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变形监控量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 编辑依据 (2)

3.监测的目的意义 (3)

4.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及信息反馈 (4)

4.1监控量测组织机构 (4)

4.2监控量测信息反馈 (4)

4.3 监控量测规范要求 (6)

5.监控量测项目使用仪器、人员配备及管理 (7)

5.1 监控量测项目及仪器 (7)

5.2 量测人员配备及架子队使用测量仪器 (8)

5.3量测的管理 (8)

6.监控量测主要内容及方法 (8)

6.1测量项目 (8)

6.2.量测方法及测点布置 (9)

6.3量测断面的测间距及频率 (12)

7.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应用 (14)

7.1数据整理分析 (14)

7.2监测管理等级基准 (16)

7.3监测作业要点 (17)

1.工程概况

林家湾一号隧道是长昆线引入贵阳市内枢中纽工程一隧道工程。位于白云区都拉乡,隧道全长1395米,进口里程为DK698+555,出口里程为DK699+950。其中Ⅲ级围岩长470米,Ⅳ级围岩长420米,Ⅴ级围岩长505。明暗分界里程为:DK698+610、DK699+915,暗挖隧道全长1305米。岩层结构如下表示:

林家湾一号隧道岩层结构

隧区属云贵高原溶蚀构造的丘陵地貌,隧道洞身通过三叠系上统二桥组

(T3 e),三桥组(T3 s),改茶组(T3 g),中统杨柳井组(T2 y)地层岩行为石英砂岩、泥质灰岩、砂岩、泥岩、页岩和白云岩;地层单斜,倾角较陡,地质构造

简单。地下水不发育,对砼无侵蚀性。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泥岩的软化和膨

胀土。

林家湾一号隧道进口段以及明挖段主要由(Q4di+el)粉质红黏土、二桥组(T3 e)砂岩夹泥岩以及三桥组(T3 s)泥岩、砂岩夹泥质灰岩组成,洞顶及洞身易坍塌。林家湾一号隧道出口段以及明挖段由4~10m厚(Q4di+el)粉质红黏土覆盖在白云岩夹灰岩。明挖段洞顶由主4~10m厚(Q4di+el)粉质红黏土。

2. 编辑依据:

新建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引入贵阳枢纽工程站前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 10601-2009;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 10121-2007;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B 204-2008

铁建设2010(120)号文件

铁建设2010(352)号文件

3.监测的目的意义

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是施工安全的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要求进行此项工作,并将结果做系统处理后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实时监控量测其目的在于掌握围岩的动态,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确定支护结构形式、支护参数和支护时间提供依据;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大小和应力分布;评价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及安全性,为施工提供指导,以确保施工运营的安全并防止地表下沉。

因此实施隧道信息化动态施工控制,既能达到安全快速施工,又能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且具有如下重要的意义:

(1)通过施工和环境监测进行信息反馈及预测预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和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在施工过程中对前进的开挖工作面附近围岩的岩石性质、状态进行目测,掌握围岩动态,以及围岩的施工力学性能,了解支护结构在不同工况时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及时改进支护,对围岩稳定性、安全性作出评价来指导现场施工。

(3)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的合理性,对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及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及建议,为确定二次支护时间提供依据。

(4)通过每次对爆破振动的监控,及时掌握隧道通过邻近构筑物地段时对邻

近构筑物的影响,为施工爆破方案的选定,为判别构筑物是否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5)为修改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6)有效地避免塌方等工程事故。

(7)为本地区后续的类似工程积累宝贵经验和提供科学资料。

4.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及信息反馈

4.1监控量测组织机构

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隧道监控量测作为一道重要的施工工序进行控制,建立由项目分部总工程师阳建华任组长,测量负责人李国建任副组长,一架子队技术负责人曹勇、二架子队技术负责人朱佑安为主的监控量测管理小组。

监控量测控制管理小组成员及其职责

4.2监控量测信息反馈

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建立快速信息平台。监控量测小组的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进行内部快速传递,从而做到每日监测结果的及时上报。如有变形超过标准则由分部总工根据相关要求制定对策,通过调度命令直接传达工区执行,并同时通过电话及其它方式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周报月报则以书面形式上报项目分总工,由项目分部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并附上相对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态曲线图,和对施工

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

4.2.1监控量测信息反馈

量测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施工,为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工时间提供依据,因

此在做好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必须及时反馈信息,以保证量测作业的及时、有效性。在日常作业中按如下程序进行: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程序

4.2.2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

1、 每次量测后应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

反馈结构

开挖面关系图,以寻求数据之间的规律,通过数据反馈信息了解隧道变形规律;

2、对初期的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对数据最终位移、变形速率的变化、时空变化等进行预测预报;

3 、数据异常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加厚喷层、加密或加长锚杆、增加钢架等加固措施。

4.3 监控量测规范要求

1、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或增加量测的项目和内容。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

2、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3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的地质描述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4、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应至少观察一次,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5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6、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宜在3~6h内完成,其它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起始读数,最迟不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7、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爆破损坏。

8、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在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