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发展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小学生是儿童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他们正在经历着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征和变化。
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对教育者和家长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行为,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引导。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学校适应阶段:小学入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变化和挑战。
在学校适应阶段,许多小学生会面临与之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老师和同学。
他们可能会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和社交环境,并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
2. 自我认知阶段:在小学阶段,孩子开始对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开始发展对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认知,并逐步形成自我概念。
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并开始比较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非常在意,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3. 社交发展阶段:小学生的社交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
他们开始与更多的同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他们开始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友谊和群体意识也开始逐渐形成。
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他们应该给予小学生适当的社交机会,鼓励他们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学习兴趣阶段: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
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开始对不同的学科和活动产生兴趣,并逐渐在某些领域中显示出自己的潜力和天赋。
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尝试各种不同的学科和兴趣班,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能,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5. 思维和情绪发展阶段:小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发展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学会逐渐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阶段,他们也开始展示出对抽象概念、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概述小学生是指年龄在6岁至12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大众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等方面。
二、认知发展1. 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开始逐渐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比较和推理。
2. 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开始增加,他们能够主动参预课堂活动,并且愿意尝试新的知识和技能。
3. 记忆力的提升:小学生的记忆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记住更多的事实和概念,并且能够运用记忆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发展1. 自我认同的建立: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认同的意识,他们开始思量自己是谁,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优势。
2. 情绪管理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理解和应对他人的情绪。
3. 动机和目标的形成:小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自我激励能力,他们能够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同时也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四、社交发展1.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小学生对于同伴关系的需求开始增强,他们渴望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并且开始在社交互动中学习合作和分享。
2. 规则和责任意识的形成:小学生开始逐渐理解社会规则和责任,他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和家庭规定,并且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
3. 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能够积极参预集体活动,并且能够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习团队精神和个人价值。
五、身体发展1. 运动能力的提升: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逐渐发展,他们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运动活动,并且愿意尝试新的体育项目。
2. 健康意识的培养: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健康意识,他们能够理解健康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性别意识的形成:小学生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他们开始对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有更深入的理解。
六、总结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涵盖了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多个方面。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认知发展特点1. 知觉和注意力发展:小学生的感知能力逐渐成熟,能够更准确地辨别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
他们的注意力开始变得更加集中,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某个任务。
2. 思维方式转变:小学生逐渐从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类,开始发展出一定的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记忆力提升:小学生的记忆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记住和回忆学习内容。
他们开始能够运用记忆策略,如重复、归类等,来帮助记忆。
二、情感发展特点1. 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逐渐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能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能力。
2. 情绪体验多样化:小学生的情绪表达逐渐丰富多样,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
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 同伴关系重要性增加:小学生开始更加重视与同伴的交往,他们渴望被认可和接受。
同伴关系对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起着重要作用。
三、社会发展特点1. 角色认同转变:小学生逐渐开始认同并接受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角色。
他们开始形成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认同。
2. 遵守规则能力增强: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规则,逐渐形成自律和自控的能力。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3. 合作意识培养:小学生逐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能够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他们开始学会分享、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四、道德发展特点1. 道德观念形成:小学生开始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能够区分善恶、公正与不公正。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2. 道德判断能力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逐渐提升,能够根据情境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决策。
他们开始学会权衡利弊,选择正确的行为。
3. 道德责任感增强:小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逐渐增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他们开始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以上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些特点,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会有所不同,家长和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道德和身体发展五个方面,分别阐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1.1 知觉和注意力:小学生的感知能力逐渐成熟,能够更准确地感知外界事物,并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1.2 记忆和思维:小学生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能够更好地记住学习内容,并开始进行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
1.3 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量,善于摹仿和创作。
二、情感发展2.1 自我认同:小学生开始明确自己的身份,逐渐形成自我认同感,对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2.2 情绪管理: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
2.3 同理心和情感表达:小学生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社交发展3.1 同伴关系:小学生开始与同龄人建立起密切的友谊关系,学会合作、分享和互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2 社会规范:小学生逐渐接受和理解社会规范,懂得遵守规则和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 沟通技巧:小学生开始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四、道德发展4.1 道德观念:小学生开始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能够区分善恶和公正不公,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4.2 道德判断: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逐渐发展,能够分辨对错和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4.3 道德行为:小学生开始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积极参预公益活动。
五、身体发展5.1 生长发育:小学生的身体逐渐发育成熟,身高和体重稳步增长,运动能力和协调性逐渐提高。
5.2 运动需求:小学生对于运动的需求增加,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5.3 身体意识:小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会照应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1.幼稚性:小学生仍然处于幼稚期,对于世界和自己的认知有限,思维简单直观,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2.想象力丰富: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能够通过想象创造出新的事物和情景,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思维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自我中心:小学生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容易出现自私和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4.社会性:小学生在社会关系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开始与他人建立友谊关系,学会合作和分享,同时需要学习遵守社会规则和遵从集体的行为准则。
5.情绪波动大:小学生情绪波动较为频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引导来调节情绪。
小学生的教育方法:1.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提供安全、稳定、富有挑战和激励性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集体活动。
2.实施个性化教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优势和克服弱点。
3.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提供多媒体、图书和实物等多种学习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4.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和团体项目等形式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互交流和合作。
5.做好情绪管理和情感教育:教育者要关注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和压力,提升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6.建立正面的价值观:通过故事、游戏和讨论,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7.注重思维培养:通过开放性问题和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8.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家长和学校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发展,共同解决问题,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小学生的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和情感培养,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感知发展感知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对事物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
空间认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开始能够理解并解决空间问题。
时间感知能力:逐渐形成时间观念,能够理解和安排时间。
感知的自我监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感知过程,并能够调控自己的感知活动。
感知的社交应用:学会用感知来理解和表达他人的情绪,提升社交能力。
二、注意与记忆注意发展:小学生的注意力逐渐集中,能够更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一任务。
记忆能力增强:记忆容量增大,记忆能力明显提高。
有意识记忆:开始出现有意识记忆,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记忆。
记忆策略:逐渐掌握各种记忆策略,如复述、分类、联想等。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情绪对记忆有一定影响,愉快的情绪有助于记忆。
三、思维与智力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逻辑思维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问题解决能力提升:逐渐能够解决一些复杂问题。
创造力的表现:开始有创造性的表现,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创作。
智力的全面发展:智力的各个方面,如语言、逻辑、空间、运动等都得到发展。
四、情绪与社会性情绪表达丰富:小学生的情绪表达越来越丰富,能够表达喜怒哀乐。
情绪理解力提高:逐渐能够理解并调节自己的情绪。
同情心与利他行为:开始出现同情心和利他行为,能够关心他人。
友谊观念形成:逐渐形成友谊观念,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作为朋友。
集体归属感:对集体有归属感,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
五、性格与气质性格的稳定性:小学生的性格逐渐稳定,表现出一定的个人特点。
自尊心与自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发展,能够自我评价和调整。
活动与性格: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性格。
气质的差异:每个人的气质都有所不同,对性格有一定影响。
教育与性格培养:通过教育和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六、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养成规律作息:逐渐形成规律作息的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是指在6-12岁这一阶段,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学习和自我意识五个方面,分别阐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特点:1.1 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小学生逐渐具备了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抽象概念。
1.2 注意力和记忆力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延长持续时间,并且记忆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3 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小学生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事物。
二、情感发展特点:2.1 情绪稳定性增加:小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2.3 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三、社交发展特点:3.1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小学生开始意识到同伴关系的重要性,更加愿意与同龄人交往和合作。
3.2 规则和道德意识的形成:他们开始理解和遵守规则,对道德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3.3 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四、学习发展特点:4.1 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开始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4.2 学习策略的形成:他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4.3 学习动机的变化: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渐从外在奖励转向内在兴趣和自我实现。
五、自我意识发展特点:5.1 自我评价的能力:小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且逐渐形成自我价值观。
5.2 身份认同的建立:他们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5.3 自信心的培养:小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各种任务和挑战。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指小学阶段儿童在心理上的特点和变化。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他们的学习、行为和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道德和性格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特点:1.1 儿童思维逐渐从感性向理性发展。
小学生开始逐渐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概念形成。
1.2 儿童注意力和记忆力逐渐增强。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逐渐延长,记忆力也逐渐提高。
1.3 儿童开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增强,开始主动参与学习,并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情感发展特点:2.1 儿童情绪波动较大。
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他人影响,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关注。
2.2 儿童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小学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个体差异,对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2.3 儿童情感表达逐渐多样化。
小学生开始学会用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表达方式逐渐多样化。
三、社交发展特点:3.1 儿童开始与同伴进行合作和竞争。
小学生逐渐融入同伴群体,开始与同伴进行合作和竞争,培养了解决问题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3.2 儿童友谊关系逐渐稳定。
小学生的友谊关系逐渐稳定,开始形成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关系。
3.3 儿童开始具备社会规范意识。
小学生开始逐渐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学会尊重他人和合理处理冲突。
四、道德发展特点:4.1 儿童道德观念逐渐形成。
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能够区分善恶和对错。
4.2 儿童开始具备道德判断能力。
小学生能够根据道德标准对行为进行判断,开始有意识地选择正确的行为。
4.3 儿童开始具备道德责任感。
小学生逐渐形成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开始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
五、性格发展特点:5.1 儿童性格逐渐稳定。
小学生的性格逐渐稳定下来,开始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5.2 儿童性格特点多样化。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认知发展特点1. 注意力集中能力逐渐增强: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幼儿时期更加稳定,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思量。
2. 认知能力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逐渐从感性向理性转变,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 知识获取能力增强: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增强,能够主动积累知识,喜欢提问和探索新事物。
二、情感发展特点1. 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小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2. 情绪波动较大:小学生情绪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浮现焦虑、紧张、兴奋等情绪。
3. 社交能力逐步发展:小学生开始主动与同伴进行交往,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社交能力逐渐提升。
三、性格发展特点1. 个性特点开始显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逐渐显现,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内向害羞,有的孩子好强好胜等。
2. 自尊心逐渐建立:小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自尊心逐渐建立,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一定的认识。
3. 价值观开始形成: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正义、公平、友善等价值开始有一定的认知和追求。
四、行为发展特点1. 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事务,如穿衣、洗漱、整理书包等。
2. 动手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和操作。
3. 守纪律意识逐步形成:小学生开始接受学校的纪律要求,逐渐形成守纪律的意识,能够遵守规则和秩序。
五、道德发展特点1. 遵守规则意识逐渐增强:小学生开始明确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能够遵守学校和家庭的规则,形成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
2. 同理心逐渐培养:小学生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能够产生同情心和匡助他人的意识。
3. 道德判断能力逐步提高: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能够区分是非和善恶,开始有一定的道德自觉。
以上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些特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会有所不同,家长和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匡助他们健康成长。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对他们未来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五个主要特点,分别是: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交发展、道德发展和自我发展。
一、认知发展:1.1 知觉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感知能力逐渐成熟,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事物。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思量,解决简单的问题。
1.2 知识和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喜欢主动探索和发现,对于知识的渴望促使他们积极参预学习活动。
1.3 记忆力的提高:小学生的记忆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通过记忆将信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情感发展:2.1 自我认同的形成: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认同的意识,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并且开始与他人进行比较。
2.2 情绪的表达和调节:小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学会了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
2.3 同理心的培养:小学生开始逐渐培养同理心,他们能够关注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主动匡助他人。
三、社交发展:3.1 同伴关系的建立:小学生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密切的社交关系,他们开始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并且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3.2 社交技巧的提升:小学生的社交技巧逐渐提升,他们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并且学会了一些解决冲突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3.3 团队合作的培养:小学生开始逐渐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学会了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四、道德发展:4.1 价值观念的形成: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他们能够区分对错,并且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
4.2 道德意识的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意识逐渐提高,他们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并且学会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
4.3 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小学生开始逐渐培养道德责任感,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且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认知发展特点小学生在认知方面有以下特点:1. 理解能力提升:小学生逐渐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可以理解抽象概念和逻辑关系。
2. 注意力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逐渐稳定,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和活动。
3. 记忆力增强: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强,能够记住较长的课文和知识点。
4. 逻辑思维发展:小学生开始形成逻辑思维,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
二、情感发展特点小学生在情感方面有以下特点:1. 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能够认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情绪波动较大:小学生的情绪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
3. 社交能力提升:小学生开始与同伴进行更多的互动,学会合作和分享,社交能力逐渐提升。
4. 自尊心形成: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尊心,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一定的评价和认知。
三、道德发展特点小学生在道德方面有以下特点:1. 规则意识形成:小学生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逐渐形成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
2. 价值观念形成:小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能够区分善恶、公正与不公正。
3. 同理心发展:小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同理心,能够体味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4. 道德判断能力增强: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
四、身体发展特点小学生在身体方面有以下特点:1. 生长速度加快:小学生的生长速度较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2. 运动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逐渐提升,能够进行更多的体育运动和活动。
3. 精细动作发展:小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逐渐发展,能够进行更多的手工制作和绘画等活动。
4. 饮食需求增加:小学生的能量需求增加,需要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身体发育和学习活动。
五、学习发展特点小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以下特点:1. 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对新知识和学习内容的兴趣逐渐增强,愿意主动参预学习活动。
2. 学习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提升,能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是指6至12岁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经历了从幼儿到儿童的转变,他们开始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匡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二、认知发展1. 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开始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2. 知识获取的扩展:小学生开始接触各种学科知识,能够通过学习和观察来积累新的知识。
3. 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小学生能够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开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发展1. 自我认知的形成:小学生开始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能够描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2. 情绪管理的提升:小学生学会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适应各种情绪变化。
3. 同伴关系的建立:小学生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学会分享和合作。
四、社会发展1. 角色认同的形成:小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并逐渐形成对这些角色的认同。
2. 群体意识的培养:小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群体的一员,学会尊重和合作。
3. 社会责任感的加强:小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开始培养责任感。
五、道德发展1. 遵守规则的意识:小学生开始明白社会的规则和道德标准,能够遵守和理解这些规则。
2. 道德判断的能力: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
3. 道德行为的实践:小学生能够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预公益活动。
六、教育指导1. 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教育者和家长要关注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匡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
3.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教育和模范的示范,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概述小学生是指年龄在6-12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等方面。
二、认知发展特点1. 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开始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归纳。
2. 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小学生能够理解抽象概念,并开始运用抽象思维解决问题。
3. 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对新知识和学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4. 记忆力的提高:小学生的记忆力逐渐增强,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三、情感发展特点1. 自我意识的增强: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能够辨别自己和他人的差异。
2. 情绪表达的多样化:小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用言语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的稳定性:小学生的情感开始趋于稳定,但仍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4. 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表现出同情心和关心他人的行为。
四、社交发展特点1. 同伴关系的建立:小学生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喜欢与他人一起顽耍和分享。
2. 团体意识的培养:小学生逐渐形成团体意识,能够在团队中合作、协调和分享。
3. 社交技巧的提升:小学生学会了一些社交技巧,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4. 规则意识的形成:小学生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能够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礼貌和尊重他人的行为。
五、行为发展特点1. 自主性的增强:小学生逐渐具备自主行为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
2. 动作协调性的提高:小学生的动作协调性逐渐提高,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运动和手工活动。
3. 坚持性的培养:小学生开始培养坚持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克服难点和挫折。
4. 自我评价的能力:小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六、总结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涉及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认知方面:1.视觉思维开始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开始逐渐从感性逐渐向理性发展,开始有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小学生逐渐掌握了简单的逻辑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推理。
3.学习兴趣逐渐增加: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和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去探索和学习,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4.记忆力逐渐增强:小学生的记忆力开始显著增强,尤其是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力。
情感方面:1.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小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对自己的身份拥有基本的认识。
2.情感变化多端:小学生情感波动大,喜怒哀乐变化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视角逐渐开阔:小学生的视角开始逐渐从自我扩展到他人和社会,更加关注他人感受,理解他人的角度和立场。
4.友情的建立:小学生开始与同伴建立真正的友情,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互助和支持。
社会方面:1.家庭角色的转变:小学生开始从过去依赖父母的角色转变为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事务的角色。
2.遵守规则的能力:小学生开始明白并遵守社会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社会交往。
3.建立社会责任感:小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懂得照顾他人,关心社会和环境,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4.合作和竞争意识:小学生开始学会合作和竞争,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也能够接受失败和胜利。
小学生的发展规律:1.阶段性发展: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需要给予相应的教育和关照。
2.个体差异较大: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和特点都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发展较快,有些孩子发展较慢。
3.多元化发展:小学生应该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其认知、情感、社会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4.快乐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习应该是愉快的,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总之,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培养出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指导。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经历着许多重要的变化。
从认知、情感、社会到道德发展,都对孩子整个人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这个阶段是孩子逐渐独立、自我意识逐渐丰富的时期,教育者需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1.感知与觉察–学龄前儿童时期,孩子开始形成更加复杂的感知和觉察能力,比如对颜色、形状的敏感性增强。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感知能力更加精细,能够辨别更加微小的差异,并且开始建立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模型。
2.认知结构和发展–学龄前儿童时期,孩子开始建立起一些基本的认知结构,比如时间观念、空间观念等。
–小学生时期,这些认知结构逐渐加深、扩展,开始形成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思维模式逐渐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三、小学生的情感发展1.情绪管理–小学生的情绪切换速度较快,他们可能会更加容易情绪激动或沮丧。
–教育者在教育中需要给予孩子情感的关怀和支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波动,建立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
2.社交关系–孩子在小学生阶段逐渐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观点,社交关系也更加复杂。
–教育者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分享和互助的价值观。
四、小学生的社会发展1.社会角色认知–在小学时期,孩子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这些社会角色,并促进他们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中。
2.社会道德意识–学龄前儿童时期,孩子主要在家庭中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
–到了小学阶段,学校和社会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念产生更大的影响,教育者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
五、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策略1.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教会他们积极应对情绪波动,建立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2.认知教育–鼓励学生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
3.社交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会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差异,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指小学阶段儿童心理上的一些独特特点。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了从幼儿到学龄儿童的转变,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和学习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方面1.1 观察力和注意力的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观察和注意外界的事物,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
1.2 思维方式的转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他们开始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问题解决,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1.3 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生通过学习和积累,逐渐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二、情感方面2.1 自我意识的形成:小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2.2 情绪的多样化和稳定性的提高:小学生的情绪逐渐多样化,他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同时情绪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2.3 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和关心:小学生开始关注他人的情感,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并表现出关心和同情。
三、社交方面3.1 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小学生逐渐开始与同龄人建立起友谊,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3.2 角色认同的形成:小学生开始对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认同,他们能够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和责任,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认同。
3.3 社会规范的认知和遵守:小学生开始认识到社会规范的存在,并逐渐学会遵守社会规范,懂得尊重他人和遵守公共秩序。
四、学习方面4.1 学习动机的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渐增强,他们开始主动参与学习,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欲望逐渐增强。
4.2 学习策略的形成:小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学习策略,能够更好地组织学习内容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总结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总结小学生心理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其特点和需求有助于了解和支持他们的发展。
下面将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总结。
1. 自我意识的增强:在小学阶段,孩子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感受和意愿。
他们对自己的外貌、智力、能力等方面开始产生自我评价,并与同龄人进行比较。
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2. 规则意识和道德发展:小学生开始意识到社会存在着一定的规则和道德准则,并逐渐学会遵守和理解它们的重要性。
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开始逐渐形成以他人为中心的道德观念。
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并提供合适的道德指导。
3. 情感发展与友谊建立: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入。
他们能够表达更多的情感,如喜怒哀乐,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们开始寻求和同伴的亲密关系,与朋友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加,并对友谊产生更多的意识和需求。
在这方面,家长和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与他人分享感受,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
4. 认知发展与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思考,解决简单的问题,并逐渐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刺激,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动机。
5. 独立性的培养与责任感的形成:小学生逐渐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开始学会独自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和决策。
对自己的要求和责任感逐渐增强,通过分配家务活动和相应的责任任务,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责任感。
6. 想象力、创造力和兴趣的扩展:小学生开始展示出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能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进行自由创作,并对不同的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资源,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自我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道德发展、情感发展与友谊建立、认知发展与学习能力提高、独立性的培养与责任感形成,以及想象力、创造力和兴趣的扩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引言小学生心理发展是指在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在各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者、家长以及社会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二、认知发展1. 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思维逐渐从感性向理性转变,开始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开始学习运用概念和分类,能够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2. 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增强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活动,能够记住较长的信息和知识,并能够进行有效的回顾和运用。
3.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始得到发展。
他们能够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善于摹仿和创新,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游戏和表达。
三、情感发展1. 自我意识的增强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个性。
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并开始关注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
2. 情绪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小学生的情绪开始多样化,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情感状态。
同时,他们的情绪也相对稳定,能够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并学会应对一些挫折和难点。
3. 社交能力的提升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能够与同伴进行友好的互动。
他们开始学会分享和合作,懂得尊重他人,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社会发展1. 遵守规则和秩序小学生开始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能够理解并遵守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规定。
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权益,能够在集体中遵循规则。
2. 独立性的增强小学生的独立性逐渐增强,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和活动。
他们学会了自己管理时间和空间,能够独立解决一些日常问题。
3.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小学生开始培养社会责任感,懂得关心他人和社会。
他们能够参预到一些公益活动中,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五、结论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和提升。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是指6-12岁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等方面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他们经历着从幼儿期到儿童期的转变,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引导他们的成长。
二、认知发展1. 思维方式的转变:小学生逐渐从感性思维转向逻辑思维,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2. 记忆力的提高:小学生的记忆力逐渐增强,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3. 注意力的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延长,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
三、情感发展1. 自我意识的增强:小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个体差异,对自己的外貌、能力和特长有更多的评价和认知。
2. 情绪的多样性:小学生的情绪更加复杂多变,既有喜怒哀乐,也有羞涩、自卑等情绪。
3. 动机和目标的形成:小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
四、社交发展1.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小学生对同伴的关注度增加,开始建立更为稳定的友谊关系。
2. 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也开始有了竞争的意识。
3. 社会规范的认知:小学生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五、行为发展1. 自理能力的提高:小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更多的生活自理任务,如穿衣、洗漱等。
2. 动作协调性的增强: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动作协调性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体育运动。
3. 规则意识的形成:小学生开始理解和遵守规则,能够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范。
六、教育引导1. 提供适当的挑战:小学生需要适度的挑战和刺激,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2.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3. 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引导小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沟通,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总结: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涵盖了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等方面。
他们在这一阶段经历着认知方式的转变,情感的多样性,社交关系的建立以及行为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指儿童在小学阶段(普通为6-12岁)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和特征。
这个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初中的重要阶段,对他们的个性、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师、家长和社会工作者来说,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和匡助他们成长。
二、认知发展1. 思维方式转变:小学生开始逐渐从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概括。
2. 抽象思维能力:小学生逐渐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开始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符号。
3. 逻辑思维发展:小学生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开始理解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
4. 注意力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能够集中在某个任务上,能够长期保持注意力的稳定。
三、情感发展1. 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评价。
2. 情绪表达能力:小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 同伴关系重要性:小学生开始意识到同伴关系的重要性,愿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开始形成友谊。
4. 动机和目标意识: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动机和目标意识,能够为实现某个目标而努力。
四、社会发展1. 自我认同: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认同,开始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2. 遵守规则:小学生开始逐渐明白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够遵守规则。
3. 合作能力:小学生的合作能力逐渐增强,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4. 社交技巧:小学生开始学习和掌握一些社交技巧,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五、教育和引导1. 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赋予小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自信心:鼓励小学生尝试新事物,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倾听和关心:倾听小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关心他们的情感和成长,赋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的教育环境与青少年的生存环境
中国青少年是: 除了战乱和饥荒中的
孩子以外, 阳光下、地球上能够
吃饱饭的孩子中最痛 苦的一群。
不要让孩子------
主要内容:
1、小学儿童发展概述 2、小学生学习心理 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4、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小学儿童发展概述
(二)学习障碍的共同特征
1、差异性 2、缺陷性 3、集中性 4、排除性 5、可逆性 6、贯穿性
(三)小学生学习障碍的症状表现
1、感知、思维语言方面
(1)视觉记忆受损 (2)有空间定向障碍
(3)听觉辨别能力很差 (4)信息加工过程有障碍 (5)缺乏应变能力
我写字有困难
空间定向障碍导致书写困难,手眼协调差、写字容易出 現左右上下顛倒、字体比例错误、外型不易辨识、空间 安排不佳及文字表达困难等現象。
似乎天天睡觉,但没哪次不是被 闹钟闹醒——中枢神经伤害
•从来不愁吃,餐桌上有的是大棚的蔬菜、 吃催肥剂长大的肉类、吃激素长大的鱼类, 但没尝过自然“绿色”食物的滋味——饮食 质量下降 •仿佛天天过年,但不理解过年有啥
好玩儿的——期盼缺失 五天要学习父辈们六天学完的内容
——学习负担太重
•12岁就面临着父辈们18岁的分层竞争 ——竞争低龄化
(狭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 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 范的活动
(二)影响学生学习的条件
1、外部条件 教学媒介、集体气氛、教师
2、内部条件 ★ 认知因素: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
智力活动方式 ★非认知因素: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状况
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
犹如“鸟之双翼”、 “车之双轮”;
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动机
特点: 1、内、外部动机都有,以外部动机为主 2、学习动机较具体
(二)学习兴趣
教材257页
(三)学习态度
1、对教师的态度
从尊敬依恋——选择、怀疑
2、对集体的态度
不关心——关心
3、对作业的态度
未意识到是学习的一部分——自觉负责
4、对评分的态度
啼叫、林子的簌响、河水的吟唱 ——缺乏情感陶冶
•可以在商店买到各种糖果,但不可以 摘下树上的果实——占有欲的失落 •可以得到各种电动玩具,但无处可以 捉到一只星斑的天牛和金龟子——远离自然 •现代的孩子天天诚惶诚恐看的是大人 的脸色,而不是怡然自得地观察四季
的颜色——无名的焦虑
周末还要上“奥校”、“华校”、钢琴班、 视唱班、绘画班、英语班、舞蹈班等等—— 休息不好
一、小学儿童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
1、心理机能的深化
A、兴奋和抑制进一步增强 B、条件反射更易形成和巩固 C、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展
2、心理动力的转化
游戏为主→学习为主
3、认知活动的发展
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4、个性的形成与社会化的发展 A、自我意识的发展 B、社会性交往增多 5、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
二、小学儿童教育的任务
1、使小学生具有符合年龄的心理特点 2、培养稳定积极的情绪情感 3、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4、保持小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5、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学习 6、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和良好的道德
第二节 小学生学习心理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
什么是学习?
(一)学习的概念
(广义)指个体因经验的获得而使心理和 行 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一切事情家里已经做妥,唯一能做的事是给 大人挣回点面子——期望的压力
不再听奶奶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因为家家都
有好看的彩色电视机
——缺乏亲子情感交流
•吃不到带露水的蔬菜和不含激素的鸡蛋, 可以呼吸到机器排出的气体
——生活环境恶化 •吃饭之前要吃大把的钙片和维生素,出门 之前要听妈妈反复交代的注意车、注意坏 蛋、注意….——社会环境不安
儿童的心理发展 (6-12岁)
可怜现在的孩子,理解现在的孩子
吃精制食物,娇弱的胃口让他们厌恶颐
养劳动体魄的粗蔬和五谷——体质下降
穿漂亮衣服,卫生的观念将他们隔绝于
孕育了万物的风雨和泥土——感觉统合失调
居高楼大厦,远离儿童游戏、远离
儿童天然的集体主义——心灵孤独
•出门就坐车,闲置起造物主为行走而赋予人 类的双脚——运动不足 •能看到汽车和钱,看不到日出的磅礴和日落 的辉煌,看不到地平线的壮美——心胸狭窄 •天天听到机械声和叫卖声,听不到鸟儿的
我国对学习障碍的定义
学习障碍,指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显现 出注意、记忆、理解、表达、推理、知觉 或知觉动作协调等能力有显著问题,以致 在听、说、读、写、算等学习上有显著困 难者;
其障碍并非因感官、智能、情绪等障碍 因素或缺乏学习机会、教学不当等环境因 素所直接造成的结果;
我用心学还是学不来
有些学习障碍学生很聪明,但在听、说、读、写字、推理、运算的 学习上,会出现一项或多项的学习困难,虽然花了很多时间, 仍常显得混乱无头绪。
听觉辨别能力差、记忆短暂、方向的辨别有困难,当 交代事项如字句较长时容易混乱,很难遵循指示行动。
我看了但没看懂
阅读困难的学障学生,阅读时常有省略、漏字、替 换、次序顛倒、念错字、缓慢不流畅、无法找出文 章情节前后关系及重点的障碍。
看到数字我就头大
数学学障学生对数学相关的符号辨识、空间、序列、顺 序概念、文字阅读、记忆、处理速度、问題解決等感 到困难。
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
三、小学生的学习障碍
什么叫学习 障碍?
(一)什么叫学习障碍(learn disability)?
1963年,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S.Kirk)
提出的.
他的定义:指那些能听又无显著的智力缺陷, 然而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 以致于无法良好地适应家庭生活,在学 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学习的 儿童
•勇敢体现在摔家里的东西以及和爸爸妈妈 顶嘴,在老师目前温顺得像小绵羊一样。
——双重人格 •不谈学习活泼可爱,面对书本只有发呆
——普遍厌学
从成人世界学到各种道理,无法在自然界 获得一些启示——没有实践
会按图示垒起精美的积木,再也造不出一 把木枪和苇笛——失去创新
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而童年的记忆 却是没有色彩——彼此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