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班高一语文周考(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光班高一语文周考(三)

一、现代文阅读(共18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举教育

科举教育是以科举为重心的教育,即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教育,也可以说是考试领导下的教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应试教育”。不过,科举教育虽以应试为中心,却包含了提高文化素质的内涵。科举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作为一种考试制度,科举制牵涉面很广,性质很复杂。它首先是一种文官考试,但也具有教育考试性质。它是一种考试取士制度,学校则以养士为目标。取士与养士互为依存,取士必有赖于养士,二者不可分割。从《新唐书》立《选举志》以后,历代正史《选举志》皆包括了科举和学校两方面的内容。研究古代教育、学校,不能不言及科举;同样,论说科举也不能绕过古代学校教育。

如何处理好学校育才与科举选才的关系,是历代一直困扰着统治者的难题。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大体而言,隋唐以后各个朝代初期都重视学校教育,或至少是学校与科举并重,但久而久之学校日渐被轻视,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而科举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这种由重学校转变为重科举的过程,几乎成为历代学校与科举互动发展的一般规律。明清两代为了协调学校与科举的关系,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使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二者浑然一体。在明清科举考试系统中,乡试以下的府州县试就是入学考试,岁试和科试则是学校教育进行过程和结束阶段考核选拔人才的重要环节。在以入仕为士人实现人生抱负唯一途径的传统中国社会,科举对知识分子是一支有效的指挥棒,因此,学校教育必然要受科举的制约。唐宋至明清学校与科举的关系的演变,体现出中国古代科举与学校的轻重消长关系,遵循着一种从离散到聚合的发展规律。

在科举时代,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学而优是为了仕。除了很短暂的例外,1300年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学校的学生,只有通过科举才能走上仕途,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强大指挥棒,指导和操纵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科举成了学校的目标,考试内容便成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士标准自然成为学校的培养标准。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率。官学如此,民间私学也基本如此。即使是书院,也因科举盛而产生,随科举废而消亡。纵观千余年的中国书院史,书院与科举关系密切是长期的、普遍的,而不重视科举的书院是短暂的、少数的。总体而言,科举确已成为当时整个教育的重心。

到了清末,学校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官学往往形同虚设,科举的向心力大到严重地阻碍新式学堂的建立与推广,以至于不推翻科举就无法真正普及新教育,最后不得不废科举以兴学堂。穷源竟底,科举因学校而起,又因学校而废,二者具有息息相关、兴衰互动的特征。废科举促使中国教育走上近代化也即西化的道路,但科举制的长期实行使中国人继承了一种重视考试的“遗传性”。现代高考制度和自学考试制度的创立都与科举考试重视公平竞争的传统有关,而现代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即所谓“科举幽灵”)也与科举传统密切相关。

(摘自《厦门大学学报》略有删节,作者:刘海峰)

1. 下列关于“科举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科举教育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应试教育”。它以科举为重心,是一种在考试主导下的教育,即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B. 科举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科举教育包含了提高文化素质的内涵,对提高应试者的知识水平是有促进作用的。

C. 作为一种考试制度,科举首先是一种文官考试,但其选拔人才以学校培养人才为基础,

所以它也具有教育考试的性质。

D. 科举取士与学校养士互为依存,所以从《新唐书》以后,历代史书《选举志》都包括了科举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总体趋势看,隋唐后各朝代初期都重视学校教育,或学校与科举并重,这几乎是历代学校与科举互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B. 在学校育才与科举选才的关系上,历代都呈现出由重学校变为重科举的趋势,即科举地位越来越高,学校教育日渐被轻视。

C. 把府州县试作为入学考试,把岁试和科试作为学校教育考核选拔人才的重要环节,这是明清两代加强学校教育的重要举措。

D. 清末,科举严重地阻碍新式学堂的建立与推广,学校已沦为科举的附庸。为了大兴学堂,真正普及新教育,科举制被废除。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在科举时代,士人以入仕为实现人生抱负的唯一途径。因此官学、私学,乃至于书院,都逃不脱科举的制约(短暂的特例除外)。

B. 由于科举的巨大影响,学校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取士标准为培养标准,热衷于追求中举及第率,与现在的高考情形颇类似。

C. 科举因学校而起,又因学校而废。它与学校的轻重消长关系,遵循着从离散到聚合的规律,最终促使中国教育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D. 科举考试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这一传统对现代高考制度和自学考试制度的创立,以及现代教育中的应试教育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手机文学

手机文学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它必然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一般来说,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具备内容精短、富于艺术张力的特点。

手机文学的创作要精心选择艺术视角,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手机文学的艺术视角最忌寻常化、模式化,循规蹈矩的创作思路是难以适应这种文学机制的。手机文学的语言必须精彩,具有视觉爆发力。这就如同演话剧一般,要求每句话都有挠到痒处或刺到痛处的艺术效果。语言的精彩体现在形式上,往往是讲究音韵协调、句式齐整之美,凸现优美凝练的视觉表层效果,此外,戏谑、悖论、反讽、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使得精短的语言如同利刃一般瞬时间穿透读者的心灵空间,刺激读者的心理空白。其实,手机文学的艺术张力,既体现在“变化的文本”自身体制与功能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平衡之中,也体现在受众的原初心理与阅读期待心理之间冲突达成的平衡之中。这二者的张力结构之间又形成了互为引发、互为促进的互动效果。也正是在这种双重的艺术张力的影响下,才满足了市场经济语境之下渐趋浮躁的阅读需求。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只要取得“开心一笑”“快意一笑”“会心一笑”的艺术效果,或者说就是要达到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就“心满意足”了。

手机文学,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无边信息萧萧下,不尽财源滚滚来。”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