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

合集下载

2.校勘

2.校勘


(3)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凡本书内 容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 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 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此法用力较劳,范围较广,非有较深阅历者, 难以运用。

(4)理校法。即在无祖本或他本可据,或 数本互异,无所适从之时,以道理定是非的 校勘法。这种方法最难,也最容易出错误。 陈垣说:“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 法。”
二、校勘的方法
陈垣总结的校法四例,即校勘常用的四 种方法如下: (1)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校, 遇不同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者, 即是此法。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方 法。优点是还祖本以本来面目,缺点是比较 死板,其主旨是只校异同,不校是非,只要 与祖本相异,即照祖本改正。

校勘之事,看似雕虫小技,仿佛人人可 为,实则确非易事,它要求从事校勘之人, 应具有全面的文化史知识和深厚的文献学功 底,才能做好。
校勘
一、校勘的原则

校勘的原则,即目的有三项:一曰存真, 二曰校异,三曰订讹。存真又分二种,一为 求古本之真,二为求事实之真。求古本之真, 多为藏书家所为。他们得到了一个善本,就 要把它跟通行本对校,把文字异同,以及书 的行款、版式、纸质,甚至旧本中的圈点, 收藏图章等都要一一记录下来。求事实之真, 就是“断其立说之是非”,即对原著的史实 错误订误。


(2)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行文互校互证, 以决择其异同,校正讹误。此法适于孤本自 校。但如古人之所作,则 不能本书前后自校。前人用本校法取得显著 成绩的宋吴经的《新唐书纠谬》和清汪辉祖 的《元史本证》。其所纠谬可视为史学研究, 但不能据此去改动原错:因校勘是恢复祖本 原貌,而不是替原作者改错。

浅谈《说文解字注》中的校勘

浅谈《说文解字注》中的校勘

浅谈《说文解字注》中的校勘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汉语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解字》的经典之作。

《说文解字注》涉及训诂、文字、词汇、音韵、文化、辞书编纂等方面,本文欲对其校勘加以探讨,总结《段注》的校勘方法,管窥段氏的校勘学思想。

读《说文解字注》,发现段氏在校勘《说文解字》的同时,还对《谷梁传》《广韵》《论语》以及毛刻等作了大量的校勘工作。

略举几例如:“稬:沛国谓稻曰稬。

昭五年(榖梁传)狄人谓賁泉矢胎。

今矢胎作失台者,误。

”“枲:麻也。

锴本作麻子也。

非。

《玉篇》云:‘有子曰苴,无子曰枲。

’《广韵》互易之,误也。

”“客:寄也。

《论语》:‘寝不尸,居不客。

’谓生不可似死,主不可似客也,今本误作不容。

”“穅:谷之皮也。

从禾米,庚声。

庚毛刻作康,误。

今正。

”一、校勘所谓校勘就是用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目的在于订正错误,恢复原貌。

古书在流传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

晋代葛洪曾说:“书三写,鲁成鱼,帝成虎。

”是说书在传抄过程中极易出错,何况古书历数千年之久,经过多次辗转口授,反复传抄刻印,其间脱漏讹误,增删妄改势所难免。

如果不加以校勘就难以读通,所以训诂学家都很重视校勘工作。

二、文献错讹的类型文献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都会出现错误,主要的错误类型有:(1)讹:因形近、音近等原因误写误改,叫做讹,又叫讹文、讹字、误字。

(2)脱:原文有而脱漏字,叫做脱或夺,又叫脱文、脱字或夺字。

(3)衍:原文没有而误增字,叫做衍,又叫衍文或衍字。

(4)倒:文字次序颠倒,叫做倒或倒文。

如:“:草木孛之皃,当作孛草木之皃.”(5)错乱。

一段文字乱了次序,叫做错乱。

三、校勘方法校勘的方法,近人陈垣《元典章校补释例》总结出校法四例,甚为简洁。

(1)对校法。

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加以对照进行校勘的方法。

“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

”如:“贎:货也。

《广韵》云‘赠货’。

校勘的基本方法

校勘的基本方法
对校法是照原稿校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标符与原稿完全相符,达到消灭一切与原 稿不符的排录错误的一种校对方法。它是各种门类出版物校对都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校对 工作的基础。
对校法的特点是比照原稿,逐字对校样,发现校样与原稿之间的异同,以原稿为依据去 异存同,保证原稿的原意正确无误地复制成付印样。
对校法的具体操作,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整理是指在一、二、三校基础上对校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从整体上对书稿各个部分的 校样进行统一协调处理的校对方法。它的重点是发现与订正各部分校样的整体协调与统一问 题。
整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操作:一是全书校完后,汇总校样,清点全书页 码;二是处理背白、合面等占页问题;三是检查书眉位置是否准确,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四 是清点图序、表序、题序是否连贯;五是检查各大小标题、序号是否连贯,字体、字号是否 统一,有无背题现象;六是检查封面、书名页中的相关项目是否一致;七是检查图、表、公 式的位置与格式是否恰当与规范;八是核对目录标题与正文标题内容是否一致,并填写页码; 九是核对注释与正文的一致性;十是检查数字、标点符号、专有名词以及外文的用法是否规
四、史书的校勘
1.为什么校勘
校勘,又称校订,更通俗的说法叫校对。是指用古书的原本或定本及有关资料进行核对, 比较文字篇章的异同,订正其错误。即主要看其文字是否有脱、衍、讹、倒等情况。古代又 称校勘为“校雠”。刘向曾对校雠下过定义。他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①
4.倒校法。指对清样从末尾开始,一字一字对照原稿进行校对,这种校对法适用于重 要的经典著作和短诗之类的书稿。
(二)本校法
本校法是在通读校样中通过本书前后、左右内容互证,发现问题,订正讹误的一种校对 方法。本校法要求校对主体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辨错能力,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 出现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

《七经孟子考文并补遗》与《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关於《论语》校释之平议

《七经孟子考文并补遗》与《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关於《论语》校释之平议

《七經孟子考文並補遺》與《十三經注疏校勘記》關於《論語》
校釋之平議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与《七经孟子考文並补遗》,作为儒家经典注疏的集大成者,在学衍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七经孟子考文並补遗》因其参考版本古、著录记述实,故而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古文献资料,清乾隆年间传入中国後,中国学者阮元等充分利用其价值,吸收其精华,颇受裨益。

本文以《论语注疏》校勘为例,通过罗列两书並出校勘,两相对比,明辨正误,以初步探究两书的校勘特点,并考察《考文》封《校勘记》的影响。

本文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清代的学衍风气和治学特点,《论语》学的发展胍络,特别是清代《论语》学的研究特点和成就,此为学术背景信息。

在此基础上介绍阮元生平,学衍成就以及《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成书过程、版本情况、学衍价值等;介绍日本江户峙代经学的研究特点,山井鼎生平,《七经孟子考文並补遗》的成言过程、文献价值及其影响。

目的在於交代相关背景信息。

主体部分,主要对《七经孟子考文並补遗》与《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关於《论语》校勘所出相異絛目,比对其优劣得失,分析致訛原因,力求还原古籍原貌,並且通过具体絛目的校勘对比来探究两部著作的校勘风格与特点。

对於两者分歧不大,但学界争裁较大的絛目,本文亦有所讨论,旨在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便读者参考。

最後,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

古书的校勘(一)

古书的校勘(一)

第5讲古书的校勘(一)一、校勘及其历史校勘亦称校雠,刘向《别录》:“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若冤家相对,故曰雠也。

”据此,校勘就是利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及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恢复原文的真貌。

达到“以贾还贾,以孔还孔,以陆还陆,以杜还杜,,以郑还郑”的目的的学科。

校勘是进行训诂的第一步工作,是传统训诂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唐代以前,没有雕版印刷,全靠手抄行世。

这些手抄本,文字带有错讹、衍脱,加上抄书的人水平不等。

其所用的本子也时有差异,这都需要校订。

晚唐以后,发明了雕版印刷,紧随着也就出现了版本问题。

版本不同,难免就有文字方面的讹误、衍脱等毛病出现。

加上古代学术各有流派,师承不同,虽然同说一经,文字亦有不同。

其章节断句,往往有异。

东汉以后,以注附经,又出现了经注混淆的现象,或注误入经中,或经混入注中,这些都需要分清楚,否则古代文献就无法理解。

校勘之学,由来已久,春秋是校勘学的源头。

孔子删定《诗》《书》《易》《礼》《春秋》,据《国语·鲁语》记载:周宣王时,孔子七世祖宋正考父任周室大夫,于周太师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以《那》为首,归以祀其先王。

后来孔子对《诗》、《书》、《礼》、《乐》进行“删”、“定”,也就是对先秦典籍进行校勘、整理。

据《公羊传》载:孔子的学生子夏长于校勘。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但是这时的校勘是偶一为之。

不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校勘活动。

但这时的校勘是偶一为之,不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

真正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校书活动是从汉代开始的。

汉初,图书散乱,高祖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

”(《汉书·高帝纪》)这里面就有校勘古代文献的内容。

汉皇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于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校经书、注经书的活动。

【最新精选】训诂术语例析——校勘

【最新精选】训诂术语例析——校勘

训诂术语例析——校勘2008-10-28 18:00校勘,又叫校雠、校订,其中所作用的术语叫校勘术语。

一、脱、衍“脱”就是脱落的意思。

“脱”是指古籍在传抄、刻印过程中造成的文字脱漏现象,又称为“夺”。

这些因为失误而漏掉的字叫做脱文或夺文,脱字或夺字。

衍,就是多余的意思。

指古籍在传抄、刻印过程中造成文字增加的现象叫“衍”。

误增的字叫“衍文”。

古人用这组术语来指明漏掉或误增文字的现象。

如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汉书·艺文志》)“安国”下脱“家”字。

王者之政也。

(《荀子·王制》)王念孙《读书杂志》云:“‘王者’上当有‘是’字。

‘是王者之政也’乃总承上文之词。

……今本脱‘是’字,则语意不完。

”堂下得无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微”、“无”同义,“无”在此实乃多余,为衍文。

是以圣人之治也,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

(《管子·白心》)王念孙《读书杂志》:“引之曰:‘名自’二字因下文“正名自治”而衍。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朱熹《章句》:“子曰”二字,衍文。

二、倒文因为抄写、刊印古书而误倒的文字称倒文。

例如游微物,鹜恍惚。

(《淮南子·原道训》)王念孙《读书杂志》认为:“恍惚”应该是“惚恍”。

三、或作或为由于抄写,刊印古书时造成了不同的版本在文字上的差异,即甲版本与乙版本或丙版本虽然内容完全相同,但有文字上的出入,古人便在训释内容里用“或作”加以说明。

有时也用“本作”、“一本作”、“本又作”、“或为”等说法,指出该字在不同版本中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指出“异文”。

例如:来者信也。

(《易经·系辞》)陆德明《经典释文》:“信也,本又作‘伸’。

”处终而能全其终。

(《易经·乾卦》)陆德明《经典释文》:“能全,一本作能令。

”温润而泽。

(《礼记·聘义》)郑玄注:“润,或作襦。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

校勘与校勘学及其源流

校勘与校勘学及其源流

校勘与校勘学及其源流校勘作为古籍整理的一项实践活动,它的历史比把校勘作为研究对象的校勘学要悠久得多。

悠久的历史和较强的实践性使它成为校勘学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另一方面,在校勘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校勘学,又从方法上、理论上给予校勘工作以科学的指导。

它们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

校勘的端绪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早在周宣王时,宋国大夫正考父就“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国语·鲁语》)。

孔子的学生子夏前往晋国,途中经卫国时,听有人读史册说:“晋师三涉河”。

子夏认为记载有误,“三豕”应当是“己亥”,并从字形构造上分析说:“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到了晋国又询问与这条记载相关的史实,果然是“晋师己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及至汉代,刘向校理朝廷秘书,开创了古籍校勘的新篇章,从此,校勘开始形成专门的学问,成为历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工作。

唐宋时代,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出现,许多学者致力古书校勘的事业,使这门学问获得长足进步。

元明两朝,校勘成果不太显著,但刊刻书籍很多,为清人校勘古书奠定了基础。

有清一代,研究古籍蔚为风气,考据学盛极一时。

乾嘉学者广搜材料,钩玄稽要,考镜源流,从历史、地理、典章、文字等方面对大量古代书籍进行深入的考证,严格的勘定,使校勘成就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

乾嘉学者重校勘,以校勘为能事的风气,直到近世也未泯灭。

近世学者继承清人求实务实的学术传统,为校勘学的完善和发展作了很大贡献。

王国维、罗振玉、顾颉刚、陈垣等都非常重视校勘。

虽然近世学者校勘古籍的成就在总体上没有超过有清一代,但他们对校勘方法进行理论总结所获得的成就,却是乾嘉学者不能望其项背的。

校勘成为日益完善的一门科学。

校勘

校勘

第三节校勘一、校勘释义“校”,《说文解字》:“校,木囚也。

从木,交声。

”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枷。

一副木枷由两片组成,而两片大小必须大体一致,才便于上锁,因此事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因此,“校”字用作动词时,便有“比勘、核对”的意思。

“勘”,也作“刊”。

《玉篇》:“刊,削也、定也、除也。

”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之义。

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校勘亦称校雠,刘向《别录》:“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若冤家相对,故曰雠也。

”校勘就是利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及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恢复原文的真貌。

二、校勘内容1.异文异文就是同一段记载各书的文字差异。

一般不做是非判断。

常用格式:“某作某”。

上海古籍版《唐会要》卷八三《租税上》:凡水旱虫伤为灾,十分损四已上免租……《四库全书》本《唐会要》“伤”作“霜”《唐会要》卷六四《史馆下·史馆杂录下》:上海古籍版:……干宝直书,见仇贵族,人之情也,能无畏乎?江苏书局本:同上中华书局版:同上四库本:……王韶直书,见仇贵族,人之情也,能无畏乎?2. 讹文讹文,又称“误文”,就是文字错误。

因为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等原因而写了错别字。

有一个成语“鲁鱼亥豕”(近义成语:鲁鱼帝虎)指的就是文古文“亥”作“”,“豕”作“”校讹文常用格式:“某当作某”,“某讹”,“某形近而讹”等。

例如:《唐会要》卷五八《尚书省诸司中·户部侍郎》:(宝历二年)准赋役,今内外六品以下官,及京司诸色职掌人,合免课役。

按:“今”当作“令”,形近而讹。

标点断句当作:准《赋役令》,内外六品以下官,及京司诸色职掌人,合免课役。

又例如《唐会要》卷八八《盐池使》:景云四年三月,蒲州刺史充关内盐池使。

又,四库本作“景云四年三月九日始置关内盐池使。

”按:唐无“景云四年”,上海古籍版及四库本此条系年均误。

查《册府元龟》卷四八三《邦计部·总序》载:景云二年,以蒲州刺史充关内盐池使,盐铁(当作“盐池”)之有使自此始也。

《孟子》注本研究

《孟子》注本研究

《孟子》注本研究作者简介:林继香(1986—),女,广西蒙山人。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摘要:本文旨在对儒家名著《孟子》一书历代注本的校勘注释文献的整理,重点是对最早的东汉赵岐注本《孟子章句》、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孟子集注》及宋代第一部《孟子》伪作《孟子注疏》和清代《孟子》研究代表作焦循的《孟子正义》这几部重要且影响大的注本背景、内容和版本等问题进行宏观的整理和简要的评述,以此梳理《孟子》注本研究的脉络,并由此看出《孟子》注本的代表意义。

关键词:孟子;注本;校勘;研究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孟子在中国历史上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圣人”孔子。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轲,驺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①。

历代以来各家对孟子个人所引出的对其个人生平经历、作品、政治教育和文学思想等一系列思想体系研究可谓数不胜数。

但对孟子最为重要的研究是对《孟子》这本书的校勘注释。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也记载了孟子因为政治主张不被采纳,所以“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据《史记》的记载《孟子》一书是为七篇,而《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里记载:“孟子十一篇”②。

比《史记》的篇数多了四篇。

而在赵岐的《孟子题辞》里又说:“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疑难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

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也。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校勘学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校勘学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校勘学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校勘学一、前人的校勘方法与“校法四例”的产生校勘起源久远,但进行系统总结为原则方法,是清代以来之事。

比较有名的是章学诚《校雠通义》。

尤其是清末叶德辉《藏书十约》,概括为“死校”和“活校”两种方法:“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本,顾千里广圻、黄荛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别为丛书,板归一式,卢抱经文弨、孙渊如星衍所刻之书是也。

”当然作为校勘方法,前人一直使用,但明确归纳为这样的原则方法,是一个进步。

但这种归纳总结,仍相当粗率。

真正做出科学总结、从而成为一个指导性的学科学说,是陈垣先生“校法四例”的提出。

清末沈家本校刻《元典章》,民国初陈垣据故宫藏元刻本及元抄本等其他几个抄本共六个本子校沈刻本,校出沈刻本讹误一万二千余条,写成《元典章校补》十卷(札记六卷、阙文三卷、表格一卷),又从一万二千余条讹误中,“籀其十之一以为之例,而疏释之”,是为《元典章校补释例》六卷。

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于此得一代语言特例,并古籍窜乱通弊,比彭叔夏之《文苑英华辨证》,尚欲更进一层。

”(自序)建国后1959年改名为《校勘学释例》重印,在《重印后记》中说:“余昔为同学讲校勘学,要举例说明,欲广引群书则检对不易,欲单引一书,则例子不多。

例子多就是错误多,错误多未必是好书,未必是重要的书,要找一本好而又重要又错误多的书,莫如沈刻《元典章》,”“最适合为校勘学的反面教材,一展卷而错误诸例悉备矣。

”《释例》前五卷列举误例,共五大类四十二小类,第六卷校例,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即校勘学的原则,其中的“校法四例”,是作者总结出的校勘学的四种基本方法,现已得到学界的公认,其理论成就不仅远过前人,而且成为后代遵循的原则方法。

二、底本与对校本校勘的一个必要前提,是选择好底本。

阮元《孟子注疏校勘记》之校勘疏失

阮元《孟子注疏校勘记》之校勘疏失
云: ‘ 《 书》 逸篇 也 。 ’ 《 说 命》 注云 : ‘ 今 文无 , 古
皆。 ” [ 。 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卷 末 予 以解 释 , 很 大程 度 上保 存 了古 书 的原 貌 。但 由于主客观原 因, 《 孟子 注疏 校勘记 》 对
某 些 应 当 出校 之 异 文 未 加 指 正 , 有疏 漏之处 ,
同时在校勘过程 中 , 也存在错校误判现象 。
《 孟子 ・ 梁 惠王下 》 引《 书》 日: “ 天 降下 民 ,
引证 。
字之旁 , 而别据 《 校勘记 》 , 择 其说 附载 于每卷
之末 , 俾 后之 学者不 疑于古籍 之不 可据 , 慎 之
至 也 。其 经 文 注 文 有 与 明本 不 同 , 恐 后 人 习读
明本而反臆疑宋本之误 , 故庐 氏亦引《 校勘记》
载于卷后 , 慎 之至也 。 ” 阮元 主持校刻 的《 孟
‘ 仞 ’ 。 ” l I J
‘ 天佑下 民 , 作之 君 , 作之师 , 惟 其 克相 , 上 帝
宠绥 , 四方 有 罪 无 罪 , 予曷敢有越厥志。 ’ 与
各 本虽 同 , 然《 孟 子音 义 》 指 出丁公 著本 “ 韧”
《 孟子》 所引小异 。 ” I 3
另作 “ 仞” , 《 校勘记 》 未 明可否 , 未 断是非 。段 玉裁 《 说文解字 注》 : “ 串 刀 , 满也 。 ” 又“ 仞, 或 借 为 忉满 字 。 ” 《 康 熙 字典 》 : “ 仞, 又 与 轫
孤 而判 ; 简 单 引征 , 误 勘错判 ; 校 而不 引 , 误判错 断 ; 引征 不广 , 识 断不精等现 象。
关键 词 : 《 孟 子》 ; 《 孟子注 疏》 ; 《 孟 子注疏校 勘记》 ; 孟 学研 究

孟子注疏校勘6(参考广东书局本、尊经阁本)

孟子注疏校勘6(参考广东书局本、尊经阁本)

孟子注疏校勘記(依頁碼次序)四库全书总目:案藉交報讎似謂藉交游之力以報讎(中華本1頁倒4行)案:似,世界書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

南昌府本誤作“以”。

湖南書局亦作“以”。

尊經閣本作“似”。

孟子正義序:朝散大夫尚書兵部郎中充龍圖閣待制知通進銀臺司兼曰下封駮事兼判國子監止護軍賜紫金魚袋臣孫奭撰(中華本2660頁2行)案:門,世界书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

南昌府本原作“曰”,誤。

湖南書局本、广东书局本、尊经阁本均作“門”。

為之音,則有張鎰、丁公著。

(中華本2660頁9行)案:“音”下,各本皆無“者”字,世界书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無。

湖南書局本、尊经阁本亦無。

广东书局本径加“者”字。

北大標點本據校勘記徑加“者”字,未出校記。

題辭解:題辭解:放蕩之言以干時感衆者非一。

(中華本2661頁倒13行)案:感,世界書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

南昌府本同。

疑當為“惑”。

湖南書局本、尊經閣本、廣東書局本均作“惑”。

疏:佞口辭捷給為人所憎惡者。

(中華本2661頁倒5行)案:口,世界書局本、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道光本同。

南昌府本模糊。

湖南書局本、尊經閣本、廣東書局本均作“口”。

疏:東為木本色青,(中華本2661頁倒4行)案:本,世界書局本、道光本同。

南昌府本原作“木”,不誤。

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亦不誤。

湖南書局本、尊經閣本、廣東書局本不誤。

疏:曰是西方正,(中華本2661頁倒3行)案:曰,世界書局本、道光本同。

南昌府本原作“白”,不誤。

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亦不誤。

湖南書局本、尊經閣本、廣東書局本不誤。

疏:惠王篇凡二十有一章,(中華本2662頁16行)案:一,世界書局本、道光本同。

南昌府本原作“三”,是。

光緒脈望仙館本、點石齋本、江西書局本亦作“三”。

湖南書局本、尊經閣本、廣東書局本均作“三”。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研究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研究

Studies Hermeneutics on the Meaning of Words of Mencius of DaiZhenCandidate Wang JuanSupervisor Fang HongjiaoCollege Philosophy and history cultureProgram Chinese philosophySpecializatio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Degree MasterUniversity Xiang Tan UniversityDate May 4, 2011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戴震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

以考据见长的他,义理之学的成就亦是不可忽视的。

《孟子字义疏证》(以下简称《疏证》)是其晚年得意之作,集中体现了戴震义理之学的最高成就。

首先,论文从戴震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转变来论述《疏证》的产生、写作的用意及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其次,“理”是《疏证》中的核心概念,论文在对《疏证》中“理”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围绕理气关系、理与性、命关系、理欲关系,从自然观、性善论、理欲观等方面对孟子的思想进行了发挥,从而展开了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揭示人们误以“意见”为“理”的错误;最后论述了《疏证》一书面世后在当时社会所引起的争论,以及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校勘记实例

校勘记实例

校勘记实例校勘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在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勘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可以改善文本的质量,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校勘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可以纠正古代文献中的虚假和缺失,以便反映历史事实的真实面貌。

校勘的过程,也有助于识别古代经典的特色,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关于校勘记实的例子,可以从书中找到。

例如,《史记》中所记载的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近两千年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史书,从而见证了历史发展的变化和轨迹。

而《史记》中记载的古代历史,也校勘出了古代文献过程中出现的虚假、错误和缺漏,以及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形势。

与此同时,校勘也给出了古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由此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古代历史的真实状态。

此外,《孟子》中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也校勘出了诸多非常有意义的事实场景。

《孟子》的思想形态,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现状、社会伦理道德及思想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我们也可以从《孟子》中发现,古代思想家们对思想创新及其对社会文化现实的影响所作出的评估,以及孟子本人在政治和法律领域中的努力和作用等。

最后,《论语》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教育现实和传统文化的发展。

《论语》中提到的许多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法则,都是古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孔子对政治、宗教等方面的思想观点,也是古代教育史中最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话题之一。

以上例子即为校勘记实的例子,可以看出,校勘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法,以及它对古代文献的贡献,都是不可忽视的。

校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经典,并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及古代历史的真实面貌。

校勘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文化的特点。

也正是借助于校勘,我们才能够研究并了解古代历史,为后人传承古代文化。

《孟子传》校勘补遗

《孟子传》校勘补遗

·文献考略·
2020年第 5期总第 237期
《孟子传》校勘补遗
刘健雄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孟子传》是宋代学者张九成的著作,由杨新勋先生整理为《张九成集》的一部分。文章在对校各本的基础上,以整理 本为中心,就其校读出现的一些疏漏做出补充,以期对其将来重新出版有所裨益。 关键词:《孟子传》;校勘;补漏 中图分类号:G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36(2020)05-0081-05
0 引言
现存的《孟子传》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孟子传》(文 中简称“《四库》本”),《四库荟要》本《孟子传》(文中简称 “《荟要》本”),清翰林院钞本《张状元孟子传》(文中简称 “清抄本”),《四部丛刊》本 《张状元孟子传》(文中简称 “《丛刊》本”)。《荟 要 》本 文 字 与 清 抄 本 大 体 相 近,而 与 《四库》本相差较大,盖《荟要》是进贡给皇帝一人所看,其 妄改较少,抄写错误也较少,故优于《四库》本。杨新勋先 生以《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四库》本和清抄本,其校勘是 谨慎的,仍偶有疏漏之处。本文在对校各本的基础上,拟 以整理本为中心,就《孟子传》校勘提出一些补充① 。本文 所引张九成著作 文 字 及 杨 新 勋 校 勘 记 (未 列 校 勘 记 的 是 因为其下本无校勘记),除个别注明版本的,大多数引自 《张九成集》整理本,只在文中用括号注明页数,不再单独 列为参考文献。引 《孟子传》文字的只注明卷数,《横浦 集》文字注出 篇 名。 本 文 引 《孟 子 》经 文 如 非 本 章 文 字 的 只作《某某篇上 /下》,不再标出《孟子》之名。
ASupplementtoCollationandAnnotationofMenciusBiography

《孟子传》校勘补遗(二)

《孟子传》校勘补遗(二)

·文献考略·收稿日期:2021-06-08《孟子传》校勘补遗(二)刘健雄(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摘 要:《孟子传》是宋代学者张九成的著作,由杨新勋先生整理为《张九成集》的一部分。

文章在对校各本的基础上,以整理本为中心,就其校读出现的一些疏漏做出补充。

关键词:《孟子传》;校勘;补遗中图分类号:G25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36(2022)04-0092-05ASupplementaltoCollationandAnnotationofMenciusBiographyLIUJian xiongAbstract:MenciusBiographyisaworkofZhangJiucheng,ascholaroftheSongDynasty ItwassortedoutbyYangXinxunasapartofCollectionofZhangJiucheng Thispapermakessomesupplementstotheomissionsofitsproof readingbasedontheeacheditionofthetext,centeringonYangXinxun′sedition Keywords:MenciusBiography;collation;addendum0 引言现存的《孟子传》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孟子传》(以下简称:《四库》本),《四库荟要》本《孟子传》(以下简称:《荟要》本),清翰林院钞本《张状元孟子传》(以下简称:清抄本),《四部丛刊》本《张状元孟子传》(以下简称:《丛刊》本)。

几种《孟子传》版本中,《丛刊》本是张元济据潘祖荫滂喜斋所藏宋刊本影印而成,最为接近宋刊本原貌,清抄本的底本是毛氏景宋钞本,毛本已与宋刊本有差距,而《荟要》本、《四库》本又是从清抄本而来。

《荟要》本文字与清抄本大体相近,而与《四库》本相差较大,盖《荟要》本是呈送给皇帝一人所看,其对于清抄本妄改较少,抄写错误也较少,优于《四库》本。

《孟子》注释辨析

《孟子》注释辨析

孟子》注释辨析《孟子》中的语言比较接近先秦时期的口语,与我们今天的语言存在着一些差异。

要想顺利地读懂这类古书,我们一般都需要参看注释。

注释对于读者阅读和正确理解古书有很大帮助,因此精确的注释尤为必要。

然而由于版本和注释家的不同,注释也会有所差异。

为了更好地理解《孟子》,笔者选取了宋朱熹《孟子集注》和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两个版本的注释为例,试考论不同版本注释的正误。

现以《孟子》当中的某些字在不同版本当中的注释为例,具体阐述不同之处。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一、“戒”词义辨析《孟子?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朱熹注:“戒,告命也。

”“告命”在古代的意思一般有这几种:(1)请命;(2)犹天书,上天垂告下民的文书;⑶帝王的诏令;⑷特指告身,授官之符。

女口果按朱熹将“戒”注为“告命也”,“告命”在此的意思应为帝王的诏令,即景公将自己愿学先王之道号令全城,昭告天下。

如此解释并非孟子的本意。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篇是言孟子在会见齐宣王的时候阐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观点,表现了君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孟子举了晏子与齐景公的故事来向宣王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

而“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于是始发兴补不足”是说景公在听了晏子的话后先在都城内做好准备,然后驻扎郊外,拿出钱粮,救济贫穷的人。

景公是想以此举动来效仿圣贤之君的巡游,即和工作相结合的巡行而不是只知自己快乐地流连荒亡。

由此看出,“戒”在此的意思应该不是“告命”。

如果理解为“告命”的话那就是齐景公只号令全城百姓或颁发诏令,而不付诸实际行动。

这样就违背了孟子的本意,所以“戒”在此的意思理解为“告命”不太恰当。

那么,“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于是始兴发补不足”的“戒” 应该怎样理解呢?杨伯峻《孟子译注》:“戒,旧注云:‘备也。

' 这不是‘戒备'之意,当读如《诗?小雅?大田》‘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之‘戒',‘准备'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哲学《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刘瑾辉吴秋雅【摘要】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中的《孟子注疏校勘记》,是清代《孟子》校勘的典范之作。

它广收当时可见的诸多版本,对宋代孙奭的《孟子注疏》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有效地运用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等传统校勘方法,校勘态度严谨,引征广博,乃属精审详实之作。

关键词《孟子》;《孟子注疏》;《孟子注疏校勘记》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3-0118-05作者简介:刘瑾辉,江苏淮阴人,文学博士,(扬州225002)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吴秋雅,江苏宜兴人,(扬州225002)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堪称清代校勘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孟子注疏校勘记》亦是清代《孟子》校勘的典范之作。

《孟子注疏校勘记》广收当时可见的诸多版本,对宋代孙奭的《孟子注疏》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校勘态度严谨,引征广博,乃属精审详实之作,是后人研治《孟子》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孟学史上不可忽略的孟学著作。

校勘是对文献的校对勘正。

陈垣的《校勘学释例》在总结前人校勘实践的基础上,将历代校勘古籍的方法归纳为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作为校勘史上的经典之作,《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有效地运用了各种传统校勘方法,并根据具体校勘需要,综合运用传统校勘方法,使校勘结果更精准。

本文旨在考察《孟子注疏校勘记》对传统校勘方法的运用。

一、对校法:校异同,清源正本一著的传世版本不止一种。

对校法就是将这几个版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校,遇到不同的地方,就把异文记录在底本上,这样人们看到校本的同时,也能对其他本子有所了解。

对校是一个获得异文资料、发现错误的过程。

陈垣说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

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

有非对校决不知其误者,以其文义表面上无误可疑也……有知其误,非对校无以知为何误者。

”“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说明在校勘四法中,对校法是第一位的,这是包括陈垣在内的前贤在校勘实践中的深切体会。

《孟子注疏校勘记》娴熟地运用了此种校勘方法。

《孟子注疏》云:“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按宋高宗御书《孟子》石经残本篇题并顶格,不空字。

十行本正与之合,盖犹是旧欵。

闽、监、毛三本并低一字,非,又篇题下近孔继涵、韩岱云所刻,经注本及《考文》古本无凡几章字,《音义》及足利本有。

《孟子》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

’信乎?”《孟子注疏》引赵岐注云:“人言百里奚自卖五羖羊皮,为人养牛,以是而要秦缪之相,实然不?”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以是而要秦缪之相,实然不:闽、监、毛三本同,廖本、《考文》古本“秦缪”作“缪公”,孔本、韩本“缪”下有“公”字,“不”作“否”,非。

《孟子》曰:“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孟子注疏》引赵岐注云:“一说言当作‘再’字,再十一征,而言汤再征十一国。

再十一,凡征二十二国也。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再十一征,而言汤再征十一国:闽、监、毛三本同,岳本下“再”下有“出”字,廖本、韩本、《考文》古本作“再十一者,汤再出征十一国”,孔本与廖本同,无“出”字。

依据其所列版本目录来看,《孟子注疏校勘记》所引版本共13种,分别为:单经本一种——宋石经残本;经注本八种——北宋蜀大字本、宋本、岳本、廖本、孔本、韩本、日本国古本、足利本;注疏本四种——宋十行本、闽本、监本、毛本。

按《孟子注疏校勘记序》所言:“以经注本正注疏本,以注疏十行本正明之闽本、北监本、汲古阁本,为《校勘记》十四卷。

”可知《孟子注疏校勘记》以宋十行本为底本,先在各经注本中进行校勘,后以经注本校宋十行本,再以十行本正闽、监、毛三本,校对工程十分浩大。

二、本校法:抉异同,正谬误“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

”本校法是以本著的内容校勘本著,在本著内部找到相应的证据,即注文与注文互校、注文与正文互校、正文与正文互校等。

此校勘方法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著的行文内容,融通全著。

《孟子》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

”《孟子注疏》引赵岐注云:“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于常者,故谓之兼金。

一百,百镒也。

古者以一镒为一金,镒为二十两。

”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第108页。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一镒是为二十四两也,故云兼金。

一百,百镒也:闽、监、毛三本同,廖本、《考文》古本此十八字作“镒二十两”四字,孔本、韩本作“镒二十两也”,足利本作“镒二十四两”。

○按作“二十两”乃与《为巨室》章合。

按语中的“为巨室章”即《梁惠王章句下》中的《为巨室篇》:“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

”《孟子注疏》引赵岐注曰:“二十两为镒。

”两章都对“镒”字进行注疏,《孟子注疏校勘记》比对前后注文,认为一镒当为二十两也,校正了此章中的错误。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源泉混混:闽、监、毛三本同,宋九经本、岳本、咸淳衢州本、廖本、孔本、韩本“源”作“原”。

○按“原”正字,“源”俗字,上文“取之左右逢其原”不从水,可以证从水之误矣。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此为《离娄篇》之文,按语依据此处之“原”字,判断“原泉”之“原”不从水。

《孟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注疏校勘记》云:王使人瞯夫子:宋九经本、岳本、咸淳衢州本、孔本、韩本、《考文》古本同,监、毛二本“瞯”作“矙”,闽本注作“矙”。

此经作“”,“门”字中缺,盖初刻作“瞯”,欲改作“矙”,剜去而未修板也。

○按《音义》出“瞯夫”,作“瞯”,盖此正与《滕文公篇》“阳货矙孔子”同字。

《音义》讹为“瞯”,而以古苋切之,非也。

下章同。

按语参照《滕文公篇》“阳货矙孔子”之“矙”字,认为此句中“使人矙夫子”应作“矙”,《音义》误也。

在校勘实践中,首先要发现问题,发现全著字句前后矛盾或难以疏解的地方,不一定要求异本对校,往往依据本著就可以得出正确判断,此乃本校法效用之显现,《孟子注疏校勘记》很好地运用了此法。

三、他校法:广搜证,辨是非“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

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

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

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

” 他校法要求校勘者广泛搜集掌握他著有关本著的资料,作为校勘的参考。

《孟子注疏校勘记》广引他著,辨明是非。

《孟子》曰:“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放辟邪侈:侈,《音义》云:“丁作移。

”案《考工记·凫氏》:“侈弇之所由兴”,注:“故书‘侈’作‘移’。

”又《仪礼·少牢篇》:“移袂”,又《礼记》:“衣服以移之”,是“移”为“侈”之假借字。

《孟子注疏校勘记》采前人之《考工记》、《仪礼·少牢篇》、《礼记》等文献著述,断言“移”是“侈”的假借字,以说明《孟子音义》中丁公著何以作“移”字。

《孟子》曰:“盖亦反其本矣。

”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第23页。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蓋亦反其本矣:闽、监、毛三本、孔本同,韩本、足利本“蓋”作“盍”。

周广业《孟子四考》曰:“按《史記·孔子世家》:‘夫子蓋少贬焉。

’《檀弓》:‘子蓋慎诸。

’并以‘盍’为‘蓋’。

”《孟子注疏校勘记》引清代周广业《孟子四考》中《史记》、《檀弓》之言,二书均以“盍”为“蓋”,故韩本、足利本“蓋”作“盍”。

《孟子》曰:“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孟子注疏》引赵岐注云:“倪,弱小倪倪者也。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弱小倪倪者也:闽、监、毛三本同,孔本、韩本“倪倪”作“繄倪”。

案《音义》出“繄”字,“旄倪”下云“详注,意倪谓繄倪,小儿也”,与今孔、韩本合。

○按依《说文》、《释名》作“繄倪”,《礼记·杂托》注作“鷖弥”,此本作“倪倪”者误也。

据不完全统计,《孟子注疏校勘记》中引用他著作为例证的校勘记有200余条,书目总计八十余种,校勘态度甚为严谨。

四、理校法:依推断,定是非理校法即依据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

当校勘者发现古文献中确实存在错误,又没有足够资料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勘正。

“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

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

” 理校法是依据逻辑推演或学理推断,而不是依据版本等其他材料,虽为科学的校勘方法,但要掌握分寸,慎之又慎。

“非有确证,不敢藉理校而凭臆见。

”陈垣:《校勘学释例》,第148页。

理校法要求校勘者依据文本义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推断古籍讹误。

证据一定要确凿,不能以理校为借口而随意改动。

《孟子》曰:“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可以无饑矣:監本、毛本同,宋本、岳本、咸淳衢州本、孔本、韩本、闽本“饑”作“飢”,按飢餓之字当作“飢”,“饑”乃饑饉字,此经当以“飢”为正。

“飢”与“饑”,今皆作“饥”,但古时两字用法不同,按《孟子注疏校勘记》所言,此处当作“飢”,乃饥饿之意。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饑,谷不熟为饑。

《释天文》又曰:‘仍饑为荐。

’按《论语》‘年饑’、‘因之以饑饉’,郑本皆作飢。

” 又“飢,饿也,与饑分别。

盖本古训。

诸书通用者多有,转写错乱者亦有之。

”《康熙字典》:“按《说文》飢、饑二字,飢训饿,居夷切。

饑训谷不熟,居衣切。

汪来虞方伯说:‘饑饉之饑从幾,飢渴之飢从几。

诸韵书俱分列支、微两韵,止《集韵》飢字训或从幾,经传颇通用。

’《长笺》云:‘近代喜茂密者,通作饑。

趋简便者,通作飢。

遂成两谬。

经传不误,恐传写之讹也。

’”综上所述,《孟子注疏校勘记》作“飢”是正确的。

《孟子》曰:“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

”《孟子注疏》引赵岐注云:“獯鬻,北狄彊者,今匈奴也。

”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北狄强者:《考文》古本同,闽本、孔本、韩本作“彊”,毛本作“疆”。

按唐人疆弱字通用“彊”、“强”,勉强字作“强”,宋人避所讳,多作“疆”,監、毛作“疆”,乃疆界字,非也。

《孟子注疏校勘记》从唐宋时期人们的用字习惯出发,指出宋代各本因避讳而作“疆”,“疆”为“强”义。

然监、毛二本乃明代刊本,无所讳,“疆”乃疆界之意,作“疆”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