总结
通过总结比较结果,提炼出准确的文本版本。
校勘的难点
1 古籍的存世版本很少
古籍存世的版本数量有限,使得校勘工作更加困难。
2 错误和变异非常多
古籍中存在大量的错误和变异,需要仔细辨别和纠正。
3 部分古籍缺失或残缺不全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校勘与校勘学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校勘的资料 校勘的主要方法 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
第一节 校勘与校勘学
一、校勘与校勘学
校勘作为一个双音节词,本义为比较审定,它由两个意义相 近的单音节词组成。
校的本义是犯人代的木枷。许慎《说文》:“校,木囚也。”
第二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讹也称误,为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吕氏春 秋·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 亥涉河‛也。
第二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汉末魏初的高诱是这个时期另一位有代表性的学者,在 《淮南子注》、《吕氏春秋训解》等著作中,也保留了 一定数量的校勘成果。如《淮南子·精神训》:“且人 有戒形,而无损于心。”注云:“戒,备也。人形体具 备。‘戒’或作‘革’,改也。言人形骸有改更而作化 也。”
第一节 校勘与校勘学
魏晋时期,玄谈风行,一扫汉儒烦琐之风,而以清虚为 尚。在这种学术风气的影响下,魏晋人的古籍注释中很 少保存校勘成果。但从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 左传集解》当中,仍然可以看到,当时学者汲取了汉儒 校勘经验,自觉运用小学、历法及古书义例等知识进行 校勘考证。
古代简册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 简,后世也称脱文较多的现象为脱简。古书脱页现象也 较常见,如《文心雕龙· 隐秀》一篇脱去一页,后人予 以增补,已非原貌。
第二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黄侃称:“此纸亡于元时,则宋时尚得见之。惜少征引 者。唯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 状溢目前曰秀。’此真《隐秀》篇之文,今本既云出于 宋椠,何以遗此二言?然则赝迹至斯愈显,不待考索文 理而亦知之矣。”
第5讲古书的校勘(二)
第6讲古书的校勘(二)一、发凡起例(一)何谓发凡起例发凡起例就是说明体例。
一部书,尤其工具书,作者往往于正文前叙述全书的编写目的和体例,称为凡例,或称“例言”或称“发凡”。
“发凡”非常重要,好的凡例能起到导读的作用。
古人,特别是唐以前,其凡例多散见于著作的各部分之内,不集中,起不到导读的作用。
因此,训诂学家往往有发凡起例之作。
给读者一个读此书的向导。
例如《说文·一部》:“……凡一之属皆从一。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云‘凡某之属皆从某’者,《自序》所谓‘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
”(二)训诂家的发凡起例有如下类型:1、考察某部书的写作条例,编成一部提示训诂条例的辅助读物。
如杜预的《春秋释例》等。
2、考察某书注释条例。
编成一部提示训诂体例的独立著作。
如清·陈立《公羊解诂释例》即是。
3、考察某书编写条例,把提示条例的文字分散于各有关注文之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便常揭示许慎《说文解字》的条例。
4、说明自己作注条例,如李善《文选》注中即有注解条例的文字。
(例略)二、校勘记(本节课通过介绍《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书》、《史记》中的“校勘记”,说明“校勘记”的写法。
同时布置《岱览》校勘作业。
)所谓校勘记,就是把校勘中发现的异文、讹文、脱文、衍文、倒文等用文字标记出来。
校勘记常用一些固定的术语,如校异文时常用“X作X”,或“X亦作X ”;校讹文时常用“X当作X”,“X当为X ”;校衍文时常用“X,衍文”,或“衍X字”;校脱文时用“X,脱文”,或“脱X字”等。
如《诗·召南·野有死麕》:阮元“校勘记”:男女及时也:案:《释文》云:“本或作‘得以及时’者,从下而误。
《正义》云:俗本‘男女’下有‘得以’二字者,误也。
亦谓此句,非谓下句也。
”见教材P71校勘的结果,一般都要写成“校勘记”。
如著名的清人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中华书局影印)。
《十三经注疏》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书。
校勘实践的具体方法步骤
第六章校勘实践的具体方法步骤第七章出校的原则和校记的要求——校勘的具体工作可分三个部分:准备工作、具体校勘、总结工作一、准备工作进入具体校勘之前,需要完成的。
如:对校,要有底本、参校本;本校,要了解书的内容、体例、语言特点等等;他校,要有他书资料;理校,要具备相关知识。
全面了解该书。
包括:时代、作者、成书情况、涉及的知识范畴、从成书至今流传和整理的情况、现存版本,以及哪些书可以提供校勘的旁证材料等等。
操作:查、读、辨1、查了解成书及流传情况。
成书情况:何时、何人所作;何时成书、何人编辑。
以宋人诗文别集为例:A、本人生前编定,还是去世后由学生或子孙所编,抑或多年后玄远子孙追慕祖先遗范裒集而成;B、是全集还是曾经删汰;C、刊印:生前已经付梓行世,还是死后出版,或只作为家藏,长期以稿本、抄本形式存在;D、现存版本是原本,还是后人重编本、增补本、辑佚本。
均涉及可靠程度及价值特点。
可供查考的资料:1)目录。
现存版本——各种古籍善本书目,及图书馆古籍目录。
历史情况——历代官修、私修目录。
2)作者传记材料及相关记载:正史、方志中的本传,墓志铭、神道碑、行状等资料;笔记、杂史中有关成书、刊印的记载。
3)现存版本的题词序跋。
意义:了解一部书的历史情况,通过历史流传情况弄清现存版本的来龙去脉,为整理版本系统提供重要依据。
搜集版本、分析源流、归纳系统,以选择底本和参校本。
版本源流,指的是各版本之间的关系;版本系统,指各版本按照其间的源流关系构成的树状结构。
分析归纳版本源流的方法:1)根据目录和各种记载,推断版本系统的大致情况;2)根据现存各版本的刊印年代和序跋说明,查考其所依据的版本,上溯祖本;同时借助对校目录、篇章及文字,比较行款格式等方面的特征,作为确定各版本源流关系的旁证。
补例:宋徽宗《宫词》传世本8种:(1)宋刻《宣和御制宫词》三卷,藏国家图书馆;(2)明嘉靖三十一年郭云鹏刊本,明黄鲁曾编《遍选四家宫词》之《宋徽宗宫词》一卷;(3)明毛晋汲古阁《诗词杂俎》本《二家宫词》之《宋徽宗宫词》一卷;(4)明毛晋汲古阁影宋抄《十家宫词》本《宣和御制宫词》三卷;(5)明倪灿辑、康熙二十八年胡氏贞曜堂刊、乾隆八年史开基重修本《十家宫词》之《宣和御制宫词》三卷;(6)民国十九年建德周氏据宋书棚本影印《四家宫词》之《宣和御制宫词》三卷;(7)民国二十二年临榆田氏《十家宫词》本《宣和御制宫词》三卷;(8)《丛书集成初编》本《宋徽宗宫词》一卷。
文献的校勘2010
敦煌曲子词中有《浪涛沙》一首,其首句,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敦煌曲》 均作“五里竿头风欲平”。任二北《敦煌曲 校録》改作“五里滩头风欲平”。 潘重规《敦煌词话》分析,根据伦敦斯2607 号卷子,作“五雨竿头风欲平”,敦煌写本 中“雨”“两”往往不分,所谓“五两”是 古人测候风力的仪器,系于旗杆之巅。所以 此句应作“五两竿头风欲平”。
《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使黄河如带,泰 山若厉。” 王念孙《读书杂志》校云:“黄”字乃后人所加, 欲以黄河对泰山耳。不知西汉以前,无谓河为黄河 者,且此誓皆以四字为句也。… …《史》表无 ‘黄’字,如淳注《高纪》,引《功臣表》誓词云 ‘使河如带,大山若厉。’此引《汉》表,非引 《史》表也。而亦无‘黄’字,而‘黄’字为后人 所加甚明。
文献的校勘
校勘与校勘学:
古籍在传抄翻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文 字上的讹误。用不同版本或其他资料通过比较或推理, 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文字讹误,此为 校勘。研究校勘的科学就是校勘学。 校,本义是“木囚也”,有比勘核对之意,引申指考 核校订书面材料的文字异同。勘,“校也”(《说 文》)。 校勘一词出现于齐梁,此前有“校雠”一词,涵义颇 广,包括目录、版本、校勘等内容。 到清代,一般用“校雠”表示较广的涵义,用“校勘” 表示校正文字。
(二)本校法。 《校法四例》云:“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 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至于字句之 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 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本校法是在对全书内容、体例包括作者情况深入 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本书前后互证进行校 勘,以发现矛盾之处。
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江州《陶靖节 集》末载:宣和六年,临溪曾紘谓靖节《读 山海经诗》,其一篇云:‘形夭無千歲,猛 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贯,… …此句为 ‘刑天舞干戚’,因笔画相近,五字皆讹。”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校勘学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校勘学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校勘学一、前人的校勘方法与“校法四例”的产生校勘起源久远,但进行系统总结为原则方法,是清代以来之事。
比较有名的是章学诚《校雠通义》。
尤其是清末叶德辉《藏书十约》,概括为“死校”和“活校”两种方法:“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本,顾千里广圻、黄荛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别为丛书,板归一式,卢抱经文弨、孙渊如星衍所刻之书是也。
”当然作为校勘方法,前人一直使用,但明确归纳为这样的原则方法,是一个进步。
但这种归纳总结,仍相当粗率。
真正做出科学总结、从而成为一个指导性的学科学说,是陈垣先生“校法四例”的提出。
清末沈家本校刻《元典章》,民国初陈垣据故宫藏元刻本及元抄本等其他几个抄本共六个本子校沈刻本,校出沈刻本讹误一万二千余条,写成《元典章校补》十卷(札记六卷、阙文三卷、表格一卷),又从一万二千余条讹误中,“籀其十之一以为之例,而疏释之”,是为《元典章校补释例》六卷。
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于此得一代语言特例,并古籍窜乱通弊,比彭叔夏之《文苑英华辨证》,尚欲更进一层。
”(自序)建国后1959年改名为《校勘学释例》重印,在《重印后记》中说:“余昔为同学讲校勘学,要举例说明,欲广引群书则检对不易,欲单引一书,则例子不多。
例子多就是错误多,错误多未必是好书,未必是重要的书,要找一本好而又重要又错误多的书,莫如沈刻《元典章》,”“最适合为校勘学的反面教材,一展卷而错误诸例悉备矣。
”《释例》前五卷列举误例,共五大类四十二小类,第六卷校例,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即校勘学的原则,其中的“校法四例”,是作者总结出的校勘学的四种基本方法,现已得到学界的公认,其理论成就不仅远过前人,而且成为后代遵循的原则方法。
二、底本与对校本校勘的一个必要前提,是选择好底本。
9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海边老狗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讹也称误,为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吕氏春 秋· 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 亥涉河”也。 以上即是典型的文献讹误。由于古代文献先由手自笔录、 辗转传抄,唐代才逐渐有刻板印刷,且即使刻印也有精 粗之分,所以年代既久,文献讹误势必难免,有些文献 文字讹误甚至极为严重。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2,利用他书的引文进行校勘。 3,利用其他文献资料进行校勘。 本书异本、他书引文之外,一切相关资料皆可作校勘之 资。此类资料与原书关系往往间接,援用当更加谨慎。 一是甲骨文。为古代文献之源头,与后世文献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校勘时常可作参考。 二是金文。三是石刻。四是古印、封泥。古印、封泥亦 属原始文献,多涉及官名、地名、人名,对校勘有特殊 之借鉴。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第二,抄本。稿本为数甚少,留存更少。印刷术 发明之前,书籍以抄写方式流传;印刷术之后, 抄本仍是书籍流传之重要方式。抄本特别是旧抄 本价值很高。抄本有简书、帛书、纸抄本之分。 旧抄本保留了文献较为原始的面貌,因此具有很 高的校勘价值。敦煌卷子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 古代纸抄本的宝库,提供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校 勘资料。敦煌卷子对唐诗等的校订作用十分明显。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校勘的方法
校勘的方法校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呀,就好像是给书籍做一次全面的体检!要想做好校勘,那可得有几招厉害的办法。
首先呢,要仔细对比不同的版本。
这就好比去逛市场,要货比三家,看看哪个版本最靠谱。
有时候一个字的差别,可能就会让意思完全变了样呢!比如说“天上的云”和“天上的去”,这可差得太多啦。
然后呢,要留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就像拼图一样,每一块都要放对地方,才能呈现出完整的画面。
如果某个地方感觉很突兀,那说不定就是有问题啦。
还有啊,要参考相关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这就像是找专家帮忙,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呢。
不能自己在那瞎琢磨呀,得听听别人的意见。
对于一些生僻字或者不常见的用法,可不能想当然地就去判断。
要多查查字典、古籍,搞清楚它的真正含义。
这就像是解开一个谜团,得有耐心,不能着急。
另外,校勘的时候还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呢。
就像在草丛里找宝贝,得仔细看清楚每一个角落。
而且呀,要多和其他校勘的人交流交流。
大家一起讨论,说不定就能发现自己忽略的问题呢。
这就像一群小伙伴一起玩游戏,人多力量大嘛。
校勘可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任务哦,可能要反复多次,就像打磨一块宝石,要经过不断地雕琢才能闪闪发光。
有时候你以为已经没问题了,可再看一遍,又会发现新的问题。
这不是麻烦,而是对知识的尊重呀!你想想,如果我们看到的书都是错误百出的,那还怎么学习呀?校勘就是为了让知识更准确地传递给大家,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所以啊,校勘虽然有点麻烦,但真的很有意义呢!大家可不要小瞧了它,要认真对待,才能让我们的书籍更加完美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刘承干刻卢氏(文弨)抱经楼旧藏钞本及《册府元龟》校殿本。
在1931年写出《元典章校补》十卷和《元典章校补释例》 六卷,1937年写出《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三卷,成为他在 校勘学上的三部代表作,皆收入《励耘书屋丛刊》中。
其中《元典章校补释例》从《元典章校补》所列举沈刻本 谬误12000余条中“摘其十之一以为之例,而疏释之”。
但是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并不是 截然分开的,有时还应该很灵活 地交相为用。
三、朱希祖提出两种校勘方法
校雠之法有二: 一则罗列各本,择善而从;其不善者,弃而不言。
然必择一本为主,若他本、他书有善者,据以校改此本,必 注云:“原本作某,今据某本或某书改。”否则必犯无微不 信之讥,且蹈无知妄改之戒。原本不误而校改反误者,皆由 于此。
所以选择底本,判断是非,应该实事求是,不可盲从。
(二)本校法
《释例》说: 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
其中之谬误。
吴缜之《新唐书纠谬》、汪辉祖之《元史本证》即 用此法。
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予于《元 典章》,曾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书,以书校表, 以正集校新集,得其节目讹误者若干条。至于字句 之间,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页,远而数卷,属词 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念孙案:“智且慧”与前“贵且智”、“愚且贱”, 文同一例,“慧”上不当有“有”字,盖后人所加。
又第二十册校《荀子·成相篇》云: 上能尊主爱下民。 念孙案:“爱下民”当作“下爱民”,与“上能尊
主”对文。《不苟》《臣道》二篇并云:“上则能 尊君,下则能爱民”,是其证。
又如闻一多先生《楚辞校补》在校《楚辞·离骚》 “乃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时说:
案“犹其”二字当互乙。上文“虽九死其犹未悔”, “唯昭质其犹未亏”,“览余初其犹未悔”,“览 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并作“其犹未”可证。王注 曰:“然年时亦尚未尽”,正以“尚未”释“犹 未”,是王本未倒。
本校法的常用手段主要有:
A、用本书文句订正本书
古书一篇之内文义相承,用词往往一样,同一文句, 有时数篇共见,可以比对参照,校对讹误。
这种用同一部书的 各种版本进行对校 的方法起源很早。
刘向校书,主要采 用对校法,即广备 众本,互相参校。
他当时校书,所搜 集、依据的版本甚 多,包括中书、太 史书、太常书及大 臣私人藏书等。
《晏子叙录》 说:
所校中书《晏 子》十一篇, 向谨与长社尉 臣参校雠太史 书五篇,臣向 书一篇,参书 十三篇。
例如《管子·侈靡》: 夫运谋者,天地之虚满也。合离也,春秋冬夏之胜也。 若依文义,“胜”上当有“相”字。尹注云:“若无春秋冬
夏之变,则不能相胜而成岁”,可证尹所据本原有“相”字。
又《管子·心术》: 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 这里“羽”字误衍。“使尽其力”与“使弊其翼”文例相同。
今试言其法:曰死校,曰活校。
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 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文。顾千里广圻 、黄荛 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
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 择善而从;择善而从,版归一式。卢抱经文弨、孙渊如星衍 所刻之书是也。
斯二者,非国朝校勘家刻书之秘传,实两汉经师解经之家 法。
如《管子·八观》: 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
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 于劳身。是故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体也。 这里“天下”当是“天财”之误。《立政》云“天财 之所出”,《国蓄》云“天财之所殖”,意思相近, 依上下文义足证“天下”二字有误。
又如《管子·七臣七主》:
玉裁谓当是“冰下滩”,若作“水下难”,义不可通。
D、根据文辞押韵考订谬误
先秦古书中一篇之内经常有韵语,目的是便于记诵。 但有时依例当属押韵字,而读来并不谐和,那很可能是文字
有误,应根据古时韵部进行寻按,加以订正。
例如《管子·明法解》: 故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
一则择一本为主,而又罗列各本之异同。
心知其善者,固当记注于上;即心知其误者,亦当记注于上, 以存各本之真面目,使后世读此书者,得参校其异同,斟酌 其是非,择善而从,抑亦校雠之善法也。然主前法者或讥后 为芜类而无所发明;主后法者,或讥前法为专擅而妄改古书。 其实各得其法,不偭其矩,皆有益于学者。
朱氏所说的两种方法,一是 罗列各本,择善而从;一是 择一本为主,而又罗列各本 之异同。
《校勘学释例》六卷,共举五十例。其中第四十三 《校法四例》中对前人的校勘方法作了全面的总结, 提出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种校勘方法,已被 公认为校勘的正规方法,其体系之完整可以说前无 古人,后无来者。
(一)对校法
陈垣《校法四例》说: 一为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有不
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 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 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 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 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 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 故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
校记:“辞言地震日蚀任〔在〕中(官)〔宫〕 ,汲本、 殿本作‘辞言地震日蚀在中宫’。按:上文言‘戊者土主, 任在中宫’,足证原本‘任’下脱‘在’字,‘宫’误 ‘官’,而汲本、殿本则‘在’上脱一‘任’字也。今据以 改正。”
对校法的优点是“最简便,最稳当”、“不参己 见”,免去妄改之弊。
短处是“不校是非”、“不负责任”。但“必须先 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 “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 “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魄已夫。”
这里“君”字依上文当作“公”。《北堂书钞》卷一百引 “君”正作“公”。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这里“难”或作“滩”,与“滑”不相类。“水下难”,段
这一段义理精微而且语句精练的韵语都是两句一换韵的,惟 有“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的“思”与“制”不叶。
案古韵“思”为“之”部字,“制”为“祭”部字,韵不同 部。
所谓本校,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 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 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如王念孙《读书杂志》第九册校《墨子·尚贤中篇》 云:
岂必智且有慧哉?
《管子叙录》 说:
所校雠中书 《管子》三百 八十九篇,大 中大夫卜圭书 二十七篇,巨 富参书四十一 篇,射声校尉 立书十一篇, 太史书九十六 篇,凡中外书 五百六十四。
对校法的功用
对校又称版本校。对校主要有 两方面的功用:
一是从对校中可以发现古书中 的错误,
二是可以作为改正错误的有力 证据。
尹注云:“能走者,马也;能飞者,鸟也。今不任鸟马之飞 走,而欲以人代之,虽尽力弊翼,而终竟不能尽。”据此可 证“羽”为衍文。
C、根据文义和文例订正谬误
校勘古书,从文义和文例上推究原文是否有误,是非常重要 的方法。这一方面要靠自己的学识,另方面也要靠读书细心。
清代校勘家在这方面非常精审,他们未见古本而所校往往与 今日所见古本暗合。例如:《庄子·天道》:
第二节校勘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授课方式:
1、围绕多媒体图片进行讲授 2、提问,个别发言
五、教学手段:
1、设计课程纲举目张,进行个案分析 2、审美感受与理性分析并重 3、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
二、叶德辉《藏书十约》提出死校和活校两种
叶德辉《藏书十约》谈到校书的具体方法时,把前人的校书 方法归结为“死校”和“活校”两种。他说:
简单地说,就是可以发现问题 和解决问题。
如《后汉书》,中华书局以绍兴本为底本,以汲古阁本和武 英殿本为对校本,对《后汉书》及李贤等的注释作了对校。 其《乌桓鲜卑列传》:
夫以世宗神武,将相良猛,财赋充实,所拓广远,犹有悔焉。 校记:“将相良猛,按:汲本、殿本‘相’作‘帅’。”
又: 既而觉悟,乃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民侯。 校记:“[封]丞相为富民侯,据汲本、殿本补。”
彼时有春秋,岁有赈凶,政有急 缓,物有轻重。岁有赈凶,故民 有羲不足。
这里的“羲”当作“羡”,“羲” 与“羡”形近,故误。“羡”是 多余的意义。“羡”与“不足” 为对文。“羡不足”又见《国蓄》 和《轻重己》两篇.
B、参考注文刊定正文
古书的注解在解说原文文义的时候,经常联系到原文的词句, 如原句有误,可以根据注文校正。
初学校书的人,必须先从“对校法”入手。这种校 法虽说比较机械,却是校书中的一个基本步骤。
所以,过去老一辈学者比较欣赏,因为旧社会借书 比较困难,因此想用死校的办法,将对校本“照式 录之”,使对校各本的本来面目大体都留在底本上, 以便日后查考。
今天,藏书和阅览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进步, 书籍可以复印或摄成胶卷。我们今天运用对校法,大可不必 墨守成规,凡底本正确、对校本错误之处,就不必一一“照 式录之”了。
另外,选择底本,也不能盲目信古,惟古是从。
如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均以宋本为底本,但在《校勘记》 里却校出宋本无数错误。
张舜徽在《广校雠略》中说他曾用二徐所校《说文解字》与 唐写本木部残卷对勘,发现唐写本“有衍字,有脱字,有讹 体,有倒文”。
就是作者的手稿本,有时也难免有误,如《聊斋志异》会校 会注会评本《后记》中就指出这部手稿中有明显的误脱。
1959年陈先生又把它改名为《校勘学释例》重印,并在所 撰《重印后记》中说:“余昔为同学讲校勘学,要举例说 明,欲广引群书,则检对不易,欲单引一书,则例子不多。 例子多就是错误多,错误多未必是好书,未必是重要的书, 要找一本好而又重要又错误多的书,莫如沈刻《元典章》, 最合适为校勘学的反面教材,一展卷而错误诸例悉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