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输液两种固定方法比较
静脉留置针两种送管方法在儿科输液室的应用比较
1 . 4 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p s s l 1 . 5软件进行统计 分析 , 计数 资料 采用 x 2检验。
2 结果
败, 成功率降低 , 给患儿带来痛苦 的同时 , 造成工作量 增加及工 作效率的降低。我科 自2 0 1 1 年 7月开诊 以来采用 留置针单手 送管法 , 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 现介绍 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 料 : 2 0 1 2年 1 1月期 间, 将两个 注射窗 口分别指定
单 手逆 管组 成 功 率 ( 9 4 . 5 % )明 显 高 于 双 手 送 管 组 ( 8 7 . 8 %)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1 8 . 4 4, P< 0 . 0 1 ) , 如表 1 。 表1 两 组 送 管 方 法 一次 性 穿 刺成 功 率 比较
l 7 4
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髋关节 的组成 及结构 , 告 知容易引起脱 位 的体位及动作 。教会患者在功 能锻炼 中注意技巧 , 必要 时可 以 穿“ 丁” 字鞋固定 , 或轻重量的皮牵 引, 以防髋关节 内收 、 外旋 及 屈髋 。术后搬运患者 时应派专 人保护髋 关节 , 不 得牵拉 肢 体。 搬运后要详细体检患者 , 必要时 可摄 x线片 , 确定髋 关节位 置 是否正确 。协助患者床上用便器 。翻身 时伸 直术侧髋 关节 , 保 持轻度外展 中立位 , 伸直 同侧上肢 , 掌垫 在水精隆后 面 , 向术 侧 翻身 , 防止患肢内收 、 内旋 。 3 出院健康指导及 随访 患者一般术后 2— 3周可以出院。在对患者 进行 肢体 负重 指导时应注意假体固定方式 的不 同会影响肢体 的负重 时间 : 髓 臼和股骨假体均采用骨水泥 固定 的患者 可以部分负重 , 最多 为 2 0 k g , 3周 内负重量逐步增加 , 最后 过渡到 使用拐 杖行走 ; 髋 臼 和股骨假体均采用非 骨水泥 固定的患者 一般需 在一周 以后才 可 以部分负重 , 过早负重将造成假体与骨 间面问的相对活动 而影响骨组织愈合到假体表 面 , 6个月后才 能完全 负重 。指导 患者 6周 内勿驾驶 汽车 , 3个月 内严 格做到 “ 七不要 ” : 不要交 叉双腿 ; 不要在床上 盘腿或 屈膝而坐 ; 不要 弯腰拾 物或弯 腰干 活; 不要蹲位排便 ; 不要坐沙发及矮凳或 每次 坐不超过半 小时 ; 坐位时不要过度前倾 ; 不要 跳跃 、 跑步或举 重 。指导患 者根
两种固定法在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对比研究
两种固定法在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法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并总结其可行性。
方法将普外二科走临床路径的80例腹股沟疝行修补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使用静脉留置针,采用两种不同固定法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固定法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网状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标签:网状弹力绷带;静脉留置针;固定法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很好的静脉给药方法,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住院患者的痛苦,减少重复穿刺率等许多优点,临床上很多的科室和疾病都会采用,慢慢的成为一种可以代替头皮针,成为临床上打点滴的主要方法。
封管是一个在技术的有效应用的重要环节,如使用正确,可延长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防治。
另外,由于局部血栓形成引起的堵塞,引起静脉炎或泄漏,导致局部血管损伤[1]。
固定方法是一个很好的保证留置针应用的方面,在保留期内出现透明敷料卷曲,脱落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缩短,引起患者的影响,增加患者的痛苦。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普外二科2014年5月~7月共80例走临床路径的腹股沟疝行修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8岁;文化程度由文盲至研究生不等;其中左侧腹股沟疝36例,右侧腹股沟疝41例,双侧腹股沟疝3例;均在术日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后第2d结束输液后拔除,共留置3d。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治疗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1.2穿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常规进行穿刺,部位成人为腕部头静脉,小儿为踝部大隐静脉,因此两处血管较粗直,充盈明显,易于穿刺且能保证术中输液的要求。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1.3固定1.3.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即穿刺成功后将3M透明敷贴贴于穿刺部位固定,穿刺点在贴膜中央部位,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透明敷贴,从框架结构预切口处开始揭除边框,边揭边轻压贴膜,使之更妥善地固定留置针[2],将延长管U型盘曲固定高于穿刺点,防止静脉压高回血返流至延长管,用内附输液贴将肝素帽固定于敷贴上,然后注明穿刺日期、时间、执行人,再用两条3M医用纸胶环形固定于留置针上、下端。
留置针固定的正确方法
留置针固定的正确方法
留置针是一种输液工具,能有效地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
为了防止留置针脱落,常进行固定。
以下是留置针固定的正确方法:
1. 透明敷料以穿刺点为中心,粘贴透明敷贴时要采用无张力方法。
2. 延长管与穿刺血管呈U型固定。
如果是Y形接口勿压迫穿刺的血管。
3. 肝素帽/输液接头需高于导管尖端。
4. 延长管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避免对局部皮肤产生压迫。
5. 记录穿刺日期时间、穿刺者工号,胶带封住留置针的隔离塞。
6. 小标签的固定位置,建议尽量避开针眼处,固定在隔离塞的下方,使留置针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且不影响观察;也就是贴在留置针隔离塞的下方。
7. 捏住导管接头的突出部位和隔离塞,从针底座开始按压,逐渐往上,使敷料、接头、隔离塞、皮肤之间充分粘合。
按照以上步骤操作后,留置针的固定就完成了。
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疗指南。
两种方法固定保留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比较
两种方法固定保留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9-06-14T17:30:45.1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2期作者:朱大玉[导读] 穿刺面使用辅助固定物,效果明显优于相反面使用辅助固定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四川自贡 64300)【摘要】目的:探讨关节活动部位留置静脉留置针时穿刺面使用辅助固定物(厚度为0.5~1cm,宽度1~2cm,长度适宜的纱块)与相反面使用辅助固定物的效果,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
方法:将2018年10月—年12月入住我院的关节活动部位留置静脉留置针患儿26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8例,对照组129例。
对照组采用相反面使用辅助固定物,实验组采用穿刺面使用辅助固定物,比较两组的效果。
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穿刺面使用辅助固定物,效果明显优于相反面使用辅助固定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留置针;穿刺面;相反面;辅助固定【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185-02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1],静脉穿刺是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的关键。
因此,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留置针的保留时间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关节活动部位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我院对2018年10月—12月入科的关节活动部位留置静脉针患儿采用穿刺面使用辅助固定物的方法,能明显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0月—12月入住我科关节活动部位留置静脉留置针患儿26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38例,对照组129例。
1.2 方法根据患儿肢体的粗细长短选择合适的辅助固定物。
长度以超过活动关节上下1~2cm为宜,用3M胶带分上中下三条(可根据患儿的情况自行调整)固定好辅助固定物。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2种固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较, 观 察 组 静 脉 留 置针 的 留 置 时 间 明 显 延 长( P< 0 . 0 5 ) 。结论 : 有效 固定 留置针 穿
刺部位 , 降低 了重 复 穿 刺 次 数 , 减 轻 了 患 儿 痛苦 , 减 少 了护 士 工 作 量 , 也 减 少 了 患
中心进行 固定 。减少 了原有操 作 先用 双 手去撕透明敷料 , 而无法 同定住 已穿刺 好
定 成 功 率 。从 穿 刺 成 功 后 丌 始 斯 标 签 或
透 明敷料 开始计 时 , 至将透 明敷 料或标 签 固定平整 为结束 计算 静脉 留置 固定使 用
时间 。
现在 我国已普遍使用 , 特别是在儿科 。但
在 保 留静 脉 留 置 针 及 静 脉 输 液 过 程 中 , r r I 于 患 儿 常哭 闹 、 躁 动及恐 惧 , 常 导 致 静 脉 留置 针 脱 落 。为 了 减 少 反 复 穿 刺 造 成 患
4 6 3 0 0 0河 南 驻 马店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08 . 28 2
对注射的恐惧 感 , 减轻 家长 的焦虑 情绪 , 减轻护理工作量 , 已广泛应用 于临床。
统计学处 理 : 所有 数 据 以 ( 4 - S ) 表 示, 应用 统计软件 S P S S 1 4 . 0行 方 差 分 析 , 两 组 问 比较 采 用 t 检验 , P<0 . 0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结 果
提高护理工作效 率 , 本研究对静 脉留置针 穿 刺 的 固定 方法 进 行 了 改 进 , 并 进 行 临 床
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方法
2 ml,暂停1秒,再推注0. 可避免血液返流,减少堵管发生率,确保12~24h再通管使用。
将输液器的调节器调至最大,将刺入肝素 浅静脉留置针:使用5ml注射器-5ml肝素液封管。
(2)脉冲式封管法:推注过程中(推一下停
帽内的输液器头皮针向外拔出2/3,然后一 生理盐水封法:用注射器抽取5~10ml生理盐水,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间隔6~8小时再封管一次,无需配液,方法简单,尤其适用
于新生儿、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钠的病人。 可避免血液返流,减少堵管发生率,确保12~24h再通管使用。
于新生儿、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钠的病人。
管,使茂菲滴管下端的液体迅速进入血管 此法更适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过程中,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注射器封管所致患儿的恐惧和哭闹。
注射器直接封管法,所用封管液,适用于高渗液、刺激性强的药物(如20%甘露醇、化疗药物)静滴后的患者。 (2)脉冲式封管法:推注过程中(推一下停
手固定针柄,准备拔针,另一手将输液器 深静脉留置:使用10ml注射器-10ml肝素液封管。
2 ml,暂停1秒,再推注0. 5ml生理盐水时,边注射边向后拔针至完成封管。
茂菲滴管上端反折,同时用力挤压茂菲滴 生理盐水封法:用注射器抽取5~10ml生理盐水,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间隔6~8小时再封管一次,无需配液,方法简单,尤其适用
封管的方法
4. 生理盐水封法:用注射器抽取5~10ml 生理盐水,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间隔6~ 8小时再封管一次,无需配液,方法简单, 尤其适用于新生儿、有出血倾向、凝血机 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钠 的病人。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效果对比
2020年4月第8期护理研究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效果对比娄未,李健*,李雪华北部战区总医院儿科,辽宁 沈阳 110016【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疾病诊治的新生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穿刺和固定方法,具体为:采用A型医疗透明敷料以及3M胶布缠绕式固定方法进行有效穿刺和固定;观察组患儿则给予改良穿刺和固定方法,具体为:采用IV3000敷料无张力粘贴以及3条纸胶带进行交叉固定的方法进行有效穿刺和固定。
观察两组患者平均留置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试验组平均留置时间为(5.0±1.3)d,对照组(3.1±1.4)d,试验组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5%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采用改良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和固定方法,能够提高留管时间,同时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8-0166-02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普通头皮钢针的升级换代产品,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及时性和灵活性[1]。
但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且无法控制输液部位活动,故易发生留置针意外脱管和器械相关性皮肤压伤[2],这成为新生儿护理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发生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为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不得不采用更为安全可靠的穿刺方法和固定方法为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和固定,并通过与传统穿刺和固定方法比拟,以探求更适合新生儿应用的留置针固定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进行疾病诊治的新生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操作方法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操作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预备:准备需要使用的器材,包括静脉留置针、输液器、消毒剂、棉球、透明胶带等。
2. 消毒:用消毒剂擦拭接口的皮肤,通常是在手腕内侧或手背上选择静脉留置点。
3. 结扎:用一根橡皮带或绷带,将静脉留置点以下的皮肤固定住,使静脉鼓胀,有利于输液。
4. 插针:将静脉留置针取出,迅速扎入皮肤上方准备好的点位,保持稳定后,推入静脉内。
5. 检查:连接好输液器及管道后,用手指或步步器轻轻压住针口,观察是否有血液回流。
6. 固定:用透明胶带或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避免其晃动或脱落。
7. 输液:将输液器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开启滴液调节器,以合适的滴速输液。
8.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输液反应,确保没有异常反应或并发症。
9. 完成:输液结束后,关闭滴液调节器,拔出静脉留置针,用棉球轻压在针口处,再用透明胶带包扎好。
10. 清理:将用过的器材进行妥善处理,保持环境整洁。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抖动静脉留置针,以免刺激或损伤血管壁;勿把静脉留置针过深插入,以免刺破血管背壁;务必注意洁净操作,避免感染。
如果遇到插针困难或不熟练操作,应请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对比观察
11 一般 资料 .
选 择内科 20 年 5月一8月住院输液患 08
针头向两边 移位 ; 交叉 固定 的胶 布 , 可对抗 向后 的牵拉力 , 防止
针头 向后移 位 ; 再加 上透明敷贴 的双重 固定 , 留置针 的 固定 使
房 作 自我介绍 , 并简单 介绍手术 室环境 、 参加手 术人员 和患者 需要做 的准备 , 例如去掉首饰 、 摘除义齿等。了解患者 的心理状
态 , 据患者 的文化程 度 , 根 用通俗易懂 的语 言消除患者 的恐惧
中心” 的手术室护理 宗 旨。结 果 上 消化道 穿孔患者的术前 恐 惧、 焦虑得 到 改善 , 中能够 自觉 配合手 术, 术 术后切 口愈合 良 好 。结论 通过术前访视 、 中护理 、 术 术后随访 , 上消化道 穿孔 患者 的安全感、 尊重和 满足感得到 明显增 强 , 被 能够提 高患者 的 满意度 , 改善 护 患关 系, 同时也能提 高手术 室护士的综合 素
( 收稿 日期 :0 0 1— 3) 21—0 1
约 2e m长的水平线作 为标记 。 1 . 操作方法 .1 2 试验组采用新 固定法 , 留置针穿刺成 在
功后采用周 围静脉输液 中的固定方法[ 先用 2条胶 布固定 , 3 1 : 第
一
条胶布在外套管与延长管连接处横贴 , 第二条胶布在外套管
通过 I P持续 准确的监测 , C 不仅 能判断预后 转归 , 可以 还 为治疗提供依据 , 可以早期发 现颅 内压增 高 , 期采取相应 其 早 的治疗措施 。 另外 , 要求 医师要正确合理使 用脱水药物 , 避免脱
水剂滥用及其所致 的并 发症 。因此 , 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
两种不同固定方法在小儿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坛 , 2 0 1 1 , 1 5( 9 ) : 8 1 7 41 8 .
置针针柄为 中心用手 轻轻 由内 向外 抚平 透明敷贴 , 再 用备好 的有心型小窗 口白色 块状象 皮膏胶 布 固定 外层 , 注 意心 型小 窗 口的位置是能 观察 留置针 穿刺 口周 围情 况为 宜 , 粘 贴后用 手 由内向外抚平按压 1~2 m i n , 使 白色块状 粘胶 与皮 肤粘贴 牢 固, 匆 留有 缝隙 , 防止胶布 边缘 卷折 , 然后 固定 。并 且告 知 患儿家属 留置针可 留置 3~5天 时 间, 如果 穿刺 口无红 肿 、 渗 血、 渗液可 留置 时间更 长。对照组材料 : 无菌透 明敷贴 。当患 儿需要采用静脉 留置针 留置 穿刺 时 , 按 常规静 脉穿刺 并用无 菌透明敷贴 固定 。 ( 2 ) 观察 指标 : 比较两 组静 脉 留置 针 留置 时间 、 局部 红 肿例 数 、 管道 打 折 例数 及 脱 针 例 数进 行 记 录。 ( 3 ) 评价指标 : 按留置针静脉输液 操作规 范 , 一 般情况 下 留置 针 留置时间为 9 6小 时为宜 , 李 晓燕等 报道 对 5 O例患 者进行 静脉留置针 的使 用后 发 现 , 静 脉 留置针 的 留置 时 间最 长 为
讨论
应用 心形方块状 象皮 膏 固定 留置针 , 能 清楚观察
病例随机分为观察 组与对 照组各 8 O例 。两组 在性 别 、 年龄 、 疾病, 静 脉穿 刺血管选择等方面 比较 , 经统计差异均无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穿刺 口周 围的皮肤 情况 , 能有 效 固定 留置 。临床 工作 中经 常 会遇到不 同原 因所 致的 留置 针不 能再使 用 , 一 般是 患儿 自己 拔 出、 意外脱出或者针管 打折 等原 因。我科利用 心形方 块状 象皮膏 的上述优点 , 拓展应用于 留置针穿刺 固定 , 收到 良好 的
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法效果比较
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法效果比较目的讨论更有效的小儿留置针固定法。
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输液贴固定留置针针柄,再加敷料贴膜固定,然后用弹力绷带固定;对照组用输液贴固定留置针针柄,再加敷料贴膜固定,然后用小手板和弹力绷带固定。
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保留平均时间(4.3 d)和家长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留置针保留的平均时间(2.3 d)和家长满意度(74%)。
结论小儿留置针以输液贴固定留置针针柄,再加辅料贴膜固定,然后用弹力绷带固定方法保留时间长,家长的满意度高,患儿较舒适、配合较好,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静脉留置针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1岁左右患儿生性好动,留置针的保留使小儿产生烦躁、哭闹。
如何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同时使留置针保留时间更长,相应的减少护士工作量,增加家长满意度,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1]。
我科经过1年的临床实践,采用两种不同留置针固定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2年9月本科住院婴幼儿200例,年龄6~24个月,按留置针固定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48例,女52例,平均(14.1±1.7)个月,体重5 ~14.0 kg,平均(8.5±1.5)kg。
对照组:男51例,女49例,平均(14.1±1.7)个月,体重5~14.0 kg,平均(8.5±1.5)kg,体重、年龄、输注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材料:选择上海锦铎24号套管针,7 cm×6 cm美后敷料,一次性输液贴,自粘性弹力绷带(美的邦),小手板。
1.2.2固定方法。
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先用输液贴固定好,方法大致同固定钢针。
为避免皮肤压出破损,在留置针针柄下方多加一个带棉垫的输液贴,再覆以带棉垫的敷料贴贴膜,再用弹力绷带固定。
老年患者两种不同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老年患者两种不同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固定方法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排列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间100例采用相同穿刺方式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研究组采用改进式固定方法,比较两组应用效果差异。
结果研究组不良情况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8%(P<0.05)。
研究组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3.99±0.64)d明显长于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3.05±0.58)d(P<0.05)。
结论采用改进式固定方法对浅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可以有效延长老年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留置针脱落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固定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留置时间静脉留置针的出现可以有效减轻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削弱部分患者对钢针的恐惧。
于护理人员而言可以有效减轻工作量,对于危重症患者更可以及时给予静脉给药,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效果显著;而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老年患者而言,可以有效避免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害,从而达到保护老年患者血管的目的[1]。
然而在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期间受固定情况的影响而引起套管或留置针脱落的情况,减少留置针的留置时间[2]。
对此,本院对5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的固定方式进行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排列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间100例采用相同穿刺方式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女人数比为26:24,年龄80~90(85.05±3.44)岁;研究组患者50例,男女人数比为28:22,年龄81~90(84.95±3.52)岁。
两组老年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有分组比较价值(P>0.05)。
1.2方法两组均采用一次性使用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厂家: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41803;型号规格:IVW01-24)及其配套的留置针贴进行穿刺和固定。
小儿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小儿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1-06-09T10:04:06.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吕不亚[导读] 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
吕不亚(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051-02【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方法。
方法将100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照打留置针的顺序单双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穿刺。
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固定,然后用2条医用输液贴固定在3M敷贴肝素帽端及对应端;实验组在穿刺之前先将3M敷贴下三分之一中点处剪一1cm×1cm孔,穿刺后先用1条带棉芯输液贴固定针眼,然后把敷贴穿过肝素帽固定,再用自我粘缠外科绷带环形粘缠(上面一圈与下面一圈不重叠)。
结果实验组留置针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保留天数也较对照组延长(P<0.01)。
结论改进的留置针固定方法可延长静脉内的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留置针固定方法效果观察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必反复穿刺的特点得到病人及医护人员的认可,既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儿科的抢救和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套管针容易脱出、折叠、扭曲,敷贴容易翻卷。
能否成功留置静脉留置针及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仍是困扰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1]。
通过对50名患儿采用新的固定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9月间,我科住院应用留置针患儿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36天-13岁,平均年龄3.64岁,住院天数6-11天,平均住院天数7.6天,按照打留置针的顺序单双编号,实验组、对照组各50人,两组年龄、体重、住院时间、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两种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比较
两种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比较目的:通过分别使用3 M透明贴膜和改良后的3 M透明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这两种贴膜固定方法对穿刺部位皮肤的影响,发现改良后的贴膜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减少因发生静脉炎而导致留置针拔管的情况。
方法:分析我科2009年5月30日~2010年9月28日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别采用两种贴膜进行固定,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部位皮肤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使用改良后的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留置针部位发生静脉炎的情况明显减少(P<0.01)。
结论:改良后的贴膜有利于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标签:静脉留置针;贴膜;静脉炎静脉留置针因其输液速度快、活动时不易滑出、可以长时间留置、避免重复多次穿刺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
现临床上使用的长时间留置的BD留置针固定一般均采用3 M透明敷贴。
3 M透明敷贴因出汗失去黏性或因穿刺部位受汗液刺激,使留置针部位出现静脉炎,缩短了留置针留置的时间。
现使用改良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减少因发生静脉炎而导致留置针拔管的情况,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5月30日~2010年9月28日在头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200例。
其中甲组100例用3 M敷贴固定,乙组100例用改良后的3 M贴膜固定。
要求两组患儿都选择粗直的头皮静脉作为24号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并且都只是输注抗菌素和普通能量组药品,不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
1.2 方法1.2.1 3 M透明貼膜固定方法选择粗直的头皮静脉做为穿刺部位,穿刺前用碘伏消毒2遍,消毒面积直径为8 cm,再用酒精脱碘。
由技术熟练的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后用3 M透明贴膜固定。
1.2.2改良后的3 M透明贴膜固定法选择血管和消毒方法同前组,穿刺成功后将3 M贴膜用无菌头皮针头每隔0.5 cm扎一些针孔后再固定留置针。
1.3 评价指标静脉留置针置管24 h,观察患儿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改进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改进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不同固定方法效果的差异。
方法观察两种固定方法输液流畅程度、输液渗漏率、病人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输液流畅度、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渗漏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观察组采用的固定方法简单快捷,可以使输液更通畅,患者更满意。
标签:静脉输液固定方法改进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一针见血固然重要,能否合理固定输液针头将直接影响输液能否顺畅进行。
传统的针尖斜面向上的固定方法易因患者活动、血管塌陷、针柄靠近骨隆突处使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导致液体滴注不畅、输液渗漏,增加患者的痛苦,易引起护患纠纷,针对以上情況,我们改进固定方法,采用针尖斜面向下固定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以2012年1月1日至30日在我科输液的1236例患者为对象,男976例,女260例,年龄56-92岁,输液时间1-5小时,穿刺部位在手背,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组620例,对照组616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穿刺部位、血管条件、输液时间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 方法1.2.1 操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采用传统固定法,双日采用改进固定法。
两组均采用一次性输液器、6号头皮针头以常规方法穿刺。
对照组针柄在右,针尖斜面向上,用滴注敷贴固定,观察组将针柄轻轻从右边翻转至左边,使针尖斜面向下,再用滴注敷贴固定。
1.2.2 评价指标1.2.2.1 通畅:输液速度在60-80滴/分为通畅。
1.2.2.2 输液渗漏1.2.2.3 满意率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0软件检验。
2 结果两组通畅、渗漏及满意率比较,见表1表1两组通畅、渗漏及满意率比较例(%)组别例数通畅渗漏满意对照组616411(66.7)69(11.2)381(61.9)观察组620584(94.2)32(5.2)563(90.8)两组比较均P<0.01)3 讨论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固定针柄时易使针尖上翘,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致输液不畅,临床上常用棉签垫高针柄以调整针尖斜面的位置,使输液重新畅通,但在患者活动时棉签容易松脱,使针尖斜面重新贴向血管壁,需要护士经常巡视,观察患者局部有无肿胀、穿刺针固定是否牢固,这样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1;同时针柄处于悬空状态,极易使针头滑出血管外,导致液体渗出肿胀,需要重新穿刺,患者及家属会认为是护士操作不熟练而耽误治疗,增加了他们的痛苦,由此加深了护患之间的矛盾。
两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先 后 顺 序 单双 号 分 为 两组 , 对 照组 1 4 0例 次 采用 自粘 性 弹力 绷 带 固定 , 观察组 1 4 0例 次 采 用 弹力 网帽 固定 , 观 察 两 组 静 脉 留 置针 保 留
时间 的 长短 , 药液 外 渗 、 静脉炎、 压疮 的发 生情 况 及程 度 , 并 选取 不 同 固定方 法 留置 2次 以上 的 患儿 7 4例 , 出 院时 调 查家 长 对 2种 固定
暗 红[ 2 - 3 ] 。
1 _ 3 . 2 静脉 炎判 断标 准
依据 美 国静 脉输 液 护理 学
会 规 定 的指标 , I 度: 局 部红 肿 , 压痛 , 无 红线 条 , 无 条 索 状 改变 , 发 生 范 围在导 管 长 度 以 内 ; Ⅱ度 : 局 部 压痛 、 热、 红肿 或 水 肿 , 有 红 线条 , 无条 索 状 改 变 , 发
院 儿科 住 院 的患儿 , 头皮 静 脉 留置 2 8 0例 次 , 男 1 3 2 例次 , 女 1 4 8例 次 ; 年龄 ( O . 8 ± O . 5 ) 岁; 婴 儿 肝 炎 综合 征 l 8例次 , 支气 管肺 炎 1 3 4例 次 , 婴幼 儿腹 泻 7 2例 次. 其他 5 6例 次 。按 穿 刺 的先后 顺序 单双 号 分为 两 组。 各 1 4 0例次 , 两 组年 龄 、 性别 、 诊断、 病情 、 局部 皮 肤情况 、 营养状 态 、 血 管充 盈 情 况 、 留置 部 位及 留置 时 间 等方 面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出现 暂 时性 血 液循 环 障碍 ,受压 部 位 开 始 出现 红 、 肿、 热 或有 触痛 ; Ⅱ度 : 红 肿部 位继 续受 压 , 红 肿 向外
老年患者两种不同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老年患者两种不同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张怡;黎嗣英;纪栓菊【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3(016)001【总页数】1页(P95)【作者】张怡;黎嗣英;纪栓菊【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脾胃病科,合肥,230031;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脾胃病科,合肥,230031;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脾胃病科,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9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理想的静脉给药途径,广泛应用于临床[1]。
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期或一天多次静脉用药的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静脉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弯曲多,皮肤松弛难固定,且输液过程中易活动。
在留置期间,透明敷贴易卷边、脱落,致局部易渗漏肿胀,甚至留置针脱出,使保留时间缩短。
我们对100例老年患者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并将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70例,女30例;平均年龄72岁。
留置部位为浅静脉,留置时间(4±1)d。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血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材料使用材料为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三通型)22G、24GY型,人和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膜(留置针专用型)6 cm×7 cm和输液胶贴。
1.2.2 操作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法固定浅静脉留置针。
充分消毒局部皮肤,静脉穿刺成功后,先取普通输液胶贴1将Y型针柄横贴固定于皮肤上;再取输液胶贴2固定Y型针柄竖直的一边。
然后妥善贴平透明敷贴,使敷贴与针柄紧密粘贴,尽量减少气泡。
再将留置针尾端按U型盘曲延长管,与血管平行[2],将延长管(近正压接头端)用输液胶贴3固定于敷贴上缘1~2 cm处,将写有时间的贴膜贴于敷贴表面输液胶贴2位置。
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郝晓东【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并应用静脉留置针的98例患儿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8例息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固定方法加弹力网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8.35±11.55小时,对照组惠儿的静脉留置针时间为66.55±9.75小时,观察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与对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忠儿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12%,对照组忠儿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6.33%,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度为100%,对照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为85.42%,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弹力网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可明显延长留置的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7-18)【作者】郝晓东【作者单位】新密市中医院儿科,河南新密4523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比较2.两种透明敷贴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效果的比较3.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4.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效果比较5.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烦躁病人两种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效果比较
烦躁病人两种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效果比较
陈静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1(18)7
【摘要】@@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器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保证了静脉治疗的顺利完成,而且避免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因病人躁动、大汗致敷贴卷起、滑脱现象,造成无效固定留置针.
【总页数】1页(P74)
【作者】陈静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市人民医院,315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两种静脉输液头皮针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处固定方法效果比较 [J], 骆雪英;邬勋莲;张智慧
2.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效果比较研究 [J], 张惠娣
3.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效果比较研究 [J], 张惠娣;
4.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效果比较 [J], 樊启宜;陈瑞琴;郑艳
5.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效果对比 [J], 娄未; 李健; 李雪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输液两种固定方法比较
发表时间:2011-12-27T13:38:38.7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韦衍绵[导读] 敷贴三角形粘贴留置针固定时间长,渗血渗液、脱出少。
韦衍绵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玉林 537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0-0170-02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
方法将我科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病人按照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选用上肢前臂浅静脉按照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对照组按照常规敷贴方法直接粘贴留置针固定,观察组采用敷贴三角形粘贴方法固定。
每天输液完毕,两组均用肝素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留置针在渗液渗血、脱出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对照组留置针平均留置2—5天,渗液渗血3例、脱出6例。
观察组留置针平均留置4-8天,渗液渗血1例,脱出2例。
结论敷贴三角形粘贴留置针固定时间长,渗血渗液、脱出少。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静脉留置针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2],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发现用敷贴常规粘贴留置针,敷贴容易松动,留置针易渗液渗血、脱出,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为了探讨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我科对60例病人采用敷贴三角形粘贴固定法固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0年12月-2011年3月我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60名患者按照单、双日分成两组,年龄16-45岁,对照组按照常规将敷贴直接粘贴留置针固定,;观察组采用敷贴三角形粘贴固定。
每天输液完毕,两组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留置针在渗液渗血、脱出等方面的情况.
1.2方法敷贴使用的是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6×7cm粘贴伤口敷料,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是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留置针,根据穿刺部位选择好血管,按照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穿刺成功后,以准备好的普通胶布固定针座,再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后用敷贴粘贴。
对照组按照常规敷贴方法直接粘贴留置针固定,观察组将敷贴旋转到45度角后再粘贴留置针固定,即敷贴三角形粘贴方法留置针固定,再用3M胶布分别各粘贴三处。
两种固定方法的护理按照留置针护理常规护理。
2 结果两组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敷贴直接粘贴固定法与敷贴三角形粘贴固定法的效果
结果显示敷贴三角形粘贴固定法比敷贴直接粘贴固定效果好 3 讨论
3.1敷贴直接粘贴形成四方形,接触面积大,患者穿脱衣服时容易碰到敷贴与针座造成松动、脱出。
把敷贴旋转45度角后粘贴,使针尖、针座构成二个三角形,接触面积小,更有利于保护针座不易松动。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敷贴三角形粘贴固定方法使留置针更稳定,不易松动脱出。
临床中观察显示, 敷贴直接粘贴固定一般1-2天就容易松动、渗液渗血,2-4天就会出现红肿或脱出。
而敷贴三角形粘贴固定可将松动、渗液渗血延长至2-5天,3-8天才会出现红肿或脱出。
从临床观察看敷贴三角形粘贴固定法明显比敷贴直接粘贴固定效果好。
3.2敷贴三角形粘贴固定方法性能好,敷贴点广,粘贴更牢固。
让患者在穿衣服或脱衣服时不容易把针柄拉松,拉脱,针头不易滑出,减少患者重新穿刺的机会,这样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3.3留置针固定得好,减少脱出,渗血渗液,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家属沟通改善护患关系,有利于推广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显春,封悦.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2] 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3] 陈仁政.正确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J」,万象奥秘,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